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教育的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然不同,但是它们各自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个学生都需要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来实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家庭是一个孩子最早的社交圈和学习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可以从许多方面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包括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引导儿童正确思考和行动等等。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自然、舒适、快乐和有益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人格和性格。

其次,家庭教育还可以为孩子提供更深入的学习。

许多家长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为孩子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让孩子可以在家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这对于提高孩子的学术水平、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能力。

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越长,孩子们就越能够学会处理与人相处时发生的各种问题。

这也可以通过孩子和长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实现。

最后,家庭教育对于塑造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念也非常重要。

家庭是孩子了解和认识社会的窗口,也是教育孩子做人、为人处世的重要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念。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互相补充和支持。

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信任和理解自己,也更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才。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父母或者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展教育的过程。

家庭教育奠定了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根底。

可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教育建筑的重要基石。

假设孩子是一张白纸,那么家庭教育就是这白纸上的第一抹色彩,父母就是这抹色彩的调色师,而这色彩就是孩子以后承受人生教育的基调。

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

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

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标准、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缺乏科学指导、无视甚至抵触现代技术的作用。

如果家庭教育这一支柱继续弱小,与另两个支柱形成宏大差异,那么,国民教育的平台就会倾斜,更不可能平稳、和谐、持续安康的开展。

为此,国家必须为家庭教育立法。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是人类的未来,家庭教育正是未来目标实现的保证。

没有良好家庭教育的今天,教育对昨天的历练就会变成痛苦,教育对明天憧憬就会变的暗淡。

教育的大鹏要腾飞,根底教育的躯干必须强壮,职业和高等教育的双翼必须强健,家庭教育的大脑必须健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安康,才会有全社会的安康。

只有以家庭的和谐为根基,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

家庭教育“为民族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为家庭教育立法是国家的责任,为教养子孙而修行是每个国民的使命。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

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

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

人类教育的共同三大根本内容:安康、情感、求知。

对应的三个习惯:整洁、微笑、阅读。

保证这三大内容落到生活实际中的三个习惯的养成,离开了家庭教育几乎是不可实现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基础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基础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基础教育作为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不断的演变和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家庭教育作为最早的教育形式,却始终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它是孩子教育的起点。

无论一个孩子是否上幼儿园或学校,家庭教育始终是他或她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这些价值观和观念将伴随孩子一生,是他或她人格塑造的基石。

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建设和提高非常关键。

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和表现。

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教育方式和态度细致入微的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智力等各个方面的成长,这些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互为补充,相互交织,缺一不可。

同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存在某些差异的。

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人格塑造、社会适应能力和为人处事技巧等方面的提升,而学校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的系统化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两种教育的差异正是家庭教育在构建和完善教育基础方面能够扮演着特殊角色的原因,即使在学校教育的严重失衡或不足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也可以帮助孩子规划自己的未来,更好地面对挑战。

最后,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可以被轻视或废弃。

学校教育作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复杂性和艰巨性都非常高,需要全社会的各种力量和支持。

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基于全社会的共识和双方的合作,来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化和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彼此相辅相成的,这两项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两者间的相互补充和协作,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潜力和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重要的一环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重要的一环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重要的一环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于一体的过程,三方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支持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过去常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孩子学习不好,学生表现不好都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这是忽视家庭教育影响的典型表现。

过去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如何搞好家庭教育,人们一般凭着从前辈“世袭”的经验和本人的习惯去规范孩子的行为和思想,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表现,去要求孩子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要么就是一味地满足孩子所提出的要求,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有时往往事与愿违。

真爱孩子不是改变孩子而是改变家长自己,生在一个懂得怎样爱孩子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幸福。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遇到过许多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误,在探索和思考的同时慢慢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

教育孩子首先要有原则。

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的自我意识较强,在处事的时候往往以我为中心,常常忽视别人的感受,有时甚至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损害别人的利益。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与孩子商量制定相应的规则,逐渐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当孩子提出不当要求的时候规则就是挡箭牌,既保护了自已也约束了孩子。

所以有时要果断地说“不”,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小孩提出的一切要求。

实际上说“不”一是让孩子明白他的要求已经越过了规则的底线,再也能培养小孩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高中男生在校总有一些不好的习惯,老师和同学帮他指出来他不但不感激,反而认为别人是在与他作对,是在背叛他。

