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整套ppt教学课件(送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整套课件(送教案)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 000m 103m 1dm=0.1m=10-1m
1c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方法归纳
km
m mm μm nm
m dm cm mm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 气球上,气球能把杯子“吸” 住.这说明了什么?
通电的线圈放在磁场中 会转起来,为什么?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阅读和讨论: 伽利略在想什么?
观察→疑问→猜想→探究→证实→……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超载汽车压 坏了路面
为了更准 确地认识周围 的世界,把握 事物的特点, 我们发明工具, 帮助我们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为__刻__度__尺___.测量时,尺要_紧__靠___ 待测物体.
课堂教学展示 情境导入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观察一下图片]
紫色的线弯了吗?
橙色的线哪段长?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
AB长还是CD长?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错觉
放 映 状 态 下 显 示
福岛核泄漏
温室效应带来的水灾
福岛无耳兔
干旱
咱们携手向物理的险峰进发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一节 温度 课件(共23张PPT)

课前预习
3.阅读课本P48的小资料:人体正常体温是 ___3_7_o_C___读作______3_7_摄_氏__度_____.绝对零度 是 -273.15oC ,读作: 零下273.15摄氏度 .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的方法: (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应注意观察所 用温度计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 (2)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中,不 要碰到 容器底 或 容器壁 。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 稍微等一会 , 待温度计的 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
不对,应该分别8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
课堂合作探究
4.讨论4: 仔细观察下图并指出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哪些是错误的?如果错误,错在哪里?
AB
C
D
E
A. 错误,温度计 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B. 错误,温度计 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C. 温度计 的玻璃泡没完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D. 正确
E. 错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课后作业
6.(2017•枣阳市校级模拟)有一支用过后未甩 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 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 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B ) A.38℃,39℃ B.39℃,40℃ C.38℃,40℃ D.39℃,39℃
课后作业
7.(2015秋•相城区期中)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 温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上的标度
课后作业
5.(2016秋•满洲里市期末)关于体温计和实验 室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体温计与实验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 B.体温计内有小缩口,温度计没有 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动,把液体甩到 35℃以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动 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 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三、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2.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
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注意: 1.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 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B)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小结
一、长度 单位: m km dm cm mm μm nm
换算关系: 1km=103m 1mm=10-3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μm nm
换算关系
1 km=1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 001 m=10-6 m 1 nm=0.000 000 001 m=10-9 m
二、长度的测量——最基本测量
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 具: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9
使用前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使用前观察
1.它的量程是 8c;m 2.它的分度值是 1m;m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左边。没有磨损
分度值
思考:刻度线磨损 的刻度尺能否使用?
可以使用,从某一整 数刻度量起。
9.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__d__m。 10.一元硬币直径约2.4_____。cm
八年级物理上册(39份) 人教版20优秀课件

虽然每天按时上下班,和同事做着相似的工作,但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不过五年时间,行业环境影响下,公司面临改革,需要裁员,高学历出身的她赫然在列。生活星期天早上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说了一个他们听过的故事:“一尊佛像前有一条铺着石板的路,人们每天都踏着这一阶一阶的石板去膜拜佛像。石阶看着人们踏着自己去膜拜佛像,心里很不舒服。石阶心里想,自己和佛本来就来自同一块石头,为什么自己要成为踏脚石,让人们踩着自去去膜拜它呢!它对佛抱怨说这样太不公平!佛像说:这没有什么不公平,你们成为台阶只需挨了四刀,而我是挨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人们膜拜的佛像。”
你提出的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
你的猜想: 物距以焦距f作为参考的距离,分u>2f、f<u<2f、. u<f三种情况,凸透镜在这三种情况下的成像规律 可能不一样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用平行光会聚法测得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5-3-1所示位置摆放.实验时应将凸透镜、蜡 烛、光屏放在 同一水平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 度,使它们的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2f ,重复以上操作,进 行观察和记录.
(3)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 f<u<2f,重复以上操作.实验做两次,进行观察记录.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f ,这时调整光屏,在 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思考为什么?)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品教学课件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探究活动2:拨动张紧到一定程度的橡皮筋。
(1)你听到声音了吗? (2)橡皮筋在做什么运动? (3)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4)当橡皮筋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内容导览
声音 的产生
声音的 传播
声速
学习目标
1.认识声音的产生。(重点) 2.认识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 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重点) 3.了解回声测距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导入新课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会立即停止。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固体
鸟鸣: 鸟的鸣膜振动发声
液体
气体
涛声:
雷声:
海水拍打振动产生 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爆鸣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以下物体是靠什么振动发出的声音?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
(3)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玻璃罩内变成真空, 你还能听到音乐吗?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优质教学课件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导入新知
据历史记载和史学家考证,日食天象也
曾为人间消弭战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
德曾如此描述:“公元前585年,吕底亚人和
米提亚人交战,决战当天战场上空突然发生
日食——太阳忽然消失不见了,双方见状,
马上宣布休战,重建太平盛世。”
那么,你知道太阳是怎么消失不见的吗?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
在以后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
大的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
精彩吧。
约空气中的
约空气中的
光在不
同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不
同,在叙述
光速时,一
定要注明介
质种类。
巩固练习
连 接 中 考
例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声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课堂检测
基 础 巩 固 题
美丽
倒影
的彩
汽车观后镜表面是平的吗?
