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鉴别诊断--西医和中医

合集下载

咳嗽的鉴别诊断

咳嗽的鉴别诊断

咳嗽的鉴别诊断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由外邪侵袭肺脏,或杂病脏
腑功能失调,影响到肺,肺气不利所致。

故咳嗽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

咳嗽件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痰白而稀,舌苔薄白,脉浮者,是外感风寒咳嗽。

为风寒之邪侵袭肺脏,肺失宣肃所致。

咳嗽伴恶寒发热,口渴,咽痛,汗出,痰黄而稠,咯之不爽,舌红,苔黄,脉浮数者,是外感风热咳嗽。

为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情肃
所致。

咳嗽呈阵咳,伴咳引胸胁痛,痰少或痰稠,面赤咽干,舌红,苔
薄黄,脉弦数者,是肝火犯肺咳嗽。

为肝火犯肺,肺气不利所致。

咳嗽伴痰多,色白,胸皖痞满,食少,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苔
白腻,脉儒滑,是痰湿犯肺咳嗽。

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上贮于肺,肺气不利所致。

咳嗽伴痰多清稀。

神疲乏力,面色�s白,动则汗出,舌淡,脉虚者,是肺气虚咳嗽。

为肺气虚弱,宣肃失职所致。

咳嗽伴吐脓痰,味腥臭,胸痛,发热,甚则寒战,烦躁,口渴,
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者,是肺痛咳嗽。

为热毒壅于肺,蕴痰成脓所致。

咳嗽伴吐浊涎沫,形体消瘦,乏力气短,舌红,苔少,脉虚数者,是肺痿咳嗽。

为肺阴不足,肺失濡养所致。

咳嗽伴无痰,或痰少,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午后低热,盗汗,口渴,咽燥,舌红,苔少而光,脉细数者,是肺阴虚咳嗽。

为肺阴虚,津液亏损,虚火灼伤脉络,肺气不利所致。

咳嗽阵作,伴少痰或无痰,咽燥咽痒,口干,鼻燥,发热微恶风寒,咳甚则胸痛,苔薄黄而干,脉浮数,发于秋季者,是燥邪犯肺咳嗽。

为燥热之邪犯肺,津液受损,宣肃失司所致。

咳嗽辩证分析范文

咳嗽辩证分析范文

咳嗽辩证分析范文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通常是由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中医理论认为咳嗽与肺、脾、肾、胃等多个脏腑有关,因此需要进行辩证分析,了解咳嗽的病因病机,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肺热咳嗽肺热咳嗽是指由于肺部受热邪侵袭,导致肺气燥热,引起咳嗽症状。

症状表现为咳嗽剧烈,咳痰黄稠,甚至带血,舌红绛,苔黄腻等。

治疗应重点清热降火,润肺化痰。

常用方剂有瓜蒌膏、川贝雪梨膏等。

2.肺寒咳嗽肺寒咳嗽是指肺部受寒邪侵袭,导致肺气不畅,引起咳嗽症状。

症状表现为咳嗽时感觉寒冷,嗓子痛,咳痰清稀,舌苔白等。

治疗应重点温肺散寒,化痰止咳。

常用方剂有苓桂朮甘汤、防风通圣散等。

3.目火咳嗽目火咳嗽是指由于肝火上扰,影响肺气的宣降,引起咳嗽症状。

症状表现为咳嗽多为干咳,伴有口干、目赤等症状,舌红绛,苔黄腻等。

治疗应重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

常用方剂有柴胡桂枝汤、玄龟甘桔丸等。

4.脾虚咳嗽脾虚咳嗽是指由于脾气虚弱,无法运化水湿,导致湿邪内停,阻碍肺气宣降,引起咳嗽症状。

症状表现为咳嗽黏稠痰多,甚至久咳不止,舌质淡白,苔白腻等。

治疗应重点健脾化湿,润肺止咳。

常用方剂有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5.肾虚咳嗽肾虚咳嗽是指由于肾精亏损,无法保持肺气的下降功能,导致咳嗽症状。

