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2.1感受文化的影响(共37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2.1感受文化的影响(共37张PPT)

4、自我 3、排队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6、晚年生活
5、处理问题的方式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8、孩子
7、领导
思考: (1)文化影响是如何产生的? (2)文化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
材料 2
文科生最头痛的事:1530元存了3个月零 七天,银行利息2.14%,扣去20%的利息税, 最后总共是多少? 理科生最头痛的事:情人节的前一天,在 烛光下苦思冥想,给女朋友的卡片上写点什么 才好呢? 文科生对文科生吹嘘:最近我对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理科生对理科生吹嘘:《红楼梦》中的诗 词歌赋,我已烂熟于心。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行 方式,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贰 三
识记文化的来源
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 持久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2、人际关系 1、表达个人观点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不同时代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献哈达
合十礼
拥抱
不同民族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管理者阶层在社会 交往中,他们非常注重 人际关系,平常交往最 多的是同事,有明显的 阶层特征。 下岗失业者阶层经 常打交道的是亲戚、朋 友、邻居和同事等,交 往方式一般是通常所说 的“串门”,目的单纯。 不同阶层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潜移默化≠消积被动 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1)“三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2)“三观” 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影响深远持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pptx课件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pptx课件

解析:劣迹艺人不是腐朽文化,A 说法错误,排除;B 项是 从政治生活角度的分析,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 项不符合 题意;D 项正确概括了材料,故选 D。 答案:D
2.倡导广播影视文艺工作者追求德艺双馨,通过优秀作品和良
好形象在社会上传播正能量,有利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表明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及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 的文化活动。
[深化理解] 正确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这反映了
()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只有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典例 2] (2013·广东高考)2013 年 3 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
动提出,文化强“市占从据阅主读导开地始位。”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
量。因此,我理“主性深张思阅深考读阅和”读叩有。问 利”心 于灵 透下的 视列力 人选量 们B, 的项项精正强确调且的是能“进浅一阅步读支”持小李主
张的是
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题眼
()
A.理性思考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肯活定下不的会一”种的说文法化绝需对要化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2.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2010·天津卷·T8-D)(×)

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新人教必修3

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新人教必修3

3、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 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 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 D.文化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
4、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 大工程,是中华精神的象征。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 并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 明才智,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积极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3)文化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 能够为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促进文化的发展。华西村 坚持“富口袋”,这为“富脑袋”打下了经济基础。
(4)文化有先进、科学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华西村坚持“富脑袋”,就是发挥 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不能笼统地认为文化 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本框小结——
文化怎
特定的文化环境、氛围
样影响 感
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受 文 文化产生 化 什么影响
影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化的影响
的特点
深远持久的影响
巩固练习:
1、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 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 A.文化对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 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实现的。

政治:1.2《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政治:1.2《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冯子材到了广西,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围剿农民军,最强硬的敌人就是刘永福。也许从一开始,冯子材就没有把刘永福当作死敌,也许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他不应该把刘永福作为死敌。 也许,前方有一道隐约的光引领着他,让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化妆成伙夫潜入刘永福军中,试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永福归顺。没想到的是,刘永福态度强硬,绝不妥协,义正词严驳斥了冯子材。 只是,刘永福并没有借机杀掉冯子材,而是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名义让他赶快滚蛋。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冯子材班师回到广东,并于这年任广西提督,前程蒸蒸日上。与之相反,刘永福则进入人生最灰暗的时期,东奔西逃,四海为家。但是,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战争形势把 刘永福逼到了绝境,同时,在绝境中生存下来的生命更加顽强。经过10年征战,刘永福已经成为广西最大一支农民军的第三首领,并组建了自己的嫡系部容,这就决定了这两个人是见面就要厮杀个你死我活的天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呢?要感谢谢凤芹的一双慧眼,她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细细梳理,从无数次对垒拼 杀的背后洞悉英雄精神世界的明与暗,从残酷的血雨腥风中体察这两个铁血人物心中最柔弱的一面。这是中国战争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是人性深处一缕绚丽的光芒。bwin为什么网页打不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5张PPT)
• 表现:
• (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 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2)从文化习俗的表现看 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 人具有普遍的影响力。它在人类生活中常常显示出巨大的渗透性 性。
• (3)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看: 世界观、人生观、 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 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 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
④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 革 长,由此可以看( ) 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 持久的影响
5、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 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 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 ②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 ② B、① ③ C、① ④ D、③ ④
•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 【解析】材料描述了“竖大拇指”和“吃面条出声”两种行为 景下有不同的理解,表明D项符合题意。A项否认不同文化之间 误的。尽管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理解,但 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增加,人们可以站在对方文 评价某些行为,而不仅仅囿于自身文化背景看待一切,因而B 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经典课件:必修3 2.0文化对人的影响(理)(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经典课件:必修3 2.0文化对人的影响(理)(共27张PPT)

