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棉花ppt

合集下载

棉花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棉花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体内含有生长素、赤霉素、 细胞分裂索、脱落酸和乙烯五大类内源激素。这些激 素类物质含量发生改变后,会使激素之间失去平衡状 态,引起蕾铃脱落。2.病虫害 病虫害可直接或间接 地引起蕾铃脱落。虫害有盲蝽象、棉铃虫、棉蚜等; 病害主要有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
(二)根及其生长 棉花的根系为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和根毛 组成。棉花根系生长的条件是:土壤温度18—25℃,土壤 水分 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一70%,土壤酸碱度(pH值)6.5— 8.5,
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三)茎、枝及其生长 棉花的主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着生叶片的地方 叫做节,节与节之间叫节间。节间的长短是衡量棉株生长是否稳 健的一个重要指标,生长稳健的棉株,节间较短,徒长的棉株节
(三)棉花栽培时间 苗 期:4月下或5月初——5月下或6月初 蕾 期:5月下或6月初——6月下或7月初 花铃期:6月下或7月初——8月下 成熟期:8月下——10月中下旬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棉子发芽一般需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吸水 膨胀过程;二是贮藏物质分解分化过程;三是胚细胞生长、分化 过程。棉子发芽出苗需要的条件 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棉子发芽 的最低温度为10.5一 12℃,适宜温度为28—30℃,最高温度为 40—45℃。在临界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在昼夜平 均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发芽。
(六)开花、授粉与受精 棉花现蕾后约经25天左右开花。棉花授粉、受精, 一般以天气晴朗微风,空气湿度60%一 70%和温度25—30℃时最为适 宜。开花时遇雨,花粉粒吸水 膨胀破裂,丧失生活力。温度低于15℃ 或高于35℃,也会使花粉粒的生活力降低,阻碍受精。没有受精的子房
就会脱落。

棉花讲座课件

棉花讲座课件

7. 防贪青晚熟: 贪青晚熟指标: ① 平均最大叶宽大于14cm; ② 红茎比小于50%; ③ 7月中旬封大行; ④ 7月底每平方米内透光点少于3个; 防止贪青晚熟措施: ①早停水; ②7月下旬“开天窗”、“打老叶”; ③ 8月上旬重整枝,如打边心、打通道,打叶枝,以花 为界重整枝; ④ 8月中旬推株并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棉花苗期管理(出苗——现蕾:时间4月底-5月底) 1.1 主攻目标:“五苗”齐抓,实现早苗、全苗、齐苗、匀苗、壮苗。 1.2 早定苗:出齐苗后及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坚持“三留”、“三不留”。即 留大不留小,留壮不留弱,留健不留病。 1.3早、勤、深中耕:中耕能消灭杂草,提高地温,保住底墒,改善根系的呼吸 条件,促进早发。从播完种立即开始中耕,深度16-18cm;方法:沙土地第一次 中耕深度到位,第二次浅一些,第三次到位;粘土地采取逐步加深的办法,护苗 带10-12cm,要做到不拉沟、不伤苗,地平土碎。 1.4 人工除草:结合中耕,间定苗,除净田间杂草。 1.5 早化控从出齐苗开始第一次化控;2-3片真叶进行第二次化控,7-8片真叶控 第三次。亩用缩节胺(DPC)分别为0.5-1.5g、1.0-1.5g和1.5-2.5g;兑水2030kg;有降低始果枝高度和节位,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增加侧根条数,提高根系 吸收能力,加快生殖生长等作用。 1.6 根外追肥:可结合化控、防治病虫害同时进行,能培育壮苗,促进早现蕾。 使用尿素50-100克、磷酸二氢钾50-100克,微量元素;硼、锰、锌等。 1.7 防止僵苗:凡是第一片真叶面积小于子叶面积的苗均为僵苗。亩用赤霉素 (GA)0.5g,先用5ml酒精或白酒溶解,再加水稀释喷洒。 1.8 注意调查病虫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

