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经典试讲稿汇总(二)
小学数学试讲稿两篇 (2)

小学数学《比例尺》试讲稿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6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比例尺》,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请坐!师: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请跟老师一起来看大屏幕。
你看到了什么?师:对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世界地图,一幅中国地图。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我们中国地图的形状,它像什么?师:对了,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非常的漂亮!师:那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实际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你们知道是如何画到地图上的吗?师:老师听到有同学说是缩小了,不错!我们在绘制地图或者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或者放大,再画到图纸上。
师:在画图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尺。
2.师生合作师: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我们可以写作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比吗?这个式子还可以怎么写呢?师:老师听到你在小声嘀咕了,勇敢的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
你说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真不错!我们也可以写作=比例尺。
师:我们再来继续观察这幅中国地图,在右下角你发现了什么?你来说。
师:你说发现了一个比!同学们一起来读出来。
师:对了!是1:100000000。
这就是这幅中国地图的比例尺,这个我们叫做数值比例尺。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把它写成分数的形式,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的距离代表时机距离是100000000cm。
师:同学们再来看大屏幕中的一张北京地图,同学们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呢?师:同学们说这里有一条线段。
没错,这个也是比例尺的另一种形式,它叫做线段比例尺。
这是一条1cm的线段,就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50km。
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师:现在开动脑筋,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开始吧。
《角的分类》试讲稿

《角的分类》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的[考生姓名],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角的分类》。
一、导入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来说一说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非常棒!那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比较角的大小的吗?生:可以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分类。
(板书课题:角的分类)二、新授1. 认识直角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先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
折完后,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角。
这个角有什么特点呢?生:这个角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师:对,像这样的角我们叫做直角。
(板书:直角)直角是 90 度。
我们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其他的角,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2. 认识锐角和钝角师:现在老师把这个直角的一条边向外旋转一点,得到的这个角是什么角呢?生:比直角小。
师:对,比直角小的角我们叫做锐角。
(板书:锐角)那如果把直角的一条边向内旋转一点,得到的这个角又是什么角呢?生:比直角大。
师:非常正确!比直角大的角我们叫做钝角。
(板书:钝角)3. 认识平角和周角师:同学们,我们继续把直角的一条边旋转,当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这个角有什么特点呢?生:这个角的两条边组成了一条直线。
师:很好!像这样的角我们叫做平角。
(板书:平角)平角是 180 度。
那如果我们继续旋转,当一条边旋转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时,这个角又是什么角呢?生:这个角的两条边重合了。
师:非常棒!像这样的角我们叫做周角。
(板书:周角)周角是 360 度。
4. 角的分类总结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角的分类。
小于 90 度的角是锐角,等于 90 度的角是直角,大于 90 度而小于 180 度的角是钝角,等于 180 度的角是平角,等于 360 度的角是周角。
三、巩固练习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
请同学们判断下面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10篇试讲稿

目录第一篇《多边形的周长》 (1)第二篇《乘法的初步认识》 (4)第三篇《分数与除法》 (8)第四篇《秒的认识》 (11)第五篇《锐角和钝角》 (15)第六篇《三角形的分类》 (18)第七篇《扇形统计图》 (22)第八篇《小数的大小比较》 (26)第九篇《小数加减法》 (29)第十篇《圆锥的体积》 (33)第一篇《多边形的周长》1.题目:三年级《多边形的周长》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授课过程体现师生互动环节;(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第二篇《乘法的初步认识》1.题目: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具体讲解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3)适当板书;(4)体现师生互动环节。
【试题解析】四、课堂小结提问: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第三篇《分数与除法》1.题目:五年级《分数与除法》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3)适当结合板书。
