高中语文 《兼爱》 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1 兼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 兼相爱,交相利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君王不按照这一原则处理政事、
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 士不按照这一原则指导行动的缘故啊。从前晋文公喜欢士大夫
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 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晋文公的大臣们都穿母羊皮做的袄,系简单的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白对译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 先生墨子说:“仁人用来做事的原则,一定是兴天下的利,除掉
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 天下的害,用这个原则做事。”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呢?
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 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先生墨子说:“现在如果国与国互相攻打,卿大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先秦诸子中,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 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墨家认为,有差别的爱,是造成天下之人 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兼爱”应是互相善待,爱人如己。 墨家崇 尚质实,富于现实性、针对性与功利性。墨家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 家学说的一种回应,它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 卿大夫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争夺,人跟人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伤害,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 君臣不相爱就一定会君王对臣下不仁慈,臣下对君王不忠诚,父子不相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 爱就一定会父对子不慈爱子对父不孝敬,兄弟不相爱就一定会不融洽
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 不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一定控制弱小的,人多的一定抢
寡,富必侮贫,贵必敖 夺人少的,富有的一定欺侮贫穷的,社会地位高的一定傲视社会地位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兼爱》课件

3·一词多义
以 以不相爱生(因 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
之法易之(用) 入以见于君,出以践
于朝(连词,表并列)
恶 恶人者,人亦从
而恶之(厌恶) 昔者晋文公好士
之恶衣(坏的,不好 的)
独 今诸侯独知爱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之 是以仁者非之(代词\' 国(惟独,只)
它”)
独乐乐,与人乐乐,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 孰乐(独自)
思考
• 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 乱变治等墨子“以兼相爱、交相利之 法易之”,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墨子因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出不分 “王公大人” 与“万民” 的阶级差别,都要 “兼爱” “同利” 的主张。但由于时代的限制, 他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此种主张只是 一种善良的幻想。
合作探究
当代人要继承墨子兼爱的思想,不让爱被仇恨玷污,让真 爱变得更纯洁。要舍得付出爱,只有付出才能收获,也许你 的爱微不足道,但也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
2.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译文:全天下的人都相爱,力量大的就不会控制力 量小的,人多的就不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不会欺 侮贫穷的,社会地位高的就不会轻视社会地位低的, 不诚实的就不会欺骗敦厚的。
积累文言知识
2·古今异义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古义:用来……的,拿 来……的;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古义:破,人群分散, 行列混乱;碎,通\'萃\',聚集;今义:破 成碎块。) 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古义:从,跟从, 跟随。而,连词\'来\';今义:连词,上文 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 等。)
高中语文~兼爱-教学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墨家思想概述
墨家思想注重以爱兼容万物 主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正义和非攻 提倡世界和平与民主
法家思想概述
法家思想重视法律和制度的作用 主张人治与法治相结合 追求政治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其他诸子思想概述
除了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还有其他重要的诸子哲学派别 如纵横家、名家、农家等 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和代表人物
高中语文~兼爱-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选读
通过本课程,了解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的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以及其他的诸子思想。探索他们的观点和影响。
教学目标
深入研究先秦诸子的思想 了解不同哲学派别的观点 探索他们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课程大纲介绍
本课程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以及其他诸子的选读 重点研究他们的主要著作和核心思想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思想
先秦诸子简介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先秦诸子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
儒家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为主流的哲学思想之一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 提倡仁爱和忠诚
道家思想概述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追求生活的简朴和自由 突出个体主义和内在修真
7《兼爱》课件(共34张PPT).ppt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 相恶wù则乱。
故子墨子日不可以不劝 爱人者,此也。
第一个“恶” :怎 么
→第二、三个“恶”:动词,
憎恨,讨厌
劝:鼓励 则:就
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
子的尊称
研读第四段:
中心句: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即P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总结得出中心论点:兼爱治天下
【文章论证结构】
的理想色彩。
课前预习检查一一第一段
以……为:把……作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也 ,
治:治理;事:事务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 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 攻 。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 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 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室:家
异室以利其室。贼 爱其身,不爱 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
窃:偷窃
利:使……得利 “贼”1:名词,劫夺财物者 “贼”2:动词,伤害
家:卿大夫的封地
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 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兼”就是“广泛地、全部地”;所谓“兼
爱
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广泛地、全部
地爱,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上
墨子所说的“兼相爱”指的是一种不分尊 卑贵贱、平等无差别的爱,是全体的、无差等的
爱,与孔子所谓“爱人”的主张有所不同。
文本研读
2.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不同?
