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的法定送达形式
起诉时的法律文书与送达

起诉时的法律文书与送达起诉时的法律文书与送达在诉讼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维护了司法公正和诉讼秩序。
本文将从起诉时法律文书的概念与种类、起诉时法律文书的要素,以及送达起诉文书的方式与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起诉时法律文书的概念与种类起诉时的法律文书是指当事人在起诉对方时需要提交给法院的法律文件,其目的是向法院陈述自己的主张并请求法院进行裁决。
根据我国《民诉法》的规定,起诉时的法律文书主要包括起诉状、控辩状、证据清单等。
1. 起诉状:起诉状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面申请。
在起诉状中,原告应当明确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
2. 控辩状:控辩状是被告对起诉状进行回应的法律文件。
在控辩状中,被告应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回应,并陈述自己的事实与理由。
3. 证据清单:证据清单是原告在起诉状中陈述诉讼事实时,将提供的证据进行明确清单化,以便法院核实。
二、起诉时法律文书的要素起诉时的法律文书应当包含一定的要素,以确保文书的合法有效。
1. 申请人信息:法律文书应准确记录起诉申请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基本信息。
2. 被申请人信息:如果有多名被申请人,法律文书应准确记录被申请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基本信息。
3. 诉讼请求:法律文书应当明确记录申请人的诉讼请求,即申请人希望法院对何事项做出裁决。
4. 事实与理由:法律文书应当明确陈述申请人的事实与理由,即申请人为什么对被申请人提起诉讼,有哪些依据支持其诉讼请求。
5. 证据:法律文书应当明确列出申请人准备提供的证据,以便法院核实。
三、送达起诉文书的方式与要求送达起诉文书是指将起诉时的法律文书通过法定方式送交给被告或其代理人,使其了解诉讼事项,并便于被告进行答辩。
根据我国《民诉法》的规定,送达起诉文书主要有以下要求:1. 送达方式:起诉文书可以通过邮寄、公告、当事人出庭接收等方式进行送达。
其中,对于一般民事案件,建议采用邮寄送达方式,以确保送达的准确性和证据的可追溯。
法律文书必须用EMS邮寄吗?

法律文书必须用EMS邮寄吗?要点导读:1.国家机关公文必须使用EMS邮寄。
2.一般法律文书、法律证据可以使用其他民营快递公司,但必须有证据证明送达义务人。
目前司法实践中最为便捷且较为容易保留证据的做法是,通过中国邮政EMS快递方式寄送法律文书。
很多人有疑问:法律文书可以用其他民营快递邮寄吗?如果义务人拒收怎么办?怎样邮寄才能保障权益?接下来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关观点:观点一:只有邮政公司寄送的信件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其他民营快递公司的信件寄送可能产生效力瑕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下简称《邮政法》)第五十五条“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
《邮政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65号,下称“邮政细则”)第四条“未经邮政企业委托,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案例:贾友宝不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一案案号:(2016)鲁02行初273号该案中,贾某以邮寄方式向某区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该区政府收到信件后,在60日的复议期限内未能作出复议决定,故向贾某作出延期通知书,并在延长后的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书,最终通过顺丰快递寄送给贾某。
法院认为:首先,该案证据不能证明区政府在60日的复议期限内曾向贾某送达过延期通知书,因此虽然区政府在延期后的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书,但仍然存在程序违法;其次,《邮政法》规定快递企业不得寄递国家公文,故区政府用顺丰快递寄送复议决定书的行为违法。
综上两点,法院确认该区政府作出的复议决定书违法。
观点二:债权人通过一般快递公司邮寄催收通知,不能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案例: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丹阳市支行与丹阳珍品八宝酒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案号: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134号案情:丹阳农行申请再审称,丹阳农行于2009年4月1日、2010年12月28日、2012年11月20日采用邮寄方式催收债权,依法应当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2篇)

第1篇一、引言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是指民事案件经过审理,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法律文书在法律上产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法律文书的生效是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也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的意义、条件、程序以及效力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的意义1.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的生效,使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到明确,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的生效,使纠纷得到公正解决,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的生效,有助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 提高司法公信力。
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的生效,体现了司法公正,提高了司法公信力。
三、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的条件1. 法律文书已经送达。
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法律文书,必须依法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收到法律文书后,才能生效。
2. 法律文书符合法定形式。
法律文书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格式、内容和要求,否则不能生效。
3. 法律文书已经履行法定程序。
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确保法律文书的生效。
4. 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性。
法律文书应当具有可执行性,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文书履行义务。
四、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的程序1. 法院作出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法律文书。
2. 法院依法送达法律文书。
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等。
3. 当事人收到法律文书后,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或申诉。
4. 法院对上诉或申诉进行审查,作出相应处理。
5. 法律文书生效。
五、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的效力1. 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后,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文书履行义务,不得违反。
2. 对第三人的约束力。
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后,第三人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对法院的约束力。
民事案件法律文书生效后,法院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刑事案件法律文书送达方式

