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对联知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讲解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讲解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初中生必知文学常识——对联

二.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 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春回大地诗行绿 日耀长天画卷红
名动形 名 词词容 词
词
名
形
词
容
词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中古汉语四声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阴平 阳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声 去声
平声 仄声
春回大地诗行绿
—— —— I
I —— —— I
日耀长天画卷红
I
I —— —— I
I ——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无情对
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 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 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学生对联100副欣赏大全

学生对联100副欣赏大全1.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横批:学无止境2.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横批:自强不息3.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下联:不进则退横批:勇往直前4.上联:立志须存千载远下联:闲话勿过三分钟横批:志在千里5.上联:学贵有恒下联:道在悟真横批:持之以恒6.上联:智慧源于勤奋下联:伟大出自平凡横批:勤奋伟大7.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横批:博览群书8.上联:读书破万卷下联:下笔如有神横批:才华横溢9.上联:书卷多情似故人下联:晨昏忧乐每相亲横批:书香门第10.上联:光阴易逝岂容我待下联:学问难成莫负斯时横批:惜时如金11.上联:知识如海航无际下联:勤奋为舟渡有缘横批:勤学不辍12.上联:万卷书藏胸中宝下联:千秋业在笔头功横批:学富五车13.上联:博观而约取下联:厚积而薄发横批:厚积薄发14.上联:勤为学业之根基下联:思为智慧之源泉横批:勤思敏学15.上联:智慧如星照暗夜下联:学问似海润心田横批:智慧如海16.上联:书卷展时逢故人下联:笔墨落处见真章横批:文采斐然17.上联:勤学若渴求甘露下联:苦练如磨出精金横批:精益求精18.上联:墨香浸透书千卷下联:心悟方知学万源横批:心领神会19.上联:博览群书才自厚下联:勤学好问智方高横批:才高八斗20.上联:学海无涯勤者进下联:书山有路志者登横批:志在四方21.上联:笔耕不辍文思涌下联:心悟常新智慧增横批:文思泉涌22.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笔墨生香绘春秋横批:书香四溢23.上联:学无止境勤为径下联:行有定规德作基横批:德行天下24.上联:勤奋铸就成功路下联:智慧开启未来门横批:智慧之门25.上联:学海泛舟寻真理下联:书山漫步觅知音横批:寻真觅理26.上联:知识广博心自阔下联:学养深厚品自高横批:学品兼优27.上联:勤学善思求真知下联:精研细琢出佳作横批:精益求精28.上联:书卷盈门香满室下联:才情横溢耀四方横批:才华横溢29.上联:学问如海绵吸水下联:才智似星火燎原横批:学富才高30.上联:书声琅琅传千古下联:笔墨盈盈绘春秋横批:书香传世31.上联:晨读暮诵声声好下联:笔耕砚耕日日新横批:学而不厌32.上联:书声阵阵催奋进下联:笔墨点点映心田横批:励精图治33.上联:智慧如炬照前路下联:知识如航指迷津横批:指路明灯34.上联:勤奋铺就成功路下联:毅力铸就辉煌名横批:辉煌前程35.上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联:立千秋志创千秋业横批:志存高远36.上联:学海泛舟求知渴下联:书山漫步探真理横批:求知若渴37.上联:笔耕砚田耕智慧下联:心耘学海耘才华横批:智慧才华38.上联:勤奋耕耘终有获下联:坚持不懈定成功横批:收获成功39.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笔墨生香绘人生横批:智慧人生40.上联:勤能补拙才自厚下联:志在千里路不遥横批:志在千里41.上联:学如逆水行舟进下联:心如平原走马奔横批:奋勇前进42.上联:知识宝库勤开启下联:智慧明灯常照亮横批:智慧之光43.上联:书声琅琅迎晓日下联:笔墨盈盈绘前程横批:前程似锦44.上联:智慧如星照大地下联:知识似海润心田横批:知识之光45.上联:学海无涯勤为舸下联:书山有路志作梯横批:志存高远46.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砚池无墨亦飘香横批:智慧飘香47.上联:笔耕砚田心自乐下联:书声琅琅梦常新横批:学海无涯48.上联:知识宝库勤探索下联:智慧明灯照前程横批:前程光明49.上联:晨钟暮鼓催勤奋下联:笔墨纸砚绘华章横批:勤奋华章50.上联:书卷多情映日辉下联:心田有志绘春秋横批:志在春秋51.上联:晨读暮省日有所进下联:笔耕砚耘月有所成横批:日积月累52.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胸怀壮志绘前程横批:志存高远53.上联:墨香浸透书千卷下联:汗水浇灌梦万朵横批:梦想成真54.上联:学海无涯勤者渡下联:书山有路志者攀横批:志在千里55.上联:书声琅琅迎晓日下联:笔墨翩翩舞春风横批:春风化雨56.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砚池静谧照心灵横批:心灵之镜57.上联:晨钟暮鼓催勤奋下联:砚墨书香伴成长横批:勤奋成长58.上联:墨香四溢书声朗下联:才华横溢志气昂横批:才华横溢59.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丹青妙手绘春秋横批:智慧春秋60.上联:笔耕砚田勤播种下联:心耘学海志扬帆横批:扬帆起航61.上联:晨读暮写心不倦下联:砚墨书香意自闲横批:学海无涯62.上联:学海泛舟求知路下联:书山漫步探宝藏横批:探索无限63.上联:墨香浓郁浸心田下联:智慧璀璨照前程横批:前程似锦64.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诗词飘逸展才华横批:才华横溢65.上联:晨读暮写勤不辍下联:砚墨书香伴我眠横批:勤奋不辍66.上联:学海无涯苦作舟下联:书山有路志为梯横批:志存高远67.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砚池澄澈映心灵横批:心灵澄澈68.上联:晨读暮写勤不懈下联:笔耕砚耘志更坚横批:坚韧不拔69.