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门铃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音乐门铃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仍按三人一组进行,可以在以下两个设计方向中选择一个进行设计,要求设计系统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以及相关的电路。
通过现有电子元件和通用板进行实际制作。
课程设计的成绩将由实际电路测试效果决定。
一、名称:音乐门铃二、实验设备(1)焊接工具(2)万用表(3)示波器(4)信号发生器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际电路的搭建,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掌握实际元件的用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对电子电路的仿真、设计、调试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实验内容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基础中所学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等知识,结合实际集成功率放大芯片、集成数字器芯片,设计一个可以输出简单旋律的音乐门铃,参考系统框图如下:四、实验要求本实验要求设计能通过按键自动输出一段简单音乐旋律的音乐门铃电路,其具体旋律可以自行确定。
要求输出时间大于10秒,并且所需直流电源须自行设计。
延时产生可使用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也可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或比较器构成,功率放大电路可使用LM386或者TDA2030,其他电路根据具体设计确定。
要求,电路简洁,输出音乐旋律清晰,噪声小,延时效果明显。
另外,电源中所需变压器由模拟实验箱提供。
五、实验步骤(1)分析实验题目,确定系统总体方案;(2)细化系统总体方案,确定实现每一模块拟采用的电路方案;(3)根据现有芯片类型确定电路采用的芯片,并查阅相关芯片的使用方法;(4)采用Multisim对每一部分的电路方案进行仿真;(5)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搭建电路实现实验要求,测试分析结果;(6)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结果、收获进行总结。
六、实验元件清单七、设计提示(1)可通过555产生延时,控制整个电路的工作。
(2)可充分利用模拟开关CD4052配合555电路产生不同频率的音阶。
(3)可利用计数器74LS161按顺序反复选择CD4052的输出达到输出音乐节奏的目的。
门铃实验报告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门铃实验报告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门铃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门铃电路设计原理;2.学习使用电子元器件及仪器设备;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4.提高电子电路设计能力。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电容、LED灯、按钮开关、继电器、蜂鸣器、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门铃是一种电子电路,当有人按下按钮开关时,门铃便会发出声音或光线来提醒主人。
门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按钮开关、继电器、蜂鸣器或LED灯等。
实验步骤:1.通过按钮开关连接一个继电器,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按钮开关相连,感应到按钮的按下和松开动作,从而控制继电器的状态转换;2.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一个蜂鸣器或LED灯串联,蜂鸣器或LED灯被连接到继电器上,并通过继电器的状态进行控制;3.将继电器的通断控制线连接到电源,控制继电器的通断状态,从而控制蜂鸣器或LED灯的工作状态;4.通过连接电源,构成一个完整的门铃电路。
实验结果:当按下按钮开关时,继电器通断状态发生变化,从而控制蜂鸣器或LED灯的工作状态。
蜂鸣器发出声音或LED灯亮起,以提醒主人门铃响了。
实验分析:本实验通过门铃电路的设计和搭建,实现了按钮开关按下时蜂鸣器或LED灯的工作状态转换。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和元器件的正负极性,以避免电路短路或元器件损坏。
此外,通过观察继电器和蜂鸣器或LED灯的工作状态,可以验证电路设计和连接的正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门铃实验的设计和搭建,我掌握了门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并学会了使用按钮开关、继电器、蜂鸣器和LED灯等元器件。
在实验过程中,我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加深了对电子电路设计的理解。
通过实验分析和结果验证,进一步巩固了电子线路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并培养了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提高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为电子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奠定基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一、设计背景与目的随着智能家居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普通门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等功能的智能门铃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电子技术的相关原理,设计一个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智能门铃系统。
二、设计方案1.系统功能需求(1)远程监控: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可以远程监控门铃周围的环境。
