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语文个性化 阅读的教学策略
冷 水 江 市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曾 俏
摘 要 : 师作 为 阅读 教 学 活动 的 引导 基 础 的。语 文 的 阅读 教 学 , 实 就 是 作 者 的 而 产 生 个 性 的 特 殊 能量 。取 得个 性 的 教 育 教 其 者 、组 织者 和 参 与者 。遵 循 阅 读 的 内在 特 生 活 体 验 、情 感 态 度 在 独 特 的学 生 的 大脑 成 就 。 征 。 断 推 动 个 性 化 阅 读 发 展 , 仅 是 新 课 中进 行 信 息 的 处 理 和 转 换 。成 为 了包 含 学 不 不 三 、 性 化 阅 读教 学的 实施 策 略 个 程 标 准 的要 求 。 是 学 生 发展 的 需 要 。 是 生 个 性化 体 验 的认 知 建 构 行 为 。 以说 , 也 更 所 建 1 师 要更 新 教 育 理 念 。 学 生 自主学 . 教 给 解 决语 文 教 学高耗 低 效 的 重要 手段 。 构 主 义 者 为 个 性 化 阅 读 提 供 了基 本 的理 论 习 的空 间 。 在 阅 读 教 学 中 , 在 着 多重 对 话 关 系 , 存 关 键 词 :阅 读 教 学 学 习 方 式 情 感 依据 。 二 、 现 语 文 的 有 效 教 学 。 求 个 性 化 包 括 学 生 与文 本 的 阅读 教 学 话 , 生 与 学 生 的对 话 , 师 与 作 者 的 对 话 学 教 在语 文 教 学 中 . 阅读 是 学 生 学 习 中 最 1 性 化 阅 读 教 学 的 主 张与 新 课 程 的 等 。这 些 都 为 个 性 化 阅 读 提 供 了 良好 的 环 .个 境 和 条 件 。 对 话 的 中心 是 每 一个 学 生 。 但 一 频 繁 的 活 动 。是 语 文 课 程 中极 其 重 要 的
语文阅读课如何实现个性化论文

语文阅读课如何实现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这些话提醒我们:阅读教学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
要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显现、闪光。
就如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不同:经学家看见淫,道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
一、个性化阅读的主要问题是:1.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
教师片面地将“个性化”作孤立的理解,导致引导、参与、纠正不力,民主有余,集中不够,放得有余,收得不够,讨论有余,总结不够,改革有余,继承不够,有时甚至沦为看热闹的旁观者、骑墙者,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一味“捧杀”,在这样的理解下,课堂或许是活跃了,但走了偏锋,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久而久之,我们也可能将培养出一批刁钻古怪、个性乖张的学生来,这与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同样是相左的。
2.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有失偏差。
什么叫“个性化阅读”呢?个性在心理学上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包括兴趣、习惯、气质、爱好、性格、智能等)的综合,是一个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同时,每个人的个性既包括许多与众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
简析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简析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摘要】: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只有把这个新理念贯穿到当前语文课程中,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入一种真正的、有效的、入情入境的阅读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加深对文本内容、人物形像的理解。
【关键词】: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思考教师应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预设充分、引导得力,在评价中引发学习的激情,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尊重,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
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个性化阅读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
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时,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
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
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
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

试论个性化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的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文本的体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传统教学的模式,大多由于不能正确处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常采用谈话的方式将预设好的问题和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使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状态。
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
在个性化阅读的教学中,也曾出现了一些偏差。
如: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人文性倾向,在教学中过分演绎”独立选择学习内容”、”独立选择学习方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体验策略,在教学中就忽略学段目标和文体特点而一味地引导体验忽略思维的激发与引导,往往会造成学生脱离文本、断章取义的理解和体验。
因此我们要理解和辩证的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就正确理解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的精神,辩证处理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本人试论以下几点:一、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把阅读的主权交还给学生阅读行为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没有阅读者的自主,所谓的个性化也就无从谈起。
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特别是解放学生的读,把读的权力还给学生。
文章由学生自己去读懂,要让学生充分接触读物,鼓励学生选用自己认为的最有效的方式来阅读,因为只有深入的阅读,才能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悟成为可能。
阅读不是泛自由化式的阅读,因此,教师的阅读指点个性化必不可少。
为保证阅读的质量,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