棉花栽培技术精选 课件

棉花栽培技术精选 课件

表3 “五五”时期以来,江苏棉花总产与全国同期比较情况
时期 “五五”时期 “六五”时期 “七五”时期 “八五”时期 “九五”时期 “十五”时期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江苏总产(万吨) 44.3 58.9 47.1 50.6 41.3 38.8 38.32 35.18 32.45 25.55
万亩
1949年
恢复时期(1950—1952)平均 面积呈现发展态势,
“一五”时期(1953—1957)平均 “二五”时期(1958—1962)平均
“六五”时期面积达 到最大,五年中有三 年突破1000万亩。
三年调整期(1963—1965)平均
“三五”时期(1966—1970)平均
“四五”时期(1971—1975)平均 面积平稳发展态势, “五五”时期(1976—1980)平均 稳定在800万亩以上。
全国总产(万吨) 223.7 432.2 404.6 460.7 431.1 542.8 673 792 750 702.4
占全国比例(%) 19.8 13.6 11.6 11.0 9.6 7.1 5.69 4.44 4.33 3.64
14
近年来,江苏省正在实施“良种、双膜、增肥、 立体种植加统防统治”的科技兴棉战略,重点推 广普及以泗杂棉3号和苏棉23号为主的棉花优良 品种及其脱绒包衣棉种,推广移栽地膜棉及其配 套技术,研究推广以群体质量栽培为主要内容的 高产简化栽培技术和高产高效益的立体种植技术。 这些技术的推广普及,必将对在稳定面积的基础 上,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发挥积极的 作用。
330.6 543.6 879.75 690.9 791.1 882.45 869.85 895.35 1000.2 825.3 852.3 569.4 552.9 491.1

《棉花的栽培方法》课件

《棉花的栽培方法》课件
节水灌溉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干旱对棉花生 长的影响。
市场需求的波动
供需关系变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棉花价格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影响棉农的收 益。
竞争作物
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可能影响棉花的销售市场,需要关注竞 争作物的发展情况。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可能影响棉花的出口市场,需要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情 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施肥
根据棉花生长需要,科学配比氮、磷 、钾等营养元素,促进棉花健康生长 。
病虫害防治
预防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棉花抗病能力。
治理
一旦发现病虫害,应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确保棉花正 常生长。
03
棉花采摘与加工
棉花的采摘时机
棉铃成熟度
棉铃成熟时,其颜色由绿色转变 为黄色,此时是采摘的最佳时机
《棉花的栽培方法》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棉花栽培概述 • 棉花种植技术 • 棉花采摘与加工 • 棉花种植的挑战与对策 • 棉花种植的未来展望
01
棉花栽培概述
棉花的重要性
01
02
03
纺织原料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 料,用于生产衣物、床单 等纺织品。
农业经济
棉花种植是许多国家的农 业支柱产业,对农民的收 入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05
棉花种植的未来展望
新品种的研发
转基因棉花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有益基因导入棉花中,以提高抗虫、 抗病、抗旱等性能,增加产量。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定优良基因型,加速新品 种的选育过程。

棉花栽培教学幻灯4

棉花栽培教学幻灯4

• 2 追肥 一般氮肥和部分钾肥作追肥、高产棉 田各阶段氮肥的追施比率 为:除总施氮量的25% 作基肥外,苗期追施氮约占15%,蕾施花用为14%, 花铃期 为46%。其施肥原则是,平衡营养,氮、 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 施用。 一般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巧施提苗肥、稳施蕾 肥、重施花铃肥、 补 施盖顶肥。追肥的施用 方法,最好是在棉株旁开沟或穴,并配合灌溉施 用, 亦 可雨后撒施。
表9-4 不同产量水平棉株各器官N、P、K含 量分析(kg/亩)(陈金湘等1996)
皮棉
1 2 100 125