症状表现为咳嗽声低弱无力,甚至伴有气短,腰膝酸软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等。

治疗应重点补肾益气,润肺止咳。

常用方剂有肺养生膏、杞菊地黄丸等。

根据不同的辩证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加速病情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过长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

咳嗽的鉴别诊断--西医和中医

咳嗽的鉴别诊断--西医和中医

咳嗽的鉴别诊断--西医和中医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许多疾病的表现。

从西医角度来看,咳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可能的病因。

持续性咳嗽是肺部疾病的前兆,通常需要两三个月才能痊愈,而且常规止咳药似乎对其无效。

痉挛性咳嗽表现为剧烈的阵咳,咳嗽一声接着一声,咳嗽时间长且频繁,咳嗽时面部和颈部变得通红,呼吸受到影响。

这种咳嗽可能会引起声门痉挛、类似鸡叫的声音、干呕等症状,甚至导致舌系带溃疡、眼结膜下出血、脐疝、腹股沟疝和脱肛。

痉挛性咳嗽通常是百日咳、副百日咳或某些腺病毒感染的表现。

如果外周血计数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均明显增高,加上细菌培养阳性或血清学免疫学、PCR检查阳性,可以确诊百日咳。

湿性咳嗽是指在咳嗽时伴随有痰液。

这种咳嗽常见于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疾病。

早期可能是轻度的干咳,后来转为湿性咳嗽,并可能伴有痰声或咳出黄色脓痰。

早期可能还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例如发热、打喷嚏、流涕和咽部不适等。

干性咳嗽是指在咳嗽时没有痰或痰量很少。

这种咳嗽可能是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早期肺结核或胸膜炎等疾病的表现。

发作性咳嗽是一种发作形式的描述,不存在具体的病因。

因此,这种咳嗽并没有任何意义。

实际上,大多数发作性咳嗽是过敏性咳嗽的表现。

变应性咳嗽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后迁延不愈且合并细菌感染引起的,同时也可能与过敏性因素有关。

诊断标准包括:1.慢性咳嗽;2.肺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检测阴性;3.具有过敏物质接触史、变应原皮试阳性、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或咳嗽敏感性增高之一;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例如CAV、上气道咳嗽综合征、EB等;5.糖皮质激素或抗阻胺类药物有效。

犬吠样咳嗽通常表现为咳嗽声音像犬吠,多见于会厌、喉头疾患或气管受压,尤其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由于儿童喉部的特点,喉腔狭小、喉软骨柔软、会厌软骨舌面、杓状软骨、杓状会厌襞、室带和声门下区粘膜下组织松弛,粘膜淋巴管丰富,因此发炎后易肿胀发生喉阻塞。

咳嗽的中西医治疗

咳嗽的中西医治疗
1、急性咳嗽以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多见, 中药治疗效果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 缩短疗程;但需警惕一些危重症疾病的不 典型表现。 2、对初诊患者诊断存在疑问时,可以按气道 病、肺实质病、胸膜病、血管病、心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等逐层排除。
亚急性咳嗽——病例1
1、青年男性,咳 嗽5周,少量咯 痰,低热; 2、查体:肺部少 量湿罗音; 3、辅助检查:血 沉增快;
EAA:主要诊断标准 EAA 相应的症状(发热、咳嗽、呼吸因难);特异性抗原暴露 (病史或血清沉淀抗体) EAA 相应的胸片或HRCT 改变( 细支气管中心结节,斑片磨 玻璃影间或伴实变,气体陷闭形成的马赛克征象等) BALF 淋巴细胞增加,通常>40% ( 如果进行了BAL) 相应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淋巴细胞渗出为主的间质性肺炎, 细支气管炎,肉芽肿) 自然暴露刺激阳性反应(暴露于可疑环境后产生相应症状和 实验室检查异常)或脱离抗原接触后病情改善 次要诊断标准 两肺底吸气末爆裂音;DLCO 降低;低氧血症
亚急性咳嗽——病例1
行痰找抗酸杆菌、ADA、T-spot检查 如果证实为TB,抗结核治疗,可适当选用中 药辅助治疗:月华丸、百合固金汤、保真 汤等。
亚急性咳嗽——病例2
1、老年男性,刺激性 咳嗽1月余,进行性 加重,少量咯痰;有 吸烟史; 2、查体:吸气性干鸣; 3、辅助检查:肺CT;
亚急性咳嗽——病例2
慢性咳嗽——PNDS
治疗:
1、变应性鼻炎:吸入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A/D) 2、血管运动性鼻炎: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A/D) 可参照肝火犯肺型咳嗽,黛蛤散+黄芩泻白散 3、细菌性鼻窦炎:先给A/D一周,而后可予抗生素,或联 合局部激素 4、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清除过敏霉菌粘液 5、理化刺激性鼻炎:脱离环境或自我防护。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142619)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142619)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概说】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要点、证治分类、临证要点一、概念:咳嗽是指肺气不清,肺失宣降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发病率高,如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多发,多为散发性,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见的咳嗽,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对于咳嗽来讲,虽然为常见病,但临床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误区,如有些人一旦咳嗽,首先选用抗生素治疗;或者到药店买一些止咳化痰的成药,结果效果不佳,导致咳嗽反复发作,或者缠绵难愈。

