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类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参考文档】植物保护开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5页)

【参考文档】植物保护开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植物保护开题报告篇一:植物保护开题报告范本篇二:园林植物类开题报告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345篇三:开题报告-范本香椿叶内生细菌分离方法的初探(开题报告)1 立题依据1.1 项目研究的意义香椿又叫香椿芽、香椿头、香椿尖,被称为“树上蔬菜”。

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民间食用香椿,据说从汉代起就开始了。

香椿的吃法也很多,可炒食、腌制,也可作调味用,如小炒香椿芽、凉拌香椿芽、香椿芽拌冷面等等,都别有风味。

此外,香椿中还富含维生素C、优质蛋白质和磷、铁等矿物质,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香椿树内生细菌及其与生理活性物质关系的研究报道。

为了能较全面客观的研究香椿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获得更多的香椿树内生细菌资源。

因此,本研究以香椿叶为研究材料,探讨香椿叶表面灭菌的最佳条件,以及8种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基对香椿叶内生细菌的分离效果。

本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合适的表面灭菌条件及培养基分离香椿叶内生细菌提供参考以及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抗香椿树病虫害的菌株质及为香椿树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关于内生细菌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内生细菌的有益生物学作用,及内生细菌与寄主植物互作的生态学研究。

植物内生细菌由于其与寄主植物具良好的亲合能力,可系统的分布于植物细胞间隙或细胞内,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并受到植物组织的保护,可避免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相对于植物附生细菌更易发挥生防作用。

因此,内生细菌的应用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对内生菌的不断研究, 学者们在甘蔗的根、茎、叶内发现存在有大量的新型内生固氮菌重氮营养醋杆菌,这种内生菌具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 强的抗酸能力,能在高糖环境中生长和保持高效的固氮活性并与甘蔗建立联合固氮作用。

12种园林植物耐荫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12种园林植物耐荫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12种园林植物耐荫性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绿化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耐荫性是影响园林植物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在城市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密集楼房较多的地方,植物很容易被遮挡阳光而失去其生长能力,这就需要选择一些耐荫的植物进行绿化。

因此,研究园林植物耐荫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12种常见的园林植物,利用田间调查、实验室分析等方法,研究它们的耐荫性能力,并对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土壤质地和肥料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如下方法:(1)田间调查法:对选取的12种园林植物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其耐荫性能力和适应性情况,记录下植株高度、直径、枝干数、叶片颜色等指标。

(2)实验室分析法:采用半自然控制室,对选取的植物进行控制荫度处理,探究不同荫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数据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对应的图表,对12种植物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4. 研究预期成果:(1)鉴定出12种园林植物的耐荫性能力和适应性情况。

(2)分析出适宜各种园林植物生长的荫度和环境因素,并总结出相应的绿化技术措施。

(3)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5. 研究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确定研究题目、编制开题报告、设计研究方案。

(2)中期实施:完成田间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记录实验数据。

(3)后期论文撰写: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6. 研究经费预算:本研究所需经费约为20000元。

主要包括实验费用、材料购买费、差旅费和论文印刷费等。

论文园林树木学开题报告

论文园林树木学开题报告
论文主要对唐山市行道树运用最广泛的槐树、白蜡、法桐、柳树和杨树等树种进行详细解析和阐述。
2、研究内容及方案(包括研究目标、论文提纲、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完成论文需具备的条件以及参考文献等)特征进行解析和研究,再结合当地气候及需要对行道树的特性详细阐述。
8.陈植《观赏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9.蒋永明,翁智林《园林绿化树种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任步钧《北方园林观赏植物图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1.闫秀英,付雪松《城市道路行道树树种规划的探讨》吉林林业科技
12.王九龄《选择树种》中国林业出版社
13.吕正华,马青《街道景观环境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2.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
3.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4.苏雪痕《建筑内外植物识景作用》中国园林出版社
5.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清华大学出版社
2.2、论文提纲
一、行道树的研究背景
二、行道树的种类、习性和特征
三、当地气候对行道树的影响
四、行道树的规划选择
五、城市行道树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2.3、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通过对城市行道树的规划可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仅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更重要的是在享受美丽的同时为我们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噪音的减轻。这使得我们既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又可以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终 稿:2015年9月20日至2015年10月15日
实践活动:2015年6月28日至2015年10月15日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打造城市绿化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城市园林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植物的配置与造景手法不合理,导致园林景观不够优美、不够适宜观赏等。

