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我国农产品价格不合理波动的原因和改善措施

浅谈我国农产品价格不合理波动的原因和改善措施作者:唐玲苏楠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唐玲,苏楠(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农产品价格稳定是农村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如今,“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多次重蹈覆辙。
我国必须建立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长效机制,以防“悲剧”再次发生。
因此,应当分析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不合理波动;措施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1)20-0070-02农产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保持农产品正常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事关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现在农产品市场风云变幻,农产品价格的暴跌得让农民连连亏得血本全无,给农民生产、销售的压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进而,这也导致日常农产品价格的暴涨,让终端消费者倍感压力。
因此,稳定农产品价格是当务之急。
一、农产品价格波动现状最近,我国内蒙古地区新上市土豆因为销售困难而价格下跌,江西省农产品市场绿豆平均价格比2010年底下降20%,苦瓜下降19%。
山东卷心菜价格暴跌至8分钱一斤引起菜农自杀。
北京的蔬菜大棚内,由于油菜价格过低,长成的油菜大片的被铲掉。
海南香蕉也出现严重滞销,收购价格快速下滑。
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
曾经的“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辣翻天”等形容农副产品价格暴涨的新名词现在都是余音未尽。
这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农户的经济损失巨大,并生产积极性大受挫伤。
卖难事件之后,次年相应品种的农产品种植面立即直线下降。
这又导致后期价格暴涨。
于是,在政府鼓励和经济驱动下,又有大批农户加大种植,进而又引来新一轮的丰产难销,周而复始。
同时,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两端不能建立起合理的价格传导机制,价格无法真实反映价值。
它们之间似乎存在一个巨大的“黑箱”,农民和消费者均深受其害。
年全球农产品价格指数

年全球农产品价格指数年全球农产品价格指数是衡量全球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全球农产品供求关系、国际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年全球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趋势进行探讨。
一、概念年全球农产品价格指数是指以某一年为基准,按一定权重计算各个农产品价格的加权平均值。
常见的农产品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
该指数通常由国际组织或相关机构发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影响因素1.供需关系:全球农产品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较大。
供需失衡时,价格会受到冲击。
例如,供应不足时,价格上涨;供应过剩时,价格下跌。
2.气候因素:天气状况对农产品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干旱、水灾、病虫害等气候因素可能导致农产品减产,从而推高价格。
3.政策干预:各国政府的农业补贴、关税政策等对全球农产品价格也有较大的影响。
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
4.国际贸易形势: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贸易壁垒的减少、贸易协定的签署等因素都会对价格形成影响。
三、趋势1.整体上升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农产品价格在长期内呈现出上升趋势。
2.季节性波动:由于农产品生长季节、收获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
如水果在丰收季节价格可能下降,而在淡季价格可能上涨。
3.国际市场竞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价格也受到竞争的影响。
一些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总结:年全球农产品价格指数是衡量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指标。
其变动受供需关系、气候因素、政策干预和国际贸易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
整体趋势上价格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季节性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了解和分析农产品价格指数,有助于把握农产品市场动态,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农产品市场分析

农产品市场分析引言:农产品市场是指农业生产的农作物、畜牧产品及其副产品的购销交易市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状况、价格波动等方面的内容。
一、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农产品市场的规模是衡量该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农产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农产品的产量逐年增加,同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体系。
二、农产品市场供需状况1. 农产品供给方面农产品供给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种植技术、农业政策等。
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供给减少;而种植技术的提升和农业政策的支持,能够促进农产品的增加供给。
2. 农产品需求方面农产品的需求受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口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使得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并推动了市场的扩大。
三、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1. 价格受季节性影响农产品价格通常存在季节性波动。
例如,水果和蔬菜在丰收季时供应充足,价格较低;而在淡季时供给减少,价格相应上涨。
