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被誉为“画圣”的古代中国画家是:- A. 张大千- B. 齐白石- C. 吴道子- D. 徐悲鸿答案:C2.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 李可染- B. 张大千- C. 范宽- D. 李苦禅答案:C3. “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 A. 张择端- B. 徐悲鸿- C. 齐白石- D. 吴道子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绘画史上,______被誉为“文人画”的鼻祖,其作品以水墨画为主。

- 答案:王维2. “敦煌壁画”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其中最著名的是______时期的壁画。

- 答案:唐代3. 元代的画家______以画竹闻名,其作品风格独特,被誉为“竹圣”。

- 答案:文同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绘画史上“四王”是指哪四位画家,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艺术成就。

答案:“四王”指的是清代初期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和王铎。

王时敏以其深厚的文人画造诣和对古代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而闻名;王翚则以其精湛的山水画技艺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著称;王原祁则以创新的山水画风格和对传统绘画技法的改革而受到赞誉;王铎则以书法和绘画的结合,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推崇。

2. 请描述“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答案: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山水画强调意境的表达,追求自然景观与画家情感的和谐统一;其次,山水画注重笔墨的运用,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来表现山石、树木、云雾等自然元素;再次,山水画在构图上追求空间的深远和层次的变化,常通过“远近高低”的布局来展现画面的立体感;最后,山水画在色彩上多采用淡雅的色彩,强调自然景观的清新和宁静。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主要差异。

答案: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绘画注重意境与情感的表达,强调“以形写神”,追求画面的意境和气韵生动。

中国美术史教程答案

中国美术史教程答案

[原始时期美术]1.从原始人的石器制造发展中对我们理解美术的起源有那些启示?原始人从石器开始发展到制造装饰品,说明了人类的发展是从制造劳动工具开始的,劳动不仅改造了自然世界也创造了人自身。

原始人从劳动的实用出发,对物质的形体感受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造型手段,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有了精神财富的创造。

这个过程启示我们,美术作为精神产品是从劳动实践和生产发展中分化出来的,美术起源于劳动。

2.原始社会的美术有那些特征?原始社会美术特征有:1.生活实用工艺品为主;2.造型和装饰达到了实用和美的统一;3.表现手法多样,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显露出淳朴天真的情趣和动人的生活热情。

3.新石器时代美术已出现了那些门类?试叙述其成就新石器时代美术出现的门类有陶器、绘画、雕塑和其它工艺制作等四大类。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陶器上的彩绘装饰和龙山文化的黑陶,表现出制陶工艺的成就;彩陶上的装饰画、以及地画、岩画和其他画迹大量出现,表现了绘画的成就;陶塑动物和陶、泥塑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玉石雕刻制作的兴盛,表现了雕塑的成就;染织和骨器加工制作等的进步也反映出了其它工艺制作方面的成就。

4.试列出原始社会彩陶各种类型,并分别叙述其时代年限、造型及装饰。

早期以象生性花纹为主的半坡类型彩陶,年代距今6000年左右,圆底或平底较多,造型风格朴实厚重,纹饰有人面纹、鱼纹、鹿纹等较写实的形象,少量几何纹,单纯而富有装饰效果。

中期以象征性花纹为主的庙底沟类型彩陶,年代距今6000年,代表性器形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盆较大,口部有折沿。

碗较小,直口。

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纹饰以写实的鸟纹为主,较多几何纹。

虚实相生,构思巧妙。

晚期以几何形花纹为主的马家窑类型彩陶,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

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造型有瓮、壶、罐、盆、钵、碗等多种多样,纹饰以黑色和黑红相间的波状纹、垂幛纹和旋涡纹为主,动感强烈。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元代美术)【圣才出品】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元代美术)【圣才出品】

7.2 课后习题及详解1.试将元代美术与宋代美术加以比较,扼要论述其发展和变化。

答:(1)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职业画家活跃,宫廷绘画繁荣,士大夫绘画潮流涌起,题材风格多样化,画史和绘画著录取得新的成就。

