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开题报告

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开题报告
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开题报告

天津农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文题目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要素与形成机制研究学生姓名战佳萌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 2009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班

指导教师陈宏毅

开题时间2012年10月

注:

1.如果学生做的是毕业论文,封皮上就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如果学生做的是毕业设计,封皮上就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这几个字。

2.开题报告中的“一”、“二”、“三”、“四”、“五”“六”项需要填写的内容全部用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2磅。

3.指导教师意见和教研室意见均在30字以上,用蓝、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

学期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农产品价格研究 小组排名: 2012年6月4日

目录 内容摘要 (2) 1. 前言 (3) 2. 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的分析 (4) 2.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4) 2.2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 (5) 3.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6) 4. 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小年现象 (6) 5. 如何稳定产品的价格 (9) 5.1供给方面 (9) 5.2市场方面 (9) 5.3政府做好宏观调控 (10) 6.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但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即每年都会出现价格高点,随后又有所下降,但很难再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而这种价格的波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业长效发展机制,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等方面来分析了农产品市场的具体情况,向读者详细阐述了农产品在近几年的价格波动规律和整体的发展趋势。另外,本文还就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了我们自己的见解,从而可以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大小年

1. 前言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产品问题事关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大局。“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价格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是调节农产品,包括食品供需的主要信号1。农业生产由于地域、时间,市场信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异常波动,形成农产品市场的“大小年”现象。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上的供需。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还未形成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仍然难以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给波动很大。同时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供需不平衡的恶性循环使得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 入世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休戚相关,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的影响,生物能源发展计划、金融危机等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对农产价格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使得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成为国内外市场,政府政策互相叠加的产物。农产品价格的“大小年”现象,不仅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诸多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收益的减少,很多农业生产者停止从事农业生产转为非农业人口,从而给我国的农产品供给甚至社会安定带来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入手,深入剖析农产品价格“大小年”现象的原因,结合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寻找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出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1 胡延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波动性 [J]. 经济导刊 2010年第09期.

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因素

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因素 作者: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一月

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因素 摘要:民以食为天,吃得物美价廉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品种、安全等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随着这些要求指数的提高,成本问题的提高随之而来。由于我国现在的物流效率低下,导致了生鲜农产品不能物尽其值,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失严重,这样既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也是的消费者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为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增强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几个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理论分析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到显著因素,从而通过对各因素的改善降低运输成本。 Abstract: the people,eat too cheap and fine is alway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people to fresh produce, breed, practicing the requirement of safety and so on more and more high, but in the fresh produce transport process, as these requirements index rise, the costs of improving follows. Because our country now of the logistics efficiency is low, the lead to the fresh produce can't things out of its value, fresh produce in transport and severe losses, such already damaged the interests of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pay is higher prices. To ensure tha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enhance the fresh produce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reduce logistics cost is imperative. In this paper several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cost .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计量经济学 Key words: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econometrics

影响农产品价格因素

小麦——3.影响小麦价格的几点因素中文站 English站 纽约 10-13 05:29:56 东京 10-13 19:29:56 伦敦 10-13 10:29:56 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公司首页· 公司简介 服务特色 公司动态 营业部专栏 分析师团队 联络方式 交通导航 信息公示 走进大陆· 北京营业部 大连营业部 郑州营业部 上海长寿路营业部 福州营业部 广州营业部 天津营业部 柳州营业部 上海中山北路营业部 上海中山北二路营业部 营业部专栏· 市场聚焦 动态信息 综合信息 大陆评论 外盘早间报道 信息中心·

预约开户 软件下载 交易流程 银期转账 重要提示 投诉直通车 业务合作 期货工具 客户服务· 铜 铝 锌 燃料油 天然橡胶 大豆 豆粕 豆油 玉米 小麦 棉花 白糖 股指期货 PTA 菜籽油 PE 棕榈油 黄金期货 其他 品种介绍· 期货概述 品种简介 交易规章制度 模拟交易 新手上路 法律法规 期货学苑·

大陆评论 外盘早间报道 每月深度研究报告 程序化交易 实时语音评论 投资基金 套利专栏 套期保值专栏 vip专栏 大陆研究· 上市品种数据 库存周报 持仓分析 宏观经济 数据中心·期证合作 铜 铝 锌 黄金期货 金属专栏 天然橡胶 燃料油 PTA PE 能源及化工产品专栏 大豆 豆粕 豆油

菜籽油 棕榈油 油脂产品专栏 小麦 玉米 棉花 白糖 粮农作物专栏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专栏 品种介绍 铜 铝 锌 燃料油 天然橡胶 大豆 豆粕 豆油 玉米 小麦 棉花 白糖 股指期货 PTA 菜籽油 PE 棕榈油 黄金期货 其他 文章搜索