(2)语音通话:能够实现与访客的远程语音通话,方便与访客进行交流。
(3)智能识别:能够通过人脸或语音等方式进行访客的智能识别,确保安全性。
2.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借助图像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等,实现拍摄和传输图像、语音的功能。
(2)软件设计:通过编程实现图像处理、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的功能。
使用C语言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三、系统实现过程1.搭建硬件平台(1)选择并搭建适合的硬件平台,包括单片机、图像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等。
(2)连接各个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2.实现图像处理(1)采集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门铃周围环境的图像。
(2)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等。
(3)图像传输: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到远程监控设备上。
3.实现语音通话(1)采集语音:通过语音模块采集访客的语音。
(2)语音处理:对采集到的语音进行处理,实现语音的压缩和编码。
(3)语音传输:将处理后的语音传输到远程监控设备上。
4.实现智能识别(1)人脸识别:设计算法实现对访客人脸的识别,判断是否是合法访客。
(2)语音识别:设计算法实现对访客语音的识别,判断是否是合法访客。
5.系统调试与测试(1)针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整体系统联调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四、结论与展望经过系统设计与实现,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一款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的智能门铃系统。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门铃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0-1班******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内容摘要 (3)第二章工作原理 (3)2.1声光双音门铃的系统框图 (3)2.2双音门铃电路设计指标 (3)2.3双音门铃电路工作原理 (4)2.4闪烁灯光电路设计指标 (5)2.5闪烁灯光电路工作原理 (6)2.6基于NE555的声光双音门铃工作原理 (7)第三章元器件 (8)3.1元件清单 (8)3.2NE555定时器的介绍 (8)第四章电路仿真 (10)4.1仿真电路图 (10)4.2仿真结果 (11)第五章改进意见与展望 (12)第六章心得体会 (12)第一章 内容摘要“声光双音门铃”是将门铃声音控制盒闪光控制过程结合起来的门铃电路的扩展电路之一。
门铃响起的同时伴随闪光,可避免门铃声和其他铃声或邻居的门铃声相混淆,便于应用成本低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双音”是指按下开关时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松开开关后,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
“声光”即指在门铃响起到消失的一段时间内,都伴随有闪光,我所涉及的闪光方式为两只LED 灯以一定频率交替闪烁。
电路分为两部分:双音门铃电路,闪光灯电路,具有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组成。
555定时器时中规模集成时间基准电路,可方便地构成各种脉冲电路。
由于其使用灵活,外接元件少,因而在波形的产生和交换。
定时报警,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双音门铃电路就是利用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组成。
第二章 工作原理2.1声光双音门铃的系统框图2.2双音门铃电路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开关,按下按钮时发出频率较高的“叮”声。
松开按钮时,发出频率较低的“咚”声。
门铃的“叮咚”声的频率和声音持续的时间可调。
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20HZ ~20000HZ,而300HZ ~5000HZ 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
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光控音乐门铃教材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光控音乐门铃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1132学号 1131203208 学生姓名金牛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指导教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小组淮阴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15年06月一、设计目的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0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1、由发光二极管发光,光敏三极管接收光线,当遮挡光线时,音乐片发声;不遮挡时,不发声。
2、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
3、画出总体电路图,焊接实物,调试完成。
4、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
三、总体设计图1 光控音乐门铃原理框图3.1 光控音乐门铃电路总框图图2 为光控音乐门铃电路原理图,分别是由光控电路部分和音乐门铃部分组成。
3.2 光控部分当光照射光敏二极管VD时,使三极管基极处于低电位,三极管VT1截止,输出高电平;当无光照时,VT1导通,输出低电平。
根据PN结反向特性可知,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反向电流很小且处于饱和状态。
