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目
小实验作文题目大全

小实验作文题目大全
1. 探索水的奥秘:水的表面张力小实验
2. 彩虹糖的魔法:色彩分层实验
3. 瓶中的火山:火山爆发模拟实验
4. 鸡蛋的奇妙变身:制作弹力鸡蛋
5. 种子的力量: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
6. 飞行的塑料袋:热空气上升原理实验
7. 冰与盐的魔法:快速制作冰块实验
8. 瓶子吞鸡蛋:大气压力实验
9. 水果电池:探究电流产生的实验
10. 磁力的奥秘:磁铁的吸引与排斥实验
11. 光的折射与反射:镜子与水的实验
12. 纸的力量:纸张承重实验
13. 水的密度实验:浮与沉的奥秘
14. 蜡烛吸水:毛细现象实验
15. 火山灰下的植物:探究火山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6. 声音的传播:制作简易电话实验
17. 静电的奥秘:摩擦起电实验
18. 吹泡泡的科学:探究泡泡膜的稳定性
19. 水的循环:制作简易水循环模型
20. 植物的呼吸:观察植物呼吸作用实验。
中学生科学实验技能考试试题

中学生科学实验技能考试试题1. 题目:物体密度的测量试题描述:请你选择并实施一种方法来测量一个未知物体的密度,并解释你的实验步骤和计算过程。
2. 题目:化学反应速率实验试题描述:根据给定的实验条件和材料,设计一套实验步骤来观察和测量某种化学反应的速率,并解释你的实验结果。
3. 题目:光的折射实验试题描述: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解释你的实验结果和折射规律。
4. 题目:电路连线和测量实验试题描述:根据给出的电路图和电器元件,请你正确连线并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并解释你的实验结果和测量原理。
5. 题目:力的测量实验试题描述:通过合适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测量一个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并解释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计算。
6. 题目:声音的传播实验试题描述: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并解释你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7. 题目:热传导实验试题描述:根据给出的材料和实验条件,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和测量物体的热传导速率,并解释你的实验结果和测量原理。
8. 题目:化学元素周期表实验试题描述:通过实验方法,对某些化学元素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并解释你的观察结果和规律总结。
9. 题目:电磁感应实验试题描述:设计并实施一个实验来观察和测量电磁感应现象,并解释你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10. 题目:化学电池实验试题描述:根据给出的材料和电池组件,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和测量化学电池的电流产生情况,并解释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11. 题目:光的干涉实验试题描述: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并解释你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12. 题目:力的机械平衡实验试题描述:通过适当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测量和分析物体达到力的平衡状态的条件,并解释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13. 题目:静电实验试题描述:设计并实施一个实验来观察和分析物体静电带电现象,并解释你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14. 题目:制作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试题描述:根据给出的材料和化学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并解释反应过程和产物的变化。
科学实验探究题题目

1、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为了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如何设置对照组?A. 一组置于光照下,另一组置于完全黑暗的环境中B. 两组都置于光照下,但光照强度不同C. 一组置于光照下,另一组添加额外的二氧化碳D. 两组都置于黑暗环境中,但温度不同(答案:A)2、在进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中,若将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预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锌片表面无变化,溶液颜色不变B. 锌片溶解,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C. 锌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D. 锌片与溶液均无明显变化(答案:C)3、在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中,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下列哪种情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A. 物体下沉至容器底部并保持静止B. 物体在液体中匀速上升C. 物体在液体中加速下沉D. 物体在液体中减速上升(答案:B)4、为了研究不同溶质对溶液凝固点的影响,应控制哪些变量相同?A. 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种类B. 溶剂的质量和溶质的种类C.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以及实验环境D. 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答案:D)5、在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会逐渐:A. 变强B. 变弱C. 保持不变D. 先变弱后变强(答案:B)6、在模拟酸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溶液应选用:A. 蒸馏水B. 稀释后的醋C. 稀释后的硫酸溶液D. 自来水(答案:A)7、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应保持哪个因素不变?A. 电阻B. 电压C. 电流D. 电源类型(答案:A)8、在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应使用的检测试剂是:A. 酚酞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碘液D. 紫色石蕊试液(答案:B)9、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当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A. 保持压力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B. 保持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C. 同时改变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D. 只改变接触面积大小(答案:B)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特点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
实验探究练习19道题目(带详细答案)

