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通20春华师《数据库系统原理》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解题通20春华师《数据库系统原理》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解题通20春华师《数据库系统原理》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20春华师《数据库系统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共15题,30分

1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2

从关系中挑选出指定的属性组成新关系的运算称为( )。

?A选择运算

?B投影运算

?C联接运算

?D交运算

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3

在创建表的约束条件中,主键强制表中的()

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4

下列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是()

我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5

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我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6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 )。

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7

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和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8

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10

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11

关于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后答案 第九章

9.1 名词解释 (1)OODBS:是指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它既具数据库管理的基本功能,又能支持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2)ORDBS:基于对象关系数据模型的DBS称为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S)。 (3)平面关系模型:传统的关系模型称为“平面关系模型”,它要求关系模式具有第一范式(1NF)性质,关系具有规范化的结构。也就是规定属性值是不可分解的,即不允许属性值具有复合结构(元组或关系)。 (4)嵌套关系模型:是从平面关系模型发展而成的。它允许关系的属性值又可以是一个关系,而且可以出现多次嵌套。嵌套关系突破了1NF的定义框架,是“非1NF关系”。 (5)复合对象模型:在嵌套关系模型上进一步放宽要求。在关系定义上,集合与元组不再有交替出现的严格限制,此时的关系中,属性类型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结构类型(元组类型)或集体类型(即关系类型)。 (6)数据的泛化/细化:是对概念之间联系进行抽象的一种方法。当在较低层上的抽象表达了 与之联系的较高层上抽象的特殊情况时,就称较高层上抽象是较低层上抽象的"泛化",而较低层上抽象是较高层上抽象的"细化"。 (7)对象关系模型:在传统关系数据基础上,提供元组、数组、集合等更为丰富的数据类型及处理新数据类型操作的能力而形成的数据模型。(注:传统关系模型只支持字符、数值、字串,布尔值等等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处理功能) (8)类型级继承性:当继承性发生在类型级时,子类型继承了超类型的属性。也就是说,超类型所具有的属性,在子类上也具有。 (9)表级继承性:继承性也可发生在表级,(就是元组集合上发生继承),子表继承超表全部属性,超表中每个元组最多可以与子表中一个元组对应,而子表中的每个元组在超表中恰有一个元组对应,并在继承的属性值上具有相同的值。 (10)引用类型:数据类型可以嵌套定义,在嵌套引用时,不是引用对象本身,而是个用对象标识符(即指针),这种指针被称为引用类型。 (11)对象:客观世界中的实体经过抽象称为问题空间中的对象,它是对一组信息及其操作的描述。 (12)类:是具有相同的变量名和类型、相同的消息和使用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13)单重继承性:一个子类继承某一个超类的结构和特性,称为单重继承性。 (14)多重继承性:一个子类继承多个超类的结构和特性,称为多重继承性。 (15)对象标识:在面向对象语言中,对象标识是一个指针一级的概念,在对象创建的瞬间,由系统赋给每个对象一个“标识”,即系统内的一个唯一的指针,在对象生存期内,这个标识不可改变。 (16)对象包含:不同类的对象之间存在的包含关系称为对象包含。包含是一种“一部分”(is part of)的联系。 (17)类继承层次图:表示类继承关系的图,由超类名、子类名和一组线条自上而下有序的表示。(18)类包含层次图:表示对象包含关系的图,由一些具有包含关系的对象和线条自上而下表示(下方的对象为其连线所指上方对象的一部分)。 (19)持久数据:是指创建这些数据的程序运行终止后数据依然存在于系统之中。数据库中的关系就是持久数据。 (20)持久对象:程序运行结束后,被保留下来的对象称为持久对象。 (21)持久指针:持久指针可看作是数据库中指向对象的指针。持久化指针不像内存中的指针,它在程序执行后及数据重组后仍保持有效。 (22)持久化C++系统: 基于C++的持久化扩充的OODBS。

