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

叁 如何学史
叁 如何学史 (一)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三)历史学习六要素
何人 who
历史 要素
何时 whe
n
何地 wher
e
何事
如
何因
what
何 ho
why
w
戚继光抗倭 √
( 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 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 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 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 其害。)
嘉靖四十年(1561年), 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家军大 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 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 显等创平海卫大捷。从此倭患 终被荡平。
贰 为何学史
贰 为何学史
导演:鞠觉亮 编剧:温豪杰 首播:2011年
剧情:《新水浒》中宋江为躲 避追逃,跑进了一片玉米地。
网评:看到这段时我惊呆了,玉 米是明朝时才从南美洲传入的 啊,时空错乱了?
贰 为何学史
导演:吴锦源 编剧:于正 首播:2010年
剧情:汉朝小皇帝刘恭背《三字 经》
网评:《三字经》被明清两代学 者认为是宋代或之后才成书,小 皇帝玩穿越游戏吗?
划 书
①序号化(一/(一)1/(1)/①/a ) ②标注关键词
注 ③考点下划简单直线,大段文字可以
意 用括号
事 ④在相应位置补充拓展知识
项 ⑤对导学案答案进行批改与订正
叁 如何学史 (四)课堂是学习历史的中心阵地
3.课后复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做题建议:认
真读题,勾画出关键词,保留做题痕迹,认真作答,独 立完成》)
东周
中国古代史朝代更替
封建社会
BC47 5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在时间的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导言课(14张ppt)

公元纪年
1、公元:耶稣诞生的那一年称为公元元年 2、世纪:100年称为一个世纪。 3、年代:10年称为一个年代。
• 纪年法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世纪
公
公公
公公
公公
公
元元元元元来自元元元前 300 年
前前 1年00年
1 92
前元 年年
100 192
300
年年
年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
2.准备单独的听写本,课前必须听写,不 合格者订正且重新要过关;
3.笔记记在书上即可,字迹工整,随机检 查
4.学案如有发现类似,空白太多,加倍处 理
5.积极发言,重分利用课堂时间记忆
PS:历史成绩的评定
平时30%(课堂表现、作业质量)
期末70%(闭卷考试)
Thanks
继续努力
再见
思考 抗日典••战章《历制全争史球度:事通、史件遗》之迹.间....的. 联系和区别
阅读
开结志布始束抗 无•主•第••• 历历: :日 条义一《《《史史的生资上明11战 件99观结治下朝改产争 投43通五那点论57良力的 降年 年鉴千些::运..》年事.全8七.维(动.月.》》面七新工...1....变业爆卢5.....日法 革发沟日是 命)桥本一 )事场 科天变资 技皇(本 是宣标
传也。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我们身边的历史
历史书
各种纪念邮票
秦兵马俑
影视文学作品
别人口述
十堰市博物馆
二、为什么要学历史
1.汲取历史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
-----培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知品行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2024历史新教材 七年级上开学第一课 什么是历史 怎么学课件(共13张PPT)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东传带进的名叫“胡 床”的坐具,“胡床”开始普遍出现在贵
人家的堂上,供唯一最尊长者使用。
探究·历史知多少?
“分腿裤”:震惊!原来古人的裤子居然是这样的!
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
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邯郸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胡
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中原人才穿上了
分腿裤。到了汉代,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
战国 开裆裤
汉代 合裆裤 唐至宋辽 尖角裤
先秦时期 胫(jìng)衣
作业:
预习第1课 远古时期的 人类活动
下节课见! 七年级上册
时代变更史:生产力、生产工具发生改变、更新
史前青Biblioteka 时代铁器时代古典时期
当代
现代
近现代
中世纪 近代
考一考: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 资源,创新是第一 动力 。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
探究·历史讲什么?
人类文明史:社会形态发生改变,人类文明步入新时期
原始社会
农耕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问:至今为止世界经历了几 次工业革命?
问:大数据、数字经济、元 宇宙是什么?
探究·历史知多少?
“胡人坐”:从汉魏时期“小马扎--胡床”引进,解放双腿!
正坐
正坐,又称“跪坐”,跪坐的姿势并 不舒服,坐久了往往会“足痹、转
筋”,令人难以忍受。
胡人坐
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 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 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毛泽东
为什么学习历史:认识自己、了解人类、探索过往,拓宽生命的长度。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交流
如果让你来记录个人史, 你会选择记录那些事情呢? (如何认识历史?)
口述史料:人们口耳相传的产物。 如电视采访、民间探访等。
文献史料:被人们用文字记录下来 的资料。第一手史料是被当时人记录 下来的公文、书信、日记、照片、视 频等。第二手史料是研究这个时代的 书籍。
实物资料:人类历史发展中保存下 来的文物遗存(遗迹、遗物)。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17、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合作探究
2、为什么学习历史?
