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相关计算

合集下载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相对原子质量 = 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
原子质量的(1/12)。

这里,国际上通常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具体来说,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1,可以省略不写。

在计算中,通常选用的是碳-12原子,它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其质量的1/12约等于×10-27 kg。

因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

同时请注意,由
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且质子的质量大约为碳原子质量的1/12。

因此,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能作为计算公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化学家。

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咱们在化学的世界里呀,要想搞清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那得先知道一个关键的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简单来说,就是以一种碳原子(碳 12)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这个公式就是: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 12 原子质量×1/12)。

这公式看起来好像有点复杂,别担心,我给您细细说来。

比如说氢原子,它的实际质量很小很小,那咱们就用这个公式来算算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先找到氢原子的实际质量,再把碳 12 原子质量的 1/12 算出来,一除,就能得出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是 1 啦。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调皮就问我:“老师,这算来算去的有啥用啊?”我笑着跟他说:“这用处可大啦!你想想,咱们要是不知道每种原子相对有多重,那怎么去配平化学方程式,怎么知道化学反应里各种物质的比例关系呀?”就像咱们做菜,盐放多少,糖放多少,得有个准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这个准数。

知道了各种原子的相对重量,咱们就能搞清楚化学反应里物质的变化,就像厨师能精确掌握调料的用量,做出美味的菜肴一样。

再比如说氧原子,它在很多化合物里都很重要。

通过这个公式算出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约是 16 。

在水(H₂O)这个分子里,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是 1 ,氧原子约是 16 ,那咱们就能知道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是 18 。

在化学的世界里,这个求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很多知识的大门。

不管是计算化合物的组成,还是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都离不开它。

所以啊,同学们可得把这个公式牢牢记住,多做几道练习题,熟练掌握它的用法。

这样,在化学的海洋里咱们就能游得更轻松、更自在啦!。

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的关系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的关系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的关系公式
物质质量=物质的量(mol)x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为质量单位,符号u,它定义为碳12原子质量的1/12。

(1)不同点: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某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质量数:是将原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

由于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时均为1,所以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相同点:
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实质上都表示原子的质量(相对质量)。

因为原子质量取决原子核的质量(电子质量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核质量取决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

由于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时均为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时,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即等于质量数。

在计算中往往将相对原子质量和质量数等同起来,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使用时应注意区分。

扩展资料
由“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可以得到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推导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质量/[(1/12]mC
≈原子核质量/(1/12)mC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一个质子的质量+中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1/12)mc+中子数*(1/12)mC]/(1/12)mC
=质子数+中子数。

写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写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写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与碳-12同位素的原子质量之比,通常用符号Ar表示。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Ar = m/M
其中,m是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M是碳-12同位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采用质谱仪来测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谱仪是一种能够测量原子或分子质量的仪器,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原子或分子离子化,并在磁场中进行加速和偏转,最终将它们分离出来并测量它们的质量。

以氢元素为例,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即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碳-12同位素质量的 1.008倍。

因此,如果我们知道氢原子的质量,就可以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在化学中,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摩尔比例。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某个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就可以通过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它们的摩尔质量,从而确定它们在反应中的摩尔比例。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是化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公式,它可以帮
助我们计算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摩尔比例。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个数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个数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个数一、定义和原理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与碳12同位素的原子质量之比,用来表示元素相对于碳12的质量大小。

根据定义和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相对原子质量来求解原子个数。

二、计算方法1. 以已知相对原子质量A为例,假设需要求解的元素为X。

2. 根据定义,已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而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3. 设置未知数X的个数为n,X的总质量为m。

则有以下关系式:m = n × X的相对原子质量m = n × (A/12)4. 根据以上关系式,我们可以求解出未知数n,即原子个数。

假设我们需要求解的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A为36,并且已知其总质量m为72克。

根据计算方法:m = n × (A/12)72 = n × (36/12)72 = n × 3解方程可以得到:因此,根据已知相对原子质量36和总质量72克,我们可以得出元素X的原子个数为24个。

四、注意事项1. 在计算过程中,要保证所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总质量数据准确无误。

2. 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相对原子质量一般指的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u(也叫道尔顿)。

3. 计算过程中,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简化。

4.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元素的同位素种类,以及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个数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已知相对原子质量和总质量来求解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准确性和单位的一致性,以及考虑元素的同位素情况。

通过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求解元素的原子个数。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相关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相关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与其相关计算<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例1]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18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例2]计算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2×1+16)=36[练习1]计算3HNO3、NH4NO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

计算公式: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例3]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H:O=2×1:16×1=2:16=1:8。

(化为最简整数比)[例4]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C:O=12×1:16×2=12:32=3:8[练习2]计算HNO3、NH4NO3、(NH4)2SO4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计算公式:元素的质量分数=[例5]计算水中H 元素的质量分数解: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水的式量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100*162*12*1%100*22=+=O H H 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例6]计算NH 4NO 3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NH 4NO 3中氮原子的个数为两个NH 4N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35%100*3*16144*11414*2%100*2%34=+++==NO NH N N答:NH 4NO 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练习3]计算HNO 3、NH 4CO 3、(NH 4)2SO 4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质量/(1/12)mC=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12)mC=质子数+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质量/[(1/12]mC
≈原子核质量/(1/12)mC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一个质子的质量+中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1/12)mc+中子数*(1/12)mC]/(1/12)mC
=质子数+中子数
计算方法
(1.993e⁻²⁶)/12=1.667e⁻²⁷千克。

然后再把其它某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与这个数相比后所得的结果,这个结果的数值就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求法为:(2.657e⁻²⁶)/(1.667e⁻²⁷)=16(约),即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我们在计算时就采用16。

