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课程设计泵盖
ug课程设计泵

ug课程设计泵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泵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2. 掌握泵的性能参数、选型原则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3. 了解泵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泵的图纸绘制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UG软件对泵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及运动仿真的技能;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协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泵及泵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以实践性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泵的原理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泵的详细设计和实际操作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项目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泵的设计方法和技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泵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2. 泵的选型与设计- 泵的选型原则及方法- 泵的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泵的选型与设计3. 泵的三维建模与装配- UG软件操作基础- 泵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 泵装配体建立与干涉检查- 教材章节:第三章 UG泵零件建模与装配4. 泵的运动仿真与分析- 泵的运动仿真原理- UG运动仿真模块操作- 泵运动仿真结果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泵的运动仿真与分析5. 泵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泵的安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泵的调试步骤及技巧- 泵的维护与保养- 教材章节:第五章 泵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10课时,按以下进度进行:1. 第1-2课时:泵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2. 第3-4课时:泵的选型与设计3. 第5-6课时:泵的三维建模与装配4. 第7-8课时:泵的运动仿真与分析5. 第9-10课时:泵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泵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
泵盖数控编程毕业设计

。
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
02
根据泵盖的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确保其具有足够
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准备编程软件和工具
03
准备适合所选数控机床的编程软件和相关工具,如CAD/CAM
软件、刀具、夹具等。
泵盖加工工艺流程
粗加工
去除大部分余量,为后续精加 工做准备。
精加工
完成泵盖的最终加工,确保达 到设计要求。
技术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运用了CAD/CAM软件进行泵盖的建模和数控 编程,确保了加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团队协作
在团队中,我们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泵盖的数控编程设 计。
未来改进方向
技术升级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考虑引入更先进 的数控机床和软件,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工艺优化
针对本次设计中的工艺流程,未来可以进一步优 化,例如减少加工步骤、提高材料利用率等。
泵盖数控编程毕业设计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引言 • 泵盖零件分析 • 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 泵盖数控编程 • 程序调试与优化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泵盖是工业领域中常见的零部件 ,其制造精度和性能对于整个设 备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02
数控编程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实 现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关键技 术之一。
使用调试器
通过设置断点、单步执 行等操作,观察程序运 行过程中的变量值和执 行流程。
日志记录
在程序中添加日志输出 ,以便跟踪程序的运行 状态和异常情况。
单元测试
编写单元测试用例,对 程序的各个模块进行测 试,确保模块功能正确 。
