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计算表

合集下载

测量,闭合导线等计算及表格

测量,闭合导线等计算及表格

一.坐标计算以下为基本计算公式:直线上计算公式:已知该条直线的方位角à,已知直线的起点或终点的坐标,顺线路方向时,计算点的里程知道,直线的起点或终点的里程知道,可推算出计算点与直线的起点的直线距离d,(即计算点的里程减去起点的里程,逆线路方向时,为直线终点的里程减去计算点的里程),计算坐标增量:∆x=d×cosà∆y=d×cosà计算点的坐标为,直线的起点或终点坐标加上坐标增量,式中方位角à从直线起点算时,为已知即给定的方位角,而从终点算时,à为该段直线的起始方位角加上180度。

à+180à起点计算点终点第一种曲线为两段直线中加一圆曲线,指仅存在圆曲线,如下第1点。

1.圆曲线上计算点相对于ZY或YZ 点的弦长和偏角D=2 RSinδδ=90×L/(πR)δ---------圆曲线偏角D ---------弦长L --------为弧长α=α(zy)+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顺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α=α(yz)-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逆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α(zy)、α(yz)---------为圆曲线的起始方位角。

一般为已知。

计算点相对与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增量:△x=D*COSα△y=D*SINα坐标增量计算完毕后,要算某一点的坐标,用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加上计算点与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增量,即为计算点的坐标。

缓和曲线同理。

第二种曲线为两段直线中始端加一缓和曲线,末端加一缓和曲线,两段缓和曲线中加一圆曲线,如下第2点。

2.缓和曲线上计算点相对于HY或YH点的弦长和偏角δ=L²/6RL0X1=L-(L^5/40R²L0²)Y1=L³/6RL0D=√(X1²+Y1²)α=α(hy)+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顺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闭合导线计算表

闭合导线计算表

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一种,根据测量夹角和边长,推算出平面坐标的测量称为导线测量,常用的导线测量还包括附和导线和支导线。

闭合导线就是已知一条边,测量若干个边长和夹角后又闭合到已知边的导线测量方法。

通过计算平差后,可计算得到经过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简介:导线从已知控制点和已知方向出发,经过数点最后仍回到起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闭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一种已知一条边,测量若干个边长和夹角后又闭合到已知边的导线测量方法,通过计算平差后,可计算得到经过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导线的布设形式:如图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即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4、坐标增量闭合差得计算与调整。

5、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

闭合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2所示。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建立临时性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

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并导线点统一编号。

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或50m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

闭合导线计算电子表格

闭合导线计算电子表格

-188.5185 -29.4533 107.0765 43.3055 104.7858 -37.1961
48311.264 48198.1000 48068.2570 48008.2201 48116.6177 48208.6902 48311.2640
K 1/ 5813.131234 检核数据,其余数据为公式计算结果。
1/4000
0.000
K 1/ 217260.123 检核数据,其余数据为公式计算结果。
<
导线点数=
K

图根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左角)D23=133.119
距离(m) Δ x(m) Δ y(m) Δ x(m) Δ y(m) x(m)
219.846 133.119 122.756 116.748 139.511 109.124
6
y(m)
27278.095 27089.6689 27059.9182 27167.0463 27210.4008 27315.2452
27278.0950
6
-113.1286 -129.8216 -60.0172 108.4164 92.0949 102.5914
-188.5051 -29.4452 107.0840 43.3126 104.7943 -37.1894
-113.1640 -129.8430 -60.0369 108.3976 92.0725 102.5738
133.748657 106.490046 82.507546 206.913657 111.383935 78.956157
239.03055 192.77921 119.26925 21.77680 48.69046 340.07439 239.030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2000
2
117 27 24
1103.94
2103.93
342 27 32
124.47
3
113 00 18
1222.60
2066.40
275 27 57
132.30
4
110 58 42
1235.18
1934.68
206 26 46
165.68
5
95 30 12
1086.82
1860.86
121 57 05
164.02
A
103 02 48
1000.00
2000.00
45 00 00

539 59 24
733.49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9、某闭合导线如图7-13所示,已知α=45°,列表计算各点的坐标。A
解:由题意可知:
A点的坐标为:X=1000.00,Y=2000.00;
各端点的夹角均为左角,因此,由闭合导线原理就算,各点坐标如表1-1(或表1-2)所示:
注:抄在作业本是只选择下面两个表中的其中一个就可以了,只不过形式不同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1000.00
2000.00
21172724来自+81172732
1103.94
2103.93
3422732
124.47
+118.68
-2
+118.66
-37.51
-2
-37.53
3
1130018
+7
1130025
1222.60
2066.40
2752757
132.30
+12.60
-2
+12.58
-131.70
A
1030248
+7
1030255
1000.00
2000.00
450000

5395924
+36
5400000
733.49
+0.10
-0.10
0.00
+0.13
-0.13
0.00
表1-2
点号
观测角β(°′″)
α坐标方位角(°′″)
)D(m距离
坐标值
X(m)
Y(m)
A
45 00 00
147.02
1000.00
-2
-131.72
4
1105842
+7
1105849
1235.18
1934.68
2062646
165.68
-148.34
-2
-148.36
-73.79
-3
-73.82
5
953012
+7
953019
1086.82
1860.86
1215705
164.02
-86.80
-2
-86.82
+139.17
-3
+139.14
表1-1
点号
β观测角(°′″)
改正数(″)
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α角(°′″)
D距离)(m
纵坐标增量Δx
横坐标增量Δy
坐标值
计算值(m)
改正数cm)(
改正(后m)
计算)m值(
改正数)(cm
改正后m)(
X(m)
Y(m)
A
450000
147.02
+103.96
-2
+103.94
+103.96
-3
+103.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