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起源的说法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之一

2“楚声”
《楚声》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品的总称,在音乐上称“楚声”,也叫“南音”。
楚声中的九歌
《礼记·郊特牲》载:
“伊耆氏始为蜡,蜡者也,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2“三代乐舞”
黄帝部落的乐舞叫《云门》,歌颂唐尧的乐舞叫作《咸池》,歌颂舜的乐舞叫作《箫韶》。
3“六代乐舞”:
云门—————黄帝————祭天神
咸池—————尧—————祭地神
三分损益法的意义
“三分损益法”理论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律”的理论,比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律制”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作业:1名词:三分损益法
2说出“十二”律各律的名称;
3为什么说音乐起源于劳动?说出关于原始社会音乐起源的主要观点,并能进行简要的分析;
4葛天氏之乐向我们说明了什么?
课后预习:
第四讲
授课内容:第七节中国先秦音乐论着及音乐美学思想的典范——《乐记》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先秦出现了哪些音乐论着,对音乐美学思想论着《乐记》的成书、内容及其意义应有比较细致的了解。
重点、难点:《乐记》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先秦音乐论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竹书记年》、《尚书》、《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均有有关音乐的记录以及对音乐的评论和述说,墨子、荀子也曾对音乐有过专门的论述。
墨家学派提出了“非乐”、“兼爱”的理论,主张不要音乐;
音乐的起源

音乐的起源音乐的起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音乐。
打开电视机、收音机就能听到音乐,到音乐厅、电影院、歌舞厅,去商店、大街,都能听到音乐。
仿佛音乐已经充满了每个角落。
可是音乐是从哪里来的呢?许多研究音乐的专家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的起源相关内容,欢迎阅读!音乐的起源篇1音乐的起源在古希腊时代,便有学者对此进行过探索。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在其《诗学》中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
他又在其《政治学》中说:“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反映了性格的真相愤怒与和顺的形象、勇毅和节制的形象,以及一切和这些相反的形象,其他种种性格或情操的形象这些形象在音乐中表现得最逼真。
”而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在其《理想国》的“法律篇”中更是如此论述,认为音乐是“(模仿)善或恶的灵魂”。
这种“模仿说”在历史上影响很大,直到18世纪末,对于音乐起源的探索都没摆脱“模仿说”的巨大影响。
而后的时代,许多艺术家、理论家认为音乐起源于传达自己的情感,持这种观点的人有19世纪的法国美学家维隆(E.Veron)、20世纪英国美学家阿诺理德(L.A.Reid)等。
音乐起源于劳动的命题,曾为许多西方学者所关注。
沃拉斯切克(Walaschek)和K.毕歇尔(K.Bucher)都强调过在劳动和舞蹈中身体动作的节奏应作为音乐的源泉。
他们认为:所有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必定形成一种节奏的形式,而同样动作的周期的反复,必定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因此,人类找寻这种可以减轻他们劳动的节奏:他们开始歌唱了。
他们认为磨坊工人歌、纺织歌、舵工歌、纤夫歌等,都是这样形成的。
这种说法是有其道理的,因此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其说法,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除了劳动歌之外的歌曲是如何形成的?便不得而知,难道劳动歌是最早、最原始的音乐?18世纪的席勒(J.C.F.vonSchiler,1759~1805年)则在“模仿说”的基础上,提出“游戏说”的理论,他认为在模仿冲动的背后,还有着更为原始的动力,即推动模仿得以产生的游戏。
有趣音乐知识点总结

有趣音乐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的起源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早期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显示,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乐器和声音来创作和演奏音乐。
最早的乐器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吹奏乐器,如吹奏骨笛和石笛。
而最早的歌曲记录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当时人们刻在泥板上的歌词被考古学家发现。
二、音乐的类型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音乐的结构、风格、演奏方式等。
在西方音乐中,主要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和民间音乐等类型。
而在中国音乐中,则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类型。
每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传统,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历史的风貌。
三、音乐的元素音乐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由一系列音符组成,构成了音乐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节奏则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它决定了音符之间的时序和重复方式。