【试题解析】第四篇《秒的认识》1.题目:三年级《秒的认识》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3)适当结合板书(4)掌握分与秒的关系【试题解析】第五篇《锐角和钝角》1.题目:二年级《锐角和钝角》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2)授课需思路清晰有条理(3)适当结合板书【试题解析】第六篇《三角形的分类》1.题目:四年级《三角形的分类》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3)理解三角形分类的方法(4)适当结合板书。
【试题解析】2.动手操作,合作分类。
①还可以按其他标准来分类的吗?(按边的长短分)学生汇报: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页内容,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第七篇《扇形统计图》1.题目:六年级《扇形统计图》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学生的不同拼法及时予以鼓励、肯定。
《认识方向》试讲稿

《认识方向》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认识方向》。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
老师说一个动作,同学们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好了吗?请起立,向上跳一跳,向左挥挥手,向右拍拍手,向前点点头,向后转一转。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棒!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方向呢?生:上、下、左、右、前、后。
师:非常正确!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方向。
那除了这些方向,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的方向。
(板书课题:认识方向)二、探究新知1. 认识东、南、西、北(1)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生:东方。
师:非常正确!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那你们知道面向太阳时,前面是什么方向?后面、左面、右面又分别是什么方向呢?请同学们面向太阳站好,观察一下。
(学生面向太阳站好,观察并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结果?生:面向太阳时,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
(2)巩固练习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这四个方向,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大家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儿歌)师:现在老师说一个方向,你们能快速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吗?老师说东方。
生:东方的对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
师:非常棒!那老师说南方呢?生:南方的对面是北方,左面是东方,右面是西方。
(3)实际应用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那你们能在教室里指出这四个方向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找一位同学来汇报。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生:我们教室的东面是窗户,南面是门,西面是黑板,北面是墙壁。
2.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1)认识东北方向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那如果老师站在东方和北方之间,这个方向应该叫什么呢?生:东北方向。
《平方千米的认识》试讲稿

《平方千米的认识》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平方千米的认识》。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谁来说一说 1 公顷有多大呢?生: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
师:非常棒!那老师现在给大家展示一幅我们国家某著名湖泊的图片,大家看看这个湖泊非常大,如果用公顷来描述它的面积,会发现数字会非常大,很不方便。
那有没有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二、探究新知1. 认识平方千米师:大家想一想,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呢?生: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师:非常正确!那我们来算一算 1 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生:1000×1000 = 1000000(平方米)。
师:很好!那 1 平方千米又等于多少公顷呢?生:因为 1 公顷等于 10000 平方米,所以 1 平方千米等于 100 公顷。
2. 感受平方千米的大小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 1 平方千米有多大,那大家来感受一下它的实际大小吧。
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几公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多少个我们这样的学校面积加起来才是 1 平方千米呢?生:大约要一百多个学校的面积才是 1 平方千米。
师:对!平方千米是一个非常大的面积单位,通常用来描述比较大的区域面积,比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面积等。
3. 单位换算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如果一个区域的面积是 5 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是多少呢?换算成平方米又是多少呢?生:5 平方千米等于 500 公顷,等于 5000000 平方米。
师:非常棒!大家都掌握得很好。
三、巩固练习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些练习。
请看大屏幕上的题目,一个大型农场的面积是 800 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千米呢?(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答案和解题思路?生:因为 1 平方千米等于 100 公顷,所以 800 公顷等于 8 平方千米。
《认识米》试讲稿

《认识米》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认识米》。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
谁能来说一说 1 厘米有多长呢?生:从刻度 0 到刻度 1 的长度是 1 厘米。
