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感传感器通讯协议说明

合集下载

炜盛mq135空气污染检测传感器使用说明书

炜盛mq135空气污染检测传感器使用说明书

空气污染检测传感器(型号:MQ135)使用说明书版本号:1.6实施日期:2021-07-1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Zhengzhou Wi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声明本说明书版权属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本说明书任何部分不得复制、翻译、存储于数据库或检索系统内,也不可以电子、翻拍、录音等任何手段进行传播。

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的系列产品。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本公司产品,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产品故障,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所建议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如果您没有依照本说明书使用或擅自去除、拆解、更换传感器内部组件,本公司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

您所购买产品的颜色、款式及尺寸以实物为准。

本公司秉承科技进步的理念,不断致力于产品改进和技术创新。

因此,本公司保留任何产品改进而不预先通知的权力。

使用本说明书时,请确认其属于有效版本。

同时,本公司鼓励使用者根据其使用情况,探讨本产品更优化的使用方法。

请妥善保管本说明书,以便在您日后需要时能及时查阅并获得帮助。

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MQ135空气污染检测传感器产品描述MQ135气体传感器所使用的气敏材料是在清洁空气中电导率较低的二氧化锡(SnO 2)。

当传感器所处环境中存在污染气体时,传感器的电导率随空气中污染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使用简单的电路即可将电导率的变化转换为与该气体浓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

MQ135气体传感器对氨气、硫化物、苯系蒸气的灵敏度高,对烟雾和其它有害气体的监测也很理想。

这种传感器可检测多种有害气体,是一款适合多种应用场合的低成本传感器。

产品型号MQ135产品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标准封装胶木,金属罩检测气体氨气、硫化物、苯系蒸气检测浓度10~1000ppm(氨气、甲苯、氢气、烟)标准电路条件回路电压V c 5.0V±0.1VDC加热电压V H 5.0V±0.1V AC or DC 负载电阻R L 可调标准测试条件下气敏元件特性加热电阻R H 30Ω±3Ω(室温)加热功耗P H ≤950mW灵敏度S Rs(in air)/Rs(in 400ppm H 2)≥5输出电压Vs 2.0V~4.0V(in 400ppm H 2)浓度斜率α≤0.6(R 400ppm /R 100ppm H 2)标准测试条件温度、湿度20℃±2℃;55%±5%RH 标准测试电路Vc:5.0V±0.1V;V H :5.0V±0.1V 预热时间不少于48小时氧气含量21%(不低于18%,(氧气浓度会影响传感器的初始值、灵敏度及重复性,在低氧气浓度下使用时请咨询使用)寿命10年图1传感器结构图传感器特点本品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对有害气体有良好的灵敏度,具有长寿命、低成本、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

传感器常用的通信协议

传感器常用的通信协议

传感器常用的通信协议1.1 合同主体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 合同标的本合同旨在明确双方在传感器常用通信协议相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常用的传感器通信协议:1.11.1 蓝牙通信协议1.11.2 Wi-Fi 通信协议1.11.3 Zigbee 通信协议1.12 权利义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12.1 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关于传感器常用通信协议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1.12.2 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相应的费用。

1.12.3 应积极配合乙方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12.4 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收取费用。

1.12.5 有义务向甲方提供准确、完整的传感器常用通信协议的相关信息和技术资料。

1.12.6 应保证所提供的通信协议技术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承担相应的质量保证责任。

1.12.7 有义务对甲方在使用通信协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和处理。

1.13 违约责任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费用,每逾期一天,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具体比例]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若逾期超过[具体天数]天,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支付已提供服务的费用以及相应的违约金。

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或者所提供的通信协议技术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乙方应在[具体期限]内采取补救措施,若无法补救,应按照合同金额的[具体比例]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甲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传感器数据采集串行通信协议[V6]

传感器数据采集串行通信协议[V6]

传感器数据采集串行通信协议版本 V6.0本协议采用Modbus RTU 通讯规约,可方便地进行读取基本变量、系统状态和修改系统时间操作。

1.物理接口1).串行通信口RS-485。

2).信息传输方式为:异步,1 位起始位,8 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

3).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bps):96004).字节间隔<1mm,帧间隔>4ms。

