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否是伪科学

合集下载

中医是否是伪科学_ppt课件

中医是否是伪科学_ppt课件

什么是伪科学
伪科学的特征
某些拥护伪科学的人纯粹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或
科学方法的本质有所误解;但亦有人会蓄意去杜撰、
散布虚假的知识去欺骗大众,以得到金钱上或其它
的利益。有些人觉得所有伪科学都只是无害的娱乐;
相反也有些人(如理查德 道金斯)则认为所有伪科
学都是有害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则有一句名言: “科学经常是错的,而伪科学倒有时是对的”。
所以,既然中医最核心的理论都不能被证实,按照逻辑经验主义 的划界标准,中医不能被称为科学。但是中医的的医学效果是能够 接受检验的。
中医是非科学的
2.证伪主义的划界
按照证伪主义的划界标准,中医学也是非科
学,因为中医学不能被证伪。由上文的讨论可 以知道,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无法证实的。基
于同样的分析,这些基本理论同样是无法被证
中医是否是伪 科学
主要内容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伪科学 什么是中医 中医不是科学的


中医不是伪科学
中医是不能取消的
什么是科学
科学一词来源于古拉丁语scientia,最初的 含义是“知识”或“学问”,与我国古代“格 物致知”一词的意义相近,即穷究事物的原理 而获得知识。
什么是科学
科学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反映客观事物 的本质及其规律,其内容必须具有客观真理性、 逻辑性、系统性,其结论和结果必须具有可检 验性和可重复性。科学必须具有探索真理的 实证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共进 的协作精神以及宽宏大量的宽容精神。
伪的。
中医是非科学的
3.历史主义的划界 按照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中医学同样不能称 为科学。因为按照拉卡托斯的观点,在现阶段, 中医学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其统 治地位已经完全被西医学所替代。那么中医 学理论就不能称为科学理论。总的来看,按照 现行的科学划界标准,中医学不能称为科学。 但是,从上文的分析中又可以看到,虽然中医学 理论不符合科学的划界标准,但是在一些其它 方面,比如中药的疗效,养生的方法等理论现在 已经证明是科学理论。

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中医不是科学。

首先,中医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等非科学思维,这些事物没有实体意义,通俗来说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像“长度”、“重量”等具有实际评判标准的科学性概念。

另外,中医是以经验来诊断疾病的。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针灸”对人体进行治疗,“望闻问切”并没有经过完整严密的科学检验。

包括中医中的草药,草药是通过“神农尝百草”检验的,只凭身体的味觉和知觉来定义一种植物或动物的功能是片面的,是整体化的。

如果要想探索一种生物体的功能,必须科学检验其各个局部的结构功能,经过严密的评价标准才能将其归类为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还有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会设立对照试验从而判断一个药物是否发挥作用,而中医没有这么严谨。

中医中的“穴位”,至今为止也没有经过解剖学家的验证,只是一个模糊空洞的基于经验的概念。

对于中西医的看法,我的观点是存在即合理,没有必要非得否定一个体系的价值,毕竟中国有句老话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嘛!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于病人而言,谁能治病,谁就是“好医”!特别是对于人体这种及其复杂、不断变化的研究对象,严密的科学与经验主义都不可或缺。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流传了这么久,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作用,毕竟在西医还没诞生的年代,人类是有通过这本著作维持人体健康的。

而且现在也有很多人通过刮痧达到了驱寒、保暖的作用。

而西医的作用也很明显,国际上有很多公认的攻克重大疾病的西药,目前科学家也在不断钻研新的药品。

总体来说,中医作为一门替代医学,对西医有了很大的补充作用,保留中医的精华,结合西医的精准,共同治疗,才是最有助于人体疾病的治疗的!。

中医是不是科学

中医是不是科学

中医是不是科学"是个伪命题中医是不是科学,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有点基本逻辑思维的人都能理解。

