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多图!金朝女真贵族服饰复原作品多图拍摄

合集下载

09第六章辽金元服饰

09第六章辽金元服饰

第六章 辽、金、元作业 课本98页
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服饰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原因何在?
补充: 1、契丹与汉两民族有着怎样的相互影响? 2、名词解释: (1)髡发(2)姑姑冠 (3)金锦 3、写出辽、金、元一般男子的服饰

宋代
对襟大袖纱罗衫、长裙、披帛示意图
第五节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服饰差异 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服饰差异
项目 等级重视程度
汉族 重视
游牧民族 不够重视 窄小;讲究功能便利 样式少,主要有袍、 裤靴 主要是毛皮,丝、麻、 棉少。
衣服宽窄、作用 宽大;讲究地位、威 严 衣服样式多少、 样式多,有襦裙、深 种类 衣、袍、衫、履、舄 服装材料 主要是丝、麻、棉
1、官服 金初模仿辽,官也 分南北,服饰等级不 分明。深入黄河流域 之后,官服参酌宋代 汉族的服制,改动不 大。
2、女真族男子服饰
金代服制承袭辽代。
(1)袍、裤、靴、帽 多以袍为主,左衽, 圆领,窄袖,衣长到膝 或更短,着长统靴、尖 头靴。 冬天着皮衣,戴帽。 (2)富人有云肩装饰
(3)发饰
以辫发为尚,辫发垂肩,耳垂金银珠玉为 饰。一般踢去顶发,将脑后发留下,掺入丝 带,编成辫子,垂搭于肩背。
戴貂帽,髡发 编辫,穿尖头 长靴 。
3、女子服饰
(1)衣服 ①主要为:袍、裤、靴
②衣、裙、裤
一般衣左衽,下穿 裤、裙,腰部用巾带 系扎,带长垂于足下。 衣裙宽大。
③铁圈衬裙(襜chān裙) 襜裙:用铁条圈架为衬,使裙摆 扩张蓬起的裙子。裙式样为左右 各缺二尺左右,用布帛裹铁丝为 圈,使其扩展开,然后再在其外 用单裙笼覆之。
图为戴幞头、穿圆领袍的官 吏(山西洪洞广胜寺壁画)。 元代服装样式以袍服为主。样 式较辽代的稍大。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金代女真人服饰的变化素材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金代女真人服饰的变化素材

金代女真人服饰变化杨晓丹摘要:金朝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立的政权,受金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金代的女真人服饰由早期到入主中原以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女真人服饰的变化与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

关键词:金代服饰女真服饰是人类社会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是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表征。

一个民族的服饰,是其民族发展过程中文明的体现,服饰变化与发展,与该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科学文化发展、与周边民族的交流等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金代女真人服饰,在入主中原之后逐步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彻底地改变,女真人的服饰仍然体现了其民族的特色。

一、女真人传统服饰女真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

女真人及其先人所居住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加上早期社会生产力落后,因此女真人冬天着动物的皮、毛,夏天着麻布。

如洪皓在《松漠纪闻续》中记载:“北方苦寒,故多衣皮。

虽得一鼠亦褫皮藏去。

妇人以羔皮帽为饰,至直十数千。

敌三大羊价。

不贵貂鼠。

以其见日及火则剥落无色也。

”[1]另外,《三朝北盟会编》也记载:女真人“其衣布好白,衣短巾而左衽……富者以珠玉为饰、衣黑裘、细布貂鼠、青鼠、狐貉之衣。

贫者衣牛、马、猪、羊、猫、蛇、犬、鱼、蛇之皮。

”[2] 金朝初期女真人的衣着主要以动物皮毛和麻布为原料,秋冬季节,无论贵贱之人都穿毛皮衣,但不同的是,富人以高贵的貂鼠、青鼠和狐等猎物皮为裘,而贫者则衣着较低廉的牛、马、猪、羊等家畜皮。

裤、袜、帽等也是用动物毛皮制作的。

春夏富人衣着紵丝(用苎麻织成的布)、锦紬(棉布)、细布,而贫者只能穿用粗麻布制作的服装。

女真初期的服饰简单、淳朴,直到建国初期,这种风气一直保留着。

金朝入住中原后,这种简答、淳朴的风气才有所改变。

二、女真人服饰的变化女真人以武力进入中原地区。

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经济、文化的发展,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加深,女真人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