因此,对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项目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园林植物的分类与特性:对常见的园林植物进行分类、特性分析,为园林植物的配置和搭配提供理论基础。

2. 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根据不同的园林风格和植物特性,提出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3. 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根据园林植物的形态、色彩、光线等特点,结合人工处理手法,探究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和技术。

4.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实践案例:通过对一些国内外园林景观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优秀的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手法。

本项目旨在建立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手法体系,开展实践案例研究,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项目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结合专家访谈和专业论证,分以下步骤展开:1. 文献调研:对国内外有关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经验。

2.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园林景观进行分析和探究,总结其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造景手法。

3. 实地调查:选择具有不同特点的城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和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了解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造景实践情况。

4. 专家访谈和专业论证:采取专业访谈和论证的方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和评估,为研究结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项目研究的预期结果如下:1. 建立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的理论体系,提出适用于不同园林风格和植物特性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2. 结合实践案例,总结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具体技术和效果,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江南地区的古典园林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园林景观深受游客喜爱。

古典园林植物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园林景观的形成和美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配置方面,古典园林采用了诸如“吐绿吐花”“变幻有序”“引景入幽”等手法,通过巧妙地安排植物,使游人在园林中感受到宁静、和谐、自然的美好氛围。

然而,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等因素,一些传统的古典园林植物逐渐稀少,植物配置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探究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策略、生长状况及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并为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本论文选取江南地区经典古典园林,通过对植物配置方案的生态学分析,探究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基础和内在规律,为今后的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参考和指导,保护江南古典园林植被资源和人类文化遗产。

二、研究内容1.分析江南地区经典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探究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

2.选取经典古典园林的代表性植物种类,分析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适应策略和生长状况,揭示其适应性和生态价值。

3.分析古典园林植物的空间配置方式和对园林景观的影响,探究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景观规划理念和实践经验。

4.探讨当今江南地区古典园林植物配置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收集相关古典园林的历史资料、植物资源及相关研究文献,加深对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了解,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2.实地调查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古典园林,测量样地环境参数,研究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生长状况,分析植物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系统综合分析法:将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的资料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建立植物空间配置模型和景观适宜性评估模型。

四、论文结构1.绪论: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园林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园林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园林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园林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园林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XX市国庆盛花花坛植物的选择――以金盏菊为例姓名李XX班级园林12347班1.课题的意义早春花卉的生产技术和花期控制。

2.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1、了解XX地区的植物生产环境,挑选适应XX地区生长的植物2、植物选择,考虑植物的花期长短、病虫害、花卉的生长特性、生态特性、观赏与应用等因素XX地区国庆盛花花坛设计中我选择的植物是彩叶草。

3、植物图案及色彩设计,考虑呈现的效果是否与主题相配图案设计是由几何图形或者是几何图形的组合组成,花坛的大小适度。

色彩设计:盛花花坛表现的主题是花卉群体的色彩美,因此在色彩设计上要精心选择不同不同花色的花卉巧妙的搭配。

一般要求鲜明、艳丽。

如果有台座,花坛色彩还要与台座的颜色相协调。

3.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步骤等1、方法:上网找资料、图书馆找资料、请教老师、还有去参观XX的盛花花坛2、步骤:a、先确定主题b、找和关于XX地区盛花花坛设计的资料c、进行整理d、设计大致流程e、进行细节的审核f、拟定方案设计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4.阶段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11月24日-11月30日):资料收集阶段,主要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开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11月30日-12月12日):设计阶段,根据资料与实地考察结果进行设计。