物权法对财产归属和支配的意义

物权法对财产归属和支配的意义 班级:法学4班姓名:朱明倩学号:2220153101 物权法第二条规定: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所以说,物权法调整的是民事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 物的归属关系,是指特定的物质资料归特定民事主体所有的财产关系。而明确物的归属,定分止争是物权法的主要作用之一。明晰产权、物有所属是物权法的核心。人要依靠财产才能生活,而财产有限、人类却繁衍不止,所以就需要确定财产的归属,以防止对财产的争夺、侵占。物权法就是一部确认财产归属以及如何利用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如果没有物权法,人们的财产权利关系就不明确,社会生活中有关财产的许多行为就无所适从,审判实践中有关财产的许多纠纷处理也无法可依。法律规定和调整物的归属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构成物权法的重要制度—所有权制度。 物的利用关系是指物的所有人基于其意思,将其物交他人有限利用而发生的财产关系。物的利用关系,也是现今人类社会重要的财产关系,直接涉及无尽其用、充分发挥物质财富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因此,调整物的利用关系也是物权法的另一重要任务。物权法调整物的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构成物权法的另一重要制度—他物权制度。 物权法实行物权法定的原则,即物权的类型,各类物权的内容及创设的方式均有法律规定,禁止任何人创设法律没有规定的物权和不按法律有关物权的内容及创设方式的规定创设法律已作规定的物权。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任意创设物权的自由,但是,却有利于物权的支配性和绝对性的实现。物权实行一物一权原则,即同一个物上只能成立一个所有权,明确了物的最终归属,确立物的所有人对物进行全面支配的地位。物权也实行公示公信原则,公示原则是指以公开登记或交付的方式表现物权变动的事实以使公众知晓的原则,公信原则是指当事人在物权变动时依法进行了公示,法律即确认该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实行公示公信原则,有利于维护物的占有秩序,确保交易的安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数据:数据用于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数据的特征;○1数据有“型”与“值”之分;○2数据受数据类型与取值范围的约束;○3数据有定性表示与定量之分;○4数据应具有载体与多种表现形式。 3、(1)数据管理的功能: ○1组织与保存数据功能,即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的被保存; ○2数据维护功能,即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与删除失效数据的操作; ○3数据查询与数据统计功能,即快速的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4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控制功能,即能保护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 (2)数据管理的目标:收集完整的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按数据结构合理科学的组织并保存数据;为各种使用快速地提供需要的数据,并保护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 4、(1)数据库:就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与技术,她就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与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的特点:○1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整体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要保持自身完整的数据结构;○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5、(1)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就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与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操作的功能。 (2)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就是数据存储、数据操作与数据控制功能。其数据存储与数据操作就是: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指未说明库中的数据情况而进行的建立数据库结构的操作;数据库建立功能,指大批数据录入到数据库的操作,它使得库中含有需要保护的数据记录;数据库维护功能,指对数据的插入、删除与修改操纵,其操作做能满足库中信息变化或更新的需求;数据库查询与统计功能,指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为实际应用提供需要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控制功能为:数据安全性控制功能,即为了保证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可靠,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库泄露与破坏,也就就是避免数据被人偷瞧、篡改或破坏;数据库完整性控制功能,指为了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正确、有效与相容,防止不合语意的错误数据被输入或输出。 14、(1)数据库系统的软件由几部分组成?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中包括操作系统(O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语言系统、应用程序软件与用户数据库。 (2)作用:①操作系统或汉字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就是所有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在数据库系统中它起着支持DBMS及主语言系统工作的作用。如果管理的信息中有汉字,则需要中文操作系统的支持,以提供汉字的输入、输出方法与汉字信息的处理方法。②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主语言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为定义、建立、维护、使用及控制数据库而提供的有关数据管理的系统软件。主语言系统就是为应用程序提供的诸如程序控制、数据输入输出、功能函数、图形处理、计算方法等数据处理功能的系统软件。③应用开发工具软件:应用开发工具就是DBMS系统为应用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提供的高效率、多功能的应用生成器、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等各种软件工具.如报表生成器、表单生成器、查询与视图设计器等,它们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帮助。④应用系统及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为特定的应用环境建立的数据库、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及编写的文档资料,它们就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维护、查询、管理与处理操作。(3)关系:

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下)

