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菌种的保存,真空冷冻干燥法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的原理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的原理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又称冷冻干燥保藏法,简称冻干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保藏方法。
其原理是在低温下快速将含菌样品冻结,然后在减压条件下抽真空,使水分子直接从固态升华到气态,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干燥保藏。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需要保藏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制备成适当的浓度,并添加适量的保护剂以提高菌种稳定性。
接着,将样品装入安瓿管中,并在低温下快速将含菌样品冻结。
然后,将安瓿管置于真空干燥设备中,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抽真空处理。
由于水分子直接从固态升华到气态,无需经过液态,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菌种在干燥过程中的损伤。
最后,将干燥后的菌种管放置在4℃或-20℃的低温环境中保存。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保存菌种,且保存时间较长,一般可达到几年或几十年。
此外,该方法还具有较高的保藏效果,菌种在复苏后仍具有较高的活力和生长能力。
因此,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制品和医药研究领域。
冷冻干燥法保存菌株

1.制备无菌瓶。
药用青霉素小瓶先用2%盐酸浸泡8-10h,再用自来水冲洗多次,最后用蒸馏水洗2次,烘干。
贴标签,盖塞并用容器封口膜覆盖扎紧,高压蒸汽灭菌。
2.制备无菌脱脂牛奶。
配制20%脱脂乳115℃15min。
3.制备菌悬液。
在培养好的新鲜菌种斜面上,加入无菌水3ml,用接种环刮下,轻轻搅动,制成细胞分散均匀的菌悬液(不要刮破培养基)。
4.分装。
用无菌移液管将菌悬液分装与灭菌青霉素小瓶中,每瓶装0.2ml,再用无菌长滴管将灭菌脱脂乳0.2ml加入上述小瓶中,稍振摇使之混匀。
5.预冻。
将上述小瓶放入500ml干燥瓶中,放入-80℃的冰箱中预冻0.5h,待小瓶中菌悬液冻结成固体后取出;
6.冷冻真空干燥。
迅速将干燥瓶插在冷冻干燥器的抽真空管上,迅速抽真空,并冷冻干燥,约24-36h,待菌体混合物呈疏松态,稍一振动即脱离瓶壁方可取出。
7.封存。
在无菌室内将容器封口膜取下,迅速换以无菌橡皮塞,最后用封口膜将瓶口封住,-20℃低温冰箱保存。
经过试验,10%和20%的脱脂牛奶都可以。
菌种冷冻保藏

6.8干燥的确认和停机
终止干燥时间应根据下列情况判断:①冷冻管内菌悬液呈酥块状或松散片状;②真空度接近空载时的最高值;③选用1~2支对照管,其水份与菌悬液同量,其干燥后视为完结。水分已经蒸发完,即水蒸汽分压接近零时,真空度将达到最高值而不再上升;由于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在整个冷冻干燥过程中冷冻室的温度会维持很低,使菌悬液一直处于冻结状态,当没有水分继续蒸发后,冷冻室不再吸热,温度开始自然上升。
6.7冷冻真空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器有成套的装置出售(长药厂新近成立菌种中心,购有该机)。按其方法操作。冷冻干燥机要先开机预冷30分钟以上,再根据冷冻干燥机的水分蒸发能力,确定一次放入的冷冻管数量。将预冻好的冷冻管及指示管于次日取出迅速放入已预冷的冷冻干燥机的干燥箱内,开动真空泵进行一级真空抽干,待指示管出现由粉红色变全兰色时,再进行二级抽干12h。二级真空干燥既保持菌体细胞干燥度,又避免细胞反复冻结造成保存中菌体死亡,因而能更长期保存菌种,并能提高其存活率,又不会发生菌株的变异
1.真空干燥:取出预冻好的冷冻管,置于如沙土管制备能抽真空的玻璃干燥器内(干燥器四周置冰块或无水乙醇、冰盐水放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冷冻室事先冷至-21℃±),迅速抽真空。其间不断更换冰块或冷冻液。能将该玻璃干燥器置于冰柜抽真空更好。连续抽气6~8h即可。(干燥器盖底接触处需事先均匀涂抹凡士林石腊,以防微小漏气。)
也可以购买袋装或盒装的超高温灭菌优质脱脂牛奶直接使用,无需再灭菌。还可将脱脂奶粉制成还原乳,配成20%乳液,同上灭菌后使用。
如灭菌后放置时间超过24小时,则应弃用。
6.3菌种准备
菌种要求为筛选得到的优质良种,生长良好的纯种,孢子新鲜,菌龄以处于稳定期或超过对数生长期为好,有利于延长冻干存活期。放线菌斜面种子培养7~10天,生长饱满,孢子丰富,且无菌检查合格。
食用菌菌种贮藏八法

