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师培训细则

外科医师培训细则
外科医师培训细则

外科医师培训细则

外科专科医师是指在完成医学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之上,接受并通过外科专科医师培训,能够对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对外科少见或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急症和危重病症的急救与抢救具备初步的认识和经验。外科专科医师培训阶段为3 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使受训者达到外科专科医师水平,具备比较熟悉的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能够指导医学本科生以及下级医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具备阅读外文文献所需的专业外语水平,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外科手术。

二、培训方法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普通外科

1. 轮转目的

掌握: 消毒与无菌技术、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熟悉: 普通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 熟悉外科基本用药。

了解: 普通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器官移植进展状况、腹腔镜手术基本理论; 普通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2. 基本要求

全面掌握外科换药技术; 掌握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 熟悉外科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如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力测量、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

查等; 了解普通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腹腔穿刺等; 书写住院志60 份以上,书写大病历不少于15 份。

(2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核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核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核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学科。它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核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临床核医学,具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①影像核医学,包括伽马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SPEC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PET/CT和PET/MR);②治疗核医学,包括内照射治疗和外照射治疗两类;③功能测定技术;④体外分析技术。其自身特点是集功能/解剖影像、分子影像、靶向治疗为一体。核医学科既与其他影像学科、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同时又涉及核物理学、核药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核医学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核医学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熟悉各轮转科室的诊疗技术;了解核医学和放射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核医学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核医学科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培训内容和难易度逐步递增。通过参加门诊、病房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数量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诊断报告及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核医学科临床教学工作。 核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分为3个阶段进行,各阶段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一)第一阶段为综合临床能力的培训 第1~6个月,在与核医学相关的临床科室轮转。要求在内分泌科、肿瘤科各轮转2个月; 根据住院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的具体情况,从心内科、呼吸科和神经内科选择一个科室轮转2个月。 (二)第二阶段为核医学与放射学知识的基础培训 第7~16个月,巩固在校期间已学过的理论基础,通读国内外出版的有关专著1~2本,阅读国内外核医学杂志,认真参加科内组织的业务学习与讲座。 在放射科和核医学科先后各轮转5个月。放射科轮转全部在影像诊断,包括神经、骨关节组各1个月,胸部、腹部组各个月;核医学科包括核医学高活性室1个月,体外分析1个月,核素治疗和功能测定1个月,SPECT或SPECT/CT 2个月。 (三)第三阶段为核医学与放射学知识的加强培训 第17~33个月,进一步深入学习核医学与放射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包括图像采集与处理、图像融合技术、多模式分子显像。参加科室组织的有关业务学习和专题讲座。 先在放射科影像诊断轮转5个月,包括神经组1个月,胸部、腹部组各2个月;核医学科轮转12个月,包括图像采集与处理1个月,SPECT或SPECT/CT 5个月,PET(含符合线路)或PET/CT 3个月,核素治疗和功能测定3个月。 第一阶段(第1~6个月)内分泌科 肿瘤科 非指定科室(心内科、呼吸科和神经内科选其一) 2 2 2

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基地制度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层实践基地制度职责

目录 l、基地培训管理制度 2、培训考核制度 3、奖惩管理制度 4、教学管理制度 5、师资管理制度 6、教师备课制度 7、学员管理制度 8、例会制度 9、费经管理制度 10、档案管理制度 11、办公室负责人工作职责 12、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3、教学组工作职责 14、带教老师岗位职责

基地培训管理制度 为加强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建设,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医疗组、办公室、财会科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作。成立教学小组,由各临床专业的骨干为成员,负责学员的教学和带教工作。此项工作将纳为院绩效考核内容,由领导小组对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 一、办公室: 1.在分管教学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教学工作管理与实施。 2.按照下达的教学任务,拟定、实施有关教学计划,经常督促、检查、指导各临床科室或教研组的教学、带教,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和效果。 3.要有专人负责临床教学安排,确保有计划、有要求、有病例、有项目、有考核、有考勤,有专人带教。 4.负责教学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纳。 二、教学组: 1.根据办公室(医务科)安排的计划、教学指导的内容 与要求,制订带教计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带教内容。 2.安排专人带教,做好备课与遴选病人等准备工作。 3.合理安排查房、示教、病例讨论、教学小讲课、参观手术及操作等,结合理论教学,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定期召开教学组会议,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改正,提高教学质量。