某些人举着“打伪科学”的旗号拿来说事,自己热闹就算了,非要到处煽风点火,制造热点,吸引眼球,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跟着起哄,孰可忍,孰不可忍!“中医是经验积累”不等于“中医不科学”;“中医目前不属于科学范畴”不等于“中医不是科学”,更不等于“中医是伪科学”。

这些概念难道不好理解吗?始作俑者的方先生,对此善不罢休,还暗地里看了一下《本草》,指出《本草》把麻绳、头发、指甲等物列为药物,进而说象《本草》这样的中医经典,都存在这么多“不科学”的东西,因此,得出“中医糟粕非常多”的结论。

那么我要问,你以科学的办法证明过这些东西没有药用价值吗?这种思维完全就是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否定另一种经验。

就算他证明过,那他所指的东西的代表性有多高、可靠性有多强呢?我现在一口“四环素牙”是托谁的福?举个例子,麻绳有没有药物价值?你说没有,那么你有什么科学依据,证明过程怎样? 科学的态度应是:目前我们不能说它没有,也不能说它有,它属于未知领域,只不过直觉或经验告诉我们,似乎研究的价值很小。

中医是采用天然动植物治病的,这种药物来源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韩国人在深入研究人参,美国人在芦荟、鱼油、大蒜等方面已取得成果,澳洲人从鳄鱼身人已提取出目前药性最强的抗生素。

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些东西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果呢?起因也是经验。

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的经验积累,我们不好好开发,反而以“非科学”、“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抨击,于情何在!于理何在!有人会还会辩驳,说“中医不科学”是说其“阴阳五行”理论不科学,那我还是要问,你用什么科学的方式证明过它们“不科学”呢?相反,西医当中所没有的“经络”现象已为西方科学家证明人体的确存在。

“阴阳五行”相对于现代科学来说,仍然是未知领域,也就是说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证明,它是人类经验的积累。

今天,我们说“中医科不科学”,明天我们是否要来讨论“运动科不科学”、“历史科不科学”、“农谚科不科学”、“宗教科不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影响我们活动的只占一部分,相当一部分是生理自然反应与经验在左右。

中医不是伪科学

中医不是伪科学

中医不是伪科学中医是否为科学,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

其中,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医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断言:中医就是伪科学。

不过,也有很多这样的声音:中医博大精深,讲究标本兼治,从源头治疗疾病,并且没有西药的毒副作用,更胜西医一筹。

对于中医的‘真’‘伪’之说,还要先来说一下“科学和伪科学”。

科学是暂时可被知而还没有被推翻的知识;是揭示事物真相的学说;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的特点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等。

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那么该如何辨别科学和伪科学呢?一般来说,伪科学经不住科学常识(及科学方法)的检验,可以经过以下的特征进行判断:1)没有实验证据就进行断言;2)在存在矛盾实例的情形下进行断言;3)不能进行重复性实验;4)断言不合逻辑;5)在存在多种可能解释的情况下仅取其一。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断定为的生活中的伪科学的有:脑白金的宣传中将药理作用仍有争议的褪黑素进行无限制的吹捧,并将其命名为脑白金,将分泌褪黑素的松果体命名为脑白金体,以达到误导公众推销产品的目的。

那么,中医是不是也是伪科学呢?有人说:中医是最大伪科学。

因为中医不符合科学的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等的这些特点。

具体表现在:同样的病人不同的中医来看会有不同的方子开出来,同样的方子不同的中医会有不同的解释,同样的病情不同的中医也会有不同的诊断。

中医是否是伪科学

中医是否是伪科学

中医是否是伪科学作为我国的国粹,中医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文明一路走到今天。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由于中医理念与建立在生物化学基础上的西医不同,引发了人们针对“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质疑,甚至有人要把中医作为“伪科学”予以废除。

如何正确认识“中医是否科学”,关系到中医能否健康完善与发展,并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社会。

