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的历史简介
金国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定都至汴京。
创建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金共历九帝,前后一百二十年。
疆域盛时北达今外兴安岭,南抵淮河,东临于海,西至陕西,人口4470余万。
金国地图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其创建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金共历九帝,前后一百二十年。
疆域盛时北达今外兴安岭,南抵淮河,东临于海,西至陕西,人口4470余万。
女真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
五代时,女真之名始见于史籍,并受契丹辽所统治。
在辽统治初期,它还处于原始氏族形态,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与铁器的大量使用,使其快速发展起来,到辽末年,女真族以成为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在统一了女真各部后,于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九月,率部誓师于涞流河(今黑龙江与吉林省间拉林河)畔,向辽朝的契丹统治者宣战。
他在取得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胜利后,于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年号收国。
金朝建国后,在护步答冈会战中大败辽军,随后展开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
攻取五京的前后步骤是东京(今辽宁辽阳)、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北京)。
公元1120年,金与宋签定“海上之盟”共同对辽,公元一一二五年,辽天祚(zuo)帝被俘,金国完全控制了北方。
在消灭辽国以后,金国把矛头直指向宋朝。
金太宗吴乞买(完颜晟)挟灭辽之威,大举进攻宋朝,虽然宋军民全力反抗,但由于宋统治者的无能,使得金国连连得胜,于金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攻占了北宋都城开封,虏去徽钦二帝,使北宋灭亡。
南宋王朝的建立使得金国继续向南进兵,而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对金国的抵抗使得金军实力大降,无力再和南宋交战,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金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
历史趣谈完颜阿骨打是谁 他是金王朝的创立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完颜阿骨打是谁他是金王朝的创立者导语:完颜阿骨打是谁,说到南宋历史,那就不得不提金国了。
岳飞抗金的故事等等都和金脱不了关系。
金国是当时不下于宋王朝的国家,而建立这个国家完颜阿骨打是谁,说到南宋历史,那就不得不提金国了。
岳飞抗金的故事等等都和金脱不了关系。
金国是当时不下于宋王朝的国家,而建立这个国家的就是完颜阿骨打了。
那么大家对于完颜阿骨打了解吗,他又是怎么样建立金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完颜阿骨打是谁。
完颜阿骨打(1068—1123)即金太祖。
金王朝的创立者。
女真族完颜部首领。
12世纪初统一各部,并多次打败辽国。
辽天庆五年(1115)称帝,建国号金。
曾命人创制女真文字。
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中国金朝开国皇帝。
金太祖。
女真名完颜阿骨打,又名完颜旻,习称阿骨打。
按出虎水(今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女真完颜部人。
祖父乌古逎、父劾里钵世为完颜部首领,辽授予节度使称号。
叔父颇剌淑、盈歌相继击败女真诸部,组成部落联盟,任联盟长。
辽乾统三年( 1103 ),盈歌死。
阿骨打长兄乌雅束任联盟长,天庆三年(1113)病死。
阿骨打参与对女真各部的战争,屡有战绩,继任联盟长,称都勃极烈,次年辽授为节度使。
天庆四年,起兵反辽。
攻占混同江东的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南小城子);又于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大败辽军,乘胜连破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红石垒)、祥州(今吉林农安境)、咸州(今辽宁开原老城镇)等地。
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建国号金,年号收国,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
九月,统率金兵攻克辽北方重镇黄龙府(今吉林农安)。
十二月,于护步答冈(今黑龙江五常以西)生活常识分享。
宋辽金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宋辽金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宋辽金元的国家格局变化1.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经济、文化都有相当大的发展。