和声则是音乐中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它决定了音乐的音色和和谐度。
音色是音乐中最具个性和魅力的元素,它由乐器或声乐的特定品质和音质所决定。
四、音乐的作曲家作曲家是创造音乐作品的重要人物。
他们通过创作和编曲,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转化成音乐语言。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肖斯塔科维奇等。
他们的作品为音乐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后人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五、音乐的演奏者音乐的演奏者是将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变成声音的人物。
他们通过技艺和表演,将音乐作品呈现给观众。
演奏者有歌手、乐手、指挥家等。
其中,指挥家是乐团演出的领导者,他通过指挥和表达,引领乐团和观众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
六、音乐的欣赏音乐的欣赏是一个主观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但是,要想深入地欣赏音乐,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比如,了解作曲家和作品的背景信息,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熟悉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等。
中国音乐起源之我见论述题300字

中国音乐起源之我见论述题300字
中国音乐的起源一说,自古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说它起源于美好的爱情;有人说它起源于神圣的宗教;有人说它起源于巫术。
古文献反映的音乐起源多源的观点:
一、音乐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
二、为表达感情和娱乐而产生;
三、音乐在产生过程中曾模仿自然音响与鸟类的鸣声;
四、音乐直接起源于劳动生产过程。
在前两者的情况中有音乐的产生,并且是具有一定风格、形态、特征、形式的音乐。
音乐研究者们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手握一定的有力证据,畅谈着关于音乐研究的自我见解,生活情感的爱情。
音乐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万物的声音的基础之上,为相互之间进行沟通,抒发内心情感,把所听到的声音又选择性地组织、编排起来的、以乐音和噪音为表现媒介和载体的、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
音乐的起源名词解释

音乐的起源名词解释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甚至向后世传递文化和历史。
对于音乐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音乐起源学说进行解释。
1. 自然声音起源论自然声音起源论认为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
在远古时代,人们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他们聆听风声、水流和鸟鸣等声音,逐渐开始模仿这些声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这一理论认为,音乐最初是人们表达与大自然的联系和情感的方式,它是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反映和表达。
2. 社会交流起源论社会交流起源论认为音乐的起源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和交流有关。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交际和团结作用,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音乐来示意集会、表达情感和分享他们周围的经验。
这种理论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并认为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息息相关。
3. 身体节奏起源论身体节奏起源论认为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体的自然节奏。
人类具有自然的身体节奏,比如心跳、呼吸和行走时的脚步声等,这些节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音乐的发展。
人们开始模仿和改变这些身体节奏,创造出有意义的声音和节奏,从而演变为具有自身特点的音乐。
这一理论认为,人体的节奏感对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语言起源论语言起源论主张音乐的起源与人类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的语言具有音调、节奏和重复等特征,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音乐的本质相似。
音乐最初可能是人们通过模仿语言的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交流信息的一种方式。
随着语言的发展,音乐也逐渐演变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但仍保留了与语言相关的特征。
5. 情感表达起源论情感表达起源论认为音乐的起源与人类情感表达和情绪交流密切相关。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高兴、悲伤、愤怒等情感。
音乐能够触动人们的情绪和感受,带给人们积极的情绪体验。
这一理论认为,音乐最初是人们借助声音和节奏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形式。
音乐鉴赏PPT

二、音乐的表现手段
