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西北地区学案

合集下载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原创学案)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八年级下册学案教案一体化唐山市友谊中学地理组王志伟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学案)2010.3【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4.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5.明确西北和青藏地区分布的我国主要的牧区。

【自主预习】一、干旱的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地处我国第级阶梯,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高原以和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以景观为主,只有盆地有星星点点的。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 ,而且对湿润气流阻隔,形成为主的气候特征。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主要是由的差异引起的。

4.西北地区的河流稀少,以为主,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二、高寒的青藏地区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山脉以西, 山以北, 山和山以南的西南地区。

2.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米以上,有“”之称。

3.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和。

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1.西北和青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牧场各具特色。

内蒙古主要是牧场,新疆主要是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牧场。

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和 ,新疆的 ,青藏的和,宁夏的,都是著名的畜种。

3.在西北地区的、、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和高山,发展了。

4.在青藏地区的、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5.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和 ,由于那里长、大,作物单产很高。

【教师点拨】1.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差异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

21西北地区学案

21西北地区学案

学案21 西北地区位置与范围1.位置:(1)经纬度位置: °E-- °E , °N-- °N (2)海陆位置: ,距海遥远(3)相邻位置:与 、蒙古、 相邻2、范围:(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 以西, 以北。

(2)行政界线:大致包括 、 、 北部和 大部分 (3)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以 和 为主。

包括 、盆地和 等地形区。

新疆地形“ ”,其中 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 盆地、伊犁河谷等)。

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 盆地,“绿洲”是当地主要的 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 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 盆地(2)填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 山脉,B 山脉,C 山脉,D 山脉,E 山脉,F 山脉,G 山脉 ,H 山脉 , I 平原,J 平原, K 高原 ,L 盆地,M 盆地,N 盆地,② 河 2、气候特征西北地区是 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 、 地区,气温日、年较差 ,日照 ,降水 ,自东向西 。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过程:位置:深居 远离 水汽难以到达; 环绕 面积广大 高原隆起,阻隔水汽进入3、河湖特征(1)西北地区河湖 ,以 河、 湖为主。

主要河流: 河、伊犁河、黄河、 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湖泊:博斯腾湖、 湖、 泊(2)河流的水文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重重阻隔,降水少,河流以 补给为主,水量 ,有大片无流区;汛期 ,主要出现在 ;植被覆盖率 ,河流含沙量 ;黄河上游落差 , 资源丰富。

4、植被特征西北地区降水的不同表现在植被的变化上,本区植被以 和 为主。

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 ,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基本以 为界。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高二地理组导学案姓名班级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科目:地理课型:新授教学时间:课时:2序号:10学习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及河流;2.掌握西北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1.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环境问题学法指导:1.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预习卡片】图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季节河、湖沼泽河流山脉长城运河地区分界线湖泊沙漠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参考《区域地理》124-128页和地图册)1.描绘西北地区的界限2.在图中的纬线上填注北纬40°、45°;经线上填注东经80°、90°、100°、110°、120°;3.在图中填出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三山夹两盆”之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在图中填上阴山-河套平原;贺兰山-宁夏平原;祁连山-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5.在图上找出塔里木河、伊犁河、黑河(弱水)6.参考地图册,找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所处温度带和干湿高二地理组导学案姓名班级地区;【教学过程】一、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合作探究一:1.读“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2)题:图二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400(单位:mm)50大(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800兴400安400丁哈尔滨岭50800乌鲁木齐400托克逊乙50敦煌甲5040呼和浩特丙800银川北京A4001208090100110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兰州800(1)读图分析,从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到敦煌,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2)图中A处降水量较(多、少),试分析其原因。

西北地区学案用

西北地区学案用

西北地区填图(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山脉: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F____,G____,H____。

平原:I____,J____。

高原:K____。

盆地:L____,M____,N____。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自然地理特征:为主1、位置与范围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包括、、、北部2、地形特征:A、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以和为主。

(1)、东部:_________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地表,(2)、西部:新疆地形“______________”,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