68 89
茎枝
175.2 210.2

脱落 蕾铃

4.7 5.2 0.09 0.11 0.02 0.03 0.40
棉子
150.1 187.5 4.10 5.87 2.15 2.68 1.70
• 3.叶面肥 棉花叶面肥种类多,各时期都可 施用。 营养元素是通过叶面 的角质层或 气孔通道而进入植株体内,可以弥补根系 吸收不足。 一般在花铃 期和吐絮初期施 用较普遍。如8月下旬9月上旬,久晴不雨, 对生长瘦弱的棉田, 结合治虫,用0.1%的 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4.诊断与施肥 棉株由于缺乏某种营养元素, 在植株体内和外部形态以 及生育进展中 得以反映。因此,人们常通过棉株内含物 质的分析和外部形态 (长势长相)指标的诊 断,来确定施肥种类、时间和数量。如生 理诊断,主要有 体内氮、碳代谢分析、叶 柄硝态氮分析、P、K含量测定。看苗诊 断有: 看叶 色诊断、茎杆红绿比诊断、倒 四叶宽和主茎生长速度等诊断。
• 整细 拌匀,泼水至表层浸透后,用锄或齿耙 轻拌,使1-1.3cm深的土层稍现泥浆为止, 然后将床面收浆紧皮,泥不粘刀时,随即用 划格器(或刀、锹等)划成5-8cm 见 方的营 养块,划口深约3-5cm。趁土湿润时,在每 个方格中插入精选棉子1-2粒, 盖细土约 2cm厚,加盖塑料薄膜保温育苗。

《棉花育种学》课件

《棉花育种学》课件
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全球范围内的棉花种质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和科研机构中,通过 国际合作和交换,可以丰富和扩充各国棉花种质资源库。
棉花遗传学基础
棉花基因组结构
棉花是一种二倍体植物,其基因组大小约为5000-6000Mb,由26 条染色体组成。
棉花基因定位与克隆
通过遗传学分析,可以将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到染色体上 的特定位置,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棉花生态育种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棉花生态育种将成为未来育种的重要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研究棉花的生态适应性、耐逆性和生态修复能力,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棉花品种 ,提高棉花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生态育种还可以促进棉花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物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03
如抗虫、抗病、抗逆等性状的遗传改良,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
质。
棉花品种改良与选育
棉花品种改良的目标
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改进纤维品质等。
棉花品种选育的方法
通过田间试验和品系比较,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系进行繁殖和推 广。
棉花品种改良的成就
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抗逆性 强的棉花新品种,为棉花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抗虫性育种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因为害虫的抗药性会 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来应对。
棉花抗病性育种
棉花病害是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抗病性育种也是棉花育种的重要方 向。
抗病性育种主要是通过常规育种手段选育对棉花黄萎病、枯萎病等主要病害具有抗 性的品种,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作物栽培学)第6章棉花

(作物栽培学)第6章棉花

《作物栽培学》 第7章 棉花
三、我国棉花分布及生产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我国宜棉区域辽阔,其范围为18°~47°N,76°~ 124°E之间。
除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五省(区)外,其 余省(区)均可植棉。
20世纪50年代,用≥15 ℃积温5500 ℃、4000 ℃和3500 ℃分为华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北部特早熟(辽河流 域)棉区;
《作物栽培学》 第7章 棉花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第二节 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 棉花的栽培种与品种 二、棉花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三、棉花的器官建成及对境条件的要求 四、棉花的生育特性 五、棉花产量形成 六、棉花品质形成
《作物栽培学》 第7章 棉花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一、 棉花的栽培种与品种类型
《作物栽培学》 第7章 棉花
(3)开花期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开花期:全田(区)50%棉株第一果枝 第一朵花开放的日期(月/日)
➢ 生产上将开始开花后的前15 d,称 为初花期;之后15d称为盛花期,每 株每天开花2朵以上。
➢ 全田(区)10%棉株第一果枝第一朵 花开放的日期(月/日)称为始花期; 当全部棉株第4果枝第一朵蕾开花的 日期为盛花期。
《作物栽培学》 第7章 棉花
(4)吐絮期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吐絮期 全田(区)50%棉株第一个棉铃正常开 裂吐絮的日期(月/日)。
《作物栽培学》 第7章 棉花
1.生育阶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1)苗期(早熟种25-30d; 中熟种40-50d):出苗期-现蕾期
积累干物质约占一生干物质总量的1.5%~2% 。
《作物栽培学》 第7章 棉花