第一篇机电

提升机司机 一、一般规定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以下提升机司机的运行操作: 1. 地面主、副井TKD提升机司机。 2. 凿井和矸石山用提升机司机。 3. 直径1. 6m及以上其他提升机司机。 第2条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第3条司机应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特征、工作原理以及供电系统、信号联系方式。 第4条生产和凿井用主要提升机必须配有正、副司机,每班不得少于2人。 第5条司机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以及有关的其他制度,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6条将工具、备品摆放整齐;认真填写各种记录。 二、操作前的准备 第7条司机接班后应做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要求做到: 1. 各紧固螺栓不得松动,联接件应齐全、牢固。 2. 减速器的温度、声音无异常,联轴器间隙应符合规定,防护罩应可靠。 3. 轴承润滑油油质清洁,油量适当,油环转动灵活、平稳;强

迫润滑系统的泵站、管路完好可靠。 4. 备种保护装置及电气闭锁必须完整可靠;声光和謦铃都必须灵敏可靠。 5. 离含器油缸和盘式制动器不得漏油。 6. 各种仪表指示应准确。 7、信号系统应正常。 8、检查钢丝绳的排列情况及衬板、绳槽的磨损情况。 9、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并向当班领导汇报,经处理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常开车。 三、操作 第8条司机应熟悉各种信号,操作时必须严格按信号执行: 1. 司机不得无信号动车。 2. 当司机所收信号不清楚或有疑问时,应立即用电话与信号工联系,要求重发信号,再进行操作。 3. 司机接到信号因故未能及时执行时,应通知信号工,申请原信号作废,重发信号,再进行操作。 4. 罐笼(箕斗)在井口停车位置,若因故需要动车时,应与信号工联系,按信号执行。 5. 罐笼(箕斗)在井筒内,通知信号工,经信号工同意后,完毕后,再通知信号工。 第9条进行特殊吊运时,其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使用罐笼运送硝化甘油类炸药或雷管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2019年二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超级口诀)

2019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背记口诀 (1)实施阶段——色色施工用钱保——设设施工用前保 1)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项目的目标控制 2)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 3)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该项目的项目管理的核心 4)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 (2)项目不同参与方——夜色施工总承包——业设施供总承包 (3)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盖不严、进瓶子——概部案进平指 (4)项目经理的权力——组织项目班子、以代表身份处理外部关系、受托签署有关合同、 指挥项目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项目资源、选择作业队伍、合理经济分配——班配配对紫外线——班配配队指外签 (5)项目经理的职责——目标责任书规定;编实施规划进行系统管理;资源动态管理;建专 业管理体系;授权利益分配;收集工程资料、准备结算资料、参与竣工验收;接受审计、解体善后;协助检查、评奖申报——话动专利输、收审年后报、简洁——划动专利书、收审验后报、检结 (6)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风险控制——十瓶应控——识评应控 1)风险识别——收集信息、确定因素、编制报告 2)风险评估——分析概率、分析损失量、确定等级 3)风险响应——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组合;投保是转移、中标弃权为减轻! 4)风险控制——监控预警 (7)成本管理环节——预计控算分考 (8)施工成本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竖子笑《鸿门宴》——数质效 (9)施工成本控制——目标是成本计划、合同文件;动态资料是进度报告、工程变更与索赔 资料 (10)施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预算成本及类似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 ——分析是关键、纠偏是核心 (11)偏差分析方法——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横格线 (12)成本分析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比比因差 (13)进度控制步骤——目标分析和论证、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检 查、采取纠偏措施、调整进度计划——木鸡跟九条——目进跟纠调 (14)总进度纲要——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总进度规划、子系统进度规划、里程碑事件 的进度目标、总进度计划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许规规、杯调错——署规规、 (15) 8)多次调整无法实现、报告项目决策者 ——调狗狗、马积极 (16) ——观模信风网