此时,如果无光照射PN结,则因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量有限,反向饱和电流保持不变,在光敏二极管中称为暗电流。
当有光照射PN结时,结内将产生附加的大量电子空穴对(称之为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结的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剧增,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
3.3 音乐门铃电路音乐芯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逻辑控制电路、振荡器、地址计数器、音符节拍存贮器(ROM)、音阶发生器、输出驱动器。
门铃的课程设计

门铃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门铃电路的原理与构造;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路知识,分析并解释门铃工作过程中电流的流动情况;3. 学生了解并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门铃电路的搭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电路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3. 学生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电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路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安全意识较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安全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达成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回顾: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认识,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电路知识,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门铃电路原理与构造:详细讲解门铃电路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门铃电路的构造,包括电源、开关、门铃、导线等组成部分。
3. 动手实践:指导学生分组进行门铃电路的搭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4. 安全用电教育: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进行电路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5. 小组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就门铃电路搭建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回顾电路基础知识,讲解门铃电路原理与构造。
第二课时:分组进行门铃电路搭建,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555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555电子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555定时器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2. 学会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电子门铃电路,理解电子门铃中各元件的作用及电路连接方式;3. 掌握电子门铃制作过程中所需的焊接技能和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555定时器集成电路设计简单的电子门铃电路;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电子元件的焊接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学习电子技术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3.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注重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555电子门铃的制作过程,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 555定时器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电子门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焊接技能及安全知识。
2. 实践操作:- 555定时器集成电路的识别与使用;- 电子门铃电路的搭建、焊接与调试;- 故障排查与问题解决。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555定时器集成电路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电子门铃电路设计原理讲解;-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包括电路搭建、焊接、调试及故障排查;- 第四阶段:总结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交流制作经验。
4. 教材关联:- 教科书第四章第三节:555定时器集成电路的应用;- 教科书第五章第二节:电子门铃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555定时器集成电路的应用和电子门铃制作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明确教学进度和教材关联内容,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电子门铃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电子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路组成、传感器功能等。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基本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并了解其在电子门铃中的作用。