培训考核制度 1、日常考核。培训医师应将完成的培训内容如实填写转岗培训手册,带教老师定期审核后签字,作为培训医师出科及参加结业综合考核的依据。 2、出科考核:培训医师按标准规定,完成每一科室轮转培训后,由本院相应学科的培训小组,按照培训考核要求组织考核,并在学员手册中记录考核结果。 3、实践技能考核,由市卫计委统一组织进生。 4、理论结业考核,由省卫计委统一组织进行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为加强精神卫生人才培养,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 - 2020 年)》(国办发[2015]44 号)(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关于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做好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卫生计生人员能力建设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医师培养,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精神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缓解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紧缺状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二、工作内容 (一)培训计划。各地要结合当地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和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制订转岗培训项目计划及实施细则。 (二)培训对象。热爱精神卫生事业,拟在医疗机构精神科从业但执业范围为非精神卫生专业的临床医师。在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对象和名额,优先安排县级综合医院(或中医院)的医师参加培训。 (三)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重点掌握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熟悉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模式,达到胜任精神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四)培训方式。原则上采取集中理论授课、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培训对象的临床诊疗能力。各地可根据实际探索导师负责、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原则上为1 年,其中理论学习1 个月,临床实习10 个月,社区实践1 个月。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六)培训机构。理论培训应当由具有高等医学院校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教学资质 的机构或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承担。临床实习由三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有精神科病房的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承担。社区实践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承担。 (七)培训师资。理论培训应当由高级职称(含副高职称)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级职称专业人员授课。临床实习应当由主治医师及以上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带教。社区实践应当由具有较丰富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经验的精防医师承担。各地要加强培圳机构师资队伍建设,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省级精神卫生中心开展师资培训。 三、培训考核 (一)工作考核。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订培训工作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主要考核内容包括课程设置规范程度、师资教学水平与能力、培训质量与效果、经费使用与管理。要求培训任务完成率达到95%以上,培训学员合格率不低于90%0 (二)学员考核。各省(区、市)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制定学员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形式及内容并组织实施。对考核合格的学员,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颁发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四、组织实施 (一)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全国转岗培训项目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培训大纲,统一制订培训合格证书样式。根据地方需求,统筹协调专家开展师资培训。对各地培训实施情 况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支持,适时组织开展全国转岗培训项目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活 动。

2021年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儿外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疾病防治综合性医学专 科,内容涉及畸形、肿瘤、感染和创伤,既涉及诊断学和治疗学,也涉及医学教 诲和科学研究。儿外科服务对象是从胎儿到青少年(0~18岁)。儿外科专业范 畴涉及: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 科等。我市按照儿外科医师3年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期间规定轮转儿外科各个亚 专业和小儿医学影像等专业。 一、培训目的 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由两阶段构成。第一阶段为基本培训,熟悉培训基地环 境和医疗规范、轮转小儿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和新生儿外科,涉及儿外科重 要专业常用病。第二阶段为初级专科培训,全面轮转儿外科各专业,涉及儿外科 各种疾病诊治。使受训者具备独立从事儿外科医疗活动能力,对儿外科常用疾病 诊断、治疗、防止、随访具备初步经验,初步掌握儿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可以独 立完毕常用儿外科手术,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引下进行比较复杂儿外科手术。 二、培训办法 轮转亚专业及时间安排: 年度职位轮转亚专业名称时间(月) 第1年 (基本培训)24小时住院医师普外科 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监护室(PICU) 4 各2 第2~3年(初级专科培训)住院医师普外科 4 肿瘤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 新生儿外科、神经外科、普外门诊、普外急诊 各2 麻醉、放射、B超和心超、病理和核医学各1 轮转儿外科各亚专业期间规定管床8~10张,月平均收治病人和完毕手术