北宋时期的政治格局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军事实力的低下,导致了北方边境的频繁战事和辽、金等民族的频繁入侵,给国家带来了很多困扰。
2. 辽国是一个由契丹族建立的国家,辽国的建立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辽国曾多次侵略北宋,直到北宋灭亡才结束。
3. 金国是一个由女真族建立的国家,金国建立后,曾多次进攻北宋,导致北宋灭亡。
随后金国继续对南宋进行进攻,最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4. 元代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国家,元代建立后,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且对外扩张,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二、宋辽金元的政治变化1.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但是由于对北方的边境地区的统治不力,导致了辽国等民族的不断入侵,给国家带来了很大困扰。
2. 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争不断,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3. 金国建立后,对北宋和南宋进行了多次进攻,最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4. 元代建立后,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三、宋辽金元的经济变化1. 北宋时期是中国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但是由于对北方边境地区的管理不善,导致了辽国等民族的不断入侵,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很大困扰。
2. 金国建立后,对南宋进行了多次进攻,导致了南宋国力衰弱,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
3. 元代建立后,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四、宋辽金元的文化变化1. 北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文化艺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 辽国的建立和兴盛带来了契丹文化的发展。
3. 金国的建立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金国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4. 元代的建立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宋辽金元的关系1. 北宋与辽国一直保持着敌对关系,但是北宋在辽国的威胁下一直处于不利地位。
金朝因何而得名?金朝历史简介

金朝因何而得名?金朝历史简介>中国古代所有王朝当中,金朝是惟一国名恰好撞上五行的。
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金人为自己设定的第一个德行就是“金德”了。
据说,当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特别挑选了“金”这个字作为本朝的名称。
原因有两说,一个说法是金国首都上京会宁府旁边的安出虎水产金;一个说法是,辽国国名在契丹语中是镔铁的意思,而金是诸金属之首,真金不坏,故此能克制辽国。
关于金国的国名,还有一个说法,不过这个说法明显是后人倒推的结果:据说,大金朝皇室所在的完颜部崇尚白色,而白色恰好与五行当中的“金德”相契合,所以金朝就以金德王天下了。
这个提法刚一出现就遭到了朝野人士的耻笑——这明摆着是在歪曲女真民族的历史嘛。
说起来,完颜部确实有“尚白”的传统,不过这个尚白,跟五行当中的金一点关系都没有。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回到女真民族的起源问题上了。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周秦为肃慎,在汉魏为挹娄,在南北朝为勿吉,大体位置在长白山以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
到了隋代的时候,这个地区的民族被称为靺鞨,共分七大部。
其中的粟末部建立了著名的渤海国。
而位置最北的黑水靺鞨逐渐发展成了女真民族。
后来,黑水靺鞨中的完颜部在阿骨打的带领下统一女真各部,才建立的金国。
这些女真部落,大体上分为两大集群,一些被称为“白号之姓”,另一些则被称为“黑号之姓”。
为什么要分黑白两姓,由于史料缺乏,今人已经无从知晓了,有些人猜测与通婚集团有关,另一些人猜测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等级。
完颜部正是属于“白号之姓”,因此完颜部崇尚白色也就不足为奇了——很显然,这与五行并没有关系。
在金国的国名问题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当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之初,曾经派人联系宋国。
