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的应用解剖以和脾切除术
脾的解剖学知识

脾的解剖学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脾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左上部,与胃和胰腺相邻。
脾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制造、存储和清除血细胞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脾的解剖学知识,包括脾的位置、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等方面的内容。
一、脾的位置脾位于腹腔左上部,主要靠近胃和左肾,并且与胰腺紧密相连。
脾的位置相对固定,一般不会出现位置移动的情况。
除非脾脏发生异常增大或者有其他疾病导致脾脏向下垂,才可能出现位置的改变。
二、脾的结构脾是由脾组织和包膜组成的,脾组织包括红髓和白髓。
红髓是由大量的血窦和淋巴细胞组成的,主要参与血液的清除和储藏功能;白髓则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组成,参与免疫功能。
脾外表面覆盖有一层厚厚的包膜,包膜下是脾实质,实质内分布有红、白髓。
三、脾的功能1. 血液储藏和清除功能:脾能够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存储多余的血细胞,当有需要时释放出来。
脾脏还能够清除体内老化的、畸形的红血细胞和细菌等有害物质,保证血液的清洁。
2. 免疫功能:脾作为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脾脏内的白髓中富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够参与体内的免疫反应,对外来病原体进行识别和攻击。
3. 血液生成功能:脾在胚胎期间具有造血功能,可以产生血细胞。
但成年后,血液生成功能逐渐减弱,主要以清除和储存血细胞为主。
四、脾的相关疾病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发生疾病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常见的脾脏疾病包括:1.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是脾脏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脾脏过度活跃,造成过多的血细胞被清除,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2. 脾功能低下:脾功能低下是由于脾脏功能异常或退化引起的,这会影响免疫功能和血液生成功能,使机体易感染疾病。
3. 脾脏损伤:脾脏损伤常常是由外伤引起,或者是一些特定的疾病导致脾脏损伤和出血。
严重的脾脏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结语脾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脾切除适应证及疗效(1)

部分脾切除术
三、脾切除术的适应证
脾切除适应证
脾破裂 门静脉高压症
其他规范性手术
脾切除术
脾功能亢进
血液系统疾病
脾原发疾病
1、外伤性脾破裂
1、外伤性脾破裂
处理原则是“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
无休克或容易纠正的一过性休克,影像学检查证实脾脏裂
伤比较局限、表浅,无其它腹腔脏器合并伤者,可不手术。 观察中如发现继续出血(48h内需输血>1200ml)或有其 他脏器损伤,应立即手术。 彻底查明伤情,尽可能保留脾脏。 脾中心部碎裂,脾门撕裂或有大量失活组织,高龄及多发 伤情况严重者需迅速结束手术,行全脾切除术。 在野战条件下,原则上都应行脾切除术以确保安全。 原先已呈病理性肿大的脾脏发生破裂,应予切除。 若无肠道等空腔脏器破裂,可回收腹腔积血进行回输。 延迟性脾破裂,脾脏应切除。
原发性:原因不明的脾亢。来自 继发性:在不同类型原发疾病基础上并发脾亢。
门静脉高压症(充血性脾肿大,合并脾亢) 感染性疾病(慢性感染明显脾亢,HIV感染伴血小板减少)
血液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肿瘤)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SLE) 类脂质沉积症(遗传性脂代谢障碍,脂质在单核吞噬系统沉积)
脾周血管亦丰富,多走行于各脾周韧带内。 脾脏的淋巴液汇入脾门淋巴结,继而至腹腔动脉旁淋巴结。
脾脏解剖图
2、脾脏的生理功能
1
造血和储血
2
滤血及毁血
3
免疫功能
4
产生VIII因 子活性部分
二、脾切除术概述
1、脾切除术的发展
创伤性脾切除最早由军队外科医师施行。非创伤 性疾病的脾切除由Quittenbaum在1926年施行。 1970年以后,脾切除术方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
脾脏解剖与生理课件资料(含PPT讲解)

脾脏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1
胃
胃肠疾病可能导致脾脏损害,需考虑胃肠道疾病与免疫机能的关系。
2
肝
脾脏具有重要的储存和清除作用,细菌和吞噬细胞沉淀在肝脏内的淋巴结中,造成病 灶的形成。
3
淋巴系统