2. 价格受天气影响天气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会损坏作物,导致供应减少,从而推高价格。
3. 价格受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控影响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控也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
市场竞争激烈时,供应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降低价格;而政策调控如税收、农业补贴等也能够影响到农产品的价格水平。
结论: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充满活力的市场,其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来稳定市场。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供应可靠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

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领域,它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以及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等诸多重要方面。
要对农产品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与预测,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农产品的生产、需求、价格波动因素等。
一、农产品生产情况对市场行情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气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
不同的农产品对气候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为温暖的气候。
如果某一年遇到干旱天气,水稻的产量就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在一些干旱地区,灌溉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
一旦灌溉不足,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土地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
肥沃的土地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优质耕地被占用,这给农产品的生产带来了挑战。
而且,长期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可能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比如过度使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的补充,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
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产品生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的育种技术能够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这些品种可能具有更高的产量、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例如,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在全球粮食供应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型的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精准农业等,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二、农产品需求情况与市场行情农产品的需求情况也是影响市场行情的重要因素。
人口数量的增长直接导致了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需求总量呈现上升趋势。
而且,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就间接导致了对饲料用农产品,如玉米、大豆等的需求上升。
消费观念的转变也影响着农产品的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健康和食品安全,对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摘要】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做出解释,说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农民掌握的信息存在必然联系。
对目前川西北地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证明了作者的论断,有针对性地提出参考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加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联合市场,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落实普及宣传,增强农民信息需求意识;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扩大信息共享。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信息不对称;农业信息化一、引言农产品价格问题涉及民生,其稳定与否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运行。
保持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产品价格波动也呈现出不断扩散的趋势,如2006年以来猪肉买难和卖难交替出现,2008年广东粮食价格大幅波动,2009年广西香蕉、山东大蒜事件和2010年海南辣椒等,市场的频繁波动一次次打击着广大农民对生产和经营的信心,这凸显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现实。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认识和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不仅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需要科学分析、对症下药。
对于农产品价格的非常规较大幅度波动,通常的解释是极端天气,农产品供求变化,生产成本提高和市场投机等因素所致。
本文试图从农产品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角度做出解释,说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农民掌握的信息存在必然联系。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农村农业信息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农民在生产和经营中仍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加大了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总体水平。