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已经争执了一个世纪之久,在新世纪伊始,尤其是在2006年,一股关于科学与伪科学划界问题的风潮在互联网上炒的沸沸扬扬,“中医是否是伪科学”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科学”一词于近代由西方传入我国,中西文化的碰撞引发了大量的矛盾,“中医是否科学”就是矛盾之一,由于中医在国人心目中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争论犹为激烈。

众所周知,科学在现代文明世界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中国也是这样,在近代,对于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科学也曾一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丁文江曾说:“说一种知识是真的,就等于说这是科学的。

说一种事业是系统的、合理的,就等于说这是科学化的。

”当时的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了尽快提高中国的科学水平,认为中国的一切学术都要重新系统化,条理化,十九世纪上叶的“中国科学化”运动便应运而生,而在中医领域则表现为“中医科学化”的思潮。

其实“中医科学化”已指明了中医不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了。

余岩在1916年即公开宣称中医不科学,他说:“岐黄学说,乃自欺欺人之事,绝无学术上之价值”,因而主张“废止中医”。

“中医科学化”思想虽然反对余岩“废中医”,但也默认了中医不“科学”。

中医科学化主将如陆渊雷、谭次仲等人肯定中医有实用价值,但认为缺乏思维逻辑,且没有实验验证,中医科学化就是要补足这些方面,以“使中医观之谓之中医,科学观之谓之科学”。

这里“科学”的含意,主要是指反“玄理”和提倡实验,实际是提倡中医“西方科学化”,个别人甚至还要“西医化”,废医存药。

关于“中医是否是伪科学”,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和方法上两方面来讨论: 1.理论上的论析:关于“中医理论是否是伪科学”的论题,是近一二十年来学术界的热点之。

中医不是伪科学

中医不是伪科学

中医不是伪科学作者,某。

摘要:本文要讨论中医是否伪科学的问题,需要讨论中医的定义,即中医是什么,什么样的理论形式的东西叫作中医,中医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的来源是哪里,根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中医有什么有代表性的学科结论。

然后,再讨论科学划界的问题,科学是什么,什么样的学科或者理论形式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科学加伪科学是不是可以结成世界所有理论的全集。

最后得出结论:中医不是伪科学。

关键词:中医科学伪科学科学划界中医是不是伪科学的问题,是一个很热的话题,许多人对此都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我也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是这样想的,首先应该从中医的定义的角度,认识一下中医是什么样的定义,然后再从什么是科学的角度,一条一条地看一下中医与科学的相关程度。

最后,根据科学划界的相关知识,分析出结论。

中医的定义范围:“中医是指在中国传统医学实践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1]。

从上面的定义来分析,中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医是在中国传统医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第一个关键词是实践,也就是说,中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既便中医不是真理,也是可能存在错误的,但同时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向往着把病人的病治好,也可以理解为,是朝着真理的方向发展的一门学科。

医学是建立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以经验为基础,即使是其它门类的学科,大多数也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搞研究也都是以经验为基础,提出一种理论假设,用实验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

所以,中医的定义把中医定义在实践的基础上,没有定义在以神或上帝的旨意基础上。

这是一个由定义分析的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2.中医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是什么,从广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2]。

中医是否科学

中医是否科学

中医不是伪科学——“中医是否是伪科学”讨论稿近几年,在中国学术界,科学界,甚至是文化圈都出现了一批在相应范围有代表力的人物提出了中医是“伪科学”的观点,如科学院的何祚庥,文化界的罗永浩、司马南等等。

虽然他们人数并不多,但由于他们批着院士、专家、学者、权威的外衣,影响很大,特殊的身份使得他们的观点一经媒体批露便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反响,各种媒体也纷纷开展各种各样的辩论会,其社会影响远远超越了学术争鸣的本身。

而成为一场反“伪”斗士们争名夺利的个人秀,为了其个人的某种目的,使中医的科学讨论越来越偏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地精神,如果这种争论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必然会在蒙蔽一部分人的眼睛。