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揭示规律,教给方法,以促使学生的学法形成迁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让学生的阅读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浅谈初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念 ,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实施个性化的评价体系等应是 象 。这 样 的 惨淡 教 学 ”忽 视 了学 生对 课 文 的 独特 感 悟 ,忽 其 重要 内容 。本文试从阅读教学现状的反思、个性化 阅读教 视 了孩 子们 富有 灵 性 的 思 维 ,忽 视 了孩子 们 对 丰 富 的人 文 内 学 的理解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 ,结合笔 涵 的积 淀 和 传承 。
浅谈初 中语 文的个 性化 阅读教 学策略
◎张迎 东
阅读 教学是语 文教学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 中语文课 察 ,初 中阅读教学现状却往往是将 内涵丰富、缤纷多姿 的文 初 程标准 》明确指 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珍视学生独特 的感 本 内容 衍 化 为千 人 一 腔 、 千 篇 一律 的同 一 种 结论 ,将栩 栩 如 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无功利地接近文本, 自由地接近作 生 、 呼 之 欲 出 的 艺 术 形 象 抽 象 为 几 条 枯 燥 干 瘪 的 词 句 ,使
出特有的人文光彩 ,展示 出语文多姿多彩的艺术魅 力。
《 语文 课 程 标 准 》 指 出 : “ 阅读 是 学 生 的个 性 化 行 为 ,
不 应 以教师 的分析 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 实践 。”而据笔 者观 解 和 表 达 交 流 在 内的 多方 面 能 力 。
一
下 子 被 冷 却 ,就 在 这 种 折 叠碰 撞 中 , 完 成 了从 感 情 到 理 就 完 成 了 感 受 他 人 的 过 程 , 你 的 收 获 是 在 性 格 的 完 善 上
在多重对话中彰显个性——浅谈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策略

朗读时 间, 以读 悟 义 , 以读悟 情 , 以读悟 理 , 从 阅读 中提 升个性 的发展 、 满足学 习的要求 。
例如在学 习《 我 的叔叔 于勒 》 这篇 课文 时 , 我先让 学 生 自行 阅读 课文 , 并进 行 自由批 注 , 以整 体感 知这篇 课 文, 为更 深层 次 的理解 和感 悟课文 内容 、 体会作 者思 想
二、 精心预设 。 创设情景
有 的小组说 : “ 眼泪不是唯一 的祭奠 的方式 , 而且 每个人 都有 自己的渲泄 方式 , 王子 猷就 以弹琴 、 掷 琴来表 达他 对子敬 的悼 念 。 ” 还 有 的小组 提 出: “ 因为王子 猷 自知 自
己也将 不 久 于 人 世 , 即 将 和 自己的 弟 弟 见 面 , 所 以不 哭。 ” “ 王子猷猜 到 弟弟 已去世 , 但他 心里 仍抱 着一 丝希
文 内容难 以进行深入 的分析 , 在静态 的作 品中感受人物 动态 的情感 变化 , 体会 作者 的创 作意 图。因此 , 教 师要 引导学生在融人 自己感情 的基础上进 行创造想 象 , 才能
使他们真正走进文本 的世界 。
例如《 柳 叶儿 》 一文 , 反 映的时 代离 当代 学生 很远 , 学生很难体会在物质生 活极 端艰苦 的年代里 , 那种严重 饥荒岁月里 什 么都 吃光 了、 什 么都能 吃 的情形 。因此 ,
例如在学 习《 海燕 》 一课 时 , 我让 学生通 过 自主探 究 欣赏谈谈感 受 。有 的学 生说 : “ 文 中海燕 是 勇敢 者 的象 征, 在狂 风暴 雨来 临时 非但 毫不畏 惧 , 反 而充 满着对 暴 风雨的渴望 。对 比之 下海 鸥 , 海鸭, 企鹅 则是 懦 弱者 的
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论文

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需要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把学生当成教学主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阅读风格进行个性化阅读。
这样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就会明显提升,学生也能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本文先是分析了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学生自身与教师讲解个性化的结合做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高中语文;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71-01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个性化阅读,需要师生之间有个平等的关系,老师可以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先讲一讲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1 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重要性分析个性化阅读在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也把高中生思想需求当成了出发点。
高中的学生,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慢慢成熟,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显得颇为重要。
个性化阅读是实现学生自己独立性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阳光教学,尊重学生的一种教育风格。
在个性化化阅读教育中,教师能和学生平等的沟通、接触,相互理解,增进友谊。
学生也能够使得自己的个性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着对这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升来更深层次的对语文阅读课堂实现一次质的飞越。
2 增进师生友谊,平等共同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中,有关“阅读与鉴赏”的第三条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体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理解。
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学生听老师一味地讲解,问题的答案也等着老师去宣布。
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见解,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驾驭思想的主人,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705b8971fe910ef12df821.png)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枢纽,语文知识的传递、情感态度的发展及写作技法的把握都可以融合在阅读教学中。
然而,阅读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尽人意的。
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无疑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本文基于上述的考虑分析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涵及特征,深入探讨了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内涵特征实施策略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个性化阅读教学1.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涵所谓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互动中,注重个性化体验,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自主性、阅读需要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语文功底千差万别,这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2.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征(1)自主性自主性表现为人的自为、自觉和自由。
