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活化保存法

合集下载

菌种活化_操作方法

菌种活化_操作方法

低温保存管(cryotube)中之一般菌种临时存放及活化A. 低温保存管之临时存放及解冻1. 低温保存管(cryotube)应存放于-20℃ ~ -80℃之低温条件下。

2. 准备 37℃之 70﹪(V/V)酒精浴槽(只能在电气水浴槽中改放酒精,不可以火加温,以免危险;若以 37℃水浴取代,应避免水中微生物污染),其中事先安放小试管架(可放置 cryotube 之大小),液面不可高达管塞。

3. 将 cryotube 从低温保存条件中取出,置于 37℃浴槽之小试管架上。

4. 不断轻微摇动 cryotube,液面不可高至管塞,直至结冰完全溶解(约需 2 分钟)。

B. 菌株活化: 在无菌操作下1. 用无菌微量吸管,从已溶解之 cryotube 吸取 50 ?l(或 1 ~ 2 滴)之菌液,滴入固态指定培养基(培养基编号及温度示于菌株订购单)某一边缘附近,以划线法接种于培养基。

2.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指定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C. 划线法1. 手持金属接种环,用酒精灯将接种环(共约 5 公分)烧至火红,并不断来回烧烤金属固定杆之前约 10 公分,等待约 10 秒钟,将接种环前端轻触培养基边缘凝胶(无菌体部份),待接种环完全冷却后,以环沾黏菌滴,由培养基边缘向中央轻轻横划紧接的并行线,直到涵盖 1/3 培养基为止(I 区)。

2. 灼烧接种环,待数秒冷却后,旋转培养基自 I 区涂布的边缘再横划数条线到未接种的区域(II 区)。

3. 重复 2. 的动作完成 III 区与 IV 区。

4. 灼烧接种环,将接种环归位。

D. 图示(1)金属接种环(2)平板划线法冷冻干燥管之开管说明下列步骤请在无菌环境下操作:1、以沾有70%酒精的棉花,擦拭外管,在火焰上加热外管之尖端。

2、滴数滴无菌水于加热处,使外管破裂,再以硬棒敲破尖端。

3、取出隔热纤维纸和内管,以灭菌过的镊子取出内管之棉塞。

4、( a ) 适用于细菌用无菌吸管,吸取0.3-0.5 ml指定之液体培养基,滴入内管内,并轻微震荡(可用该吸管协助),直到均匀悬浮。

菌种的活化操作步骤

菌种的活化操作步骤

菌种的活化操作步骤
菌种活化就是将保藏状态的菌种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逐级扩大培养是为了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即获得活力旺盛的、接种数量足够的培养物。

菌种发酵有一般需要2-3代的复壮过程,因为保存时的条件往往和培养时的条件不相同,所以要活化,让菌种逐渐适应培养环境。

要明白菌种活化的情况就需要了解菌种保藏的方式和方法。

目前国际国内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包括:定期移植法、液体石蜡法、沙土管法、真空冷冻干燥法、80℃冰箱冻结法、液氮超低温冻结法。

对于不同的保存方式活化的方式也不同:
1、定期移植法的菌种复苏较简单,直接转接即可。

2、液体石蜡法保存的菌种在复苏时,挑取少量菌体转接在适宜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再重新转接一次。

3、沙土管法保存菌种在复苏时,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沙土管,取部分沙土粒于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再转接一次。

或取沙土粒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后再转接斜面。

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食用菌栽培●·34·欢迎刊发广告,欢迎种业界商家朋友赞助、协办。

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菌种保藏的原理是通过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营养等方法,使菌种的代谢水平降低,乃至完全停止,达到半休眠或完全休眠的状态,而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保存。

需要时再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使保藏物恢复活力,使菌种在较长期的保藏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典型的形态特征、优良生产性能。

目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以下几种。

1菌种保藏方法1.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菌丝长满斜面时,用硫酸纸包扎棉塞,旋转在4℃的冰箱保藏。

由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未停止,试管内培养基易失水变干,因此,保藏时间较短,转管次数多,不适于长期保藏。

每隔六个月转管一次。

草菇菌种不耐低温,需保藏在10~12℃,或在草菇菌落上灌注3~4毫升的防冻剂(10%的甘油)。

如菌丝长满斜面后,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橡皮塞代替棉塞,并用石蜡密封,即可在室温或冰箱中保藏。

这种方法可防止杂菌污染,隔绝氧气,避免培养基干燥,使用方便。

1.2液体石蜡保藏法石蜡防止培养基水分蒸发,隔绝斜面菌丝与空气接触,降低微生物代谢活性,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能延长微生物的生命,保持菌种优良的种性。

一般可保藏3~5年,是一种中长期的菌种保藏方法。

液体石蜡选用化学纯的,在121℃下高温灭菌30分钟,再将液体石蜡在160℃烘箱中保温1~2小时,蒸发掉液体石蜡中的水,或将高压灭菌后的液体石蜡放置在40~60℃温箱中,使灭菌后的液体石蜡层由乳白色变成无色透明。

