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学术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一、药代动力学:1、静脉注射本品1g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4mg/L;2、肌内注射0.75g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27mg/L,于给药后45分钟达到;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相同剂量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相似。
3、本品在各种体液、组织液中分布良好,能进入炎性脑脊液。
(1)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每8小时静脉滴注3g或65~75mg/kg,脑脊液中浓度可达0.1~22.8mg/L。
(2)每8小时肌内注射0.75g后痰液中的药物浓度为0.1~7.8mg/L;注射后2.5小时胆汁中药物浓度为1.5~15mg/L。
(3)肌内注射0.75g或静脉注射1.5g后骨组织中药物浓度可分别达2.4mg/L和19.4mg/L。
(4)皮肤水泡液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接近。
4、孕妇肌注后的羊水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仿。
5、本品亦能分布至腮腺液、房水和乳汁;血清蛋白结合率为31%~41%。
6、本品大部分于给药后24小时内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尿药浓度甚高。
本品血消除半衰期(t1/2)为1.2小时,新生儿和肾功能减退者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
7、合用丙磺舒亦可延长。
二、不良反应:1.偶见皮疹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症状消失。
2.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3.据文献报导,长期使用本品可导致非敏感菌的增殖,胃肠失调,包括治疗中、后期甚少出现的假膜性结肠炎。
4.罕见短暂性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症状消失。
5.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会有暂时的疼痛,剂量较大时尤其如此。
6.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三、临床研究【功效主治】1.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性支气管扩张症,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术后胸腔感染。
2.耳、鼻、喉科感染:鼻窦炎、扁桃腺炎、咽炎。
3.泌尿道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及无症状的菌尿症。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丹毒、腹膜炎及创伤感染。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说明书

肌内注射本品500mg后,血药峰浓度(Cmax)经1〜2小时达38mg/L(32〜42mg/L),6小时血药浓度尚 可测得7mg/L。20分钟内静脉滴注本品,血药峰浓度为118mg/L,有效浓度维持8小时。本品难以透过血-
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中不能测岀药物浓度。头抱唑林在胸水、腹水、心包液和滑囊液中可达较高浓度。炎 症渗岀液中的药物浓度基本与血清浓度相等;胆汁中浓度等于或略超过同期血药浓度。胎儿血药浓度为母 体血药浓度的70%^90%乳汁中含量低。本品蛋白结合率为74%^86%正常成人的血消除半衰期(t1/2)
3.本品与强利尿药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与氨基糖苷抗生素合用可能增加后者的肾毒性。
4.丙磺舒可使本品血药浓度提高,血半衰期延长。
【药物过量】 本品无特效拮抗药,药物过量时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和大量饮水及补液等。
【规格】
按C14H14N8O4S3计算(1)⑵
【贮藏】
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注射用头抱唑林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头抱唑林钠
英文名:Cefazolin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zuolinna
别名:先锋霉素V、头抱菌素V、先锋唑啉、西抱唑啉、唑啉头抱菌素、先锋啉、凯复卓、先锋
[[(5-甲基-1,3,4-噻二唑-2-基)硫]甲
基]-7-[(1H-四唑-1-基)乙酰氨基卜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14H13N8NaO4S3
分子量:
【形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药理毒理】
头孢唑肟和头孢呋辛纳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头孢唑肟和头孢呋辛纳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对比研究发表时间:2014-08-20T17:24:27.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李湘君[导读] 头孢唑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总有率高,副反应少,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呋辛纳。
李湘君(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1131)【摘要】目的:比较头孢唑肟和头孢呋辛纳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唑肟组(40例)和头孢呋辛纳组(40例),分别给予头孢唑肟和头孢呋辛纳治疗,头孢唑肟组用量为1.5g~3g/日,溶于100ml生理盐水分2~4次静脉注射,头孢呋辛纳组用量为每日三次,每次0.75g,2组疗程均为10d。
结果:头孢唑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呋辛纳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头孢唑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总有率高,副反应少,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呋辛纳。
【关键词】头孢唑肟头孢呋辛纳细菌性肺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170-02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半数,以冬季与初春多见,病人时常伴有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一般为急骤起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咳嗽、血痰等症状,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致使了细菌变异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对其治疗大多以西药为主,抗菌药物的治疗已经作为了公认的标准疗法。
我们分别采用头孢唑肟和头孢呋辛纳对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符合《社区、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1]。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研究头孢呋辛钠与其他药物或疗法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并 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药物经济学评估
对头孢呋辛钠进行全面的药物经济学评估,以确定其在不同治疗领Leabharlann 域的成本效益。THANKS
感谢观看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酒精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酒精同时使 用可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 现为面红、呼吸困难等症状,应
避免同时使用。
利尿剂
与利尿剂同时使用可能会降低头孢 呋辛钠的肾排泄,应注意监测肾功 能。
抗凝药
与抗凝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 的风险,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04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用药建议
剂量与给药方式
剂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感染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 化调整。通常推荐的剂量范围是75-150mg/kg/天,分2-3次给药。
给药方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应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一般每次注射时间不少于3-4分钟。对 于较严重的感染,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但应注意控制滴注速度。
头孢呋辛钠的研发成功,为临床提供了又一重要的抗生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起到 了重要作用。
头孢呋辛钠的作用机制
头孢呋辛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发挥抗菌作用。
它作用于转肽酶的跨膜丝氨酸蛋白,干 扰细菌细胞壁自溶机制的合成,导致细 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 高渗的原生质,促使细菌膨胀、变形死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0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因此应
谨慎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应权衡利弊,并告知患者可能的潜在风险。
02 03
儿童和老年人
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因此 应谨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 及时调整剂量。
最常用药品功能主治[试题]
![最常用药品功能主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5e5ab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c.png)
最常用药品功能主治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
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头孢呋辛钠说明书用量