这样就要简便得多。

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按相同的方法计算的。

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基本单位是1。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C-12)的质量的1/12(约1.667e⁻²⁷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kg)ne。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元素原子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表示方法:无单位,通常省略不写。

3.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 = (元素原子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12)4.性质: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随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变化而变化。

5.应用: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计算等。

相对分子质量:1.定义: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称为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表示方法:无单位,通常省略不写。

3.计算公式:相对分子质量= Σ(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个数)4.性质: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标量,具有加法性。

5.应用:用于物质的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等。

6.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时,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之比较得出。

7.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要注意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以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8.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作为系数进行约分和化简。

9.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仅供参考,实际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对于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

习题及方法:已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求水分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公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 2 × 1 + 16 = 18。

某元素的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1.5倍,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设该元素的原子质量为M,则相对原子质量 = M / (碳-12原子质量的1/12) = M / 1/12 = 12M。

根据题意,12M = 1.5 × 1/12,解得M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相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例1】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18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例2】计算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2×1+16)=36
【练习1】计算3HNO3、NH4NO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

计算公式: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例3】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H:O=2×1:16×1=2:16=1:8。

(化为最简整数比)【例4】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C:O=12×1:16×2=12:32=3:8
【练习2】计算HNO3、NH4NO3、(NH4)2SO4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
计算公式: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5】计算水中H 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水的式量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1%100*16
2*12
*1%100*22=+=O H H 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例6】计算NH 4NO 3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NH 4NO 3中氮原子的个数为两个NH 4N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
%35%100*3
*16144*11414
*2%100*2%34=+++==
NO NH N N
答:NH 4NO 3中N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5%。

【练习3】计算HNO 3、NH 4CO 3、(NH 4)2SO 4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7】为分析某可燃物的成分,将该可燃物2.3 g 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经测定生成物中只含有4.4 g 二氧化碳和2.7g 水,此可燃物
100%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中含有哪些元素?
解:首先求出生成物中含碳、氢元素的质量,产物的化学式分别为CO 2,H 2O ,则 碳元素的质量=12
4.4* 1.21216*2g =+ 氢元素的质量=
氢元素和碳元素质量之和:1.2g+0.3g=1.5g<2.3g
由于产物只含有H 、C 、O 三种元素,而碳氢元素之和少于可燃物的质量,那么可燃物必定还含有O ,因此可燃物中含有H 、C 、O 三种元素
【练习】80kg 硝酸铵(NH 4NO 3)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多少kg 尿素[CO(NH 2)2]中的氮元素质量相同?
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判断该物质是否为纯净物, 例如:钙元素(Ca )含量为38%的碳酸钙(CaCO 3)不是纯净物
注意:元素含量对的,未必是纯净物,例如:钙元素含量为40%的碳
1*22.7*=0.3g
1*2+16*1
酸钙,未必是纯净物;氧元素含量为100%的氧气未必是纯净物,有可能是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

三、教学练习
<一>选择题
1.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1)2个钙原子_______(2)4个氢原子_________(3)4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4)氢元素___________(5)氧气_______________(6)氯化钾________________
(7)五氧化二磷________ (8)2个氮分子___________
2.2CO2表示()
A. 2个二氧化碳分子
B. 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
C. 2个碳原子和2个氧分子
D. 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3.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
A. 5O2N
B. O5N2
C. N2O5
D. N5O2
4.下列物质化学式错误的是()
A. MgO
B.A1O C.Ca(OH)2 D.Na2CO3 5.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a n RO2n,其中R的化合价为+3价,则n的值()
A.1
B.2
C.3
D.4
6.市售的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为-1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
B.+3
C.+1
D.-3
7下列各个化学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数值变化最大的是()A.C→CO2 B.KClO3→KCl C.KMnO4→K2MnO4 D.NH3→NH4Cl
8.下列各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N2 、NH3、NO2 B.NH3、N2O5、NO2
C.N2、N2O3、NH3 D.NH3、N2、N2O3
9.下面是对“2”的含义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Ba(OH)2:氢氧化钡中,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个数比是1:2
C.Mg2+: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D.2SO42-:2个硫酸根离子,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10.一种不纯的硝酸铵氮肥,经测定含氮37%,则其中混入的另一种氮肥是()
A、NH4Cl
B、NH4HCO3
C、(NH4)2SO4
D、CO(NH2)2
11.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确的是()
A.化合物中,氧元素一定显-2价
B.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12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化合价为+3,则其氧化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
A.47.1% B.26.5% C.77.1%D.72%
<二>填空题
13.某元素的最高价氯化物的式量为m,最高价硝酸盐的式量为n,求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
14.在NaNO3中N的化合价是价;在NH4Cl中N的化合价是价。

15.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它的式量为M,则R元素的化合价是,R元素的原子量是。

16.某金属元素R的碳酸盐化学式为R2(CO3)3,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R元素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17.某元素R,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是,它的硫酸盐化学式是。

18用氢气还原铁的氧化物mg,(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得到铁粉0.75mg,则该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四、课后作业
1.【08】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无法确定
2.【08】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 )
A.+1 B.+3 C.+5 D.无法确定
3.【08】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以下说确的是()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4.【08】钙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行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下列对羟基磷酸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羟基磷酸钙属于混合物 B.羟基磷酸钙的一个分予中含有44个原子
C.羟基磷酸钙由四种元素组成 D.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5.【08】2008年5月12日,省汶川发生了地震。

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

下列说确的是( )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6.【08】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7.【08】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
A.1个——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3+ D.4个氢原子:2H2
8.【08】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的是( )
A.金刚石、石墨 B.水、双氧水C.氧气、臭氧 D.冰、干冰
9.【08】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3COOK)。

请回答:
(1)醋酸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2)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10.多少克的碳酸铵与80克的硝酸铵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