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讲解
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小学复习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过:A.经过B.过惜C.传(1)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
( )(2)小明经老师一番教育后,已改过了。
( )2.间A.中间B.量词(1)今年,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
( )(2)爸爸还在田间辛勤地劳作。
( )3.结:A.系B.用绳等打成的扣C.完了(1)这样的结局,谁也没想到。
( )(2)节日的夜晚,大家张灯结彩,高兴极了。
( )(3)爸爸将鱼装进口袋,并挽了个活结。
( )4.冷:A.温度低,跟热相反。
B.不热情。
C.乘人不备的。
(1)冷不防吹来一阵大风,刮走了纸张。
( )(2)一听到妈妈不让出去玩,小红冷着脸,十分生气。
( )(3)下了大雨,好冷啊!( )5.了:A.明白B.完了(1)这房间的顶楼,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远处。
( )(2)做完了作业,小明马上打开电视。
( )6.落:A.掉下来B.停留(1)小鸟在树上落着。
( ) (2)太阳落下山了。
( )•句子•标点•一、为下列句子填上正确的标点。
1.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2.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3.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4.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5.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6.快点收拾行装妈妈说大部队要出发了7.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8.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9.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勾)1、不速之客①快;②迅速;③速度;④邀请;2、不假思索①不真实的(如假话、假发);②借用(如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③假如(如假若、假使);④假定(如假设);3、手不释卷①解释;②消除;③放开;放下;④释放;4、莫名其妙①说出(如莫名其妙、不可名状);②名字(如人名、书名);③名义(如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④名声;名誉(如出名、世界闻名);5、翻盖房子①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②动物背部的甲壳;③由上而下的遮掩;④建筑6、朝闻天下①早晨;②日;天;③朝代;④面对着7、观摩教学①摩擦;接触;②抚摩;③研究切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专题专项汇编 专题11 字词解释+查字典填空(解析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专题专项汇编专题11 字词解释+查字典填空(解析版)1.【2021·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期末真题】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深:①深奥;①距离开始的时间久;①颜色浓;①与“浅”相反。
(1)这本书的内容太深.了。
( )(2)海水有深.有浅。
( )(3)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答案】① ① ①【详解】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1)结合“内容太深了”可以看出指这本书的内容比较难理解。
“深”指深奥。
(2)结合“海水有深有浅”可以看出指海水的深浅不同。
“深”指与“浅”相反。
(3)结合“夜深了”可以看出指已经很晚了。
“深”指距离开始的时间久。
2.【2021·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期末真题】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儿登瓮(口小肚大的陶器)B.荷尽已无擎雨盖(擎:举,向上托。
)C.足跌没水中(没有)D.欲把西湖比西子(西施,春秋时代的美女)【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一儿登瓮”出自文言文《司马光》,意思是: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B.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意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擎:举,向上托。
C.“足跌没水中”出自文言文《司马光》,意思是: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没:淹没。
D.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
意思: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的美女。
3.【2021·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期末真题】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张:①陈设,铺排;①看,望;①量词;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
(1)妈妈给我拍了一张.好看的照片。
( )(2)上课时,我们不能东张.西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吃饱肚子,不做事情。( )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
D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适宜
B.权宜之计
C.相宜
D.事不宜迟
下面句子中的“体面”与例句中的“体面”的意思相同的的一项
