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经典代表作
莫言的经典作品解析和文学创作理念

莫言的经典作品解析和文学创作理念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匠,在文学创作上一直都有着独特的理念和风格。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等作品。
本文将从莫言的经典作品角度出发,对其文学创作理念进行一定的解析。
一、《红高粱家族》作为1987年“文学十年”运动的重头戏,《红高粱家族》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小说以中国北方一个偏僻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以五个红高粱的命运为引子,展开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家族史诗。
通过对家族发展的叙述,作者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中国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缺陷。
在表现手法上,莫言采用了荒诞、寓言和神话等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众多鲜明形象和传奇故事。
小说的主题是人的命运,家族命运,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寄托。
莫言在小说中给予了红高粱五子极富人性的形象化描写,以此通过一个小家庭将中国人历历在目的情感状况和时代局限表达出来。
这种将小家庭、小人物与民族历史、现实社会联系起来的写作方法在莫言后来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二、《丰乳肥臀》《丰乳肥臀》是莫言的另一部经典之作。
小说着重描绘了中国老百姓家庭明快生动的生活,通过对五代同堂女性丰乳肥臀的描写,反映了中国女性的命途多舛、奋斗历程和生命悲欢离合。
小说着重探讨了女性家庭地位、家族兴衰和社会变化的深刻内涵。
莫言试图让读者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想象世界和女性命运的变化。
小说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对生命的崇敬、对女性的关注,是莫言笔下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三、《蛙》莫言最新的作品《蛙》是一部对当代中国草根年轻人生活的关注和呈现,莫言在小说中以一个小县城的所镇痛过镇出发,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和背景。
莫言以一家散居在农村的三代人为刻画主线,展示了走过一生的农民亲人的生活和命运,感情生活的沉浸和转向,这部小说展现了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的色彩。
小说中揭示了中国社会一些最为普遍的问题,揭示了社会的界限,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增加构思难度,人物个性明显鲜明,构思丰富。
莫言的新闻讲解

六,莫言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莫言认为自己是为了文学而写作,不是为了市场而写作,是为了良
心在写作,不是为了外部的声誉或者读者叫好在写作。 在评价《蛙》时,他如是说:“许多人问我这部小说到底写什么的 ,我说写人,写姑姑这样一个从医50多年乡村妇科医生的人生传奇, 她的悲欢离合,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她的反思与忏悔,她的伟大与宽 厚,她的卑微与狭隘,写出她的职业道德与时代的对抗与统一,写的 看似一个人实则是一群人。
小结
莫言效应反映的社会问题有很多,但是共同点是不够 理性,这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心态问题:人们过于功 利,却忘却了思考事件本身的价值。特别是政府,没有 借助莫言的获奖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是为跟 风炒作的不良风气推波助澜,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我们应该多一些独立、理性地思考,看透被炒作事 件的外表。我们不能一味的从众,而应该从自己的角度 冷静看待。
四,莫言的写作特点
1)风格统一:
莫言是至今仍然保持着八十年代 开始兴盛的先锋主义文学精神的少 数中国作家之一 。
注释:先锋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一小群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艺术家和作家,根据“不断 创新”的原则,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新的 艺术形式和风格,引进被忽略的、遭禁忌题材。先锋派 的艺术家们经常自我表现出“离异”既定的秩序,从中 宣布自己的“主体性”,他们的目标是震撼感传统影响 的读者的感受能力,向传统文化的教条和信念发起挑战
• 莫言自己对获奖有着清醒的认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想尽快从 这种热闹与喧嚣当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他还说:“我很 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让我知道自己 存在哪些不足,也让我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方面是需要继续坚持的。 ”——这就是极为清醒的态度。 • 同样,联想到社会各个层次,各项奖励琳琅满目,但是有多少人又能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呢?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人 保持这种行为。而当今社会上,许多人为了地位或财富做一些面子工 程、政绩工程、追名逐利等等,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让自己有独立、深刻的思考和高标准的 自省,以及对虚荣心的警惕,这样我们才能继续进步。
红高粱叙事手法