你思我想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 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 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毛泽东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东西是我 们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
合作探究
3、怎样学习历史?
你思我想
三核心六要素
三核心:人——物——事 六要素:①时间 ②地点
③人物 ④背景 ⑤过程 ⑥影响
初中三年共六本历史书:
分别讲述的是: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认识教材的结构: 目录:要对全部内容及线索有一个总体把握 导读:单元导言以及课前导语。分别是对该册书的主 题、该单元的内容以及每一节课的内容的概括。起提 纲挈领的作用,并提示重点,引起思考。 正文:大字专述主题内容,小字是对正文的阐述或补 充发展。 其他材料:图表、史料、知识栏、思考题等。概括, 提示重点,帮助理解、启发思考,开拓视野。
七年级历史入学第一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九年级
世界史
6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内容
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前设部分——“目录”和“导言”
1.目录:目录是教材知识体系的主干,能帮助我们总 体上把握教学内设部分
包子
烤鸭
贰
为什么要学历史
1.中考的需要
时 间:50分钟 分 值:50分 考试范围: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
2.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唐太宗
叁
初中历史学什么
四、初中历史学什么
七年级 中国古代史
八年级 中国近现代史
15 6 7 8
2 史料的分类 (记笔记P121)
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当时
后代
《史记》
半坡人面鱼纹盆
老兵讲述抗战故事
1
2
3
4
5
以上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
史料的表现 实物史料
形式:
史料价值的
不同:
第一手史料
历史拓展: 历史纪录片
历史综艺
历史书籍
谢谢!
• 研究历史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以相互佐证,这样更科学。
网络、 电视等
长辈、历史 老师
游览名胜 古迹
2 史料的分类 (记笔记P121)
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将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史记》
半坡人面鱼纹盆
老兵讲述抗战故事
想一想,根据内容给史料分类(口述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开学第一课课件(共19张PPT)

PS.课堂纪律小tips:坐姿端正、不讲小话、积极发言
伍
本学期学什么?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远古时期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封建社会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589年
开学第一课
壹
什么是历史?
这 是 历 史 吗 ?
《说文解字》里“历”记做“
”:“历,过也,传也。”
“客过”观指事空间实上的+移主动,观“传记”则录表=示时历间上史的移动。
“史”记做“
”: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
即保持中正的态度记事。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
A
B
C
人
物
事
w背h景y 人wh物o w时h间en w地h点ere 经ho过w w结h果at
火眼金睛
贰
为什么要学历史?
“如果一门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为它对 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 充分些,而不愿学得较差。”
————美国教育家卢布姆
“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
“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 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中国历史学家钱穆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前苏联·列宁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唐太宗李世民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毛泽东
伍
本学期学什么?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远古时期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封建社会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589年
开学第一课
壹
什么是历史?
这 是 历 史 吗 ?
《说文解字》里“历”记做“
”:“历,过也,传也。”
“客过”观指事空间实上的+移主动,观“传记”则录表=示时历间上史的移动。
“史”记做“
”: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
即保持中正的态度记事。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
A
B
C
人
物
事
w背h景y 人wh物o w时h间en w地h点ere 经ho过w w结h果at
火眼金睛
贰
为什么要学历史?
“如果一门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为它对 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 充分些,而不愿学得较差。”
————美国教育家卢布姆
“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
“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 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中国历史学家钱穆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前苏联·列宁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唐太宗李世民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毛泽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北师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01
02
03
人类起源的探索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对于 人类起源的探索具有重要 意义,为世界文明史的研 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化交流的促进
远古人类在与其他地区的 交往中,促进了不同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世 界文明的发展。
人类历史的完善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对于 完善世界历史体系、丰富 世界文明多样性具有重要 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 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远古人类的出现与演化 •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 远古人类的文化与科技 •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影响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本课目标
了解中华大地远古人类的基本情况,包括起源、发 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掌握远古人类在中华大地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理 解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
远古人类的宗教与信仰
自然崇拜
远古人类对自然力量和现象产生 崇拜之情,认为自然界的力量能 够影响人类的命运和生存,因此 产生了各种自然崇拜和祭祀活动。
图腾崇拜
远古人类认为某些动物或植物与 自己有特殊的关系,将其作为部 落或家庭的守护神,形成了图腾
崇拜的文化现象。
祖先崇拜
远古人类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保 佑家族和子孙的平安和繁荣,因 此产生了祖先崇拜的文化现象。
05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影响
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是中国历 史的起点,他们为中华文明的起
源奠定了基础。
文化传承
远古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 造了著名的华夏文化,成为中华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的 文化传承。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第一课(36PPT)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 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 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 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 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 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 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
课文辅助部分是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 的有关栏目,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 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 提高等多方面的功能。新教材围绕课文 的教学,设计了多样的栏目,为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课文前设:
导言: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 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示例:《百家争鸣》的导言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 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学术 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出现了怎样的繁荣 景象?