血液、淋巴流和淋巴组织都流向脾脏,因此脾脏也是人类淋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脾脏疾病可通过X线、CT 和B超等成像技术。
脾脏的功能
1 参与免疫反应
2 供血和调控
脾脏参与体内免疫反应,控 制外来物质和癌细胞的生长, 具有顾虑人类健康的重大意 义。
3 结合免疫系统
脾脏是体内的储备器官之一, 负责储存和调节红细胞和血 小板。
脾脏还在繁殖和活化免疫细胞等方面发挥着免疫屏障的重要作用,可 以看作是淋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3 疾病的风险
切除脾脏可以降低脾脏疾病的较高发生率,但同时也意味着可能存在 新的健康问题。入。
脾脏的细胞类型
脾骨髓有一个清洁系统,它包 括了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 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在此处生 成并被激活。
同时,由于红骨髓在脾脏红髓 区内发生,所以脾脏也是人体 红血细胞的生成组织。
作为免疫器官之一,脾脏中含 有丰富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参与人体的免疫防御。
脾脏的代谢功能
铁吸收
脾脏对食物中的非血红蛋 白铁进行转运,将其转化 为血红蛋白铁,以供其他 组织使用。
维生素B1 2
脾脏内的米紫细胞可以吸 收消化道中合成的维生素 B12,并转移至肝脏以供 储存和调控使用。
脾切除
脾脏切除和创伤导致的脾 脏损伤可能导致细菌滞留、 自身免疫和溶血等疾病, 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
脾髓质又可分为红髓和白髓, 其中,红髓占脾脏的80%,是 造血器官的主要部分。
家兔脾切除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家兔脾脏的切除,观察和记录脾脏切除对家兔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动物脾脏的解剖、切除以及术后观察,分析了脾脏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其缺失后的生理变化。
关键词:家兔;脾切除;免疫系统;生理功能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记录家兔脾脏的结构特点。
2. 掌握家兔脾脏切除的手术操作步骤。
3. 分析脾脏切除对家兔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脾脏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滤血、储存血细胞、产生抗体和清除病原体等功能。
脾切除后,家兔的免疫功能将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免疫抑制或免疫增强的现象。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3只,体重2.0-2.5kg。
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麻醉药物、生理盐水、消毒液等。
3. 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手术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家兔适应性饲养:将家兔饲养在适宜的环境中,适应环境一周。
2. 麻醉与固定:使用麻醉药物将家兔麻醉,并固定于手术台上。
3. 解剖与脾脏切除:a. 在家兔腹部进行皮肤消毒,切开皮肤,暴露腹壁肌肉。
b. 分离腹膜,暴露脾脏。
c. 使用手术器械切除脾脏,注意止血。
d. 关闭腹膜和腹壁肌肉,缝合皮肤。
4. 术后观察:术后对家兔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和生理指标变化。
五、实验结果:1. 脾脏结构:家兔脾脏呈暗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
脾脏分为白髓和红髓两部分,白髓富含淋巴细胞,红髓富含血窦和血细胞。
2. 术后生命体征:术后家兔生命体征平稳,食欲良好,活动正常。
3. 生理指标变化:a. 白细胞计数:术后3天,白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随后逐渐恢复正常。
b. C反应蛋白:术后3天,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随后逐渐恢复正常。
c. 免疫球蛋白:术后3天,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随后逐渐恢复正常。
六、讨论:1. 脾脏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滤血、储存血细胞、产生抗体和清除病原体等功能。
脾切除后,家兔的免疫功能将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免疫抑制或免疫增强的现象。
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PPT优秀版

2 游走脾(异位脾)由于脾蒂过长造成脾坏死
3 门静脉高压征合并脾功能亢进者
4 脾原发性肿瘤
5 脓毒血症引起的脾局部感染或脾脓肿
66
各种原因性疾病致脾功能亢进,如原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等
术前准备
用物准备
