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入门:怎样磨琴马脚
小提琴基本功的核心三要素

小提琴基本功的核心三要素基本功核心Franck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 4 Allegretto poco mosso 音乐: Shlomo Mintz - Franck/Debussy/Ravel Violin Sonatas 众所周知小提琴基本功训练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任务,大量琴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基本功训练的核心是什么,这核心三要素分别是:第一、发声点,第二、音准点,第三、节拍点,分别讲一下。
发声点发声点就是弓弦接触点,小提琴是通过马尾摩擦琴弦使琴弦震动而产生声音,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马尾用什么角度去接触琴弦,在琴马和指板之间的什么地方接触琴弦能产生最好的声音,一般情况是弓靠琴马摩擦琴弦能发出比较结实、密度大的声音,而弓靠指板摩擦琴弦能发出比较柔和、密度小的声音,这就需要我们控制自己的运弓找到这个音的最佳弓弦接触点(发声点),拉出干净,柔和,结实的声音。
音准点音准点,这个问题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首先要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对音高敏锐的判断,是高还是低。
这个问题又牵扯另一个问题就是“固定音高”(简单讲固定音高需要长时间的听古典音乐和视唱练耳的训练,今天这里暂时不讲)有了耳朵这个固定音高的标准,大脑会通过这个标准去控制或调整左手指在弦上的距离,这就引出另一个方面“手指距离感”。
手指距离感是通过长期的左手手指练习、各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加上最有效的双音特别是三度和八度的音程训练,才能让手指距离感越来越清晰准确,这两个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让音准得到有效的保持。
节拍点节拍是所以音乐都要遵循的,这是不容质疑的,那么在小提琴训练中节拍起一个统一双手和身体律动的作用,在练习的过程中应该用节拍机的拍点来训练节奏的准确性,一般是慢速打分拍快速打合拍,但是在音准和发声没有把握的时候不要用节拍机,这个由授课老师看情况而定。
最后将这三个点集合成一个点发出来就是一个好的音,然后一个音一个音地都加起来,就完成一首练习曲、音阶或乐曲的基本功训练了,过程虽然辛苦但是结果却是很好。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琴码—最常见的维修工作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琴码—最常见的维修工作琴弦的振动是通过琴码传递到琴板乃至整个琴箱的,琴码被看成是传递振动的首要通道。
它的微小变动可能会引发声音的明显变化,它非常灵敏。
对于制作家来说调好一把琴的码子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经验,而对于演奏家来说维持一把琴的最佳发音状态需要对琴码赋予很大关注。
当琴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动一动琴码是很"灵验"的一招。
琴码在其三维空间的各向尺寸都对发音产生影响。
见图一。
比如说,心对于中间两根弦的力量和音品有强烈的影响,通常把它稍微扩一扩会使中音区振动自由,这种效果反映在高弧度的琴上尤其明显,心的过度扩展会造成高频恶化,但又可以通过减薄琴码得到补偿。
总之这些尺寸被逐渐减小时,琴码更易于振动,传声?quot;通道"放大了,当超过一个临界点时,琴声开始发"空"。
这个临界点需要我们用耳朵把它听出来,修削琴码需要的耐心和精确度远超过制作琴箱和琴头。
琴码要立在桥线上,微微向后仰,以抵抗每一次调音弦往琴头方向拽动琴码的顶上,即使这样,如果不时常扳正,日积月累,码子也会向前弯了,这时就要找制琴师把它矫正过来。
注意,为了保护琴弦,扳正琴码时要放松弦。
我们偶尔还看到琴码的小翅由于琴弦经年的压力而下塌碰到骨盆,严重影响振动。
由于琴码的微微后仰有时造成向前滑动,不易被人察觉,但声音越来越被抑制。
调音还要靠调整琴码,音柱和低音梁之间的关系,琴码一只脚落在音梁的位置上,另一只脚落在音柱位置上,装配时首先要满足这种对称性。
见图二。
琴码高度受弦夹角,弦与指板距离以及弧高的影响。
如果弦在指板上太高了,多数情况下不可削低琴码,低于标准高度的码子不会产生好声音。
对小提琴琴码你知道多少?