其中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

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_________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B、西北地区以哪种外力作用为主?塑造了那些地貌?3、气候:一--以气候为主主要特征:(1)本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分析其成因.(2)西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3)天山北坡降水多的原因:(4)、天山南北坡雪线高低的比较及原因探究?(5)、以月牙泉为例说明内流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6)、吐鲁番盆地的成因、夏季高温中心的原因,托克逊降水原因(7)、春季洪水的原因(8)温度带:干湿地区:4、河流:河流稀少,大多数是河。

简述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5、植被:一- 为主。

(1)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怎样的变化?理由是什么?反映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2)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6、土壤:多荒漠土,沙质沉积物7、资源:西北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矿产地的名称:煤矿: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G____,H____,I____。

打印 地理:中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学案

打印 地理:中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学案

中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西北地区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3.掌握青藏地区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图表落实1.读下列两幅图,完成相应要求。

据甲图,完成(1)~(2)题。

(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山脉: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F____,G____,H____。

平原:I____,J____。

高原:K____。

盆地:I____,M____,N____。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据乙图,完成(3)题。

2.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序号本区的邻国: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填出序号代表地形区名称:A____山脉,B____山脉,C____盆地,N____高原。

(3)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图中G、H、I、K、M等河流中的____河流上,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

(4)本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城市⑤____有“日光城”之称;⑥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____地热电站,本区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处于:甲____板块和乙____板块交界处。

(5)填出序号矿产及矿产地名称:Q____、____;T____、____。

学海导航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范围:包括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北部。

3.人口:占全国的4%,面积占全国的30%,民族中汉族占2/3,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

二.地形、河流1.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多沙漠、戈壁。

2.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

三.气候1.干旱气候为主,降水自东向西从400mm到50mm以下,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高中地理_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前学习】学生结合地图册P195和《西北地区》的导学案预习本节课内容,并会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表达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课堂教学】〖导入〗教师活动:手中拿着西北地区的轮廓,师:看到我手中的轮廓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地理分区中的哪个地区呢?把西北地区的轮廓粘贴在黑板上。

多媒体播放视频“西北地区的景观图”并配有西北地区典型的诗句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中,一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句。

设计意图:古人的诗句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产生对西北地区一探究竟的欲望。

〖承转〗这是古人对西北地区的些许感受,有沙漠戈壁,有茫茫草原,有肥美牛羊。

你心目中的西北地区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学习目标〗教师活动:PPT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给西北自然环境带来的深刻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及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设计意图:齐读有声势,目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承转〗点出本节课的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一自主探究、环节二合作探究、环节三体验高考。

老师先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西北地区。

〖了解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展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师:从图中的经纬度我看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位于北温带,距海较远,东部、南部有一系列山脉,北部和西部是什么地形呢?展示西北地区在亚洲地形图中的位置。

师:从图中可看出西北地区北部、西部的地形是什么呢?(山地、高原)西北地区确实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呢!播放影片“西北地区缺水的真实写照”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观看影片“西北地区缺水的真实写照”,体会水资源的重要性小结:西北地区有个别地方真的用这种洗脸方式,我们这里虽然缺水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平时也要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起初中所学知识,学会用高中的分析思路,明确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环节一自主探究〗教师活动:把六个要素反扣在桌面上,PPT展示问题和要求(问题:结合地图册P195,用自己已学知识来简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并指出该要素主要影响哪些要素?要求:6个组各派一名同学随机抽取本组代表的要素进行阐述)学生活动:6名学生一起登台阐述自己的地理要素,并说出主要影响哪些因素。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复习学案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复习学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复习学案命题人:高密市柏城中学周红【复习目标】1.知道青藏地区高寒的地理特征。

2.知道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

3.能说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和牲畜。

自主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2.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二、小组合作,共享快乐。