我们临床遇到很多这类的患者。

有一4岁男孩,咳嗽平均每月发作一次,上幼儿园只上半天,一旦咳嗽发作,家人立即带往医院挂水治疗。

后来到门诊经中药治疗后,咳嗽发作次数减少,才得以正常上幼儿园。

即使中医治疗,也须仔细辨证,如果辨证失误,用药欠妥,也往往导致咳嗽较难治愈。

自古以来,就有咳嗽难治之说。

徐灵胎著《咳嗽难医论》,谓其研求咳嗽治法,四十余年后而后稍能措手。

【病因病机】《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

一、病因(一)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外邪入客于肺导致咳嗽。

1、四时六气有别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

因而临床表现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证候,其中尤以风寒咳嗽为多。

2、常以风为先导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

(二)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中医儿科学--咳嗽(精)

中医儿科学--咳嗽(精)

中医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疏散表邪,宣通肺气。 (散寒/清热) 内伤咳嗽--辨别病位、病性,分别治疗。 (痰湿、痰热、气虚、阴虚) 久咳:敛肺纳气
咳嗽--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临床表现:起病急 +咳嗽频繁声重,痰白清 稀+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咽痒不红+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数 ,指纹浮红。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金沸草散。 说明:此证临床少见。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 此病的临床表现为躺下或睡觉时突然发 作,剧烈性呛咳久不停息,并伴气急气喘。 • 该病常见于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嗜酒、 吸烟及气郁不舒伴胃部不适者。 • 引起胃性呛咳的原因在于胃内压力过高, 导致胃内酸性消化液倒流入食管下段,刺 激呼吸道迷走神经,引起平滑肌痉挛发生 气喘不止。
病因病机
• 病因: • 病机:
病因病机
总之,咳嗽病证多由以外感风邪为主的 六淫之邪侵犯肺脏,涉及于脾而引起。病 理机制为肺失宣肃。病位主要在肺脾,
咳嗽--诊断 【诊断要点】
1、病史 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症状:呼吸道症状主要有咳嗽,有时可发热, 部分患儿可出现胸痛、 喘息、呼吸急促;婴幼 儿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 体征:呼吸次数稍增快,咽部充血,肺部呼 吸音粗糙,或有干、湿罗音。
• (1)主要表现:慢性咳嗽(时间常超过8周), 咯吐或回吞黏痰;喉部发痒,觉有液体从后鼻部 流入咽喉;咽中异物感,有频繁清嗓现象。可伴 有鼻塞、流涕等。 • (2)检查:咽部可见咽后壁有黏液样物附着甚至 见其滴流;或见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 改变。肺部听诊病理性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摄 片无异常,血常规化验基本正常。 • (3)经五官科相关检查诊断为各类型鼻炎、鼻窦 炎、咽喉炎等。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辨证治疗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辨证治疗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辨证治疗定义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释义有声无痰→咳,有痰无声→嗽,有痰有声→咳嗽咳嗽的病名首见于《内经》流行与发病本病发病率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尤为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

