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贸易顺差的变化

合集下载

思考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思考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思考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中国的贸易顺差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贸易顺差也在不断扩大,这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增加了外汇储备中国贸易顺差意味着中国出口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超过了进口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这导致了外汇收入的增加。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这为国家的经济安全提供了保障。

2. 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国的贸易顺差为国内经济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这些外汇收入为国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促进科技创新等,从而带动了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

3. 加剧了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中国的贸易顺差导致了中国与一些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这引发了一些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战。

这些贸易摩擦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经济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 可能导致本国产业结构失衡中国的贸易顺差导致了大量的外贸订单,这为中国的出口制造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中国的出口制造业过度依赖外贸订单,这可能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失衡,使得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从而影响国内企业的发展。

二、应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对策1. 加强进口促进国内消费中国可以通过加强进口,特别是引进一些高端技术和设备,来促进国内消费和产业升级。

这有助于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 推进贸易结构调整中国可以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从而降低对进口资源产品的依赖,减少贸易顺差。

中国可以加大出口技术成熟产品的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3. 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中国可以通过提高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这有助于减少对外贸订单的依赖,避免贸易顺差过度扩大。

4. 加强国际贸易合作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

通过多边贸易合作和谈判,共同解决贸易摩擦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推动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

思考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思考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思考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1. 引言1.1 中国贸易顺差的概念中国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进口的价值,从而产生的贸易盈余。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

中国贸易顺差的概念并不复杂,但其影响却十分重要。

中国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大量外汇储备,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出口机会,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贸易顺差还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它们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竞争力。

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可以通过增加出口刺激国内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贸易顺差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过大的贸易顺差导致了国内生产结构失衡,过度依赖外需;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中国的贸易顺差,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以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中国的贸易顺差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因为它意味着中国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这种额外收入可以用来支持国内的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生活水平。

贸易顺差也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贸易顺差可能导致汇率的升值,这会影响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贸易顺差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给经济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

虽然中国的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贸易顺差带来的影响,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影响一:对外国投资的影响China's trade surplus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country. The surplus indicates that China is exporting more goods and services than it is importing, which can result in a build-up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is can lead to a stronger currency, making Chinese exports more expensive for foreign buyers and potentially redu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good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2.2 影响二: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中国的贸易顺差使得国际市场上人民币供应过剩,这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影响汇率波动。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指的是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即中国出口超过进口。

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持续存在多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浅析。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人口,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并选择中国作为生产和制造基地,进而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一现象使得中国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生产和出口商品,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中国的出口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和产业链完整性的优势。

中国的出口企业往往是大型的制造企业,能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中国的产业链非常完整,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出口,每个环节都相对完备,能够提供完整的生产服务。

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企业能够满足全球市场对各类商品的需求,并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第三,中国实施的外贸政策也是导致对外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支持和鼓励出口,包括减免关税、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税率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和负担。

此外,中国还通过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的出口,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促进了经济增长。

出口的增加带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提高了就业率和人民收入水平。

同时,对外贸易的盈余也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外汇储备,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信用度。

其次,对外贸易顺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依赖于外需市场,对全球经济格局造成了扭曲。

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导致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引发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和贸易争端。

说说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对策

说说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对策

说说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对策中国贸易顺差一直是世界贸易格局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中国贸易顺差的背景和原因,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它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探讨一些可能的对策来解决贸易顺差问题。

1. 背景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情况。

中国的贸易顺差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迅速上升,并在近年来保持稳定。

中国贸易顺差的规模巨大,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 原因1. 低劳动力成本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中国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庞大的工业生产基础。

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此外,中国建立了庞大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和生产网络,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效益规模。

2. 传统产业结构: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传统制造业领域,如纺织品、服装、电子产品等。

这些行业一直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价格竞争力和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中国能够保持较高的出口水平。

3. 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中国的巨大市场为内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使得中国成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热门目的地。

3. 影响中国贸易顺差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1. 经济增长和就业: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大量的就业机会。

出口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并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就业增长。

2. 货币储备增加:贸易顺差使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这为国家提供了金融安全垫和促进经济稳定的工具。