刑事案件法律文书送达方式篇一:法律文书送达方式(一)直接送达直接送达,是执行送达任务的司法警察或者书记员将应当送达的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日期即送达日期。
诉讼文书以直接送达为原则,直接送达是最基本的送达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情况都属于直接送达:1.受送达人是公民的,应当由本人签收;本人不在的,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2.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3.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4.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必须注意,离婚诉讼的诉讼文书的送达有特殊性,如果受送达的一方当事人不在时,不宜交由对方当事人签收。
(二)留置送达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处的送达方式。
留置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的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其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适用留置送达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2.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
受送达人指定的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法院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3.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以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不适用留置送达。
当事人拒绝签收调解书,说明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
(三)委托送达委托送达,是指受诉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委托受送达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为送达的方式。
送达回执送达方式有哪些?

Luck is an accessory to hard work.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送达回执送达方式有哪些?导读:送达方式1、直接送达2、留置送达3、委托送达4、邮寄送达5、转交送达6、公告送达。
送达回执送达方式,通过以上内容的的介绍,我们知道法定的送达方式一共有六种。
在参与各类诉讼活动的时候,人民法院会根据当事人所处的诉讼阶段送达各类通知文件,在当事人签收的同时也会要求当事人填写送达回执作为送达收到的证明。
那么送达回执送达方式有哪些呢?我们在签收法律文书的时候又应该如何做呢?一、送达方式(一)介绍送达方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有关机关和单位的诉讼活动。
(二)凭证送达回证是司法机关依法将诉讼文件送达收件人的凭证。
送达回证是司法机关依法送达诉讼文件的证明文件,是计算期间的根据,是送达程序的必要形式。
1、送达是公、检、法机关所进行的诉讼活动2、送达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3、送达的内容是各种诉讼文件4、送达的收件人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机关、单位二、送达方式1、直接送达直接送达。
是指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时,送达人员将诉讼文件放置在收件人或代收人住处的一种送达方式。
负责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由案件承办人员在《送达回证》上注明。
登记管理机关在适用直接送达时需注意:①无特殊情况的,均应适用直接送达的方式;②由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负责收件的人签收;③受送达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④受送达人已向登记管理机关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⑤送达法律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2、留置送达3、委托送达是指承办案件的公安司法机关委托收件人所在地的公安司法机关代为送交收件人的一种送达方式。
4、邮寄送达邮寄送达。
行政法律文书送达规则

行政法律文书送达规则行政法律文书的送达是保障法律权益的重要环节,规范送达程序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行政执法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制定并遵守行政法律文书送达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一、送达方式的选择行政法律文书的送达可以采用书面送达、传真送达、快递送达和电子邮件发送等方式。
当事人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行政机关的要求。
1. 书面送达:这是最常见的送达方式,即通过邮寄、专人递送等方式将行政法律文书送达给当事人。
在选择邮寄方式时,应选择快递或挂号邮寄,以确保送达的安全和及时性。
2. 传真送达:如果当事人同意使用传真方式接收行政法律文书,行政机关可以将文书通过传真机传输给当事人。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应确保传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快递送达:这是一种速度较快、安全性较高的送达方式。
当事人可以选择使用快递公司将行政法律文书送达给对方,以确保及时送达并保留送达的证据。
4. 电子邮件发送:在当事人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将行政法律文书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当事人。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但需要确保邮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送达程序的规定行政法律文书的送达程序应遵循以下规定:1. 送达时间:行政法律文书应当在办理完毕后及时送达,尽量避免拖延送达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送达时间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
2. 送达地点:行政法律文书应当送达给当事人的经常居住地、营业场所或者法定代表人的住所。
如果当事人有明确的送达指定地点,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指定地点进行送达。
3. 送达方式: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当事人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送达方式进行送达。
当事人变更了接收方式时,应当及时通知行政机关,以确保送达的有效性。
4. 送达证明:为了保证送达的合法性和证明送达的事实,行政机关应当保留送达的具体证据,例如邮寄回执、传真确认单、快递签收单、电子邮件发送记录等。
三、送达的效力和效果行政法律文书的送达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效果,即在送达时生效,对当事人产生相应的法律约束力。
法律文书送达公证的流程是什么