第三阶段(12月12日-12月20日):完成阶段,将设计阶段完成并进行审核。

第四阶段(12月20日-12月31日):毕业设计文本编写与修订,并完成答辩工作。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相关阅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2.项目研究背景: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园林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一:园林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开题报告内容要求: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研究动态、见解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1)选题的理论意义一般边坡绿化按其实质可分为土质边坡绿化和石质边坡绿化,其实质意义是非常明显,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就土质边坡绿化来说,边坡绿化对道路路基的保护作用和美化效果尤其突出。

坡面防护方法大致可分为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植物防护方法就是栽植草木等植被进行坡面防护,又被称为生物防护方法;工程防护方法包括构造物、挡土墙栅栏、锚固、喷浆等传统工程防护方式。

而道路边坡绿化一般大体分为施工和后期养护两阶段。

即施工工程和养护工程。

边坡绿化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改善环境、减少噪声、舒适行旅、诱导汽车行驶;边坡绿化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净化空气;边坡绿化也是防风、防沙、防雪、防水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2)选题的实际意义通过对水东路的边坡绿化具体实例分析,展现贵州省贵阳市的林城城市的绿化特色。

边坡绿化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车行驶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等都有重大意义。

因此对边坡绿化工程的发展和建设,将提高和影响贵州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一个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高度和整体形象的重要标志,更是发展中的林城贵阳环城林带的的宣传标志。

研究动态、见解研究动态国际上有关道路防护与加固技术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是广大道路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自20实际90年代以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已成为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热点和重点,其中高速公路的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

公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

公路运营后,路体分割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产生了噪音﹑汽车尾气等。

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逐渐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速公路的环境建设和绿化被重新认识和加以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和公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道路的建设和绿化更是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

【参考文档】植物保护开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5页)

【参考文档】植物保护开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植物保护开题报告篇一:植物保护开题报告范本篇二:园林植物类开题报告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345篇三:开题报告-范本香椿叶内生细菌分离方法的初探(开题报告)1 立题依据1.1 项目研究的意义香椿又叫香椿芽、香椿头、香椿尖,被称为“树上蔬菜”。

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民间食用香椿,据说从汉代起就开始了。

香椿的吃法也很多,可炒食、腌制,也可作调味用,如小炒香椿芽、凉拌香椿芽、香椿芽拌冷面等等,都别有风味。

此外,香椿中还富含维生素C、优质蛋白质和磷、铁等矿物质,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香椿树内生细菌及其与生理活性物质关系的研究报道。

为了能较全面客观的研究香椿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获得更多的香椿树内生细菌资源。

因此,本研究以香椿叶为研究材料,探讨香椿叶表面灭菌的最佳条件,以及8种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基对香椿叶内生细菌的分离效果。

本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合适的表面灭菌条件及培养基分离香椿叶内生细菌提供参考以及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抗香椿树病虫害的菌株质及为香椿树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关于内生细菌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内生细菌的有益生物学作用,及内生细菌与寄主植物互作的生态学研究。

植物内生细菌由于其与寄主植物具良好的亲合能力,可系统的分布于植物细胞间隙或细胞内,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并受到植物组织的保护,可避免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相对于植物附生细菌更易发挥生防作用。

