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拖动第10章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关知识PPT教案

第11页/共34页
稀土永磁电机的研究和开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3)进入90年代,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特别是铝铁硼永磁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的改善和 价格的逐步降低,稀土永磁电机的研究开发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目前,稀土永磁电机的单台容量已经超 1000kW,我国己制成了110kW和250kW的永磁同步电动 机,其效率高达95%。德国制成的6相变频电源供电的 1095kW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与过去用的直流电动机相 比,体积减少到60%左右,总损耗降低了20%左右。
第4页/共34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包括微型特种电机,中小型电动机和大型 发电机在内的各类电机都可以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例如, 它可适用于汽车、仪表、钟表、计算机外围设备、航空 设备、音像设备等。特别“八五”期间,我国不少专业 研究单位和工矿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加速技术开发和全面实现产品国产化的主导思想基础上, 大力开展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驱动系统的实用性的应 用研究,取得了相应的开发性成果。随着国民经济和科 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电机产 品的性能和品种提出了许多的新的要求。从而也为电机 产品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纷纷开始进行高效率同步电动机 的研制,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0. 8kW 纺织专用永磁 同步电动机,效率高达91%。我国已批量生产数控机床用 的稀土永磁直流无刷电动机调速比高达l: 100000。在我 国,1990年生产的各类永磁微型特种电机近7000万台, 约占我国微特电机总产量的70%.
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体的磁能积比电磁铁高得多,其 磁能量密度已接近超导装置的水平。它的 主要用途是用于同步或无刷直流电机。将 磁体放入感应电机的转子内,其电机具有 很高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可作为同步电机 使用,也可以作为速度、转矩和效率可控 的直流无刷电机使用。现在许多型号的电 机,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用途。在工业先进 的国家,使用永磁体占20%左右,我们国家 刚刚起步,稀土永第磁7页/共电34页机的应用,主要取 决于磁体的价格。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是一种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对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机模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需要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包括电磁场方程、转矩方程等。
这些方程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者理论推导得到。
2. 控制算法: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需要采用适当的控制算法,如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电机模型和控制目标进行选择和优化。
3. 控制电路: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反馈电路、保护电路等。
这些电路需要根据电机的参数和控制算法进行设计和调试。
4. 系统集成: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包括硬件集成和软件集成。
硬件集成需要将各个电路模块进行连接和调试,软件集成需要将控制算法和电路模块进行编程和调试。
总之,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综合考虑电机模型、控制算法、控制电路和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Page 20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将三相绕组的电压方程转换为矢量方程。
dψ s us R si s dt
则
间相位。 另有
j r ψ ψ e 式中转子磁链矢量 f r为ψf在ABC轴系内的空 f ,θ
di s dψ f us R si s Ls dt dt
dψ f j r d j r ψfe e jr ψ f dt dt
Page 25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在正弦稳态下,可将定子电压的矢量方程式直接转换为
us R s I s js Ls I s js ψ f
R s I s js Ls I s js Lmf I f
R s I s js Ls I s E 0
Page 29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将定子磁动势矢量fs(is)对主极磁场的影响和作用称为电枢 反应, 正是由于电枢反应使气隙磁场发生畸变,促使了机电能量 转换,才产生了电磁转矩。 从电磁转矩公式得知,电枢反应的结果将决定于电枢反应 磁场的强弱和其与主极磁场的相对位置。 fs(is)除产生电枢反应磁场外,还产生电枢漏磁场,但此漏 磁场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不会影响电磁转矩的生成。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方程