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后果分析

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后果分析 摘要:近年以来,我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大幅上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供给不平衡。如果这种价格的大幅上涨得不到有效地控制,那么农民、消费者乃至我国的宏观经济都将深受其害。我们将在这里对这一问题进行原因的探究并分析它所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后果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非常大。最早是绿豆,从往年最高6.8元每公斤一度上涨到24元每公斤,后来是大蒜、生姜、棉花、大豆油的价格,都在成倍的上涨,“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不得”、“盐王爷”、“棉花掌”相继成为网络流行语,这些戏谑深深的夹杂着百姓的无奈。农产品是每个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与绝大多数公众生活成本密切相关。因此,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公众对这类商品价格的感知更为敏感,更为关注。农产品价格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内容,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社会来说,首要的问题,都应当是弄清原因,即这种上涨是属于市场正常活动还是人为操纵导致的市场扭曲。 对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内的学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麻志周(2004)、苏振生(2004)、夏建周(2005)、以及蒋平、陈锡文(2006)等学者认为,国内粮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农产品供给量减少,而农产品供给量的减少是由于耕地面积减少,根底面积减少在于耕地的减少;刘正山(2006)等人则通过OLS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不能简单将农产品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产量,从而主张通过农产品补贴、技术进步等手段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 一、我本人认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归根结底还是有效供给、需求不平衡造成的。现在对供给、需求方面进行概括性的加以分析。 1.供给方面 ①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流出,造成供给不足。近年来第二、三产业GDP中的贡献率不断攀升,而农业的地位在持续下降。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引发的工业产品价格上升,我国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已经日趋扩大,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农业资本的积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对生产资料的依耐性增强,上游产品价格上升,农业生产资料支出成为农产品成本的主体。政府虽停征农业税以减轻农民负担,甚至还对农业提供了大量补贴,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却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上涨了10.6%和8.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率达到了82.38%。我国农业是以农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市场集中程度低,产业内数量众多的农户市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在销售中讨价还价的能力不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Census X12季节分解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近年来湖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农产品价格整体上呈波动上涨趋势。农产品价格主要受需求、供给(成本)、金融因素、外部价格因素影响,且这四大因素与农产品价格呈正向相关关系。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Census—X12 主成分分析 最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呈现剧烈波动趋势,其中农产品价格指数在2008年一季度达到了140.42,为近几年最高值,随后在2009年二季度又迅速回落至80.56。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价格水平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其机制原理,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中国各省农业发展现状参差不齐,本文以湖南省为样本,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质及其机制原理。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其粮食产量、肉禽类产品、淡水鱼类等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所以选取湖南省作为研究的样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徐雪高(2008)在《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特征、机理及影响》中,运用H-P滤波法,将农产品价格波动分为了六个周期。最近一个周期,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国际价格的传导、生产成本的推动、加工需求的拉动、突发因素的扰动引起。罗锋(2011)在《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SV AR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贸易传导影响最大,外部需求和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较强的影响。巫国兴(1997)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中指出,农产品价格的运动轨迹表现为阶梯式跳跃性上涨与回落相间的阶段性波动,价格总水平呈上升趋势。程国强(2008)在《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中,发现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CPI就会上涨10%,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顾国强(2011)在《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国际市场因素影响下的局面转移模型》中采用马尔科夫局面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发现中国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两者局面转移呈现一致性。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长期平稳性,高位运行为短期现象。 关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税尚楠(2008)在《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动因和趋势探讨》中提到促成近年农产品价格暴涨的主要因素是用粮食生产能源创造了新的需求。胡冰川(2009)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中着重分析了石油价格在生物质能源发展前后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傅晓(2009)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规律与趋势》中,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走势与原油价格、全球GDP年增长率走势接近,与美元指数、世界粮食库存与消费量的百分比走势基本相反。 综上所述,现有的文献集中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影响因素、机制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总体运行的特点与趋势。尤其研究国内农产品价格时,缺乏从具体的某一地域、省份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选取湖南省为研究样本,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查分析报告