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除水的液体石蜡用无菌吸管罐到长满菌丝的斜面试管中,液体石蜡要高出斜面尖端1厘米左右,然后用无毒泡沫试管塞塞好,直立地放在试管架上或罐头瓶中,置于冰箱或室温中保藏。

液体石蜡灌注过多,移种时不方便;过少,时间长容易干涸。

如将棉塞齐试管中剪平,用石蜡溶封,或用无菌橡皮塞代替棉塞,可延长保藏时间。

活化菌种的方法

活化菌种的方法

活化菌种的方法菌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发酵产品,如酸奶、酒、酱油等。

但是,菌种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存后,会出现休眠或死亡的现象,这就需要进行活化处理,使其恢复生命活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活化菌种的方法。

一、温度法温度法是最常用的活化菌种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将被保存的菌种移至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培养,使其恢复生命活力。

具体方法是将菌种从冰箱中取出,放置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进行培养。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菌株的培养温度为30℃左右。

二、营养法营养法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营养成分来活化菌种。

该方法适用于营养成分缺乏、菌种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

具体方法是将保存的菌种接种到含有适量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常用的营养成分包括葡萄糖、酵母粉、胰蛋白胨等。

三、pH法pH法是通过改变培养基的pH值来活化菌种。

该方法适用于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培养基酸碱度不适宜的情况。

具体方法是将保存的菌种接种到pH值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菌株的适宜pH值为6.5-7.5。

四、氧气法氧气法是通过调节培养环境氧气含量来活化菌种。

该方法适用于需氧菌株、培养环境氧气含量不足的情况。

具体方法是将保存的菌种接种到含有适量氧气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常用的氧气供应方式包括摇床培养和搅拌培养。

五、复苏法复苏法是通过多种活化手段的组合来活化菌种。

该方法适用于菌种处于极度休眠状态、多种单一活化手段无法恢复生命活力的情况。

具体方法是将保存的菌种接种到含有多种活化成分的培养基中进行复苏培养。

常用的活化成分包括葡萄糖、酵母粉、胰蛋白胨、氧气等。

总之,活化菌种是菌种保存和利用中的重要环节。

选择合适的活化方法可以使菌种恢复生命活力,保证其在后续的利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活化菌种的方法

活化菌种的方法

活化菌种的方法菌种的活化是指将冷冻、干燥或其他方式保存的菌种重新复苏,使其具有生物活性和生长能力的过程。

活化菌种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菌种的特点和保存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活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活化菌种的方法。

一、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活化菌种方法。

首先将保存的菌种接种到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下培养。

液体培养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多种菌种的活化,且容易控制生长条件,可以获得较高的活化率。

但液体培养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活化菌种,而且需要较大的培养设备和操作空间。

二、固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是将保存的菌种接种到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下培养。

固体培养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单个菌落,可以对菌株进行纯化和鉴定。

但固体培养法的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活化菌种,而且需要较大的培养设备和操作空间。

三、滴定法滴定法是将保存的菌种加入到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然后逐渐加入新的培养基,使菌株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滴定法的优点是可以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可以获得较高的活化率。

但滴定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活化菌种,而且需要较大的培养设备和操作空间。

四、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对保存的菌种进行处理,使其重新复苏。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酸碱处理、渗透压处理、氧化还原处理等。

化学处理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获得较高的活化率。

但化学处理法对菌株的适应性要求较高,有可能对菌株造成伤害,影响其生物活性和生长能力。

五、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其他微生物对保存的菌种进行处理,使其重新复苏。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共培养法、共生法、共生菌法等。

生物处理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对菌株进行适应性调节,可以获得较高的活化率。

但生物处理法对微生物的适应性要求较高,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活化菌种。

菌种活化操作步骤

菌种活化操作步骤

菌种活化操作步骤引言:菌种活化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使冷冻保存的微生物菌种恢复活力并进行后续研究。

本文将介绍菌种活化的操作步骤,以帮助读者正确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的结果。

一、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确保准备好以下实验材料:- 冷冻保存的菌种样本- 无菌培养基- 无菌培养皿或试管- 灭菌的移液器和吸头- 灭菌的培养箱或恒温培养箱- 无菌操作台或洁净工作台1.2 环境准备在进行菌种活化之前,必须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和洁净。

清洁操作台或洁净工作台,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擦拭工作表面。

同时,确保培养箱或恒温培养箱已经预热到适当的温度。

二、菌种活化步骤2.1 无菌操作在进行菌种活化之前,务必进行无菌操作。

戴上手套,使用灭菌的移液器和吸头,避免任何外界污染。

2.2 菌种接种将冷冻保存的菌种样本取出,迅速将其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中。

使用移液器,将适量的菌种悬浮液滴入无菌培养皿或试管中。

确保每个培养皿或试管只接种一种菌种。

2.3 培养条件设置根据菌种的特性,设置适当的培养条件。

这包括温度、pH值、培养基成分等。

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或试管放入预热好的培养箱或恒温培养箱中。

2.4 培养过程管理在菌种活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和管理培养过程。

这包括检查培养皿或试管中的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以及调整培养条件,如温度和培养基的补充。

