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合集下载

探究液化和液化的特点

探究液化和液化的特点

B中的水温升高了,说明气体液化放时会 放出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
3. 液化的特点:
①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②液化时可以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
③环境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液化 , 而液化石 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 加压 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2 、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 液化 蒸气________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 汽化 的缘故。 露珠发生了_______ 9、“北斗导航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导航卫星,2010年1月17日凌晨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如图所示, 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 蒸发 ________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 液化 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通过压缩气体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这 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称为加压法. 这种方使气体的贮存和运输变得更方便.
2.将气体液化的方法: ①冷却;②加压.
想一想: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 么方法将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钢温度计测出B中的 水温.再将试管A放放入B中,让烧瓶内的水沸腾时产 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A中会遇冷液 化为水.过一段时间再测容器B中的水温.它的温度是升 高还是降低?这说明什么?
4.2 探究 汽化和液化 4.2 探究液化和 液化的特点 的特点
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汽化的定义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1课时)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1课时)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导学案(第1课时)【导学目标】: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知道什么是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3.知道什么是蒸发特点和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4、通过探究活动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特点,并知道什么是沸点。

【导学重点】:认识液体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导学难点】:观察水沸腾的实验,用“温度-时间”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导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导学用具】:酒精棉球、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次性纸杯、电风扇、投影仪、钟表等【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

4、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_温度,它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_,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

二、导学设问1、提问:你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吗?什么影响着它们之间状态的转化?2、活动:(1)把水擦在手背上,用嘴吹(用书扇)。

(2)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观察酒精的变化.有什么现象?有什么感觉?(水不见了,干了,比较凉。

)水和酒精到哪里去了?(变成气体跑掉了。

)三、新课导学:(一)聚焦目标一:汽化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例如水变成水蒸气叫做水的汽化。

(二)聚焦目标二: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1、讨论: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2、活动:用酒精灯将纸点燃,后用准备好的纸片叠成小纸锅烧水,你们看到了什么?纸锅中的水烧开后过一会儿会变少吗?3、结论:这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像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在物理上称做蒸发;一种像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

4、探讨:出日常生活中有关蒸发的例子(天热了在教室里洒水;晾晒衣服…)5、学习课本活动1: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问:同学们思考:在晒衣服时,要使衣服干的快些,怎么办?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衣服干的快呢?(2)、实验:同学生们看这是半试管酒精要想使它蒸发快些,我们采用哪些措施?(3)、小结:通过以上研究谁能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A、表面积尽量将衣服展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影响蒸发因素:B、温度放在太阳下晒——提高液体的温度C、空气流动速度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6、蒸发的特点:同学们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那么冬天温度低,水能蒸发吗?这说明了什么?蒸发发生在液体什么位置?(蒸发特点: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7、分析思考“地下管道输水”的优点。

2.2汽化和液化教案(原卷版+解析)

2.2汽化和液化教案(原卷版+解析)
14.(2020•眉山)为了探究水的沸腾,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温度计的示数是。
(2)加热时,杯底有“气泡”形成,上升到水面破裂,有“白雾”冒出,“白雾”是水蒸气形成的。由图乙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c.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d.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4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巩固训练】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_______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有致冷作用.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能继续________.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知识点二:汽化与沸腾
【探究重点】
4.(2019·烟台)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来完成实验.
(1)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_(填“a”或“b”).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____.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_(选“A”或“B”).
D.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不可以使气体液化。
2.2019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教学内容】:《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2课(3课时)【教材分析】:教科书中先介绍了汽化的方式之一——蒸发,然后重点安排学生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通过学生实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图像或文字描述水沸腾的特征。

在学生理解汽化现象的基础上,安排学生的活动,观察水蒸气液化的特点。

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经历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STS”、“信息浏览”栏目中介绍的液化的应用——火箭中的液体燃料、石油分馏塔、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等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关注科技的发展和生活中的电器设备。

【学情分析】:对于汽化(蒸发和沸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没有仔细观察过。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然后用文字描述实验结论并且画好图像。

用坐标画图像,学生在物理课程中还是第一次接触,但这个方法在探究和表示物理规律(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会用到,所以学生应该要学会。

教师不能越厨代庖。

对于液化,学生可能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应该创造条件,通过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进而了解自然界中与液化现象有关的天然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和气流有关,尝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蒸发现象。