ü敷料:大敷包 大容器 纱布垫 手术中单 ü器械:腹包 脾蒂钳 长剪刀、刀柄 传递桶 ü一次性物品:1、4、7#丝线 吸引器管、 头 11、22#刀片 粘贴巾 消融电极 敷贴 腹腔引流管 温盐水
脾的 脾静脉由脾门处2-6条属支组成,,走行较直,行程较恒定,位于脾动脉后下方,走行于胰后面的横沟中
脾详破细裂 检等查急创症面手,术彻,底由止于血出。血量多且速度快,手术开始前最好建立2条静脉通道,并保持输液畅通,术中大出血时及时补充血容量。
韧带 脾递静22脉#刀由切脾皮门,处递2-干6条纱属布支、组弯成钳,、,电走刀行、较丝直线,止行血程,较递恒甲定状,腺位拉于钩脾暴动露脉手后术下野方。,走行于胰后面的横沟中
注意事项
1.脾破裂等急症手术,由于出血量多且速度快,手 术开始前最好建立2条静脉通道,并保持输液畅通, 术中大出血时及时补充血容量。 2.巡回护士需提前准备止血药品及一次性用品,促 进手术切面广泛性出血时凝血止血。 3.做好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准备工作。 4.手术过程中洗手、巡回护士认真清点手术器械和 敷料,特别注意填压在脾床的纱布垫,避免遗落在 病人体内。 5.手术过程中要用温盐水冲洗病人腹腔。
思递考长题 镊:取脾出切塞除于术脾时床需的要纱切布断垫那,些大韧弯带钳?夹结出扎血哪点些,血4#管线?结扎或缝扎。
做好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准备工作。
分离脾蒂并切断,切除脾脏。
由脾肾韧带向上延伸至 膈,此韧带很短,有的
2019医师定期考核临床题库

2019医师定期考核临床题库1.首选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是新斯的明。
2.中毒是指由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损害。
3.治疗伤寒和副伤寒首选的药物是氯霉素。
4.对癫痫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疗效好的药物是苯妥英钠。
5.慢性胰腺炎典型的临床表现五联征指的是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脂肪泻和糖尿病。
6.神经毒类毒蛇咬伤的特点是吸收速度快,潜伏期较长,局部症状轻。
7.对溺水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者,最重要的紧急处理措施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8.有严重肝病的糖尿病患者禁用氯磺丙脲降血糖药。
9.对于一位59岁男性,咳嗽、左胸痛、气短逐渐加重1个月,伴低热,胸透示左胸腔积液为血性的患者,为进一步确诊首先应作胸腔积液查癌细胞。
10.131I治疗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应采用小剂量多次给药法。
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12.肺气肿的严重后果是肺源性心脏病。
13.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不应是维生素C。
14.尿潴留的严重并发症为膀胱破裂。
15.关于131I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甲亢术后复发的患者不适合做131I治疗。
16.房间隔缺损常见体征为第2、3肋间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常伴有定P2亢进,心音分裂固少。
17.对青霉素类过敏的G+菌感染者可选用红霉素。
18.原发性肝癌可见肝脾肿大。
19.以下哪项不是三尖瓣闭锁的病理改变:右侧房室之间被大量纤维和脂肪组织填充,无瓣环样结构。
20.对于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不适合溶栓治疗的情况是头颅CT出现低密度灶。
21.脑震荡突出表现有逆行性遗忘。
C便秘或腹泻D腹痛E恶心呕吐正确答案是】C改写建议:22.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由肝动脉提供,其中约占15%~20%。
23.高位小肠梗阻的主要症状除了腹痛外,还包括频繁呕吐。
24.处理毒蛇咬伤的早期方法,正确的是尽快使用三棱针刺破牙痕周围,排出毒液。
25.脾脏手术应用解剖中,脾脏长度为12cm,宽5cm,厚4cm的说法是错误的。
26.游走脾、脾囊肿、脾肿瘤、脾脓肿都是需要进行脾切除术的情况,唯独脾梗死不需要。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7.脾窝放置引流管后,排出气体,取出穿刺 套管,缝合穿刺孔。
术中注意要点
• 1.分离脾周韧带时应尽量靠近脾侧,以免损 伤胃底、结肠等邻近脏器。
• 2.脾蒂主血管的处理是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成 败的关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3.术中发现脾脏粘连严重、巨脾切除困难或 术中发生大出血而腹腔镜又无法迅速止血 者,应及时中转剖腹手术。
• 一个正常的脾脏可贮藏血小板循环总量的1/3,并于需要时将其释入血循环内;血小板经正常生存期后亦在脾脏内被 清除。脾切除术后,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几小时内即可迅速上升,扁平红细胞和靶形红细胞明显增多 ,这个现象有人认为是由于脾脏有控制血细胞自骨髓释放入血液循环的功能.
