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路现状及发展问题探讨
浅谈西宁市道路交通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西宁市道路交通的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当前西宁市道路交通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措施,使城市交通达到安全、快捷、畅通。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交通治理,发展策略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urban road traffic facing more and more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xining city based on the road traffic, and probes into the urban road traffic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measures, make the city traffic to safe, quick, clear.Keywords: urban road, traffic order, traff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中图分类号:D035.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西宁道路交通的基本情况西宁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具有青藏高原东方门户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道路通,百业兴。
”作为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西宁交通的发展对整个西宁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3年来,西宁市城市道路设施总投资高达20亿元,西宁市建成区内道路总长422㎞,道路面积1116.5万㎡,路网密度4.94㎞/ k㎡,道路用地率为14.9%,人均道路面积14.4㎡/人;现状干道网密度为2.63㎞/ k㎡,平均干道间距761m。
截至2010年12月23日,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19436辆,新增机动车43825辆,同比增长18.8%,其中私家车占有量达90%,按照近几年的增长速度,保守估计,到2015年,西宁的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35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后,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增多、市民出行不便等交通综合问题,这将给西宁的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前着手,应对机动车激增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尤其在治堵方面,更需要提前规划。
西宁交通拥堵调研报告论文

西宁交通拥堵调研报告论文西宁交通拥堵调研报告一、引言: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省会,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该问题,进行了本次交通拥堵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方面,我们分析了西宁市主要道路的交通流量和拥堵指数。
定性方面,我们对交通拥堵的原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深入访谈和观察。
三、交通拥堵现状: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西宁市主要道路的交通流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
拥堵指数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给交通参与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调查发现,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密集、道路设计不合理等。
四、交通拥堵的影响:交通拥堵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
首先,交通拥堵导致车辆行驶速度变慢,增加了通勤时间,使居民感到不便捷。
同时,交通拥堵还会导致空气污染加剧和交通事故频发,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五、解决措施的建议: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措施的建议。
首先,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和效率,引导居民主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其次,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加大对主要交通路口的改造和提升,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
还应制定更加严格的交通管理措施,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执勤力度,从法制层面上规范交通秩序。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西宁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然而,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政府、居民、交通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期待未来能够改善西宁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浅谈青海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措施

浅谈青海省环境现状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在公路建设各环节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环境现状公路建设环保对策1 引言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是中央西部大开发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头"之称。
