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知道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②理解生命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能力目标:选择自己人生道路,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难点: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三、教学过程:[教学导入]1、图片分别展示生命的韧性、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引导学生生命情感教育。
2、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中关于生命认识的句子: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一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教学意图:以此让学生感悟生命至为灿烂,至为珍贵,而又永不重来。
万望珍之,重之,敬之,畏之……从而去探求生命的意义。
[教授新课]活动一:生命的追问1、思考体悟: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教师引导学生体悟、感受并回答)2、教材研读、思考问题:(1)人为什么活着?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2)你认为探索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有必要吗?(3)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视频感悟播放视频《水木年华-生命的意义》学生在音乐中感悟:水木年华成员于不同时间清华大学毕业,他们这些成员只是对音乐的爱好,并非都是从学音乐的专业出身,他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其实也在诠释着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活动二、发现我的生命1、多媒体播放视频《蜡烛人》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悟2、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展示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①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②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
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提示: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3、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阅读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同样是志愿者,为什么大家对参加志愿活动有着不同的回答?(提示:探究语分享中德几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初衷不同,对志愿活动的理解也不一致。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3.生命的脆弱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命在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的脆弱性,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4.法治与生命: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生命的保护,培养法治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知识层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一些关于生命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发展及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为浅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拓展和深化。
2.能力层面:七年级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但法治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尚需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生命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提高道德素养。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6.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命的起源、发展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奇迹。同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如婴儿出生、植物生长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参与一次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动物保护等,写下你的活动心得。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有意义的人生教学难点:明白探究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看到过花开花落,思考过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板书题目:感受生命的意义(二)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三)自学提示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四)讲解新知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五)习题1.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 D )A.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B.好高骛远,只从事重要工作C.异想天开,在梦想中度过人生D.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从年初到年末,“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
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A )①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具有多样性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材料一: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活满房同的阳光。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学会如何去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但受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可能比较肤浅,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提升生活质量。
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2.如何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3.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好,感受生命的意义。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活动,准备好所需道具。
3.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4.准备好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包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感人故事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案例,如残疾人奋斗事迹、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引发学生思考。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情境和案例的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境,以便进行教学呈现。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生命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1) 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 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1) 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 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 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冋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一生是值得的。
二、发现我的生命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学习过程(一)、辅助环节:导入新课:经典台词回顾电视剧《士兵突击》: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那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我们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示标示导: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111-115页内容,边读边划。
【评价标准】七分钟后,逻辑清晰,声音洪亮的回答出自学指导中的第2题。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指向学习目标1、2)2.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指向学习目标3)(三)、班内质疑:学习任务一、生命的追问探究活动一:教师提问提问:1.人为什么活着?通过提前采访身边的人来回答。
2.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2“阅读感悟”材料。
(一)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认识人为什么活着?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二)有意义的人生探究活动二:阅读感悟(1)李子柒是个孤儿。
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后来父亲早逝,所以李子柒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这世上的至亲之人。
14岁她辍学出去打工,2012年因为奶奶的一场重病,决定抛下所有,立刻回家。
之后的她,靠抖音拍摄视频火遍全球。
师: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雷锋日记中: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师:他的生命意义在于什么?生:生命的意义在于服务他人!里约奥运的女排赛场上,让太多人揪心,让太多人喜极而泣:因为小组赛时,女排先负荷兰再负赛尔维亚,中国女排危矣,但女排姑娘们自信、坚持、拼搏,一路打败巴西、荷兰、塞尔维亚,成为冠军!为国争光添彩!材料二:屠呦呦: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的意义难点:人为什么活着三、教学安排 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由我国的抗疫的三位人民英雄的故事导入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二)自主学习教材P1111141、人为什么活着?2、怎样的一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3、如何认识生命意义?(三)播放视频人为什么活着?知识1、人为什么活着?p112 1段①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②为了追求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
③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四)播放视频马善祥的事例、及时代楷模彭士禄事例知识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p113 1段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为自己)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为他人)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命运)小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五)发现我的生命从张桂梅、袁隆平、航天英雄等人身上看到生命的奇迹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
1.播放视频:《梦骑士》。
2.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生命的追问
1.人为什么活着?
(1)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为了自己而活;②为了亲人而活着;③活着就是为了活着;④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⑤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⑥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⑦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
(2)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2.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伟人事例:(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教师小结:(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 目标导学二:发现我的生命
1.我的生命线(教材P113)
(1)回忆历程:可让学生准备好A4纸,把纸横过来,中间画一条河,说明这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河。
(2)让学生在左端开始的地方贴上出生时的照片(如果没有,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上去)在右端贴上最近照片(如果没有,可以给自己画个自画像)。
(3)学生回忆自己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在河流的相应位置上标出时间点,画一朵浪花出来,在浪花里简要说明当时发生的事情,并用几个字表示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
(4)分享交流: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2.“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1951年的夏天,已是高中毕业生的屠呦呦认定,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将继续。
考上大学,自然成为她的新目标。
考前填报志愿时,素来喜欢自己拿主意的屠呦呦大笔一挥,给自己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当时,国内开设药学系的大学尚寥寥无几,北大医学院药学系更是其中翘楚。
在并无医学家传的屠家,屠呦呦的选择显得颇有个性。
当1951年的夏季即将到尾声时,屠呦呦如愿以偿地接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在接受完高中教育后继续读大学,屠呦呦觉得自己很“幸运”。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青蒿素的发现谈何容易,屠呦呦及其团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世人难以想象。
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科学实验难有建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药。
在漫长的探索中,中国政府也启动了“523项目”,屠呦呦开创性地发现了青蒿
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
如果没有勇于探索的“钻劲儿”,这项科研成果很可能付诸东流。
屠呦呦的人生意义在哪里?你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确生命的意义。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追问,懂得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要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为学生的成长进步和长远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火花。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启发学生的认知情感,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畅所欲言,达到寓教于乐、欢乐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在探究中完善自我的生命教育。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