3. 国内产业压力:中国的贸易顺差对国内部分产业造成了竞争压力。

部分国内企业面临着外资企业的竞争,导致一些行业的就业和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4. 国际贸易纠纷: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引发了国际贸易纠纷的可能性。

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利益。

中国贸易顺差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中国贸易顺差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中国贸易顺差背后的原因与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贸易顺差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然而,这种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贸易顺差背后的原因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1. 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庞大,相对来说,劳动力成本较低。

这使得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大量商品。

这也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产业结构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发展了一系列完善的产业体系,各个产业之间相互支持,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

这种产业结构使得中国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且具备出口的能力。

3. 外国投资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

外国投资的流入不仅带来了资本和技术,还促进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和市场,然后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4. 汇率政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人民币的汇率,保持相对低水平的汇率。

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相对更具价格竞争力,从而提高了贸易顺差。

二、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1. 经济增长中国的贸易顺差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通过对外贸易,中国获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为国内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贸易顺差还带动了就业增长和国内消费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 进口依赖性贸易顺差也意味着中国对进口并不是很依赖。

虽然贸易顺差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外汇储备,但过度依赖贸易顺差也意味着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一些自主性。

如果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中国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3. 国际关系中国的贸易顺差一直是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之一。

贸易逆差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提出批评,并呼吁中国采取措施减少贸易顺差。

这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关系带来了挑战。

4. 环境影响中国的贸易顺差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为了满足大量出口需求,中国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这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研究论文一、背景介绍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的经济崛起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的贸易顺差也成为了全球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贸易顺差,即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

然而,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国际贸易摩擦、货币升值压力等。

因此,对我国贸易顺差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经济走势以及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国内层面看,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出口商品。

同时,国内市场巨大,使得一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进口商品需求减少,进一步推动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其次,从国际层面看,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紧密,互利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出口的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一些资源性商品和高端技术产品则依赖进口。

这种贸易结构也促使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此外,我国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等因素也对贸易顺差产生了影响。

三、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

同时,外汇储备的增加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挑战。

然而,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贸易顺差可能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导致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紧张。

另一方面,贸易顺差可能加大我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对出口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过多的外汇储备也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

四、我国贸易顺差的应对策略针对我国贸易顺差带来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首先,应该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也要适当扩大进口,特别是对于国内短缺的资源性商品和高端技术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中国的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

中国的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

中国的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中国的贸易顺差是指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超过了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导致贸易收支出现盈余的情况。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巨额的贸易顺差,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趋势。

一、原因1. 产业结构优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使得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大量出口商品使得贸易顺差形成。

2. 低成本生产:中国拥有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使得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

这导致了大量外国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进一步促进了出口。

3. 外资投资:外资对于促进贸易顺差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建厂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

这些外资企业多数以出口为主,进一步拉动了中国的贸易顺差。

4. 领导:中国领导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出口的,例如出口退税、贸易便利化措施等。

这些为出口企业提供了支持和便利,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贸易顺差。

二、影响1. 经济增长:贸易顺差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内投资、消费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2. 就业机会:贸易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出口订单和生产需求,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3. 国际地位提升:贸易顺差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

这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4. 货币问题: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汇率承受着压力。

人民币升值对于控制通胀、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趋势1. 出口结构升级: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中国的出口结构将逐渐向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转变。

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但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2. 进口需求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将增长。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论文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论文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论文贸易顺差,即出口总值超过进口总值,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表现之一。

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顺差规模逐渐扩大。

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

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我国制造业的崛起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支撑。

我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之一。

我国的制造业产品以其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市场份额,从而带动了我国出口的增加。

其次,我国政府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也是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进一步推动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此外,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许多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而我国经济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这使得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贸易顺差规模也随之扩大。

然而,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贸易顺差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

一些国家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是不公平的,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加征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等,给我国出口带来了压力。

其次,贸易顺差也带来了一些经济风险。

过度依赖出口可能导致国内经济失衡,同时贸易顺差也可能引发货币升值等问题,给我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首先,我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促进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其次,我国应该加快调整出口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依赖,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内需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降低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