历史沿革1.病因病机《内经》对咳嗽的病因、症状、症候分类、病理转归、治疗都有详细论述:(1)《素问咳论》指出咳嗽是“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皆能致咳。

(2)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

2.分类《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五脏咳、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

《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病理过程。

3.论治(1)《景岳全书》强调辨证当以阴阳虚实为纲,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则。

(2)赵献可《医贯》对咳嗽的治疗提出“治之之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在于脾,而反归于肾”。

(3)王纶《名医杂著·论咳嗽证治》:“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治法也。

”(4)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

治痰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

(5)俞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6)《临证指南医案》:风——辛平解之;寒——辛温散之;暑——微辛微凉,苦降甘淡;湿——理肺治胃;火(温热)——甘寒范围中医——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本病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症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

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的中西医比较

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的中西医比较

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的中西医比较梁启军;祝慧芳;杨光华【摘要】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内外病邪犯肺导致肺气上逆是咳嗽的主要病机;西医认为内外环境中任何病理性因素基于神经或免疫机制都可引起咳嗽.中医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仍然属于外感咳嗽范围,外邪主要是风、寒、湿、燥,但正虚贯穿始终,主要是肺脾气虚;哮喘必有肺脾气虚,痰浊伏肺是哮喘频繁发作的直接病理前提,是宿根.西医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哮喘的发病机制一样,是持续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病位前者是大气道,后者是小气道.西医治疗咳嗽是抗感染、祛痰等对因治疗和止咳等对症治疗,治疗CVA、CA是抗过敏、抑制炎症、扩管、止咳等对症治疗,及抗感染、祛痰等针对诱发因素对因、对症治疗.中医对三者的治疗基本思路是扶正祛邪,是从本质上纠正其病理状态,而不仅仅是抑制症状,最终远期疗效更优良,复发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12【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中西医比较【作者】梁启军;祝慧芳;杨光华【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研究所,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是呼吸常见病,相关性强,容易混淆,清晰理清其中、西医病因病机、病位、治疗异同,有利于提高诊治水平。

1.1 咳嗽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咳嗽因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伤肺或其杂合侵入伤肺所致,或因心肝脾肾感受外邪传之与肺所致;内伤咳嗽因心肝脾肾病变传于肺致肺失宣肃引起,其中咳嗽与肺胃关系至为密切[1]。

还有针刺误伤等损伤性咳嗽[1],是一种外伤性咳嗽,严格讲不属于内科病范围。

黄敏玲等[2]研究后得出,感染后咳嗽以“外感病邪,肺失宣肃”为主要病因病机,风邪为主要病理要素,以风寒束肺为主要证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嗽的鉴别诊断更新时间:2013-07-26 | 权威编辑:快速问医生(医生组)----(自己认为本文从西医角度分析咳嗽种类)1)持续性咳嗽是肺部疾病的前兆。

这种咳嗽一旦开始就要两三个月才能痊愈,而且任何止咳药似乎都对它无能为力。

2)痉挛性咳嗽表现为剧烈性阵咳,咳嗽一声连着一声,一阵咳嗽可十几声到几十声持续相当长时间,咳时面部颈部憋的通红,呼吸受到影响,咳嗽暂停后常需深吸气,剧烈的咳嗽常引起声门痉挛,发生类似鸡叫的声音,持续剧烈的咳嗽常引起干呕,咳嗽一阵后稍安静段时间,又开始咳嗽,可引起儿童舌系带溃疡,眼结膜下出血,严重的因咳嗽时腹压增高而引起脐疝,腹股沟疝和脱肛,痉挛性咳嗽常见于百日咳,副百日咳及某些腺病毒感染。

若有明显痉咳,外周血计数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分类均明显增高则根据这些特点可作出百日咳临床诊断。

加之细菌培养阳性或血清学免疫学、PCR检查阳性可以确诊百日咳。

3)咳嗽时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

可见于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

早期为轻度干咳,后转为湿性咳嗽,有痰声或咳出黄色脓痰,早期有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