红高粱叙事手法
《红高粱》是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山西一个农村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从清朝末年到抗日战争期间,家族内部的恩怨纠葛和社会变迁的故事。
小说的叙事手法独特,富有张力和感染力,下面我们来看看《红高粱》的叙事手法。
一、多角度叙述
《红高粱》是一个长达五十年的家族史,主角和配角众多,莫言通过多角度叙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经历和内心世界。
比如在小说中,莫言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来叙述同一个事件,让读者在多重叙述中感受到事件的复杂性和相对性。
二、回忆叙述
小说中大量使用回忆叙述的手法,主要是通过主角们的回忆,让读者了解他们的经历、情感和心路历程。
在小说中,很多重要的事件都是通过回忆叙述的方式呈现,比如主角阿香的成长经历、卫国战争的惨烈场景等等。
三、意象叙述
《红高粱》中的意象叙述非常丰富,莫言通过生动而有力的意象来描绘社会变革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比如小说中红高粱的意象,就是对社会变迁的一个映射,同时也是对主人公们命运的一种象征。
四、夹叙夹议
小说中的夹叙夹议,是通过主角们的思想和言语,来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和评价。
莫言通过主角的夹叙夹议,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小
说中,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红高粱》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多角度叙述、回忆叙述、意象叙述和夹叙夹议等手法的运用,使小说的叙述更加生动、具体而又富有深度。
莫言的主要作品

莫言的主要作品《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全新的历史观念,艺术手法突破了以往叙事方式和叙事框架,写抗日战争的同时渲染了原始生命力。
纵情歌颂了红高粱一样充满血性与反叛意识的民族精神。
首先,红高粱是一个整体象征意味,有巨大的阐述空间,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食粮,又是他们繁衍生息的现实空间。
它内蕴着热烈、强悍、茁壮顽强的生命力,又象征着刚毅不屈坚忍牺牲的复仇精神。
高粱地里的野合、伏击、演出的是一幕幕的英雄活剧。
因此,红高粱象征着伟大的民族血脉和灵魂。
其次,歌颂生命意识和生命力。
批判了现代文明的退化和生命的衰微。
“我”已经被现代文明彻底阉割。
大脑里充满了机械僵化的现代思维,身体是被肮脏的都市生活臭水沟浸泡着,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扑鼻的恶臭,退化成高粱地里的杂种高粱。
再次,标志着新历史小说的诞生,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模式,心里是注意不关心历史本身,关心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人道,人的异化问题。
因此,此书中,对抗日战争历史进行了颠覆,草根阶级成为抗日的主力。
第四点,叙事技巧上的突破,设置了亲缘叙事者的双重视角。
虽然运用第一人称,但讲述的绝非第一人称视角范围内的事“我”叙述故事以外的事,真正的故事讲述者是“我父亲”。
另外,创造了多过程的叙述方式,讲一个故事分叙几次。
每一次的叙述各有侧重,合成一个多义、复调、立体化的艺术实体。
打破了传统的一维线性叙事的局限。
《红高粱》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抗日故事。
以“我”爷爷余占鳌带着十四岁的“我”父亲伏击日寇为主线,插叙了爷爷和奶奶的爱恨纠葛以及日寇残害百姓的罪行。
作者以追忆的口吻,对永存在故乡高粱地上的那些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灵魂来了一次最酣畅淋漓的礼颂。
读罢《红高粱》,思绪便仿佛被浸透在一片灼人的红色当中。
这红,是高粱酒散出的浑浊香气,是罗汉大爷被日寇活剥人皮时的赤裸血性,是“我”奶奶中枪倒地时喷薄而出的鲜血,是火红燃烧着的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
作者笔下的高粱是有人性、有血性的,它会哭会笑,倔强地挺直着腰杆子。
莫言被诺贝尔奖提名的5本经典代表作,每一本都足以让你深省人生