脾解剖图
关于腹腔镜脾切除术(LS)
• 5.脾脏取出
• 切断脾蒂后,将左上腹穿刺孔扩张成,由 孔内置入导尿袋塑形,袋口两侧由剑突下 及腋前线处的钳子抓牢后撑开,将脾放入 袋内。袋口拖出腹壁外,用卵圆钳将脾夹 碎后分块取出,也可以使用粉碎机取出。
6.寻找副脾
切脾操作结束后,复查术野,观察有无活动 性出血和周围脏器损伤,并积极寻找有无 副脾存在。
手术步骤
1.穿刺孔位置与作用 观察孔位于脐左1cm,置放30°腹腔镜。主 操作孔位于左腋前线和左锁骨中线肋缘下 ,插入分离钳或超声刀等,负责主要的手 术操作。辅助操作孔位于剑突下左侧,插 入分离钳负责暴露术野。
脾切除术

脾囊肿
脾切除演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其他脾功能亢进性疾病 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适于年轻病人,首次 发作,经药物治疗半年不愈;慢性反复发作者;急 性型,药物治疗后不能控制出血(儿童宜在1~2周 内手术)和早期妊娠的病人(4~5个月内手术)。 ②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适于药物(激素)治疗后1 个月内不见效者;长期用药发生严重副作用,无法 继续用药者。术前应行放射性51铬肝脾区测定,表 明脾为红细胞主要破坏场所者则手术;如肝为红细 胞主要破坏场所时,则不宜手术。 ③原发性脾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 ④原发性全血球减少症。 ⑤再生障碍性贫血,适于药物治疗无效,骨髓检查 存在代偿性增生者(周围血内网织红细胞检查多次 为零者不宜手术)。 ⑥后天性溶血性贫血(选择性病例)。
脾切除后对人体影响大吗?
一般说来,脾切除后,对日常生活及寿 命影响不大,但近年来,有人从免疫学 角度出发,认为脾切除后会使机体抵抗 力降低,新陈代谢减弱,故主张在保证 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脾修补或部分 脾切除,以维持脾脏在体内的免疫功能。
.脾的解剖位臵: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左
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
脾的形态结构
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
2.适应症
1.脾外伤 左上腹或左手肋部穿透性损伤及闭合性损伤引起的脾破裂或包膜 下破裂,自发性脾破裂,以及手术中损伤等,均可引起致命的大出血,须立 即行脾切除术止血,挽救生命。 2.游走脾(异位脾) 由于脾蒂过长,脾可过度活动而成游走脾。甚至出现 脾蒂扭转,造成脾坏死。无论脾蒂扭转与否,均应行脾切除术。 3.脾局部感染 脾脓肿常发生在脓毒血症后,如脓肿局限在脾内,可行脾切 除术,如脓肿周围炎症已波及脾脏四周,则仅能作引流术。局限性脾结核, 也可行脾切除术。 4.肿瘤 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但不论良性的(如血管瘤)或恶性的(如淋 巴肉瘤)均应行脾切除术。转移性肿瘤较多见,大多数已广泛转移不适宜手 术。 5.囊肿 上皮性、内皮性和真性囊肿,非寄生虫性假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 (如脾包囊虫病),均易继发感染、出血、破裂,应予切除。 6.胃体部癌、胃底贲门癌、胰体部、尾部癌、结肠脾曲部癌行根治切除术时, 无论有无脾的转移,为清除脾动脉周围或脾门部淋巴结,均应行脾切除术。 特别是肿瘤与脾有粘连时,更应一并切除脾脏。 7.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动脉 瘤、脾动、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者,均应行脾切除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脏的韧带