知道蒸发过程要吸热,知道沸腾现象及其特点。

知道沸点,知道液体沸腾时要吸热。

了解高压锅的原理。

知道液化现象,知道气体液化时会放热。

能用汽化、液化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蒸发、沸腾的观察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通过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描绘水沸腾的实验图像,学会用图示的方法或用文字描述沸腾的特征。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的讨论,学会相互交流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认真仔细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能体验探究知识时的乐趣。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D.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温度t/℃ 105 100 95 90 85 80 75 0 5 10 时间t/min
沸点
①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思考和讨论: A.液体沸腾有没有条件呢?
B.液体沸腾和蒸发是不是都 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呢? C.液体沸腾时有哪些特点呢?
6、自制简易“冰箱”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饭菜 纱布
利用蒸发吸热
水盆
自制简易“冰箱”: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 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脸盆小一 点的蓝子。篮子里放上剩菜、剩饭, 再用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 口的边缘浸入水里。这就做成了一个 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 过一天里面的饭、菜也不会馊. 原来盆中的水在常温下就可以蒸 发,但蒸发是需要吸收热量的,使得 周围的空气降低,饭、菜在低温下不 容易变质.
4.2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除此之外,物质还会以中子态和等离子态的形式存在 各种物态之间是怎样变化的?这 些变化有什么条件和特点?
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 想一想:
下列现象你见过吗?
坎儿井为什么要修 建成这种形状?
加快蒸发的一些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 A.提高液体的温度 B.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C.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要减慢液体的蒸发则应采取相反的措施
蒸发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吧!
活动2:往手臂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 感觉? 对着滴酒精的皮肤吹一口气又有什么 感觉? 现象:滴酒精的皮肤有凉的感觉, 吹一口气,感觉更凉. 这说明什么呢?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汽化和液化是物质从液态相变为气态或由气态相变为液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由于物质的不同性质,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1.汽化的特点:
-温度上升:汽化是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当物质的温度升高到
一定程度时,其分子动能增大,克服分子间的引力,使分子逃离液体表面
变成气体。

-靠近表面:在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故只有接近
液体表面的分子动能能够克服引力以离开液体。

因此,汽化是从液体表面
发生的。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1课时)》新课标教学设计(附学情分析)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1课时)》新课标教学设计(附学情分析)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1课时)》新课标教学设计(附学情分析)沪粤版物理《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新课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学情分析】:汽化内容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密切关系.其特点是学生体验蒸发现象,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团结协作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于在前一节中,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而且沸腾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这种经历成为本课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酒精棉球、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三芯酒精灯、硬纸板、一次性纸杯、电风扇、投影仪、仙人掌、棉球。

【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1、你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物态变化:物质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指导学生活动:把水擦在手背上,用嘴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汽化与液化((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汽化与液化((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第四章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态。

注: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变化)可互相转化。

二、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是吸热的。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①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

蒸发有致冷作用。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快慢。

(2)沸腾:①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沸点与气压有关;③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④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水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

从图象可知,BC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99℃。

(注:此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注意:当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大于100℃;当气压等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等于100℃。

三、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放热过程。

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①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会液化。

②液化石油气就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液化使气体体积缩小,有利于贮藏和运输。

注意:生活中的“白气”、“白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注: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平时看到的“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

例如:①天冷呼出“白气”;②冬天从室外走到室内时眼镜上蒙上一层白雾;③雾、露的形成;④冰箱里拿出的饮料会“冒汗”;⑤打开冰棒包装纸,看到冰棒冒“白气”;⑥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会“冒汗”。

四、沸腾的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一、提出问题:
1.水沸腾过程,水内部气泡怎样变化?
2.水沸腾过程,水温度怎样变化?
二、实验探究: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①将适量的温水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②当水温升到85℃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3分钟。

同时观察沸腾时烧杯中气泡的变化(多少、大小)。

③移开酒精灯,水是否继续沸腾。

3、进行实验:
实验信息记录表
水沸腾时温度—时间图像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沸腾是在液态的和同时进行的的汽化现象。

(2)沸腾前,对水加热,温度.
(3)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温度.
(4)停止对水加热,水沸腾,说明沸腾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