两国约定联合起兵,南北夹击灭辽,最终平分辽国的土地。
在达成这个秘密协定时,宋人建议阿骨打以“金”为国名——宋人火德,自然可以克制金国。
主动让自己的国家堕入被敌国克制的境地当中,这么愚蠢的做法显然只是出于民间的杜撰。
中国历史朝代金朝的民族政权

中国历史朝代金朝的民族政权金朝(1115年-1234年),亦称“大金”或“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是由契丹族人建立的,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民族政权。
金朝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建立金朝的背景及过程在中国历史的宋辽边界,存在着南北两个实力较强的政权——宋朝和辽朝。
契丹族作为辽朝的统治者,但与宋朝的关系始终紧张。
金朝的建立,起源于辽朝皇位继承问题的纷争。
公元1115年,契丹人完颜阿骨打发动宗女契丹、契丹大臣、契丹军队等各个层面的社会阶层,推翻了辽朝的统治,建立了金朝。
金朝统治者皇姓“完颜”,以表示与辽朝的区别。
二、金朝的政治制度与统治特点金朝的政治制度在建立初期继承了辽朝的制度,后来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政治体制。
金朝实行独裁专制的封建官僚制度,统治者世袭制。
金朝皇帝称帝于上京(今吉林省敦化市),并设立了许多地方政权,实行阿骨打体制。
金朝的官职亦在朝廷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
三、金朝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金朝建立初期,以经济开发和军事征服为重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金朝实行农业重农抑商政策,发展了农业生产,并且注重水利建设和开垦荒地,使得北方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此外,金朝还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加强了对南方的统治,对中国北方的经济有了积极的推动。
与此同时,金朝还推行了教育兴学的政策,发展了教育事业。
四、金朝与西夏、南宋的关系金朝建立后,与辽朝的关系逐渐紧张,最终以辽朝覆灭告终。
在其统治期间,金朝对西夏、南宋等政权进行了征服和交战。
金朝通过对南宋的征战,一度使南宋陷入危机,但由于金朝统治者政策的转变,导致金朝与南宋达成了和议,双方达成决策,金朝与南宋形成对峙局势。
五、金朝的衰亡与灭亡金朝后期,由于经济和政治压力的双重影响,金朝陷入了衰弱的状态。
由于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的加剧,金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1234年,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派遣其子窝阔台将领导的军队入侵金朝,金朝最终灭亡。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岳飞抗金辽天庆四年(1114年),女真族在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举兵反辽,并于次年建立金国。
金国建国后,洞悉北宋朝政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便于天会三年十月,发兵十余万,分两路南下攻宋。
九月,贡献太原后,转兵向东,进攻东京。
金东路军在完颜宗望率领下,攻克了重镇真定府等地。
十一月,金东西两路军进至东京城下,对东京形成合围之势。
宋钦宗急忙派遣康王赵构赴金营求和,许诺以黄河为界,金军不答应,向东京发起猛攻。
十一月,东京城破,宋钦宗降金。
五年四月,北宋被金国灭亡。
金兵虽然南下,攻克汴梁,但河北各州县大半还在宋军手中,虽然士气低沉,但是民气高涨。
康王几经生死,最后终于到达应天府即帝位,历史上被称为南宋,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高宗。
南宋建立以后,宋金之间的战争进入南北对峙阶段,先是金兀术撤路过镇江,被韩世忠败于黄天荡;另一支金兵在攻陕西时,为宋将吴玠阻于和尚原。
岳飞也在广德境内开始堵截金兵,六战六胜,擒获金兵头目,于是,岳家军的名字开始在金兵中流传。
待金兀术北返,再遭岳飞截击,在镇江东清水亭的战斗中,致使金兵横尸15里,收复了健康。
收复建康的岳飞,是南宋抗金的名将,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生那年,黄河决口,家乡闹了一场水灾,家里生活很困苦。
岳飞从小刻苦读书,尤其爱读兵法。
他力气大,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拉300斤的大弓。
后来,他听说同乡老人周同武艺高强,岳飞就拜周同做老师,学得一手好箭,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后来,岳飞从了军。
金兵南下的时候,他在东京当小军官。
有一次,他带了一百多名骑兵,在黄河边练兵,忽然对面来了大股金兵,兵士们都吓呆了,岳飞却不慌不忙地说:敌人虽然多,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兵力多少。
我们可以趁他们没准备的时候击败他们。
说着,就带头冲向敌阵,斩了金军一名将领。
兵士们受到岳飞的鼓励,也冲上去,果然把金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一来,岳飞的勇敢出了名。