5).当传送2字节数据时,高8位在前,低8位在后;传送CRC16 校验码时,也是高8位在前,低8位在后。

6).传输的数据采用二进制码。

7).在系统中的地址为:1~254 可设定,广播命令地址为0, 255保留。

8) .为了提高总线利用率,本协议规定,如果主机在发送完一帧非广播命令后,200ms 内没有收完从机的响应信息,则可认为从机响应超时。

2.软件协议:利用通讯命令,可以进行读取每个模块的类型、量程、单位、报警点设定状态以及实时数据和其它报警情况等系统参数。

协议采用16 BIT CRC 校验方式,协议规定:CRC 校验码是从Address 到Data 区最后1 byte 数据的所有数据所产生的CRC 校验码,串行传送时高8 位在前,低8 位在后。

3.功能码03,读取点和返回值:利用该通讯命令,可以进行读取点(“保持寄存器”) 或返回值(“输入寄存器” )。

保持和输入寄存器是16 位整型(2 字节),并且返回值高位在前。

协议规定一次能读取单或多个寄存器地址(n 个整型数值,2×n BYTE)。

功能码03 被用作读取点和返回值。

从机响应的命令格式是从机地址、功能码、字节数、数据区及CRC 码。

数据区的数据都是以二个字节为一个读取单位,且如果两字节表示一个整型时,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CRC16 校验码高8 位在前,低8 位在后。

信息帧格式举例:从机地址为01,起始地址0002 的2 个寄存器地址。

此例中寄存器数据地址为:地址数据01 0804H02 1103H主机发送字节数举例从机地址 1 01 发送至从机功能码 1 03 读取寄存器起始地址 2 00 起始地址为 000201读取寄存器点数 2 00 读取2 个寄存器(共4 字节)02CRC 码 2 High 由主机计算得到的CRC16 码Low从机响应字节数举例从机地址 1 01 来自从机功能码 1 03 读取寄存器读取字节数 1 04 字节总数寄存器数据 4 08H 地址为01 内的内容04H 地址为01 内的内容11H 地址为02 内的内容03H 地址为02 内的内容CRC 码 2 High 由从机计算得到的CRC 码Low表1 功能码03 读取的数据及地址注:Alarm1<=Alarm2<=Alarm3<=Alarm4注意:1、上位机所发命令中“读取寄存器点数”是用一个整型(2 字节)数来通知从机,上位机要读取的寄存器数,在从机中每个寄存器由两个字节组成。

最新传感器通用规约及说明

最新传感器通用规约及说明

传感器通用协议说明通讯报文格式:0x68 1个帧的开始的字符(68h) 1 byteLen1 data数据域长度; 1 byteLen2 data数据域长度; 1 byte 第2字节等于第3字节的值0x68 1个帧中第二个固定字符(68h) 1 byteAddr 传感器地址1byteCmd 命令类型, 1bytesData 实际数据域, len bytes<cs> 从addr到cs前1字节,累加和检验码, 1 bytes0x16 整个帧的结束控制字符(16h); 1 byte说明:len1和len2都表示data数据域长度,只是为了收数据错步时的一个判断,是重复的,数据格式没有特别说明都是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

一、设置传感器地址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1命令格式:从机向主机响应命令类型:0x01Newaddr—仪表当前地址。

例如主机发送:68 01 01 68 01 01 04 06 16如果从机的地址是01,则回应:(68 01 01 68 01 01 04 06 16)无应答命令表示把装置地址从01修改到04二、读取传感器地址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2命令格式:CMD = 0x02 ( 占一个字节);Len = 0x00 ( 占一个字节);0xFF 可理解为广播地址。

( 占一个字节);从机向主机响应命令类型:0x02格式:Cmd = 0x02 ( 占一个字节);Len = 1长度( 占一个字节);说明:此命令用于不知道数字传感器序列号和地址的前提下进行的。