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一一孔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一孟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 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一一孟子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一一墨子 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一孟子《尽心上》
故子墨子日不可以不劝 爱人者,此也。
第一个“恶” :怎 么
→第二、三个“恶”:动词,
憎恨,讨厌
劝:鼓励 则:就
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
子的尊称
研读第四段:
中心句: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即P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总结得出中心论点:兼爱治天下
【文章论证结构】
的理想色彩。
课前预习检查一一第一段
以……为:把……作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也 ,
治:治理;事:事务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 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 攻 。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 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 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室:家
异室以利其室。贼 爱其身,不爱 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
窃:偷窃
利:使……得利 “贼”1:名词,劫夺财物者 “贼”2:动词,伤害
家:卿大夫的封地
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 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兼”就是“广泛地、全部地”;所谓“兼
爱
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广泛地、全部
地爱,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上
墨子所说的“兼相爱”指的是一种不分尊 卑贵贱、平等无差别的爱,是全体的、无差等的
爱,与孔子所谓“爱人”的主张有所不同。
文本研读
2.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不同?
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一一孔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一孟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 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一一孟子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一一墨子 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一孟子《尽心上》
兼爱ppt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3

方法:举例论证。 • 例举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楚灵王好士细腰、
越王勾践好士之勇之事,说明只要是国君喜 欢的,士人们都能够做到。
结论:施行“兼相爱,交相利”并不难。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温暖: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代
表爸爸的“F”支撑着家(family)、代表妈妈的“M”为
孩子(I)打伞呵护,当“F”拄上拐棍、“M”双腿弯曲
步履蹒跚,“I”长高长大成为顶梁柱,伸开双臂为爸爸
(F)和妈妈(M)遮风蔽雨……正是这种家庭的温情,打
动了人们的心。
五、拓展延伸
• 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 点,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什么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 指导意义?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 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 值得人们回想,或多或少的对调和社会矛盾,缓解冲突具有 其积极意义的。而“交相利”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建设和经 济生活中的“共同富裕”、“共赢”。
墨子雕塑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墨子湿地公园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越王勾践好士之勇之事,说明只要是国君喜 欢的,士人们都能够做到。
结论:施行“兼相爱,交相利”并不难。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温暖: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代
表爸爸的“F”支撑着家(family)、代表妈妈的“M”为
孩子(I)打伞呵护,当“F”拄上拐棍、“M”双腿弯曲
步履蹒跚,“I”长高长大成为顶梁柱,伸开双臂为爸爸
(F)和妈妈(M)遮风蔽雨……正是这种家庭的温情,打
动了人们的心。
五、拓展延伸
• 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 点,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什么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 指导意义?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 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 值得人们回想,或多或少的对调和社会矛盾,缓解冲突具有 其积极意义的。而“交相利”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建设和经 济生活中的“共同富裕”、“共赢”。
墨子雕塑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墨子湿地公园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6.1《兼爱》课件(15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兼爱
一、走近墨子
•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 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 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科 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 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他诸子,在春秋 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 学”大师,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 他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事业而奔忙。 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 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 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 的原则意味着超越只知道自爱自利的狭隘,做到爱人利人。
• 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偏狭中 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和追求。孟子 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
• 而在墨家心中,“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无差等的爱 冲破等级的枷锁,冲破血缘的坚冰,爱人如己,尤其去 爱那些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践踏的人。爱心无垠, 善意无穷,关怀最有力量。从这角度而言,墨子进入了 一种更为崇高的境界。
深入探究
• 2、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自利”,是社会混乱 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 必将导致国家败亡。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
四、研读文本
思考:实行“兼相爱、交相利” 之法会怎样?
•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 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 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 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 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 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 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 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一、走近墨子
•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 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 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科 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 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他诸子,在春秋 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 学”大师,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 他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事业而奔忙。 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 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 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 的原则意味着超越只知道自爱自利的狭隘,做到爱人利人。
• 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偏狭中 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和追求。孟子 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
• 而在墨家心中,“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无差等的爱 冲破等级的枷锁,冲破血缘的坚冰,爱人如己,尤其去 爱那些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践踏的人。爱心无垠, 善意无穷,关怀最有力量。从这角度而言,墨子进入了 一种更为崇高的境界。
深入探究
• 2、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自利”,是社会混乱 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 必将导致国家败亡。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
四、研读文本
思考:实行“兼相爱、交相利” 之法会怎样?