(2)元代没有像宋代那样建立宫廷画院,社会上的职业画家也失去了宋时的活跃局面。

士大夫绘画在宋、金基础上有着明显的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他们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注重笔墨性能的发挥,江浙一带成为文人画创作的活跃地区,宗教造像活动盛极一时,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最后一次高潮。

2.元代初年有哪些遗民画家?试结合作品论述他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答:(1)蒙古人推翻宋室征服全国,在一些汉族文人的思想上引起极大的悲愤。

他们多以隐居的政治态度表现对故国的忠贞,成为前朝的遗民,并从书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怀,形成富有特色的“遗民画”,其代表画家有龚开、郑所南、钱选等人。

(2)三位遗民画家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分别是:①龚开,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人。

曾画瘦马、钟馗以及宋江等三十六人画像等,并于其上题诗以明志。

《中山出游图》画钟馗携带其妹出游,随从皆奇形怪状之鬼卒,此图却以幽默的手法画钟馗统领群鬼的情状,有的鬼怪被捕捉缚绑挑在竿上,似有借以表达驱除异族的观念。

②郑所南,字忆翁,号所南,福州人,擅作墨兰,画兰多不画根,更无坡地。

郑所南画兰完全是借物抒情言志,所画兰多疏花简叶,不求甚工,而自由挥洒,更觉天真烂漫,清气袭人。

③钱选,字舜举,号玉潭,别号霅溪翁,吴兴人。

作品有《柴桑翁图》《归去来辞图》等,表现陶渊明乘坐扁舟归隐田里的情景,以宁静的田园风光衬托诗人不甘同流合污的高雅情怀。

他的画具有生拙细致而雅洁的风格,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人物多画历史故事,陶渊明归田隐居是他常画的题材;他的山水继承唐宋山水画技巧而自出新意,笔墨苍秀而不过分追求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风格。

3.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答:(1)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的见解有:①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②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③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④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40分)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吴有如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A )。

A、吐鲁番晋墓B、昭通霍氏墓C、安丘冬寿墓D、酒泉丁家闸墓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C )A 虢国夫人游春图B、捣练图C、挥扇仕女图D、簪花仕女图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D )。

A、顾氏画谱B、程氏墨苑C、十竹斋画谱D、芥子园画传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 D )。

A、居廉B、高剑父C、高奇峰D、陈树人三、名词解释:(15分)1、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2、仕女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

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

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四、简答题(20分)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02)填空:1.庙底沟类型以河南____陕县_____和陕西_____华县泉护村____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2.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可分为先后连续的三个阶段:____马家窑类型_____、____半山类型_____、____马厂类型_____。

3.陶器的制作方式是:__与水调和的粘土,塑造出器型,然后在火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烧烤,就形成陶器。

__4.半坡类型彩陶器形,最有特点的是:___人面鱼纹彩陶盆______5.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____ 河南_____和_____山东____。

6.龙山文化陶器以____黑陶___为主,也有___红陶____、______灰陶___、_____白陶____。

7.黑陶工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__彩陶的装饰纹样__、___岩画____、____地画__、__壁画____。

9.____铜_____是人类最先利用的一种金属。

10.____青铜器__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冶炼技术的成熟。

11._____铁器____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得分跃和提高。

12.青铜器门类很多,其中艺术性较强的是____礼器_____、____乐器_____。

13.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__几何纹___、__动物纹__、__人面纹__。

14.青铜器中最尊贵的器物是:____鼎_____15.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县的____莲鹤方壶_____(春秋中期)与商代青铜器的风格大异其趣。

16.战国时期的铜镜以出土于_________的楚国铜镜最为杰出。

17.商代的青铜立人像出土于____四川广汉三星堆______________18.有记载的第一位有影响的画家是:____曹不兴_____简答题:1.顾恺之的主要绘画作品及其艺术成就是什么?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如何?3.《古画品录》的作者及“六法”的内容。

