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风险评估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隧道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和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为项目管理者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评估目标为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2. 项目背景隧道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到许多因素和阶段,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等。

风险评估将有助于全面了解项目的潜在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并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 风险评估方法为对隧道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采用以下方法:3.1 风险辨识通过收集项目相关信息、现场勘察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对隧道工程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

将识别到的风险因素记录并进行初步的风险排列。

3.2 风险评估在辨识到风险因素后,对其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可能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得出风险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和合适的应对策略。

3.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包括风险的减轻、转移、分担或接受等策略,以及具体的对策和行动计划。

对每一项风险因素,制定明确的处理方案和时间表,并明确责任人。

4. 风险辨识在隧道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以下风险因素:4.1 地质条件不稳定地质条件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

地质灾害、地层变化和断层活动等问题可能会导致隧道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隐患。

4.2 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进度延误对整个项目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原因包括施工中的不可预见问题、人力资源问题以及天气等因素。

延误可能导致工期延长和成本增加。

4.3 设备故障隧道工程项目中使用的设备可能存在故障的风险。

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

4.4 人员安全问题隧道工程项目一般需要大量人员参与,人员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工人受伤、事故发生等问题可能对项目造成严重影响。

4.5 环境影响隧道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水质和空气质量等方面。

环境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控制,以保护周边环境的可持续性。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二、隧道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我部有三座隧道:卢则峁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66+378~ZK66+625,全长247m;右线K66+310~K66+605,全长295m.杜家山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66+725~ZK67+568长度843m,右线K66+672~K67+558长, 度878m.王家山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67+678~ZK68+740,长度1062m.右线K67+658~K68+673,长度1015m. 共计单线4340m. 隧道内轮廓采用单心圆断面,其内轮廓宽m,高5 m。

隧道为分离式,进出口洞门为端墙式。

明洞部分采用明挖顺作杜家山隧道临县段左右线洞口边坡均为中更新统离石组黄土,中陡坡,发育垂直节理,洞口开挖易发生坍塌,边坡稳定性较差。

离石端洞口左右线边坡由奥陶系冶里组白云岩组成,缓坡,边坡稳定性较好。

王家山隧道临县端洞口拱顶位于土石界面处,上覆土质为中更新统离石组黄土,中缓坡,发育垂直节理,下伏基岩为奥陶系冶里组白云岩,由于上覆土体呈披盖式覆盖在下伏基岩上,且土石界面倾向洞口,雨季期间,地表水下渗侵湿土体,易引起上覆土体沿土石界面产生滑塌现象边坡稳定性较差。

四、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流程1、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见“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五、施工阶段风险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梁、隧道安全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本标段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二、隧道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我部有三座隧道:卢则峁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66+378~ZK66+625,全长247m;右线K66+310~K66+605,全长295m.杜家山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66+725~ZK67+568长度843m,右线K66+672~K67+558,长度878m.王家山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67+678~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的规定,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如下技术对策。

一、隧道坍塌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1 坍塌风险等级归类根据“隧道安全风险等级划分”的成果知:风险被评定为“高度”等级的施工区段为:V级施工区段2 风险处理对策(1)根据公路隧道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之规定,中度风险是可接受的,相应的处理措施为“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风险“必须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为此,项目部确定如下风险技术对策:高度风险隧道施工区段:在加强施工监测的同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好设计复核,尤其是现场地质核对和完整的地质分析工作。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方法确定为:地质分析法超前预测、超前水平钻孔探测、TSP203检测和必要的地质雷达检测。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根据您的要求,我撰写了一份关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报告。

在此报告中,我将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 施工环境评估:首先,需要评估施工环境对安全的影响。

考虑以下因素:- 地质条件:评估岩石稳定性、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渗透等因素。

- 建筑结构:评估预计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建筑结构问题,例如土质松散等。

-天气条件:评估各季节的天气条件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2. 施工设备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的安全性能。

考虑以下因素:- 设备合规性:确保所使用的设备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 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 操作人员培训:确保设备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 施工物料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化学物质的安全性。

考虑以下因素:- 材料质量:确保所使用的物料符合质量标准,以减少材料带来的安全风险。

- 化学物质处理:评估化学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理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4. 施工作业评估:评估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分析存在的潜在风险。

考虑以下因素:- 高处作业:评估高处作业的安全性,并确保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培训。

- 线缆布置:评估电缆和管道的布置,防止在施工过程中被踩踏或损坏。

- 爆破作业:评估爆破作业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爆破管理计划。

基于以上评估,我们提出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增加监测设备:安装安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渗透等。

- 建立安全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并确保操作人员严格遵守。

- 加强培训: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

- 建立紧急响应计划: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响应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综上所述,通过对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简介本报告是针对某地区地下隧道施工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旨在系统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原因、潜在影响以及对应的防范措施,以加强隧道施工工程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本报告将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可能风险点切入,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和预防措施,以保障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隧道工人的身体健康安全。

