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 导学案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案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我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我国人民在同仇敌忾、抗战到底中所展现出的英勇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2. 我国人民的抗战精神3.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4.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意义5. 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我国人民的抗战精神,抗战中的英雄事迹。
2. 教学难点: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精神内涵,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抗战精神及英雄事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抗战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战精神。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及我国人民的抗争历程。
3. 分析抗战精神:阐述我国人民在同仇敌忾、抗战到底中所展现出的英勇精神。
4. 分享抗战英雄事迹: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及其感人事迹。
5. 讨论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抗日战争纪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我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2. 分角色朗读抗战故事,增强学生对抗战英雄的敬意。
3. 组织学生参观抗战纪念馆,深入了解抗战历史。
4. 开展抗战主题的绘画、写作活动,让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对抗战英雄的敬意。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抗战精神的感悟文章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互动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抗战知识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和抗战精神的掌握情况。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案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案第一章:抗日战争的爆发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爆发原因。
2. 认识日本侵华的残暴行为和中国民众的抗争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如日本侵略中国的动机和中国的抵抗决心。
2. 讲述日本侵华的残暴行为,如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制度等。
3. 强调中国民众的抗争精神,如地道战、游击战等。
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
2. 分组讨论,探讨日本侵华的残暴行为和中国民众的抗争精神。
3. 学生展示,分享自己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感受。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程度。
2. 学生展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第二章: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国共合作的原因和过程。
2. 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国共合作的原因,如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实现国家独立等。
2. 讲述国共合作的过程,如重庆谈判、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等。
3. 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和作用,如全民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提高国家凝聚力等。
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国共合作的过程。
2. 分组讨论,探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和作用。
3. 学生展示,分享自己对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解和感受。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程度。
2. 学生展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及其贡献。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如杨靖宇、赵一曼等。
2. 讲述英雄人物的贡献,如指挥战斗、拯救同胞等。
3. 强调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如勇敢、坚定、无私奉献等。
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
2. 分组讨论,探讨英雄人物的贡献和精神品质。
3. 学生展示,分享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学习意愿。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程度。
八年级历史第14课导学案

授课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课题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
任课教师
李翠霞
课型
综合解决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40分
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中共七大召开的抗日最终取得胜利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生分析
本课内容多,重点多,但学生通过影视有所了解。
设计理念
遵循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引导下,用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得出科学结论
板书设计
战役:台儿庄战役最大战役性胜利
同仇敌忾
百团大战:1940.8彭德怀,大规模反击战
抗战到底
中共七大:1945.4延安
胜利: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16日台湾回归.
教学反思
本课对于七大的内容没有详细研究,以后要多予以注意.
创设讨论交
流情景
创设讨论展示情景
创设语言情
境
纠错
教师对于错
误集体纠正
教师下组辅
导纠正错误指点迷津
教师引导学
生观察导读单建立知识体系
由老师组织学生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安排完成成长资源
能对上节课知识
回忆
学生小组
订对答案
学生讨论问题向全组同学展示讨论,由其他小组补充结果
学生认真聆听理
清思路加快记忆
生谈收获
学术助理组织纠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简述中国军军队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的史实,体会中国军民的顽强斗争
过程与方法
学术助理组织复习及新问题的安排与讨论,最后由老师指定解疑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抗战中王铭章等人。体会抗战中军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从聂荣臻送回日本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案

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学设计)树理中学田钧占教学目标:1、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3、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难点: 1、评析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前期丧师失地的原因。
2、分析日本在1938年底变换侵华战略方针的原因和意图。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为主兼顾其他方法教学用具:白板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痛击日军,展开全民族抗战,谱写了一支壮丽的乐曲。
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
二、设问导读合作交流(一)台儿庄战役1、自主学习,完成下表。
2、合作探究两个问题:(前后学生互相结合,以小组方式进行)问题一、为何台儿庄一个只有2万人口的城镇却成了敌我双方争夺的要点?学生结合地图简要分析,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及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60公里处,战略地位显要,日军如攻下台儿庄既可切断陇海铁路,西取徐州,又可北上山东。
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一次重大战役。
攻打徐州的北路日军企图与南路日军汇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附近狙击,因此小小的台儿庄成了攻守双方争夺的焦点。
问题二、为什么国民党部分爱国将士奋勇抗战,也取得过一些鼓舞人心的胜利,却仍然挡不住日本的进攻而丢失大片国土?【参考答案】原因有三:①军力对比,敌强我弱;②各自为战,指挥失当;③指导路线,片面抗战。
(二)日本改变侵华方针阅读教材P90第2段,找出日本改变战略方针的内容要点。
思考:日本为什么要调整其战略方针?过渡:正是日本改变方针后,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而以主力加紧对敌后战场的进攻的背景下中共发动了百团大战。
(三)百团大战1、自主学习:找出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目标、规模、战绩、影响等知识要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案 华东师大版

.16两种命运的决战【内容标准】(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理解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教学要点】要点: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难点: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理解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其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和平、安定等)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了三年内战时期。
想不想知道中国又面临怎样的两种命运与决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新课探究】一、重庆谈判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命运和两个不同的前途(阅读教材教材105页的第一、二自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国民党:背离全国人民的愿望,坚持独裁内战。
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学案)