中 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考研题库及答案 3

中 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考研题库及答案 3

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考研题库及答案 3一、选择题1、以下哪幅作品是顾恺之的代表作?()A 《步辇图》B 《洛神赋图》C 《韩熙载夜宴图》D 《清明上河图》答案:B解析: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

《洛神赋图》以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

2、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品是()A 《簪花仕女图》B 《历代帝王图》C 《富春山居图》D 《泼墨仙人图》答案:B解析:阎立本是唐代初期的画家,擅长人物画。

他的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

《历代帝王图》描绘了从西汉到隋朝的 13 位帝王形象,展现了不同帝王的性格和气质。

3、以下哪幅作品是吴道子的代表作?()A 《天王送子图》B 《虢国夫人游春图》C 《五牛图》D 《溪山行旅图》答案:A解析: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的画家,被尊称为“画圣”。

他的代表作品有《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等。

《天王送子图》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情景。

4、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的景象。

A 汴京B 长安C 洛阳D 临安答案:A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5、“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和()A 王蒙B 赵孟頫C 王希孟D 唐寅答案:A解析:“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分别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以下哪幅作品是赵孟頫的代表作?()A 《秋郊饮马图》B 《墨梅图》C 《庐山高图》D 《鹊华秋色图》答案:D解析: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绘画作品有《鹊华秋色图》《秋郊饮马图》等。

《鹊华秋色图》描绘了济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笔法灵活,设色淡雅。

中国美术史参考答案

中国美术史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40分)1、石器2、舞蹈纹彩陶盆3、红山文化女神庙4、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5、武梁祠6、蒿岳寺塔7、秀骨清象、张家祥8、破墨、泼墨9、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10、唐三彩、俑、马11、李成、范宽12、减笔画13、马君祥、连环画14、戴进、吴伟15、九歌图、屈子行吟图16、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17、郑板桥、李鱓18、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19、雅俗共赏20、吴有如二、单项选择题(10分)1、B2、A3、C4、A5、C6、B7、C8、B9、D 10、D三、名词解释(15分)1、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2、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

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

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四、简答题(20分)1、(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填空题(40分)1、中国美术史上⾄今发现最古⽼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制作的⼀件装饰品。

2、仰韶⽂化彩陶以类型和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的主要标志,⼀是普遍发现,⼆是出现了。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的⼤型铜编钟,堪称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刻像和。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 ”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 ”。

9、杜甫诗:“薛公⼗⼀鹤,皆写青⽥真,……”道出了画家笔下鹤的⾼昂神韵。

⽽“穷⽻⽑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的花鸟画。

10、北宋⽂⼈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 ”发展为更具表现⼒的“ ”,其传世真迹有《》。

11、突破“ ”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

12、“南宋四⼤家”指的是、、、。

13、元代画家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闻名,代表作品是《》。

15、提出⼭⽔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为⼀种;、为⼀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在其《》⼀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物画家是与。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 ”。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开始,⼜学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礼器B、乐器C、兵器D、车马器2、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