金史文言文的翻译

史载金国,崛起于辽末,兴于宋季,国祚虽短,而威震华夏,声名远播。
盖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英勇果断,雄才大略,以一隅之地,举兵而起,终成一代霸业。
然金史之编纂,亦非易事,盖因金朝虽强,而文化未兴,文献不足,故金史记载,多取材于辽、宋二史,以及后世之传闻。
金太祖阿骨打,本名完颜旻,辽朝天庆五年生。
初,阿骨打从父完颜旻安为辽将,因战功显赫,迁升为节度使。
辽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阿骨打遂趁机崛起。
初,阿骨打仅据辽东之地,后逐渐扩张,占领辽西、辽南、河北、山东等地。
至天庆十一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建都上京会宁府。
金太宗完颜晟,阿骨打之弟,继位后,继续扩张领土,先后征服高丽、西夏、吐蕃、大理等国。
太宗时期,金国势力达到顶峰,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金熙宗完颜亶,太宗之子,继位后,励精图治,推行改革,使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熙宗时期,金国与南宋对峙,双方战事不断,互有胜负。
金海陵王完颜亮,熙宗之侄,继位后,实行苛政,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
海陵王时期,金国与南宋战事加剧,金军多次北伐,欲吞并南宋。
然而,金军北伐屡遭失败,海陵王也因此被废,金国国势日益衰落。
金世宗完颜雍,海陵王之子,继位后,实行仁政,恢复生产,使金国逐渐恢复元气。
世宗时期,金国与南宋和谈,达成和议,双方罢兵息战。
世宗时期,金国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北方一大文化中心。
金章宗完颜璟,世宗之子,继位后,继续推行改革,使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章宗时期,金国与南宋和平相处,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金宣宗完颜珣,章宗之子,继位后,金国面临蒙古崛起,国势日益衰微。
宣宗时期,金国与蒙古交战,屡遭失败。
金哀宗完颜守绪,宣宗之子,继位后,金国国势更加衰微。
哀宗时期,金国灭亡,国祚终断。
金史记载,金国虽短命,但其历史却十分丰富。
金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建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译文:《金史》记载,金国崛起于辽朝末年,兴盛于宋朝晚期,国祚虽然短暂,但其威震华夏,名声远播。
金国的汉族将领

金国的汉族将领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它由契丹族人建立,但统治区域却是在汉族居民的中原地区。
在这个华北地区,许多汉族人也成为了金国的重要成员,其中包括许多勇猛的将领。
他们对金朝的政治、军事乃至文化有着重要的贡献。
第一步,介绍几位著名的汉族将领。
金国时期,汉族将领居功至伟,军功卓著,著名的将领包括完颜亮、完颜宗望、完颜阿骨打、吴银石、石守信、张浚等。
如完颜亮是金世宗时期的大名将,多次征伐南宋,曾在濠州战役中击败庆宁帝恢复的南宋军队;完颜阿骨打是金世宗的支持者,是金中山王时期的重要将领,也是金朝的南征主要将领之一;吴银石是金哀宗时期的大将,多次征讨辽东,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第二步,分析汉族将领在金国政治、军事中的作用。
汉族将领在金国时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代表着汉族人的利益,他们也是维护金国稳定的中坚力量。
除了军事上的贡献外,他们还在文化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例如,张浚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将领,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人物,在他的经营下,扬州文化达到了高峰。
第三步,谈谈金国的汉族将领的抉择。
金国时期,作为一个女真族建立的王朝,汉族将领的选拔并不是那么容易。
对大部分女真族人来说,汉族人既是敌人,又是被征服者。
因此,要成为金国的首领甚至将领,他们必须赢得金朝皇权的信任和认可,维护金国政治、军事的利益。
为此,他们要表现出忠诚耿直,军事抉择应该很准确且果断。
综上所述,五代十国到宋元时期的中国历史,尤其是金国的历史,看似让汉族人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汉族将领在金国的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
他们只有在金国的统治和发展中才得到一个好的机会。
与之并行的是,他们的成功确定了金国从女真族王朝到华夏中游的历史进程的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国的历史简介金国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部族国家。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建都立国,国号大金,改元收国。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是我国历史上继辽之后的另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在消灭辽之后,又消灭了北宋王朝,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