上联:书声琅琅迎晓日下联:砚墨飘香伴月夜横批:日夜兼程70.上联:墨香浓郁书声朗下联:智慧璀璨心光闪横批:智慧之光71.上联:晨读暮写心不倦下联:砚墨书香意更浓横批:意浓情浓72.上联:学海泛舟求真理下联:书山漫步探未知横批:探索未知73.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砚池静谧映才华横批:才华出众74.上联:晨读暮写心自在下联:砚墨书香梦飞扬横批:心随梦飞75.上联:学海无涯勤探索下联:书山有路志攀登横批:攀登高峰76.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砚池澄净照品行横批:品行端正77.上联:晨读暮写心不倦下联:砚墨书香意悠然横批:悠然自得78.上联:学海泛舟寻知识下联:书山漫步觅真理横批:求真务实79.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砚池静谧映勤奋横批:勤奋好学80.上联:晨读暮写精神爽下联:砚墨书香意气豪横批:意气风发81.上联:晨读暮思悟真理下联:笔耕砚耘谱华章横批:勤学不辍82.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心田有志铸辉煌横批:志存高远83.上联:智慧如星照前路下联:勤奋为舸渡学海横批:学海无涯84.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志作舟横批:志在千里85.上联:晨钟暮鼓催勤奋下联:书声墨香润心灵横批:心灵富足86.上联:墨香浓郁书声朗下联:智慧闪烁前程光横批:前程似锦87.上联:晨读暮写心不倦下联:砚墨书香梦常新横批:梦想成真88.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笔端有力绘人生横批:人生多彩89.上联:晨读暮写日有所进下联:砚墨书香月有所成横批:日新月异90.上联:学海泛舟求真理下联:书山漫步探新知横批:探索未知91.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砚池澄净映品行横批:品行兼修92.上联:晨读暮写心自在下联:书声墨香梦飞扬横批:梦想飞扬93.上联:智慧如炬照前路下联:毅力如磐铸辉煌横批:辉煌前程94.上联:书声琅琅迎晓日下联:智慧熠熠映晴空横批:智慧晴空95.上联:晨读暮写精神爽下联:砚墨书香意志坚横批:意志坚定96.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砚池静谧照心灵横批:心灵澄澈97.上联:晨读暮思心不倦下联:砚墨书香意常新横批:常新常进98.上联:智慧如泉涌不断下联:知识似海深无边横批:学无止境99.上联:晨读暮写求进步下联:砚墨书香伴成长横批:成长之路100.上联:书卷多情聚智慧下联:笔端流彩绘前程横批:前程似锦。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专题四 对联
②【对联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对联大意为:大 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连绵无尽。已 知 中的字为同一个字,请结合对联大意将下联补充完整。
专题四 对联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寄寓着期盼丰 收的美好心愿。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不仅动作简单易学,而且男 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和着欢快的碰撞节奏声,表演者翩然 起舞,轻松穿梭于开合变换的竹竿之间;持竿者吆喝助威,敲击出 灵动鲜明的节奏。观众也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纷纷加入跳竹竿的队伍。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 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 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专题四 对联
三、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1)按音调平仄区分。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 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根据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一、 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三、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 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先有“城乡富”这个“因”, 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郴同学根据景区提供的图片拟写了一副对联,但对下联举棋不定,
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 C )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______________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专题四 对联
【解析】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 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首先排除“水作琴声何 须弹”,“何须”上下联重复。根据结构相同的特点,排除“水作 琴声曲悠扬”, 根据平仄,排除“水作琴声不用乐”。
初中生应掌握的对联

初中生应掌握的对联
初中生应掌握的对联
励志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
骄傲因浅薄狂妄实无知
治学当思日精进为官应效清正廉
学业有成类
十年寒窗锁眼底一纸喜报乐心头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思进取青春励志肯拼搏学业有成一马当先
幼苗逢喜雨百花吐艳新树度春风万木争荣
一年之计春为早千里征程志在先
修身修学修人生真情真爱真男儿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梅花香自苦寒来熬头喜在汗水中乐在其中为人: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贺寿
福星高照满庭庆寿诞生辉合家欢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凤高渐展摩天翼山翠遥添献寿杯
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载春