A、主题部队B、混合部分C、军事指挥部D、弩兵3、创造“秀⾻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A、曹不兴B、卫协C、陆探微D、张僧繇4、开创我国青绿⼭⽔端绪的作品是()A、游春图B、江帆楼阁图C、明皇幸蜀图D、千⾥江⼭图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A、安济桥B、⼴济桥C、宝带桥D、安平桥6、宋代被誉为“得⼭之⾻”,“与⼭传神”的画家是()A、李成B、范宽C、许道宁D、郭熙7、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A、钱选B、李衎C、⾼克恭D、王渊8、明代擅长“易园以⽅,易整以散”装饰⼿法的画家是()A、陈洪绶B、崔⼦忠C、丁云鹤D、吴彬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A、嘉靖时期B、万历时期C、康熙时期D、雍正时期10、《点⽯斋画报》的主要执笔⼈是()A、吴有如B、郑曼陀C、张⾀光D、马星驰三、名词解释(15分)1、画像⽯2、曹⾐出⽔,吴带当风3、昭陵六骏四、简答题(20分)1、写出谢赫“六法”,并逐⼀加以简要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绘画史》综合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彩陶2.彩仰韶、仰韶、半坡、马厂3.彩、仰韶、仰韶、半坡、半山4.战国5.春秋战国时代、秦汉与隋唐、陕西、秦兵马佣6.引魂升天7.马踏凶奴(或立马)8.汉、绘画9.四川10.唐、阎立本11.3---4世纪(或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龙门、云岗、麦积山、佛本身故事12.顾恺之13.张璪14.唐15.黄筌16.崔白17.马远、夏珪(或夏圭)18.李公麟19.宋20.赵佶21.王希孟22.倪瓒23.元24.元、黄公望25.赵孟頫26.写像秘诀27.徐渭28.华山图序29.朱耷、石涛30.龚贤31.任熊、任颐32.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33.蔡元培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1.(1)2.(4)3.(1)4.(4)5.(2)6.(4)7.(2)8.(3)9.(1)10.(1)11.(4)12.(3)13.(3)14.(4)15.(2)16.(1)17.(3)18.(2)19.(3)20.(3)21.(4)22.(3)23.(3)24.(1)25.(3)26.(1)27.(1)28.(2)29.(1)30.(4)31.(1)32.(2)33.(1)四、看图填空及作品分析题图1:1.填空:《清明上河图》、人物画(或风俗画)、张择端、北宋2.作品分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人物风俗画作品,生动反映了北宋时期汴梁的繁盛景象。

此画全长525厘米,高25.5厘米,画面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

此画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作者通过清明节日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全幅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画家用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手法,广阔而细致地描写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市俗生活。

《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

中国绘图传统的“散点透视”得到了天才的运用,使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场面,应用长卷的形式,得以充分的表现。

这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典范。

(学生可作简单分析)图2:1.填空:《弋射收获图》、画像砖(画像石砖拓印画)、四川省(或四川大邑安仁乡)、东汉2.作品分析:此画像砖出土于成都扬子山2号汉墓。

砖刻分上下两层,上为弋射,下为收割。

弋射图描写的是射猎场面,莲池塘边,两隐藏于树下的射手,张弓欲射野鸭,野鸭似已察觉,惊飞而起。

作品抓住动作达到高潮前的瞬间进行表现,情景紧张,扣人心弦。

画面布局呈放射状,富有动感。

人物和塘中的游鱼,以夸张手法表现,极为生动。

另外,水塘中凋零的莲荷和远处落叶的大树,渲染了秋天的气氛。

下图描绘农村的秋收情景,人物分为两组,左边三人俯身割禾穗,一人送完饭后肩挑禾穗正欲返回;右边二人高扬长镰在割禾杆,前者回首顾盼与后面人物相呼应,构图疏密得当,人物动态与组合富有节奏感。

上下两图中人物的形象动态以及水鸟的各种姿态表现得生动深刻,手法极为洗练,风格豪放古朴,反映了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入,表现技巧的纯熟。

(学生可作简单分析)图3:1.填空:《五牛图》、畜禽绘画(或鞍马畜禽绘画)、韩滉、唐代2.作品分析:《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现存中国美术史上最早的纸本绘画真迹,也是可以确证的唐代大画家韩滉的唯一传世作品。

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

该图手法写实、著色自然、用笔沉厚滞重而富于变化、整体风格朴拙而浑厚。

作品上布满了历代文人、画家、鉴赏家和收藏家的题跋,如此众多的题跋不仅表现出历代文人对《五牛图》的珍爱,更可以说明韩滉牛畜画的成就之巨大。

图4:1.填空:《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画、王希孟、北宋(或宋代)2.作品分析:《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

全卷画面上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

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

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

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不愧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的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

画中远近山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船客舟、桥梁水车和林木飞禽,笔墨工致,位置得宜;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秀丽。

图5:1.填空:《步辇图》、人物画、阎立本、唐代2.作品分析:(1)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真实地纪录(描绘)了一千三百多年前(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

体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步辇图》所展示的画面,就是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画面中唐太宗坐于辇上,威严自若。