因此,内生细菌的应用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对内生菌的不断研究, 学者们在甘蔗的根、茎、叶内发现存在有大量的新型内生固氮菌重氮营养醋杆菌,这种内生菌具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 强的抗酸能力,能在高糖环境中生长和保持高效的固氮活性并与甘蔗建立联合固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分析实验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判定红椿对N、P、K的吸收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会有怎样的变化。
3.3分析实验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判定红椿体内酶的活性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会有怎样的变化。
4 实验材料
盆栽试验设置在温江校区苗圃内。
以温江本地土作为供试土壤。
在四川省洪雅市种苗站选取生长环境相同、生活能力强、无病虫害且植株大小和成熟度相近的一年生红椿种苗100株(株高约30cm、地径约8 cm)作为供试植物。
红椿多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我国主要则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湖南、贵州、福建、重庆以及四川盆周山区。垂直分布于海拔300m一2 260m,通常多生于海拔300In一800 m的低山缓谷地阔叶林中。
Pb用途广泛,但人们对其不合理的利用,致使Pb污染和Pb中毒事件频发。Pb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威胁动植物生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3,4]。因此,缓解Pb污染的危害,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刻不容缓。Pb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过量的Pb进入土壤后会产生明显的毒害效应,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5,6],但仍有一些植物能在较高的Pb浓度环境中生长[7],能对Pb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廉、安全无污染、美化环境等优点并逐渐成为Pb污染修复的主要手段,目前对该类植物研究集中在草本植物与农作物,其具有生长周期短、容易栽培等优点,但普遍存在生物量低、生长缓慢等缺点[8],而乡土木本树种则具有生物量高、适应本地环境能力强等优点,且可能具有Pb污染修复的潜在能力[9]。植物修复技术已成为遏止这种趋势的关键力量,而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量大、抗逆能力高、繁殖容易的潜在速生乡土树种已经成为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10,11]。红椿(Toona ciliata Roem)作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珍贵速生用材树种,目前陷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对其研究仅有零星报道,如关于其天然居群的遗传结构、体内化学成分分析等研究[12,13]。红椿可能对Pb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和积累能力,且不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为此本文研究Pb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四川乡土树种红椿对重金属的耐性以及植物修复技术提供依据。
[9]施翔,陈益泰,王树凤等. 3种木本植物在铅锌和铜矿砂中的生长及对重金属的吸收[J].生态学报, 2011, 31(7): 1818-1826.
[10]田如男,袁安全,薛建辉. 4种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幼苗抗铅胁迫能力的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9(6): 81-84.
1.2.2Pb胁迫对乔木生理特性的影响
Pb处理显著抑制乔木的根系伸长,乔木根系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均受到Pb的显著抑制。乔木的根系活力均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Pm)含量均先增加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一定程度内均降低,只是变化的幅度和进程不同[16]。可导致乔木叶片中chla、chl及叶绿素a/b值的显著下降。使叶片产生光抑制现象[17]。
6论文进度安排
2013年4月前期准备
2013年6月完成实验
2013年7月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2013年8月撰写毕业论文
2013年9月修改论文、定稿
2013年12月毕业答辩
7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主编.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第l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42-669.
[7]陈红琳,张世熔,李婷等.汉源铅锌矿区植物对Pb和Zn的积累及耐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2): 505-509.
[8]李月芳,刘领,陈欣,等.模拟铅胁迫下玉米不同基因型生长与铅积累及各器官间分配规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12):2260-2267.
[14]康丽娜,吴福忠,何振华,徐振锋,刘洋,杨万勤,杨玉莲.Pb胁迫对欧美杂交杨(Populusdeltoides×Populusnigra)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Pb富集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3):484-490
[15]胡方洁,张健,杨万勤,吴福忠,刘洋,刘凯,闫邦国,黄旭.Pb胁迫对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生长发育及Pb富集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2):284-291