A 是(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爷爷说人不能只追求长的体面,还要有美好的品行。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A 完璧归赵(
)
A.全,完整
B.完结
C.完成
D.消耗尽
B 理直气壮(
)
A.使笔直
B.正义的,充分的
C.直爽,直截
D.简直
B 同心协力(
)
A.调和,和谐
B.合,共同
C.协助
舞台上的演员们络绎不绝地接连出现,不停地展示着他们
C 的绝技。“绝”的意思分别是(
)
A.断,隔绝
C “折桂”的意思是(
)
A.友谊长存
B.出师不利
C.应考得中
D.花香怡人
A D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
)和(
)
A.日月星辰、风霜雨露都是自然现象。
B.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生物。
C.他虽然是初次登台演出,但表演得自然大方。
D.老师告诉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的成员,不是主人。
A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班长要是在这里,好歹也能拿个主意。
D.时间太紧了,你们好歹吃点儿就行。
C 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错杂(交错)
文言文阅读真题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2022•金华)文言文阅读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 ɡ)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
虽有(yòu )槁(ɡǎo )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③规:圆规。
④有,通“又”。
⑤槁,枯。
⑥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1)请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①学不可以已.:②水为之.,而寒于水:③虽有槁暴.:④輮使之然.也:(2)《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智慧”,所以文中“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可能是 。
(3)请根据节选内容,填写作者表达的观点和运用的事例。
事例一 ←表达的观点→事例三 木受绳则直事例二 ← →事例四2.(2022•鞍山)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读“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时,应该读出A.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嘲笑孔子时的得意和机智可爱。
B.疑惑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不理解,学识渊博的孔子居然不知道答案。
C.骄傲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对孔子的讽刺。
D.惊讶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感到很意外。
(2)根据文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并写下来。
赴汤蹈火:(3)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人物观点 理由 一儿甲一儿乙3.(2022•临城县)文言文阅读塞翁失马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③而入胡。
六年级语文字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语文字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白:1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2无代价,无报偿;3光亮,明亮。
(1)白天,他总是在大厨房里睡觉。
()(2)白吃白喝的行为是让人鄙夷的。
()(3)他白手起家,经过十年努力,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酿:1蜜蜂做蜜;2发酵制作;3渐渐形成。
(4)这个计划还在酝酿中。
()(5)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
()【解析】略2.按要求填空。
(1-5题每空1分,6-8题每题2分。
共21分)(1)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序号标明。
窕:黏:噬:冶:①lián ②wū③yě④nián ⑤zhì⑥yǎo⑦shì⑧tiǎo⑨shī⑩gǔ(2)“陋”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住所)狭窄,不华美;②见识少,浅薄;③不文明的,不好的;④丑,难看;⑤粗劣,不精致。
“陋”字在“他戒掉了抽烟的陋习”中应选第种解释,在“孤陋寡闻”中应选第种解释。
(3)“强”字在“勉强”一词中读第声,在“倔强”一词中读(qiáng qiǎng jiàng)。
“哄”字在“哄堂大笑”一词中读第声,在“起哄”一词中读第声。
(4)“”一词和“徘徊”意思相近;“”一词和“懦弱”一词意思相反。
(5)“笑”大夫过生日,子孙们都来贺寿:捧腹大笑、嬉皮笑脸、强颜欢笑、莞尔一笑、破涕为笑、笑逐颜开等。
走在前面的是笑得美丽动的的莞尔一笑,紧接着的是一点都不严肃的,后面跟着笑得前俯后仰的和刚才还眼泪汪汪的。
那热闹的场面,乐得“笑”大夫合不拢嘴。
(6)《桃花心木》中,作者在结尾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的原因是:。
(7)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写几句话。
“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您一株紫丁香,种在您的窗前,让我们芳香的祝福夜夜伴您入梦;,,。
(8)在本学期的课文中,(填人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因为。
【解析】略3.下列词语中的“注”与“引人注目”中的“注”意思相同的是第( )个。