棉花栽培学第二节棉花的生育期PPT课件

棉花栽培学第二节棉花的生育期PPT课件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多元化市场
03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棉花种植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满足
不同领域的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品种选择
注重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同时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产量与效益
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量和效益相对较高。
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技术应用
01
未来棉花种植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无人机、物联
网等,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可持续性发展
02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
详细描述
棉花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较广,但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 存在差异。苗期适宜温度为15-20℃,蕾期适宜温度为20-25℃, 花铃期适宜温度为25-30℃,吐絮期适宜温度为20-30℃。在适 宜的温度范围内,棉花生长旺盛,产量和品质均较好。
光照条件
总结词
光照是棉花进行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
03
棉花生育期的管理技术
播种与育苗
01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 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时 间,以保证棉花生长期足 够且避免不利天气影响。
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 播种深度和密度需适中, 以确保种子能够顺利发芽 和生长。
苗期管理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 光照,及时除草、间苗、 定苗,确保棉苗生长健壮。
品质形成
纤维品质
棉花的纤维品质包括长度、强力、 细度等指标,这些指标与棉花的 品种、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有
关。
采摘技术
采摘技术对棉花品质的影响较大, 应掌握好采摘时间、采摘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株产量潜力大,蕾铃脱落严重
因为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在适宜条件下能不断地生长果枝,果枝又能不断
增长果节、增生花蕾、开花结铃,所以单株上看铃的潜力很大。
但最终能收获的有效铃一般只有几个或几十个,脱落率一般为60%—70%,甚 至高达90%。
二、棉花的栽培种
棉花在生产上有经济价值的栽培种有四个,即 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和非洲棉。我国现在生产上
蕾最低温度19—20℃,蕾期和花铃期最适温度为25—30℃。苗期气温低于25℃,
地表温-0.5—1℃即受冻害。
棉花对光照要求严格,并是十分敏感。光照不足会抑制棉花的发育,造成大 量蕾、铃脱落,不利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进行,容易导致弱苗晚发、棉 株徒长。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 从2—3真叶期 直到棉花停止生长,都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的阶段,占全生长期的4/5以上,棉花既要长根、茎、叶,搭丰产架子 ,又要现蕾、开花、结铃。 其中,苗期以根系生长为主,蕾期以根系和茎、叶生长为主,花铃期营 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旺盛,到盛花期营养生长达顶点,并逐步转向以生 殖生长为主,吐絮期营养生长逐渐衰退直至停止。
2.2.2 我国棉花生产优劣势
3)品质结构不合理 纤维长度过于集中,高档(精梳60支以上)与中档(22-59支)和低档(21支以下)
棉花比例目前为1:79:20,适纺高档的棉花过少.