●课文旁设:
相关史事: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 知识的补充,如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 述、历史小故事、文物赏析等。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相关史事”
●课文旁设:
材料研读:列出简要的文献材料,并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材料研读”
●课文旁设:
问题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 学生讨论。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问题思考”
●课文后设:
课后活动:作为课后作业,以形式灵活的题型, 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 示例:《百家争鸣》的“课后活动”
关键词一:新教材
具体的呈现 方式,是在 单元框架下 设课,在每 课中设子目。
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
如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建立于公元前21 世纪。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 明。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 维系国家的统治。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 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 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 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
What
Why
How
历
历
历
史
史
史
是
学
怎
什
什
么
么
么
学
?
?
?
What is history
“历”字是什么?
字形是一只脚,表示 人穿过一片树林。
许慎《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 过,空间上的移动 传,时间上的移动
“史”字是什么?
1:象征“公正”,像一只手持一个 “中”,表示不偏不倚.
2:象征“记载”,像一只手持笔,在史 册上书写.
3: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 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 探究”。比如英语的history。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实(客观)
二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 记录。(即历史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中颛 华顼 第故 一郡 龙
Why should we study history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 ——李世民
读史使人明智
——培根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毛泽东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历史是一门帝王将相之学。
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就永 远是个孩子。
1、菲律宾认为南海的岛屿是他们的领土, 你认为对吗?
2、如果认为上述观点不对,你怎么证 明自己的观点?
历史明证
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 地形图(距今2000年)
《南海诸岛位置图》 1947年
历史可以为现实提供依据, 维护国家的利益。
How to study history
好看
好说
好想
历史学习五大法宝
笔记
预习
作业
兴趣
复习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who what how why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方式 原因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 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 的生年为公历元年。往前推算就是公 元前多少年,往后推算就是公元多少 年。
如何计算时间长度?
假如已知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公元后, 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 A-B=C
假如已知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 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 A+B-1=C
牛刀小试
1、公元前2000年距今是多少年? 2000+2016-1=4015
2、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150年有多少年? 400-150=350
3、公元256年到公元475年有多少年? 475-256=219
初中历史学什么?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史 初二历史上册:中国近代史 初二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 初三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 初三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
初一历史上册学什么
远古人类的诞生,文明肇始于华夏。 三皇五帝的传说,国家出现夏商周。 春秋五霸的显扬,战国七雄的混争。 大统一归秦两汉,三国开战两晋延。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What
Why
How
历
历
历
史
史
史
是
学
怎
什
什
么
么
么
学
?
?
?
What is history
“历”字是什么?
字形是一只脚,表示 人穿过一片树林。
许慎《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 过,空间上的移动 传,时间上的移动
“史”字是什么?
1:象征“公正”,像一只手持一个 “中”,表示不偏不倚.
2:象征“记载”,像一只手持笔,在史 册上书写.
3: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 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 探究”。比如英语的history。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实(客观)
二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 记录。(即历史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中颛 华顼 第故 一郡 龙
Why should we study history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 ——李世民
读史使人明智
——培根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毛泽东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历史是一门帝王将相之学。
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就永 远是个孩子。
1、菲律宾认为南海的岛屿是他们的领土, 你认为对吗?
2、如果认为上述观点不对,你怎么证 明自己的观点?
历史明证
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 地形图(距今2000年)
《南海诸岛位置图》 1947年
历史可以为现实提供依据, 维护国家的利益。
How to study history
好看
好说
好想
历史学习五大法宝
笔记
预习
作业
兴趣
复习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who what how why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方式 原因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 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 的生年为公历元年。往前推算就是公 元前多少年,往后推算就是公元多少 年。
如何计算时间长度?
假如已知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公元后, 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 A-B=C
假如已知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 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 A+B-1=C
牛刀小试
1、公元前2000年距今是多少年? 2000+2016-1=4015
2、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150年有多少年? 400-150=350
3、公元256年到公元475年有多少年? 475-256=219
初中历史学什么?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史 初二历史上册:中国近代史 初二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 初三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 初三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
初一历史上册学什么
远古人类的诞生,文明肇始于华夏。 三皇五帝的传说,国家出现夏商周。 春秋五霸的显扬,战国七雄的混争。 大统一归秦两汉,三国开战两晋延。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