对小提琴琴码你知道多少?一、琴码的位置琴码的最佳位置,从理论上说,就是面板的中心部位,敏感部位;从实践上说,就是最容易促使面板振动并引发音箱共鸣的部位,与提琴整体结构和配件最相适应相匹配的部位。
我们所听到的小提琴声音,并非是单一的声音,而是一种带有综合性质的整体乐音。
小提琴声之所以出神入化,之所以销魂荡魄,就在于借助琴弓对琴弦的垂直磨擦为驱动力,将琴弦振动的金属颗粒声,通过琴码传导到面板,再通过面板的过滤、扩展、辐射、发散作用,然后通过背板的接纳、吸收、反射、压缩作用,形成回环共鸣,最后通过两个F 孔荡漾传播开来。
在魅力无穷的琴音中,既包含琴弦的振动声,又包括琴码的振动声;既包括面板的振动声,又包括背板的振动声;同时,还应包括其他所有部位与配件的振动声。
一把优质提琴无论在拉奏还是在弹拨的时候,都能使人充分感受到甚至触摸得到琴体的振动。
科学原理告诉我们:声音的起源在于振动,振动才是小提琴的硬道理。
这种振动越是广泛,音效越是均衡;越是和谐,音质越是纯净;越是充分,音量越是宏亮;越是趋近于有序化与模式化,小提琴的音色越是优美动听,富于艺术表现力和传远穿透力。
依据小提琴的声学原理和历史上积淀的制琴理念,寻找琴码安放的最佳位置的固定范畴,就在于左右两个F孔内外缺口之间。
无论如何,琴码两个码脚的上边缘或者下边缘,决不能超越两个缺口所限定的区域。
因为范围很小,调整的幅度也不宜过大。
马脚左右的外边,与左右F孔的内沿距离必须相等;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在F孔的缺口之间仔细上下调整琴码的位置了。
虽然调整的幅度极小,但对于声音的影响效果却是极其灵敏。
如果琴码上下的位置安放处于最佳状态,就会呈现出几点特征:1、弹拨四条琴弦产生的余音最长;2、轻轻拉奏四条空弦的声音较大;3、四条琴弦的空弦以及音阶上的声音比较均衡;4、使用琴弓加大力度拉奏,声音不会出现沙哑和飘浮现象;5、提琴声音不会出现干瘪单薄、缺少内涵的现象,出现较好的共鸣效果。
小提琴揉弦的基本技巧

小提琴揉弦的基本技巧小提琴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乐器,那么你知道小提琴应该怎么揉弦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小提琴揉弦技巧,来欣赏一下吧。
小提琴揉弦技巧(1)手腕揉弦:一般是在演奏较为舒展且较长的乐句,表达宁静、纾缓或哀伤的情绪时的乐曲会使用此种揉弦技术:它是在小臂静止状态下靠手腕关节晃动来带动手指.做出柔软且幅度较宽频率较慢的揉弦。
初学揉弦者大都是从这种揉弦开始学起,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的手腕手指关节较为放松。
但这种揉弦要注意“支点的稳定”就是需要稳定按弦手指。
(2)手臂揉弦:一般多用在快速情绪激动的乐句,能很好的渲染紧张或高潮的气氛。
这种揉弦幅度较窄,频率较快,多使用小臂带动手指揉弦,因此要注意,手臂不要僵死,需要充分放松,肩膀与大臂还是要保持放松状态。
在演奏小提琴的时候,演奏者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揉弦技巧,或者综合应用揉弦方式,使技巧为内容服务,使揉弦技巧和乐曲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无限美的可能,把具体的揉弦的方式方法和乐曲表现的情境情绪结合起来才能使音乐更具活力与表现力,揉弦技巧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是和其他技巧紧密联系的,是不断变化着的。
虽然在小提琴的演奏中,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技巧也不是万能的,不是音乐的全部,只有深刻的理解了乐曲的深层的内涵,再加以技巧的表现才能得出优美的音乐。
小提琴演奏技巧一、握弓右手握弓,拇指尖须紧靠螺旋套(弓根),其他手指执住弓杆,使手背成自然弧形。
手指需要柔软的弯曲。