数据库系统原理(含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自测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B】A.外模式B.内模式 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 2.在下面给出的内容中,不属于DBA职责的是【A】A.定义概念模式B.修改模式结构 C.编写应用程序D.编写完整行规则 3.用户涉及的逻辑结构用描述【C】A.模式B.存储模式 C.概念模型D.逻辑模式 4.数据库在磁盘上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A.DB B.文件 C.二维表 D.系统目录 5.在DBS中,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一级的结构,称为【D】A.外模式B.概念模式C.用户模式D.内模式 6.从模块结构考察,DBMS由两大部分组成:【B】A.查询处理器和文件管理器B.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C.数据库编译器和存储管理器D.数据库编译器和缓冲区管理器 7.设W=R?S,且W、R、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w、r和s,那么三者之间应满 足【A】 A.w≤r+s B.w<r+s C.w≥r+s D.w>r+s 8.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是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框架,一般来说数据库系统应具有三级模式体系结构,它们是【A】A.外模式、逻辑模式和内模式B.内模式、用户模式和外模式 C.内模式、子模式和概念模式D.子模式、模式和概念模式 9.ER图是表示概念模型的有效工具之一,在ER图中的菱形框表示【A】A.联系B.实体 C.实体的属性D.联系的属性 10.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操纵语言DML所事项的操作一般包括【A】A.查询、插入、修改、删除B.排序、授权、删除 C.建立、插入、修改、排序D.建立、授权、修改 11.设有关系R(A,B,C)和关系S(B,C,D),那么与R?S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C】

物权法心得体会

学习《物权法》的心得体会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包括明确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对物权的保护。《物权法》第2条: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2005年,李某注册了一家公司,自任月球大使馆馆长,出售月球土地,颁发所有权证,很快就被工商部门取缔。月球土地是李某无法直接支配和排他的,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物,不受法律保护。 起草背景:在物权法通过之前,我国的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等法律对物权作了不少规定。但我国始终没有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在一些问题上无法可依,拆迁、土地承包、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矛盾十分突出。 意义: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与《合同法》共同构筑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财产权分为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三种。 物权法的作用:“定分止争”、“物尽其用” 关于“定分止争”。商鞅在《商君书》中说:“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如鹜焉而逐之,名分已定,贫盗不取。”其中所谓“名分”,就是“权利归属”。名分已定,解决纠纷就有了依据,社会才有正常的秩序。 关于物尽其用。通过明确权利人对物享有的权力和对物的保护,发挥物的作用,有利于鼓励人民创造财富,实现民富国强。孟德斯鸠认为:“政治法使人类获得自由;民法使人类获得财产。” 二、物权法的主要内容 物权法共五编一个附则,共19章247条。从内容上分析,物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物权,就是所有权,另一部分是他物权。前者是物的归属法律关系问题,后一部分是物的利用法律关系问题,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总则——概括起来,有两个基本原则:物权法定原则和平等保护原则。 物权法定原则。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什么是物权,

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采煤) 总则 第1条采煤是矿井系统工程中的主要工艺,它包括落煤、装煤、运煤、支护、移动刮板输送机、回柱房顶和巷到维修七个工序。因此,在采煤工作面及回采巷道内 进行工作的各种必须执行本规程。 第2条在采煤工作面进行操作和指挥生产的人员都必须学习和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营煤矿、乡镇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有 关规定、本工作的作业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持有合格证书方面能上岗操作, 否则不准进行上述工作 第3条经考试合格的新工人或临时参加采煤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在有经验的老工人指导下操作,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方准独立操作。 第4条各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工作方面情况和接受任务;下井前必须穿戴齐全劳动保护服装和用品,进入工作面前必须携带齐全比用的工具、材 料、备品、配件等;到达工作面或工作岗位后必须认真检查作业范围内的环境、 顶底板、煤帮、采空区、瓦斯、支护及其他设施的情况,按规定交接班,妥善 处理好不安全隐患和存在的问题 第5条各工种操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和工程规格要求进行操作。要严格执行操作顺序,不许擅自改变。 第6条在实行多工种兼职的劳动组织时,除本工种外,还必须学习所兼工种的安全技术规定和操作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兼职工作的操作。否则,任何人 都无权指挥不合格人员进行操作。 第7条操作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操作对象及环境的变化事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妥善处理。 第8条操作中要遵受下列规定: (1)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遇有其他情况,应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2)采煤工作面以及工作面电动机或其他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采煤工作面内,在体积大于0.5m 空间,局部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第9条采煤工作面遇到下列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工作,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向上级汇报,经处理确认安全后,放准恢复工作。 (1)工作面顶板显著来压,造成支柱大量折损及严重片帮冒顶: (2)风量骤变,风向改变: (3)空气骤然变热或变冷: (4)有害气体超限,有异味: (5)空气湿度和雾气骤然曾加,煤帮、顶底板淋水和涌水量突然增大。