调查后得知这个孩子的家人从小到大对他总是百依百顺,从来没在他面前说一个“不”字,导致该生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从来不会犯错。

这个案例对我们触动很大,帮助也很大,后来我们就改变了以往的一些做法,与孩子约法三章,如不能每天买零食,且每次只能一样;该考试了,与孩子约定好每天复习多少内容等。

教育孩子时要学会俯下身来给孩子说话。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摘要: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把教育孩子的重任都交给了学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放在了旁观者的位置,忽视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学业失败归结为自己,将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渊源归结为自己,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后盾一、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要让孩子具有爱心、正直、诚信、大气、积极向上等这些好的品质,父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

家庭环境对孩子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而上进的家庭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给孩子做出榜样,家长在不断地完善自己,孩子也在不断地成长,良好的家庭风气逐渐地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良好的品质也就逐渐地形成。

但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就算是养成了也会出现反复,所以家长和孩子都贵在坚持,尤其是父母的坚持本身能影响到孩子,有助于孩子养成坚韧的性格,所以父母不仅要在生活中灵活实施家庭教育而且还要能坚持下去,往往能成为孩子坚持下去的坚强后盾,特别是在孩子彷徨的时候。

大家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孩子有了良好的品行,不管在学校还是今后走上社会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孩子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作为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是正确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顾及自己的面子,要求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要优秀,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进行打骂,挖苦讽刺,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往往也有失利的时候,而且失败的次数会大于成功的次数,既然能容忍自己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什么对孩子不能呢?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在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要能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错误,同时也教会孩子正确对待自己学习中的错误,家长要调整心态引导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找到改正问题的方法,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引导孩子慢慢进行改变,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不仅要表扬而且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进步的原因,鼓励孩子把好的方法继续下去,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之下,孩子会越来越进步,家长和老师会越来越省心。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早、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人际关系、人格培养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是一种直接而持久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塑造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家庭教育被誉为一切教育的基础。

首先,家庭教育对个体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出生伊始就开始了,而最初的教育来源就是家庭。

家庭是社会中最小的单位,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

在家庭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巧,更重要的是从家人那里获得了爱、关心和支持。

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稳定的情感环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快乐地成长,并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其次,家庭教育对人际关系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们学习社交技能的第一课堂。

在家庭中,孩子们可以与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建立亲密的关系,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家庭教育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如何与家人相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与外界其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孩子们之后的人际交往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交活动中,都需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家庭教育在人格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部分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的。

在家庭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观察家长们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受到家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熏陶。

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正直诚实、勤奋努力等优秀品质,为他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然而,家庭教育并非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家庭教育也在不断适应和创新。

现代社会中,父母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双职工家庭的出现,使得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分散,对孩子们进行有效的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人的影响最为持续而深刻,从这样的程度来说,家庭教育就是终身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四大对策: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强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改变教养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观;希翼对家庭教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1、“独生子女”现象严重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大增,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很多独生子女被冠以“小皇帝”和“小公主”的称谓,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被成为“独生子女现象”。

根据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

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心化,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很多独生子女普遍患了一种心理疾病——“四二一综合症”。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是独生子女,仅这个客观事实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经过研究观察认为:独生子女“成了最困难的教育对象”,“是社会的危险物”他说:“完全肯定地说,教育独生子女要比教育几个孩子困难的多”。

“甚至在最好的和最幸运的情况下,甚至在有才能而又关心的父母手里,要教育一个独生子,也是一种极端困难的工作。

”独生子女由于缺乏了传统家庭的多子女组成的同辈关系,在家庭生活中,大人们围绕着一个孩子,受到父母之爱,强烈而集中,孩子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并被视为“掌上明珠”,应发了一系列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如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完美主义倾向,过多的宠爱等等,都会影响独生子女独立个性的发展。

2、“启蒙教育”意识薄弱传统经典《易经》言:“蒙以养正,圣功也。

”意思是说,对童蒙之初的孩子,要加以正确的启迪和有益的教养,当是圣人的功业。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它们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场所,而学校则是他们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地方。

两者的融合和互相补充对于孩子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首要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在家庭中,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了最早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给予孩子生活的指引和精神的支持。

例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传授生活技能和道德观念等。

这些教育方式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家庭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其并不完全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它可能存在局限性,如父母的教育水平和知识面有限,无法给予孩子系统化的教育。