脾是腹膜内位器官,由双层 腹膜构成的胃脾韧带、脾肾 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 带固定。
1.胃脾韧带( gastriosplenic lig.)为胃 大弯上部连至脾门的双层腹 膜结构,上接胃膈韧带,下 续胃结肠韧带,该韧带上份 内有胃短动、静脉及淋巴结 ,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和淋 巴结。
Page 11
脾动脉系统
3.胰前段:位于胰尾前方 ,多分为上、下两支终动 脉干(86.12%),再相 继发出前终动脉和最后终 动脉入脾。该段脾动脉可 发出胃网膜左动脉、脾上 级动脉、胃短动脉和胰尾 动脉等。
Page 12
脾动脉系统
4.门前段:为脾动脉 走行在胰尾与脾门间 的部分。如果胰尾很 长而伸抵脾门,则此 段缺如。
Page 3
脾脏的位置与毗邻
脾位于左季肋区,第9、10、11肋的深 面,人体仰卧时其长轴与第10肋平行。 前端平第1腰椎棘突,位于腋中线后方 。后端约在第10胸椎棘突平面靠近脊柱 ,距后正中线3~4cm。脾的下缘不超过 左侧肋弓,故正常时不 能触及,婴儿的 脾较大,有时在左肋弓下可扪及。脾的 位置可因体位和呼吸而变化,站立时比 仰卧时低约2.5cm。 膈面和膈相贴,借膈与左肺、左胸膜腔 及左肋膈隐窝相邻。脏面前部与胃底、 胃大弯后壁相临,后部与左肾、左肾上 腺邻近,脾门接近胰尾。脾下部与结肠 左区相邻,下端位于膈结肠韧带上方。
Page 25
和脾膈韧带
脾切除术
6.切断脾膈韧带:结扎、切 断残留在脾脏外后方的脾肾 韧带和脾膈韧带后,脾脏就 被充分游离了。
Page 26
和脾膈韧带
脾切除术
7.结扎、切断最上方的胃短动 、静脉分支:此时,若位于上 级最上方的脾胃韧带还没有结 扎切断,可暂时将脾放回腹腔 ,结扎、切断最上方的胃短动 、静脉分支,这样,就完全切 断胃和脾的连接。
Page 24
脾切除术
5.切断脾肾韧带:术者握住 脾脏,将其牵向右上方,紧 贴脾脏,自下极向上极,一 点一点的剪开后腹膜(脾肾 韧带),小心的将脾脏翻向 右上方,从后腹膜中分离出 来。一般情况下,脾肾韧带 内无粗大血管,以手指钝性 分离也不会出血,但在门静 脉高压患者中,脾肾韧带内 可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必须 一点一点地结扎、切断。在 此时立即缝合,针孔可成为 新的出血点,反而会加重出 血,因此对这样的损伤,可 覆以止血海绵,暂时压迫止 血。
Page 16
神经
脾的神经支配来自脾 从。脾从沿脾动脉走 行和分布,它主要接 收腹腔神经丛,也接 收左肾上腺丛和左膈 丛的分支、左膈神经 终末支有时达到膈脾 韧带,故脾脏疾患, 有时出现左肩部牵涉 性疼痛。
Page 17
脾切除术
前言:由于脾脏时膈实性的储血性器官,因此即使脾包膜或脾实质 受到轻微损伤,多数情况下也很难止血。另外,脾肿大时常与周围 组织形成粘连,若伴有门静脉高压,创面有不停的静脉性渗血,很 难止住,往往导致大出血。切除无粘连的正常脾脏是非常简单的, 近年来对这样的病例已积极开展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脾切除的手术方式: 1.全脾切除术:通常所说的脾切除术就是全脾切除术。 2.脾部分切除术:由于脾切除术后,可发生全身性致死性脾切除后 感染(脾切除后凶险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g:OPSI),特别送儿童容易发生,因此近年来提倡尽可能 保脾的脾部分切除术。有日本的学者认为,为了保留脾脏的免疫功 能,必须保留1/4~1/2的脾脏实质。 3.脾修补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中,未损及脾门时可行此术式。