15~20例,病种涵盖亚专业病种70%以上,并参加该专业门急诊工作及危重症急救(在监护室进行)。 三、培训内容与规定 (一)普外科 1.培训规定 (1)担任普通外科专业住院医师6个月; (2)担任普通外科专业病房一线值班医生; (3)接受、管理普通外科专业病人,书写病历; (4)参加普通外科专业查房; (5)在上级医师指引下完毕小儿普外手术; (6)参加该专业门急诊工作。 2.小儿普通外科专业诊治病种 (1)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 (2)鳃源性囊肿与瘘; (3)贲门失弛缓症; (4)胃食管反流病; (5)肠套叠; (6)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各种先天畸形导致肠梗阻; (7)腹膜炎: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 (8)消化道穿孔:消化性溃疡穿孔、外伤性穿孔、炎症穿孔; (9)卵黄管发育异常引起各种并发症; (10)肠重复畸形引起各种并发症; (11)阑尾炎; (12)肠系膜囊肿和大网膜囊肿; (13)先天性巨结肠;

全科医师培训细则

P18 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其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的各类健康问题 . 疾病。经过该专业培训出来的全科医师主要工作在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时间为3 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科医学专科医师教育,培训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 培训容分3 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3 个月,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26 个月。在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的主要临床三级科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管理工作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与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知识。同时每月安排1 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安排的教学活动。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时间为7 个月。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培训基地安排经过师资培训合格的医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精神科医师岗位职责

精神科医师岗位职责 1、精神科医师岗位职责 一、准时上班,仪表端庄整洁,态度热情与蔼。负责门诊内科诊疗与值班工作。不擅自离岗。 二、认真做好首诊负责制,对重危病人要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做到及时抢救、治疗并逐级上报。对在本院治疗有困难得病人,在做好就地抢救后安全转送上级医院。 三、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处方制度》得规定要求书写病历、处方,对疑似或传染病及时上报,做到不遗漏。 四、诊病时要认真细致,做到诊断准确,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履行告知制度,避免差错,杜绝事故发生。 五、优质服务,不推诿病人,做好科室之间得协调工作。 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与诊疗护理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七、对疑难病例与三次门诊不能确诊得病例应向上一级医师请教或提出会诊申请。积极疑难病例讨论会并发言,提高确诊率。 八、积极参加医院安排得业务学习,病例讨论会。钻研业务,学习先进得医疗技术,提高自身得专业水平。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每年撰写一至二次篇专科学术论文。协助医院康复科医师与精神康复病人进行康复治疗。 九、尊重精神疾病患者得人格,保护她们得隐私权。 十、严格执行麻醉、精神类药品得管理制度与使用规定。 十一、搞好团结,尊重领导。尤其要处理好与护士、医技、护工等人员得关系。 十二、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做到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主治精神科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与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每日查房,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3、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疑难会诊及出诊等有关工作。 5、参加病房得临床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得医疗意见及各项记录,决定病人出院、签署并检查出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规程,检查所管病房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生及实习医师工作医学|教育网整理。 8、对新入院、危重、疑难病例及治疗效果不佳得病人,应重点巡视、重点检查与讨论。设法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得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必要时可请科主任检查指导。 3、精神科主任岗位职责 一、在院部领导下,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政策与医院得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就是有关精神卫生工作得各项法律、法规。发现医疗缺陷或事故倾向,应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制止事态得扩展,做好善后补救工作,并向医务科书面报告。 二、负责所本科医疗质量管理与病区管理,领导本科医务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各项医疗任务。 三、具体参加与指导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经常检查内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麻醉学是以监测、调控和支持病人基本生命功能为主要手段,集临床麻醉、危重病人监测治疗、疼痛诊疗、体外循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临床专科。本细则为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所设置,受训者通过培训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麻醉亚专业的进一步培训。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使受训者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诚信和团队精神,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运用常规麻醉方法,对接受临床常见手术和检查的患者实施麻醉管理,以及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测与治疗,为成为合格的麻醉住院医师建立基础。 二、培训方法 根据培训对象在培训前所接受的医学教育程度的不同,参加临床轮转的时间和计划分为三年期、二年期和一年期(具体按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问题的通知》执行)。 ㈠科室轮转的安排 1:三年培训制: ⑴非麻醉科室轮转:时间为4个月 普外科、神经内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等非麻醉 专业科室中选择2个科室,各轮转2个月,总时间为4个月 第1年轮转结束后必须参加并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方能参加后续的培训。 ⑵麻醉科轮转:2年8个月 2:二年培训制 麻醉科轮转:2年 必须包括ICU和疼痛门诊或病房,两者共计3个月。 3:一年培训制 全部为手术室内的临床麻醉轮转 表:临床麻醉学亚专业轮转安排