金国的建立者女真族生活在我国黑龙江中下游和长白山地区,在辽统治初期,它还处于原始氏族形态,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与铁器的大量使用,使其快速发展起来,到辽末年,女真族以成为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公元1114年,女真贵族完颜阿骨打誓师起义,次年,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王朝。
金王朝建立后,阿骨打马上发兵攻打辽国控制女真族的咽喉要道--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境。
辽国此时发现事态严重,但以无力回天。
公元1120年,金与宋签定"海上之盟"共同对辽,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金国完全控制了北方。
在消灭辽国以后,金国把矛头直指向宋朝。
自太宗吴乞买,金国大举进攻宋朝,虽然宋军民全力反抗,但由于宋统治者的无能,使得金国连连得胜,最终攻占了北宋都城开封,虏去徽钦二帝,使北宋灭亡。
南宋王朝的建立使得金国继续向南进兵,而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对金国的抵抗使得金军实力大降,无力再和南宋交战,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直至金国被蒙古族灭亡。
金国在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国力非常落后,在其内部还存在着一些原始制度的残余。
自太宗、熙宗、海陵王以来,金国进行了全面的转型,使其从原来的游牧部落变为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集权制国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金国的后期,虽然南宋王朝对其并无任何威胁,但北方发展起来的蒙古族却成了金国的劲敌。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成为北方最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公元1121年,蒙古开始了灭金的战争。
成吉思汗、窝阔台先后发动多次对金国的战役,这大大削弱了金国的国力。
为躲避蒙古的进攻,金不得不南迁至黄河以南,希望依靠黄河天堑阻挡南进的蒙古军队。
但黄河挡不住蒙古骑兵的铁蹄,公元1233年,元太宗窝阔台帅军攻下汴京,金哀宗逃至蔡州,次年,蔡州破,金国至此宣告灭亡,前后共历九帝,一百一十九年。
政治金朝初期全面采用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同时奉行两套体制,但自熙宗改制以后,就逐步弃用了契丹制,全盘采用女真制。
政治体制的一元化,是金朝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朝建国之初,金太祖废除部落联盟时的“国相”制,朝廷中枢权力机构实行女真传统的勃极烈制度,对于所占领的辽地,也一概搬用生女真旧制。
如太祖收国二年1116年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 。
即不管是系辽籍女真,还是汉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全都不加区别,“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
但一到进入燕云汉地,这套女真制度便行不通了,于是只好因仍原有的汉官制度。
史称“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就是指同时奉行女真旧制和汉制的双重体制。
金初的所谓“南面官”,亦即汉地枢密院制度,故《金史》谓“天辅七年,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
与此相对的“北面官”,主要指当时实行于朝廷之内的勃极烈制度。
金初的二元政治存在于1123至1138年。
汉地枢密院系天辅七年1123年始设于营州广宁今河北省昌黎县,后迁平州,再迁燕京,天会间一度分设燕京和云中两枢密院,后又归并为一。
至天眷元年1138年,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结束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这是熙宗汉制改革的结果。
早在太宗天会初,就有一些女真贵族的上层人物积极主张摒弃女真旧制,全盘改用汉制。
《金史》卷七八《韩企先传》曰:“斜也、宗干当国,劝太宗改女直旧制,用宋官制度。
”斜也即太祖弟完颜杲,太宗时为谙班勃极烈,与国论勃极烈宗干同主国政,可见当时支持汉化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
不过终太宗一代,仍维持着二元政治的局面。
《金史》里虽有太宗天会四年1126年建尚书省的记载,但人们一般认为当时的尚书省是设在燕云汉地,与后来建立的三省制度无关。
金朝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直到太宗末年才提上日程,天会十二年1134年正月,“初改定制度,诏中外”。
由于太宗一年后就死去了,所以实质性的汉制改革是在熙宗朝进行的。
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八月甲寅,“颁行官制”,是即“天眷新制”。