莫⾔被诺贝尔奖提名的5本经典代表作,每⼀本都⾜以让你深省⼈⽣在莫⾔的⼩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现代主义⽂学的影响。
有意识流⼩说的内⼼独⽩、⼼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神秘;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还有结构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红⾼粱》这部电影曾红极⼀时,让⼈们深深记住了张艺谋和巩俐,⽽今再提《红⾼粱》,⼤家的脑海⾥⼀定会再多⼀个名字:莫⾔。
作为第⼀个获得诺贝尔⽂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他的作品打开了中国⽂学⾛向世界的⼤门。
在莫⾔的⼩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现代主义⽂学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多⽅⾯的,有意识流⼩说的内⼼独⽩、⼼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在西⽅作家中,莫⾔最推崇两位,即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
莫⾔⼩说结构的最⼤特点就是不断的场景切换和时空颠倒,具有明显的空间形式⼩说的特征,与福克纳的风格遥相呼应。
⽽他引⽤神话传说以及动物⾓度叙事则明显带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彩。
2012年诺贝尔⽂学奖颁布时,诺贝尔⽂学奖评委会特别提及到莫⾔的五部作品,均已成为当下流传甚⼴的⽂学经典,今天,就为⼤家推荐这5本莫⾔经典代表作。
《红⾼粱家族》莫⾔最负盛名的⼩说,诺贝尔⽂学奖评委会认可的莫⾔代表作。
通过这部⼩说,莫⾔把他的“⾼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学的版图上。
据此改编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熊奖,⼩说原著⽐电影、电视剧更精彩。
酒神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底层百姓在受到世俗规则压迫时顽强的⽣命⼒,饱含强⼤的⽂学爆发⼒,是中国当代⽂学的典范之作。
《丰乳肥臀》《丰乳肥臀》是莫⾔最著名的代表作之⼀。
⼩说热情讴歌了⽣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朴素与⽆私,⽣命的沿袭的⽆与伦⽐的重要意义。
盘点莫言十部经典作品

盘点莫言十部经典作品关注文学意义超越获奖之争 2012年10月11日17:43 新华网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因中国作家莫言(微博)能否获奖的争论,早已热火朝天。
在两家著名博彩公司诺奖赔率表上,莫言和村上春树分别占据头两名。
据法新社的报道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可能在二者中产生。
虽然关于莫言能否最终得奖众说纷纭,大家的热情居高不下。
但是冷静的思考一下,无论莫言是否最终获奖,毫无疑问,他都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都值得被阅读,被了解,被铭记。
本期策划将带您领略莫言的十部经典著作。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呆呆著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
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文学奖”(台湾),“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
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l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国内外奖项。
【莫言十部经典作品盘点】《蛙》: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09年12月页数: 340定价: 27.00元丛书:莫言作品系列ISBN: 9787532136766【内容简介】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
莫言代表作品

莫言代表作品莫言代表作品莫言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文为大家整理了莫言代表作品,仅供参考!莫言代表作品:《生死疲劳》《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在《生死疲劳》小说中,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
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一世为人……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
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莫言代表作品:《檀香刑》《檀香刑》是作家莫言沥胆苦心磨砺出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
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
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
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
小说围绕着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莫言最值得看的作品好看的书 莫言代表作品有哪些