1、声音高低:高:明亮、轻巧、兴奋、紧张《苗岭的早晨》 低:沉重、神圣、压抑、邪恶《大象》
2、声音长短:悠长节奏给人宽广、舒展、平静、安详、伤感等情绪 《牧歌》 短促节奏可以给人紧张、急促、不安、兴奋、欢快、热烈 《闲聊波尔卡》约翰施特劳斯 3、旋律是作曲家表达情感、塑造音乐形象的基本手段也是音乐的灵魂, 旋律的起伏变化与人的语调情感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行—用于表现开朗、激动、高昂的意境 《祝你生日快乐》 平行—表现坚定、呆滞的情绪或加强语气 下行—伤感、悲痛的情绪 《小白菜》
世界三大男高音为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
四、乐器与乐队
1、民族乐器(书13页) 吹奏乐器:箫、笛、唢呐、管子、笙
弹奏乐器:古筝、扬琴、琵琶、三弦
拉弦乐器:二胡、京胡、板胡、马头琴 打击乐器:大小鼓、大小锣、钹、云锣 女子十二乐坊《自由》
2、西洋乐器(书14页)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4、 男高音:分为抒情男高音与戏剧男高音 (1)抒情男高音:与抒情女高音的特征相仿,抒情男高音强调音色的 明亮,声音优美柔和,气息的流畅,富于歌唱性。适合扮演纯情王子、天 真诗人、浪漫少年等角色。普契尼《今夜无眠》选自歌剧《图兰朵》 (2)戏剧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的音色要厚实些饱满些,而且精力充沛。 他在戏剧性或悲剧性的特定情境中是通过声音和表情来显示出慷慨激昂的 炽烈情感。 5、男中音介于男高与男低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兼有两者的特色。 比才《斗牛士之歌》 6、男低音色浑厚深沉、表现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感情,如果女高音 是金字塔顶端的云雀,那么男低音就是巩固一切基础的地基。拥有人类最 低沉的嗓音,这是人声最低的音域了。
4、演奏类型:
器乐的演奏类型一般分为独奏、齐奏、重奏、合奏、伴奏和即兴伴奏。
音乐的起源

音乐的起源音乐的起源――劳动起源说国内外学者对音乐的起源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但大多停留在假说上。
其中,美学与美起源于生产劳动的观点在中国学术界和文学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从而创造了音乐产生的生理条件。
恩格斯对此作过这样的讨论:“首先,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已经成为两种主要的驱动力。
在它们的影响下,类人猿的大脑逐渐边缘化成人的大脑。
”。
正是劳动把人与自然分开,形成了与动物不同的生活方式。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实践,原始人逐渐锻炼了灵巧的手和高度发达的头脑,形成了人类各种感官,形成了人们独特的感官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了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自己。
因此,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也是劳动的产物。
在这个基础上,它可以产生中外简单或复杂的乐器、博大精深的音乐规律和理论,以及历史悠久的音乐,就像魔术一样。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也就是说,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人类大脑的发展和四肢的灵巧是过去的结果。
劳动创造了人,从而创造了音乐赖以生存的生理条件。
第二,劳动先于音乐,规定了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先是劳动,然后是音乐,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劳动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这是迄今为人们所发现的大量原始音乐和古代文献记载所证明了的,在那些音乐中,有的直接来源于劳动,成为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模仿和再现劳动生活的情景;有的以幻想的形式表现战胜自然、获得丰收的愿望。
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在1900年完成的专著《没有地址的信》,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舞蹈、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系统地论述了美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普列汉诺夫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方面的大量资料,论述了“诗歌起源于劳动”,“音乐起源于劳动”,原始舞蹈“是人的生产活动在娱乐中、在原始艺术中的再现”。
音乐的起源

音乐得起源音乐不仅就是艺术门类得一脉,而且就是作为人类得一种社会现象,就是伴随着人类得出现而产生得;或者更确切得说。
它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得产物。
那么音乐就是什么?音乐究竟就是如何起源得?古今中外有不同得说法。
我把它分成就是国外说与国内说。
国外说:在古希腊语中,“mousike”意为属于缪斯女神得东西,她并不仅指音乐,虽然音乐(music)一词由此派生而来。
缪斯就是希腊神话中九位美丽得文艺女神得通称,她们住在帕尔那索斯山,各司其职,分别掌管诗乐,舞蹈,抒情诗,历史,喜剧,悲剧,颂歌,史诗与天文。
因此对希腊人来说,音乐与诗歌密不可分,有时还与舞蹈、戏剧相结合。
音乐在古希腊人得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
古希腊神话宣称神就是音乐得发明者与最早得实践者,而在圣经得故事中,神就是一种至高无上得存在,神创造了人。
因此人始终坚信着神给了自己所需要得食物,房子,山水,也包含了音乐。
音乐之所以存在,也就是因为神。
而国内说却有四种不同得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音乐就是巫术说: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中得一些自然现象不理解,她们认为一定就是这些自然现象由某一位神(图腾)所操纵,这样有了为祈求神得保佑而搞一些活动,由于这些礼仪活动得需要就产生了音乐。