宋辽金元服饰

宋辽金元服饰
–大带:鞓,銙,扣,铊尾
• 鞓:大带基础,前后两条,一条有孔,两 端以金银为饰一铊尾
• 束时下垂,另一条腰后,缀饰片→銙、方 型为主,间以圆型
• 銙:其数量与质地区别官职大小
宋辽金元服饰
11
宋辽金元服饰
12
• 方心曲领
–下方上圆,形如缨 络锁片
–戴于项间 –宋→明
宋辽金元服饰
13
宋辽金元服饰
14
宋辽金元服饰
106
1)男子
• 常服有四部分:皂罗巾、盘领衣、吐骼带、 乌皮靴
• 环境色、纹样:麻痹动物,保护自己
–冬:白 –春:绣“鹘捕鹅,杂花卉之饰” –熊鹿山林
宋辽金元服饰
107
宋辽金元服饰
108
2)女子
• 团衫(袍衫类)
–直领左衽 –黑、紫、绀色
• 半臂 • 襜裙
–六道折裥 –黑紫色 绣全枝花纹
宋辽金元服饰
118
宋辽金元服饰
119
宋辽金元服饰
120
3.服饰
• 长袍 样式多于辽
宋辽金元服饰
121
1)男子
• 燕居
–窄袖袍 下等人加短袖 衫
–辫线袄子 腰线袄子
• 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 以密裥
• 腰部缝以辫线制成宽阔 围腰 有时钉成排钮扣
宋辽金元服饰
122
宋辽金元服饰
123
宋辽金元服饰
86
宋辽金元服饰
87
宋辽金元服饰
88
2.冠服制度
1)辽太祖时,朝服只穿胄甲,后在重大场合 穿
2)太宗入晋后 南班 北班 • 朝服
–北班 本族 乾亨年后,三品以上,行大礼 穿红制
–南班 晚唐五代遗制

辽金元服饰 金代女真族服装特点

辽金元服饰 金代女真族服装特点

辽金元服饰金代女真族服装特点>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一直到隋唐时期,还过着以渔猎为主的氏族部落生活,古称“靺鞨”。

公元10世纪时,女真族在辽的统治之下。

1115年,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在按出虎水附近的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建立起奴隶制政权,国号为“金”,后来逐渐摆脱随水草迁徙的穴居野外生活,发展生产力,练兵牧马,终于在1125年将辽天祚帝俘获,彻底推翻辽的统治。

即年冬日,金太宗吴乞买(即完颜晟)派兵南下,直捣宋朝,要挟黄金、白银、牛马、绸缎数千百万,并索割太原、中山、河间等镇。

面对腐朽的宋王朝,金兵认为有机可乘,不过半年又渡过黄河,包围北宋首都汴京,掳走皇帝、后妃、百工,抢劫珍宝古器。

与南宋对峙数年之后,被蒙古军所灭。

金俗尚白,认为白色洁净,同时也与地处冰雪寒天与衣皮而皮筒里儿多为白色有关。

富者多服貂皮和青鼠、狐、羔皮,贫者服牛、马、獐、犬、麇等毛皮。

夏天则以伫丝、锦罗为衫裳。

男子辫发垂肩,女子辫发盘髻,也有髡发,但式样与辽相异。

耳垂金银珠玉为饰。

女子着团衫、直领、左衽,下穿黑色或紫色裙,裙上绣金枝花纹。

亦着背子(习称绰子),与汉族式样稍有区别,多为对襟彩领,前齐拂地,百花绣金、银线或红线。

《续资治通鉴》载:“乾道间金主谓宰臣曰,‘今之燕饮,音乐皆习汉风,盖以备礼也,非朕心所好’。

”由此看来,民族错居之间,时而互受影响,乃使习俗杂糅,是为大势所趋,不是一两个人可以随意扭转的。

金人尚火葬,故而遗留的实物不多,从金人《文姬归汉图》中所绘服饰分析,当是按当时习尚所绘成,带有鲜明的作画者所经历的时代特色。

首戴貂帽,耳戴环,耳旁各垂一长辫,上身着半袖,内着直领,足登高筒靴,颈围云肩,当与金服接近,可供参考。

1988年,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金齐国王墓出土出了数十件男女丝织品服饰,做工考究,显示出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是金朝女真族的服饰精品。

其中一双罗地绣花鞋,长23厘米,鞋面上下分别用驼色罗和绿色罗,绣串枝萱草纹,鞋头略尖,上翘。

中国帝王及甲胄官服的发展历史 共38页PPT资料

中国帝王及甲胄官服的发展历史 共38页PPT资料

元代铠甲及戎服
元代襦裙半臂
大明













• 明代皇帝常服 皇帝常服展示图。常服又称翼善冠,戴 乌纱折上巾,样式为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绣有金 盘龙纹样,玉带皮靴。此服用途较多。明代皇帝的常 服,服装以黄色的绫罗,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 龙的图案从上古发展到明代,精力了无数次的变化。 总的看来,先秦的龙纹,形象比较质朴粗犷,大部分 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 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绘成行走状,给人以 虚无缥缈的感觉。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 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 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 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 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 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本图服装上所绣的团 龙中,就有升龙、
金代铠甲及戎服
大元
元代贵族便服
元代织金锦半袖