春天: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寒尽桃花嫩春归柳叶新。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雨飞天外万物呈祥
夏天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青春有得花齐放;盛夏怎无荷连天。
秋天:秋情才醉枫如火,凉意微袭叶已黄。
天高云淡秋风爽,地满物丰硕果红
春前有雨花开早; 秋后无霜叶落迟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冬天:重重山影被雪服; 叠叠松身垂白丝。
细品梅花追冷傲; 漫观雪景慕纯洁。
寒山千里染素雪; 枯枝万朵红梅开。
自然四季与人生四季的对联
春夏秋冬行好运老幼中青皆安然
春光无限夏阳丽秋烟有形冬天寒
幼童开心老来乐中年进取青春欢
春夏秋冬岂惧他日有憾少青壮老唯求今生无悔。
中学生必知必背对联50副

中学生必知必背对联50副
中学生必备对联100副
对联是我们国粹,其形式独特,追求对仗、讲究平仄;其语言优美,文字凝练、美不胜收。
看上去有美感,读起来有乐感。
历代文人用对联为媒介,推敲文字、锤炼文采、斗智赛才。
她是文字游戏的起点,也是文字游戏的顶点,同时还是认识社会、体验人生的妙点。
世间万物,皆可入对,如“窗外莺声轻叩梦,眼中蝶舞好迷人”,这是写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这是写人;“使我开怀惟夜月,令人深省是晨钟”,这是抒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人情世故……
可是,如今在市场的滚滚大潮中,对联文化正在消亡。
没人再愿捉笔写对联了,大家都愿买印刷精美、烫着金边的对联,即使有人写,内容也是千篇一律,全是“门迎百福,户纳千祥”“事业辉煌年年在,锦绣前程步步高”之类,毫无艺术特色,没有欣赏价值。
对联文化式微,是语言文学的悲哀,也是生命体验的悲哀。
为了让大家品鉴对联的魅力,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精神的滋养,读写菌从历代名联中筛选出适合中学生记诵的50副,让大家在对联中感受母语之
美、文化之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
联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背下这些对联,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对联知识要点整理初中

对联知识要点整理初中一、对联的定义和历史1. 对联是汉字文化的瑰宝,是一种用对仗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2. 对联起源于古代汉字的书法练习,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3. 对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节日、庆典等场合。
二、对联的基本要素1. 上下联: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下联之间需要形成对仗关系。
2. 韵律:对联需要符合一定的韵律规则,如平仄、押韵等。
3. 对仗:对联的上下联需要在意义和结构上形成对仗关系,通常有对偶、对句、对联等形式。
4. 内容:对联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主题,如祝福、励志、嘲讽等,但需要简洁明了,表达准确。
三、对联的分类和形式1. 根据字数:对联可以分为四言、六言、八言对联等,根据字数的不同,对联的形式也有所区别。
2. 根据内容:对联可以分为吉祥对联、庆典对联、讽刺对联等,不同的内容会带给人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3. 根据形式:对联可以分为对偶对联、对句对联、对联对联等,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四、对联的创作技巧和要求1. 确定主题:对联的创作首先要确定主题,明确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
2. 简洁明了:对联的表达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重复。
3. 用词精准:对联要使用准确、恰当的词汇,使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4. 语言优美:对联要求语言流畅、优美,句式要多样化,以增加表达的韵味和美感。
5. 丰富想象:对联可以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丰富想象力,增强表达的效果。
五、对联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对联可以传递文化信息,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3. 对联在节日庆典、婚嫁喜庆等场合被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对联的习作和欣赏1. 学习对联需要不断进行习作和练习,通过模仿和创新,提高对联的创作水平。
2. 对联的欣赏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之对联知识点总结

对联一、对联相关知识对联,又称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写对联有四个规律:第一是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第二是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第三是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动物对动物等。
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再用。
第四是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意思可以相近,也可以相反,但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欣赏:1、云南滇池大观楼长联可谓古今第一长联: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娫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云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山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2、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3、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4、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平仄相协。所谓平仄,就是指汉字的 声调。平声近似于现在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 声近似于现在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对联要求上 下两联平仄相协,最起码是“仄起平落”,即 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例:请将下面散乱的对联组合并分清上下联