最后针对如何完善农村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发展阶段。
严格地说,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还不是一种完全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基本特征。
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1 5 国 际 农 产 品 需 求 增 长 过 快 . 世界 粮食计 划署 20 0 7年 公 布 的 信 息 显 示 , 目 前世 界饥饿 人 口达 7 7 . 7亿 人 。 长 期 以 来 , 界 大 世
米的贸易 量 不 足 30 0万 t小 麦 的贸 易 量 约为 0 , 1 t玉米 的贸 易量 约 为 7 0 0万 t 右 。这 些 亿 , 0 左
居 民 消 费 品 价 格 不 断 上 涨 , 表 1可 看 出 , 从 在
酒、 衣着 、 备 、 设 医疗 、 通 、 交 娱乐 、 居住 ) 纷纷上涨 ,
其中食 品价 格 指数 的上 涨 幅度 最 大 , 6 2 上 从 . 涨为 2 . 。而食 品价 格 上 涨在 很大 程 度上 是 33 由于猪 肉 、 粮食 等农 产 品价格 的持续攀 升 。
8
9
2
L 1
8
9
l
O
2
3
8
■ 8 1 9 1
7
& 跪
7 3
4
1 0 2 4 1
6
资料 来 源 : 家统 计局 《 国 中国经 济 景 气 月报 》 0 8 I 20.。
1 农 产 品价 格 上 涨原 因
( 海交通 大学 安泰 经济与 管理 学 院, 海 上 上
205 ) 0 0 2
4
良 L
3 7
1
色
2
6
O
提 要 : 期 我 国 出现 了普 遍 范 围 内农 产 品价 格 上 涨 , 近 对居 民 生 活产 生 了较 大影 响 。笔 者 对 其 产 生原 因进 行
处于 饥饿 中的 7 7 . 7亿人 口就 已不 足 。在 部 分 国 家粮食 歉收及 国际粮食 价格 不断上 涨等 因素 的作 用下 , 全球 将 有 2 8个 国家在 2 0 0 8年 面 临粮 食 严
黄瓜价格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日益繁荣,黄瓜作为常见的蔬菜之一,其价格波动对于消费者和种植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黄瓜价格的大数据分析,旨在揭示黄瓜价格的波动规律,为消费者和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电商平台以及相关统计数据。
数据涵盖黄瓜的产地、品种、销售渠道等多个维度。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剔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黄瓜价格波动分析1. 季节性波动:黄瓜价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
在春季和秋季,黄瓜价格相对较高,夏季和冬季价格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春季和秋季黄瓜产量较低,而夏季和冬季则因天气原因影响黄瓜的生长和采摘。
2. 产地差异:不同产地的黄瓜价格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我国黄瓜主要产地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其中,山东黄瓜以其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产量而备受青睐,价格相对较高。
3. 品种差异:黄瓜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价格也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长黄瓜、刺黄瓜等品种价格较高,而圆黄瓜、无刺黄瓜等品种价格相对较低。
4. 销售渠道差异:黄瓜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和零售店等。
其中,批发市场价格相对较低,电商平台和零售店价格较高。
四、黄瓜价格影响因素分析1. 供需关系:黄瓜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当黄瓜产量增加,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反之,价格会上升。
2.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黄瓜生长和采摘具有重要影响。
如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会导致黄瓜产量下降,进而推高价格。
3. 政策因素: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也会对黄瓜价格产生影响。
如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有助于降低种植成本,从而稳定黄瓜价格。
4. 市场波动:市场波动也会对黄瓜价格产生影响。
如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可能导致黄瓜价格上涨。
五、黄瓜价格预测1. 短期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情况,预计短期内黄瓜价格将保持稳定,波动幅度不大。
供求关系对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研究

供求关系对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研究供求关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问题。
在农业生产中,供给因素包括天气、种植面积、劳动力等,需求因素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季节消费变化等。
供求关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价格的变动上。
首先,供求关系会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如果供给因素增加,比如气候适宜,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导致产量增加,市场供给会增加。
如果这时候市场需求量没有相应增加,市场价格就会下跌。
相反,如果需求量增加,供给量没有相应增加,市场价格就会上涨。
这就是市场原理中的供求平衡。
其次,供求关系还会影响农产品价格的走势。
例如,某些不可控因素,如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某些农产品供给减少或增加。
如果这个时候市场需求量不会随之变化,市场价格就会上涨或下跌。
另一方面,一些政策措施,例如政府补贴或税收政策,也会影响供求关系。
政府补贴可能导致农民增加产量,导致供给增加,进而价格下跌。
另外,税收政策也可能影响供求关系。
税收增加可能使得部分农民退出市场,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再次,供求关系还会影响农产品市场的稳定性。
在市场供求波动大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价格的高低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过剩和过少都会导致市场价格的波动。
这种波动会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性。