线

• 元代贵族服饰 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 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 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 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 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 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 十八种之多。辽、金统治地区织金技术也有很 大进步,尤以回鹘族地区最为流行,所织衣料 最为精美。元代继辽、金之后,在织物上用金 更胜于前代。本图为交领织金锦袍展示图。
原始社会

动物的毛皮 是人们服装 的主要材料。 当时还没有 绳、线,可 能用动物韧 带来缝制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共39张PPT)

都城 会宁 兴庆 上京
综合提升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 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 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 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 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 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 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小组探讨:
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同学们如何评价岳飞和岳飞抗金呢 ?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 生活环境,让南方人免受战争灾难,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趋 势。
宋 金 对 峙 形 势
宋金对峙
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 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 分界线,(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中都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 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抗金英雄,为他建了寺庙,供人们瞻仰。
岳 王 庙
岳飞 庙前 秦桧 夫妇 跪像
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杀害岳飞?
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 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 人讲和。
宋高宗
不杀岳飞,放 虎归山,一旦抵 抗派得势,我的 地位不保,杀掉 岳飞可得金人欢 心。
秦桧
岳飞痛心疾首, 泪流满面,说 : “十年之功,废于 一旦”。
宋钦宗
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 ,是北宋末代 皇帝. 在金兵大举入侵之际,徽宗禅让帝位, 赵桓被迫即位为钦宗,改年号为靖康。钦宗 与其父一样,优柔寡断,反复无常。
“靖康之变”
动脑时间
北宋为什么会灭亡? 主 观

中国服装演变PPT课件

中国服装演变PPT课件
周汛、高春明的《中国衣冠服饰大辞书》(上海辞书出 版社,1996年版) 服饰风俗的研究方面:
周汛、高春明的《中国古代服饰风俗》(陕西人民出版 社,2002年版)
❖ 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绩斐然,主要表 现在: 其一,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服饰进行 了多方面的阐述和论证; 其二,研究方法可信,研究者多采取用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 结合考证的形式进行研究,增加了论证的科学性。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二、 魏晋时期
❖ 非汉民族在中原建立起政权。这个时 期民族间的交流十分普遍,受魏晋玄 学思想的影响,当时宽衣博袖成为这 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服饰色彩以 素色居多,由于佛教流入中原,佛教 艺术也影响着服饰形制和纹样。这种 文化交融,构成了中国南北朝时期服 饰文化的新篇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
前言
❖ 中国服饰研究, 是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 组成部分。服饰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体现, 更是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 融合的产物, 通过服饰可以透视出各朝代不同 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状况,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 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 的轨迹”
一、 在战国时期
❖ 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次的变 革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求,将北方 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 服装形式是改去下裳而着裤。穿起了胡 服。这种的服饰上的交流融合对中华民 族的文化意义深远。这就是中国服装史 上第一次改革。
❖ 但个人认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依然有缺憾存在: 其一,全面系统地研究古代服饰的论著较缺乏,尽管多数论 着是按照历代各个时期的结构去研究的,但视角往往局限 于某一层面; 其二,采用第一手资料的研究者较少,多是基于或无法绕开 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所列资料; 其三,深入细致的分类研究论著较缺乏,特别是对古代少数 民族服饰的研究,虽具有多角度等特点,但在深入细致方面 还是有一定缺憾,如匈奴服饰文化就是学术界很少综合和 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旗袍ppt汇总

旗袍ppt汇总
现代旗袍的独特魅力
中国名族服装绚丽多彩,精美绝伦, 各具特色。它是各名族优秀历史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旗袍 中配合格式纹样也是有必要的,我 们将民族纹样放在上面,更加的富 有韵味。
三、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服饰文化的创新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 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 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 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名族 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可以 不断演化。
1、思想解放的需要 2、国服 3、学习了西方的服饰设计 4、样式简化 5、派别:京派和海派
旗袍变迁
20年代——“文明新装”开始流 行
30、40年代——黄金时代
民国旗袍
现代旗袍
——中国旗袍的重生
1、突破了旗袍的旧有模式。 2、既保留了传统的特点,又融入了创新意识。 3、将旗袍元素融入裙装设计中,于是出现了“旗 袍裙”









中国旗袍魂 行走的玫瑰
旗袍 今日我们穿的所谓“旗袍”,不仅仅是满族 服装的传统款式,它是中华多个民族服饰文化的 的 融合。它源自古代满族游牧民族女子的袍服,至 清代满族承袭了这种服装。满族入主中原后,实 行的是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 起源 人”。旗人所穿之袍被统称为“旗袍”,其中包 括朝袍、蟒袍和常服袍等。后来则将妇女的家居 之袍称之为“旗袍”,“旗袍”成了专用名称。
案效果
二、旗袍设计 立领、斜襟在 现代服装设计 中的运用
旗袍走向国际
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旗袍作为中 国最具有特色的服饰代表,被设计师们一再地重新演 绎,从古老的历史之中绽放出新的花朵。更被越来越 多的国际影星追捧,让世界再一次领略到了中国旗袍 的风采,又一次为旗袍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多图!金朝女真贵族服饰复原作品多图拍摄
今年夏季本人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后发表名为《金代女真族服装与清代满洲族服装的传承关系》的文章很多朋友都看过了。