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在这种情况下只允许接一只数字传感器,防止数据出错。

例如主机发送:68 00 00 68 FF 02 01 16如果主机地址是4,则回应:68 01 01 68 04 02 04FF(0A 16)三、设置传感器通讯参数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3命令格式:CMD = 0x03 ( 占一个字节);Len = 0x07 ( 占一个字节);Braud 通讯波特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通讯方式、通讯协议、网关接口、技术参数及应用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通讯方式、通讯协议、网关接口、技术参数及应用领域
智能传感网络,主要应用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工厂,智慧养殖,智慧畜牧, 智慧管网,智慧馆藏,智慧水务等领域。
一、通讯方式
1、2.4GHZ通讯方式
调制方式:DSSS,0-QPSH; 频率:2.400~2.4835GHz ISM频段; 发射功率:≤20dBm(100mW); 接收灵敏度:-100dBm; 理想传输距离:1.5Km; 自组网、自路由; 支持ZigBee/6LoWPAN协议; 构建MESH网络或星型网络;
适用于跨区域、跨地区的远距离数据无线传输 玉溪烟厂、上海迪士尼等等企业应用了此网络。
二、通讯协议
1、 MQTT 、SOAP协议(webservice):物联网协议 2、MODBUS RTU:串口协议; 3、MODBUS TCP:以太网协议; 4、XL/6N-RF-UDP:信立协议,通过490MHz、2.4GHz无线方式主动上传数据,XL61、XL62系列产品及XL91支 持此协议; 5、XL/6N-G2-UDP:信立协议,通过GPRS方式主动上传数据,XL61和XL62系列产品及XL90支持此协议; 6、XL/9G-G2-UDP:信立协议,通过GPRS方式主动上传数据,XL91、XL68支持此协议; 7、XL/9G-E-WD:信立协议,写数据库,支持SQL Sever、MY SQL等数据库,XL90支持此协议; 8、XL/9G-E-RDS:信立协议,通过Redis存储方式发布数据,XL90支持此协议; 9、XL90支持此协议; 10、DL/T645-1997、DL/T-645-2007:XL90支持此协议; 11、IEC60870-5-104:XL90支持此协议; 12、能与支持FF,HART,CAN,DEVICENET等协议的智能设备交换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通讯方式、通讯协议、网 关接口、技术参数及应用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协议解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协议解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协议解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由大量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和传输环境中的各种数据。

在WSN中,数据传输协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节点之间如何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本文将对WSN中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解析,探讨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需求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低能耗、可靠性和实时性。

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由电池供电,因此能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另外,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通常分布在广泛的区域内,节点之间的通信可能受到信号衰减、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传输可靠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同时,某些应用场景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例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1.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是一组协议的集合,用于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各种功能。

其中,数据传输协议位于协议栈的较高层,负责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常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包括TinyOS、Contiki等。

2. 中断驱动数据传输协议中断驱动数据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数据传输方式。

传感器节点在检测到感兴趣的事件发生时,通过中断信号通知其他节点,并将相关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

这种协议具有低能耗和实时性的特点,适用于对事件响应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火灾监测、地震预警等。

3. 基于路由的数据传输协议基于路由的数据传输协议是一种通过节点之间的多跳路由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

传感器节点将数据发送到邻居节点,然后通过多跳路由将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

这种协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适用于节点分布较广的场景,如农业环境监测、野外勘探等。

4. 基于数据聚集的数据传输协议基于数据聚集的数据传输协议是一种通过节点之间的数据聚集和压缩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

传感器节点将感测到的数据进行聚集和压缩,然后将聚集后的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

第5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协议-郑军详解

第5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协议-郑军详解

5.3.1拥塞避免机制 通过速率分配和传输控制等方法来避免在局部或全网范围内出现拥塞。
1.速率分配 对网络中各个节点的传输率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严格的限制来避免拥塞的 产生。要求网络中节点能够很好地协调与合作。 理想状况下,合理控制各个节点的传输速率能够有效地避免拥塞和丢包, 提高网络的吞吐量、传输可靠性和其他服务质量指标。但是,考虑到网络 的拓扑、数据准确性、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无线信道的共享特性等因素,很 难实现全网最优的分布式速率分配。 2.传输控制 节点根据网络参数(节点缓存状态、网络拓扑等)决定是否转发数据或 确定转发速率,以避免拥塞的发生。
能量有效性拥塞控制的开销尽量小以节省能耗同时避免因控制开销加剧拥塞的程度实时性能够及时地检测到网络的拥塞状况并且能够在网路发生用赛后短时间内缓解拥塞避免拥塞进一步加剧公平性保证所有需要发送的节点都有机会发送数据保证传输的公平性面向应用拥塞控制可以采用丢弃过时数据包或调整数据源汇报速率的方法实现这些方法的引入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感知任务的质量拥塞控制的设计应满足应用基本要求为前提拥塞控制可分为拥塞避免和拥塞消除两种机制531拥塞避免机制通过速率分配和传输控制等方法来避免在局部或全网范围内出现拥塞
5.4.2 冗余传输机制
发送节点多次发送同一数据包,只要接收节点收到至少一个数据包即可。 冗余传输也可采用多路径方式,发送节点将数据包发送到多条路径上进行传输 以提高传输可靠性。利用路径的空间不相关性来提高端到端数据传送的成功率。 冗余传输机制消耗的网络资源较多,并且存在传送成功率与复制数量之间 的折中关系。
5.2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设计 1.设计目标
能量效率、传输可靠性(数据,任务)、可扩展性、自适应性、服务质量、公平性
2.技术挑战
如何再满足可靠传输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能耗、减少使用的存储空间是 一个技术挑战 解决局部或全网拥塞控制和能量消耗不均 在不同的性能要求中实现最佳的平衡是一个技术难点