师:非常正确!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要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比如教室的长度、操场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合适吗?生:不合适,因为厘米太小了。
师:对,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我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需要用到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认识米)二、探究新知1. 认识米尺师:老师这里有一把米尺,谁来说一说它和我们平时用的尺子有什么不同呢?生:米尺更长。
师:非常好!米尺的长度是 1 米。
(板书:1 米)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米尺上有什么呢?生:有刻度。
生:有数字。
师:对,米尺上也有刻度和数字。
米尺上的刻度是从 0 开始,到 100 结束。
这就表示米尺的长度是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
(板书:1 米=100 厘米)2. 感知 1 米的长度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 1 米有多长,那谁能来比划一下 1 米的长度呢?(请几位学生上台比划,教师进行指导。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1 米的长度。
然后睁开眼睛,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呢?生:教室的门宽大约是 1 米。
生:讲台的高度大约是 1 米。
生:我们张开双臂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3. 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尺,也知道了 1 米有多长,那怎么用米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测量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和宽。
(学生分组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小组 1:我们测量的教室的长是 8 米,宽是 6 米。
小组 2:我们测量的结果和他们不一样,我们测量的教室的长是 7 米多,宽是 5 米多。
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生:可能是测量的时候没有对准刻度。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试讲稿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倍数的概念,那谁能来说一说什么是倍数呢?生: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
师:非常棒!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2 和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1. 探究 2 的倍数的特征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些 2 的倍数,比如 2、4、6、8、10……然后观察这些数字,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呢?生:它们的个位数字有 0、2、4、6、8。
师:非常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2 的倍数的特征就是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呢?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我们再来多找一些数字看看。
比如 12、14、16、18、20……这些数是不是也满足我们的猜测呢?生:是。
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 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
2. 探究 5 的倍数的特征师:那现在我们再来探究一下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同学们同样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些 5 的倍数,比如 5、10、15、20、25……观察这些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它们的个位数字是 0 或者 5。
师:没错,那我们也来多找一些数字验证一下。
比如30、35、40、45……这些数也都满足个位上是 0 或者 5。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5 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
三、巩固练习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些数字,判断一下哪些是 2 的倍数,哪些是 5 的倍数呢?(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谁能来总结一下呢?生:2 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5 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
师:非常棒!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逐字稿14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逐字稿14篇面试试讲XXX数学逐字稿14篇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本日我试讲的题目是1-5的认识,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1口试试讲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我们一起来XXX奶奶家院子看一看,大家看,院子里都有什么呢?你举手最快,你来说,他说有1只小狗,两只小鸡。
你观察的很仔细,还有补充吗?你说,他说有3只鸭子,4个凳子,还有5个石榴。
同学们真了不起,观察的真仔细,大家刚才数的很正确,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王国---认识1-5。
看教师手中拿的计数器,本日我们先着手拨一拨,看教师手中现在拨的是几个,1个,你会拨吗?来,我们一起来拨,同桌相互看一看,都拨对了吗?我们再来拨数字2,仔细观察教师拨的过程,谁来讲一说我是怎么从1拨到2的?你来讲,他说,本来是1,又拨了一个珠子过来就成2了,真棒,你观察的真认真。
同学们,你也在计数器上拨到2吧。
看来数字2也难不倒我们,那我们再来看数字3呢?谁拿着你的计数器到讲台上拨一拨,并说一说。
你来,他说本来是2个珠子,再拨1个珠子,就成3了。
很好,看来你也是个小教师了。
大家看明白了吗?就是在2的基础上再拨过来1个就成3了。
看来1,2,3大家学的都很好了,你能自己拨一拨4和5吗?接下来和同桌一起来拨一拨,并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大家都曾经坐端正了,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过程,你来讲,他说,3个珠子再拨过1个就是4个珠子了。
