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并开展相关应用研究。
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呢?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和机遇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效率、改进学生服务、提高校园安全和智能化管理等。
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智慧校园建设有助于优化教学体验,增强管理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学校、师生和教职员工。
同时,智慧校园建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字时代,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智慧校园建设的机遇在于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学校可以更加便捷地将校园信息、师生数据、教学资源等数字化,实现数据的精准采集和挖掘。
同时,智慧校园建设也可以为教学创新和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智慧校园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智慧校园应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其中,数据分析技术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技术,能够提高校园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发挥数据挖掘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同时,智慧校园应用也存在一些瓶颈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因为学校要收集师生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这涉及到权限管理和学生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二是信息孤岛和标准化问题,智慧校园应用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标准化管理体系,打破不同部门、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孤岛,使信息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三、智慧校园应用的实践案例和启示智慧校园应用的实践案例包括校园门禁管理、校园卡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学生档案管理等方面。
例如,北邮智慧校园应用平台可以让学生一卡通全能化,在食堂、图书馆、宿舍等地自由使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武汉科技大学将精准听课和学生考勤打通,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互动。
对于其他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研究,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例中得到启示:一是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建设、设备管理等;二是强化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服务质量;三是开展信息化教学和底层技术研究,提高机器自主学习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便捷程度。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探索一、引言智慧校园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概念,它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旨在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的校园管理和教学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慧校园正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选择。
本报告将围绕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分析现状,探讨挑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分析1.现有智慧校园建设的进展:介绍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总结各地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2.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智慧校园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息安全隐患、师生接受程度不高等。
三、智慧校园的建设策略1.基础设施建设:阐述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设施要求,包括网络建设、智能设备及传感器的应用、数据中心的建设等。
2.信息化管理系统:介绍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职工信息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
3.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分析智慧校园建设中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问题,提出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议。
四、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1.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阐述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对校园管理和教学服务的影响。
2.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探讨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场景,如智能教室、智能图书馆等。
3.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价值,如学生成绩分析、学生行为预测等。
五、智慧校园建设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安全与隐私问题:探讨智慧校园建设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措施和隐私保护方案。
2.师生接受度和使用效果:分析智慧校园建设中师生接受度不高的原因,提出提升使用效果的策略。
3.资源投入与效益问题:讨论智慧校园建设中可能面临的资源投入和效益匹配问题,提出合理的资源配置建议。
六、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案例1.国内智慧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介绍国内一些成功的智慧校园建设案例,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课题申报书:基于校企共建的中职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基于校企共建的中职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名称:基于校企共建的中职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关键词:校企共建智慧校园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研究的现状国内现状:近年来,国内部分学校已建成智慧校园,部分学校处于规划立项或建设阶段。
但对于智慧校园的研究尚没有统一的认识。
2010年,浙江大学提出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南京邮电大学也做了一个“智慧校园”规划。
浙江大学的智慧校园规划蓝图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
但针对中职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主要参照大学模式,处于初探或思考时期。
国外现状:自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国外便开始基于“智慧地球”下的智慧校园的探索,现已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式。
关于智慧校园的创建,主要是以从网络、IT基础设置、数据中心、云服务器托管等方面进行构建,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技术、资源支持,使教师教学更加全面,方便老师管理学生,维持课堂秩序,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更加自主、创新地学习。
2、选题的意义(1)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中等专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中等专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校园作为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正逐渐在各大中等专业学校得到推广和应用。
智慧校园建设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校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教师提供更加便捷与智能化的教育环境。
二、目标与任务1.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更加智能、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
2.优化校园管理: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提高校园管理水平,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提高学校安全性: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学校的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理能力,维护学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形成校园文化: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形成积极向上、浓厚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具体建设方案1.教学环境建设(1)推行智能化教室:在教室中配备智能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和互动式教学工具,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教学效果。
(2)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校内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3)智慧图书馆建设:引入自助借还书设备、智能导航系统和阅览区域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读者体验。
2.校园管理建设(1)建设校园智慧门禁系统: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实现学生进出校园的自动识别和管理,提高校园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2)构建校园一卡通系统:将学生的开水、食堂消费、图书馆借阅等功能整合到一张校园一卡通中,方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3)智能校园巡更系统:利用智能化的巡更设备和系统,实现校园巡更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校园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3.安全监控与应急处理(1)安装智能化监控设备:在学校的重要位置和学生活动区域安装智能化监控设备,加强对学校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2)建设应急报警系统:在学校的重要位置和公共区域设置应急报警设备,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快速报警和紧急处理,保障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实践