这一观点与西方神创说得观点基本一致。
第二种观点,认为音乐就是劳动说:我们得祖先主要从事集体得体力劳动,像打猎、采野果、砍树木、搬石头等。
集体劳动需要一种整齐得声音来指挥大家统一行动。
体力劳动也需要一种有号召得声音来鼓劲。
于就是,一种有规律,有力量得声音就出现了:“哎嗬,吭哟”,这就就是最早得音乐。
而当打猎成功或获得丰收时,人们又需要一种有节奏得声音来表示欢庆,于就是最早得舞蹈音乐就产生了。
人们在劳动中学会了直立行走,于就是手与脚分下,胸腔也发达了,声带及其她器官也健全了,大脑也发育成熟了。
这样人们才有能发声得嗓子,能演奏得双手与能进行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得头脑。
这些都说明音乐来源于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音乐起源的说法: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太一说、巫术说、语言抑扬说、异性求爱说、信号说2、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德国“万年骨笛”距今约三万五千3、《神奇秘谱》明代朱权4、东汉赵晔撰的《吴越春秋》中记载了黄帝时期的一首民歌《弹歌》5、《葛天氏之乐》是一部载歌载舞的乐舞,表演时有三个表演者手中拿着牛尾巴,边舞边唱,一共有八首歌曲。
6、《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7、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的贾湖古笛为我国最早的古笛。
8、周代的礼乐制度王贵为天子,因而享用的乐器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周代掌管音乐的乐官有大司乐。
9、音乐教育机构:6~9阶段在家学习,如干支、数目、四方之名等;10~20主要学习儿童的礼仪、器乐、诵读诗文、跳《勺舞》;20岁以后开始学习,成年礼仪,舞《大夏》。
10、六代乐舞: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咸池》、虞舜的《箫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周代的《大武》。
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余约500年内出现的15国的民间歌曲,共160篇,是诗经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12、荀子《成相》篇,是我国音乐说唱的元祖。
13、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秦青“生振林木,响遏行云”伯牙的“高山流水”14、八音分类法依据乐器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金类乐器:铜铃、铜鼓。
石:磬、排箫。
土:陶鼓、陶玲等。
木:柷、敔。
丝:瑟、筝。
革:应、鼍骨等。
匏:笙、竽、竹:箫、篴。
15、三分损益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中。
16、十二律律名: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17、汉承秦制,汉乐府设立“太乐”和“乐府”。
汉哀帝取消。
18、“协律都尉”李延年19、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保存了汉至唐的大量乐府歌词。
20、徒歌(情场无伴奏)—但歌(一个人唱三人和)—相和歌(一人持节者歌,以管弦相伴奏)—相和大曲(歌舞伴奏一起)。
相和歌的三调平、清、瑟。
鼓吹乐的总类: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
横吹。
21、《碣石调·幽兰》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琴谱,记载于《神奇秘谱》,唯一一首以文字记谱的琴谱。
22、《梅花三弄》是东晋时期桓伊演奏过的一首笛曲。
23、早期有“缠令”和“缠达”的曲式。
24、《广陵散》又称《广陵止息》。
25、汉代乐器:琵琶、箜篌。
26、《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共23篇,现存11篇。
据记载是公孙妮子所著。
27、阮籍《乐论》最著名的是《九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28、吴声歌是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歌曲,最初是徒歌,即清唱,后加入管弦乐器伴奏。
29、西曲分为舞歌和倚歌。
西曲流传于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一带。
30、北哥始自北魏时期,又名真人代歌。
31、元杂剧四大家:关,王,马,白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车》白朴《墙头马上》32、《龟兹乐》流传于新疆库车一带。
《西凉乐》即今天甘肃武威、张掖一带。
《疏勒乐》今天新疆西南喀什、疏勒、英吉沙一带。
《安国乐》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地区。
《康国乐》今新疆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天竺乐》今印度。
《高丽乐》今朝鲜。
33、坐部伎有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长寿乐、天授乐、鸟哥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
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寿乐。
34、燕乐:广义上的“燕乐”是相对于“雅乐”来说的“俗乐”,包含十部乐和教坊乐,次广义上的“燕乐”乃是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音乐,它融胡俗乐于一体,尤其是龟兹乐。
狭义上的“燕乐”是专指唐贞观时期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所作的《景云河清歌》35、《参军戏》以讽刺、滑稽为题材,其故事源自“汉馆陶令石耽贪污受贿之事”《踏摇娘》产生于隋代末年,是反映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歌舞音乐36、唐大曲可分为“散序”“中序”和“破”三大部分。