ug实训说明书(实训总结)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CAD/CAM实训姓名:臧超学号:1401103093班级:数控3102班指导老师:方慧敏起止日期:2011.12.19—24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目录第一章泵体.......................................... 第二章泵盖.......................................... 第三章主动轴.......................................... 第四章从动轴.......................................... 第五章垫片.......................................... 第六章销..........................................第七章齿轮.......................................... 第八章螺栓.......................................... 第九章填料螺塞........................................ 第十章调压螺柱....................................... 第十一章弹簧.......................................... 第十二章钢球.......................................... 第十三章装配图.......................................... 第十四章爆炸图..........................................第一章泵体1.打开ug5.0,如图1-1所示。
图1-1 UG初始界面2.新建模块,出现如图1-2所示的对话框,选择默认点击【确定】。
ug说明

一、绘制如图1-1所示的泵盖图形,步骤如下。
图1-1(1)选择XY平面进入草图,如图1-2所示图1-2(2)选择【完成草图】→【拉伸】命令,先拉伸半径为39的外轮廓如图1-3,再以半径为16的外轮廓图1-4图1-3图1-4(3)选择【打孔】→【沉头孔】→【面】→【确定】→【定位】→【点到点】→【圆弧中心】命令,以此类推打下图1-5、图1-6、图1-7。
图1-5图1-6图1-7图1-8是打直径为7的两小圆。
图1-8 图1-9是打直径18的两孔。
图1-9(4)选择【草图】→【面】命令,如图1-10所示,建立草图。
图1-10(5)选择【拉伸】命令,拉伸图1-10所做的草图,拉伸后如图1-11。
图1-11(6)选择【孔】→【沉头孔】命令,打如图1-12所示的孔。
图1-12再选择【孔】命令,以图1-12所打沉头孔的底为参考面打孔。
如图1-13。
图1-13(7)选择【螺纹】→【详细】→【面】命令,对沉头孔进行攻丝。
如图1-14。
图1-14二、绘制如图2-1所示的泵体。
步骤如下。
图2-1(1)选择【草图】命令,建立如图2-2所示的草图。
图2-2(2)选择【拉伸】命令,拉伸草图2-2后,如图2-3。
图2-3(3)选择【草图】→【面】命令,建立草图,如图2-4、2-5。
图2-4图2-5(4)选择【拉伸】命令,将草图2-5拉伸,如图2-6。
(5)选择【草图】命令,建立草图2-7。
在选择【完成草图】→【拉伸】命令,进行拉伸如图2-8。
图2-7图2-8 (6)选择【拉伸】命令,如图2-9进行拉伸。
图2-9(7)将图2-9所拉伸的体隐藏,然后选择【草图】命令,建立如图2-10所示的草图。
图2-10(8)选择【拉伸】命令,将上图直径48的两圆分别拉伸。
如图2-11。
图2-11(9)选择【求和】命令,将如图2-12中所示的1和2求和。
图2-12图2-13再将3和1、2求和体求差,如图2-13、2-14。
图2-14 (10)选择【草图】命令,建立如图2-15所示的草图。
泵盖的机械课程设计

泵盖的机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泵盖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泵盖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泵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泵盖的机械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盖的结构和功能、泵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泵盖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泵盖的基本结构,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使学生了解泵盖的功能。
2.泵盖设计的基本原则:讲解泵盖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如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要求。
3.泵盖设计的方法:介绍泵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如初步设计、详细设计、设计优化等,让学生了解设计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泵盖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则,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泵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泵盖设计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来说: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来说: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泵盖工艺课程设计

泵盖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泵盖的基本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的相关知识。
2. 使学生了解泵盖在泵设备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 帮助学生理解泵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泵盖图纸绘制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控机床进行泵盖加工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泵盖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堂讲解与实操训练的衔接。
3.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泵盖结构认知:讲解泵盖的基本结构组成,包括泵盖的主体、连接螺栓、密封垫等部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对泵盖的构造有直观的认识。