数千万公顷的绿色植被涵养着两江一河上游的水源,青藏高原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由于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海拔、缺氧、日照长、冷季漫长、强太阳辐射等形成了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
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状况,对于全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和生物圈的稳定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又被称为"地理第三极"。
本文从分析青海省的环境现状入手,探讨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2 环境现状青海省有土地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土地利用方式以草地畜牧业为主,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6%,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1.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3.8%。
青海省森林覆盖率仅为4.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青海省有耕地面积仅1032.02万亩,主要分布在海东地区、柴达木盆地及共和盆地,在长期农垦发展过程中,耕地逐渐由平川向山坡发展。
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河流两岸,到处可看到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表破碎、植被稀疏、满目沟、峁、梁、塬的典型黄土区地貌,有不少山头由于垦殖几近"剃了光头"。
由于高原生态系统结构脆弱,在自然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2.1 草场严重退化青海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1.09亿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19.93%。
草地退化导致可食鲜草减少约1200万吨,折合减少载畜量820万羊单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
青海省公路现状及规划

青海省公路现状及规划(09道路一班王国瑞 20090110519)青海省在近几年公路工作取得的成绩有: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7.63亿元,有4个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2个项目交工验收;路政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9.27%,有力地保护了路产,维护了路权,保持了高等级公路的完好畅通;征收车辆通行费2.85亿元,较好地完成了省厅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之后几年内主要工作目标:(一)公路建设:西宁过境公路西段土建工程(除隧道外)基本完工,西久公路拉脊山隧道掘进完成总长的50%。
完成宁大高速公路、湟贵二级公路竣工验收,争取完成西互一级公路、平阿高速公路竣工验收,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二)收费管理:全面完成厅下达的通行费征收任务,确保收费服务满意率90%以上。
(三)路政管理: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5%以上,路产损坏赔补偿费的索赔率95%以上,错案率为零。
车辆超限率控制在3%以下。
(四)养护管理:高等级公路养护质量综合指标MQI保持在90以上。
等等一些目标。
青海省目前高速公路概况:青海经过多方努力,省内国道里程将增加约6200公里,总里程达到约1064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将增加约2300公里,总里程达到约4280公里。
据悉,此次国家大规模编制的公路网规划涵盖各省区市干线公路网,主要是在国家现有普通国道和规划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大幅拓展国家主干线公路网的覆盖范围,提升路网服务能力。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青海经过积极争取,省内普通国道在既有5条国道(G109、G214、G215、G227、G315)的基础上,将通过延长、延伸或升级,使国道数量达到17条,总里程达到约1064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在既有放射线G6(北京至拉萨)、横线G3011(柳园至格尔木)的基础上,新增纵线5(张掖至打洛)、纵线6(西宁至攀枝花)、联络线26(河南至玛沁)、联络线28(西宁至德令哈),使省内国家高速公路增加到6条,总里程达到约4280公里。
我省公路_十五_发展思路及发展重点探讨

。
紧作 好 规 划 和 项 目 的 前 期 工 作 严 把 勘 察 设 计 和 工 程 质
,
减恩穆等
,
我 省 公 路 十 五 发 展 思 路及 发 展 重 点探 讨
, ,
“
”
量关 拓宽筹 资渠 道 加快 建 设 步 伐 为 我 省 经 济 发 展 和
速 发展
。
社会进 步尽 好先行 之 责
。
应 坚持 科技兴交 战略 走 可 持续发展 的道 路
,
“
三 不足 是建设 资金 不 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元
。
、
、
,
、
年 中 央 决 定 采取 积 极 的 财 政 政 策 发 行 国 债 用
,
、
、
、
、
、
、
于 加快基 础设 施 建 设 见 表
。
近 年 来 国债 资金 已 成
, ,
。
中 央 决 定 当前 和 今 后 一 段 时 期 要 集 中 力 量 加 快 基 础 设 施 建设 并 以 公 路建 设 为 重 点 这 是 我 省 公 路 发 展 历 史 性 的大好 机 遇 我 们 要 抓 住 机 遇 乘 势 而 上 抓
青海高等级公路发展模式探讨

工 程 技 术
青海 高等 级 公 路 发 展檩 式 振 i 刁
青 海省公路 科研 勘测 设计 院 毛 占淼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近年 青海省西部 高等级公路的规划至设计 , 对高等级公路发展 成功之处做以总结 , 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 提 分析 在 建高速的前景 , 并针 对存在 问题给予建议 。 【 关键词 ] 高等级公路 设计 划 发展