这不仅是我们发展科学,提倡科技兴国的悲哀,也将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失去起码的尊重。

中医是否是伪科学?——我的观点自从西医成为现代医学的主流,人们对“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论战就没有停止过。

其中反对方的矛头直指“五行理论”。

然而我认为中医学主要包含两部分:中医经验与中医理论。

中医经验是一种发现,而中医理论则是一种解释。

发现是客观的,而解释则带有主观性。

比如,有一种什么植物人吃了会中毒死亡,人们领教了之后就不敢再吃了,这就是中医经验。

而饱受反对方诟病的“五行理论”则是用来解释这种经验的中医理论。

在这里,我无法考证“五行理论”的正确与否,但我认为单纯因为一些人对“中医理论”的否定便将中医学归为“伪科学”的范畴,实在有失科学精神。

我认为在目前的氛围下再来讨论“中医是不是伪科学”,已经失去了对待科学地公正、客观地态度。

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目前的见解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言论地影响,甚至是这个时代认识的局限性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应到不用的人群个体上又是决定性的,比如说有的人不是搞科研的但是他很爱看司马南的节目那么他就不加辩证的“肯定”中医就是伪科学。

在目前我们对自然界认知程度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允许不同的科学模式存在,绝不能只独尊西方现代科学。

中医是否伪科学?

中医是否伪科学?

“医学导论”讨论课讨论报告1.中医是否伪科学?这个问题是最近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医的反对者们认为: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目前难以找到实验与解剖学的证据,对于经络、穴位等难以解释清楚,且缺乏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很难用现代医学解释。

有一些中医废除论者认为中医主要是心理安慰作用,实际上并无疗效,“是十足的伪科学”。

而中医支持者看来:中医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性贡献是不容质疑的。

中医的辨证施治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望闻问切,针灸骨科,等等,都是有科学道理和根据的,是经过我们的祖先千百次用身体试验、临床试验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得来的药性药理、诊断经验。

中医是祖先最好的“实践”产物,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伪科学”。

我小组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进行得尤为激烈——首先,我们分析了“科学”一词的含义:英文中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

在中国,科学一词是外来词,以前译为格致,即格物致知,以格物而得的知识是科学。

近代的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再来看看中医的定义:中医学是源自于中国,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就定义而言,中医与科学都来源于实践,有一个发现发展并逐步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不能说是格格不入,但究其理论体系特征,却又与西方科学有本质区别:西医是对微观领域的具体研究,而中医是对宏观问题的把握,中医是整体论,而西医是个体论;中医是经验性、总结性的学科,比如穴位、经络,一针扎下去,人体就会有反映,但是写不出所用药方的化学方程式,也无法对症状做出病理学解释;中医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所谓阴阳五行实际上是探讨人体内的一个对立、统一、矛盾、平衡的唯物辩证思想,而西医体系则是建立在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上……我们小组虽然的确找到了一些西方医学成功解释中医疗效的例子(比如:针灸下针与转针刺激释放抑痛成分),但要用西方自然科学理论分析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食疗、音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现有的科学手段下尚不可能一一实现,更不用说论证阴阳五行等传统医学哲学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归正传,看了这么多,感觉到说中医是伪科学的基本是两种人,一种确实是深思比较后的结论;而另一种则是乘风而起的唯西是从者。

而对于第一种人大致是承认中医的疗效的,只是针对中医的理论——项王应该就是这种观点吧。

而对于中医的理论,首先针对的是阴阳五行说这个根基。

我开始还在想,宇宙万物相生相克,相互推动转换,这样的思想应该是贯穿于中国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何以现而今单单中医受到如此的质疑。

后来觉得却也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西化,不兼容的传统思想被不断的剔除,剩下的也只是做个唐装,唱个戏曲这些形的东西了。