4)技术推广滞后,部分棉农没有掌握基本技术.
3 棉区分布
3.1 我国棉区划分 总的分北方和南方棉区,以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为 界。 北方棉区又分为黄河流域、西北内陆棉区和北部特早熟棉区。 南方棉区又分长江流域棉区和华南棉区. 共五大棉区。
4. 草棉(Levant cotton, African cotton)
植株小,茎杆细软,下部分枝少;嫩叶嫩枝有茸毛;叶片宽大 于长,3-5裂,裂片卵形或微圆~圆形,仅在基部有收缩,裂 口不到1/2;花小黄色,基部有红斑;铃极小,铃面光滑或有极 浅凹陷,3-4室;纤维粗短,产量低,品质差。
三、棉花形态与生长发育
棉子饼(粕)经过脱毒后蛋白质含量达43-50%,是良好的添加饲料。
经过精炼加工,可添加到面粉中作高营养的点心。
1 棉花主副产品的重要用途
棉秸秆造纤维板等.棉花全身都是宝, 棉花副产品利用好,就成为
粮、棉、油、饲四位一体的作物. 棉花是一个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其生产和加工均需要劳动力集 约化投入,适合我国目前农业基础薄弱,人口和就业压力大的国情。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
1. 3 棉子壳 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等,经过化工处理可生产糠醛、酒精、丙酮等化
工原料,也有一部分直接用于生产各种食用菌.
1 棉花主副产品的重要用途
1.4 棉子油和棉子饼 含油率为17%,精炼出油率14%,目前,约占食用油的1/4,是棉花产区的
主要食用油源。
同时,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人造黄油,生产肥皂、蜡烛、润滑 油等。
2007年实行良种补贴,按内地补贴15元/亩,新疆补贴10元/亩。
2.2.1 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同时,大力开展科技工作,推广新品种、熟制改革、育苗移栽、地 膜覆盖、缩节安化控、盐碱地植棉、病虫综合治理等,扩大了面积,
提高了单产,大大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尤其是新疆的‘矮、密、
早、膜“栽培技术。 •
2.2.1 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栽培的是陆地棉和海岛棉。
1. 陆地棉
原产中美洲墨西哥一带高原,后传入美国及其他国家。19世纪末传入我国,
开始普及于黄河流域,建国后才普及于长江流域。
植株较大,茎叶有茸毛;叶片较大,3-5裂,裂口较浅;花冠乳白色,基部 多无红斑;铃大,4-5室,棉铃光滑,油腺深埋于铃面之下;种子被有短绒;衣 分高,纤维较长,一般26-30mm;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产量较高,纤维长但过粗。
3.1 我国棉区划分
3.1.3 西北内陆棉区 新疆和甘肃部分地区,从90年代起,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产区,
面积占24.7%,总产占29.3%.
早春温度回升晚,无霜期短,年均温低,降雨量200mm以下,盐碱重,但
该区棉花病虫害较轻,棉花生长季夏、秋温度高,灌溉农业,在”矮、
2.2.1 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1)发展史
我国是棉花消费大国,必须要做到基本自我平衡。为了达到棉花自给,党和 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49年,面积为4155万亩,单产10.7公斤,总产44万吨,极度缺棉。 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有棉花加价款政策,棉奖粮、棉奖肥、 棉花预付金。
从84年起,我国达到棉花自给自足,并逐步取消布票。
2
棉花生产概况
2.1 世界棉花生产
• 年植棉3316万hm2,平均单产约38kg,总产1889万t. 其中亚洲面积
(62%)>美(26%) >非(西非)>欧>大洋.
• 主产国: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主产国为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 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
2.1 世界棉花生产
• 面积:为印度(24%) >中国(16.5%) >美国(15.3%) >巴基斯坦> 乌兹别克(巴西). • 单产: 中、乌(54.2kg) >美(48) >巴(38) >印(19.6); • 总产: 中(23.4%) >美(19.4%) >印>巴>乌.