3. 学生能解释并计算电子门铃中涉及的简单电路计算,如电流、电压的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子门铃电路。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试并调试电子门铃电路,解决常见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电子门铃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尊重和沟通。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门铃基础知识:- 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
- 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蜂鸣器等。
- 电子门铃工作原理: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声音输出。
2. 电子门铃电路设计:- 电路图绘制:使用相应的符号表示电子元件,绘制电子门铃电路图。
- 元器件选型: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
- 电路搭建:按照电路图,连接电子元件,搭建电子门铃电路。
3. 电子门铃制作与调试:- 动手制作:学生分组进行电子门铃的制作,培养动手能力。
- 故障排查:分析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学会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0-1班******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内容摘要 (3)第二章工作原理 (3)2.1声光双音门铃的系统框图 (3)2.2双音门铃电路设计指标 (3)2.3双音门铃电路工作原理 (4)2.4闪烁灯光电路设计指标 (5)2.5闪烁灯光电路工作原理 (6)2.6基于NE555的声光双音门铃工作原理 (7)第三章元器件 (8)3.1元件清单 (8)3.2NE555定时器的介绍 (8)第四章电路仿真 (10)4.1仿真电路图 (10)4.2仿真结果 (11)第五章改进意见与展望 (12)第六章心得体会 (12)第一章 内容摘要“声光双音门铃”是将门铃声音控制盒闪光控制过程结合起来的门铃电路的扩展电路之一。
门铃响起的同时伴随闪光,可避免门铃声和其他铃声或邻居的门铃声相混淆,便于应用成本低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双音”是指按下开关时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松开开关后,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
“声光”即指在门铃响起到消失的一段时间内,都伴随有闪光,我所涉及的闪光方式为两只LED 灯以一定频率交替闪烁。
电路分为两部分:双音门铃电路,闪光灯电路,具有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组成。
555定时器时中规模集成时间基准电路,可方便地构成各种脉冲电路。
由于其使用灵活,外接元件少,因而在波形的产生和交换。
定时报警,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双音门铃电路就是利用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组成。
第二章 工作原理2.1声光双音门铃的系统框图2.2双音门铃电路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开关,按下按钮时发出频率较高的“叮”声。
松开按钮时,发出频率较低的“咚”声。
门铃的“叮咚”声的频率和声音持续的时间可调。
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20HZ ~20000HZ,而300HZ ~5000HZ 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
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
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2.3双音门铃电路工作原理图2.1 双音门铃电路原理图由555 电路组成的叮咚门铃电路的组成上可见,该电路是一个由555 电路组成的音频振荡器,它的工作状态受④脚的控制。
静态时,电源通过R2 、R3 及R4 向C2 充电,C2 上端电压接近电源电压。
但因④脚悬空,电压接近OV ,使电路处于复位状态,振荡电路不能工作。
按下按钮S 后,电路被接通,电源通过Dl 向Cl 迅速充电,使④脚电压很快升高,当电压大于O.7V 时电路起振。
电容C2 通过R4 经⑦脚放电,当C2 放电使其上端电压低于Vcc /3 时, 555 电路的③脚输出高电平使扬声器发出"叮"的声响。
在按下S 前,由于555 电路④脚的复位作用,③脚输出低电平。
在按下S 后,由于Cl 被充电后电压升高,④脚的复位状态被解除,但因②、⑥脚电压在按下S 前已高于2V-cc /3 ,这就使③脚仍然保持低电平输出状态。
当松开按钮S后,电源经R2 , R3 及R4 再次向C2 充电,当充电使C2 上端电压达到2Vcc /3 时, 555 电路的③脚突然变为低电平,扬声器发出一声"咚"。
在C2 开始充电的同时,电容Cl 经Rl 放电,当放电使Cl 上端电压低于O.7V 后, 555电路复位,电路恢复静态。
由于Cl 的放电时间常数大于C2 的充电时间常数,所以不会发生在电路发出"咚"声之前使电路进入复位的工作状态。
由上述分析可知,要达到预想的"叮咚"声效果,电路中各部分的时间协调是关键。
其中主要的就是R2 , R3 , R4 和C2 数值的选择,在实际制作中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双音电子门铃以555为核心组成多谐振荡器,推动喇叭。
实际上555电路是一个可控电压振荡器,当按下AN按钮后,C1,C2分别充电。
555起振,振荡频率F1=1044/(R3+R4)c1,当松开AN后,振荡频率f2=1.44/(r2+r3+2r4)C2,图示参数的对应频率,前者约为750HZ,后者约为500hz,同时,由于c2通过r1指数放电,并加到555的控制端5脚,改变基片内部的基准比较电压,因而松开AN后,门铃实际上发出的变调的音响,直至c2上的电压放完。
2.4闪烁灯光电路设计指标当接通闪烁灯光电路的电源时,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闪烁频率适中即可。
2.5闪烁灯光电路工作原理图2.2 闪烁灯光电路原理图如图 2.2所示,555和R7、R8、C5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
F=1.44/(R7+2R8)C5, 图示参数的振荡频率约在1Hz左右,占空比为50%。