Page 1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主要内容
1、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结构及物理模型
2、面装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方程 3、插入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方程
Page 2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1 转子结构及物理模型
永磁同步电动机是由电励磁发展来的。用永磁体代替电励 磁系统,省去了励磁绕组、集电环和电刷,其定子与电励 磁的三相同步电动机相同,故称为永磁同步电动机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 永磁同步电动机要求其在稳态运行时能够在相绕组中产生 正弦波感应电动势,所以其永磁励磁磁场在气隙中按正弦 波分布。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结构,按永磁体安装形式分为,面 装式、插入式和内装式三种。如图3-1~图3-3。永磁材料 一般是钕铁硼,也有用稀土钴的。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和特点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和特点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采用永磁体作为励磁源的同步电机。
它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其中定子绕组由三个互相位移120°的绕组组成,分别称为A相、B相和C相;转子上装有永磁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特点。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相对简单,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1. 定子:定子是固定不动的部分,由绕组和铁芯组成。
绕组由三个相互独立的绕组组成,分别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上。
绕组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星形或者三角形。
绕组中通有三相电流,分别为A相、B 相和C相。
绕组所产生的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相互作用,从而使电机运转。
2. 转子: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它由永磁体和铁芯组成。
永磁体中的永磁材料通常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NdFeB)或钴铁硼(SmCo)。
永磁体的磁场与定子绕组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从而驱动转子旋转。
铁芯的作用是导磁,增强磁场的作用效果。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许多优点,使其在工业和家庭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1. 高效率: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较高,通常可以达到90%以上。
这是因为永磁体提供了恒定的磁场,减少了能量损耗。
2. 高功率密度:由于永磁体的存在,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可以在较小的体积内提供较大的功率输出。
3. 高起动扭矩:由于永磁体的强磁场作用,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较高的起动扭矩,可以快速启动和加速。
4. 较宽的调速范围: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宽广的调速范围,可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进行调速。
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电流,可以实现不同转速的旋转。
5. 无需励磁:由于永磁体的存在,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需外部励磁源,简化了电机的结构和控制系统。
6. 较小的体积和重量:相比其他类型的电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更适合应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
7. 较低的噪音和振动:由于转子是由永磁体组成,没有电机的旋转部件,因此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时噪音和振动较小。
电机学 第四篇 同步电机

S U2 Fa
直轴去磁电枢反应 V轴
W2 V1
W轴
三、 时90的0 电枢反应
空载电动势 枢电流 I
E 0滞后电
900
Ff 与Fa之 间 夹
角 为 900
q轴 U轴
V2 W1
记Fa为Fad
d轴
Fa N
电枢反应性质:
Ff
U1
直轴助磁电枢反应 V轴
W2
S U2
V1
W轴
四、一般情况下的电枢反应
空 枢载电电流动势I角 E,超0 前电
六、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有: 1)额定电压:是指在正常运行时,按照制造厂的规定,
定子三相绕组上的线电压。电压的单位用V或kV表示。 2)额定电流:流过定子绕组的线电流 。 3)额定功率:是指在正常运行时,电机的输出功率 。
A:对于发电机而言:输出的是电功率。
PN 3UN IN cosN
(二)静止的交流整流励磁系统
同一轴上有三台交流发电机,即主发电机、交流主励磁机和交流副励磁机。副 励磁机的励磁电流开始时由外部直流电源提供,待电压建立起来后再转为自励(有 时采用永磁发电机)。副励磁机的输出电流经过静止晶闸管整流器整流后供给主励 磁机,而主励磁机的交流输出电流经过静止的三相桥式硅整流器整流后供给主发 电机的励磁绕组。
1
c c'
当E0=UN 时:
F
Ff0
Ks
Ff0 F
ac ab
dn dc
(K
s
1.1
~
1.25)
0
gd