风险点分析地质灾害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因素一直是较大的安全隐患。

该地区存在地质灾害高发区,如塌陷、滑坡等,加之施工区域附近还有多条河流穿过,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会给施工和人员带来较大的安全威胁。

设备故障风险隧道施工需要大量借助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存在使用寿命、强度、精度等不同的问题,长时间使用和艰苦的工况会加速机械设备的磨损和老化,增加设备故障的风险。

如不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挖掘、地质勘探、爆破等工序,现场安全管控需要紧凑有效,否则可能出现大规模事故。

在现场安全措施不健全的情况下,人员、设备受到的威胁会更大。

人员职业健康风险隧道施工的人员需要长时间工作于狭小的环境之中,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和极度潮湿环境,容易引发职业病等健康问题,需要加强人员预防和管控。

风险原因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该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结构不稳定,同时该区域存在大量煤矿开采、工业生产地带等因素,地下空洞较多,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设备故障风险设备到使用年限、设备维护不当、环境原因等都属于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会加速风险的发生。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隧道施工现场涉及到高度的精细和危险的操作,如不关注每个细节,不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就可能导致人、机和安全器材的极大损失。

人员职业健康风险隧道施工中人员需要长时间在狭小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缺乏足够的健康保护,容易引起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潜在影响分析地质灾害风险地质灾害风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影响到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失、人员伤害、经济、风险、生命等方面的损失。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为了全面了解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1. 项目概述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到桥梁和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工程进度延误等问题。

2. 风险识别在识别风险方面,我们广泛采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现场调查。

通过与项目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我们发现以下安全风险:- 高空作业:桥梁和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空作业的风险,如桥梁拼装、支撑结构的搭建等。

高空作业可能导致坠落、触电以及物体打击等意外事故。

- 施工设备操作:施工中使用的重型机械设备存在操作不慎、设备故障等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等。

- 地质和地下水问题:隧道工程中,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如坍塌、滑坡等。

此外,地下水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和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使用低质量的施工材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3. 风险评估为了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我们采用了风险矩阵分析方法。

根据对风险的评估,我们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 高风险:高空作业、施工设备操作风险评估为高风险。

我们建议采取措施,如培训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设备的正常维护、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督等。

- 中风险:地质和地下水问题、施工材料质量问题评估为中风险。

我们建议加强勘测和预测工作,实施适当的灾害防治措施,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 低风险:我们没有发现低风险的安全问题。

4. 风险管理为了有效管理风险,我们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制定详细的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明确责任和权限;- 加强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巡检和监察,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管理和应对安全风险。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和《公路桥梁和隧道设计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等文件的要求,编制本《云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概述1.1评估目的隧道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

在施工阶段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

本次评估是在对施工图设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项目建设资料以及现场情况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本次评估的主要目的如下:(1)全面了解云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2)为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3)对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1.2评估依据1.2.1国家有关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8)《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1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12)《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安监总管二〔2014〕104号)1.2.2主要标准和规范(1)《转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2)《公路桥梁和隧道设计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9)《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11)《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J C20-2011)(1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1995)(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15)《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1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1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18)《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闽交政法[2006]14号)(19)《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三个规定通知》(20)云中隧道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1)云中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2)国省道干线联一(闽清境)坂东至云龙段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第三册隧道》《附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3 评估范围云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的范围包括合同协议书约定的工程范围内的所有临时性工程和永久性工程,如临建、开挖、支护、衬砌等等,评估范围也包括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需设备、机械、材料、施工工艺、人员等各方面存在安全风险的因素。

最新整理某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docx

最新整理某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docx

最新整理某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1、编制依据(1)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3)施工图提供和施工调查积累的隧道基础资料。

(4)隧道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结果。

2、隧道概况xx隧道位于xx 区xx镇港头村,隧道施工起止里程为:DK519+890~DK521+493,全长1603米。

隧道适用于旅客列车行车速度200Km/h,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满足双层集装箱开行的新建电力牵引双线铁路隧道。

线间距4.6m(即w=0)时隧道内轨顶面以上有效面积为92㎡。

隧道加宽(W)从0至40cm。

Ⅱ类围岩1233米,Ⅲ类围岩100米,Ⅳ类围岩82米,Ⅴ类围岩xxxx主要地层地质情况: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熔结凝灰岩贯穿全隧道,其中Ⅱ、Ⅲ、Ⅳ类围岩为青灰色,弱风化,熔结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较发育,岩质较坚硬,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不发育;Ⅴ类围岩为强风化和全风化,全风化呈砂土状,强风化层节理很发育,地下水不发育。