食用菌菌种贮藏八法1.低温定期移植贮藏法将需要贮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长满斜面时取出,放在3℃-5℃低温干燥处或4℃冰箱、冰柜中贮藏,每隔4-6个月时间移植转管一次,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决定。
贮藏时要注意环境温度不能太高,以防霉菌通过棉塞进入管内。
因此,若用棉塞,可用干净的硫酸纸或牛皮纸包扎棉塞,即可减少污染的机会,也可防止培养基干燥。
除草菇菌种外,其他食用菌菌种都能采用此法贮藏。
2.液体石蜡贮藏法取化学纯液体石蜡(要求不含水分、不霉变)装于三角瓶中加棉塞并包纸,在1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小时,再放入40℃恒温箱中数天,以蒸发其中水分,至石蜡油完全透明为止。
将处理好的石蜡油移接在空白斜面上,在28℃-30℃温度下培养2-3天,确定无杂菌生长方可使用。
然后用无菌操作的方法把液体石蜡注入待贮藏的斜面试管中。
注入量以高出培养基斜面1-1.5厘米为宜,塞上橡皮塞,用固体石蜡封口,直立于低温干燥处贮藏。
贮藏时间在1年以上,在低温下,保藏时间还可延长。
3.沙土管贮藏法取河沙用水浸泡洗涤数次,过60目筛除去粗粒,再用10%盐酸浸泡2-4小时,除去其中有机物质,再用水冲洗至pH值达到中性,烘干备用。
同时取贫脊土或菜园土用水浸泡,使其呈中性,沉淀后除去上清液,烘干碾细,用100目筛子过筛,将处理好的沙与土以(2-4):1比例混匀,用磁铁吸出其中的铁质,然后分装小试管或安瓿内,每管装量0.5-2克,塞棉塞,用纸包扎灭菌(1.5公斤/平方厘米,1小时),再干热灭菌(160℃,2-3小时)1-2次,进行无菌检验,合格后使用。
将已形成孢子的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注入无菌水3-5毫升,刮菌薹,制成菌悬液,再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液滴入沙土管中,以浸透沙土为止。
将接种后的沙土管放入盛有干燥剂的真空干燥器内,接上真空泵抽气数小时,至沙土干燥为止。
真空干燥操作需在孢子接入后48小时内完成,以免孢子发芽。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菌种可能用于各种实验和研究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1. 冷冻保存:将菌种在液氮或-80的冰箱中冷冻保存。
这是最常见的保藏方法,能够长期保存菌株并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2. 干燥保存:将菌种在无菌室中取出,用无菌纸或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
干燥保存适用于某些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比如放线菌、链霉菌等。
3. 明胶斜培养基保存:将菌种接种在含有明胶的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密封保存。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菌株,如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
4. 低温保存:将菌种保存在4的冰箱中。
这种保存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菌株的活性,但不能长期保存。
5. 液氮保存:将菌种在锅内预冷冷冻过的无菌玻璃管中加入10%甘油或蔗糖,然后立即在液氮中保存。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并且可以长期保存。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存与管理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存与管理菌种保存与管理在食用菌类栽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保存和管理方法能够保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从而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菌种保存与管理的方法。
一、菌种保存方法1. 冷冻保存法:冷冻保存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
首先,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
然后,选择菌落良好、生长健壮的菌株进行保存。
将菌株切取一小块,放入无菌的保存管中,加入适量的冷冻保护剂,如甘油或乳糖。
最后,将保存管密封并放入低温冷冻箱中保存。
2. 雪藏保存法:雪藏保存也是一种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