电机运行于曲线刚好弯曲处: 1、充分利用材料; 2、不会过分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00 n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一种采用永磁体作为励磁源,通过三相交流电源提供电流的电机。
它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和较宽的速度范围等优点,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场的相互作用。
它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
其中,转子上的永磁体产生一个固定的磁场,而定子绕组通过三相电流产生旋转磁场。
当转子磁场与定子旋转磁场同步时,电动机就能产生转矩,并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中,磁场的产生是关键。
通过永磁体提供的磁场,可以使电动机达到更高的效率和输出功率。
与传统的感应电动机相比,永磁体的磁场更加稳定,不需要外部励磁源,因此具有更高的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
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控制转子磁场与定子旋转磁场的同步是关键。
通常采用位置传感器或传感器无反馈控制系统来实现同步控制。
通过监测转子位置或磁场位置,可以调整定子电流的相位和幅值,从而实现最佳的同步运行。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调速性能也非常优秀。
通过改变定子电流的相位和幅值,可以实现电机的调速。
同时,由于永磁体提供的磁场稳定,使得电机在高速运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调速性能。
除了以上的工作原理,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由于永磁体的存在,电机的起动转矩较大,能够满足各种工况下的要求。
其次,由于永磁体的磁场稳定性,电机的转矩波动较小,运行平稳。
此外,由于永磁体不需要外部励磁源,电机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以永磁体作为励磁源,通过控制转子磁场与定子旋转磁场的同步,实现了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宽速度范围的工作。
它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动机类型。
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 -回复

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回复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高效、可靠且精确的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和家庭电器等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并逐步回答相关问题。
1. 什么是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以永磁体为转子磁场源,通过三相交流输送的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磁场同步运转的电机。
与其他类型的电机相比,这种电机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等优点。
2. 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构造是什么样的?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通常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
转子部分由永磁体、轴、极套等组成,永磁体提供了产生磁场的能力。
定子部分由定子铁心、绕组、定子槽等组成,绕组通过电流产生旋转磁场。
定子和转子之间由一个空气间隙隔开。
3. 三相交流电流是如何产生旋转磁场的?三相交流电流通过定子绕组,由电源供应,产生的电流大小和频率可调节控制。
根据电机的设计,绕组中的三相电流以一定的相位角依次流过绕组,这导致在定子铁心中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也就是所谓的"旋转磁场"。
4. 转子的永磁体如何与旋转磁场同步运转?转子的永磁体由永磁材料制成,通常为稀土永磁材料,它的磁场强度较高。
当定子中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时,由于磁场的吸引和排斥,转子会自动对应地旋转起来,并保持与旋转磁场同步。
5. 转子旋转的速度与电源的频率有关吗?是的,转子旋转的速度与电源的频率直接相关。
根据电磁学原理,当电源频率固定时,转子旋转的速度也是固定的。
这是因为转子和定子磁场之间的吸引和排斥力会导致转子产生扭矩,使其转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机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调整电源频率来改变转子的旋转速度。
6. 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效率如何?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的特点。
这是因为它的永磁体提供了强大的磁场,减少了转子损耗。
此外,由于转子与旋转磁场同步运转,机械摩擦和电磁损耗也相对较低。
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

一、概述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领域的电动机,其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等优点。
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二、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1. 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2. 定子上布置有三组对称的绕组,相位角相互相差120度,通过三个外接电源输入相位相同但是相位差120°的交流电,产生一个与该交流电相位速度同步的旋转磁场。
3. 转子上有一组永磁体,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