前言 物价上涨,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的上涨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比较大,关系到日常生活水平、市场购买力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消费者,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飞速上涨的物价,都更希望政府或相关部门能够从实际出发,抑制物价上涨。“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吃到绿色、健康、无污染、廉价的农产品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 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查分析 摘要: 为了了解了HX农产品大概的市场价格行情。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由于没有对不同时间段的农产品价格的调查,所以本文主要对不同销售渠道的价格差异的对比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价格调控的几点建议。 调查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过程 1.调查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研究方法为走访调查法。 2.调查研究内容。此次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粮食类、蔬菜类。 3.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对象为:食堂、SN超市、XL超市。 4.调查过程。此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6月8日, 主要环节为: (1)实地走访; (2)统计和分析调查表; (3)总结(写调查报告)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结果 单位:元/斤 2.调查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堂价格与超市价格每一个类别都有差异(当然这其中也有由于调查的原因,数据的对比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基本上食堂的都比超市的要高一点(可能是价格更新时间较慢)。而XL超市又比SN超市要稍低一点,不过两个超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价格有很多都会在整数的基础上降低0.02元,所以可以看到有许多尾数是0.48、0.98的。时鲜蔬菜的价格集中在2~5元一斤左右。

3.原因 (1)所处环境不同 食堂在采购各种农产品时,一般量大,且对质量有一定要求,但是可能是 通过固定渠道购进,存在各方面的因素,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超市特别 是一些大型的超级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经营管理水平等的不同,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价格与食堂相比有所不同。并 且超市是通过电子设备进行称重计价,所以有条件降价0.02元,以此吸引顾客。(2)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像青椒、茄子价格最近有一定的上涨幅度,如土豆,6月1日XL超市为1.48元一斤,而6月8日为1.98元一斤。而食堂的价 格可能是更早以前的。 二.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 (1)季节及气候的影响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反季节 的农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但总的来说,农产品的生产还是要受到季节周期的影响,而天气因素是当前科技水平还无法控制的,极端天气的出现会影响农产品 的产量,影响供给量,从而影响价格。 (2)贮存、运输成本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的农产品容易发霉、变质、不易贮存,如水产品类的农产品, 如果没有相配套的良好的设备,在运输途中就会变质。现代化的贮存设施会延 长农产品的新鲜度,但也会增加农产品的成本,所以农产品的贮存、运输成本 会对农产品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产品期货-从季节性因素看农产品价格走势

农产品期货-从季节性因素看农产品价格走势.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农产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种、生长和收获季节性周期,也恰恰是农产品这种特有的季节性供求关系变化使得其价格波动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时期内同向运动的趋势性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季节性特征把农产品走势大体分为:播种生长阶段、收获季节、销售淡季和销售旺季等几个不同阶段。又因为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指引,它们的基本面影响因素是一致的,走势基本是联动的,因此,下面我们以几个品种为例,从季节性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分别对其期货价格走势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种来说,根据自然规律从每年的4月开始,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开始播种,当年9月份开始收割。从10月份开始,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又开始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从这一种植生长周期可以总结出,每年的7、8月份属于全球大豆的供应淡季,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多处年内低谷,这一规律从CBOT大豆行情长期走势中不难得到验证。 仔细观察CBOT和DCE大豆近年来季节性走势图,首先我们可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的相关性很强,纠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来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大豆需求激增,国产大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加之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进口大豆数量出现大幅增长,导致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联动性增强;其次,我们还可以发现: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节性而形成的的阶段性高点多出现在5月~8月,主要是因为每年3~5月是销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应淡季,这样高点出现在这期间就不足为奇;9~11月份进入大豆收获季节,受供应压力影响价格多处年内低点,产量确定后,随着消费的增加,库存的减少,价格有开始抬头趋涨。不过,每年二月份多是过节时期,市场交投清淡,谷物价格通常盘跌。这些规律都很好验证了大豆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趋势。2006年当前大豆开始进入陆续收获季节,由于2006年国内外大豆各产区整体上生长条件良好,大豆行情也迎合了以往的季节性趋势,因此依据这一特点不难预计短期内迫于新豆上市压力巨大,大豆继续弱势格局的可能性很大。 接着再看玉米品种,玉米与大豆的生长周期相差无几,从CBOT玉米季节性走势可发现玉米最明显的特征是仲夏到收获期间价格多是走跌。由于新年度玉米产量不确定性的影响,7月份的价格往往达到年内最高价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价格开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获前景可观,价格仍可持续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获季节,由于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最大,价格往往会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玉米库存量也越来越少,而价格也随着变化。时下,玉米即将进入收获期,8,9月份USDA报告连续调高玉米单产,意味着对新年度玉米丰产的预期在增强。本来玉米收获季节供应压力就大,这样的丰产预期更加剧了供应压力,因此根据季节性走势规律,2006年上市前后这段时间玉米反季节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转到国内外小麦品种上,以北半球冬小麦为例,其播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麦有两个明显的季节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获季节来临之前的春季这一时期惯于下跌。多数年景,小麦价格在1、2月份因资金回拢影响都会经历季节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麦上市后的7月份一般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多处年内最低点;另一个趋势就是从收获季节的低点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麦消费逐渐进入旺季,价格倾向于上涨,春节左右因消费带动价格到达年内高点。