展望未来,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和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意味着中国的贸易顺差就一定会 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改变了 相对劳动成本的变化给各行业的影
继续扩大。从比较优势原理来看, 一个行业的比较优势的加强,一定 意味着其他行业的比较优势的削弱
2005年7月之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 率快速贬值的趋势,转而开始快速 升值。正是汇率的变动改变了顺差
响是不一样的。比如,2006年上 述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成本在增 加值中约占31%的比例,而上述
资本/劳动 就业增加 顺差 顺差增长 资本/劳动 就业增加 顺差 顺差增长 万元/人 万人 亿美元 亿美元 万元/人 万人 亿美元 亿美元
2003
2.4
916
lO.9
—198
2004
2.3
131
111l
1915
11.0
240
76
Z74
20015
2.6
40
1386
Z74
11.9
10l
542
466
2006
竹_掣掣甘甘to lo lC ID【o to口,。.。o,。o卜卜卜卜卜卜。。。。∞ C oo ooo oo oooo oo oooo ooo ooo ooo
o N
o N
o N
ooo oo oooo N N c、l釉N∞“N N
o N
o N
co、o】o N㈧o∞o N
o N
o N“ o No
o N
oo o NNN
中国经济?顺差减少会不会引起 率改革产生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因
GDP增长率急剧下降?到底应该 此很容易认为贸易顺差中可能含有 如何对待贸易顺差的变化?这些 大量热钱。但从月度顺差看,2005
问题对于理解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年以来的顺差增长趋势实际上从 和讨论经济政策显然是非常重要 2004年就开始了(见图1)。2005
如何看待中国贸易顺差的变化
姚枝仲博士
编者按:2008年2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下降了,到6月,累计贸易顺差比20cr7年同期降低了 128亿美元,降低幅度为11.6%,6月当月的顺差更是同比下降了20.7%。这次顺差减少与美国次贷危 机引发的外需下降有一定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来的政策调整效果开始显现。当然,在贸易顺 差朝着“基本平衡”的目标迈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出口企业陷入困境的现象,出现了担心净出口减 少引起GDP增长率过度下滑的忧虑。本文对这次贸易顺差变化的性质、构成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找 出了顺差变化的真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这对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此次贸易顺差减少提 供了有益参考。
实际上,用12个月滚动累计 度产生影响。在2006年下半年, 集型行业的发展,并引导企业通过
贸易顺差消除月度数据的季节波动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停止升值,甚 资本深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
后,发现贸易顺差的上升趋势在 至略有贬值时,贸易顺差增长率也 使得资本和劳动均更多地向资本密
2008年1月以后出现了反转(见图 停止了下降,并略有上升。直到 集型行业集中。表l所反映的国内
当然,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国在资本密 动密集产品。到2007年,资本密 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同时具有比较优
集型产品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但 集型产品的贸易顺差达1937亿美 势,并不意味着中国在所有行业上
是,2004年以来,资本密集型行 元,已经非常接近劳动密集型产品 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在资源类行业
逆差,仅矿砂和矿物燃料、矿物油 来,顺差增长速度几乎以等速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也是国内外
及产品,中国20Cr7年的贸易逆差 下降。
相对生产成本的综合反映,尤其是
就高达1381亿美元。可见,中国
顺差增速从2005年7月开始 用工资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更是反
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形成比较优势并 下降,显然不是偶然的。2005年7 映了国内外相对劳动成本的变化。
业的发展远远快于劳动密集型行 对中国贸易顺差的贡献。过去中国 和产品上(如铁矿、原油)以及在 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每年吸纳的就 仅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 高技术行业和产品上(如飞机、光
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2倍还多 势的格局,就在近几年之内发生了 学及医疗设备)是处于比较劣势
(见表1)。考虑到资本密集型行业 巨大变化,资本密集型行业已经迅 的,中国在这些产品上每年要形成
图l 2002年1月—2008年6月中国的贸易差额
注:“当月贸易顺差”用左边坐标表示,“12个月累计顺差”用右边坐标表示 资料来源:商务部商务统计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呼声也随之 高涨。
那么,贸易顺差的减少是中
一、顺差增长体现了国内产业 发展和贸易结构的变动
国经济所需要的呢,还是在危害
由于贸易顺差的增长伴随着汇
最大的前五名了。
业”,“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海关统计中包括“72章铜
贸易结构变化最大的当属钢 铁、电机电气类和汽车类产品。其 中钢铁是2003年中国贸易逆差最 大的产品,但却是200r7年中国顺 差最大的第九类产品;电机电气类
铁”,“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85章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 其零附件”,“86章铁道车辆;轨道装置;信号设备”,“87章车辆及零附件(铁道 车辆除外)”,“89章船舶及浮动结构体”。其中资本劳动比为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
劳动密集型行业
资本密集型行业
本上是真实的。顺差的快速增长是 中国近几年来产业发展和贸易结构 急剧变化的体现。
2003年,中国贸易顺差最大 的五类产品(在Hs两位码共99章 产品中)分别是非针织服装类、针 织服装类、玩具及运动用品类、鞋 类以及家具灯具类产品。显然,这 五类产品都属于大家所熟悉的中国 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 业。这五类产品的贸易顺差为821 亿美元,为当年全部产品贸易顺差 的3.2倍。到20cr7年,上述五类 产品虽然仍然有大量顺差,但是占 全部产品顺差总额的比例下降到了 73%,而且只有三类产品排在顺差
20cr7年顺差最大的第十三类产品。 行业,其结果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累 本密集型行业的成长是中国几十年
上述变化正是近几年来国内资 积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并在国际市 经济发展的产物,代表了中国产业
本密集型行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在 场上形成了比较优势。资本密集产 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2003年,资本密集型产品高达198 品每年的顺差增长额都要远高于劳
^n 05年中国贸易顺差出现爆
300
3000
厶u发式增长以后,促进贸易 基本平衡一直是近3年来中国对外 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 标之一。为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 员会出台了降低进口关税、征收出 口税的政策,商务部出台了增加加
200
·口
轰l 0()