2. 泵盖材料选用:介绍泵盖常用的材料及性能要求,分析不同材料的优缺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泵盖材料。
3. 泵盖加工工艺:详细讲解泵盖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按照教材章节安排,让学生了解各个工艺环节的操作要点。
4. 泵盖图纸绘制:教授运用CAD软件绘制泵盖图纸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泵盖图纸的设计。
5. 泵盖加工实操:指导学生使用数控机床进行泵盖的加工操作,包括编程、装夹、加工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泵盖铸造课程设计

泵盖铸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泵盖铸造的基本原理,掌握铸造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2. 学生能够描述泵盖铸件常见的缺陷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措施。
3. 学生了解泵盖铸件的材料特性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完成泵盖三维模型的构建,并正确设置铸造工艺参数。
2.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铸造设备,完成泵盖铸件的铸造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后处理。
3. 学生能够运用质量检测工具对泵盖铸件进行质量检测,分析并解决铸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相关工程技术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铸造实践中遇到困难时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遵守操作规程和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铸造工艺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课后总结,使学生达到本课程所设定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铸造工艺基本原理,包括铸造过程、铸造材料、铸造缺陷等。
- 泵盖铸件设计要求,涉及泵盖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工艺参数设定等。
- 教材相关章节:第二章 铸造工艺基础、第三章 铸件设计。
2. 实践操作:- 泵盖三维模型构建,运用CAD软件进行泵盖三维模型的绘制。
- 铸造工艺参数设置,根据泵盖铸件特点,确定合理的铸造工艺参数。
- 铸造设备操作,包括模具制备、熔炼、浇注、冷却、脱模等过程。
- 教材相关章节:第四章 铸造设备与操作、第五章 铸造工艺参数优化。
3. 质量检测与控制:- 泵盖铸件质量检测方法,如尺寸测量、无损检测等。
液压泵盖课程设计

液压泵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液压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液压泵盖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液压泵盖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型液压泵盖的特点。
3. 学生掌握液压泵盖相关术语,如泄漏、密封、压力等,并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正确识别液压泵盖的各个部件,并阐述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液压泵盖故障问题,如泄漏、压力不足等。
3. 学生能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液压泵盖的简易结构图,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液压泵盖的相关知识,培养对机械设备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学生认识到液压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液压泵盖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二年级,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液压技术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液压泵盖基础知识:- 液压泵盖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液压泵盖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盖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2. 液压泵盖的类型及特点:- 常见液压泵盖的类型- 各类型液压泵盖的结构特点- 不同类型液压泵盖的应用场景3. 液压泵盖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液压泵盖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液压泵盖故障诊断方法- 液压泵盖维修技巧及注意事项4. 液压泵盖的拆装与检测:- 液压泵盖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液压泵盖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液压泵盖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5. 