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加计扣除备案台帐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加计扣除研发备案所需资料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加计扣除研发备案所需资料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加计扣除研发备案所需资料:
1、《上海市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一份,另附客户端盘片
2.自主、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研究开发费预算(财务部根据实际研发费用发生额编制提供);
3.自主、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4.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5.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合同或协议应规定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费用结算、承担、分摊等方法,研究成果或收益的处理方法,受托方或合作方或成员单位的税务登记号、企业名称、详细地址、征管税务局等内容);
6.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专账管理承诺书(样式可在受理窗口领取);
7.免评项目,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非免评项目需要政府科技部门鉴定,提供《企业研究开发项目鉴定意见书》。
(上述资料均加盖公章,复印件统一使用A4纸)。
1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表-未形成无形资产

□是
□否
□自主 □委托 □合作
当年度加计扣除金额(该栏次=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研发 费用*50%)
享受税收优惠期间
年1月1日至 年12月31日
报送资料
1 、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
2、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3、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 4、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5、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自主研究开发项目不需报送); 6、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表
(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适用)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优惠项目名称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 开发费用
注册地
□中关村示范区内 □中关村示范区外
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 项目名称 项目研发方式 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
提示:纳税人在向税务机关备案时,应同时附送上述资料。
纳税人声明:本备案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 税法实施条例》 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本单位及法定代表 人(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
纳税人公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 人)签章
财务负责人签章
经办人签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
一、本备案表按研发项目填写,不同研发项目需分别填写备案表。 二、“注册地”、“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研发方式”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应 的方框中划“√”。 三、“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栏次填写现行文件规定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专账和辅助账是什么意思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专账和辅助账是什么意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专账和辅助账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会计电算化逐步普及的时代,手工账簿使用越来越少,大家使用的都是财务软件中自带的各种电子账簿,有人找遍整个财务软件也没有找到“专账”和“辅助账”。
虽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新的操作办法已经出台,但是还是有人分不清这“专账”和“辅助账”以及如何设置。
一、账簿的分类账簿按照性质和用途分类: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
当然还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比如按形式、按格式等分类。
分类账又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
总分类账简称总账,明细分类账又可分为三栏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明细账、项目核算明细账等。
备查账有时又称备查簿、台账等,是对日记账和分类账起补充作用的,主要用于登记在日记账和分类账未能登记和反映的经济业务。
到此,大家应该明白了吧:辅助账=备查账!备查账的内容可以保罗万象,并不拘泥于会计记账凭证的内容,因此与记账凭证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专账”呢?此处的“专账”可以理解为专门核算研发费用的明细分类账,且必须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核算。
二、研发费用的“专账”是怎么设置和核算的在电算化的情况下,原政策情况下研发费用核算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如下图: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均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设置,三级科目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国税发[xx]116号文、财税[2016]70号文进行设置,核算项目就使用科研项目名称或项目编号。
看看这会计科目的设置,就知道有多复杂了!为什么要整这么复杂?因为国税发[xx]116号文是有要求的,还要填写报送《项目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三级明细科目的名称都是来自于这个归集表。
发生研发支出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XX费用——资本化支出——XX费用贷:银行存款等当期,将费用化支出转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XX费用进行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先按项目编制研究开发项目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然后按税法规定计算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金额。
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及时备案所需资料有哪些

研发费⽤的会计核算,及时备案所需资料有哪些企业在⼀个纳税年度内进⾏多个研发活动时,应按照不同开发项⽬分别设置明细科⽬和项⽬台账,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额。
下⾯店铺⼩编将带⼤家⼀起了解⼀下具体的内容。
企业未设⽴专门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产经营任务的,应对研发费⽤和⽣产经营费⽤分开核算,准确合理地计算各项研发费⽤⽀出。
对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委托给外单位、集团公司进⾏集中开发的研究开发项⽬,国税发[2008]116号⽂件也有明确的规定。
对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项⽬,依据国税发[2008]116号⽂件第五条由合作各⽅就⾃⾝承担的研发费⽤分别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额。
对企业委托给外单位进⾏开发的研发费⽤,依据国税发[2008]116号⽂件第六条由委托⽅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额,受托⽅不得再进⾏加计扣除。
这就避免了研发费⽤加计扣除在委托⽅和受托⽅中的重复计算问题。
集团公司进⾏集中开发的研究开发项⽬,依据国税发[2008]116号⽂件第⼗五条规定,其实际发⽣的研究开发费,可以按照合理的分摊⽅法在受益集团成员公司间进⾏分摊。
及时备案所需资料有的纳税⼈认为,只要是发⽣的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税务机关都应当允许加计扣除,形式上的资料并不重要。
这种观点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涉税风险,要想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就必须保留和整理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有项⽬⽴项报告、项⽬费⽤和⼈员预算、董事会决议、项⽬合同或协议、项⽬效⽤报告等及时提交税务机关。
政府对研发投⼊实⾏税收优惠政策,并且设定了⼀些条件和程序,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可执⾏性。
企业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符合条件,并按⼀定的程序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这有利于引导企业规范其研发活动。
研发活动规范了,政府便可以获得企业研发投⼊的信息,企业也可以降低研发投⼊的风险,加强研发管理,提⾼研发效率。
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研发费用台账模板2016年度(分明细)