(一)读右图回答问题:1.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是农业,为什么这样分布?。

2.主要农业区:C,位于自治区,D,位于省。

主要农作物。

3.A盆地,因丰富,所以有“”之称。

B 盐湖,附近有我国最大的厂。

4.铁路H,东起①,经②,西至③。

5.本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

6.本区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原因是。

7.本区的洁净能源有、、。

(二)读右图回答问题:1.主要地形D 山、E 山、F 盆地、G 盆地,因此新疆的地形特征为“”。

M高原、H 山。

2.本区河流稀少,多河,最长的内流河为①,河水补给主要来自C山和E 山的水。

3.本区最重要的外流河为②河,以及还有唯一注入北冰洋的③河。

4.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分别是—-,主要原因是。

三、中考体验:(典型例题分析)1.【2010江苏南京】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2.【2010福建龙岩】在西部大开发的自然条件中,主要有利条件和制约经济发展的最缺少的自然资源组合正确的是()A. 宜耕荒地广阔——平原B. 草原广阔——森林C. 矿产资源丰富——光照D. 土地广阔——水3.【2011山东聊城】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布在()①青海②甘肃③西藏④内蒙古⑤宁夏⑥新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我国某一盆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盆地中的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常常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

根据材料,回答4-5题。

4.【2011山东泰安】该盆地是()A.柴达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5.【2011山东泰安】该盆地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我国北方地区B.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C.受冬季风影响大D.河流稀少,多内流河6.【2011山东青岛】读“我国两省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2.1荒漠化的防治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沙漠和沙地的主要分布、成因和分类;理解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使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方面。

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西北地区的各类专题地图,分析和论证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培养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提高对西北地区地大物博与人口稀少这一矛盾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

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养成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原因。

2、人为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

3、荒漠化整治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荒漠化1.土地退化的形成⑴概念 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 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丘一中地理学案
区域地理西北地区
设计人:审核:高二地理组时间: 2015-12-16
【学习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及河流;
2.掌握西北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3.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产;
4.分析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学会区域特征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识图填图】
1.在图中的纬线上填注北纬40°、45°;经线上填注东经80°、90°、100°、110°、120°;
2.山脉:;;;;
;;;。

地形区:;;;;
;。

河流:①;②;③;④;⑤。

铁路线:;;; ;
【探究思考】
一、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分析本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及原因?
3. b湖为咸水湖,近年来该湖逐渐萎缩。

试分析该湖萎缩的主要原因及该湖萎
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4.问题:修建坎儿井有哪些好处?
5、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是 ; 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影响?
二、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1.西北地区主要农业类型?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区及灌溉水源?
2.宁夏平原枸杞、瓜果品质优良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3.评价新疆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4.西北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
三、生态环境问题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

其中问题最为突出。

1、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明我国荒漠化之路的主要措施
2、沙尘暴:
发生时间:冬春季节,尤其是季
形成原因:
1.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

②水文:河流稀少而短小,以内流河为主。

③地貌:沙漠广布,以风蚀、风积地貌为主。

④植被:覆盖率低,东西差异显著。

⑤土壤:发育差,多沙质沉积物。

2.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区内高原面积广大,又受到高大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阻挡,这种地形使夏季风很难到达,从而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干旱”就成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3. 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蒸发量变大;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过度引水使入湖水量减小;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影响:湖泊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导致气候变得更加干旱,生态环境恶化。

4. 减少蒸发,防止风沙堵塞水渠
5、西气东输
西部地区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③拉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地区: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②促进东部地区相关产业以及经济发展③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二、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1. 以畜牧业为主,兼有林业、种植业水源不足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2. 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枸杞、瓜果积累糖分
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土地荒漠化
3.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有机质积累。

②地处高山山麓地带,地形平坦。

③有高山冰雪融水和河流水可供灌溉。

④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

4. 多呈点状或带状,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黄河)沿岸平原,沙漠边缘的绿洲,以及铁路沿线的工矿区
三、生态环境问题
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土地荒漠化
1.自然原因(是潜在因素):气候干旱,风力强大,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是主导因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保护环境等。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如草方格沙障)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④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等。

2、春季
形成原因:
a.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
b.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
c.沙质土壤分布广
d.人类的不合理开垦使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