弓杆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节中(即指端),拇指恰与中指相对,小指的指尖,轻松的放在弓杆上,使易于适应需要,向前或向后移动(上弓时向前移动,下弓时向后移动)。
四指之间,略须靠拢,不可单独分开,否则显得笨拙而不雅观二、运弓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旋的接触点这3种因素的不同结合。
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分弓:一弓演奏一个音,音要拉的干净,清楚;2、连弓:一弓演奏许多音,在很多乐曲中都会用到,是最常用的弓法之一;3、顿弓:音与音之间断开;4、跳弓:弓毛离开琴弦。
小提琴的揉弦技巧有哪些

小提琴的揉弦技巧有哪些揉弦技术是所有弦乐器必须掌握和使用的手法,小提琴美妙动听的音色更离不开揉弦技术的运用。
那么小提琴的揉弦技巧有哪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小提琴的揉弦技巧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小提琴的揉弦技巧揉弦基本上有三种方式:手指的揉弦、手的揉弦以及手臂的揉弦。
这三种揉弦有它们各自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音色。
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奏家完全有必要全部掌握。
因为这三种揉弦的相互结合,给了表演者在音色和表情方面以广泛的表现可能性以及更有个性的声音。
值得提醒的是这三种揉弦虽然都可以分别进行单独的练习,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很少纯粹使用其中的某一种。
因为某种好的揉弦可能是以手臂为主,或是手、手指为主,因此某个成分比较突出,但是如果没有僵硬的话,每种揉弦都会影响它邻近的肌肉,都会加入另外两种揉弦的成分。
在学习揉弦以前还必须强调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手在琴颈上用力的松紧度,一定要避免任何用力捏紧琴颈的方式。
因为,如果把乐器抓紧后再去揉弦,这样必然造成极大的紧张,并使左手的动作瘫痪。
几乎所有出现此种情况的人,在开始学揉弦时都会下意识地去抓紧琴颈,这与我们最初学持琴、握弓时一样,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必须强调学生的左手一定要十分自然放松地接触琴颈,然后坚持并不断地提醒其是否始终在一种松弛的状态,这对其将来在小提琴演奏上的发展高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1.臂的揉弦:手臂揉弦的动力直接来自于整个左小臂,手指是被带动的。
如果初学者已经获得了比较好的触弦习惯,这时要求其仅用足以把弦按下去的力量,并使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保持不变,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弹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手臂产生的运动才是最为理想且科学的。
在初学时手指要随着揉弦向后和向前的摆动而伸直再弯曲,注意运动的第一步应首先是向琴头的方向起动,是顺着指板和琴弦的前后运动,而不要左右晃动。
在做以上动作时,先将持琴稍加固定,然后,从第一把位至第五把位匀速地来回运动,并逐渐将运动的幅度减小在以第三把位为中心的手指上。
小提琴入门须知

小提琴入门篇(一)——初学小提琴的注意事项
导语:小提琴作为乐器皇后,大家对其的普遍反映都是难学,很难学。
有人曾经戏谑道:“十个人学钢琴,九个人能学会;十个人学小提琴,九个人学不会。
”可见小提琴的上手之难了。