区域构造上处于闽东火山断坳带中段,地势高峻,多呈尖峰峭岭,山陡坡急。

区域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和裂隙密集带,xx隧道施工全线地质调查未发现地质断层,但隧道进出口、浅埋、偏压地段构造破碎带和节理裂隙比较密集,隧道洞身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水文地质:水文地质特征:①地表水:隧道区地表水主要为山间冲沟,大部分为季节性流水,因地形高差较大,冲沟坡度陡,水流湍急,排水通畅,旱季流量小,雨季增大数倍至数十倍。

②地下水:隧道区地下水类型有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汇聚。

从区内调查情况看,有孔隙水和裂隙水,但流量较小,为0.01~0.05L/s。

隧址中段Ⅱ、Ⅲ、Ⅳ类围岩区裂隙一般不发育,地下水较贫乏。

进出口Ⅴ类围岩段构造破碎、节理裂隙比较密集,地下裂隙水存在较多。

隧道涌水量:地下水的补给xxx主要为大气降水,其补给能力受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形及地表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控制,隧址区为崇山峻岭,山坡及冲沟坡度较陡,地表岩石露头较好,暴雨山洪易涨易退,不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 (1)2、隧道工程概况 (2)(1)隧道概况 (2)(2)工程地质 (2)(3)水文地质 (3)3、风险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1)评估目标 (3)(2)根线评估过程和方法 (4)4、风险评估内容(1)隧道总体风险评估 (4)(2)风险评估分级标准 (7)(3)一般风险源辨识、估测 (8)1)洞口工程风险源辨识、分析 (9)2)洞身开挖风险源辨识、分析 (10)3)洞身衬砌风险源辨识、分析 (11)4)路面工程风险源辨识、分析 (13)5)隧道一般风险源估测 (14)(4)重大风险事故辨识、估测1)重大风险事故评估指标 (17)2)隧道重大风险事故辨识及估测 (18)5、对策措施及建议 (22)(1)风险接受准则 (22)(2)一般风险事故控制 (23)(3)重大风险事故控制措施及建议 (24)(4)残留风险估测和控制措 (26)6、评估结论 (27)第一章编制依据一、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策略:强化风险教育培训;细化风险辨识,量化评估数据,简化控制措施,超前控制。

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工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 TB05-2004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7、《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10、《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规范》JTJ026.1-199911、《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 10108-2002三、设计和施工文件1、《黔恩高速公路情侣山隧道、石峡1#隧道、石峡2#隧道、高家湾隧道、茅草坪隧道、楠木沟隧道施工图》2、《黔恩高速公路情侣山隧道、石峡1#隧道、石峡2#隧道、高家湾隧道、茅草坪隧道、楠木沟隧道地质资料》3、《情侣山隧道、石峡1#隧道、石峡2#隧道、高家湾隧道、茅草坪隧道、楠木沟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四、设计阶段风险评估1、《情侣山隧道、石峡1#隧道、石峡2#隧道、高家湾隧道、茅草坪隧道、楠木沟隧道结构与行车安全风险设计》2、《情侣山隧道、石峡1#隧道、石峡2#隧道、高家湾隧道、茅草坪隧道、楠木沟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设计》第二章隧道工程概况一、隧道概况二、工程地质(1)破碎岩体Ⅴ级围岩的裂隙发育,层间结合较差,洞体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的坍塌,侧壁稳定性较差。

Ⅳ级围岩在拱部无支护时可能松动破坏,易出现坍塌及掉块,可能发展形成中~大塌方,侧壁稳定性较差,爆破震动过大易坍塌。

三、水文地质1、地表水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常年性地表水体,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主要通过大气蒸发及地表径流排泄,部分沿裂隙面下渗。

隧道进出口斜坡坡脚为冲沟,沟底无流。

区内地下水类型为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形及补给条件限制,地形水贫乏。

2、地下水隧址区地层为志留系中统罗惹坪组第一段页岩,除透镜状的粉砂岩为相对透水层外,其余均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孔隙水,主要接受隧址区及隧道洞身段地表大气降雨补给。

大气降水主要沿地表排泄出隧址区,小部分下渗成地下水。

在隧道区冲沟内,则分布有少量松散岩类孔隙水。

据地面调查及探访,在隧址区中无自然泉点出露,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地下水对隧道影响不大。

3、勘察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常规防护。

第三章风险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第一节评估目标通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环境等各方面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

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各风险因素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以达到保证施工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

第二节风险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一、风险评估过程根据《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要求,结合情侣山隧道实际情况,风险评估过程为:1、评估小组搜集整理并分析了与隧道工程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背景、施工图设计文件,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评估小组进行了现场踏勘,与隧道工程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然后展开风险源辨识,对一般风险事故进行辨识,形成风险原清单,2.根据风险清单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风险评估方法以设计图地质资料为主,运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法等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方法对隧道施工总体风险和专项风险进行评估。