Page 22
脾切除术
3.显露、结扎脾动脉:在胰腺 上缘,触知脾动脉搏动,剪 开胰脾系膜,分离显露出脾 动脉,予以结扎,阻断入脾 血流。这样,在手术早期结 扎脾动脉后,肿大的脾脏就 会缩小,便于之后的手术操 作。
Page 23
脾切除术
4.切断脾结肠韧带:将脾牵 向上方,将横结肠牵向下方 ,仔细小心的结扎切断脾结 肠韧带,游离脾下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胃脾韧带
Page 5
脾脏的韧带
2.脾肾韧带(splenorenal lig.)为脾门至左肾前面的 双层腹膜,内含脾动脉及其 分支、脾静脉及其属支和脾 淋巴结等。有时胰尾伸入, 脾切除时处理脾蒂血管时切 勿伤及胰尾。
脾肾韧带
Page 6
脾脏的韧带
3.膈脾韧带(phrenicosplenic lig.)为连接与脾上极与脾之 间的腹膜,较窄小,仅见于脾 上极向脏面转角处形成的少许 腹膜皱襞。在脾大时,该韧带 比较明显。
Page 28
脾切除术
9.关腹:电凝或缝扎脾动、静脉断端和后腹膜创面出血点,严密止血。然后,与 左膈下留置引流管,逐层关腹。
Page 29
谢谢各位的聆听,望批评指正!
Page 30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Page 31
Page 9
脾动脉系统
1. 胰上段:长1~3cm,位 于胰上方,通常先行向 下再行向左下的凹向上 的弯曲,越过腹主动脉 前方,行向胰上缘续为 胰段。胰上段发出左膈 下动脉、胰背动脉、胰 横动脉、胃后动脉、脾 上级动脉,偶尔发出副 肝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等。
Page 10
脾动脉系统
2.胰段:最长,沿胰上缘 左行,有的脾动脉一小段 走行在胰胃实质内。在行 程中可有一个或数个袢状 弯曲或卷缩成血管环。脾 动脉迂曲程度与年龄有关 ,老年人最显著。胰段发 出脾上级动脉,胃网膜左 动脉、胰大动脉、胃后动 脉和胃短动脉,也可发出 胃左动脉。
Page 13
脾动脉系统
5.脾段(splenic segment ):是指每支脾段动脉分 布的脾组织。每个脾段由 进入脾门的脾段动脉供应 ,段间动脉吻合很少。每 段有一支静脉引流该段的 静脉血,相邻脾段的静脉 由段间静脉相连。脾段以 4段型多见,即上段、中 上段、中下段和下段。上 极脾动脉出现率13%,下 级脾动脉为31%,二者同 时出现率为16%。
研究生读书报告之
脾脏的应用解剖以及脾切除术
指导导师:尹思能教授 研究生: 罗 超
脾脏的大体形态
脾(spleen): 是人体最大的淋 巴器官。是深紫色、富含血管的 腹腔实质脏器,质软而脆,外覆 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内含少量的 弹力纤维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组织 。脾的形态不甚规则,大多数外 形似蚕豆状,也有楔形或橘瓣形 、四面体形或三角形等。我国正 常成年人脾脏体积大小男性约 13.36×8.64×3.07cm,女性约 13.09×8.02×3.05cm,重量 100~250g,病理情况下可增大至 正常的十倍至数十倍。脾有脏、 膈两面,前后两端,上下两缘。 膈面光滑隆凸,对向膈。脏面凹 陷,朝向前内,中央处有脾门( splenic hilum),为脾的血管和神 经出入之处。
Page 15
淋巴引流