中考实验探究题1.某生在实验室发现一没有瓶塞的试剂瓶,里面装有白色固体试剂,瓶上标签已经严重腐蚀,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但可以判断里面所盛试剂由三种元素组成。
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他取少量该固体配成无色溶液A,然后进行了以下实验:(1)无色试剂B是(填名称),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2)若无色溶液D中只含一种溶质NaCl(不考虑前面加入的B试剂),则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3)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判断:原试剂瓶内所盛白色固体可能是或2.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小华同学成了“生态迷",他对校园内的两个池塘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池塘内有下列生物:草履虫、虾米、鲫鱼、鲤鱼、青蛙、小球藻、睡莲和其它一些不知名的水草。
他采集了较多的黑藻、小球藻、草履虫、河虾和鲫鱼,养在家里的大鱼缸里,鱼缸底部放有从池塘中取来的底泥,以此来进行实验探究。
(1)该鱼缸内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__.(2) 请你写出鱼缸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 ;如果鱼缸中的水受到污染,则所有生物中____________体内的有毒物质可能会最多.(3)虾米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4)如果将鱼缸中的黑藻和小球藻去掉, 下列情况中最不可能发生的是_ _________A 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 B水溶液中的PH升高C 虾米和鲫鱼相继死亡D 水溶液中厌氧型微生物增加3.利用下列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大豆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
实验时使用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大豆植株在室温250C下进行。
对各组试验装置精确测量的液滴移动数值记录于下表。
根据图表分析回答:(提示:缓冲液能吸收多余的CO2)(1)在较强光照下,每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第8组、9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9组装置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2)若将该装置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则装置中毛细刻度管内的液滴应向方移动,原因是4.现有以下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如果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可选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组合成制气装置。
初中化学实验题目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题目大全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和特点。
- 实验步骤:选取酸和碱进行中和反应,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 实验材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 实验结果:观察到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现象,pH值变中性。
2. 燃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特点。
- 实验步骤:选取不同物质进行燃烧实验,并观察燃烧现象。
- 实验材料:纸张、木棍、盐、铝箔等。
- 实验结果:观察到燃烧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释放光和热。
3.酸碱指示剂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原理。
- 实验步骤:将不同酸碱溶液加入到含有酸碱指示剂的试管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 实验材料:酸碱指示剂、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 实验结果:观察到酸碱指示剂在不同pH值下颜色的变化,从而判断酸碱性。
4. 金属活动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性。
- 实验步骤:将不同金属与盐酸溶液反应,并观察反应现象。
- 实验材料:锌片、铜片、铁片等。
- 实验结果:观察到金属与酸反应时产生气体和溶液变色等现象,不同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5. 溶解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物质的溶解性。
- 实验步骤:将不同物质加入到水中,并观察其是否溶解。
- 实验材料:盐、糖、蓝色颜料等。
- 实验结果:观察到有些物质可以完全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只能部分溶解或不溶解。
6. 导电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物质的导电性。
- 实验步骤:将不同物质接入电路中,观察是否能导通电流。
- 实验材料:铜线、铁丝、盐水等。
- 实验结果:观察到有些物质能够导电,而有些物质不能导电,实验结果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7. 气体生成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气体生成的条件和特点。
- 实验步骤:将不同物质进行化学反应,观察是否生成气体。
- 实验材料:小苏打粉末、醋酸、硫酸溶液等。
- 实验结果:观察到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会产生气体,气体的种类和产生量与反应物有关。
实验题目

(一)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1.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烧瓶,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②③⑤B.③⑥⑦C.①③④D.③⑤⑦2.双球洗气管是一种多用途仪器,常用于除杂质、气体干燥、气体吸收(能防止倒吸)等实验操作。
右图是用水吸收下列某气体时的情形,根据下面附表判断由左方进入的被2223.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湿润的pH试纸放在管口,跟标准比色卡比较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滴定时,右手控制活塞,左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D.称量时,腐蚀性药品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它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5.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A.苯的硝化反应B.银镜反应C.制乙酸丁酯D.由乙醇制乙烯6.下列实验中,要用到温度计,且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的是A.测物质的溶解度B.实验室制乙烯C.蒸馏石油D.制取酚醛树脂7.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②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③④⑤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睛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变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D.配制浓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9.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①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小学毕业科学实验题目集锦