只有自主的人,才能够有效控制和主宰自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充分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自主性阅读是一个人在阅读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阅读活动具有支配的权利和能力。
(2)批判性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观看来,阅读是一个动态多变的过程。
所以,把握文本的意义所在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要不断对前人的阅读结论进行误读、修正和改造,在这种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来把握不确定性、隐喻性、虚构性和含糊性。
(3)创造性创造性反映了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文本建构上的特点。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惯性的束缚,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的切换阅读视角。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1.创设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课堂,应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的重要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摘要:语文作为人类思想交际的重要工具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生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培养个性发展方面也应当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
有道是“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进行个性化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认知,使学生先从内心里喜欢文学作品,进而思考其内在蕴含,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成为身心健康、积极上进、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的实施,能达到“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
”(苏霍姆林斯基语)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我们才提出了“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这一课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
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个性化阅读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个性化追求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
实底蕴或谋求功利。
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时,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
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
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
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而不是以词语、符号以及概念等方式呈现。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2.把握文本个性,挖掘教学资源
我们身边校本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开发和利用教学课程资源是教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紧扣现实生活,体现其生活性、趣味性、思维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学生活动为主,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3.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让创造精神在个性思考中闪耀
悟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地球上最美妙最神奇的思维之花,是激发人类潜能的智慧源泉。
激发悟性,就是指教师要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及视频创设出来的内容及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含英咀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阅读是一种自由、智慧的学习方式。
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
读者应是主动的、开放的、富有个性的读者。
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营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面对文本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滑行。
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独到的意见,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
4.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多元发展
差异化教学,由来已久,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发展。
孔子提倡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蔡元培主张教育要“尚自然,展个性”;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现代教育论则强调弘扬人的主体性,特别重视学生敏感的个性、独立人格和能力的培养等等。
如上诸多理论中都含有“各施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的差异教育思想。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
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
因此,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其实,语文阅读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朦胧与博大,也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趣,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虽读无定法,但大的策略还是应当有的,提高阅读效果和效率的办法是存在的。
个性化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但是,阅读教学要从传统的分析型模式中彻底解脱出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仍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然而,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