[4]Sinhal V K, Srivastava A, Singh V P. EDTA and citric acid mediatedphytoextraction of Zn, Cu, Pb and Cd through marigold(Tagetes erect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2010, 31:255-259.
2.3不同浓度Pb胁迫对红椿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温江本地土上生长的一年生红椿实生苗暴露在不同浓度Pb胁迫(0、50、200mg . Kg-1和800mg . Kg-1)条件下的红椿体内的酶的活性。
3预期目标
3.1分析实验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判定红椿的光合色素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会有怎样的变化。
1.2.3园林植物对Pb的富集及修复
Pb胁迫园林植物,植物地下部Pb含量大于地上部,即根>叶或根>茎>叶;且植物不同部位Pb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不同程度的增高,且根系Pb含量增大幅度均比地上部(叶片或茎)大,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Pb含量比值及Pb在植物体内的迁移率均较低[18]。
2研究内容
2.1不同浓度Pb胁迫对红椿光合色素的影响
1.2文献综述
Pb污染土壤后,乔木各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表现出随Pb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Pb胁迫条件下乔木生物量分配格局在钙质紫色土表现为茎>粗根>叶>细根。相同浓度Pb处理条件下,单株乔木总生物量均表现为钙质紫色土大于酸眭紫色土[14]。随Pb浓度增乔木叶片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叶长和叶面积均减小;Pb胁迫使得乔木根茎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还加大其叶的凋落程度,同时整株生物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大呈极显著降低趋势[15]。
[11]贾中民,魏虹,孙晓灿,等.秋华柳和枫杨幼苗对镉的积累和耐受性[J].生态学报, 2011, 31(1): 107-114.
[12]刘军,陈益泰,孙宗修,等.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天然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J].林业科学, 2008, 44(6): 45-52.
[13]卢海啸,李家洲,莫花浓,等.红楝子枝叶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9, 32(10): 1539-1542.
5.5测定相关实验数据
在进行Pb胁迫处理后,以空白作对照,各处理和对照均设置4个重复,以后每周补充适量的处理液,在第2个月后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17]。
5.6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excel2007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出相应的图表,直观地表现出不同组红椿在各项指标上的差异,利于分析。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注:1.选题类型: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应用型、调研型;
2.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校级项目、自选项目;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Pb胁迫对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生长发育的影响
选题类型
应用基础
课题来源
自选项目
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专业
园林
指导教师
宋会兴
职称
副教授
姓名
方骄
年级
2010级
学号
1立题依据
1.1研究对象概况
红椿(Toona ciliata Roem)为楝科(Meliaceae)香椿属落叶或半落叶乔木,又名香椿、猪椿、春阳树、椿甜树、春菜树、椿芽树、白椿、香树。红椿是我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渐危种[1]。红椿又名红楝子,是名贵的用材树种,分布虽较广,但很零星。红椿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珍贵速生用材树种。《中国植物红皮书》(1991年)将毛红椿列为国家第一批二级保护濒危物种[2]。
5.2土壤样品的处理
土壤样品采回后经自然风干、磨碎、过筛、混匀,测定土壤背景值。土壤堆积50 d后装盆(上口径37 cm,下口径25 cm,高27 cm,试验前用0.1 % KMnO4溶液对盆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后用清水洗净),每盆装干土15 kg,再施入7 g混合肥(N∶P∶K=3∶1∶1)作基肥保证土壤养分供应,同时放上盆垫。
[3]Kambhampati M S, Begonia G B, Begonia M F T, et al. Phytoremediation of a lead-contaminated soil using morning glory(Ipomoea iacunosa):Effects of a synthetic chelate[J].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3, 71 (2): 379-386.
5.3红椿苗的上盆和管理
在红椿萌动前,选取长势一致且健康的种苗上盆,每盆种植1株。为保证苗木的存活,剪掉一部分叶片,去除顶端并将切口用透明塑料带包扎以减少蒸腾作用带来的水分蒸发。之后,对所有供试植株进行统一灌溉、除草、防虫、防病等管理。
5.4Pb胁迫处理红椿
将优级纯的Pb(NO3)2与去离子水配制成约250 mL母液,然后稀释成相应的处理浓度分别缓慢均匀施入盆内。
5实验方案
5.1Pb胁迫梯度的设置
为了解红椿在不同浓度Pb胁迫下的生长适应特征,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西南地区重金属污染概况,设置4个Pb胁迫梯度:(CK)0 mg · kg-1、(T1)50mg · kg-1、(T2)200mg · kg-1、(T3)800mg · kg-1,均为干土,以Pb计。每种梯度各20盆,共计100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