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学案)一、台儿庄战役1、时间:2、指挥官:3、历史地位:二、百团大战1、1938年底以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实行什么的方针?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1、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共领导下为粉碎日军进攻而采取的经济措施有:、、。
2、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于哪一年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3、中共七大于哪一年召开?地点在哪儿?4、“中共七大”的知识要点:A、中心任务:B、政治报告:C、政治路线:D、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是:E、首要领导:D、“中共七大”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的声明是:。
2、年月日,日本天皇宣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4、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第二部分:习题巩固与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而进行了()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2、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是指()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3、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工作指针D、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5、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A、李宗仁B、彭德情C、张自忠D、左权6、抗日战争中,以破坏铁路、奇袭据点为主的大规模反击战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7、明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8、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敌入侵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9、武汉中山公园内的“受降堂”,如实记载了日本侵略军在华中地区向中国人民投降的一幕。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案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理解“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意义。
2. 通过分析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学习抗日战争中的团结互助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2.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及事迹3. 抗日战争中的团结互助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英雄人物的事迹,团结互助精神的内涵。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英雄人物的事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习团结互助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体验抗日战争的氛围,感受团结互助的力量。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英雄人物: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品质。
3. 分析团结互助精神: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团结互助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
4. 讨论与感悟: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理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
2.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班会或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 观看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和爱国情怀。
3. 学生对团结互助精神的认同和实践。
八、教学资源1. 抗日战争历史资料:书籍、文章、图片等。
2. 英雄人物的事迹资料: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纪录片、歌曲等。
初二历史14课学案

实验中学初二历史学案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时间_________主备人:武桂芳审阅:初二历史组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学习目标】(1)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意义。
【学习难点】分析日本在1938年底变换侵华战略方针的原因和意图。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时间;一、血战台儿庄2、领导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3、意义:1、时间:2、主力部队:八路军(一百多个团)二、百团大战3、地点:4、领导人:5、评价:三、中共七大:时间:地点:会议全称: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意义: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陷入困境。
2、中国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原因3、美国想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4、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标志:,宣布无条件投降。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
2、。
意义。
3、。
二合作交流1、抗战以来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是什么战役?2.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军队一度英勇抗战,但不断丧师失地,根本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台儿庄战役在徐州会战中引人注目?4.百团大战有何特点?作用和意义?5.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三、展示点评四、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A.林彪B.李宗仁C.张学良D.傅作义2、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3、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惟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A.中法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4、小陈的家乡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A.南京B.西藏C.台湾D.东北三省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国共两党的合作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C.国际社会的援助D.建立了抗日根据地6、“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流乡中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学案编号:16 授课人:罗爱英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小组:
课题:同仇敌忾抗战到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了解中共七大的内容及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分析。
(难点)
【知识链接】
1、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2、红军改编,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学习过程】
一、台儿庄战役
A、自主学习:认真浏览课本93页“台儿庄战役”标注出要点:(背景、时间、地点、指挥官、结果、影响)。
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
链接:日军占领南京后,部队分为华北、华东两大块,为沟通南北,协同作战,日军统帅部决定南北两路沿津浦线对进,战略目标是徐州。
展示要求:声音洪亮站姿标准
B、探究:
1、中日双方围绕徐州会战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为什么台儿庄战役在徐州会战中引人注目?
C、练习:
1、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
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
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
‛这一战役是【】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过渡: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没能改变徐州的命运,后徐州失守。
之后,广州、武汉相继陷落,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沦于敌手。
随着战争的深入,日军采取的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二、百团大战
A、自主学习:认真浏览课本94页“百团大战”标注出要点:
1、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读一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指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去争取抗战胜利。
经过一年发展,抗日根据地迅速壮大,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
2、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
到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后,日本不得不基本停止对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把主要兵力放在了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
1938年底,日本对国民政府实行以为主,为辅的方针,转而把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
3、囚笼政策: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4、百团大战(重点):
认真读课本94、95页内容,找出下列内容,不会的组内完成,还不会的提出来。
(百团大战的时间、目的、指挥者、规模、目标、战绩、意义)
5、敌后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更加残酷的报复‚扫荡‛;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为了粉碎日军的进攻,进行了、、、、最终度过了最困难时期。
从年起,根据地和人民武装得到恢复,并开始对日本发动。
B、练习:《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
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汀泗桥战役 B.卢沟桥抗战C.百团大
战D.挺进大别山
过渡:1945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欧洲战场,攻克德国首都柏林的战役已经打响,法西斯德国的灭亡指日可待;在亚洲战场,日军节节败退,美军进逼日本本土,中国军民开始了局部反攻,日本法西斯加速走向灭亡。
就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召开了中共‚七大‛。
三、中共七大
认真读课本97页内容,在书上标划出下列知识点,不会的组内完成,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中共七大召开的①背景、②时间、地点、③内容:(中心任务、毛泽东的报告、党的政治路线、新党章、新领导集体)④意义。
过渡:中共七大召开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也迅速接近尾声。
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
B、练习:1、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共七大内容的是【】
A.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B.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C.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大会选举了以周恩来为主席的新中央委员会
2、‚1945年4月‛、‚延安‛、‚《论联合政府》‛通过这几组信息,你能联
想到中共哪次重要的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五大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A、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本97页内容,在书上标划出下列知识点,不会的组内完
成,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1、加速抗战胜利的因素:①②③④
2、抗战胜利的标志: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B、练习:
1、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有人出了这样的一个谜语题:‚小日
本投降‛,猜一中国古代名人。
下面的谜底中,你认为答案最准确的是【】
A.屈原
B.苏武
C.毛遂
D.共工
2、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对抗战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抗战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敌后抗战
C.苏联红军歼灭驻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
D.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
4、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合作探究】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展示表达】
声音洪亮;站姿标准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