那么今天北京小提琴专卖店小编就专门针对小提琴入门阶段的琴友,来分享下小提琴初学我们应该注意到哪些问题。
可不要觉得基础不重要哦,这可是为了以后我们能拉出优美的小提琴名曲,无论是小提琴独奏,还是小提琴协奏曲,还是业余小提琴,打下的重要基础哦。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提琴入门应该注意到问题吧~
1、初学者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买小提琴。
对于初学者来说,小提琴比较难以入门,所以最好先买一把几百块钱的琴,不用太好。
2、买好琴了难的就是找老师,根据我的经验最好找有经验的,有一定年纪的,对学生耐烦的老师。
一些年轻的老师会演奏却不太会教学生。
3、在前几次课时老师会先教你姿势,姿势千万要按照老师的说法好好练,千万马虎不得。
姿势的基本功没有打好,以后拉琴时就会有种种的不方便。
4、入门后就要勤加练习。
如果要上课,就每天起码练习30分钟到1个小时。
放假的话就练2个小时。
如果你愿意当然是多练下的好了。
5、初学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例如手指被E弦磨开裂、夹琴不稳、拉一会就累。
这些都是慢慢学习,可以自然。
小提琴的技巧练习要点

小提琴的技巧练习要点小提琴的技巧练习要点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
今天店铺给大家讲讲小提琴的技巧练习要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姿势拉琴站立时从脚趾经过脊椎到头顶都要保持垂直伸展的姿势。
将身体重量落在双脚的大拇趾上的要比落在脚后跟上的稍微多一些,这种前倾的平衡姿势具有更大的活动余地和更多的轻松感,并有利于演奏的稳定性。
在保持脚趾放松的同时,双脚应稍微向外侧移动一点儿,来抬高双脚的拱面。
双膝应向后,当臀部绷紧向前挺身的时候,应保持双腿分开,收腹并塌腰,并向前方和斜上方挺胸。
向后抬头,伸直脖子。
双肩保持平行与完全放松和下垂,与腰椎对称。
二、呼吸呼吸在音乐艺术中是首要的,小提琴也不例外。
良好的呼吸要求具有均匀吸气和呼气的能力,即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是同样的。
每次呼吸的周期应尽可能地长。
在小提琴演奏中,需要不断地呼吸,而且绝不要屏住呼吸。
练习时要脊椎伸直,脖子和双肩放松,挺胸拔背来开始呼吸。
在不间断呼吸的'情况下,努力去延长每次呼吸的长度。
三、夹琴将小提琴放于锁骨上,用左下鄂将它夹住,尾板对准喉咙中间,琴身与人的肩膀构成45度角。
避免用下鄂夹琴,这样会有僵硬的感觉。
琴头高度高一点为好,演奏时不要过于偏低,否则会给左手增加压力,弓子也容易滑向指板。
高的琴头可以把提琴的重量倒向脖子和户膀,演奏高把位时还比较容易。
在演奏中不是所有的人都采用肩垫,对于脖子短的人来说不用肩垫效果更好。
对于一些脖子长的人来讲,使用肩垫是有效的方式,但一定要注意肩垫的形状。
四、发音练习小提琴是一件最接近人声的乐器,良好的发音的基本特点是音色圆润,富有共鸣,纯净、均匀。
演奏要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情感,必须掌握声音强弱变化——即音乐力度变化。
音乐力度变化范围是广泛的,有音响上的强弱、紧张度的不同、声音的尖柔等。
何种效果用何种弓段,何处接触点都是有讲究的。
一般先要练习强、弱、渐强、渐弱、顿和连等弓法。
在奏强音时弓弦接触点应在近琴马处,弓速较快,右手根据需要加一点外力,应使用自然的重量,去掉手指人为的强制性压力,在奏弱音时,弓弦接触点应在近指板处,弓速较慢。
小提琴基本功口诀60条

小提琴基本功口诀60条小提琴基本功口诀60条是学习小提琴的重要基础内容,包括坐姿、持琴、持弓、运弓、换弦等方面的规范和技巧。
第一条,站立。
学小提琴先要学会站,双脚与肩同宽,脚位平行脚尖向前。
第二条,握琴。
琴应当握在琴颈处,琴头朝向自己,用手臂和手肘来控制琴的位置。