宫女九人,分列左右,抬辇持扇,各具姿态。

禄东赞拱手肃立,显出敬畏的神态。

画面人物主次分明,表情、动作刻画细致生动,这些都加强了主题的表达,深刻地表现了唐初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此图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

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制作简练而工致。

勾线匀称、细劲坚实挺拔、松紧得度、富有弹性。

设色浓重妍丽,并适当运用了晕染法,效果单纯而明朗。

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都不失魏隋以来的传统,体现了鲜明的初唐风范。

(4)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

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图6:1.填空:《韩熙载夜宴图》、人物画、顾闳中、五代2.作品分析:(1)《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五代时期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作。

它是一幅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人物画作品。

(2)该作品描绘了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的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的历史现实。

作品具体描绘的是政治上失意的南唐官僚韩熙载夜宴宾客,纵情声色的情况。

韩熙载是南唐有政治抱负,并长于文学艺术名重当时的人材。

他原是北方贵族,随其父逃至南方,并在南唐任官职,但他的政治主张没有被采纳。

至李后主时国势日衰,朝廷想任命他为相,但又怀疑他,使他感到世事日非,不可能有所作为了,遂纵情声色以自晦。

李后主为了了解韩熙载,便派画院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府,窃窥其生活情景,回来后目识心记画成此画。

(3)该画选取5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夜宴生活片断加以描绘,每段巧妙地用屏风相隔而又连贯一气。

全画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展现出整个活动的主要内容,生动地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纵情声色、颓废放纵的夜宴生活。

(3)作品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

作品用笔缜密,线条圆润细劲,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

设色浓丽而沉着,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全画情节的描绘,人物形象、衣服纹饰的刻画,道具的选择,用线用色都自然地统一在和谐的整体效果之中。

(4)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古代人物画精品。

该作品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五、名词解释题1.彩陶------所谓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2.饕餮纹-----所谓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基本特征:以一个兽面为母题,造型上以鼻梁为中心对称(如:眼、角);手法上有平雕和浮雕及其二者结合。

兽面纹在西周晚期已完全衰落,至春秋早期已无所见。

但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部分青铜器钟的鼓部,重新出现了兽面纹构画,兽头的眉,额,面颊和口等各个部位,都是以卷曲缠绕的,小的龙蛇组成的,变为龙蛇集群式的兽面纹。

3.画像石-----是指汉代雕刻着不同的画面,用于构筑豪族墓室、石棺、墓前祠堂和石阙等墓葬建筑的装饰石材。

画像石产生于西汉(晚期),盛行于东汉,魏晋之际实例很少,故称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等地区。

尤其是山东、河南地区。

画像砖----是指砌于砖墓室建筑中的一种有浅浮雕的兼具绘画和雕刻功能的砖刻绘画图像砖。

它是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

画像砖起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特别是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

画像砖的艺术高峰期当为东汉时期。

它们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成都平原地区。

其他地区如陕西、河南、江苏等地也有发现。

画像砖以河南、四川出土最多,其艺术造诣最高的当属四川地区。

4.“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两种不同的表现程式。

这两种程式均使人感到画家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一般是指北齐时重要画家曹仲达和唐代最杰出的画家吴道子的绘画风格。

称“曹家样”和“吴家样”(或“吴装”),都为画家、雕塑家所效法。

(也有说:“曹”是指三国时代吴兴人曹不兴的,“吴”是指南朝宋代人吴楝的。

)(1)“曹衣出水”风格是:“其体稠迭,衣服紧窄”。

这是吸收了印度芨多式佛像的风格而应用于绘画的新画风。

笔法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紧贴在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

(2)“吴带当风”风格是所表现的“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给人以“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之感。

笔势圆转,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之状。

5.谢赫与“六法”----(1)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理论家,以时装人物和肖像画为题材进行创作,但主要贡献在绘画理论发面。

他的《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2)《画品》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3)“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6.“米氏云山”----(1)“米氏云山”是宋代山水画派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