4)咳嗽时无痰或痰量甚少称为干性咳嗽。

可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早期肺结核、的胸膜炎等。

5)发作性指间断发生,不存在持续状态,发作性咳嗽是一种发作形式的描述,没有病因,所以没有任何意义,发作性咳嗽其实大多数是过敏性咳嗽。

6)变应性咳嗽多为病毒感染后迁延不愈又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并有过敏性因素参与。

诊断标准:1 慢性咳嗽。

2肺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检测阴性。

3具有下列特征之一(1)过敏物质接触史(2)变应原皮试阳性(3)血清总IgE 或特性性IgE增高。

(4)咳嗽敏感性增高。

4排除CAV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EB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糖皮质激素或抗阻胺类药物有效。

7)犬吠样咳嗽,咳嗽声音如犬吠,多见于会厌、喉头疾患或气管受压,常见于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喉炎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由于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喉腔狭小,喉软骨柔软,会厌软骨舌面、杓状软骨、杓状会厌襞、室带和声门下区粘膜下组织松弛,粘膜淋巴管丰富,发炎后易肿胀发生喉阻塞。

小儿咳嗽功能不强,不易排出喉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更使呼吸困难加重。

因此,小儿急性喉炎的病情常比成人严重,若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

8)慢性咳嗽是指既往无相应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胸部体检和胸片都无异常发现,也就是排除了肺癌等器质性疾病,应用常规抗感染或镇咳治疗无效。

此类患者最易被医生和病人自己所疏忽,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

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常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

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频繁的咳嗽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

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症状,主要为长期顽固性干咳,常常在吸入刺激性气味、冷空气、接触变应原、运动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部分患者没有任何诱因。

多在夜间或凌晨加剧。

有的患者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为多。

患者就诊时多已经采用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过一段时间,几乎没有疗效,而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β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类则可缓解。

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1.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

小儿患上感冒时,一般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2.支气管炎: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一开始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

3.肺炎:2岁以内的小儿大多是支气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

一般会有干咳,还会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

除了新生儿外,通常会发烧到39℃。

4.急性喉炎: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也会引起喉部感染。

急性喉炎除了干咳和喉部疼痛外,最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哑,甚至发不出声音来。

在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样的咳嗽声,严重时发生喉吼。

临床表现1.咳嗽的性质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称为干性咳嗽。

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常见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喉癌、急性支气管炎初期、气管受压、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肿瘤、胸膜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以及二尖瓣狭窄等。

咳嗽伴有咳痰称为湿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等。

2.咳嗽的时间与规律突发性咳嗽常由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异物、淋巴结或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分叉处所引起。

发作性咳嗽可见于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以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哮喘)等。

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肺结核。

夜间咳嗽常见于左心衰竭和肺结核患者,引起夜间咳嗽的原因,可能与夜间肺淤血加重及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

3.咳嗽的音色指咳嗽声音的特点。

如①咳嗽声音嘶哑,多为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②鸡鸣样咳嗽,表现为连续阵发性剧咳伴有高调吸气回声,多见于百日咳、会厌、喉部疾患或气管受压;③金属音咳嗽,常见于因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直接压迫气管所致的咳嗽;④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见于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及极度衰弱者。

伴随症状1.咳嗽伴发热多见于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胸膜炎等。

2.咳嗽伴胸痛常见于肺炎、胸膜炎、支气管肺癌、肺栓塞和自发性气胸等。

3.咳嗽伴呼吸困难见于喉水肿、喉肿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肺淤血、肺水肿及气管或支气管异物。

4.咳嗽伴咯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支气管结石、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5.咳嗽伴大量脓痰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囊肿合并感染和支气管胸膜瘘。

6.咳嗽伴有哮鸣音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等。

当支气管肺癌引起气管与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时可出现呈局限性分布的吸气性哮呜音。

7.咳嗽伴有杵状指(趾)常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和脓胸等。

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持续性炎性反应,患儿常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剧烈咳嗽。