(一)种子 1. 种子形态 锥形,钝端为合点端,锐端为珠孔端 毛子、端毛子、光子 种子颜色:本色黑褐色,其它有白、灰、灰绿、浅黄色 成熟度判断 2.种子结构 种皮、胚乳遗迹和胚 胚由子叶、胚芽、胚根 饱满度用子指表示 3.萌发过程 萌发三个阶段:吸水膨胀、贮存物分解转运、胚细胞生长分化 出苗过程:胚根-下胚轴-子叶出土-子叶展平
• 但春季播种时往往有低温天气,造成病苗死苗,秋季收获时成熟不充分, 尤其是套种栽培.
3.1 我国棉区划分
3.1.2 长江流域棉区
湖北、江苏、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省为主,面积和总产占29.3%和
28.6%。
本区热量、雨量丰富,一年2-3熟,适种中熟品种,但往往雨量过大,光照不足,
春季多雨影响全苗,秋季多阴雨对成铃吐絮不利,7-8月份常有伏旱;
3.1 我国棉区划分
3.1.1 黄河流域棉区 • 河北(长城以南)、山东、河南为主,长期以来为最大棉区,曾达50%, 目前面积和总产占45.7%、41.8%. • 本区气候比较适宜.夏季温度高,降雨充足,有利生长和成铃,秋季天气 晴朗,有利于成熟吐絮,纤维品质较好,但产量较低,大都采用一年两
熟.一般种植中早熟品种。
优势 1)单产高。 2)纤维含杂少,长度较长. 3)消费需求强劲,对棉花生产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主要问题 1)宏观指导滞后,缺乏保护和激励机制 棉花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 信息不灵, 农民植棉仍有一定盲目性,难 以把握(粮棉比价达1:8有利) 2)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效益较低. 内地户均约2-4亩, 亩均用工25个。新疆为18亩,兵团25亩 美国约2500亩. 且投入不足,产量不稳。
密、早、膜”栽培的情况下,棉花单产最高,稳产,纤维色白,但强度低,
含糖。
3.1 我国棉区划分
3.1.4 其它棉区
1)北方特早熟棉区 包括长城以北的辽宁省,河北北部等零星产区; 秋季雨少, 日照充足,有利于成熟.但无霜期短, 棉花生长季气温较低,一年一熟,种植特 早熟品种,棉花产量低,品质差。目前,由于棉花总量供求基本平衡,无生产优 势,面积很小. 2)华南棉区 包括海南、广东、广西、台湾、云南等,是我国最早发展棉花生产 的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主产区。常年温度高,年降雨量1500mm以上,病虫 多,产量低。可生长多年生木棉,再生两熟,宿根再生。但由于雨水过大,不利 成铃和吐絮。现已演变成零星产区,主要作南繁基地。
2.花
•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
•花蕾在开花前一天,花冠迅速生长,露出苞叶顶部,次日7-9时开放 •苞叶、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 贸易:出口大国是美、乌、巴、澳大利亚等,进口主要有中国、欧
共体、东欧、日本等。
2006/2007年度世界棉花产量、消费预测 万t
2.2 中国棉花生产
2.2.1 概况 我国是棉花第一生产、消费和纺织品出口大国,平均面积为 7500万亩,单产约60公斤, 总产约444万吨,年消费453万吨。 我国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多时稍出,少时稍进,主要出口纺 织品和服装. •
1 棉花主副产品的重要用途
化纤是工业产品,随着技术进步,产量和质量将不断提高,成本下降. 而且也有挺括、结实、美观等特性.但不吸汗,难以持续生产. 1.2 棉短绒 一般均要剥绒,分一、二、三道,一道绒可作气流纺原料,用作织地 毯、绒衣等,二三道绒主要作人造纤维(人造棉、天丝),部分作高级纸
张、无烟火药、胶片等.
萌发条件:
内因: 种子活力 外因: 温度:最佳25-30℃, 最高40-45℃,最低10.5-12℃; 水分:自身60%,田间持水量的70-80%
氧气:
(二)根、茎、叶及分枝
• 1.根 • 植根系 • 前期快,后期慢;苗期主根快于侧根;显蕾后,侧根 快于主根;开花后,生长速度减缓 • 根再生能力强
2. 海岛棉
植株大,茎叶多无茸毛;叶片较大,3-5裂,裂口较陆地棉深;花冠黄色,基 部有红斑;铃较陆地棉小,3-4室,铃面粗糙,有明显油腺和凹陷;种子较大, 多光子和端毛子;衣分较低,纤维较长,一般34mm以上;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3. 亚洲棉(Asian cotton):
植株小,茎杆细软,下部分枝少;嫩叶嫩枝有茸毛;叶片小,5-7裂,裂片矛 头形或柳叶形,基部收缩,裂口深大1/2-4/5;花小黄色,基部有红斑;铃小,锥 形,有明显凹陷,通常三室;种子大被有短绒;纤维粗短,产量低,品质差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
第一节
1 棉花主副产品的重要用途
概述
棉花的主副产品主要有棉纤维、棉短绒、棉子壳、棉油、棉子饼、棉秸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