轮转亚专业时间(月)手术室内麻醉 25(包括以下10项) 1.普通外科麻醉 2.泌尿外科麻醉 3.骨科麻醉 4.妇科麻醉 5.眼科和耳鼻喉科麻醉 6.口腔外科麻醉 7.神经外科麻醉 8.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9.产科麻醉 10.小儿外科麻醉 门诊和检查治疗室麻醉 2 麻醉恢复室 1 ICU 2 疼痛病房和或门诊 2 总计 32 注:此表格适用于三年培训制,对于二年和一年培训制而言,可以将各个亚专业轮转时间相应缩 短。其中二年制培训必须包括ICU和疼痛门诊或病房,两者共计3个月。 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训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麻醉科医师培训内容主要为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教学科研能力的培训。(注:对于手术室外非麻醉专业轮转科室中,所规定的病种例数并非必须完成,各个培训基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达到轮转目的为基本要求)(一)普通外科 1.轮转目的 掌握:普通外科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普通外科体检方法和普通外科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 熟悉:普通外科常见疾病尤其是急性腹膜炎、梗阻性胆管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手术治疗和术后合并症。 了解: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住院医师医生培训管理制度》[1]

《住院医师医生培训管理制度》[1] TZH-QW-YWB-02 1范畴 1.1 本制度规定了临床及医技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细则。 1.2 本制度适用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新录调的临床与医技住院医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则的引用成为本规则的条款。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方法》卫生部1993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卫生部1995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治理方法》卫生部199 8 ——《浙江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浙江省卫生厅1997 术语 住院医师:是指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在单位中从事医疗、保健、预防工作,未取得卫技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具体包括临床大夫、麻醉大夫、口腔大夫、放射/超声/病理/心脑电图等专业的诊断大夫。 治理及职责 临床医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分管院长领导,医务部负责日常治理工作,科教部负责考核工作,各临床医技科室实施落实,具体职责如下: 4.1 分管院长 负责指导全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审定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关政策;审定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资格。 4.2 医务部 4.2.1 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制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关的政策; 4.2.2 负责全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组织工作; 4.2.3 负责住院医师指导老师选拔、审定、培训及考核工作。 4.3 科教部

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工作,包括出科考核和时期考核。 4.4 各临床医技科室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要求,明确科内指导老师,指导轮转的住院医师开展理论学习、技能实践、医德医风教育等,指导并督促住院医师完成培训方案要求,如病种实践、值班跟班、病历书写等;配合科教部完成住院医师出科考核和出科测评等工作。 培训对象、培训时刻及轮转部门 5.1 培训对象 5.1.1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规范化培训。 5.1.2 应届毕业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住院医师均应参加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5.1.3 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之前差不多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时期培训的住院医师,毕业后将不再安排进行临床各科室的大轮转,但应担任科室住院总医师半年以上。 5.1.4 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按实际业务水平及工作年限参加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 5.2 培训目标及要求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在完成培训后达到从事某一临床专科实践所需要的差不多能力,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达到相应转科的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 5.2.1 把握有关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二级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有关三级学科的新进展,并能运用于实际工作。 5.2.2 具有本三级学科较丰富的临床体会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把握本三级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三级学科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担任指导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5.2.3 初步把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小儿外科培训细则(附件)