想来,好像也只有中医还保留着这样一种思想。

也难怪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其实也正因为这样的大环境,使得中医理论很难讲出科学来。

因为一说到这个,必然涉及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思维——这些与已然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西学思想所无法兼容的“怪诞理论”。

说到这恐怕项王又要说:科学是唯一的。

没错科学是唯一的,就像道是唯一的一样。

但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科学,所得到的道是不同的。

西方的科学家、哲学家更习惯把他们的努力比作登高。

动辄“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来没有人比我站的更高,离真理更近”。

而我更习惯于用井底之蛙作比喻,当然这完全没有任何鄙夷的味道,他们的努力不过是在扩大着井口。

他们永远无法跳出这个井,因为这个井——这个对于他们视线的约束是由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思维先天决定的。

而中国和西方恰恰是待在不同井里的两个青蛙。

天空是唯一的——科学是唯一的,道是唯一的。

但他们所看到的却是不同的一片天空——不同的科学,不同的道。

前天借了本西方哲学史来读,想知道康德,卢梭他们为什么是这样想问题的。

结论是没有为什么,泰勒斯,巴尔德尼就是这样想问题。

我终于明白,我们总说是孔子成就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其实是中国几千年前的文化成就了孔子。

这两口井这样的不同不是因为泰勒斯,不是因为孔子,是这两口井本就是如此的不同,而泰勒斯,孔子不过也是两只青蛙。

而他们只是为后世作了两口更难跳出的井。

所以本也是不存在真伪科学之说,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不同角度的科学,或言之都本就是伪科学。

从亚当身上拔下两根肋骨,化作两个夏娃,一个偏要说自己是真亚当,确是可笑的很。

两口井里的青蛙是无法交流的。

他们一只摸的是大象的头,一只摸的是大象的腿。

而由他们所得到的不同的道,不同的科学去指导着他们各自的实践。

当然这两者的实践有交叉的地方,但我们不能用一种科学去理解另一种科学为何这样做。

比如项王举的“我曾去过的一个叫爨底下村的地方,在一个河弯的地方,风水先生说不该造房,有其道理,因为河流容易改道,是有道理的”科学的思维认为河流容易改道,而不宜造房;而风水师认为不宜造房,他的理论依据决不会也是河流容易改道”。

项王一直在说中医“干吗不说是药物中有效成分起作用而要归结于观察不到的五行理论呢”这就像我在读西方哲学时一直疑惑明明终点就在眼前,为什么他们不直接一步跨过去。

却还偏偏要被人为创设的逻辑推理束缚着绕一个大弯,往往还到不了。

“对于大象无常的道怎能这般拘泥。

”但我只能这样想,却不能这样说。

对于不同于自己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即便我们不理解,也应该以一种谨慎的沉默来对
待。

而对于自己文化的东西,更应怀有一份谦卑的尊重。

毕竟于我们这一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太多的不理解。

似乎我说的都是哲学与科学并不搭界。

然而西方科学产生伊始便是哲学,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都是伟大的哲学家;而今日西方哲学是否可以获得突破,依赖于科学的发展。

而事实上西方科学与哲学始终以同样的思维方式思考着问题,只是思考领域的细化导致科学与哲学的分家。

换言之,把西方的所有科学门类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哲学。

而对于中国而言,因为中国重人文轻科技。

因而中国科学发展的重任是直接由第一线的匠人阶层来承担的,这样士阶层所引领的中国文化思想天然的成为这些匠人的最高的科学理论,指导着他们的实践,而在他们的这种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自然地与最高的科学理论——中国的文化思想相辅相成形成各个行业独有的理论。

故而中国的科学理论同样也是一种哲学。

如果我们非要把中西的科学和哲学予以区分的话,我们不如说,西方的哲学是科学式的哲学;中国的科学是哲学式的科学。

这也就解释了西方的哲学为何如此的拘泥与谨慎;而中国的科学是如此的模糊与神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