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这个学期的快乐语文之旅,我们在六月的huāng yě( )与花一起kuáng huān( ),在míng lǎng( )的秋天,与风儿一起gē chàng( ),在西沙群岛与chéng qún jiéduì( )的鱼儿一起wǔ dǎo( )……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měi miào( )。
2. 辨一辨,再组词。
要( ) 载( ) 飘( )耍( ) 栽( ) 漂( )3. 结合语境,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准①标准,法则②正确③一定,确实(1)这个钟表买回来已经十年了,但是依然走得很准.。
( )(2)放心吧!这次任务准.能完成( )(3)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 )4. 按要求,写词语。
(1)照样子,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雾蒙蒙(ABB)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百( )百( )四( )八( )七( )八( )摇( )晃脑面红( )赤( )忙脚乱口干( )燥5. 按要求写句子。
(1)“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这里把灰雀当作人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拟人。
请你仿照这句话写一个拟人句:树上的百灵鸟_____________,孔雀____________。
(2)有一天,我发现草地并不是..绿色的。
(用加点词仿写句子)..金色的,而是我发现______________并不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把提示语改写在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理解。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6. 从“活了”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这里是把老屋当作___________来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得分总分积累运用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7分)1.母亲被铁路工厂辞退了,她去了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又开始忙碌起来。
那是个充满了噪音,空间低矮得使人压抑的地方。
可为了孩子,母亲的脊背永远挺得笔直。
2.父亲心疼我,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糊了一个万花筒。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远远看去,龟(√)裂的大地就像乌龟()的壳。
2.爸爸用木塞(√)封好水杯,带我领略美丽的塞()外风光。
三、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3分)启迪启发启示1.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
2.老师善于运用诱导的方式启发我们独立思考。
3.他启示人们,不应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尊重客观事实。
四、选择题。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嘲笑(cháo)蚕茧(jiǎn)缴费(yāo)枕头(zhěn)B.誊写(téng)衣兜(dōu)客栈(zhàn)颓败(tuí)C.谨慎(jǐng)权力(quán)褐色(hè)缝纫(rèn)D.兼顾(jiān)XXX(xiáng)疲惫(bèi)偏僻(bì)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分)挺:①笔直。
②撑直或凸出。
③副词,很。
④量词,用于机枪。
1)XXX穿着笔挺的西装走上讲台。
(①)2)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③)3)我们走路时要挺胸抬头,不可弯腰驼背。
(①)4)战士拿着一挺机关枪对准了敌人。
(④)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小升初必考)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六

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六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日:夜不得私行。
吏系得一夜行人。
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
”吏日:“鞭乎?”王日:“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注释]①系:抓。
②致:达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释.之: 。
(2)世乱.: 。
2.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而久之B.置之不理C.君子何之D.井底之蛙3.根据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4.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永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2)乘小船绝.湘水()(3)吾腰.千钱()(4)有顷.,益怠() 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2)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3)汝愚之甚!蔽之甚!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近塞上之人()A.靠近;B.不久;C.距离短;D.亲密(2)有善术者()A.善良;B.擅长;C.好;D.容易(3)马无故亡而入胡()A.过去的,原来的B.所以C.原因D.朋友(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A.快要;B.武官;C.拿,持;D.带领2.下列各组中与“人皆贺之”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近塞上之人B.