这是金朝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自金初以来实行二十馀年的女真勃极烈制度,“至熙宗定官制皆废”,以三省六部制取而代之。
同年九月丁酉,“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这不只是简单地改换一个名称而已,它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汉地枢密院是作为双重体制中的一元而存在的,而行台尚书省则只是中央尚书省的派出机构。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标志着二元政治的终结和金朝政治体制的一元化。
军事金军大体可分为本族军、其他族军、州郡兵和属国军。
前二者为主力,后二者为辅翼。
最初,奴隶主、封建主都应从军。
领有汉地后,主要实行征兵制,签发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兵,称为“签军”,到后期也行“募兵制”。
金朝统治中原后,还仿汉制,实行发军俸、补助等措施。
对年老退役的军官,曾设“给赏”之例。
对投降的宋军,常保留原建制,仍用汉人降将统领。
金军亦以骑兵为主,步兵次之。
骑兵一兵多马,惯于披挂重甲。
各部族兵增多后,步兵数量大增。
水军规模也较大,但战斗力较弱。
除冷兵器外,还使用火炮﹑铁火炮﹑飞火枪等火器作战。
后来蒙古南侵之时,金军就以火器抗蒙。
1232年金将赤盏合喜驻守汴京,“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
军事机关原设有都统,后改为元帅府、枢密院等,协助皇帝统辖全军。
战时,皇帝指定亲王领兵出征,称都元帅、左右副元帅等临时职位。
边防军事机构有招讨司、统军司等。
金朝军队采用结合社会与军事制度的猛安谋克制度,也就是百夫千夫长的制度。
早在女真族时期,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平时从事生产,战争时参加战斗,兵器、粮食自几自足。
分置人民约一千户为猛安、约一百户为谋克,谋克相当于百夫长,猛安相当于千夫长。
万户府下辖诸猛安,猛安下辖谋克,谋克之下还有五十、十、伍等组织。
兵员配置大多是一正一副,战时副军可以递补正军。
兵为世袭制,兵员可以子弟替代,但不能以奴充任。
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朝时,以三百口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约二千五百人的兵力,仅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就将辽国、北宋两邦彻底征服。
后来猛安谋克既是军事长官,又是行政长官。
随着金朝不断南移,猛安谋克制度与奴隶制互相适应的制度逐渐遭到破坏,“舍戎狄鞍马之长,而从事中州浮靡之习”。
女真人的日趋文弱化就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金世宗时,阿鲁罕任陕西路统军使,“陕西军籍有阙,旧例用子弟补充,而材多不堪用,阿鲁罕于阿里喜、旗鼓手内选补”。
史旭有诗:“郎君坐马臂雕弧,手捻一双金仆姑。
毕竟太平何处用,只堪妆点早行图。
”,已知“国朝兵不可用,是则诗人之忧思深矣。
”。
1168年朝廷从猛安谋克中遴选侍卫亲军,而“其中多不能弓矢”。
最后当蒙古突骑兴起后,金军在野狐岭战役等大型战役中惨败,最后南迁汴京。
然而在金哀宗时期所建立忠孝军,对蒙古军仍有一定威胁。
经济金朝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
金朝建立之初,女真族尚处于渔猎农耕的混和制度,而它所控制的汉地,农业经济早已高度发展。
从金熙宗到金章宗的半个多世纪里,北方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比辽时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冶铁业有明显进步。
在金世宗与金章宗期间,原来使用奴隶生产的猛安谋克户也逐渐转化成地主。
这个转化主要有受田、赋税、区别平民和奴隶等,女真贵族借此扩大土地占有范围。
农业金朝把发展农业作为军事扩张的基础,视其隆兴之地东北地区为粮仓,将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都逐渐传播到当时落后的今东北地区。
由于铁制农业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品种也日益增多。
金初,不种谷麦,只种稷子春粮。
以后农作物品种日益增多,农作物有小麦、粟、黍、稗、麻、菽类等;蔬菜类有葱、蒜、韭、葵、芥、瓜等。
金廷又鼓励垦荒,例如规定开垦荒地或黄河滩地可以减免租税,所以开垦农田面积有所增加。
金朝的土地制度给予女真族很大的优惠,这是汉族、契丹族与渤海族所没有的。
女真族的土地制度是一种称为“牛具税地”的制度,继承氏族制度的遗风。
占地多少是以耒牛、人口为依据的,拥有众多人口和耒牛的女真贵族自然就可以广占田土。
到金世宗大定年间,人、牛、地比例不符的情形已很普遍。
金熙宗时期开始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
早在金朝统治广大的华北地区后,有计划的将大量的猛安谋克分散各地以镇压汉族,被称为屯田军。
金廷对内迁的屯田军户,都按照户口给以官田,即所谓“计口授田”。
当官田不敷分配时也会大量抢占民田。
屯田军户分得土地以后,大多让租给汉族耕种或是强迫汉族无偿耕种。
由于剥削严重,无人愿意耕种,土地逐渐荒废。
金世宗时再派官吏到各地去“拘刷良田”,兼并土地为官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