情景: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 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境,孟母择邻而居就是为选择良好的环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境教育孩子。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羊的事。 不一定。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 思维方式。孟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良好的文化 孟子的母亲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 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 不同的行为和表现。 夏历初一,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 氛围对孟子成才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第二课
一个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两个表现和特点 三个作用
归纳:
1、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说起文化的差异,应该先从饮食文化说起,因为“民以食 为天”,它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 异。 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俱 全。而欧洲人很讲实际,更讲究其营养搭配。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只有一种 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住,共享一席。而在西方,食品和酒 尽管非常重要,但只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友谊,通过 宴会达到交流的目的。 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 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 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 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 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共2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共29张PPT)

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的忧思;
李白梦游天姥山,不忘表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怀;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

你们认为,这些诗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这些语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杜甫、范仲淹的诗表现了诗 人具有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李白的诗具有不事权贵、正气 凛然的气质。诗词中忧国忧民、正气凛然的情操感染了具有 进步思想的人,所以能够代代相传。
你认为这种差异从何而来?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外国人一般是“条形 队伍”,而中国人往往是“团形队伍”;在 外国人的认识中自我为主,而中国人则 相反;外国人喜欢直接解决问题,中国 人善于“曲线救国”。
你认为这种差异从何而来?
“看完两档节目,就算文笔没长 进,但人文素质已经悄默声地 提了个level。”
标志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 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 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 态。”之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引领人们前进 B.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状态
你认为为什么人们的人文素质会悄悄地提升呢?
回乡偶书 (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乡音无改”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何特点?
小结:
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
文 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课件 (共40张PPT)



断章
作者: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反映了人与人 之间的联系, 启示我们不妨 多从对方的角 度看待问题, 或许你会有全 新的发现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 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 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 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 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 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 想。
考点精讲 一、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任高雄中 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 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乡愁》便是一首代表作。 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 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 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 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 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四个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 法制意识 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三种观念: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 音乐欣赏 观念和道德风尚 文物欣赏 绘画欣赏
文化与人的关系: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2.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 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 人们认识事物的________以及认识的__________和________, 影响人们在实践中________和行为的选择。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主干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来自于各种形 式的________。 1.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和交往方式。不同时代、不 同民族、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 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________。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 响,有的取决于________,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3.教材 P15“探究问题 1” 提示:中西方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渊源和背景,所以思维方 式和实践方式有很大区别,具体来说: (1)在互换礼物时的表现反映出中美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的差异。因为中国人表达情感时比较含蓄,而美国人则比较直 接。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等 待文化的熏陶吗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 和所参加的文化活动无不对人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自觉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环 境,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主动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 和熏陶。
人教版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第二课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2.教材 P14“探究问题” 提示:(1)表示友好、欢迎和祝福。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 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的方式。泰国的“合十礼”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 礼,表示问好、告别、致敬、感谢、原谅等意思。在西方,亲 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拥抱、亲脸、贴面颊等。 (2)我国汉族——拱手礼;英国——吻手礼;日本——鞠躬 礼;满族——打千、半蹲礼;朝鲜——尊师礼等。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由于 美术家、将军、冶金学家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文化环境不 同,所以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或认识。但他们的认识 有共同之处,是因为一个民族在实践上有相通之处,其文化也 会有交融,其认识也相近。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2)文化影响尽管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但也不都 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应当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 的文化影响,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1.识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重点) 3.深刻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难点) 4.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 动。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导学线索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第 1 框 感受文化影响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主干知识梳理 探究提示 疑难突破
方典法题警示导探析究 课堂巩固训练 课后强化作业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学海导航
第一单元 ·政治 ·必修3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 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________的。 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________。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各种________交互影响的 结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 性,对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的特点,一般不是有 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 响人的________。 2.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 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________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探究提示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1.教材 P13“探究问题” 提示:(1)第一幅是指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或饮食文化;第二 幅是指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或饮食文化。从图中可知,中西方不 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影响到人们的交 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还有若干表现,如民族 传统节日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同等。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答案:一、文化环境 文化活动 1.交往行为 文化印记 价值观念 2.实践活动 角度 深度 广度 目标的确定 二、1.潜移默化 思想和行为 2.自觉 三、1.深远持久 2.核心和标志 文化因素 综合素质 终身发展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