首先,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培养在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培养好的菌落切取一小块,放入无菌的冰醋酸纤维素管或PCR管中。
接下来,将菌种在-80℃的环境中迅速冷冻至冰冻状态。
最后,将冷冻好的菌种保存在液氮罐中。
3. 干燥保存法:干燥保存法适用于某些特殊的菌种,可以有效地保护菌种的特殊形态。
首先,将需要保存的菌株培养在琼脂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中。
接着,取一部分菌株,在无菌环境下置于无菌纸上,用干燥器或者通风处进行干燥。
最后,将完全干燥的菌株保存在无菌瓶中,密封保存。
二、菌种管理方法1. 菌种记录:在食用菌类栽培中,菌种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菌种记录。
每个菌株需要有唯一的编号,记录培养的来源、传代次数、保存方法等信息。
同时,应建立菌种保存的数据库,记录每个菌株的详细信息,以便随时查询和管理。
2. 菌种传代:菌种的传代是菌种管理的重要环节。
传代是指将菌株从一个培养基转移到下一个培养基的过程。
在传代过程中,应注意消毒操作,避免外界的污染。
同时,要确保传代的菌株与原始菌株保持一致,不出现突变。
3. 菌种保持:对于长期保存的菌株,应定期复苏和保持活力。
通过以上介绍的保存方法,可以将菌株保存在恰当的条件下。
定期检查保存的菌株,保证其活力和纯度。
如果有发现菌株衰弱或受到污染的情况,应及时更换或重新培养。
菌种保存方法

菌种保存方法菌种保存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保证菌种的长期保存和稳定性,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
首先,冷冻保存是最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之一。
冷冻保存是指将培养好的菌种悬浮液或培养物在-8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保存。
在保存前,需要将菌种悬浮液加入一定比例的保护剂,如甘油或DMSO,以增加菌种的冷冻耐受性。
冷冻保存不仅简单易行,而且保存时间长,可以保存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其次,干燥保存也是一种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
干燥保存是指将培养好的菌种用干燥剂或者真空干燥的方法将菌种完全脱水,然后保存在低温、低湿的条件下。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可以在常温条件下保存,并且保存时间也相对较长。
另外,液氮保存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菌种保存方法。
液氮保存是指将培养好的菌种悬浮液或培养物直接存放在液氮罐中保存。
由于液氮的温度极低,可以有效地阻止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因此保存效果非常好。
但是在使用液氮保存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操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最后,冷冻干燥保存也是一种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保存是将培养好的菌种在低温条件下冷冻,然后通过真空干燥的方法将菌种脱水保存。
这种方法既兼具冷冻保存和干燥保存的优点,保存效果非常好,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中。
综上所述,菌种保存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条件来确定。
无论采用何种保存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以确保菌种的保存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菌种保存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包括冷冻保存、覆盖培养基保存、液体保存、干燥保存和低温保存等。
以下是对这些方法的详细描述:1. 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常见且相对简便的方法。
首先,将菌种培养于富含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至菌落成熟。
然后,将菌落切割成小块,置于含有15%-30%的甘油的冷冻溶液中。
菌种通过冷冻溶液迅速冷冻,然后可将冷冻块移入液氮罐中保存。
这种方法可有效防止冷冻过程中菌种组织的损伤,并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