农产品价格-问题、原因与应对

农产品价格:问题、原因与应对 〔摘要〕我国当前农产品价格存在普遍明显上涨和初始价格过低的突出问题,冲击了群众生活,制约了农民利润的增加,并加剧了农业生产风险和经济发展压力。农产品市场链条中各主体博弈态势不平衡是当前价格问题的根源,解决价格问题要以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促进博弈态势平衡。农民合作组织为解决价格问题提供基本面支撑、信息基础、主要推动力和有力的促进因素。依照其作用机理,应当沿着完善信息制度、健全立体式销售制度、建立有效质量制度的路径进行制度推进,进一步释放农民合作组织在解决当前农产品价格问题、保障农民权益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农民合作组织,博弈态势,作用机理,制度推进 当前,农产品价格问题越来越直观地进入公众视野,农产品价格关乎农民切身利益,是保障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更关系到其他社会成员和组织的生产生活。因此,保证农产品价格合理稳定是“十二五”时期农业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可是现实中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在解决农产品价格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现状阐释:我国农产品价格问题及其影响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以下几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农产品价格普遍明显上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不断出现“击鼓传花”式的上涨格局。首先往往由大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发出信号,其后在国家的强力调控下该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但随后其他农产品又跟风出现轮番上涨的态势。这场类似“击鼓传花”的价格上涨游戏最终造成农产品价格整体走高的格局。以农业部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价格数据为例:2010年第21周,鸡蛋每公斤6.38元,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均价为每公斤2.96元,重点监测的11种水果均价为每公斤4.43元;〔1 〕而2011年第8周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价格分别为:鸡蛋每公斤8.41元,蔬菜均价为每公斤3.89元,水果均价为每公斤5.56元。〔2 〕两项对比可以发现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比较明显。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同时,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凸现,强化了人们的通胀预期,阻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农产品初始价格过低。2011年4月,济南菜农韩进因无法承受菜价下跌而自杀,此后“菜贱伤农”“米贱伤农”“果贱伤农”“豆贱伤农”等一系列农产品初始价格过低的问题迅速进入公众视野。过高的生产成本和过低的收益导致广大农民的利益在农产品生产-供应链条中受到严重挤压,生存权受到威胁。农产品初始价格过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如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生产的盲目性与滞后性等。如何合理化

影响物价的因素

影响物价的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目前物价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的:劳动用工成本提高、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农民不愿种地,农产品成本提高,再加上天气因素。 除了成本推动,李稻葵认为目前通胀压力的次要原因是资金流动性充足(有较多的货币投放量)。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认为中国货币过多,过多的货币加大通胀压力,催生资产泡沫。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分析,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的原因,除了资金流动性较大,还受到了国际因素和传导机制的影响。国际因素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干旱致使粮食产量下降,而主要产糖国巴基斯坦出现洪灾等。 第一个是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这几天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石油到了87美元,棉花、糖涨得很厉害。

[周望军]第二,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今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11-10 15:14] [周望军]第三,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的减少,今年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也上升了,如新疆的采摘棉花报酬现在是按公斤算,采摘一公斤皮棉给你3块钱。[11-10 15:18] [周望军]第四,热钱炒作的因素。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万3,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大大的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换手率很高。上半年绿豆和大蒜也出现了囤积居奇、恶意炒作的企业,总而言之,这四种原因导致了今年的物价上涨过快。[ 减少粮食流通成本 对于CPI 4.8%的调控目标,已经成为本轮宏观调控中的首要任务。在发改委等部委强调增加食品供给的情况下,昨天陈德铭还透露,由于市场流通体系的不完善,目前中国市场上,流通物流成本的消耗比例较高,造成价格起伏过大。因国内市场流通作为商务部权责之一,陈德铭对此表示,今后将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微观经济学和产品需求相关理论,针对当前蕲春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市场失灵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以稳固和完善县域内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标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F2 1 研究背景 2013年两会指出,要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要建立健全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加快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科技建设。2012年,县农业局通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加强中药材规模化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大别山优质农产品品牌等,着力于建设和完善大别山桑茶药板块经济区建设,使得桑茶药相关农产品在县域内的核心竞争力位居前列。2013年6月起,在县电视台、本局网站等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大米、猪肉、蔬菜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农产品价格信息,切实让消费者详知物价。 2 当前农产品价格变动因素浅析 2.1 供求关系变动分析 农产品价格首先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商品市场中,当供不应求时,农产品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亦即为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决定,当需求或供给曲线任何一条曲线发生移动,都会导致均衡点发生移动,最终到达该商品达到新的均衡价格,从而该农产品价格发生变动。 2.2 生产成本上升引发的价格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企业利润从个人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当需求量不变时,由于供给量的增加,最终会使得供求曲线达到新的均衡点,最终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十一五”期间,蕲春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呈现明显阶梯式上升势头,据蕲春县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4.6,同比去年上涨8.3%,2011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7.6,同比去年上涨2.9%。由于生产资料、劳动力工资等的变动,以及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物流成本等费用变动都会对该农产品生产成本引发的价格波动产生重大影响。 2.3 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引起的价格波动