2019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9二建《施工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EPC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的阶段是()。 A.决策-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 B.决策-施工-动用前准备-保修期 C.设计前准备-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 D.设计前的准备-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保修期 【答案】D 【解析】EPC工程总承包是包括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综合的承包,EPC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到实施阶段全过程。项目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保修阶段。 2.关于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承担施工任务并对其质量负责 B.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直接签订合同 C.承担对分包方的组织和管理责任 D.负责组织和指挥总承包单位的施工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一般情况下不承担施工任务;B项错误,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一般情况下不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直

接签订合同;C项正确,D项错误,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对所有分包单位的管理及协调。 3.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是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第一个环节的工作是()。 A.提出问题 B.决策 C.执行 D.检查 【答案】A 【解析】 4.某施工企业采用矩阵组织结构模式,其横向工作部门可以是()。 A.合同管理部 B.计划管理部 C.财务管理部

D.项目管理部 【答案】D 【解析】纵向工作部门可以是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部门等,横向工作部分可以是项目部。P15。 5.根据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程序,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前需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纸、计算主要工程量、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和()。 A.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B.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C.拟定施工方案 D.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答案】C 【解析】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 (1)收集和熟悉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所需的有关资料和图纸,进行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的调查研究; (2)计算主要工种工程的工程量; (3)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 (4)拟定施工方案; (5)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6)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7)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8)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9)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 课程代码:04735 一、单选题 1、( C )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A、视图 B、表 C、数据 D、数据库 2、数据库的简称( B ) A、DA B、DB C、BD D、DD 3、( D )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以及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集合。 A、视图 B、数据 C、表 D、数据库 4、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 D ) A、DDA B、DB C、DBA D、DBMS 5、( A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 6、( A )是自由软件,因此不属于厂商产品,所以归属于应用中间件软 件。 A、MSSQL B、MySQL C、oracle D、linux 7、数据库系统简称( B ) A、DBA B、DB C、DBS D、DBMS 8、从事数据库管理工作的人员称为数据库管理员,简称为( A ) A、DB B、DBA C、DBMS D、DSA 9、( A )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A、数据处理 B、数据管理 C、数据组织 D、数据维护 10、( A )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A、数据管理 B、数据处理 C、数据加工 D、数据收集 11、数据库的核心任务是( D ) A、数据收集 B、数据整理 C、数据组织 D、数据管理