三、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1. 三相交流电源提供了旋转磁场,使得转子上的永磁体受到作用力。
2. 转子上的永磁体受到旋转磁场的作用力,产生转矩,驱动机械装置工作。
3. 根据洛伦兹力的作用原理,当转子转动时,永磁体受到旋转磁场的作用力,产生转矩,这就是永磁同步电机产生动力的原理。
四、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1. 空载时,调节供电频率和电压等参数,使得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等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2. 负载时,通过改变电源提供的电压和频率,调节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
五、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线上的传动设备,如风机、泵、压缩机等。
2. 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空调、电动车等。
六、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设计、应用和维护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促进其在工业和家用领域的广泛应用。
七、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优势1. 高效性能: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产生恒定磁场,与旋转磁场同步工作,因此具有高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2. 高动态响应:由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是固定且稳定的,因此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和高动态性能,适用于需要频繁启动和变速的场合。
3. 高可靠性:永磁同步电机不需要外部激励,减少了绕组的损耗,使得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长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伺服系统,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载人飞船等; 家用电器,如高档洗衣机、变频空调、电动自行车等
类型:无刷永磁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电机。
图10.15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系统组成
结构特点:
定子绕组采用整距、集中绕组; 永磁体粘接至转子表面,呈隐极式结构;
上述结构特点决定了转子永磁体所产生的主磁场波形如图10.16所示。
U 2 U d U q U max
其中,U d U sin
U q U cos ,
2
2
2
(10-13)
。(参考图10.5)
忽略定子绕组电阻,并根据内置PMSM的相量图,则有:
U d E 0 x d I d U q x q I q
将上式以及 E0 1 f 代入式(10-13)得:
Tem / I a
图10.12 在 ( Tem / I a )最大的控制方式下,定子电枢电流分量与电磁转矩之间的关系曲线
(3)弱磁控制方案: 基速以上,内置PMSM运行在弱磁控制方式。由于其气隙较小 同步电抗大,因此其弱磁调速范围较表面永磁宽。
为了确保弱磁控制时电流控制有效,定子绕组的外加电压应满足下列条件:
分类:
按永磁体结构分类
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按定子绕组感应电势波形分类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梯形波永磁同步电动机(Brushless DC Motor, BLDC)
10.1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
Tem
mE 0 I a cos P mpE0 em I a cos mp f I a cos 1 1
(10-6)
图10.8 正弦波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相量图(当 0 时)
根据式(10-6)以及结构特点,得正弦波表面永磁PMSM的控制方案如下:
当 0 时,单位电枢电流所产生的电磁转矩也最大。因此, (基速)以下,正弦波表面永磁PMSM多采用 0 的控制方式,以 获得恒转矩性质的调速特性。 在额定转速(基速)以上,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可以工作在弱磁 调速范围内,但因 电枢反应以及同步电抗较小,弱磁调速范围较窄.
P1 m UIa cos m UIa cos ( ) m U( I q cos I d sin ) m[(E 0 ra I q x d I d ) I q ( x q I q ra I d ) I d ]
电磁功率: 输入功率: (10-7)
Pem P1 p cua P1 m Ia ra P1 m( I d I q )ra m[ E 0 I q I d I q ( x d x q )]
图10.1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组成框图
10.1.1 正弦波PMSM的基本运行原理
定子三相绕组采用正弦绕组; 由三相逆变器提供定子绕组的三相对称电流产生旋 转磁场,拖动永磁转子同步旋转; 定子绕组的通电频率以及由此产生的旋转磁场转速 取决于转子的实际位置和转速; 转子的实际位置和转速由光电式编码器或旋转变压 器获得;
I d 0 的控制方案;
最大 Tem / I a 的控制方案 ; 弱磁控制方案;
(1) I d 0 的控制方案:
此时,电磁转矩为:
Tem mpf I q
结论: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与表面永磁PMSM相同,正弦内置永磁 PMSM也可通过控制电枢电流的幅值调整电磁转矩,获得类似于直 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因此,自控式正弦波内置永磁PMSM也是一 种无刷直流电动机。
(10-2)
f 为转子永磁磁场在定子绕组内所匝链的磁链,且 E0 1 f 。 式中 , 1 p1 ;
对永磁同步电动机, f =常数。
鉴于上述特点,表面永磁PMSM基本运行在恒励磁状态,相应的 电动机运行在恒转矩区域,其弱磁调速范围很小。