A、时雨点红桃千树 D、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E、春风吹绿柳万枝 C、有闲春色燕双飞 F、无意东风花半露
烟沿艳檐掩燕眼。 雨遇玉宇育余鱼。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词类相当结构同, 节奏相合仄对平。 上绣美好图景; 蜡炬流泪泪化雨,润茁壮新苗。
热情奉献,让家长满意; 深化教改,为学生成才。
自主发展,成栋梁服务社会; 众志成城,育英才兴旺家乡。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副挽联: 中 国 人 民 /万 岁 袁 世 凯 / 千 秋!
这副对联隐含的意思是:
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练习: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 无 益,莫 过 /一 日 曝 /十 日 寒。
上联改为:苟 有 恒,何 必 /三 更 眠/ 五 更 起 2.上联:遥 望 /东 南,建 /几 处/ 依 山 /亭 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近 看/ 西 北,造 /三 间/临 水 /轩 斋
二、词性相对.
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
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例: 1、白
对: 黑
2、来
对: 去
3、蓝/天
对:碧 / 海
4、风/萧萧
对: 雨/茫茫
5、大漠/孤烟/直 对:长河/落日/ 圆
三、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
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主谓)
(主谓)
育祖国花朵——塑人类灵魂
(动宾)
(动宾)
四、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
例: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调七彩寄情梅松竹。
戏剧
绘画
①春种满田玉,秋收遍地食。
②家中世界小, 网上天地大 书里天地宽 心里乾坤大
1. 把握句意,确定内容; 2. 理清节奏; 3.根据内容、节奏和平仄特征, 字字落实; 4.再从整体上把握,调整和修改。
卧薪尝胆苦 •金榜题名甜
拼搏创造奇迹 努力成就未来
爱民若子 ,金子银子皆是子也; 执法如山 ,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生烟夕夕多。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色难 容易
因荷(何) 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必梅(媒)。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 子岂敢对锯;
金杯玉盏,半壶清酒品人间万事; 河清海晏,一席珍馐话世上沧桑。
趣联欣赏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坐,请坐,请上坐; 茶,上茶,上好茶。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门对千竿竹短 命; 室藏万卷书长 存。
福无双至今日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 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瑰宝。
一、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 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 多可少,但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 之差,否则称为“对不起”。
一马陷身污泥内,老畜 生怎能出蹄?
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大丈夫半截人身; 朱先生三个牛头。
千山千水千才子; 一岱一河一圣人。
千年古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一担重泥挡子路; 两岸夫子笑颜回。
C、且喜满园桃李艳
3、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4、一间陋室遗书香
答案:A---4 B---1 C---2 D---3
猜一猜
1、某同学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介绍自己的业余 爱好时,巧用了一副对联,你知道他所说的业余 爱好是什么吗?
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
音乐
书法
2、你知道下面这副对联包含了哪两门艺术?
答案:A---E B---D F---C
六、意义相关
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 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
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把它们联 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1、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2、莫愁两鬓霜雪寒
闭门推开窗前月; 投石击破水中天。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鹤伴山上山伴鹤 ; 水帘洞口洞连水。
鹤伴山上山伴鹤, 山鹤相伴,鹤在何方 ? 水帘洞口洞连水, 洞水一色,水与谁归!
配对联
1、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 源记》三文所绘景色,配出下联。 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联:琅琊山蔚然深秀;
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2、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三国演义》颂英雄豪杰。
《聊斋志异》刺贪官污吏。
对联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