人皆吊之C.此独以跛之故D.而疑邻人之父3、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正确的是()A.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B.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C.人们都来安慰他,那位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D.人们都来安慰他,那位老人却说:“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下面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事情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复习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过:A.经过B.过惜C.传(1)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
( )(2)小明经老师一番教育后,已改过了。
( )2.间A.中间B.量词(1)今年,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
( )(2)爸爸还在田间辛勤地劳作。
( )3.结:A.系B.用绳等打成的扣C.完了(1)这样的结局,谁也没想到。
( )(2)节日的夜晚,大家张灯结彩,高兴极了。
( )(3)爸爸将鱼装进口袋,并挽了个活结。
( )4.冷:A.温度低,跟热相反。
B.不热情。
C.乘人不备的。
(1)冷不防吹来一阵大风,刮走了纸张。
( )(2)一听到妈妈不让出去玩,小红冷着脸,十分生气。
( )(3)下了大雨,好冷啊!( )5.了:A.明白B.完了(1)这房间的顶楼,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远处。
( )(2)做完了作业,小明马上打开电视。
( )6.落:A.掉下来B.停留(1)小鸟在树上落着。
( ) (2)太阳落下山了。
( )•句子•标点•一、为下列句子填上正确的标点。
1.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2.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3.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4.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5.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6.快点收拾行装妈妈说大部队要出发了7.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8.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9.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勾)1、不速之客①快;②迅速;③速度;④邀请;2、不假思索①不真实的(如假话、假发);②借用(如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③假如(如假若、假使);④假定(如假设);3、手不释卷①解释;②消除;③放开;放下;④释放;4、莫名其妙①说出(如莫名其妙、不可名状);②名字(如人名、书名);③名义(如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④名声;名誉(如出名、世界闻名);5、翻盖房子①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②动物背部的甲壳;③由上而下的遮掩;④建筑6、朝闻天下①早晨;②日;天;③朝代;④面对着7、观摩教学①摩擦;接触;②抚摩;③研究切磋。
8、半途而废①不再使用;不再继续;②荒芜;③残废;④没有用的或失去原来的作用的。
9、耐人寻味①气味;②指某种佳肴、食品;③意味、趣味;④量词,用于中药;10、得心应手①回答;②满足要求;允许;③顺应;适应;④应付;11、称心如意①叫;叫做;②名称;③说;④赞扬;⑤适合;相当;12、温文尔雅①不冷不热(如温带、温水);②温度(如气温);③稍微加热(如把酒温一下);④性情平和;温柔(如温情、温顺);⑤温习(如温课、温书)13、梦寐以求①睡觉②做梦③睡醒④躺着;14、愚不可及①到达(如波及、普及);②比得上(如我不及他);③推及、顾及;④赶上(如及时、及早,望尘莫及);15、鱼贯而入①穿;贯通(如:如雷贯耳);②连贯(如鱼贯而入);③事例;④世代居住的地方(如籍贯);⑤(精神、精力)集中(如全神贯注)16、聚精会神①集中;②理解;懂得(如心领神会);③会面;④熟悉;通晓(如会英文)。
17、引人注目①灌入(如注射);②精神、精力集中(如注视);③赌注(如孤注一掷);④用文字来解释字句(如批注);⑤记载;登记;(如注册、注销)18、一帆风顺①向着一个方向(跟‘逆’相对,如顺风);②依着自然情形(移动);③沿着(如顺着大道走);④顺利;⑤顺从(如百依百顺)。
19、慈眉善目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如行善);③友好;和好(如友善、亲善);④办好;弄好(如善始善终);⑤熟悉(如面善)。
20、日积月累①积累;②屡次;连续(如累教不改);③牵连(如连累);④疲劳;操劳;21、白发苍苍①青色(如苍松翠柏);②(头发)白色;③(书)指天或天空(如上苍、苍穹);④姓。
22、不顾一切①转过头看;看(如环顾、左顾右盼);②注意;照管(如兼顾、费不顾身);③拜访(如三顾茅庐);④商店或服务行业指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如顾客)。
22、弹尽粮绝①断绝(如绝缘、络绎不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如斩尽杀绝);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如绝处逢生、绝地);④气息中止;死亡(如气绝、悲痛欲绝);⑤独一无二的(如绝技);⑥极;最(如绝大多数)。
23、居高临下①靠近;对着(如临街、背山临水);②来到;到达(如光临、莅临、身临绝境);③将要;快要(如临别、临产);④照着字画模仿(如临摹、临帖)。
24、漫山遍野①普遍;全面(如遍体鳞伤、遍地开花);②量词,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一遍(如从头到尾看一遍、背了三遍)。
25、养尊处优①居住;②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③存;居(如处心积虑、设身处地);④处置;办理(如处理);⑤处罚(如惩处)。
