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子结构比较解析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再试一次,你会成功的。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puter.【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

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

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础上,打乱其原有的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重新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组合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前重心与后重心——英汉句子比较

前重心与后重心——英汉句子比较

前重心与后重心——英汉句子比较中英文句子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前重心与后重心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本文将对比英汉句子的前重心与后重心,分析其差异,提出双语学习的建议。

一、前重心与后重心的定义前重心和后重心是指句子的重心分别位于句首或句尾,前重心指句子的重心位于句首,而后重心指句子的重心位于句尾。

在英语中,句子的重心通常位于句子的句首,主语和谓语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而在汉语中,句子的重心通常位于句尾,主语和谓语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

二、前重心与后重心在英汉句子中的表现1、英语句子在英语句子中,通常采用前重心,即句子的重心位于句首,比如:He is a teacher.出现在句首的是主语,而出现在句尾的是谓语,句子的重心明显位于句首,是一个前重心的句子。

2、汉语句子在汉语句子中,通常采用后重心,即句子的重心位于句尾,比如:他是老师。

出现在句首的是主语,而出现在句尾的是谓语,句子的重心明显位于句尾,是一个后重心的句子。

三、前重心与后重心在英汉句子中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前重心与后重心上有明显的不同,前重心是指句子的重心位于句首,而后重心是指句子的重心位于句尾。

英语中,句子的重心通常位于句子的句首,而在汉语中,句子的重心通常位于句尾,这就是英汉句子的前重心与后重心的主要差异。

四、双语学习的提示由于英汉句子的前重心与后重心差异,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双语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双语。

1、学习英语时,应试着把句子的重心放在句首,把句子的关键信息放在句首,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学习汉语时,应试着把句子的重心放在句尾,把句子的关键信息放在句尾,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英汉双语学习时,要注意把双语的前重心和后重心结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双语。

五、结语前重心与后重心是英汉句子结构中的一个明显差异,也是学习双语时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双语时,应该根据双语的前重心与后重心差异,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更好地掌握双语的目标。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在英汉语言文化交流中,篇章结构作为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英汉语言的不同语法结构影响着两种语言的篇章组织方式,本文将就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展开分析。

一、英语篇章结构的语法特点1. 英语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通常采用主谓宾的结构,句子中的成分顺序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例如:She ate an apple.(她吃了一个苹果。

)2. 英语的篇章结构注重逻辑关系和前后呼应,常采用连接词如:firstly,secondly,therefore,however等来进行段落间的连接,使篇章结构紧凑,逻辑性强。

1. 汉语采用主谓宾的句子结构,但成分顺序灵活多变,通常采用主谓宾、主谓宾补、主谓宾宾、主谓双宾等不同句子结构来表达不同的语义。

例如:他吃了一个苹果。

2. 汉语篇章结构注重信息的层层展开,主题句在段落开头出现,将要表达的内容循序逐层展开,使得文章逐步深入,逻辑性相对较弱。

1. 英语的篇章结构偏向于逻辑性和直线性,注重前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连接词来呼应,使得文章结构紧凑,易于理解。

而汉语的篇章结构注重信息的层层展开和由表及里的表达方式,段落间逻辑关系较为自由,逻辑性相对较弱。

2. 英语句子结构较为简洁明了,通常通过主谓宾结构表达,成分顺序固定,逻辑关系清晰。

而汉语句子结构灵活多变,语序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增加了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3. 英汉两种语言在篇章结构的语法特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篇章结构注重逻辑性和前后呼应,汉语篇章结构注重信息的层层展开和由表及里的表达方式。

1. 英汉篇章结构的不同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英语的篇章结构凸显了西方思维的逻辑性和直线性,而汉语的篇章结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信息的由表及里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2. 对于英汉语言学习者来说,需要充分意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篇章结构上的差异,灵活运用适当的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观点,避免因篇章结构的不同而造成的语言隔阂和交流不畅。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1. 引言1.1 引言概述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是一门跨文化研究领域,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的篇章结构和语法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特性和文化背景。

英语是一种基于主谓宾结构的语言,句子以主语为中心,谓语为核心,宾语为补充的结构比较常见。

而汉语则是一种基于主谓宾补结构的语言,句子以主语为核心,谓语为主体,宾语和补语为修饰的结构比较常见。

在篇章结构方面,英语通常采用线性结构,文字呈现方式直截了当,一般而言,英语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文章结构清晰明了。

而汉语则较为灵活多变,篇章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进行灵活调整,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通过对英汉篇章结构和语法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运用习惯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对比分析的结论,更好地进行英汉语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 正文2.1 英语篇章结构1. 主题句和主题段落:英语篇章结构通常以主题句作为段落的开头,主题句用来概括该段落的主旨内容,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段落的主题。