液压泵盖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液压泵盖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案例- 液压泵盖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液压泵盖在国防建设中的应用案例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液压泵盖基础知识第二课时:液压泵盖的类型及特点第三课时:液压泵盖的故障分析与维修第四课时:液压泵盖的拆装与检测第五课时:液压泵盖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内容与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第二章“液压泵及其液压泵盖”相关内容相符合,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盖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泵盖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老师:评定成绩:设计日期:2013年月——2013年月目录设计任务书一、零件建模---------------------------------------3二、毛坯建模---------------------------------------6三、零件工艺分析与编制的工艺过程---------8四、具体加工过程---------------------------------10五、车间工艺文档---------------------------------84六、设计心得与体会------------------------------86七、参考文献---------------------------------------43一、零件建模1、启动UGNX6.0在桌面上双击NX6.0的快捷方式图标或单击【开始】→【所有程序】→【NX6.0】命令,可以启动UG6.0进入到登陆界面。
2、创建model.prt文件在UG6.0窗口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或单击新建图标→打开如图所示的【文件新建】对话框→选择【模型】选项卡→输入新文件名为"jiaojixi.prt",文件夹路径为“C:\Program Files\UGS\NX 6.0\UGII”→【确定】→打开【UGNX6.0-[jiaojixi.prt(修改的)]】进入建模环境。
3、选择基准平面绘制草图(1)、拉伸泵盖操作首先选择XC--YC平面为基准平面,将泵盖中心定为坐标原点。
按零件图尺寸绘制拉伸建模的草图,如图所示,完成草图。
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如上所示的草图作为截面曲线,【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10,预览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拉伸建模,如下图所示。
(2)、拉伸突出部分建模操作单击草图,点击拉伸体上表面,如图所示,单击【确定】。
绘制如图所示草图,点击完成草图。
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上图所示的草图作为截面曲线,在【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25,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建模,如图所示。
单击草图,选择XC--YC为基准平面,单击【确定】,绘制如图所示草图,完成草图。
单击【拉伸】,选择上图所示草图作为截面曲线,参数如图所示,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建模,如图所示。
(3)、倒角建模操作单击【倒角】,选择上草图为截面曲线,参数设置如图所示,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建模。
单击【倒角】,在【倒角】对话框中,选择上草图为截面曲线,参数设置如图所示,单击【确定】,完成倒角建模。
(4)、求和单击【求和】,将以上目标体求和操作。
(5)、边倒圆选择需要倒圆的边,圆角半径设置为2,单击【确定】,结果如图所示。
(6)、保存、复制单击保存文件,命名为jiaojixi.prt,完成零件建模过程。
单击文件,复制副本文件,完成。
二、毛坯建模1 、底面建模打开零件副本文件,在建模状态下,双击拉伸2操作,将拉伸开始值改为-5,确定。
2、突出建模双击拉伸4,将拉伸距离改为25,完成拉伸操作。
双击拉伸6,将开始距离改为25,单击确定。
创建基准平面、建模删除草图24及拉伸25。
完成毛坯建模,将毛坯以maopi.prt另存为桌面。
三、零件的工艺分析与编制的工艺过程一、工件分析经过分析得知模型的总体尺寸为110mm*80mm*40mm。
模型大孔、小孔及上表面需要平刀铣削即可。
模型侧面的两个孔直径需要点钻,然后需要麻花钻,最后需要铰刀,模型底面需要平刀铣。
二、工艺规划(1)、毛坯尺寸:110mm*80mm*40mm。
制造方法:铸造。
材料:HT200。
(2)工件安装使用专用夹具加紧,再加紧到机床上,依次加工需要加工的表面。
(3)、加工坐标原点XY:泵盖中心;Z:工件底面。
(4)、工步安排本工件形状比较简单,没有尖角或很小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精度较低,只需一次加工即可达到精度要求。
工步安排如下:1)、选用一把Ф16mm硬质合金镶刀片平刀进行加工,加工区域为底面。
2)、选用Φ16硬质合金镶刀片平刀进行加工,加工区域为底面。
序号加工内容进给方式刀具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01 平面粗加工平面铣Ф16mm平刀2500 50002 平面半精加平面铣Ф16mm平刀2500 50003 平面精加工平面铣Ф16mm平刀2500 5003)、进油孔、出油孔。
序号加工内容刀具加工位置选择循环方式循环组参数设置组数切削深度/mm暂停时间/s进给速度/(mm/min)01 进油孔出油孔Ф3mm点钻类选择标准钻断屑1 202 25002 进油孔出油孔Ф6mm麻花钻类选择标准钻断屑1 202 25003 进油孔出油孔7.8mm麻花钻类选择标准钻断屑1 202 25004 进油孔出油孔Ф8铰刀类选择标准钻断屑1 202 2504)、凸台小孔。
序号加工内容进给方式刀具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 01 凸台小孔钻Ф8.8mm麻花钻1000 25002 凸台小孔钻Ф9mm铰刀1000 2505)、轴孔。
序号加工内容进给方式刀具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 01 轴孔钻Ф8.8mm麻花钻1000 25002 轴孔钻Ф13mm麻花钻1000 25003 轴孔钻Ф17.8mm麻花钻1000 25004 轴孔钻Ф18mm铰刀1000 2506)、轴孔凸台。
序号加工内容进给方式刀具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 01 轴孔凸台钻Ф18.0mm沉头钻1000 2507)、定位销孔。