第三条,持弓。
弓应当垂直于指板,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弓,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来控制弓的力度和速度。
第四条,手型。
左手的手型应当像抓着一个球一样,手指应当自然弯曲,用指尖按弦,右手的手型像握着一个鸡蛋一样,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弓,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应当自然弯曲。
第五条,音准。
在拉琴之前先唱一遍音准,可以通过听觉来控制音准。
第六条,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可以通过节拍器来辅助练习节奏。
第七条,力度。
力度是音乐的表现力,可以通过练习不同的力度来掌握音乐的强弱变化。
第八条,速度。
初学者应当先慢练,等掌握好节奏和音准之后再慢慢提速。
第九条,换弦技巧。
在换弦时,要保持手指的灵活性,以避免出现杂音。
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各种换弦技巧,提高演奏效果。
第十条,音阶练习。
学习小提琴要熟练掌握大小调音阶,以及各种音阶的指法,通过音阶练习来提高手指的独立性和协调性。
第十一条,琶音练习。
琶音是小提琴演奏中的基本技巧之一,通过琶音练习,可以丰富演奏效果,提高音乐表现力。
第十二条,双音练习。
双音练习有助于提高小提琴演奏者的音高感知能力,通过不断练习,掌握双音的和谐与音高关系。
第十三条,颤音技巧。
颤音是小提琴演奏中独特的技巧,通过练习,使颤音更加自然、流畅。
第十四条,弓的运用。
掌握弓在演奏过程中的平衡,以及弓的起落、压力控制等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第十五条,琴弦清洁。
为保持琴弦的音质和寿命,定期清洁琴弦,避免使用过硬的物品擦拭,以免损伤琴弦。
第十六条,琴弓保养。
定期检查弓毛的清洁和弓身的完好程度,确保弓的性能稳定。
第十七条,小提琴调音。
学会自行调音,确保琴弦音高准确,提高演奏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提琴入门:怎样磨琴马脚
提琴琴马脚的磨制可算是最为麻烦的事,很难做到马脚与琴面密
切的贴合,远比削琴马难。
开始,我总是先粗粗磨个大体的弧度,然
后在琴面安装琴马的地方垫上一张纸,再放上一张细砂皮纸,把琴马
脚摁在上面磨,但很难磨好,而且很容易伤害琴面油漆。
后来,我想
出了一个好办法,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大提琴、中提琴和小提琴的琴
面弧度各不相同。
单就小提琴来说,每把小提琴也各有不同的弧度,有的平,有的凸。
根据要配琴马的提琴的琴面弧度,凭目测,找到一只外圆弧度与
之相同的圆柱体,如木桶、塑料桶、大玻璃瓶、垃圾桶、饼干桶等,
没有合适的,脸盆也行,只要弧度相同并有一定的强度就能够了。
如
找起来困难,可先根据琴面弧度,用纸板剪个模子,然后去按图索骥。
找到后,在圆桶外包上砂皮纸。
把琴马当作锯片或切瓜刀,按锯断长木头或切西瓜一样的横截面
方向,沿着圆周,把琴马脚在其上面纵向磨制,注意不要左右乱晃。
这样磨出来的琴马脚应该与琴面贴得十分严密。
如琴马脚的两外端仍
接触不密切,则表示桶的直径太大,应就换个直径小一点的;反之,
如琴马脚的两内端仍接触不密切,则表示桶的直径太小,应就换个直
径大一点的。
反复试验,直到直径正好准确,两只琴马脚与琴面严密贴合为止。
磨好后,把琴马向应该朝拉弦板的一面略微倾倒一点点,再轻轻磨一下。
一切就大功告成啦!事实上,细微的不足是不要紧的,因为,琴
马脚的木质本身也有细微的弹性,在琴弦的压力下,会和琴面严密贴
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