莫言最值得看的作品好看的书莫言代表作品有哪些为什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会是莫言?此前中国从不缺优秀作家:王小波、贾平凹、余华……为什么偏偏是莫言?但也有人早在诺贝尔奖公布前,就说不读莫言,就无法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委会曾评论:莫言先生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但究竟为什么是莫言?不妨从莫言经历和作品中找寻答案。
△莫言与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莫言生于1955年,山东高密东北乡,童年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饥饿、贫穷、疾病…最为艰苦的岁月。
这些岁月里他睹见那时的中国、乡村,贫穷、闭塞、冲突……也亲历了计划生育等影响中国的大事件。
他的题材发端于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创作出《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大量优秀小说既接地气,有极强的可读性,又在狂欢中不乏悲凉。
都说他写人性有异于常人的深刻,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
”△由《红高粱家族》改编,张艺谋执导电影红高粱剧照他却自称只是“讲故事的人”。
作品语言平易近人,却令我们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中,却总能被戳中人心的痛感,直指人性。
可以说,他是罕见的最了解中国人性、历史、民间文化的作家,也是文学表达最生动、创作最多元化的作家。
但更多人爱读莫言,是因为其作品里,藏着中国人的人生大智慧。
小编深觉身为中国人,都应去读读莫言的小说。
那里有我们应去知晓的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乃至人性的根。
读莫言,便推荐这套由莫言亲自与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打造的臻品,——《莫言长篇小说精选》独家授权,限量签章版,共6册。
当然,推荐读莫言,绝不仅仅只是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而是他讲故事实在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极好的语言驾驭能力,一打开便让人手不释卷。
读完这些代表作,你便能深知诺贝尔文学奖为何青睐他:莫言独家授权六个故事,道尽中国人百样人生这6本书,每一本都经典都值得珍藏!1、《红高粱家族》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可的莫言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2月17日生。
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其间曾经到棉花加工厂做过临时工。
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
1997年10月转业到报社工作。
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1980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庭》、《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等八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白棉花》等二十四篇,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等六十余篇,电影、电视、话剧剧本等多部。
代表作《红高粱》内容摘要: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为莫言的成名之作。
书中创造了莫言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
《红高粱》曾荣获第4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
据此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红高梁》是莫言的成名作之一,是一部宣扬生命个性、赞美生命的中国新时期小说,它曾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并获得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轰动中外。
小说中所描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印象,散发的中国民族魂,无疑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与以往“寻根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相异性。
小说展现出的一系列独特意象:“颠轿”、“野合”、“敬酒神”等撼人心魄的情景,那方圆百亩随风摇曳、舒展活泼且情感热烈的棵棵高梁;那人迹罕至、充满神奇色彩的十八里坡;那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与血红的高梁……所有这一切,都能给我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代表作《丰乳肥臀》内容摘要:
1996年《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
币的奖金。
该书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莫言的写作一直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象征之一。
他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精神、汪洋恣意的语言天才,以及他对叙事探索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程中的醒目界碑。
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抵达的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
他笔下的欢乐和苦难,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
他的文字性格既天真,又沧桑;他书写的事物既素朴,又绚丽;他身上有压抑不住的狂欢精神,也有进入本土生活的坚定决心。
这些品质都见证了他的复杂和广阔。
从几年前的重要作品《檀香刑》到二OO三年度出版的《四十一炮》和《丰乳肥臀》(增补本),莫言依旧在寻求变化,依旧在创造独立而辉煌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
《丰乳肥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大书,是莫言进行民间史诗性书写的成功试验。
作家倾情把母亲描绘成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或者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
但命运多舛,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对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时也涵盖了“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莫言对民间苦难及其承受者的爱戴、同情和关怀。
代表作《蛙》内容摘要: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
“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
“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
“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
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蛙》是一部对中国当代乡村的现实看得很深、思考得很透的作品。
“蛙”到底象征着什么呢?那些不断鸣叫、有着旺盛的繁殖能力却又是如此“低贱平常”的生物,承载着莫言的深刻思考。
在这些思考的背后,则是对中国现代性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反思——这也是莫言小说的一贯主题。
小说的题材有着独特意义和相当的敏感性。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具有合法性和必然性,因为人口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前提,而控制人口又是后发展现代国家实现艰难的现代转型的无奈但必要之举。
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而控制生育,又是人实现理性生存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曾经的半工业化的农业国家,也面临着国际上从“人权”角度而来的种种责难与批评,而在此国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更是由于文化、传统、伦理、政治、权力、金钱等各种因素而变得异常复杂。
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计划生育一方面被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步事业”得到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成为90年代以来主旋律乡土文学突出乡村基层政治尴尬现状和困境的点缀性情节。
于是,被不理解、不支持的农村群众撵得到处跑的“乡镇干部”形象,就在几分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中,将计划生育政策与人性的冲突轻松地嫁接为“分享艰难”的主旋律阐释。
莫言的《蛙》显然不想漫画化、戏剧性地处理这个题材,也并不是要理论性地探讨、评判计划生育本身的功过是非,而是要把计划生育处理成一个精神事件和精神背景,以此来表现其对中国人的生存、生命以及精神和灵魂的影响。
代表作《檀香刑》内容摘要: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人动魄的爱情。
《檀香刑》是作家莫言沥胆苦心磨砺出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
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
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
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
小说围绕着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小说刻画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气质的戏班班主孙丙、具有正义感的高密知县钱丁、从京城刑部大堂告老还乡的刽子手赵甲以及他们的女儿、干女儿、儿媳妇孙眉娘、残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凯等等。
代表作《白狗秋千架》内容摘要: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
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
电影节金麒麟奖。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滩》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结集出版,弥足珍贵。
莫言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样,好似从肥沃而丰富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有对乡村纯朴爱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这些作品的结集,可以让读者充分欣赏到莫言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学大家从事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