2. 段落间的逻辑连接:在英语篇章中,段落之间通常通过逻辑连接词或短语进行连接,使得整篇文章内容连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 概括句和过渡句:在英语篇章结构中,概括句和过渡句的使用十分普遍,它们有助于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同时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4. 引言和结论:英语篇章结构通常包括引言和结论两部分,引言用来引入文章的主题,结论则总结全文内容并给出作者的看法或建议。

5. 句子结构:在英语篇章中,句子结构简洁明了,通常采用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同时也注重句子之间的平衡性和连贯性。

英语篇章结构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合理的段落安排和句子结构,使得文章内容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2.2 汉语篇章结构汉语篇章结构是指汉语语言中文章、段落、句子等单位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及其中所使用的连接词、语法结构等。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比和注意事项:
1. 语序差异:
-英语通常采用主谓宾的语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例如:She eats an apple.(她吃一个苹果。


-汉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谓宾,但汉语的语序相对较为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她吃一个苹果。

2. 关系从句: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通常使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并放在被修饰词之后。

例如:The book that I bought is interesting.(我买的那本书很有趣。

)-汉语中的定语从句通常使用关系词引导,而状语从句则不存在关系词,直接连接。

例如:我买的那本书很有趣。

3. 介词短语:
-在英语中,介词短语通常用于修饰名词或动词短语。

例如: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他对音乐感兴趣。


-在汉语中,介词短语通常用于修饰名词短语或动词短语,并且位置比较灵活。

例如:他对音乐感兴趣。

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句子结构和上下文理解原文的意思,并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准确恰当的翻译词汇和表达方式,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篇章结构是指文章、段落或文本的组织方式和逻辑关系,它是一个较为抽象、更加深入的结构层次。

英语和汉语虽然语法上有很多不同,但是在篇章结构上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比较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差异,包括句子结构、段落结构及文本结构。

一、句子结构差异在英汉翻译和写作时,应该理解英汉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汉语句子的语序比英语更为自由,而英语对语法尤为关注的句子构造更加严谨和规范。

英语中的句子通常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部分构成,而且通常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固定。

相对地,汉语中的句子结构则更灵活,主语和谓语等部分的位置可以根据语境的需要进行改变。

英语中的句子通常由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和一个宾语构成,或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等构成。

而汉语的句子结构,则可以是主谓宾结构、状主谓宾结构、并列句、复合句等多种结构形式。

由于英语中的句子结构较为规范,所以表达细节要求更高;而汉语的句子结构更为灵活,能够更加强调描述与细节。

除了句子结构之外,英汉在段落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

英语中的段落通常由一个主题句、几个支持句和一个结论句组成,有时还会有一些注释性的句子来说明某些细节。

相对地,汉语段落结构则更为自由,通常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和结论句的区分,而是通过上下文连接起来构成更为有机的整体。

从这方面来看,英语段落结构更为机械化,更强调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条理;而汉语段落结构则更为灵活,强调整体性和连贯性,而非单独的段落。

因此,如果想要提高英汉翻译和写作的技巧,就应该学会如何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段落的主题句、结论句和支持句,以便更好地传达文章的意思。

汉语文章则更为灵活,往往没有明确的层级和缩进。

相对地,它更注重上下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强调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和逻辑关系。

因此,无论是英汉翻译还是写作,都需要根据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来决定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和布局。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1. 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在汉语中常被翻译为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

例如:英语句子 "I drink tea"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喝茶"。

2. 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

例如:英语句子 "a red car" 在汉语中翻译为"一辆红色的车"。

3. 汉语中的状语位置较为灵活,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而英语中的状语一般放在句尾。

例如:英语句子 "I often go to the park"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经常去公园"。

4. 英语中存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没有被动语态,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例如:英语句子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写的书"。

5. 汉语中的句子通常比英语中的句子更加简洁,在翻译时可能需要增加一些修饰语或补充语来传达完整的意思。

例如:英语句子 "He is a teacher"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是一位老师"。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差异,实际翻译时还会受到具体语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正确的翻译需要考虑词语选择、语序调整和意义传递等因素。

句子翻译技巧(1)

句子翻译技巧(1)


汉译英:一定要为译句选择一个合适的主语,将 汉语原文中不明确的主语予以明确化。
薄薄的一本书他竟看了两个月。 It took him two long months to finish such a thin book. 我原来计划今年二月访问美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 感到扫兴。 It was a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America in February.