小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小儿外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专科,内容涉及畸形、肿瘤、感染和创伤,既包括诊断学和治疗学,也包括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小儿外科服务对象从新生儿到青少年(出生?18岁)。小儿外科专业范围包括:普通外科、急症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外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 一、培训目标 本阶段为二级专科科基础培训,目的是通过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好小儿外科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学会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对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具备初步的经验,初步掌握小儿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小儿外科手术,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小儿外科手术,达到具有独立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基本的临床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专业外语阅读能力、指导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力、对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医学科普教育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总则规定,将学习本专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规范临床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的要求贯穿培训全过程。完成其科室轮转、学习病种、病例(在必选轮转科室时必须手写大病历)和技能操作要求,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小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由两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基础培训,轮转小儿急症专业、普外专业和骨科专业,涉及病种主要是创伤、感染、急腹症和普外常见病。第二阶段为初级专科培训,轮转小儿外科其他各个亚专业,涉及小儿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 采取在小儿外科范围内各亚专业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轮转期间参加一线值班,要求在各亚专业轮转时管理床位数8?10张,月收治病人和完成手术15?20例,病种涵盖各亚专业病种的70%以上。 轮转科室与时间安排:

P18全科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 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师。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二级医学学科。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有着传统的紧密联系,而且与其他临床学科如心血管科、急诊医学科等,也有广泛的联系。精神科医师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学、人文医学、伦理和法律等有关知识。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精神科临床工作基础。以培养普通精神科临床诊治能力为首要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处理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的其他疾病的能力。住院医师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正确地对精神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精神科和相关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精神科临床教学工作。相关轮转科室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或ICU、神经内科等。精神科轮转包括:重症病房(以重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神经症性障碍为主)、其他精神科病房(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童科等)、精神科门诊或急诊等。总轮转时间为33个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如下: 阶段轮转科室时间(月) 第1阶段(共9个月)神经内科(有条件可包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 4 急诊科和(或)重症监护病房 3 心血管内科 2 第2~3阶段(共24个月)精神科重症病房12 精神科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 6 其他(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科等) 3 精神科门(急)诊 3 合计33

3小儿外科评分标准

小儿外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5个部分,实行量化900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7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4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7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所在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5.专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的情况外,无特别注明,其他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涉及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八、本标准中所指论文(包括SCI论文、中文期刊论文等)、科研项目或课题、科研成果等,均指临床应用方面的论文、项目、课题或成果。 第 1 页共12 页

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评分标准修改内容一基础条件70 1 发展 环境 (10)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5 评估前3年,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5分;规划欠合理得3 分;无规划不得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 措施 5 评估前3年,政策、措施齐全,得5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 得力得2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2 专科 规模 (20) 床位数15 至少有2个护理单元,病床总数100张,得12分;每增加10 张床加1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低于60张,不得分。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 米 5 ≥6平方米得5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2分;少于4平方米不 得分。 3 支撑 条件 (40)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 要 20 各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10 分。 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 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 适宜性 10 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 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10 评估前3年投入≥300万元得10分,每少30万元减1分;未专 款专用的,不得分。 第 2 页共12 页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附件:1: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一、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二、规培总要求: 1、妇科学: (1)人际沟通 (2)知情同意、病史采集、查体方法、病例及医疗文件书写与填报(3)女性生理特点 (4)女性盆腔解剖、下腹部消毒铺巾方法 (5)妇科常见辅助检查原理及报告判读