虹
丰富的色彩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光源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____________
蜡烛、电灯照亮黑夜……
篝火带给人们热情;
萤火虫点缀草丛;
发光鱼类照亮海底;
星光点缀夜空;
阳光普照大地;
探究新知
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自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
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银幕是靠反射射向它们的光以引起路人
素养目标
2.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知
八年级物理上册ppt(39份) 人教版26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第1节 质量 第1课时
1.能说出质量的概念和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会进行质量 单位的换算.
2.能联系生活实际,识别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
3.能说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实际操作.(重点)
探究一:质量及其单位换算 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单位换算竞赛,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 做得又快又好.
(3)若指针偏左(即左盘低右盘高),应度盘的中央.
(4)铭牌上的称量和感量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观察桌上的 天平配的砝码及标尺,说出这架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答:称量是指天平能测的最大质量,感量是指天平能 测的最小质量.
(5)在左盘放上要称量的物体后,在向右盘加砝码时,应 该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质量小的砝码? 往右移动游 码相当于什么操作?
(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15 kg= 1.5×105 mg. (2)一根火柴的质量约是70 mg = 0.07 g. (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 kg = 5×10-2 t. (4)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 000 g = 2 kg. (5)给上面4个物体按质量由小到大排序:
______火__柴____苹__果______鸡______中__学__生___
探究二:天平的使用 认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思考并讨论解决下列几个问题:
(1)将游码放到标尺上的零刻度线上时,游码的左侧还是右 侧应与零刻度线对齐?
答:左侧.
(2)如何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是否 一定要等指针静止在分度盘的中央才能认为横梁平衡?
答: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 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不需要,只 要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一样即可.
7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大雅的前嫌旧隙呢?学会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 前行! 1 、面对困境,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像守住一段珍贵的“沉香”。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1.1 机械运动1.2 速度和平均速度1.3 力的作用1.4 重力2. 第二章:压强和浮力2.1 压强2.2 液体的压强2.3 大气压强2.4 浮力3. 第三章:简单机械3.1 简单机械的认识3.2 杠杆3.3 滑轮3.4 轮轴和斜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力的作用,认识重力、压强、浮力等物理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斜面、滑轮、杠杆、轮轴、液体压强计等。
2.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筒、天平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机械运动、力的作用等概念。
2. 知识讲解:通过实例和动画演示,讲解机械运动、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
结合实验,讲解力的作用、重力、压强、浮力等物理现象。
通过实物展示和案例分析,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及应用。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示、表格、公式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突出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计算平均速度、压强等。
分析题:分析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的应用。
论述题:阐述机械运动、浮力等现象。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推荐相关阅读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速度的计算: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 v = s/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二 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冰棍“冒”出的“白气”向 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
架空的高压输电线是裸露 的,为什么小鸟却能若无 其事地停在电线上呢?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为__刻__度__尺___.测量时,尺要_紧__靠___ 待测物体.
课堂教学展示 情境导入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观察一下图片]
紫色的线弯了吗?
橙色的线哪段长?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
AB长还是CD长?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错觉
放 映 状 态 下 显 示
福岛核泄漏
温室效应带来的水灾
福岛无耳兔
干旱
咱们携手向物理的险峰进发吧!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R·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之一,认识长度 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2.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估测物体的长度,会用刻 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用刻度尺测 长度实验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
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
分别是( D )
5.50cm
8.30cm~8.32cm
解析:估测尽管不够精确,但在实际当中有一定的 实用价值,因为有时不需要那么精确地测量,只是作为 比较即可.臂长、步长是我们不要求精确测量时的常用长 度单位.任何测量都必须有个用来比较的标准量.记录的数 据必须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否则无法了解测量的是什么.
知识点二 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__标__准__量___叫单位.为 便于国际间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 单位叫__国__际__单__位__制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__米___,比它大的 单位有__千__米___,换算关系:1m=__1_0_-3__km=__1_0_3__mm.
科学之旅
R·八年级上册
课堂教学展示 情境导入
什么是物理?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知识点一 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光、热、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
牛顿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 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 .
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一次实验: 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 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 000m 103m 1dm=0.1m=10-1m
1c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方法归纳
km
m mm μm nm
m dm cm mm
为了更准 确地认识周围 的世界,把握 事物的特点, 我们发明工具, 帮助我们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刻度尺
卷尺
三角尺
皮尺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
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单位
(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 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的一边要紧靠被 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了?为什么?想知道 原因吗?
停止沸腾的水,浇 上冷水后会怎样?
小“人”为什么会 随着音乐起舞?
放大镜一定放大吗?动手试试……
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不吹会掉,越吹越不掉!
采集圣火 神舟飞船
磁悬浮列车 风力发电
牛顿猜想:地球吸引 月球使它不能逃离的 力,跟吸引物体使它 落向地面的力,也许 是同一种力?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 气球上,气球能把杯子“吸” 住.这说明了什么?
通电的线圈放在磁场中 会转起来,为什么?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阅读和讨论: 伽利略在想什么?
观察→疑问→猜想→探究→证实→……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超载汽车压 坏了路面
乘倍数
大
小
除以倍数
4.国际单位制 我国过去采用“尺”; 交流不方便! 欧洲、美洲国家采用“英尺”.
在国际上为了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 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 S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估测不准确,不值得推广应用 B.人们经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很多,如尺、臂长、步长 C.任何测量都必须有个标准量作为衡量,否则无法比较 D.某人在测量中记录的数据为50,这一定是体重测量
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金属片的长度约为2.80cm~2.82cm D.1mm、2.80cm
知识点三 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1 h = 60 min 1 min =6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