很好,请坐。
这位女生你来讲,她说4个珠子再拨过1个珠子就是5个珠子了。
对,看来大家的自学本领都很不错,棒棒哒。
大家能不能在研究纸上用圆圈来画一画1-5呢?和之前拨的珠子进行一一对应。
我们开启四人为一小组的作战模式,看哪个小组画2面试试讲的又对又快。
大家真厉害,都画完了,我们看1组同学们画的,和你们画的一样吗?看老师这里有些点字图,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谁来读读这些数?你来读吧,1,2,3,4,5.你读的很正确。
那谁能来尝试倒着读呢?这位男生你来读,他说5,4,3,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讲稿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人教版三上P41试讲精讲4 2018-3-26(28分——40:35)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导入——情景导入法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你对我国动画片的制造产业了解有多少呢?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统计表,统计表中显示的是从2004年开始到2011年我国每年所生产的动画片的部数,诶,那通过这个统计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我们来看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了多少部动画片呢?来想一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算式来进行解决呢?好,你来说。
啊,你说,谁比谁多多少,我们用减法来解决。
那你能列出具体的算式吗?好,你来说,老师来写。
它是435-322,很好,请坐。
同学们,同意他列的式子吗?唉,看来大家的观点都是一样的。
那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式子,看一看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啊,唉,被减数和减数都是三位数,而且呢,不是整十数,跟我们之前学的啊不太一样,那它们又该怎么去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减法。
新课讲授(一)例题1讲解好,首先,老师想问问大家,这样一个减法算式,你能够说出它大致的结果吗?我们尝试着,试着估算一下。
好,你来试一试。
唉,这位同学说了,他把435看作是430,然后呢把322看作是320,用430-320就等于110,所以,这个算式的结果约为110。
非常的好,请坐。
那估算啊,可以让我们快速的得到一个算式的大致结果,但是呢,它并不准确,我们如何得到这个算式的准确结果呢?想一想,我们该怎么计算?诶,很好,我听到了同学们提出,可以用列竖式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没错,我们可以列竖式来解决这个减法问题。
那如何列竖式呢?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快速在你们的验草纸上列出竖式,一会呢,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么列竖式的。
好,开始吧。
嗯,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
好,这位同学说了,首先写上被减数,435,然后呢,在相应的被减数的左下方写上减号,很好,哎,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然后我们在写什么啊?诶,写减数,那问题来了,减数该怎么写呢?非常棒,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在写数的时候,要注意,数位对齐,所以,百位和百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然后呢?哎,在写上等号就可以了,它是一条长长的横线,要注意,我们在画等号的时候,要用直尺规范做图。
好,竖式我们已经列好了,接下来我们该进行计算了,那如何进行竖式的计算呢?这个减法竖式该怎么算?诶,谁来说一说?好,你来说。
啊,你说,计算减法竖式的时候,要从个位开始减起,非常棒,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那现在我们就试着来算一算吧。
首先,个位上5-2等于3,没错,表示什么呢?3个1,我们相应的写在个位上,然后,我们在看十位上,十位上是数字3-2等于1,唉,那老师的问题来了,我们这个1表示的是什么?非常棒,表示的是1个10,所以相应的写在哪里啊?十位上,哎,十位上,那百位上呢?诶,4-3等于1,写在百位上,诶,很好,看来啊,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那现在老师在出一个题,考一考你们。
(二)例题2讲解我们依然是看这张统计表,同学们注意听,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呢?诶,这个问题是少生产多少,我们该如何计算啊?哎,没错,谁比谁少,我们也是用减法,那怎么列式呢?哎,我们用多的减去少的,所以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呢?好,你来说。
他说可以列式为435减去多少?诶,减去86,很好,那这个式子呀也已经写出来了,那我们该怎么去计算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也是用竖式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很好。
那现在我们共同来写下它的竖式吧:首先,我们写被减数435,然后在左下方写上减号,我们写减数要注意,没错,数位要对齐,所以,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最后呢,在用直尺写上等号。
好了,竖式也已经列好了,那接下来呢?诶,接下来我们该进行计算了。
那怎么计算呢?从个位开始算起,好,个位上5-6,诶,我们一开始算就遇到了难题,5-6不够减怎么办啊?诶,数位不够了,没错,我们需要去借,那怎么借啊?诶,从它的前一位上去退1,所以从十位上的3这里,退出一个1,那我们从十位的3上退1 该怎么做标记呢?哎,非常棒,我们需要在被退位的数字上标上退位点,哎,一定要注意,标好退位点。
那好,我们从十位上退的这个1到了个位上,那这个时候,到个位上的这个1相当于什么啊?诶,它是1个10,所以个位上的数字变成了?诶,10+5一共是15,那15-6够减吗?够了,得多少啊?哎,没错,等于9,我们相应的写在个位上,很好,个位上算完了,我们继续,算十位,那十位上是几减几呢?诶,有同学说是3-8?仔细想想对吗?我们刚才的3它退了一个1,诶,是,我们应该用3-1此时变成了2,所以同学们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计算到相应的位数的时候,不要忘了,把退位的1给减掉,那好,2-8,诶,2-8依然不够减,该怎么办?诶,我们继续从前一位上退1,我们从百位上退1 ,在4的上方,被退位的上方,标上退位点,诶,那从4,从百位上退的这个1到了十位上,它相当于什么啊?诶,它相当于是10,诶,在具体一些呢?来说一说,刚才我们的2相当于是2个20,那从百位上退的1相当于是10个10,很好,10个10,那此时,一共有多少个10?一共有12个10,在减去,8代表的是,诶,8个10,12个10减去8个10等于4个10,那相应的我们在十位上写?诶,很好,4。