The speed of making money must exceed the speed at which parents get old.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法律文书送达公证的流程是什么导读:法律文书公证送达的流程是执法人员在送法律文书的时候,到公证处邀请两名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当事人的住处,如果当事人拒签,执法人员只需要在回执证上写明当事人拒收,并且由公证员在回执上签字作证,把法律文书直接留在现场就行了。
一、法律文书送达公证的流程是什么?执法人员在送达执法文书时,同时邀请公证处两名公证人员一同前往,一旦发生当事人拒签情形,执法人员当即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实,并由公证人员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作证,而后将执法文书留置于现场即可。
公证送达实际上是留置送达的一种方式。
留置送达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法定的送达方式,既然公安干警、群众或基层组织等都可以作为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作证,那么,由公证处的工作人员签字作证同样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证人身份的要求,即只要证人与执法机关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上、下级关系等都可以作证。
所以,一般意义上的留置送达是可由公安干警、群众或基层组织等作为证人做证,而公证送达是由公证人员作为证人作证,二者性质是一样的,只是证人身份不同而己,因此,公证送达是留置送达的一种方式。
二、法律文书送达方式有哪些?1、直接送达:也称交付送达或当面送达,是指送达机关派专人将应送达的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
如果受送达人已向送达机关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同样视为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正当理由而拒绝接受送达文书的,送达机关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已经送达。
3、委托送达:是指直接送达确有困难的,如受送达人不居住在送达机关的辖区内,送达机关可以委托受送达人居住地的机关代为送达。
法律文书的生效(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文书是法律规范在具体案件中的具体体现,其生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法律文书的定义、生效条件、生效时间和生效效力等方面,对法律文书的生效进行探讨。
二、法律文书的定义法律文书是指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主要包括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强制措施决定书等。
三、法律文书的生效条件1. 符合法定形式法律文书必须符合法定形式,包括文书名称、文号、制作机关、当事人信息、事实、理由、法律依据等。
只有符合法定形式的文书,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2. 符合法定程序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审理、判决等环节。
程序合法是法律文书生效的前提。
3. 具备合法性法律文书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如果法律文书的内容与法律法规相悖,则不能生效。
4. 具备有效性法律文书必须具备有效性,即能够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
无效的法律文书不能生效。
四、法律文书的生效时间1. 公示生效对于公示的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公示期为生效时间。
公示期满后,法律文书生效。
2. 送达生效对于需要送达的法律文书,送达之日起生效。
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等。
3. 裁决生效对于仲裁裁决书,裁决作出之日起生效。
4. 依法生效对于其他法律文书,依法生效。
五、法律文书的生效效力1. 约束力法律文书生效后,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文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2. 执行力法律文书生效后,具有执行力。
当事人不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 司法救济法律文书生效后,当事人如认为法律文书有误,可以依法申请再审、复核等司法救济。
六、结语法律文书的生效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只有符合法定条件、依法制作的法律文书,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在实践中,司法机关应当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法律文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文书的法定送达形式
一、送达的法定形式
法律文书的送达有五种法定形式,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公告送达。
1、法律明确的规定,能找到当事人的要适用直接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适用委托送达和邮寄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适用公告送达。
2、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适用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60日,即视为送达。
(如报纸等媒介的“违章驾驶员车号曝光台”就是公告送达的方式)
3、公告送达的形式,公告送达可以在行政机关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
二、送达的法定要求
1、送达各种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并签名或盖章;
2、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
3、送达各种文书,应该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由其成年家属代为签收;向单位送达文书的,由其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或者办公室、值班室、收发室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4、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机构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
达。
邮寄送达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5、受送达人拒绝送达的,可以适用留置送达。
①即有送达人邀请有关基层组织(当地居委会、派出所)或者所在单位代表当场,说明情况,在送达文书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章,将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既视为送达。
②有关基层组织或者见证人不愿意送达回证上签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记明情况的,将送达文书留下,即视为送达。
送达程序是行政执法程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郑州城管执法局“将罚单贴到车窗上”,被法院判决败诉一案,法院判决该行政行为7处违法,其中一条就是送达程序违法。
此案郑州城管执法局“将罚单贴到车窗上”,不是法定送达形式的任何一种,所以违反了送达的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