它输出的高、底电平方波驱动LED1、LED2,使之轮流“眨眼”发光。
R5、R6为限流保护电阻。
接通电源后,555起振,当3脚输出为高电平时,由于LED1正极与电源相连相当于高电平,负极通过R6与 555多谐振荡器的3引脚相连LED1不发光。
LED2的正极相当于高电平,负极与地相接,所以LED2先发光。
当3脚输出为低电平时,由于LED1正极与电源相连相当于高电平,负极通过R6与 3脚相连相当于低电平,LED1发光。
而LED2的正极相当于低电平,负极与地相接,所以LED2不发光。
从而实现了电路的轮流眨眼功能2.6基于NE555的声光双音门铃工作原理图2.3 基于NE555的声光双音门铃在电路的设计中能否通过一个开关来控制整个电路是整个设计的关键所在。
眨眼电路和双音电路为能实现同步和有同一开关控制,使用电容控制两电路中的 555定时器的第4脚,当电源开关AN按下后,眨眼电路和双音电路同时工作,同时双音电路中的一电阻短路,发出同一频率的声音,眨眼电路两个发光二极管轮流闪烁。
当AN松开后,控制第4脚的电容放电为俩个555定时器的第4脚提供高电平使俩电路能继续工作,直到电容放电结束。
眨眼电路中发光二极管将继续轮流闪烁,双音电路中由于充电回路改变,则发出声音的频率将改变,频率变底,随着电容的放点,其电压将逐渐变底,直至声音消失.于是此电路实现了双音与眨眼同步,同时全部电路也实现了同一按扭的控制。
第三章元器件3.1元件清单NE555芯片2个,0.5W 8Ω的喇叭1个,发光二极管2个,3K的电阻3个,20K 的电阻2个,10K的电阻1个,510Ω的电阻2个,47μF的电容2个,10μF的电容1个,0.1μF的电容2个,5.8V的直流电源1个,4007二极管2个,按钮开关1个。
3.2NE555定时器的介绍555定时器是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法灵活、用途广泛的多功能电路。
只要外部陪接少数几个阻容元件便可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电路。
555定时器的电源电压范围宽,双极性555定时器为5—16V,CMOS 555定时器为3—18V。
可以提供与TTL及CMOS数字电路兼容的接口电平。
555定时器还可输出一定的功率,可驱动微电机、指示灯、扬声器等。
它在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仪器与仪表、测量与控制、家用电器与电子玩具等领域有着广泛它的各个引脚功能如下:1脚:外接电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2脚:TL低触发端3脚:输出端Vo4脚:DR是直接清零端。
当DR端接低电平,则时基电路不工作,此时不论TL、TH处于何电平,时基电路输出为“0”,该端不用时应接高电平。
5脚:VC为控制电压端。
若此端外接电压,则可改变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当该端不用时,应将该端串入一只0.01μF电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扰。
6脚:TH高触发端7脚:放电端。
该端与放电管集电极相连,用做定时器时电容的放电8脚:外接电源VCC ,双极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是4.5 ~ 16V,CMOS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为3 ~ 18V。
一般用5V。
当TH高触发端6脚加入的电平大于2/3Vcc,TL低触发端2脚的电平大于时,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触发器置“0”,放电管饱和,7脚为低电平。
当TH高触发端加入的电平小于2/3Vcc,TL低触发端的电平大于1/3Vcc时,比较器A1输出低电平,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触发器状态不变,仍维持前一行的电路状态,输出低电平,放电管饱和,7脚为低电平。
当TH高触发端6脚加入的电平小于2/3Vcc,TL低触发端的电平小于2/3Vcc 时,比较器A1输出低电平,比较器A2输出高电平,触发器置“1”,输出高电平,放电管截止,7脚为高电平。
因7脚为集电极开路输出,所以工作时应有外接上拉电阻,故7脚为高电平。
当从功能表的最后一行向倒数第二行变化时,电路的输出将保持最后一行的状态,即输出为高电平,7脚高电平。
只有高触发端和低触发端的电平变化到倒数第三行的情况时,电路输出的状态才发生变化,即输出为低电平,7脚为低电平。
第四章电路仿真4.1仿真电路图4.2仿真结果门铃电路闪光灯电平输出波形图开关闭合时的蜂鸣器输入波形开关断开时蜂鸣器的输入波形第五章改进意见与展望声光双音门铃在设计上注重了节能,低成本、小巧、美观、便于安装等特点,适合普及。
声光双音门铃采用以555多谐振荡器为主要部件,电压稳定在5V~6V,设计巧妙,如果加以集成,成本将会更加低廉基于NE555的声光双音门铃实现了门铃的声光同步,但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说门铃的音调过高,发光二极管亮度不够等问题。
希望后人能够解决,优化。
如果在此基础上灯光能够延时,那么,声光双音门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说,当作聋人门铃等。
我相信,在后人改造之后,声光双音门铃会发挥到它最大的用处,为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
第六章心得体会眨眼双音门铃的设计采用以555定时器为核心,通过电容的充放电改变2、6脚的输入状态从而实现输出方波的功能,通过开关控制短路电阻来改变电容的冲放电时间,改变了输出方波的频率。
从课程设计的选题、查找资料、电路仿真、买电子元件、焊接电路板及调试中,我学会了不少东西,这也是我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做课程设计,在这期间虽然比较辛苦,但我获取的东西很多,我熟悉了Multisim、visio2003和word2003的用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让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焊接电路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我都一一克服了,焊接技术及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虽然焊好之后,电路有很多瑕疵并且不怎么美观,但这毕竟是我一个星期来努力的成果,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我下定决心,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焊出更加美观的电路板,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会实现我的愿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