3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①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课题《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实践》(项目编号:QN2019197)。
作者简介:刘海龙(1979—),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
DOI:10.16661/ki.1672-3791.2008-5042-3815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实践①刘海龙 龚冬伟 张泰(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摘 要:智慧校园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各类技术的整合应用,可建构出一个基于系统化、功能化运行的架构体系,以对内部校园事务实现智能化处理。
基于此,该文以智慧校园为出发点,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两方面,阐述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指出目前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并对智慧校园体系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慧校园 信息化环境 建设 探索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a)-0032-03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LIU Hailong GONG Dongwei ZHANG Tai(Hebei Software Institute, Baoding, Hebei Province, 071000 China)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mart campus can construct an architecture system based on systematic and functional oper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so as to realize intelligent processing of internal campus affair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the smart campu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xpound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mart campu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nducts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smart campus system.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mart campu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智慧校园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与数据信息相关的教学事务进行系统化整合,然后在校园网络的承接下,依据基准参数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核对,令信息化系统实现智能转变,以提高校园运行质量。
智慧校园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智慧校园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校园建设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智慧校园是指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全校的信息化建设集成起来,实现校园内各类资源的共享、控制、分配和管理,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
虽然智慧校园建设有很多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智慧校园建设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一、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1.安全问题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校园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信息流量不断增加。
加之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升级,这些造成了对校园信息安全的巨大挑战。
同时,由于学校较少投入信息安全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许多安全问题因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2.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尽管技术的不断进步,但目前的智慧校园依然存在很多局限性。
例如,目前的技术难以满足人机交互、多场景应用、智能感知等一系列需求,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瓶颈还比较明显,这限制了智慧校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3.资金和人力资源不足智慧校园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
很多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缺乏专业人才、技术研发能力不足、长期投入不足等问题。
这些因素限制了智慧校园建设的速度和效益。
4.信息孤岛问题智慧校园建设中,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缺乏整体性,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因此,学校各部门、教学资源、信息系统等之间存在信息孤岛问题,造成资源浪费,阻碍了教学和管理上的进一步优化。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对策1.建设全面的信息安全体系为了保障智慧校园信息的顺畅运作,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建立全面的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等各个方面,并进行持续的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威胁。
同时,加强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校内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在改善现有技术的同时,需引入新技术来丰富智慧校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可以很好地提升智慧校园的自动化程度、智能化水平和互联性。
基于需求导向的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智能规划NO.09 202345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基于需求导向的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陈正盛1刘建龙2* 刘双娥1孟文静1周浩1(1.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2.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摘要: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逐步推广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职业院校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文章从智慧校园建设需求角度出发,以数据融合、效率稳定、资源共享为建设理念,构建以职业院校为对象的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并对其主要建设内容进行阐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方案,对智慧校园的建设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慧校园;资源共享;需求导向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936(2023)09-0045-03DOI:10.19301/ki.zncs.2023.09.013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以职业教育的业务需求和智慧校园信息化为要求,主要面向学校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用户,以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为目标,助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专业性较强,操作环节也较为复杂。
所以,当前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各系统和布线管道建设不合理,智慧校园推行困难;整体建设缺乏前瞻性和扩展性,各项功能和应用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不断投入资源改造升级;缺乏专业性较强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在使用中会出现安全问题和故障;过分依赖硬件设备的堆积,耗费高额资金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造成资源过度浪费;各系统相对独立,易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实现各类基础大数据的共享交换和集成化管理。
文章基于职业院校对智慧校园建设的需求分析,对职业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依托先进的IT、通信、虚拟化、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建设“资源节约、资源共享型”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的科技正在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传统的行业也在进行数字化改造,教育也不例外。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体验,学校也开始了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智慧校园是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并通过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联动,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人性化、现代化水平,实现创新教育。
智慧校园包括校园门禁管理、教学资源平台、电子考试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校园网络管理系统、教室管理系统、教学实验平台等。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一)提高信息化水平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使教育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方便学生、家长、教师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增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促进了教学的管理与发展。
(二)改善教学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可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同时也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创新。
(三)加强教学质量智慧校园的应用也可以增强教学质量。
教育信息化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机构的管理,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与改进,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实现了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智慧校园建设也可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一)智慧校园门禁管理系统智慧校园门禁管理系统是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该系统可以实现一卡通管理,实时监测学生在校情况,保证学生、教师、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智慧教学管理系统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课堂控制。