(6)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妇科常见急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随访规范 (7)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手段、随访方法 (8)妇科常用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 (9)妇科常见手术及急症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原则、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原则 (10)基本手术操作技术 (11)妇科1-2类(中、小)手术及门诊手术 (12)临床路径的执行与实施 2、产科学: (1)产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胎儿生理及其发 育、胎盘及羊水的功能等知识 (2)正常孕期保健规范 (3)产科病史采集、医疗文书书写、围生保健病历及各类手册、卡片等 填写 (4)妊娠图、产程图的绘制 (5)正确的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肛门指诊及阴道检查的手法 (6)独立完成正确接生、正常新生儿查体及处理 (7)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早产儿的处理 (8)正常分娩、正常产程、正常产褥的特征与处理 (9)孕妇用药原则 (10)病理妊娠的诊断处理原则

(11)异常分娩、异常产程的识别和处理原则 (12)产科常用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手术前后的处理 (13)产科常见急症、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14)头位难产、异常胎先露、异常胎产式的识别和处理原则 (15)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16)高危妊娠的识别与高危因素与不良产科结局之间的关系咨询、医 患沟通与知情选择 3、计划生育: (1)计划生育病历书写,计划生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2)避孕节育技术的知情选择,计划生育手术基本操作(包括早、中孕 期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术、女性绝育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等)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步骤、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3)基本的宫内操作 (4)计划生育手术常见并发症的识别、诊断技术与处理原则 三、轮转妇科基本掌握内容 (一)妇科病房要求: 1、第一年(5个月) (1)病种要求: 生殖道炎症、附件肿物、早孕、流产、异位妊娠、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子宫腺肌症、滋养细胞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尿失禁、子宫脱垂、外阴阴道肿物、习惯性流产。(2)基本技能要求:

精神科医师培训内容

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处理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与康复问题,并涉及精神卫生服务与研究的各个方面。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神经病学的关系密切,与其他临床学科也有广泛联系,如精神因素影响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的各个环节,综合医院的精神障碍十分常见。本学科包括老年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精神药理、生物精神病学、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等亚专业。精神科普通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 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3 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所必需的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精神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统一的整体医学意识,达到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方法 精神科普通专科医师培养为期3 年,以培养通科和普通精神科临床工作能力为首要任务,培养方式主要为内科各科(包括神经内科)、急诊科、普通精神科病房轮转,完成规定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神经内科 病房3 个月,门诊1 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 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的基本技能,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癫痫的表现、诊断、治疗。

熟悉: 其他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大脑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 基本要求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房): (2 )基本技能要求: 管理床位不少于4 张,新收病人不少于10 例; 当日完成住院病历; 书写规范大住院病历3 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0 人次,达到质量要求并完成基本训练。 门诊学习期间,看病人日均不少于25 人次。除以上病种外,重点要求学习癫痫、帕金森病、各类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或后遗症的处理等。 3. 较高要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总则 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和规范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制订本标准. 一、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 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二)专业能力 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了解和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和整体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能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协调和利用卫生系统的资源,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医疗保健服务. (四)教学与科研 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具备基本的临床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二、培训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分专业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 (一)专业理论 专业理论学习应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 1公共理论 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相关人文知识等,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基础知识. 2临床专业理论 主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应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培训的全过程. (二)临床实践 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和临床路径,危重病症的识别与紧急处理技能,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 掌握临床通科常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临床合理用血原则、心肺复苏技术、突发性疾病院前急救、姑息医疗、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与正确处理流程.在培训第一年能够达到医师资格考试对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熟练并规范书写临床病历,在轮转每个必选科室时至少手写完成2份系统病 历. 三、培训年限与方式 (一)培训年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一般为3年(在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 已具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参加培训,由培训基地及专业基地依据本培训标准,结合其临床经历和实践能力,确定 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任务或考核不合格者,培 训时间可顺延.顺延时间最长为3年. (二)培训方式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含山县人民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大纲 要求:要求对一般病、常见病能够诊断和治疗;较复杂的(疑难)大病、危急重病能够诊断并把握及时转诊和急症的常规处理技术。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其具备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师的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要求: 1、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全科医学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指导实际工作。 3、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能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4、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科研方法和管理知识。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2005年以后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应(历)届毕业生;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在岗在编人员,并与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长期聘用合同; 热心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愿意长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承诺培训结束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时间五年以上; 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三、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按照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和《全科专科医师培训细则》要求实施,培训时间为三年。培训分三个方面: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3个月。 第二阶段(医院轮转):(包括门诊在内)26个月,其中:内科(综合,含心电图、X 光)9个月,儿科2个月,急诊科4个月,感染科1个月,外科3个月,妇产科1.5个月,皮肤科2周,眼科2周,口腔科2周,耳鼻喉科2周,针灸按摩2周,选修科室3个月。 第三阶段(社区实践):7个月(含公共卫生)。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半天集中学习,内容为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各学科新进展,培训方式包括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讨论与科研等。此外,每周安排半天或一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岗位要求,必须安排足够的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内容,重点培训社区诊断、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及健康教育等有关知识。 四、考核 (一)考核项目: 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完成大纲要求的理论学习、临床和社区实践时间、病种和内容、全科医学理论与一体化服务实际技能、病历质量、社区个体与群体健康管理质量、专业外语、 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 (二)考核类型: 1.轮转考核: 各科室轮转培训完成后,由科室主任(负责人)根据大纲要求对受训医师轮转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的出科考试,并认真填写各种考查评估记录;