最后,政府政策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政府可以使用补贴、储备和调节等手段来影响供求关系。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颁布粮食价格政策等手段影响供求关系,从而调节价格的波动。
政府也可以通过储备粮食来平衡供求,从而维护市场稳定。
总之,供求关系是影响农产品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推进,供求关系会不断变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政府和农民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此来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和创造更高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受大
众瞩目的就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状况。近10
多年来,我国农产品出现了许多有关于价格问题的难买难卖的状
况。就以上提到的现象,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影响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提出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波动不正常问
题的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
1.1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运动轨迹
表现为阶梯式跳跃性上涨与回落相间的阶段性波动,价格总水
平呈上升趋势 。
1.2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随着市场、经营、价格的全面放开,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剧烈波
动。各种农副产品价格的涨落幅度和涨落时间不完全相同,它通常
与市场开放程度有关 市场开放度小,政府控制较严的粮食,初期
波幅较小,随着市场开放度加大,波幅也逐渐增大;而早已放开的
副食品,涨落幅度比较恒定。
1.3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与下跌同经济过热和经济调整在时间上
具有吻合性
其涨落周期又跟工农业增长速度比的变动周期相同,且具有同
向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呈加速化趋势,但经济
过热与经济调整交替循环。
1.4价格波动大都只是在某个时期的某一种农产品中
有涨幅达到50%~70%的,主要是在2010年,大多数人认为绿豆
有药用价值时,绿豆价格的涨幅;也有下降幅度高达33%~50%的农
作物,主要是在2011年4月份山东的芹菜。
下面是近几年来我国价格变化较大的几种产品的波动情况,具
体数据来至于相关的报道和调查,具体如表1。
2 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
2.1 种养殖成本上涨
当科学技术应用于农民的农作中时,油价的上涨对农民来说是
个重大的隐患。农作物从播种,浇水到成熟时的收割都需要用柴油
推动的机器来完成。相关专业人士调查表明,柴油每上升0.5元/l,
每667m2粮田就要多花费2.5元的成本,从2002~2012年柴油价
格每升上升了6元多,对农民来说每667m2粮田成本上升了30元,
这是个巨大的负担,从而也导致了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当然,除了
油价的上涨,还有用来增长的肥料价格上涨的幅度也很大,以二胺
为例,2008年左右每袋50kg装的价格在130~140元,到2011涨
到了100元;稍微普通一点的复合肥每袋40kg装,原来70~80元,
到2011几乎价格翻番;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交通成本的增加,
农产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流通过程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
运输等一系列环节,随着农产品销售的地方的增多,物流费用花费
的也就更多,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油价等的增长,物流费用也
随之增长,目前我国在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上相比美国、日本等发达
国家来看要高出许多倍,如此庞大的物流费用也就导致了农产品价
格的居高不下。
2.2 社会需求与与农产品供给失衡
农作物都是看天气和气候决定收成的,当一些自然灾害,例如
干旱、洪水、地震等发生时,社会需求还是一样,但是农作物的供
给少了,这就容易导致价格的上涨;价格的变动与当时的社会情况
也有影响,例如,2010年有人把绿豆的食用价值夸大为医用价值,
导致短期需求高速增长,这是导致它的价格短期出现上涨的重要原
因;也会因为供给的增加,需求并无很大的波动,导致价格也只能
降不能增,2008年上半年,国际粮食价格炒得十分的厉害,国内价
格非常稳定。这是因为2007年我国粮食普遍增产,而且普遍出现
卖粮难,所以价格炒不起来;还有就是因为前一年某项农作物十分
的抢手,导致第2年许多的农民争相去播种该项农作物,导致第2
年该项农作物供给过多,社会需求量并无很大的波动,从而导致农
作物过剩,价格骤降,从而价格波动曲线改变的幅度大。
3 农产品价格波动不正常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农用基础设施的建设
近10几年来,我国每年几乎都要发生自然灾害。统计表明,自
然灾害过程中,农民的损失是巨大的,主要原因是农用基础设施过
于简陋,导致抗灾害能力差,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用基础设
施建设的重视力度,其最重要的是对耕地的改造和改良。我国西部
地区都不利于农作物的耕种,导致西部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和效益低
下,更多的青年人选择去外地打工而不是留在家乡耕种,所以要重
视对基本农田的改良,改善土地的肥力;其次就是要重视对水渠等
水利工程的建设,水是万物之源,农作物的产量离不开水的灌溉。
3.2 完善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开通更多的渠道让农民了解到社会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为
农民发展更方便的途径,使农民能够与附近批发市场、加工流通等
龙头企业进行产品销售,这样就能够减少因运输农产品而产生的物
流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因信息滞后,又因对市场分析
不到位而导致成本高,农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同时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的财政补贴投入资金,进而解决农民因对农产
品收成不确定而对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波.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
省为例[j].当代经济,2012(17).
[2] 杨丽.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及其趋势分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