2. 覆盖培养基保存:此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耐受冷冻保存的菌株。
首先,制备凝胶化的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
然后,将菌株接种于培养基表面,培养至菌落成熟。
接下来,将一块凯特纸置于培养皿中,与培养基表面紧密贴合,避免菌落受氧解的氧化作用的影响。
最后,将培养皿密封并储存于低温环境中,如冰箱或冷藏库。
这种方法可保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并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活力。
3. 液体保存:液体保存通常用于保存菌株的液体培养基。
首先,将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菌株生长到稳定阶段。
然后,将菌株转移至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0%-30%甘油。
接下来,使用自动分注器或玻璃针管,将菌种和甘油混合物分装至干净的小量容器中,如冻存管。
最后,将盖子紧固并储存在低温环境中。
这种方法可保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并可较长时间保存。
4. 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株置于低湿度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首先,通过无菌技术将菌株均匀涂布在无机蓝色岩石上。
然后,在干燥箱中以50℃-55℃的温度下烘干48小时。
烘干后,将菌株和蓝色岩石放入密封的干燥管中,并将干燥管保存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这种方法可确保菌株的长期保存,并能够在需要时重新激活。
5. 低温保存:低温保存通常是将菌株置于低温环境中进行保存。
此方法适用于冷冻保存非真菌类菌株时仍然受到破坏的情况。
常见的低温保存温度为-80℃或更低。
首先,将菌株接种于含有冻存保护剂的培养基中,培养至菌落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种的保存:真空冷冻干燥法
1准备安培管用于真空冷冻菌种保藏的安培管宜采用中性玻璃制造,形状可用长颈球形底的,亦称泪滴型安培管。
大小要求外径6~7.5mm,长105 mm,球部直径9~11 mm,壁厚0.6~1.2 mm,也可用没有球部的管状安培管。
先用2%盐酸浸泡8~10h,再经自来水冲洗多次,用蒸馏水涮洗2~3次,烘干;在每管内放入打好菌号及日期的标签,字面朝向管壁,管口塞好脱脂棉塞,121℃下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2准备菌种用真空冷冻干燥法保藏的菌种保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了不出现差错,所用菌种纯度要高,而且菌龄要适宜。
细菌和酵母菌的菌龄要求超过对数生长期,若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进行保藏,其存活期反而降低。
一般细菌的菌龄要求24~48h;酵母菌为3d;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则宜保藏孢子;放线菌和丝状真菌菌龄为7~10d。
3保护剂的选择和准备选取新鲜牛奶作为保护剂,牛奶要先脱脂,用离心方法去除上层油脂,115℃下高压蒸汽灭菌25min,备用。
4菌种准备及分装菌种要求为生长良好的纯种,菌龄以处于稳定期为好,孢子是新鲜的。
每支长好的斜面加2~3ml保护剂,用接种环将菌苔轻轻刮起(注意勿刮起培养基),制成菌悬液。
如用液体培养的菌种,则需经离心收集和用灭菌生理盐水洗涤细胞,收集的菌体用保护剂悬浮制成菌悬液。
悬液中菌数要求达到108~1010个/ml为宜。
悬液制备完成尽快分装和冻结。
分装安瓿时可用灭菌的长滴入安瓿管底部,每管分装量约0.1~0.2毫升,分装安瓿管时间尽量要短,最好在1-2小时内分装完毕并预冻。
分装时应注意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5 预冻-80℃冰箱预冻1~2小时。
6冷冻干燥将冷冻后的样品安瓿管置于冷冻干燥机的干燥箱内,开始冷冻干燥,时间一般为8-20小时。
终止干燥时间应根据下列情况判断:①安瓿管内冻干物呈酥块状或松散片状;
②真空度接近空载时的最高值;③选用1-2支对照管,其水份与菌悬液同量,视为干燥完结。
7封口抽真空干燥后,取出安培瓶,接在封口用的玻璃管上,可用L形五通管继续抽气,约10min即可达到26.7Pa(0.2mmHg)。
于真空状态下,以煤气喷灯的细火焰在安培管颈中央进行封口。
8保藏安瓿管保藏在-20℃冰箱里。
9活化如果要从中取出菌种恢复培养,可先用75%酒精将管的外壁消毒,用镊子敲下已开裂的安瓿管的顶端,使管子破裂,在安瓿管中加入0.5~1ml液体培养基,慢慢旋转安瓿管,使冻干菌种复水,然后直接接种到琼脂斜面或涂布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