2500
2000
掩oo蒹
1000翠
500
工贸易禁止类项目等政策,财政部 出台了取消和降低出口退税的政 策,人民银行也在不断推动人民币
的。但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 年的汇率改革不是加速了顺差增
先需要看看贸易顺差本身到底是 长,反而是减缓了2004年以来的
在如何变化的?
顺差快速增长势头。贸易顺差增长

万方数据
国际贸易2008年第8期
与中间投入品的增长基本吻合,顺
表1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产与贸易变动
差中的虚假成分较少,贸易顺差基
2.8
65
1758
373
13.1
133
1094
552
20Cr7
2137
379
1937
843
注: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工业行业分类包括“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1家具制造业”,“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 业(其中2440玩具制造)”。在海关统计中包括“60章针织物及钩编织物”,“61章 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62章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63 章其他纺织制品;成套物品;旧纺织品”,“64章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 “65章帽类及其零件”,“66章伞、手杖、鞭子、马靴及其零件”,“67章加工羽毛 及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94章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95章玩 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工业行业分类中包括“32黑 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额比从 资业料入来员源总:数Co^仃咖;A∞m,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
是2003年逆差最大的第三类产品, 4倍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增
资本密集型行业从比较劣势行
但却是20ar7年顺差最大的第六类 长更是远远快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业变为比较优势行业虽然发生在近
产品;汽车及零部件是2003年逆 可见,近几年来,资本、劳动等生 几年之内,但是和过去几十年的经 差最大的第十二类产品,但却是 产要素正在快速地流向资本密集型 济发展和资本积累是分不开的,资
甚至丧失。要考察中国贸易顺差的 增长速度的变动方向。在随后的时 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成本在增加
变动趋势,还需要分析其他因素的 间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 值中仅占15.5%的比例。也就是
影响。
变化趋势与顺差增长速度的变化趋 说,劳动成本的变化对劳动密集型
二、顺差减少:升值是主因
势一直高度吻合,只是汇率变动要 行业的影响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两 滞后l一2个月才会对顺差增长速 倍。劳动成本的上升将抑制劳动密
1)。我们需要判断的,是看看贸易 2007年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再 产业的发展情况体现了这一要素流
顺差的反转到底是趋势性的,还是 度升值时,顺差增长率才在2月重 向。可见,在升值过程中,劳动密
临时性的?
新开始下降。可见,汇率变动一直 集型行业受到的较大影响甚至出现
图2的顺差增长率能够显示顺 在决定着贸易顺差的变动速度。从 衰退迹象,并不意味着制造业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