•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 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 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 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 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 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 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 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墨子《兼爱》课件(共31张PPT)

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
主要成就
(1)哲学成就。
①创立墨家学说。 ②墨子是中国逻辑学的奠基者。
(2)科学成就。“科圣”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 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
②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 ③是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曾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鸢(风筝)
文章结构
(一)列举现象,提出问题 ——概括当今天下之害。
(二)分析原因,分析问题 ——天下之害,源起“不相爱”
(三)指出方法,解决问题 ——何以止祸?唯有相爱。
(四) 结论: 上为政, 士为行, 则天下兼爱。 ——可行性研究,得出结论
文章层次: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联系全文思考:“兼相爱” 有怎样的内涵?
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
则天下之害也。”
国与国相攻
家与家相篡
人与人相贼 君臣不惠忠
此则天下之害也
父子不慈孝
兄弟不和调
此则天下之害也
提出观点——天下之害以不相爱生
分析原因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 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 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 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
具体表现: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
傲贱,诈不欺愚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这里特别要重视墨子对“弱、寡、贫、贱、愚”这些底层 百姓的重视。
这么多年来,我同情那些最顽劣、 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不容的人, 我时常记得老师说的:在这个世界上, 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第6单元第1课兼爱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 B.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D.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解析】 A驯—训,B碎—萃,C辩—辨。
C
No Image
【解析】 带:系腰带。
C
No Image
D
No Image
【解析】 ①中“所以”应解释为“……的原则(方法)”;②中的“所以” 应解释为“……的原因”;③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④中的 “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
4.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不相爱”,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 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必将导致国家败亡(见第二 单元,二、“王何必曰利”一节)o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
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 种种社会问题便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自爱自利的褊 狭,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褊狭 中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 他人的同情和体贴。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的主张显然 是相通的。
(2)佐君以贤。墨子认为,要想“国家之富,人民之众,行政之治”,任用 更多的贤能之士是国君的首要任务。并且提出了“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 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 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的用人主张。什么样的人才 能算得上贤能之士呢?墨子说得很明白,就是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 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人。这实际上指的是行“兼爱”之道的人。 有力“疾以助人”,不就是“兼相爱”吗?有财“勉以分人”,不就是“交相 利”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丧一年;你兄弟的妻子死了,你可以根本不用理她。
墨家与儒家还有许多方面不同,大家可以去查找这方面
的资料。
精选课件
写作特点
• 1、平实质朴少文采。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 的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是异常震撼 人心的。 2、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 3、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最后一 段。
精选课件
•
精选课件
拓展延伸
• 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 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
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
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
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
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
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
精选课件
• 2·古今异义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古义:用来……的,拿 来……的;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古义:破,人群分散, 行列混乱;碎,通\'萃\',聚集;今义:破成碎 块。) 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古义:从,跟从, 跟随。而,连词\'来\';今义:连词,上文是原 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 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 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 下来,并一直精选流课件传至今。
墨子的学说思想
•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 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
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 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
五、学法指导
过程
目标
背读————————积累知识,增强语感
精读————————理解课文,顺畅朗读 初读————————掌握精选词课件语,学会朗读
精选课件
墨子,名
翟,战国时
鲁国人(或
说宋国人),
墨家学派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始人。
墨子
(公元前468~公
精选课件
元前376年 )
• 他是一位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和集大成者。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文 化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 有纲领的社会团体。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 多达数百人,他们不仅是墨子的忠实信徒 和墨家学说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而且还直 接参与社会活动,如楚国欲攻打宋国时, 墨子就派学生禽滑厘带领300多人保卫 宋国。墨家集团的成员人人皆可“赴火蹈 刃,死不还踵”,是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 伍。
精选课件
• 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孟、 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 动家,他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没有脱离 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勤劳 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以自 苦利他为己任。墨子又是一位伟大的社会 实践家,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施教四 方,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利益呕心沥血。 墨子与鲁班还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的科学 家和发明家。
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 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 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 并提。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 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 思想家之一。墨家以“为万 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 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 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 安定民生。
精选课件
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 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 阳,复欲适越而未果。”(孙诒让 《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 黔”,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 天下为主”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一直 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正因如此, 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 代人民尊敬。
的。)
非命: 认为没有什么天命,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
宿命论是剥削阶级的遮羞布,是他们为了他们贪婪残暴的
勾当而编织出来的——我富有,为什么呢?我有天命。你
穷,为什么呢?因为你命当如此。(儒家不管你怎么做都
不会改变的,你只能等待被命改变)
非儒:反对儒家的亲疏尊卑之别,儒家根据死者与当事者
的亲近程度划分了服丧守孝的期限。兄弟死了,要求你服
宾语前置标志)
孰乐(独自)
必兴天下之利,除
相如虽驽,独畏
去天下之害(助词\'的\')
廉将军哉(难道)
精选课件
思考
• 1、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 体现?