830.00
0.00 ######### 0.00 0.00 0.00
830.00
0.00
0.00 8300.00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无形资产摊
长期待摊费
销
用摊销
办公费
859.10
差旅费
通讯费
其他费用 交通费 咨询费
汽车费用
招待费
859.10 859.10
859.10 859.10
RD001项目累计
小计
工资 (加 班)
559.14
859.10
825.14
830.00
859.10
5,059.09 5,059.09
859.10
830.00
1,028.14
5,119.32 5,119.32
859.10
830.00
859.10
830.00
1,062.42
830.00
859.10
5,254.83 5,254.83
859.10 859.10
859.10 859.10
859.10
859.10
0.00 #######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专利申请
委托开发
0.00
0.00
单位:人民币元
年 月 日 凭证号
摘要
2017 1 2017 1 2017 2
2 2 2017 2 2017 3 2017 3 2017 4 2017 4 2017 4 2017 4 2017 5 2017 5 2017 6 2017 6 2017 6 2017 6 2017 7 2017 7 2017 8 2017 8 2017 8 2017 8 2017 9 2017 9 2017 9 2017 9 2017 10 2017 10 2017 10 2017 10 2017 11 2017 11 2017 11 2017 11
研发费用归集辅助台账-附件

企业填报人签章)
年月日
年月日
中介机构审核人签字 (中介机构公章)
年月日
2
开发及制造费 26 27 七、研发成果论证、鉴定、评审、验收费用 28 八、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
验费 29 九、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它费用 30 1.新产品设计费 31 2.新工艺规程制定费 32 3.技术图书资料费 33 4.资料翻译费 34 35 年度研发费用合计数(1+2+3···+34) 36 减: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的部
附件
研发项目
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台账
(已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费用除外)
纳税人名称 (公章):
纳税人识别号:
年度( 季度)
金额单位:元
企业名
称
项目名 称
起止时间
技术领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域
项目研发 人员数
技术来 自主研发
源
研发经 费 总预算 (万元)
本期研发经 费实际支出 (万元)
第一年
第二年 其中
第三年
序号
费用项目
1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 1.材料 3 2.燃料 4 3.动力费用 5 6 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本企业在职人员费用 7 1.工资、薪金
企业填报数 (元)
调整数 (元)
中介机构审核数 (元)
1
8 2.津贴、补贴 9 3.奖金 10 4.研发人员五险一金 11 12 三、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折旧费
(按规定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的仪器和设备除外) 13 1.仪器 14 2.设备 15 16 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租赁费 17 1.仪器 18 2.设备 19 20 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无形资产摊销费 21 1.软件 22 2.专利权 23 3.非专利技术 24 25 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
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

附件2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填报说明一、企业向税务机关进行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时填写本表。
二、企业同时备案多个所得税优惠事项的,应当分别填写本表。
三、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规范填写。
商事登记改革后,不再取得税务登记证件的企业,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四、优惠事项名称:按照《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管理目录》中的“优惠事项名称”规范填写。
五、备案类别:企业根据情况选择填写“正常备案”、“变更备案”。
变更备案:是指企业享受定期减免税事项,在其备案后的有效年度内,税收优惠条件发生变化,但仍然符合税收政策规定,可以继续享受优惠政策。
六、享受优惠期间:填写优惠事项起止日期。
对于优惠期间超过一个纳税年度且有具体起止时间的定期减免税,填写相应的起止期间。
对于定期减免税以外的其他优惠事项,填写享受优惠事项所属年度的1月1日(新办企业填写成立日期)至12月31日(年度中间停业,填写汇算清缴日期)。
七、主要政策依据文件及文号:按照《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管理目录》中的“主要政策依据”规范填写。
“主要政策依据”涉及税法和具体税收政策文件的,填写直接相关的政策依据。
八、具有相关资格的批准文件(证书)及文号(编号):企业享受优惠事项,按照规定需要具备相关资格的,应当填写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或颁发的相关证书名称及文号(编号)。
按照规定,不需要取得上述批准文件(证书)的,填写“无”。
文件(证书)包括但不限于: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动漫企业证书、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证书、原软件企业证书、原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非营利组织认定文件、远洋捕捞许可证书等。
九、文件(证书)有效期:按照批准文件或颁发证书的实际内容填写。
十、有关情况说明:企业简要概述享受优惠事项的具体内容,如“从事蔬菜种植免税”、“从事公路建设投资三免三减半”等。
企业备案的优惠事项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特定行业、范围或者对优惠事项实行目录管理的,企业应当指明符合哪个特定行业、范围或目录中的哪一个具体行业或项目。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的格式要求有哪些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的格式要求有哪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的设立:企业应在会计制度中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辅助账设置成一张独立账页,并进行明细账目分类,便于监管机构核对。
2.研发费用的明细分类:企业应按照研发活动的具体项目或子项目,将研发费用明细按照项目名称、费用项目、金额等信息进行分类列示,并标明该费用是否属于税前研发费用,以及是否发生了转化、转让和证券化等情况。
3.研发费用核算凭证的完备性:企业应将研发费用的核算凭证归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辅助账,凭证上应包括研发费用的科目、金额、日期以及出具单位等必要信息。
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详细记录:企业应根据要求详细记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计算方法、计算依据、年度和期初余额等信息,以便税务机关核查。
5.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的编制和报送:企业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编制相关报表和申报材料,并按规定时间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报送到税务机关。
6.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审计要求:企业应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纳入审计范围,将审计结果报送给主管税务机关。
7.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的保存: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妥善保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和相关凭证,并按规定时间保存。
保存期限一般为5年。
这些都是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助账的格式要求,企业在
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时应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记账、分类、汇总
和报送,以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