这时,学校教育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包括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社交交流等。

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学校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应该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的。

家庭和学校需要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

父母应该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而学校则可以通过家校互动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这种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另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也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父母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他们应该成为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榜样,不断学习与进步。

教育工作者则需要始终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只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而学校则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教育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教育的基石。

一个好家庭,胜过一所好学校;
一位好家长,胜过好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家庭的重视,但是家庭教
育的错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家教的错位问题,给家庭教育,甚至给
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了根本性的障碍。

改变家教错位的现状成为当今家教之急,也是促进青
少年健康成长的当务之急。

家教的错位主要表现在家教目标的错位和教育行为的错位上。

首先是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的错位。

从教育功能上讲,家庭教育应主要是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在从小培养阳光的情趣、健康身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家教育人之根本,一个人有了好品德和良好的习惯,才是成长的基础。

但是,我们更多的家教目的没有定位在成人教育上,而是定位在成才教育上,把孩子的智育、升入重点学校等目标放在第一位,甚至做为家教的唯一,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单位,家长成为科任教师的助教。

因此,由于家教的错位,造成了家教德育的缺位,影响了孩子良好品格和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是家教目标的错位。

由于家教的基础性和特殊的养成教育环境,家教的目标应注重远期目标和根本目标,也就是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规划,但是家教的现状却是把家教目标定在近期目标,甚至定在一次次的“起跑线”上。

这种急功近利的目标追逐,使家庭教育与家教本质相距渐行渐远。

而家教行为的错位首先是家教的缺位。

由于家庭重智轻德的价值取向,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能否成才关键在学校,只要交给学校家长不用教育,造成家教缺位;还有就是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孩子缺少父母教育,造成家教的缺位;还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放弃必要的教育。

因为家教的缺位,使青少年成长缺少了必不可少的培养。

其次是家长强制孩子接受家长的教育安排,造成孩子不堪重负,产生厌学,甚至对抗。

大部分家长根据自己的理想给孩子在学业上定的指标往往超出孩子的实际,常常将自己的孩子和学业成绩最优的孩子相比,将自己目标强加给孩子。

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除在学业上为孩子找家教增加负担外,还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特长班等,使一部分孩子晚上不自由、节假日不能休,使孩子的发展没有自由的空间。

再有就是家长溺爱孩子,在生活上无度满足,要星星不给月亮,使孩子养成不求上进的习惯。

由于家教行为的缺位和错位使家教正当育人功能大为弱化。

家教的错位、缺位和不到位,导致青少年成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中小学生厌学者增多,热爱劳动者减少,追逐分数、升学的近期目标的增多,眼望星空、胸怀大志的减少。

其次是家庭矛盾突出。

由于家教的错位问题使家长和孩子关系紧张:家长对孩子不满
意、恨铁不成钢,孩子对家长不满意,恨家长不理解。

再次就是师生矛盾和家校矛盾突显。

在学校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师难当、学生难教、学校难办”。

要改进和加强青少年教育,解决家教的错位问题是当务之急。

首先是呼吁家庭、学校、社会要特别重视家教问题,有效解决家教缺位和不到位问题。

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你们是你们子女的第一个和最有影响的教师”,“你们有责任积极参加对孩子的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者”。

要达成“养不教、父之过”这样一个共识,在社会上形成家教重要的文化氛围,在学校形成主动对接家教的工作机制,在家庭形成不尽家教有过,没有适合的家教就会真的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认识。

其次是呼吁家教要把对孩子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家教的核心内容,有效解决家教功能的错位问题。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必须有机结合,目标一致,但又各有侧重。

家教要改变“学校化”的教育模式,首先要修正教育目标,要更新教育理念,要改变重智轻德的观念,树立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上进心比进步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的观念。

其次要改变家教方式,要放手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管理自己,要在家庭中创造让孩子劳动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努力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关爱。

再次是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家教的指导,有效提高家教的质量。

各级政府和妇联组织要重视家教,为家教创造好条件,为社区实施家长教育创造条件,要协调安排好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对家庭的教育;要组织好优秀的家长进行现身说法,让家长影响家长。

各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挑选有经验的家长做家长学校辅导员,选择有说服力的学生讲家教的体会等。

总之,要全面提高青少年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充分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中的作用,切实解决好家庭错位问题,使我们的家长担负起家教的责任,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