诶,那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该到百位上了,百位上是几啊?诶,这回同学门学聪明了,说我们百位上4刚才被退了1位,所以变成了3,3-0就等于3,所以,在百位上写上3,最终答案就是349,我们把相应答案写在横式上,诶,写到这里,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老师的第一个算式没有在横式上写答案,这样是不对的,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当中,一定要注意,算好结果之后,相应的也要把结果写在横式上,同学们一定不要像老师一样马虎大意。
(三)小组讨论总结好了,这两个题啊我们都算完了,那现在啊,老师想把时间交给你们,现在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内讨论一下,我们在计算三位数减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好,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合作讨论,可以结合我们刚才列竖式计算的过程,去思考这个问题。
嗯,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好,谁愿意说一说?好,你来说。
哎,这位同学说了,他说,首先,我们列竖式的时候啊,数位要对齐,很棒!那,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好,你来说,这个小组说,我们在计算竖式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从个位开始减起,非常棒。
那还有吗?好,你来说。
啊,当遇到不够减的情况,就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 ,诶,那你继续说一说,这个退1当作多少?诶,没错,退1当10,还有吗?你来说。
啊,这位同学也补充了,说我们计算到相应数位的时候,一定要先把被退位的1先减去,防止出错。
哎,同学们概括的都非常的棒,这就是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巩固练习那现在啊,老师来出一道题考一考大家,看同学们会不会计算,(老师黑板上写490-85)好,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台前来计算,好,你最勇敢,你来吧,....好,我们来看,诶,这位同学,他计算的对吗?我们从个位开始减起,首先,0-5不够减,需要前一位退1,诶,退1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诶,没错,我们需要标上退位点,他没有标上退位点,要注意不要马虎大意,此时,借1当10,10-5等于5,很好,个位写5,然后在算十位,十位上他得1,诶,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说,这个数位退了1位,诶,没错,我们先要减去退位的1,也就是8-8应该是多少啊,没错,应该是0,诶,百位上呢,4-0得4,所以最终结果是405,希望同学们在计算时候千万不要马虎大意。
小结作业好,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又要下课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竖式来计算减法,以及在计算减法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那课下呢,请同学们在做两个小练习,下节课呢,我们共同分享答案.好,下课!原理课一、万以内的加减法—加法 (试讲3后段36分)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是非常有爱心的孩子,而且呢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这节课啊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在湿地中常见的几种小动物,我们来看,哎你们看到了什么啊?有优雅的丹顶鹤,有可爱的小狐狸,还有什么啊?还有小巧的蜥蜴。
这些动物啊都是在湿地中比较常见的动物,除此之外湿地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动物,那现在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统计表,统计表中明确的说明了在我们湿地中常见的动物种类以及各个种类中所包含的各种物种的数量,那同学们,通过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怎样的加法问题呢?谁能来试着提一提?好我们请这位同学你来提一个,哎这位同学说啦,他想提一个加法问题是哺乳类动物和我们的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那这个问题该如何列式呢?你继续说一说该如何列式,非常好,我们要用加法来进行计算,你来说,老师写。
很好,加法计算,哎鸟类的种类是271种,然后再加上没错,我们再加上相应的爬行类的种类是122种,那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式子,我们来观察这个式子,哎三位数和三位数相加,但是和之前我们学过的又不太一样,那它又该如何计算呢?别着急,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啊,继续学习我们的万以内加法。
好,那关于271加122究竟等于多少呢?那这个问题啊,首先想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以及你想使用的方法大胆的去想一想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2分钟时间,动脑思考,好,开始吧。
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已经坐好了,腰板挺直看着老师,都思考好了吗?那谁能来说一说?好你来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加法问题的。
他是利用估算的方式,把271看做是270,把122看做成120,所以270加120约等于390.很好,他用估算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呢估算无法得到真正准确的结果,那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好你来说这位同学他想使用拆分的方式,具体一些,把271拆分成270和1,把122拆分成120和2,270加120等于390,1加2等于3,所以最终的结果是393.很好,拆分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啊拆分有一些麻烦,同学们还有其他方式吗?哎我听到了,有人说可以用列竖式的方式,那现在啊,我们就用列竖式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先把第一个加数写上,那列竖式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该怎么写竖式呢?想一想哎没错,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需要数位对齐,相应的我们把122和它的数位对齐,百位和百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写上加号,然后用直尺画出我们的等号,注意一定要用直尺,这样才更加的规范,那现在啊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通过竖式该如何计算吧,现在我们要开始计算这个竖式了,那谁能来说一说计算竖式的时候我们该从哪一个方向开始呀,哎大家都知道,我们应该从个位开始,那现在个位上1+2等于3我们把3写在相应的个位上,哎接下来是十位,7加2等于9相应的我们写在十位上,那百位上呢?2加1等于3,所以写在百位上,最终的结果就是393.那我们把结果写在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