如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这种咳嗽,大约有42.9%患儿就可出现哮喘症状,甚至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如何鉴别小儿过敏性咳嗽呢?过敏性咳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咳嗽反复或持续发作一个月以上。

发病并不限于冬春二季,以夜间和早晨发作较多见,运动或哭闹时咳嗽加重。

大部分孩子的咳嗽为刺激性咳嗽,有痰液。

往往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

大多数患儿在婴儿期有婴儿湿疹和过敏性鼻炎病史。

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

?如何治疗过敏性咳嗽呢?舒喘灵和酮替酚是比较有效的药物,一般在服用2—5天咳嗽症状可消失,也有的患儿需要连续服药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咳嗽才能消失。

酮替酚最好维持治疗半年,舒喘灵在咳嗽症状消失后维持治疗半个月。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常见病,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但是,至今尚未引起医生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误诊率高达95%。

有许多患儿因为慢性或反复地咳嗽被当作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长期以来一直治“咳嗽”,都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既延误了病情,又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上升等。

联合用几种止咳药物也不见咳嗽明显好转。

对这样的长期咳嗽,如用一般抗生素和止咳药物不能使症状缓解,并且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家长应想到孩子可能患了过敏性咳嗽,若能做到早发现和适当地抗过敏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患儿呼吸道粘膜的敏感性,这样可预防发展成为哮喘。

反之,若一味地治标,将使病情发展,最终可能发展成为哮喘,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听咳嗽声音即可辨别咳嗽类型?咳嗽因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阴虚、气虚等原因而不同。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听咳嗽判断原因的方法。

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一般为风寒咳嗽。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痰黏稠或稠黄不易咳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等,为风热咳嗽。

咳嗽因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阴虚、气虚等原因而不同。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听咳嗽判断原因的方法。

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一般为风寒咳嗽。

中成药方面可用通宣理肺丸等。

食疗方面,可以服用紫苏粥、葱白粥等,但不要吃苦瓜等偏凉的食物。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痰黏稠或稠黄不易咳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等,为风热咳嗽。

中成药方面可用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等。

食疗可以吃些鲜藕汁、梨汁。

喉痒干咳,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多为风燥咳嗽。

中成药可服用枇杷膏等。

食补可以服用银耳粥、百合粳米粥。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脘闷、食少、腹胀,一般为痰湿蕴肺。

中成药方面选用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食补可以多吃萝卜、薏仁粥等。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面赤,舌质红,多为痰热咳嗽。

中成药可用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等。

食补宜用秋梨白藕汁、芦根粥等。

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口干,舌质红,多为阴虚咳嗽。

可服用养阴清肺丸等中成药。

饮食则着重滋阴,可服用百合粳米粥、黄芩生地粥等。

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多为气虚。

可服用四君子合剂。

多吃些黄芪粥、猪肺薏仁粥等。

如果咳嗽较重,应该尽早到医院,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小儿咳嗽的几个类型1、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症状:多为一声声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痒,无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

孩子嗜睡,流鼻涕,有时可伴随发热,体温不超过38℃;精神差,食欲不振,出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嗽仍持续3-5日。

止咳:上呼吸道感染时小儿的鼻腔黏膜已发炎,如再吸入干燥空气将会使鼻腔更为不适,并还会加重咳嗽。

因此,要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挂湿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

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状持续一周仍未见好转,应该尽快带孩子看医生。

2、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症状:支气管炎通常在感冒后接着发生,由细菌感染导致。

咳嗽有痰、有时剧烈咳嗽,一般在夜间咳嗽次数较多并出咳喘声。

咳嗽最厉害的时间是孩子入睡后的两个小时,或凌晨6点左右。

止咳:应去医院治疗,服用医生开具的小儿止咳类药物,孩子不能吃太甜或太咸的食物,否则会加剧夜间咳嗽。

3、咽喉炎引起的咳嗽症状:声音嘶哑,有脓痰,咳出的少,多数被咽下。

较大的孩子会诉说咽喉疼痛,不会表述的孩子常表现为烦躁、拒哺,咳嗽时发出“空、空”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