2. 正弦波内置永磁PMSM
图10.4 内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f Ld
则根据上式绘出交、直轴电流的关系曲线如图10.13
图10.13 在外加电压约束条件下弱磁控制时 I d 与
I q之间的关系曲线
由图可见,随着转速的增加,椭圆将收缩。
10.1.5 正弦波PMSM调速系统的组成
图10.14 一种典型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框图
10.2 无刷永磁直流电动机建模与分析
2
2
2
电磁转矩:
Tem
Pem m p[ f I q ( Ld Lq ) I d I q ] 1 m p[ f I a cos ( Ld Lq ) I d I q ]
(10-8)
Ld Lq ,得内置永磁PMSM的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案如下: 根据式(10-8)和结构特点:
起动过程中的各种电磁转矩:
异步起动转矩 Tem 单轴转矩 Tem T 发电制动转矩 em (由转子永磁体与其在定子绕组中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 产生)
10.1.4 正弦波PMSM的控制
1、正弦波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
根据相量图10.3,可得:
输入功率:
电磁功率: 电磁转矩:
P 1 mUIa cos mIa ( E0 cos ra I a )
(2)最大 Tem / I a 的控制方案:
推导过程如下:
为了获得最大(Tem / I a )的控制准则,首先将电磁转矩与电枢电流归一化。 选电磁转矩的基值为: 其中,电流的基值定义为:
TemB mp f I aB
I aB f Lq Ld If Laf Lq Ld
(10-9)
Ld Lq Ls 。 气隙均匀,呈现隐极式同步电机的特点,即:
E r I U 0 a a jxt I a
B、电压平衡方程式与相量图
(10-1)
图10.3 正弦波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时空相量图
C、矩角特性:
Tem mE0U mpE0U sin sin xt 1 xt1 mp f U xt sin
上述结论的解释:
弱磁升速过程中的约束条件: (1)外加电压保持不变, (2)定子绕组电流维持额定值
图10.10 基速以上弱磁控制时的转矩-转速曲线 图10.9 正弦波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相量图 (弱磁控制时)Βιβλιοθήκη 2、正弦波内置永磁PMSM
根据相量图10.5,得内置永磁PMSM电磁转矩的另一种表达式, 过程如下:
由此绘出恒转矩条件下直轴定子电流分量与交轴定子电流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0.11所示。
图10.11 (
图10.11 (
Tem / I a)最大时的轨迹曲线
根据图10.11便可绘出在确保最大 Tem / I a 准则下, I d 与 I q 电磁转矩 之间的关系曲 线如图10.12所示 ,并由此确定控制策略。
Ld Lq 。
B、电压平衡方程式与相量图
E r I jx I jx I U 0 a a d d q q
(10-3)
图10.5 正弦波内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时空相量图
C、矩角特性
Tem
m E0U 1 m U2 1 1 sin ( ) sin 2 x d 1 2 1 x q x d m pE0U 1 m pU2 1 1 sin ( ) sin 2 x d 1 2 1 xq xd m p f U xd 1 m pU2 1 1 sin ( ) sin 2 2 1 xq xd
(10-10)
将式(10-9)、(10-10)代入式(10-8)得: Iq T I Iq * Tem em d TemB I aB I aB I aB 即:
* * * Tem Iq (1 I d )
(10-11) (10-12)
* * I 式中, q I q / I aB,I d I d / I aB 。
正弦波PMSM属于自控式、无刷结构同步电动机
10.1.2 正弦波PMSM的结构特点与矩角特性
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1. 正弦波表面永磁PMSM
图10.2 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
A、表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特点:
永磁体粘接到转子铁心表面,转子转速低; 有效气隙较大,则同步电抗小,电枢反应小;
xd xq
2. 正弦波内置永磁PMSM
A、内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特点:
永磁体被牢牢地镶嵌在转子铁心内部,适用于高速运行场合 ; 有效气隙较小,d 轴和q 轴的同步电抗均较大,电枢反应磁势较 大,从而存在相当大的弱磁空间; 直轴的有效气隙比交轴的大(一般直轴的有效气隙是交轴的几 倍),因此,直轴同步电抗小于交轴同步电抗,即:xd xq 或
图10.16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主磁场磁密波形图
当转子以恒定转速旋转时,三相定子绕组所感应的相电势波形及电流波形如图10.17所示。
图10.17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定子绕组感应的相电势和电流波形
10.2.1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运行原理
1.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引入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的回顾:
第10章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的建模与分析
内容简介:
涉及下列两类永磁同步电动机基本运行原理、电磁过程、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 梯形波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优缺点:
功率密度高 转子的转动惯量小 运行效率高 转轴上无滑环和电刷
转子励磁无法灵活控制 永磁体存在失磁现象 转子磁势受环境温度影响 滞后定子功率因数
着重考虑下列两个问题:
电刷与机械式换向器的真正作用; 定子侧直流电枢磁势 Fa 和转子侧电枢反应磁 势 Ff 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