•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 以消除?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 嫉恨、诈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包括 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 节葬: 反对厚葬,活着的人还有不温饱的,那么为什么
还要在死人身上花费那么多呢?反对为了死人而折磨活人。
(儒家特别鄙视这个主张,认为墨家鄙视祖先,是野蛮
人)
节用: 反对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繁文缛节,反对增加
百姓不必要的负担。认为越是贤能的人,越是王公大人,
越应当节俭。(儒家认为物质的使用与尊贵是成正比例
精选课件
析题
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 叫做“兼相爱,交相 利”?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 对方得利。
精选课件
“三分文章七分读” 精选课件
• 1·通假举要 既以非之(“以\'通\'已\')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 通\'辨”)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通\'腰”) 教驯其臣(\'驯\'通“训\') 破碎乱行(\'碎\'通\'萃”) 贵必敖贱(\'敖\'通\'傲”)
精选课件
3·一词多义
• 以 以不相爱生(因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
法易之(用) 人以见于君,出以践
于朝(连词,表并列)
• 恶 恶人者,人亦从而 恶之(厌恶) 昔者晋文公好士 之恶衣(坏的,不好 的)
• 之 是以仁者非之(代词\' • 独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它”)
(惟独,只)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 独乐乐,与人乐乐,
• 3、墨子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墨子因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出不分\'王公大人\'与\'万民\'的阶级 差别,都要\'兼爱\'“同利\'的主张。但精由选课于件时代的限制,他没有意识到人民 的力量。所以此种主张只是一种善良的幻想。
合作探究
• 你对“兼相爱,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 以谈谈它给你的启迪。
兼爱
《墨子》
精选课件
单元知识归纳与学法
一、文学常识
4.常用虚词
1.作家作品
5.一词多义
2.文化现象
6.文言句式
二、语法知识 1.通假字例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四、作家介绍七要素
三、课文内容 1.思想内容 2.写作特色 3.成语探源
1、名(姓名)2、字或号 3、时(时代)4、地(籍贯)
5、事(生平事迹)6、文(作品)7、心(思想)
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
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
体。
精选课件
• 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主张的 仁爱是有差别的。打个比方说,墨家认为大家都是 地球上的人,应该互相爱护;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 是同等的。而儒家认为我是中国人,我更爱中国人; 我是雷州人,我更爱中国人中的雷州人。墨家认为, 儒家对“礼”的看法是:陌生人踩了你的脚,陌生 人要道歉;那么最贤能的王公大人们踩了你的脚呢? 你爹踩了你的脚呢?他们却没有必要道歉——因为 王公大人们比你贤能,你爹是你的长辈,是你的亲 人。(儒家主张礼不下士人)墨家对此予以了揭露 与批驳:王公大人们不是最贤能的人吗?他们凭什 么不还礼呢?不讲礼难道还是贤能的人?那么儒家 的“礼”也就是有阶级的礼,虚伪的礼、为统治阶 级服务的礼了吧!再者,你爹对你来说不是比陌生 人要亲吗?那么他为什么反而可以不还礼了?难道 是生疏的人才有必要讲精选礼课件,亲人反而可以不讲礼了? 这样的礼不是颠倒的吗?
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 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③尚同尚贤。尚同
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 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 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
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④ 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
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精选费课件,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
精选课件
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子, 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 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 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 “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 “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 衣”,足登“跋跷”。他注重实践, 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 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 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 了与儒家相精对选课立件 的墨家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