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办法

目录 内科 (2) 外科 (17) 脑科中心 (22) 急诊急救 (26) 妇产科 (33) 儿科 (37) 五官科 (42) 中医科 (48) 皮肤科 (49) 基层实践 (53) 理论培训 (62)

内科 心血管8周,呼吸6周,消化5周,内分泌代谢5周,泌尿4周,血液2周,风湿免疫2周;其中内科门诊时刻许多于5周 1.轮转目的 (1)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差不多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差不多操作与判读、常用临床检验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不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

(2)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常见内科疾病的能力,识不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并能在上级大夫的指导下给予及时、正确的急救与转诊。 (3)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在医疗实践中提高的能力。 2.差不多要求 (1)常见症状 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不诊断、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晕厥、意识障碍、咳嗽、咯血、黄疸、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呕血与便血、血尿、水肿、贫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消瘦、肥胖。 (2)要紧疾病 1)心血管系统:8周 ①高血压 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不诊断;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一、二、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处理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治理服务规范。 了解: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动态。

②冠心病 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不诊断,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心电图特征、鉴不诊断、处理原则与院前急诊处理,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冠心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 熟悉: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医疗。 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症。 ③充血性心力衰竭 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不诊断、心功能分级、治疗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及康复;常用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 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了解:病因、诱发因素。 ④心律失常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抖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抖动、窦性心动过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全面提高本市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素质,为人民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承担本学科常见疾病诊治工作的临床医师。 第三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以下简称“培训对象”)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拟在本市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专业毕业生。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本市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负责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市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市医学会组织各相关学科专家,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以下简称“培训医院”)标准、培训大纲、培训考核的规定,开展培训医院评估认定、培训标准细则制定、培训过程指导和考试考核等工作。 第三章培训医院 第六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经认定的培训医院内进行。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培训医院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抽查督导,每3—5年进行一次重新认定。未经认定的医院不得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第七条培训医院要成立本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本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同时落实职能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第八条各培训医院在每年9月底前将下一年度拟招录培训对象数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市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各培训医院带教能力和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师需求,确定下一年度各培训医院的招录计划。 第九条各培训医院按下达的招录计划数,在市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指导下,参照原有的招录用工方式组织招录,并将录取结果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第四章培训和考核 第十条培训按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临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肿瘤学等19个临床学科和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针灸推拿、中医五官科、中医骨伤和中医全科等8个中医学科开展。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报请卫生部同意后,增设或调整部分培训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