唐大曲分为健舞(柘枝)和软舞(绿腰)37、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
一类是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有三种类型,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唱有说38、太常寺(大乐署、鼓吹署)宫廷(教坊、梨园)39、歌唱家:许和子、李鬼年、李鹤年、裴大娘40、《乐书要录.》是武则天组织元万顷等人编写的《教坊记》是唐崔令钦《羯鼓录》是唐南卓笔记形专著《乐府杂录》是唐段安节写41、姜夔《杏花天影》《词乐曲谱》《大乐议》《琴瑟考古图》《白石道人歌曲》《古怨》42、唱赚其特点是以“缠令”和“缠达”的曲式结构43、说唱音乐有鼓子词、诸宫调、货郎儿44、元杂剧的结构为一本四折,其表演由曲、宾白、科三部分组成45、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46、《潇湘水云》郭沔是浙派琴乐奠基人47、十八律为解决十二律旋宫转调的困难,蔡元定在《律吕新书》一书中创立了“十八律”的理论。
48、《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乐书》世称《陈旸乐书》北宋宫廷雅乐派代表人物陈旸所著。
《琴史》是现存最早的史琴专著,北宋朱文长所著。
《碧鸡漫志》是研究歌唱的笔记体音乐著作,南宋王灼。
《词源》南宋张炎。
《唱论》元代燕南芝庵。
49、冯梦龙《挂枝儿》。
蒲松龄《俚曲》50、苏州弹词三大派陈遇乾(陈调)、俞秀山(俞调)马如飞(马调)51、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魏良辅、梁辰鱼)52、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名“玉茗堂四梦”分别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53、洪昇和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54、《十面埋伏》汤应曾55、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56、弦索十三套又名“弦索备考”,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57、《乐律全书》明代朱载堉著,《溪山琴况》是一篇关于古琴表演的美学理论文献,明代徐上瀛撰58、《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明代朱权编辑59、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沈心工《黄河》《体操》《赛船》、曾志忞《音乐教育论》《音乐四哭》《教育歌唱集——告诗人》、李叔同《送别》《春游》《祖国歌》60、《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61、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鹏,广东香山人。
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
代表作:《秋思》、《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合唱《春江花月夜》《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研究》《卿云歌》定为国歌。
62、黄自的四大弟子: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63、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论中国古典歌剧》昆曲64、青主《乐话》中阐述了“音乐是上界的语言”,代表作:《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65、赵元任号宜重又号重远,被称为中国的舒伯特,代表作《尽力中华》《教我如何不想他》《买布谣》《海韵》《老天爷你年纪大》66、黎锦晖字均荃代表作:《好朋友来了》《蝴蝶姑娘》《可怜的秋香》《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67、黄自幼名四由字今吾代表作:《怀旧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天伦歌》68、刘天华《良宵》又名《除夕小夜》,《病中吟》《悲歌》《苦闷之讴》《独弦操》《空上鸟语》《虚籁》《光明行》《烛影摇红》1927年由他为主发起“国乐改进社”69、江文也代表作《台湾舞曲》《孔庙晟大乐章》《中国古代正乐考——孔子音乐论》70、杨荫浏中国音乐的泰斗型人物是实践经验的中国音乐学大师,1944年1月写成《中国音乐史纲》71、大同乐会成员柳尧章于1925年据王昱庭《夕阳箫鼓》琵琶曲传谱改编,并由郑觐文定名和拟定分段小标题的丝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72、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代表作:《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自卫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73、《五月的鲜花》光未然词,阎述诗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大刀向前进》麦新词曲,《长城谣》刘雪庵曲,贺绿汀《游击队歌》词曲,贺绿汀曲《嘉陵江水》,《垦春泥》贺绿汀曲田汉词,江文也《台湾舞曲》,杨荫浏《中国音乐史》,《古怪歌》宋杨词曲,舒模词曲《你这个坏东西》曲《跌倒算什么》,费克曲《茶馆小调》74、马思聪《思乡曲》以内蒙古绥远民歌《城头上跑马》为主题,《牧歌》《内蒙组曲》合唱曲《祖国大合唱》《民主大合唱》《抛锚大合唱》《春天大合唱》75、冼星海代表作:《夜半歌声》《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热血》《只怕不抵抗》,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牺盟大合唱》76、新秧歌剧作《夫妻识字》《兄妹开荒》《货郎担》《翻身道情》《减租会》。
77、1945年1月我国第一部新型民族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词,马可张鲁等词。
78、《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李劫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