序号加工内容进给方式刀具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01 定位销孔钻Ф4.8mm1000 250麻花钻1000 25002 定位销孔钻Ф5mm铰刀8)、螺纹孔。
序号加工内容进给方式刀具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 01 螺纹孔钻Ф5.8mm1000 250麻花钻1000 25002 螺纹孔钻Ф8.8mm麻花钻1000 25003 螺纹孔钻Ф11.6mm麻花钻04 螺纹孔钻Ф11.8mm1000 250麻花钻1000 25005 螺纹孔钻Ф12mm螺纹刀四、具体加工过程一、打开模型文件1、打开UGNX6.0在桌面上双击NX6.0的快捷方式图标或【单击】/【开始】/【程序】/【UGNX6.0】/【NX6.0】,进入UGNX6.0初始化环境界面。
2、打开模型文件在启动界面中,单击打开文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jiaojixi.prt部件文件,如图所示,单击【OK】按钮打开jiaojixi.prt。
3、检查图形文件打开图形文件后,对模型进行旋转、放大、切换视角,检查模型是否有缺陷、错误。
4、确认工件坐标系把工件坐标系原点设在工件顶面大孔的中心位置处,工件坐标系和加工坐标系统一,这样就不容易出错。
当前模型坐标系已经符合以上标准,不需对其进行调整。
5、建立工件毛坯打开部件,在加工状态下单击【文件】→【导入】→【部件】→【确定】,选中maopi.prt文件,单击【OK】,单击【确定】。
二、进入加工模组设置初始化1、进入加工模块毛坯如图所示。
2、设置加工方法视图单击操作导航器按钮,在打开的选项卡中单击右上角的锁定按钮,使其变成锁定状态,再在操作导航器选项卡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几何视图】。
3、设置加工坐标系双击操作导航器内的【MCS_MILL】,弹出的机床坐标系对话框;单击【指定MCS】中的按钮,弹出【CSYS】对话框;单击动态按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加工坐标系的设置。
4、设置安全高度在返回的机床坐标系对话框中单击【安全设置】选项的下拉菜单,选择【平面】选项;此时单击选择平面按钮,弹出【平面构造器】对话框,选择毛坯上表面,在【偏置】文本框中输入20;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接着单击机床坐标系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完成安全高度的设置。
5、选择部件具体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确定】。
三、创建刀具 1、创建Ф16mm平面铣刀。
在工具条快捷图标中单击创建刀具按钮,弹出【创建刀具】对话框,选择【类型】的【mill_planar 】,再选择【刀具子类型】的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16,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铣刀-5参数】对话框中设置参数【直径】为【16】,其他使用默认值,把对话框中右边的滚动条向下拉,继续设置参数【刀具号】为【1】长度补偿为【0】,【刀具补偿】为【1】,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Ф16mm 平刀的创建。
2、创建Ф3点钻。
在工具条快捷图标中单击创建刀具按钮,弹出【创建刀具】对话框;选择【类型】的【drill 】,再选择【刀具子类型】的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3,单击【确定】,在弹出的【铣刀-5参数】对话框中设置参数【直径】为【3】,其他使用默认,把对话框中右边的滚动条向下拉,继续设置参数【刀具号】为【2】长度补偿为【0】,【刀具补偿】为【2】,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Ф3mm 点钻的创建。
3、创建Φ5.8麻花钻。
在工具条快捷图标中单击创建刀具按钮,弹出【创建刀具】对话框;选择【类型】的【drill】,再选择【刀具子类型】的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5.8,单击【确定】,在弹出的【钻刀】对话框中设置参数【直径】为【5.8】,其他使用默认,把对话框中右边的滚动条向下拉,继续设置参数【刀具号】为【3】长度补偿为【0】,【刀具补偿】为【3】,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Ф5.8mm麻花钻的创建。
4、创建Φ7.8麻花钻。
在工具条快捷图标中单击创建刀具按钮,弹出【创建刀具】对话框;选择【类型】的【drill】,再选择【刀具子类型】的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7.8,单击【确定】,在弹出的【钻刀】对话框中设置参数【直径】为【7.8】,其他使用默认,把对话框中右边的滚动条向下拉,继续设置参数【刀具号】为【4】长度补偿为【0】,【刀具补偿】为【4】,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Ф7.8mm麻花钻的创建。
5、创建Φ8铰刀。
在工具条快捷图标中单击创建刀具按钮,弹出【创建刀具】对话框,选择【类型】的【drill】,再选择【刀具子类型】的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8,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钻刀】对话框中设置参数【直径】为【8】,其他使用默认值,把对话框中右边的滚动条向下拉,继续设置参数【刀具号】为【5】长度补偿为【0】,【刀具补偿】为【5】,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Ф8mm铰刀的创建。
6、创建Φ8.8麻花钻。
在工具条快捷图标中单击创建刀具按钮,弹出【创建刀具】对话框;选择【类型】的【drill】,再选择【刀具子类型】的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8.8,单击【确定】,在弹出的【钻刀】对话框中设置参数【直径】为【8.8】,其他使用默认,把对话框中右边的滚动条向下拉,继续设置参数【刀具号】为【6】长度补偿为【0】,【刀具补偿】为【6】,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Ф8.8mm麻花钻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