头孢呋辛钠说明书用量篇一: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说明书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英文名:C ef ur ox im eSo di umf orI nj ec ti on汉语拼音:Z hu sh ey on gTo ub ao fu xi nn a本品的主要成份为头孢呋辛钠,其化学名称为:(6R,7R)-7-〔2-呋南基(甲氧亚氨)乙酰氨基〕-3-氨基甲酰氧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
化学结构式:ON H2分子式:C16H15N4Na O8S分子量:446.37【性状】本品为类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为广谱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结合细菌蛋白,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头孢呋辛对于病原菌具有较广的抗菌活性,并对许多β-内酰胺酶稳定,尤其是对肠杆菌科中常见的质粒介导酶稳定。
动物体外试验和临床感染治疗中证实,头孢呋辛对下列大部分细菌有抗菌活性。
需氧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产生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需氧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流感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淋病奈瑟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
儿科药物说明书

【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汉语拼音】ZSYTBFXN【英语名】Cefuroxime Sodium for Injection【主要成份】头孢呋辛钠【化学名】(6R ,7R)-7-[2-呋喃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氨基甲酰氧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 辛-2-烯-2-甲酸钠盐【分子式】C16H15N4NaO8S【分子量】446.37【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本品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或略差,但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李斯特菌属耐药,其他阳性球菌(包括厌氧球菌)对本品均敏感。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头孢唑林为差,1~2mg/L可分别抑制对青霉素敏感和耐药的全部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可对本品敏感;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本品的敏感性差,沙雷菌属大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弯曲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对本品耐药。
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壁粘肽成分的交叉连结,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形态变长,最后溶解和死亡。
【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本品1g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4mg/L;肌内注射0.75g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27 mg/L,于给药后45分钟达到;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相同剂量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相似。
本品在各种体液、组织液中分布良好,能进入炎性脑脊液,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每8小时静脉滴注3g或65~75mg/kg,脑脊液中浓度可达0.1~22.8mg/L。
每8小时肌内注射0.75g后痰液中的药物浓度为0.1~7.8mg/L;注射后2.5小时胆汁中药物浓度为1.5~15 mg/L。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为常见的抗感染药物,凡对头孢呋辛钠敏感性较高
的细菌都会被其杀死。
本药物在治疗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皮肤及
软组织感染有明显的效果。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名称来源于其主要成分
头孢呋辛钠,成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按照按C16H16N4O8S计算,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规格有0.5g、0.75g、1. 0g 、1. 5g 、2.0g 、2.25g。
在注射过程中可以采用深部肌肉注射,
也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在肌肉注射前,必须回抽无血才可注射。
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使用者需要清楚具体的反
应事项,减少使用本药物造成的心理障碍。
常见不良反应有:血栓性静脉炎,腹泻、恶心、假膜性结肠炎,皮疹、瘙痒、荨麻疹,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减少、短暂性嗜酸粒细胞
增多,可见ALT、AST、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血清胆红素一过性
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对比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04T13:55:26.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李贤华刘小云[导读]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①观察组100例,痊愈65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100例,痊愈30例,显效
17例,有效33例,无效20例,治疗有效率高达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100例,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上腹部不适2例),几率为5.0%,对照组100例,1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4例,恶心呕吐9例,上腹部不适6例),几率为19.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临床上,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是发病率较高的呼吸内科疾病,且该病病程长、起病急融合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
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方式,为探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纳入标准:①上述患者均与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
②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均知情。
与此同时,排除合并其他心肾疾病、资料不全等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患者年龄在19.0-82.0岁之间,平均(54.0±5.5)岁;观察组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在19.9-81.5岁之间,平均(54.9±4.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止咳化痰、平喘解痉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 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头孢唑林钠治疗(生产厂家:白云山天心制药集团;生产批号:H44022338),静脉滴注,一天两次,连续治疗七天。
1.2.2观察组观察组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生产厂家:深圳信立泰制药集团;生产批号:H20030539),静脉滴注,一天两次,连续治疗七天。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痊愈[3]:患者咳嗽、低热等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痰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显效:患者咳嗽、低热等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痰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有效:患者咳嗽、低热等各项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痰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②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100例,痊愈65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100例,痊愈30例,显效17例,有效33例,无效20例,治疗有效率高达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100例,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上腹部不适2例),几率为5.0%,对照组100例,1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4例,恶心呕吐9例,上腹部不适6例),几率为19.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临床上,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抑制转肽酶,并与β内酰胺结合,从而改变细菌细胞膜自身的通透性,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溶菌的目的。
头孢唑林钠属于第一代头孢抗生素,其抗菌能力比较强,能有效抑制革兰阳性菌,但是头孢唑林钠的抗菌谱不广,尤其是抗革兰阴性菌的能力比较弱[4]。
头孢夫辛钠属于第二代头孢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杀菌能力强、抗菌谱广,而且,头孢夫辛钠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起效快。
因其良好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在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中。
头孢夫辛钠尤其是对革兰阴性菌和葡萄球菌产生的内酰胺酶活性稳定,包括厌氧菌在内的其他阳性菌也均比较敏感。
头孢夫辛钠对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活性较高,其主要是与细胞细胞膜结合,并促使转肽酶激活,有效抑制细胞壁和细胞核形成,进一步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痊愈65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高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上腹部不适2例),几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相比,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远强.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体会[J].医药前沿,2016,6 (18) :50-51
[2]吴嵩,廖佑荣.3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经济学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 (6) :760-762
[3]张玉.头孢呋辛钠与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J].北方药学,2015 (11) :62-62
[4]袁冬冬,郭丽萍,杨玉玲.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呋辛钠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手术围术期感染效果的对比研究[J].上海医药,2017,38 (11)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