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协议分析

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协议分析

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协议分析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了智能化、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这个网络中,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给出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1. 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协议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协议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协议、传感器节点与网络管理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及网络中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协议。

其中,较为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有以下几种:1.1 基于路由的传输协议基于路由的传输协议是传感器网络中最常用的一种协议。

它通过确定数据传输的路径,将数据从传感器节点传输到网络管理中心。

这种协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能够在传感器节点之间选择最佳的路径,并在路径发生变化时进行动态调整。

但是,由于路由选择的复杂性,会增加传输延迟。

1.2 基于概率投递的传输协议基于概率投递的传输协议是为了应对传感器网络中能量和带宽有限的情况而设计的。

该协议采用随机方式进行传输,通过设置不同的传输概率,选择性地将数据传输到邻近的传感器节点或网络管理中心。

这种协议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传输效率,但是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3 基于事件触发的传输协议基于事件触发的传输协议是根据传感器网络中的事件发生情况,选择性地将数据传输到网络管理中心。

只有当事件发生时,传感器节点才会触发数据传输,减少了网络中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量。

这种协议适用于事件密集和数据稀疏的场景,能够有效节省能耗和带宽。

2. 不同数据传输协议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2.1 基于路由的传输协议适用于大规模传感器网络,其中节点数量较多,网络比较复杂。

该协议能够通过动态路由选择,适应路由路径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然而,由于路由选择的复杂性,会增加传输延迟,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能不适用。

2.2 基于概率投递的传输协议适用于能量和带宽有限的传感器网络。

通过随机传输的方式,可以节省能量消耗和提高传输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感传感器通讯协议
一、概述
空感传感器是一个包括温度、湿度、PM2.5、C02、VOC等多种空气传感器组成的集成设备。

空感传感器的通信协议采用标准MODBUS-RTU协议,本协议规定了网关与空感传感器之间在应用层的通信协议。

二、物理接口
标准异步串行RS485通讯口。

数据传输缺省速率为:9600bps。

数据传输格式:N,8,1。

说明:网关读写空感传感器的时间间隔不小于500ms,推荐值1s。

三、MODBUS RTU通信协议详述
3.1 命令报文格式
(1)主机发送命令
(2)空感传感器返回信息
说明:
每一个数据用两个字节整数表示,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CRC16 位校验,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3.2 空感传感器报文信息
(1)04H功能码:空感传感器
说明:
每一个数据用两个字节整数表示,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带符号整数范围-32768~32767,上传数据需除以十,负数用补码表示。

如温度上传16进制0xFF9C,高位为1,表示负数,表示-10.0℃。

如温度上传16进制0x00FA,对应十进制250,表示25.0℃。

如湿度上传16进制0x0258,对应十进制600,表示60.0%。

四.调试案例
4.1 空感传感器的地址为1,读所有数据为:
4.1.1 下发命令:
01 04 0000 0005 71CB (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0H开始的5个模拟量)
空感传感器器返回命令如下:
01 04 04,温度H,温度L,湿度H,湿度L,PM2.5H,PM2.5L,CO2H,CO2L,VOCH,VOCL,CRCL,CRCH。

4.1.2 只读温度数据时:
上位机发送: 01 04 0000 0001 600A(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0H开始的1个模拟量)
下位机返回: 01 04 02,温度H,温度L,CRCL,CRCH。

4.1.3 只读湿度数据时:
上位机发送: 01 04 0001 0001 31CA(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1H开始的1个模拟量)
下位机返回: 01 04 02,湿度H,湿度L,CRCL,CRCH。

4.2 地址为2时:
上位机发送: 02 04 0000 0002 71F8(读从数据起始地址为0000H开始的2个模拟量)
下位机返回: 02 04 04,温度H,温度L,湿度H,湿度L,CRCL,CR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