小学毕业科学实验题目集锦
实验一:水的净化方法
题目:
探究不同方法对水的净化效果,比较滤水、煮沸和加氯三种方法的差异。
实验二:物体的密度测量
题目:
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比较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对密度的影响。
实验三:动物的适应能力
题目:
研究不同动物的适应能力,观察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和生存能力。
实验四:植物的光合作用
题目:
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来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实验五:简单机械的运用
题目:
使用简单机械,如杠杆和滑轮,解决不同问题,研究简单机械
的运用原理。
实验六:声音的传播
题目:
研究声音的传播,比较空气中和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和质量。
实验七:电流的通路
题目:
研究电流的通路,构建简单电路,了解电流的流动方向和影响
电路亮度和声音的因素。
实验八:天气的观察和预测
题目:
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不同天气预示着什么样的天气状况,从而
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这些题目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他们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科学思维。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科学实验题目需要既有趣又简单,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够让他们学到知识。
以下是几个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题目。
1. 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一个玻璃瓶、一张纸、一杯水。
实验步骤:1) 将玻璃瓶倒置放在水中,观察瓶子内外是否有气泡产生。
2) 用纸将瓶口完全封住,再次观察瓶子内外是否有气泡产生。
实验原理:当瓶子倒置放在水中时,水会进入瓶子内部,占据一部分空间。
而当瓶口被封住时,水无法进入瓶子内部,空气被封存在瓶子里面,因此没有气泡产生。
2. 水的循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张保鲜膜、一小碗水。
实验步骤:1) 将保鲜膜紧贴在玻璃杯口上,用橡皮筋固定。
2) 将小碗中的水倒入玻璃杯中。
3) 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保鲜膜上是否有水滴形成。
实验原理:太阳的热量使得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会上升到玻璃杯的顶部,然后冷却变成水滴,最后凝结在保鲜膜上。
3. 磁铁的吸引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磁铁的吸引力。
实验材料:一个磁铁、一些小金属物品(如图钉、钉子等)。
实验步骤:1) 将磁铁放在桌子上,将小金属物品一个一个地靠近磁铁。
2) 观察小金属物品是否被磁铁吸引住。
实验原理:磁铁具有磁性,可以产生磁场。
当小金属物品靠近磁铁时,磁铁的磁场会对小金属物品产生吸引力,使其被吸附在磁铁上。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材料:一片绿叶、一张透明塑料袋、一根橡皮筋。
实验步骤:1) 将绿叶放入透明塑料袋中,用橡皮筋固定袋口。
2) 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袋内是否有水滴形成。
实验原理: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实现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输出等基本运算。
(1)建立一个顺序表,含有n个数据元素。
(2)输出顺序表及顺序表的长度。
(3)在顺序表中删除值为x的结点或者删除给定位置i的结点。
(4)将顺序表就地逆置,即利用原表的存储空间将线性表(a1,a2,...,a n)逆置为(a n,a n-1,...,a1)。
(5)将顺序表按升序排序。
(6)设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递增有序,将x插入到顺序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该表的有序性。
(7)将两个顺序有序表A和B合并为一个有序表C。
(8)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测试上述算法。
实验二:单链表的基本操作
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实现单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输出等基本操作。
(1)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2)计算单链表的长度,然后输出单链表。
(3)查找值为x的直接前驱结点q。
(4)删除值为x的结点。
(5)把单向链表中元素逆置(不允许申请新的结点空间)。
(6)已知单链表中元素递增有序,请写出一个高效的算法,删除表中所有值大于mink且小于maxk的元素(若表中存在这样的元素),同时释放被删结点空间,并分析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注意:mink和maxk是给定的两个参变量,他们的值可以和表中的元素相同,也可以不同)。
(7)同(6)的条件,试写一高效的算法,删除表中所有值相同的多余元素(使得操作后的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值均不相同),同时释放被删结点空间,并分析你的算法时间复杂度。
(8)利用(1)建立的链表,实现将其分解成两个链表,其中一个全部为奇数,另一个全部为偶数(尽量利用已知的存储空间)。
(9)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测试上述算法。
实验三: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
1.利用尾插法建立一个双向链表。
2.遍历双向链表。
3.实现双向链表中删除一个指定元素。
4.在非递减有序双向链表中实现插入元素e仍有序算法。
5.判断双向链表中元素是否对称若对称返回1否则返回0。
6.设元素为正整型,实现算法把所有奇数排列在偶数之前。
7.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调试上述算法。
实验四: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
(1)采用链式存储实现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操作。
(2)采用顺序存储实现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操作。
(3)采用链式存储实现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操作。
(4)采用顺序存储实现循环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操作。
(5)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测试上述算法。
综合训练:(1)利用栈实现表达式求值算法。
(2)利用栈实现迷宫求解。
(3)编写c语言程序利用队列打印一个杨辉三角形的前n行。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实验五: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1)输入字符序列,建立二叉链表。
(2)先序、中序、后序遍历二叉树:递归算法。
(3)中序遍历二叉树:非递归算法。
(最好也能实现先序、后序非递归算法)
(4)求二叉树的高度。
(5)求二叉树的叶子个数。
(6)借助队列实现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7)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调试上述算法。
综合训练:(1)为N个权值设计哈夫曼编码。
(2)试编写一个将百分制分数转换为五级分制的程序。
要求其时间性能尽可能好(即平均比较次数尽可能少)。
假设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如下:
分数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比例0.05 0.15 0.40 0.30 0.10
实验六:图的基本操作
(1)键盘输入数据,建立一个有向图的邻接表。
(2)输出该邻接表。
(3)在有向图的邻接表的基础上计算各顶点的度,并输出。
(4)以有向图的邻接表为基础实现输出它的拓扑排序序列。
(5)采用邻接表存储实现无向图的深度优先遍历。
(6)采用邻接表存储实现无向图的广度优先遍历。
(7)采用邻接矩阵存储实现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的PRIM算法。
(8)采用邻接矩阵存储一个有向图,输出单源点到其它顶点的最短路径。
(9)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调试上述算法。
综合训练:为计算机专业设计教学计划:4个学年,每学年2个学期,开设50门课程,每
学期所开课程门数尽量均衡,课程的安排必须满足先修关系。
实验七:排序的基本操作
输入一组关键字序列分别实现下列排序:
(1)实现简单选择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2)实现希尔排序算法。
(3)实现快速排序算法。
(4)实现堆排序算法。
(5)采用链式存储实现简单选择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6)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测试上述算法。
综合训练:采用几组不同数据测试各个排序算法的性能(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