第四章风险评估内容第一节隧道总体风险评估按照工程设计文件,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主要以隧道坍塌事故进行总体风险评估一、隧道坍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隧道坍塌事故的风险大小(R),公式为:R=G*(A+L+S+C),G指隧道地质所赋分值, L指隧道入口到出口的长度所赋分值,A指标准的开挖断面积所赋分值,S指成为通道的隧道出入口形式所赋分值,C指隧道进口地形条件所赋分值。

1、评估的分类、赋值标准(表4-1)表4-1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事故风险分级标准表4-2二、小净距隧道总体风险评估1、隧道地质评估(G)2、隧道风险等级第二节风险评估分级标准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表4-3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表4-6 风险等级标准第三节一般风险事故辨识、估测隧道工程划分为洞口工程、洞身开挖、洞身衬砌、路面工程四个分项工程,将各分项工程进行作业程序分解,明确单位作业、作业程序、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等,以便分段对其进行风险事故辨识和估测。

1、洞口工程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1)洞口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表4-7(2)洞口工程风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表4-82、洞身开挖风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1)洞身开挖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表4-9(2)洞身开挖工程风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表4-103洞身衬砌工程风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1)洞身衬砌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表4-11洞身衬砌工程风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表4-124、路面工程风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1)路面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表4-13(2)路面工程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表4-145、隧道一般风险源估测一般风险源估测汇总表4-15第四节重大风险事故辨识、估测一、重大风险事故评估指标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价指标表4-16隧道施工区段坍塌施工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P=γ(C×A+B+D+E+F)分值结果四舍五入为整数,对照表4-18确定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

表4-17 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二、隧道重大风险事故辨识、估测(一)、隧道重大风险因素检查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检查表表4-18(二)小净距隧道重大风险事故估测1、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围岩为强风化页岩夹粉砂岩和中风化页岩夹粉砂岩,强风化页岩夹粉砂岩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段上方,工程性质差。

中风化页岩夹粉砂岩分布于洞身,裂隙较发育~稍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属较软岩,故对其进行坍塌风险估测。

注:γ是与安全管理评估指标相关的折减系数,γ取0.8.2、隧道坍塌事故的严重程度等级隧道Ⅴ级围岩段,岩石完整性差,开挖工程中可能产生洞口坍塌,拱部无支护时,可出现局部坍塌。

在开挖作业及初期支护作业,严格控制作业人员人数在29人作业,掌子面作业人员全部伤亡可能性比较大,人员伤亡等级按较大考虑,等级为2。

3、隧道坍塌事故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表4-6),V级围岩段隧道发生坍塌事故可能性为2级,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为2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Ⅳ级围岩段隧道发生坍塌事故可能性为2级,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为2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经风险评估,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V级围岩段属于中度安全风险。

为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我项目将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施工安全作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重点。

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重大事故风险等级表表4-19第五章对策措施及建议第一节风险接受准则根据隧道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接受准则,提出隧道风险控制措施。

表5-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接受准则与需采取风险措施表第二节一般风险事故控制对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洞口、洞身开挖、衬砌、路面工程进行作业程序分解,并对分解的单位作业进行了风险源辨识和估测,归纳了风险事故对作业人员造成的伤害有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火灾事故这五类,针对这五类伤害,制定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见表5-2。

表5-2 隧道一般风险事故控制措施第三节重大风险事故控制措施建议一、实施监控量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参考《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受力情况以及地表水等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评定施工期间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施工安全事故、支挡结构破坏、第三方损失等风险事故发生。

二、施工管理1、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做好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3、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遵章守纪。

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制度。

表5-3 重大风险事故控制措施建议第四节对隧道残留风险估测和控制措施一、残留风险评估见表5-4根据对隧道塌方风险评估,隧道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结合风险控制措施及《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各段的残留风险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见表5-4表5-4 残留风险评估等级二、残留风险控制措施见表5-5表5-5 残留风险等级及措施第六章评估结论根据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地勘、设计资料,采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法对隧道进行了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

主要结论及建议如下:1、通过对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地勘资料、设计资料等分析,得到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事件有:施工存在塌方风险,V级围岩段塌方风险等级为中度,Ⅳ级围岩段塌方风险等级为中度。

2、根据地质资料,情侣山等小净距隧道隧道地质情况简单,为小净距隧道,先进行埋深较大一侧隧道开挖,待此隧道初支封闭成环后方可进行傍山侧隧道开挖,防止后行洞开挖引起的偏压造成先行洞结构破坏。

V级围岩段,先行洞采用拱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后行洞采用中隔壁法进行施工;Ⅳ级围岩段均采用拱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超、欠挖,初期支护及时可靠。

隧道施工开挖总体上要求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部采用预裂爆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同时减少超挖量,提高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