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与实践,终于在十月中旬,复原的金代贵族袍服实物制作成功!
在看图之前先进行一下简单的回顾:在金代,大家普遍印象中的左衽交领衣只是作为内衣来穿,而外衣是起源于与先祖肃慎同时期的东胡,后来随着东胡的分支鲜卑的崛起而逐渐流行于中原,并伴随着鲜卑后裔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建立的唐王朝而作为正式官服兴盛起来的圆领袍!而此时与唐王朝关系密切的女真祖先开创“海东盛国”的靺鞨人自然受其影响。

这个在渤海国贞孝公主墓葬的壁画中就有体现。

后来建立辽朝的契丹人更不例外。

在继承唐代圆领袍的基本样式之后根据实用需要进行了一些改变,又影响了后来的女真族。

金齐国王墓出土织金棉袍实物;圆领、紧衣窄袖,其左右肩袖、袍襕处均有织金
元代注明画家赵孟頫(字子昂)绘画作品《狩猎图》,虽然是元代时期的画作,但画中的人物形象与《金史·舆服志下篇》中对贵族常服的描述基本一致,并且与同时期元代绘画作品中的蒙古贵族形象有很大区别。

可以对比下幅同时期著名画家刘贯道的绘画作品《元世祖出猎图》从两幅作品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不仅在袍服上,金代的圆领(盘领)与元代蒙古贵族统一的右衽交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物所戴帽饰也完全不同。

再看上幅南宋时期著名“谍报画家”陈居中作品《苏李别意图》(局部)中与下午元代赵孟頫作品《狩猎图》(局部)中相似的人物角色及形象。

综上所述足以确定赵孟頫的《狩猎图》所描绘的为金代女真贵族形象!
复原作品实物出来了!
金墓出土皂罗巾及玉纳言
皂罗巾及耳后纳言复原,由于缺少更详细的资料,形制和系法可能不太标准。

南宋著名“谍画家”陈居中作品《文姬归汉图》(局部)中的金朝女真人形象,后面两个长飘带可以搭在胸前。

不同于前代圆领袍的是,金代女真袍服的下摆左右两侧是没有前后开襟的。

南宋陈居中绘《文姬归汉图》(局部)
可以将袍子下摆处左右两侧大面积掩襟收起来便于活动和骑行
乌皮靴/六合靴(也算继承唐朝)
可能很多人看着感觉不对,因为我这件袍服是右衽,别着急,再往下看···
在从南宋陈居中的上幅作品《羌胡春猎图》(局部)中可以明显看出前方猎手所穿袍服为右衽,袍襟从领侧开襟延伸至腋下,同时所戴笠帽线条柔和,更有别于元代瓦楞帽,并与清代人物形象更加贴近。

在下幅作品《苏李别意图》(局部)作品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金代女真袍服有别于唐代圆领袍的曲襟风格并一直延续至清代。

因此可以确定在辽金时期非官制常服中尤其是在下层百姓中没有在袍服上有左衽与右衽的严格规定。

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几幅作品中无论是南宋时期的陈居中所绘还是元代赵孟頫所绘,里面女真人所用的箭囊均为窄长型的兽皮箭囊。

光讲了形制,差点忘了最重要的扣子~
金代袍服使用纽襻进行连接固定,虽然没有扣袢,但是系法同后来清代的盘扣完全相同。

金代沿用唐代与辽代的叉手礼
飞鱼服视感 [坏笑]
仔细看能看出来右衽曲襟至腋下的那条黑缝
还是看不到的话再来一张
※传承与演变
金代圆领袍与清代常服袍的共同点:
① 圆领
② 紧衣窄袖
③ 曲襟至腋下
④ 使用扣子连接
金代圆领袍与清代常服袍的不同点:
金代清代
开襟处从领侧开从领中线开
扣子无扣袢有扣袢并缝在外面
掩襟面积多面积适中
从以上金代女真袍与清代满洲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看出,前后两者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而且演变的方向非常明确:那就是简化工艺、节省成本、更加实用!
由于是第一次做,缺乏相关经验和更加详细直观的资料,作品中可能还会存在各种问题,欢迎在此方面有深入研究和详细资料的人提出并指正!
最后:
特别鸣谢!!
承接制作:萧璇
摄影:图吉
小宇”
2019年10月22日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