2.5 菌种分离与保存当菌种活化成功后,可以进行菌种分离和保存。

使用无菌技术,将菌落转移到新的培养皿或试管中,并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研究。

同时,将一部分菌种保存在冷冻条件下,以备将来使用。

结论:菌种活化是一项关键的实验技术,为后续的微生物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菌种资源。

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成功地活化冷冻保存的菌种,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在进行菌种活化实验时,务必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根据菌种的特性进行适当的培养条件设置和管理。

这将有助于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微生物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菌种的活化

菌种的活化

-80℃冰箱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时,从冰箱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应立即放置38℃-40℃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快速摇动。

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约需50秒-100秒。

开启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总结一下菌种活化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配置菌种适宜生长的培养基
第二将菌种从保藏状态恢复到室温状态,比如将冷冻的菌种解冻
第三将通过操作将保藏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此步骤称为菌种复壮
第四步挑选培养基茁壮的菌落,挑选其中部分菌落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重复此步骤2-3次,从而得到生长良好的菌落
培养基:LB培养基,对于含有质粒的菌种可以在活化培养后,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平板上,进行筛选,然后将长出的菌落接种到斜面或者平板上保存。

菌种活化工艺流程说明

菌种活化工艺流程说明

菌种活化工艺流程说明
一、目的
本工艺流程的目的是重新活化已经冷冻保存的菌种,使其恢复生长复制功能。

二、应用范围
本工艺流程适用于所有需要从-80°低温贮存恢复的各种细菌菌种。

三、必需设备与材料
1. 试管
2. 转移枪或吸杆
3. 液体压缩氮槽
4. 37°或28°恒温培养箱
5. 理想培养基
四、流程操作
1. 取出低温保存的菌种草液,放在振荡机中,振荡均匀。

2. 用转移枪或吸杆取出少量菌种草液,转移至含有理想培养基的试管中。

3. 将菌种试管置入37°或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恢复。

4. 每隔24小时观察菌变化,直到见到菌落增长。

5. 培养48小时后,菌种正式进入对数生长期,即完成活化。

五、注释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细节操作请根据不同菌种的生理要求进行调整。

活化过程需严格规范执行,以确保菌种活性的完全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新菌株(乳酸菌)斜面培养法
1.购买新菌株(安瓿瓶装冻干粉)
2.菌种管开启方法一:按购买菌种上的说明进行操作即可。

3.菌种管开启方法二(本次实验方法均在水平层流台进行):
3.1水平层流台开启风机跟紫外灯,半个小时
3.2 用浸过75 %酒精的脱脂棉擦净菌种管。

3.3将菌种管顶端在火焰上加热,注意避免直接加热菌体或加热过度。

3.4 将无菌水滴至加热过的菌种管顶端,使玻璃开裂。

3.5 用锉刀或镊子敲下已开裂的菌种管的顶端。

4.用玻璃三角瓶121.0℃灭菌约10-30ml的生理盐水20分钟
5.将开封后的冻干粉倒入生理盐水中,摇匀
6.用接种环沾取生理盐水,转接与MRS培养基平板上,在36.5℃中恒温培养48-72小时
后,得到二代菌。

7.此时可以使用二代菌进行菌株扩大培养,或对其进行保存菌种。

注意事项:
1 菌种活化前,请将冻干菌种管冷藏保存在5 ℃-10 ℃环境下。

3 菌种经过冷冻干燥后,生长延迟期较长,需连续两次继代培养才能正常生长。

4 菌种活化及使用过程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二代第2 代)观察是否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态,然后挑取单一的纯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观察其染色特征及菌体形态,并进一步做生化鉴定实验以确定菌种。

第三代为工作用菌。

乳酸菌菌种保存法
方法一:斜面保存法(略)
方法二:20%甘油保存法
器材:冻存盒、冻存管(2ml装)、甘油(丙三醇)、MRS肉汤培养基、1ml移液器及枪头、酒精灯、水平层流台、高压灭菌锅
操作步骤:
1.在水平层流台中用接种环挑取所需保存的的菌株放于灭菌过的MRS肉汤培养液,进行
36.5℃恒温培养48小时
2.配制40%的甘油,用移液器移取0.5ml于冻存管中,放于冻存盒
3.用报纸将冻存盒包扎好,放于灭菌锅中灭菌(121.0℃、20Min)
4.在水平层流台中,用移液器移取0.5ml培养后的MRS肉汤培养液加入到冻存管中,拧
紧盖子,摇匀,标识。

5.在冻存盒外也做好操作人,日期,所保存的菌种等信息标记
6.将冻存盒放于保鲜袋中,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层进行保存,一般可以保存至两三年。

7.若是需用,那一冻存管样进行培养即可。

实验室菌种激活方法
1.配制少量的液体MRS培养液(约50ml),灭菌后,冷却后,在水平层流台里,倒
入一管冻存管菌种,摇匀,置于36.5℃恒温培养一到两天,然后用此培养液划平板,再从平板里挑单菌落,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