当前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影响分析

当前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影响分析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蔬菜在田面积*万亩,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辣椒、韭菜、菠菜、土豆、芋头、南瓜、西葫芦、大姜等,日上市量**余吨。 当前我县瓜菜产地批发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具体为西瓜0.8-1元/斤;甜瓜1-1.2元/斤;西红柿约2元/斤;黄瓜0.6-0.8元;南瓜1.7-2元,土豆0.8元左右;洋葱价格波动较大,收购价0.1元/斤;芸豆2-3元/斤,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原因分析 1、外地货源充足。临沂地区洋葱与我县洋葱同时大量上市,对我县洋葱价格冲击较大,我县农户大都惜售观望。今年东北、河北、菏泽、聊城西甜瓜与我县西甜瓜上市时间重叠,对我县西甜瓜价格影响较大。 2、劳动价格因素影响。据了解,临沂一带当地劳动力每人最高不过200元/天,我县**一带收获洋葱期间,一般是240

元/天。据我县**说,为抢农时,争取早上市,**早春西瓜,移栽管理期间雇一个工200-300元/天,授粉时雇工每人每天500-600元,收瓜时200元。一个3亩的西瓜棚,光劳动力成本在3000-5000元之间。使得我县瓜菜生产成本较大,农户收入受到不小影响。 3、国际形势影响,出口量下降。据**讲,我国洋葱出口量占比较大。2019年,收购价在0.3-0.6元之间,形势较好,农户种植积极性高。今年以来,出口订单大大减少,导致大批洋葱积压,价格也随之走低。 三、带来影响 1、价格波动对农户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对规模较小、散户蔬菜生产者相对影响较大,难以确定下茬农作物种植品种,或者凭个人感觉选择种植品种,或者延续上茬作物继续种植,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优势。二是有部分农户种地积极性降低,有的甚至萌生在农田种树,去企业打工的想法。 2、有利影响: 一是促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目前,全县建成**处益农信

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一.提出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称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国家,在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一般说,农业包括植物栽培(种植业和林业),和动物饲养(畜牧业和渔业)。在当前农产品价格指数日益上涨的情况下,分析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各组成部分对总指数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得对农产品未来价格进行预测。种植业,渔业,林业及畜牧业的价格指数是如何影响农产品价格总指数的呢?我们又如何能根据四个分支的价格指数来如何预测未来农产品价格总指数的呢?这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理论综述 为了准确及时地反映全国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跟踪监测农产品市场走势,客观反映农产品生产者实际所得,更好地为各级党政部门的宏观决策服务,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从2000年开始组织实施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试点,经过三年的实践与调整,方案逐步完善,现场调查逐步规范,资料实效性有较大提高。季度和年度的农产品价格和价格指数较好地反映了全国农产品供求与价格走势。从2003 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制度,定期按季发布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农产品生产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实际获得的单位产品价格,它客观反映农户与农场的实际所得。生产价格是农产品从生产环节进入流通领域的第一手价格,也是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源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常用的价格指数因基期的选择不同形成同比和环比两种指数.农产品价格受季度性因素的影响较大,现行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采用同确定农业补贴政策和补贴标准提供依据。 三.模型设定 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包括种植产品、林业产品、畜牧产品和渔业产品4 个大类,谷物、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园艺、水果、中药材、林产品、牲畜、家禽、禽蛋、奶类、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等15个中类,30个小类,180种代表产品的价格指数。在本篇论文中我们设立的模型为: 1、因素分析:(1)被解析变量: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Y) (2)解析变量:A、种植业产品价格指数 X1 B、林业产品价格指 X2 C、畜牧业产品价格指数 X3 D、渔业产品价格指数 X4 2、理论模型: Y=a + b*X1 + c*X2+ d*X3 + e*X4 + U 四.数据收集 本文获取了1978—2009年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2009年) (上年=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