简述我国物权法的体系及其重要意义

简述我国物权法的体系及其重要意义 11级文秘班:石永淼 我国物权法的体系: 物权法的体系等同于物权法的内部结构。我国物权法的基本体系如下: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第一节不动产登记,第二节动产交付,第三节其他规定;第三章物权的保护,第二编所有权;第四章一般规定;第五章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七章相邻关系,第八章共有,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第三编用益物权;第十章一般规定;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第十二章建设用地使用权;第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第十四章地役权,第四编担保物权;第十五章一般规定;第十六章抵押权,第一节一般抵押权,第二节最高额抵押权;第十七章质权,第一节动产质权,第二节权利质权;第十八章留置权,第五编占有,第十九章占有。 物权法的重要意义: 物权法是关于财产归属和利用的法律规则,它的功能在于明确财产所有、充分发挥财产的效用。物权法中规定的所有权制度、用益物权制度和担保物权制度,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因此可以说,物权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 物权法中所说的“物”,是指“有形财产”,即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如土地、房屋、汽车、手机等,是与无形财产(如知识产权)相对应的。有形财产,以是否可以移动为标准,分为不动产和动产。土地、建筑物等,属于不动产;船舶、飞机、机动车、彩电、冰箱、手机等,属于动产。所谓物权,就是支配物、享有物的利益,以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这就是说,物权法是关于动产、不动产的归属和利用的法律规则。所谓“归属”,是指某项财产归属于谁,实际上讲的就是所有权。所有权,是人们对自己的财产的权利。 所谓“利用”,是指利用他人的财产的权利,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是“利用”他人财产的“使用价值”,即对他人的不动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利用集体土地进行种植、养殖、畜牧的权利,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户利用集体土地建房的权利,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企业利用国有土地建造厂房、写字楼、商品房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都属于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是“利用”他人财产的“交换价值”。比如,借款人向银行借款后,把自己的不动产、动产或者有价证券抵押、质押给银行,担保银行的贷款债权;借款人到期不能归还借款本息时,银行将拍卖该抵押、质押财产,从拍卖所得的价款中获得清偿。抵押权、质权、留置权,都属于担保物权。物权法就是关于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法律规则。 制定和实施物权法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市场交易的实质,是不同的财产所有权人相互交换其财产所有权。从市场参加者来说,其参加市场交易的前提,是拥有财产所有权;参加市场交易的结果,是获得财产所有权。完善的所有权制度和完善的合同制度,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习题集及参考答案要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种负责数据库的建立、操作、管理和维护的软件系统。 2、数据库系统有哪几种模式?分别用来描述什么? (1)外模式 是用户的数据视图,用来描述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是模式的子集。 (2)模式 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用来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3)内模式 又称存储模式,描述数据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 3、什么是事务?事务有哪些特征? 答:所谓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特征: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4、POWER BUILDER中事务对象有何作用? 答:PowerBuider的事务对象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进行通信的桥梁,在应用程序初启时,系统自动创一个为SQLCA(SQL Communication Area, SQL通讯区)的全局事务对象,该对象在应用程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所有通信都需要通过事务对象来完成,除了直接使用系统的缺省事务对SQLCA外,开发人员也可以创建自己的事务对象。 5、SQL SERVER中INSERTED表和DELETED表有何用? 答:触发器中用到两种特殊的表:删除表和插入表触发器中使用名为“deleted"和“inserted"来参照这些表;删除表存储受DELTE和UPDATE语句影响的行的副本当执行DELETE或UPDA TE语句时,行从触发器表中删除并传递到删除表中。删除表和触发器表通常没有共有的行。 插入表存储受INSERT和UPDA TE语句影响的行的副本当执行一NSERT或UPDA T语句时,新行同时增加到插入表和触发器表中。插入表中的行是触发器表中新行的副本可使用删除表和插入表中的行来参照相关表中的行, 或测试被删除或插入行中的值。 6、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7、什么是候选码?什么是主码?主码只能有一个属性吗? 答: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超码,其任意真子集都不能成为超码的最小超码称为候选码;

煤矿生产的三大规程是什么

煤矿生产的三大规程是什么? 来源:作者: 煤矿生产的三大规程是: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 一、《煤矿安全规程》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1.性质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法规群体中一部最重要的法规,安既具有安全管理的内容,又具有安全技术的内容。 《宽矿安全规程》是煤炭工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家有关矿山安全法规在煤矿的具体规定,是保障煤矿职工安全与健康、保证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促进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准则。全国国有煤矿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无论地质、计划、设计、基建、生产、制造、供应、财务、劳资、干部、科研、教育、卫生等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因此,《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炭工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在安全管理、特别在安全技术上总的规定,是我们煤矿职工从事生产和指挥生产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2.特点 (1)强制性。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要视情节或后果给予经济和行政处分。对造成重大事故和严重后果者,要进一步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追究行政责任(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强制执行。 (2)科学性。《煤矿安全规程》的每一条规定都是经验总结或血的教训,都是以科学实验为依据,科学和准确地对煤矿的各种行为作出了规定。 (3)规范性。《煤矿安全规程》的每一条规定都是在煤种特定条件下可以普遍适用的行为规则,安明确规定了煤矿生产建设中哪些行为被禁止,哪些行为被允许。 (4)稳定性。《煤矿安全规程》一旦颁布执行,不得随意修改,在一段时间内有相对的稳定性。经应用一段时间后,经过一定程序由国务院煤炭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修改。 3.作用 (1)《煤矿安全规程》具体体现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煤矿企业管理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2)《煤矿安全规程》正确反映煤矿生产的客观规律,明确煤矿安全技术标准,调整煤炭生产中人和自然的关系。 (3)《煤矿安全规程》同其它安全法规一样,有利于加强法制观念、限制违章、惩罚犯罪、确保安全。 (4)《煤矿安全规程》有利于加强职工监督安全生产的权力,有利于发动群众,搞好安全生产。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zt1 2004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 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P10 A.环境管理 B.信息管理 C.目标控制 D.组织协调 答案:C 2、向工程监理单位委托建设工程项目监理任务的单位是() A.政府主管部门 B.质量监督机构 C.项目法人C.项目总承包方 答案:C 3、我国《建筑法》规定,()可以规定实行强制监理的建筑工程的范围。P23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政府 D.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B 4、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如采用矩阵组织结构模式,则每一个工作部门的指令源有() 个。P16 A.1 B.2 C.3 D.4 答案:B 5、工作流程图是以图示形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P17 A.合同 B.经济 C逻辑 D.指令