英语中经常使用被动语态,尤其在科技语体中, 这是因为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更少主观色彩、 结构更简单,还因为不必、不愿或无从说出主 动者或强调受动者。 相比之下,汉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少,是因为 汉语往往将宾语提前作为说话的主题,通过词 汇的手段或词序的手段来表示被动。


英译汉被动句的翻译
译成被动句
Lulled by the gentle motion and soothed by the rippling music of the waves the babies soon fell asleep. 船儿轻轻摇荡,波声潺潺悦耳,孩子们不久就睡着了。

汉译英:先弄清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其类 别,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句子组织起来
a. 汉语用表示被动意义的词 b. 不用表示被动意义的词,汉语句子的结构本身可以 表示被动意义 c. 把谓语部分译成“是……的”
译成主动句
a. 用原句的施事者作主语 b. 补充施事者作主语 c. 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1. He was seen to play ping-pong there.
有人看见他在那儿打乒乓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晴雯先接出来,笑道:“好啊,叫我研了 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扔下笔就 走了,哄我等了这一天,快来給我写完了 这些墨才算呢!” 流水句(分句之间,似断还连,全句主要靠 意合)表面看像“形散”,但从全句来看 却“神聚”,句子意义十分清楚。
四 英汉句子重心比较
复合句中,英语的主句为主要部分,一般 放在句首,即重心在前。而汉语则一般按 照逻辑和时间顺序,将主要部分放在句尾, 形成后中心。 He has to stay at home because he is ill. 他病了只得呆在家里。
英文文章被动语态用得较多,而汉语中更 经常使用主动语态。 截止日期延长三天。 The deadline was extended for three days.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饭吃过了。 水烧开了。 房间打扫干净了。
英语也有主动语态表示被动意义的情况, 比如: The books sell well. Velvet feels smooth. 此外,还有用现在进行体和过去进行体表 示的简化被动态或自然被动态。 The gate is opening. The cakes are baking.
他带学生到工厂去参观。 He took his students to the factory for a visit. 給我充分时间,我也能做好。 Given enough time, I can do it too. 一个人不向别人学习,是不能指望有多少 成就的。 A man who doesn’t try to learn from others can’t hope to achieve much.
Carlisle Street runs westward, across a great black bridge, down a hill and up again, by little shops and meatmarkets, past single-storied homes, until suddenly it stops against a wide green lawn. 卡莱尔大街往西伸展,越过一座黑色大桥, 爬下山岗又爬上去,经过许多小铺和肉市, 又经过一些平房,然后突然朝着一大片绿 色草地中止了。
Inadequate training for farmers and the low productivity of many farms place the majority of country dweller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ir own countries.(八个名词,六个介词或连词)
五 英语句子中,there be结构和虚词 it结构广泛
There was an English evening party in the hall last night.
It is difficult to translate the original adequately.
五 英汉语态比较
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January.
我原来打算在今年一月访问中国,后来不 得不推迟,这使我非常失望。
英汉表达思路迥然不同主要是汉语重意合, 重悟性,英语重形合,重分析。同时汉语 动词多,而英语句子中只能有一个限定动 词,所以它不得不抓住主要意思,用动词 谓语表达出来,其他意思只好由非限定动 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和抽象名词, 介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全句共有九个名词(抽象名词加具体名 词),用五个介词连接起来。
农民缺乏训练,许多农场生产率很低,这 就使得大多数农民处于贫穷的困境。
三 汉语句子中,动词占优势
汉语动词没有什么形态变化,使用方便, 且重于动态描写,所以汉语动词用的多。 汉语在表达一些较复杂的思想时往往借助 动词,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逐步交代, 层层铺开,句子结构像一根竹子一样,一 节一节地接下去。
LOGO

LOGO
英汉句子结构比较

一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形合主要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意合主要 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因此英语结构紧凑 严密;汉语结构简介明快。英语句子好比 一串珍珠,汉语句子好比一盘珠子。
英语句子主干结构突出,即主谓机制突出, 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用的多,介词也用 的多,英语表达复杂思想时,往往开门见 山,然后借助英语特有次汇关系代词,进 行空间搭架,把各个句子有机结合起来, 构成一串葡萄似的句子。主干可能很短, 上面却结着累累果实。
二 英语句子名词与介词占优势
英语句子中,主要采用主谓机制。由于英 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受形态变化的约束, 句子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它是英语句 子的轴心和核心,然后要借用名词来表达。 而名词与名词之间的联系确要通过介词来 串通,所以英语中名词与介词占优势。理 解和掌握英语,只要抓住谓语动词就抓住 了句子的灵魂。但是句子句子的扩展,准 确意义的表达,往往是通过介词来实现的。
由于距离远,又缺乏交通工具,使农村 社会与外界隔绝,而这种隔绝,又由于通 讯工具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Because there is a great distance and there are not enough transport facilties, the rural world is isolated. This isolation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information med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