建成运营近 6 的马场垣 至西宁高速公路总体还是不错 ,但还是 年 自 19 9 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提 出以来 , 青海 高等级公路里程 为零至 存在一些问题 。 以前设计预留的高庙互通立交迟迟没有实施 , 如 民和至 20 年末 已达到 38公里 ,青海公路交通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空前 乐都段近 5 公里间没有互通立交 , 08 4 O 使得乐都至老鸭峡段没法直接上下 发展。 青海东部及西 宁周边地区形成了纵向以马场垣至西宁高速公路 、 高速公路 , 大大降低 了高速公路得利用率 。 口互通立交 型式只是单向 峡 西宁至倒淌河一级为主 , 向由平 安至阿岱高速 、 宁至大通高速 、 横 西 西 喇叭 口, 只能由西往东车辆可进 , 从东 向西的可出 ; 朝阳互通立交也是 只是往东 、 往北行驶的车辆可 宁至塔尔寺高速、 宁至互助一级公路组成 的高等级公路 网, 西 极大地改 从此处往西行驶 车辆无法进入高速公路 , 善了青海往 1 3落后 的公路通行条件 , 为东去兰州 、 南至黄南 、 西至海西 、 进, 从东往西车辆 可出 ; 这些极大地 限制 了车辆 灵活出入高速路 , 使用 不 西宁至湟源一 玉树 、 果洛等地区提供 了快捷 、 的大通道 , 舒适 社会效益十分 明显。 根据 高速公 路的用户都有一个同感 , 明白规划人员的思路 。 近年 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的落实 , 因地制宜 ,0 7 年先后开工建 级公路海湖路至严小村段与城市道路混合交通 , 大地影 响了行 车速 我省 20 末 极 设西宁市西过境高速 、 大柴旦至当金山( 省界 ) 高速公路 ,0 8年开工建 度, 20 交通事故也是频频发生。 设倒淌河至共和高速 、 格尔木至察尔汗盐湖高速公路 ,09 2 0 年又开工建 这些都说 明了一个问题 ,我省高速公 路起步较晚,当时规划不完 设共和至茶 卡高速 、 湟源至西海一级公路 , 可谓是我省高速公路发展突 善, 甚至高速 ( 等级 ) 公路规 划不合理 , 以至 于已建成 的高等级公路存在 飞猛进 , 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诸多问题 。 2高速( . 高等级 ) 路现状分析 公 4近期在建 高等级公路的前景分析 . 虽然青海东部及西宁周边地区形成了纵向以马场垣至西宁高速公 西宁市西过 境高速建成后能够极大地 缓解 西宁市西 出交通 堵塞 , 路、 西宁至倒淌河一级为主, 向由平安至阿岱高速 、 横 西宁至大通高速、 此条高速公路从 设计 到施工 , 一直作为典型示范工程 , 始终贯彻因地制 西宁至塔尔寺高速 、 西宁至互助一级公路组成 的高等级公路 网, 是作 宜 、 但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 施工理念 。 无论是线性技术标准 , 还是与周 为青海人口最稠密的西宁市及海东地区 ,大多县与县之 间根本 没有高 边环境协调、 与原有道路 的衔接等方面都做到 了高标准 、 高起点的规划 速公路连接 。 如青海门户 民和县前往循化县若行驶高速 , 只能沿民和至 要求 , 真正做 到了近城而不扰城的公路建设理念 , 从而为青海高等级公 平安( 高速 )平安往南 经阿岱( 、 高速 )再走省道 经化 隆至循化 , , 总里程 路 建 设 竖 起 了新 的里 程 碑 。 19公里 ; 9 若从民和前去循化不走高速 , 也可以选择省道经大河家( 甘肃 大柴旦至 当金 山( 省界 ) 高速公路 、 格尔木至察尔汗盐湖高速公路 、 省界 )关 山( 、 甘肃 )清水 至循化共 14公里 , 、 2 这样 比较从 民和往循化走 倒淌河 至共和高速 、 共和至茶卡高速、 湟源至西海一级公路建设结合 西 省道 比高速里程短 7 5公里 ;而 民和前去黄南州 同样没有快捷通道 , 只 部地区公路建设 的特点 , 选择分离式的路基分向分车道的方式 , 改造 升 能绕道平安。从 这里看 出真正 的高速公路 网在青海人 口稠密地 区并没 级既 有公路 作 为公路 的 一幅 ,另外 再新 建 一 幅公路 共 同组 成一 幅 有实现 , 即便是有高速公路 的地 区同样不能快捷 、 畅到达 目的地 , 顺 再 “ + ” 2 2 四车道公路模式 的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 , 从而满足未来 项 目区交 是除海东地区以外其余各州市均没有通达高速公路 。在全 国公路 图上 通量增长 的需求 。这几条公路 建设的共同优 点是设计施工节段充分利 纵观高速公路分布 , 青海高速( 高等级 ) 公路里程除西藏以外属最短 。 青 用现有公路资源 , 能够灵活运用公 路技术标 准 , 与 自 能够 然景观很好融 海 的国、 道里程达 10 8 里 , 省 49 公 各级公路 营运 里程达 5 8 6公里 , 32 高 合;建成后有利于公路的维修养护 ,即大修 时可封 闭需整治处理 的一 速( 高等级 ) 占国省道里程的 2 %, 公路 . 占总营运里程 0 5 明显可以 幅, 4 . %。 6 另一幅上可采取混合 交通运 营。这几条公路除倒淌河至共和高速 、 看 出高速公路 在青 海发展 了近 1 , 0年 但是规模 却很小 , 规划跟不 上实 共 和至茶卡高速保留了部分原有 国道外 , 其余都是 占用 了原有 国道 , 并 际。 主要 由于受我省相对落后的经济制约 , 高速公路 7 %以上投资只能 且大多路段交叉 都是平 面交叉 , 0 这就注定 了公路建成后的存有 隐患 。 虽 向国家交通部投资这一块争取 , 自 的 3 % 就 筹 0 也是经常难以支出。 这种 然西部地 区人烟稀少, 但是公路两边农牧 民因为没有 国道或辅道可走 , 投资模式极大地制约 、 阻碍着我省高速公路的发展 。 农用车甚 至人 力 、 畜力车等必然 涌向高等级公路 , 这样对公路安 全、 快 3已建成高速l . 高等级 ) 公路存在问题 捷运营带来很大 的困难 , 对高速行 驶机动车带来不可预见的危险 。 前面 青海东部及西宁周边地 区已建成 的高等级公路除马场垣 至西 宁 、 提到的湟源至倒 淌河段一级公路 因为没有保 留国道而 已经有 了经验教 平安至阿岱 、 西宁至大通 、 西宁至塔尔寺为高速外 , 其余西宁至倒淌河 、 训, 这样的高等级公路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这样的规划 需要及 时调整 , 西宁至互助为一级公路 。 国家高速规划 网中北京至拉萨为编号 G6高速 才能使青海的高速 ( 高等级 ) 公路进入 良性循环。 公路( 基本走 向就是 与 G19线一致 )而西宁至倒淌河段 已建成为一级 0 , 5结 语 . 公 路 , 与 国家 高 速公 路 规划 网不 匹配 。并 且 扎 麻 隆 至 倒 淌 河 段 6 这 8公 从全 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来看 ,高速公路建设基本是不 干扰原有 国 里设计 时速 ( 按老公路技术标准 ) 只有 6 k / , 0m h 而交警 部门严格的按设 道及地方道路的现状 , 都是另辟新 的线路 , 是整体式断 面为主的道 主要 计 时速进行交通管制 , 极大地限制 了车量通行能力 ; 其实此路段个别弯 路 , 这种模式在 国内基本得 到了认可 。 这种道 路修建有效解决了地 区间 道由于受地形限制 , 按时速 6 k / 设计 , 0mh 大部分路段 技术标 准都 能超 的快捷联通 、 也充分考虑了沿线居 民利用 国道 出行 的方便 , 整体式断面 过 了 10 mh 凡是行驶在此路段 的司机 师傅都是满腹牢骚 , 车舒适 0 k /, 行 主要是 占地少 ,造价低 等优点 。选择改造升级既有公路作为公路的一 感差 。再是湟源至倒淌河段一级公路 当时修建是在原有 国道 19 0 线改 幅 , 另外再新建一 幅公路共 同组成 一幅 “ + ” 2 2 四车道公路模 式的一级 造而成 , 没有很好地利用原有道路 , 不但 反而引起诸多不 良反应。在修 公路或高速公路 的最大弊病在于混合交通 , 行车运营时安全隐患 、 干扰 建该段公路时,在药水峡引发了三处大的高边坡滑塌 ,最高一处有近 较大 , 再是 占地多 , 造价较高 。 根据 目前青海 的实情 , 不能盲 目 追求后一 10 0 米落差 , 当时治理引发 高边坡 费用相 当于此 段总造价 ( 起初 总造价 种改造升级利用原有 国道修建高等级公路发展模式 ,高速公路的规划 约 65 ) 1 。现在此段一级公路全部是平 交 口混合交通严重 , 日 .亿 的 / 6 在 有待于进一步论证研究 , 才能使高等级公路发挥其巨大效益 。 必须使我 月乡莫多吉段 由于平交 口设置不 合适 , 当地村 民经常��
公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公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公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公路是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公路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公路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分析公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公路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资金不足。
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资金来源有限,往往无法满足建设的需要。
对策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完善融资渠道,提高公路投资效益。
2. 建设规模小。
一些地区的公路网络规模相对较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对策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的力度,推动城乡公路互联互通,提高公路网络的覆盖面。
3. 基础设施薄弱。
一些地区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质量不高,影响出行和安全。
对策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加强对公路的维护与管理。
二、公路维护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维护投入不足。
公路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导致维护投入不足,无法及时维护公路设施的状态。
对策建议:加大对公路维护的投入,制定科学的资金分配机制,提高维护效率。
2. 维护方式陈旧。
目前一些地区的公路维护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维护方法,缺乏科学性和高效性。
对策建议:推广应用先进的公路维护技术,提高维护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维护成本。
3. 缺乏维护人才。
一些地区缺乏专业的公路维护人员,无法有效进行公路设施的维修和保养。
对策建议:加强对公路维护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相关培训机制,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公路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管理体制不合理。
一些地区的公路管理体制过于繁琐,各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导致公路管理效率低下。
对策建议:优化公路管理体制,建立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2. 道路安全问题突出。
交通事故频发,道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青海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1 研究背景从古至今对于交通运输来说它贯穿着整个物流活动的发展,而物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交通的关系更是尤为密切。
对于青海这个地区来说,青海本身的地理环境与交通区位因素就相对特殊。
它地域辽阔,各种自然资源如矿物资源、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稀疏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
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省市,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使得本地区具有沟通边疆与内地的交通联系.古代交通要道唐蕃古道就从青海省穿过,是边疆与内地联系的桥梁.近代以来,由于政局动乱不安,经济发展迟缓,青海省的物流业发展也止步不前,交通运输作为物流系统的关键,运输的合理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的合理化。
通过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推进城乡、省市运输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提高运输质量、搞好交通运输工作对物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青海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这五种方式组成了交通运输体系。
针对青海省物流的运输方式,结合人口数量、地形、气候及影响交通运输的分布等因素,以完善的交通网络为主,能看出公路、铁路、航空在这三种运输方式下开启的交通运输形式目前在青海省初具规模,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并以这三种交通运输为例进行以下分析与研究。
1、青海省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青海省地处偏远,运输条件恶劣,铁路在青海省交通运输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大量农业物资和能源、矿产的运输及大范围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赖铁路。
近年来我国青海省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突破,从无到有,高性能的电气化铁路也在向青海省延伸。
青海省现有铁路:青藏铁路、兰青铁路(作为目前唯一一条对外实行的通道)这是青海省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铁路干线,该线包括东起秦皇岛,经丰润—北京的京秦线;从北京向西经张家口、大同和呼和浩特—包头的京包线;从包头向西经银川—兰州的包兰线,自兰州—西宁的兰青线;从西宁经格尔木—拉萨路线的青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