脾小梁和被膜内的淋巴管行向 脾门,与来自胃低和胃大弯的 淋巴管汇合,注入脾门处的脾 淋巴结(splenic lymph node) 。脾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与脾 动脉伴行,沿途收纳胰淋巴结 ,注入脾动脉周围的胰上淋巴 结,然后注入腹腔淋巴结,最 终注入乳糜池。脾虽然是个淋 巴器官,但它不甚一个淋巴的 滤器,所以脾没有淋巴输入管 ,但在脾门处可见淋巴输出管 。脾的淋巴输出管进入脾门处 的淋巴结,再沿动脉至腹腔淋 巴结。因此,当胰胃或胰体部 癌行胰腺切除术时,应该并一 并切除脾。
Page 27
脾切除术
8.结扎、切断脾动、静脉: 脾脏完全从后腹膜游离后 ,就可将脾脏托出切口, 从前后方触诊脾门。于脾 门处紧贴脾脏,结扎、切 断脾动、静脉,摘除脾脏 。双重结扎脾动脉。为了 避免损伤胰尾,尽可能贴 近脾脏切断脾动、静脉。 若损伤了胰胃,术后可并 发难治性胰漏。另外,在 外伤性脾破裂、进行性出 血时,可在进腹后尽快钳 夹脾门,阻断脾动静脉, 然后在游离脾脏。
Page 20
脾切除术
1.切口的选择:可选上腹正中 切口、左肋缘下切口或上腹 ‘’L”形切口开腹。
Page 21
脾切除术
2.切断胃结肠韧带,结扎胃短 静脉和脾胃韧带:于胃体的 中点位置,结扎、切断胃网 膜动静脉的大网膜分支,打 开网膜囊,然后自此向上( 贲门)切开胃脾韧带,双重 结扎、切断胃短动、静脉, 分离胃和脾。要注意,在脾 上级处胃与脾紧贴,此时若 损伤了胃短动静脉可导致大 出血。因此,对最靠上方的 胃短动、静脉分支不要勉强 结扎、切断,留待之后处理 即可。
Page 14
脾静脉系统
脾静脉(splenic v.):在 脾门处由2~6支终静脉汇 合而成。脾静脉较直,走 行于脾动脉下方和胰后面 ,沿途接受胃短静脉、胃 网膜左静脉、胃后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和来自胰的 静脉,呈直角与肠系膜上 静脉汇合成肝门静脉。脾 静脉初始段位于脾肾韧带 内,与脾动脉和胰尾伴行 。脾静脉向右跨左肾及左 肾门的前面。
Page 7
膈脾韧带
脾脏的韧带
4.脾结肠韧带(splenocolic lig.)较短,连接脾下级与结 肠脾曲,脾切除时注意勿伤及 结肠。
Page 8
脾结肠韧带
脾动脉系统
脾动脉(splenic a.)为 腹腔干的最大分支。脾动 脉在网膜囊后壁的后面沿 胰上缘左行,依次越过左 膈脚、左肾上份和胰尾的 前方。经脾肾韧带到达脾 门。依其行程中的毗邻关 系,可将脾动脉分为4段 :胰上段、胰段、胰前段 和门前段。
Page 18
Page 19
脾切除术
术前的处理: 在切除病理性脾脏时,由于一般都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出血倾向等 因素,因此,术前要充分掌握具体的病情,对症处理可望手术。 1.必须注意术前有无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2.血小板计数:3万以下时,有出血倾向。手术当天应使血小板升至5万以上。因 脾功能亢进而导致血小板减少时,可输血小板,因ITP导致血小板减少时,术前5 天给予r-球蛋白(20g/d*5),可增加血小板的数量。 应该注意的术后并发症 1.胰漏:脾切除时,损伤了胰尾,可引起胰漏。 2.血栓形成:脾切除后,血小板可一过性的升高,术后1-2周达峰值。虽然亦有报 道认为血栓形成与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无关,但一般认为血小板超过80万时可发 生血栓,应给以阿司匹林。门静脉高压患者切除脾脏后,门静脉内可有血栓形成 ,应适时行超声等检查。 3.脾热:脾热指脾切除术后,没有明确的感染或其他原因,持续发热38℃左右, 呈驰张热。 4.脾切除术后全身性凶险性感染:OPSI的发生率为2%~10&,儿童易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