26、一丝不苟①随便;(如一笔不苟);②(书)假使;如果(如苟无民,何以有君)。
27、痴心妄想①荒谬不合理(如狂妄);②非分的,出了常规的;胡乱(如妄念、胆大妄为).28、微不足道①充足;足够;(如富足、丰衣足食);②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如这一袋苹果足有五十斤);③足以(如不足为凭、微不足道);④脚。
29、粗茶淡饭①稀薄(如天高云淡);②(味道)不浓;不咸(如淡而无味);③(颜色)浅(如淡青、淡绿、轻描淡写);④冷淡;不热心(如淡然处之);⑤营业不旺盛(如淡季);⑥没有意味的;无关紧要的(如淡话、淡事、扯淡)。
30、居功自傲①住(如居民);②住的地方;③住所(如民居、故居);④当;任(如居功、以专家自居);⑤积蓄;存(如居积)。
给字选择正确解释班级姓名1、疾:①快②病③恨疾病()疾步()疾恶如仇()2、意思:①思想内容②意见、愿望③心意④某趋势或苗头⑤情趣、趣味(1)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2)这是我的一点意思,你就收下吧()3、明白:①明亮()②清楚()③公开()4、苦学:①痛苦()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③有耐心地;尽力地()5、间:A.中间B.量词(1)今年,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
( )(2)爸爸还在田间辛勤地劳作。
( )6、结:A.系B.用绳等打成的扣C.完了(1)这样的结局,谁也没想到。
( )(2)节日的夜晚,大家张灯结彩,高兴极了。
( )(3)爸爸将鱼装进口袋,并挽了个活结。
( )7、冷:A.温度低,跟热相反。
B.不热情。
C.乘人不备的。
(1)冷不防吹来一阵大风,刮走了纸张。
( )(2)一听到妈妈不让出去玩,小红冷着脸,十分生气。
( )(3)下了大雨,好冷啊!( )8、了:A.明白B.完了(1)这房间的顶楼,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远处。
( )(2)做完了作业,小明马上打开电视。
( )9、落:A.掉下来B.停留(1)小鸟在树上落着。
( ) (2)太阳落下山了。
( )10、绕:①缠②转着转、围住③不从正面通过而走弯路④不顺口(1)小明的绕口令说得特别棒。
()(2)我常常帮妈妈绕毛线。
()(3)绕过这片庄稼地就能看到马路了。
()11、紧:a密切合拢,跟“松”相反;b时间急促没有空隙(1)请大家靠紧一点!()(2)你要抓紧时间复习。
()12、误:a错误;b耽误,耽搁(1)蜜蜂离家再远,也能准确无误地回家。
()(2)呀,我误了火车了!()13、深:①(颜色)浓;②(感情)厚;③深奥;④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⑤从(1)外到内或从上到下的距离大,跟“浅”相对。
(2)这条河太深,趟不过去。
()(3)夜深人静,总理还在工作。
()(4)伯父的话太深奥了,我听不懂。
()(5)这件衣服颜色太深,不好看。
()14、穿: ①破,透;②通过;③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上;④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
(1)奶奶的眼睛花了,连针也穿不过去了。
()(2)天气冷,多穿点衣服吧。
()(3)阳光像利剑一样穿破浓雾,照射进来。
()(4)穿过这条小巷就到了。
()15、鬼:a、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b、对机灵、聪明小孩的爱称c、对有不良习惯人的蔑称d、一种迷信说法,指可怕的东西机灵鬼()烟鬼()鬼怪() 捣鬼()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后面括号里写上序号)1、不速之客①快;②迅速;③速度;④邀请;2、不假思索①不真实的(如假话、假发);②借用(如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③假如(如假若、假使);④假定(如假设);3、手不释卷①解释;②消除;③放开;放下;④释放;4、莫名其妙①说出(如莫名其妙、不可名状);②名字(如人名、书名);③名义(如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④名声;名誉(如出名、世界闻名);5、翻盖房子①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②动物背部的甲壳;③由上而下的遮掩;④建筑6、朝闻天下①早晨;②日;天;③朝代;④面对着7、观摩教学①摩擦;接触;②抚摩;③研究切磋。
8、半途而废①不再使用;不再继续;②荒芜;③残废;④没有用的或失去原来的作用的。
9、耐人寻味①气味;②指某种佳肴、食品;③意味、趣味;④量词,用于中药;10、得心应手①回答;②满足要求;允许;③顺应;适应;④应付;11、称心如意①叫;叫做;②名称;③说;④赞扬;⑤适合;相当;12、温文尔雅①不冷不热(如温带、温水);②温度(如气温);③稍微加热(如把酒温一下);④性情平和;温柔(如温情、温顺);⑤温习(如温课、温书)13、梦寐以求①睡觉②做梦③睡醒④躺着;14、愚不可及①到达(如波及、普及);②比得上(如我不及他);③推及、顾及;④赶上(如及时、及早,望尘莫及);15、鱼贯而入①穿;贯通(如:如雷贯耳);②连贯(如鱼贯而入);③事例;④世代居住的地方(如籍贯);⑤(精神、精力)集中(如全神贯注)16、聚精会神①集中;②理解;懂得(如心领神会);③会面;④熟悉;通晓(如会英文)。
17、引人注目①灌入(如注射);②精神、精力集中(如注视);③赌注(如孤注一掷);④用文字来解释字句(如批注);⑤记载;登记;(如注册、注销)18、一帆风顺①向着一个方向(跟‘逆’相对,如顺风);②依着自然情形(移动);③沿着(如顺着大道走);④顺利;⑤顺从(如百依百顺)。
19、慈眉善目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如行善);③友好;和好(如友善、亲善);④办好;弄好(如善始善终);⑤熟悉(如面善)。
20、日积月累①积累;②屡次;连续(如累教不改);③牵连(如连累);④疲劳;操劳;21、白发苍苍①青色(如苍松翠柏);②(头发)白色;③(书)指天或天空(如上苍、苍穹);④姓。
22、不顾一切①转过头看;看(如环顾、左顾右盼);②注意;照管(如兼顾、费不顾身);③拜访(如三顾茅庐);④商店或服务行业指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如顾客)。
22、弹尽粮绝①断绝(如绝缘、络绎不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如斩尽杀绝);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如绝处逢生、绝地);④气息中止;死亡(如气绝、悲痛欲绝);⑤独一无二的(如绝技);⑥极;最(如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