将老师的授课资料、学生的作业、考试、试题等全部集成到一个平台上,方便教师组织授课、查看学生考试情况,也便于学生与家长随时了解教学情况。
(三)智慧宣传管理系统智慧宣传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学校的宣传与推广活动,用于组织和发布校内校外并存的宣传活动,传播学校的文化和形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来到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之上又发展起来了智慧校园。
可以说“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高端形态、理想追求。
该文拟采用小区短信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框架内对建设智慧图书馆、智慧实训场所等项目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小区短信技术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24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指出,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而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纲要》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步骤之一。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目前共有三类: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2)技工学校(简称“技校”);3)高级职业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高”)。
中等职业学校从传统校园到建设并建成数字化校园,已经经过了多个阶段及多个层面的研究,在代替了传统校园的纸笔和电教后,数字化校园也完成了计算机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建设。
随着传感技术、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智慧校园的建设已掀起一股浪潮,改变以往人们传统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改善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1 数字化校园的缘起
数字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数字化,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
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1990年,美国的格林发起了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
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演讲,明确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在此之后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数字化概念,并引申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概念。
学校在开展教育、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工作全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络实现数字化教学和学校办学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2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200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
在“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后,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和建设思路,西南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都在筹划、实施智慧校园的建设。
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种智慧校园支持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吴颖骏,2010)。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智慧校园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沈洁等在2011年认为,智慧校园是一种将人、设
备、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因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整合的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的相关性为核心,通过多平台的信息传递手段提供及时的双向交流平台,简单说,就是更智能更智慧的学校;黄荣怀等在2012年认为,智慧校园能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智慧校园的发展及应用如图1如示:
智慧校园的发展是数字化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也已成为一种共识。
然而智慧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内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来说物力有限,要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切合实际应用的结合点,既能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财力物力构建一定规模的智慧校园实践项目,又能将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成为市级领先、省内一流的职业教育信息化高地,因此本文准备以本校数字化校园中已部分建成的智能办公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采用小区短信技术,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探索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的实践之路。
3 小区短信技术
3.1 小区短信概念
利用手机用户进出特定范围需与交换机交换位置信息的特性,结合目前短消息发布平台,实现在特定区域范围、特定时间对特定客户群,发送特定服务短信。
其原理利用移动信号的信令监测系统监测信令过程,获得手机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小区短信系统主要由
信令采集、信令分析、短信业务应用三部分组成。
用户从进入小区到收到短信所经历的流程如图2所示:
3.2 小区短信系统流程
1)用户手机进入热点范围,向基站发送信令消息,产生信令过程;2)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交互用户信令消息;3)基站控制器与移动服务中心交互用户信令消息;4)小区短信系统的信令采集部分从基站控制器与移动服务中心之间采集到原始信令消息,进行信令分析;5)小区短信系统将预先准备的短信写入短信网关;6)短信网关为手机用户下发短信。
3.3 系统功能
在同一个热区同一用户,可控制对其每天发送的信息条数;同一条信息只发给同一个用户一次;系统可控制发送短信频次(如每天或者第月或每周),可控制发送短信时段(如每日早9晚5之间发送);过滤热区常驻人员屏蔽黑名单发送;系统提供用户拒绝接收功能。
应用场景:小区短信从业务使用者来看,主要包括政府公益类、行业信息类。
4 中等职业学校内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也属于传统校园的一种,在传统校园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经历了从电教到数字化的过程,在当前社会都在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中,中等职业学校也走到了将要建设智慧校园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落伍将会落后一个时代。
只有跟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积极构建“智慧型”的校园环境才有可能真正提升
校园的信息化水平。
因此,我们认为建设智慧校园应遵循以下原则:1)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校园发展的最高阶段。
智慧校园的发展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
2)智慧校园建设时应遵循顶层设计,既可以先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再扩展成为智慧校园,也可以直接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只要作好长期规划,分步实施都能实现建设目标。
3)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智慧校园的实践建设,实施跨越校园地理范围、空间范围层面上的智慧校园项目。
4)智慧校园建设依赖于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生产商家的积极参与也是建设中的关键。
以某中等职业学校为例,在智慧校园的实践中,可以逐步建成以下智能网络平台:
1)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网络);2)科研支撑平台(教学科研网络);3)校务管理平台(智能办公网络);4)校园服务平台(高效接入网络);5)教学管理平台(远程及在线教学网络)。
利用数字化校园中已部分建成的智能办公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平台,后期在校园内局部建成物联网络,有效获取人、财、物及产、学、研信息,进行资源整合、服务集成,逐渐实现智慧校园中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决策。
实践项目里的智慧图书馆,有信息采集及信息推送两个过程,采用小区短信技术,通过采集手机信息的范围精准控制,建成一个智慧型的图书馆,能够实现手机短信的无目标推送,让每一个走进校
园图书馆的读者,接收到最新一期图书简报、新书信息、会议厅、报告厅讲座信息等。
具体流程如下:读者进入图书馆这个小区短信范围,产生信令过程,小区短信系统会从这个信令过程中采集到需要的资料进行信令分析,再将它与短信应用部分进行比对,最后由短信网关向用户发出信息。
在此过程中,产生三个层面的数据,全面感知层相当于物理层、可靠传递层相当于网络层、智能处理层想当于应用层。
读者进行图书馆的范围,就如同进入一个智慧网络,实时采集信息,推送有关数据,再与图书馆里的物联网相联,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如资金容许,可以试点建设智慧实训工厂,采集走进实训工厂的师生手机信号,推送与实训相关的课程及实训场所使用情况等信息。
实现智慧化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
推而广之,也就可以建设智慧宿舍、智慧餐厅,进而实现智慧校园,智慧信息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 宗平,朱洪波,黄刚,许建真. 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5-19+51.
[2] 严大虎,陈明选.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11(6):123-125.
[3] 冀翠萍. 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j]. 现代教育技术,2012(1):49-53.
[4] 沈洁,黄宇星. 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122-125.
[5]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 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7.
[6] 任斌. 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j]. 福建电脑,2012(9):57-58.
[7] 汪志宏. 智慧校园的服务与应用的案例分析[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55-56.
[8] 陈明选.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61-65.
[9] 吴颖骏. 浙江大学:基于”云”的智慧校园[j]. 中国教育网络,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