答案:C 6、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是()。P1 A .项目目标的策划 B.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C.项目管理的目标 D.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答案:B 7、在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时,调整项目管理班子人员属于()措施。 A.组织 B.合同 C.经济 D.技术P2 答案:A 8、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负有全面管理责任的是()。 P5 A.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B.派驻施工现场的业主代表 C.施工企业项目经理 D.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 答案:C 9、取得建造师注册证书的人员是否担任工程项目施工的经理,应有()决定。P5 A .政府主管部门 B.业主 C.施工企业 D.行业协会 答案:C 10、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包括()。P9 A .团队建设 B.信息发布 C.变更控制 D.沟通规划 答案:A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一章习题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 物理模型 B. 概念模型 C. 数据模型 D. 逻辑模型 2、实现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的是()。 A. 物理模型 B. 概念模型 C. 关系模型 D. 逻辑模型 3、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若干阶段,其中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管理阶段相比文件系统的一个显著优势是()。 A.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B. 数据共享性很强 C. 数据独立性很好 D. 数据整体结构化 4、能够保证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的是()。 A. 外模式/模式映像 B. 模式 C. 模式/内模式映像 D. 外模式 5、DBMS是一类系统软件,它是建立在下列哪种系统之上的?() A. 应用系统 B. 编译系统 C. 操作系统 D. 硬件系统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与具体的DBMS有关 B. 三级模式中描述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外模式 C.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 D. 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一般是由DBMS完成的 7、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是()。 A. 数据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库系统 8、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应用程序管理数据的是()。 A. 人工管理阶段 B. 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 C. 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D. 数据库系统阶段 二、判断题 1、通常情况下,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 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DB、DBS、应用系统和DBA组成。()

3、在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中,数据结构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人们通常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 4、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进行抽象的3个级别,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 三、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级构成。 2、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种:一对一联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 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中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最经常使用的概念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

物权法的意义与作用培训资料

物权法的意义与作用

《物权法》的意义与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其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明确了财产的归属与利用规则,与我国十三亿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一、物权是什么权 日常生活中,民众相对比较熟悉“所有权”、“产权”这样的概念,而对物权有些陌生。《物权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我们熟悉的“所有权”、“产权”的概念包括在物权之中,物权是对物的归属与利用的相关权利的理论概括。物权是财产权。与债权不同,物权是支配财产的权利,而债权是请求他人做一定行为的权利。因此,物权是绝对权,权利人行使物权时不需要其他人意志,可依自己的意志行使权利。 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这三大主要部分构筑了物权的体系。所有权规范着物的归属,也就是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是物权法律体系的基础。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其中,处分权能是所有权的核心,是所有权的当然内容。享有所有权就意味着权利人必然有权处分该财产。用益物权同样值得关注,它是指权利人对别人的财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以及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等等都属于用益物权。因为物权是支配财产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财产,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但权利的行使并非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当行使权利侵害别人或者公共利益,就是非法的。比如,购买住

宅小区内房屋开一家饭店,会给周围的住户带来噪音,也产生安全隐患,这就是非法的。 在哪些财产之上可以成立物权?这就是物权的客体问题,物权的客体主要是物。《物权法》对物的分类作出了规定——动产和不动产。动产指位置移动不影响其经济价值的财产,比如大到汽车、船舶,小到一粒米、一根针都属于动产,此外还包括电、光、声音等无具体形状的有体物;不动产通常是空间位置固定的财产,最常见的不动产当然是土地和房屋。 那么,家里的宠物受别人侵害致死,可否要求侵害人支付比宠物的市场价格高的赔偿?人在临终时是否可以把自己的财产赠与宠物?这就涉及在物权法的视野中,该如何看待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它究竟是物权的客体应由人自由支配,还是可以作为物权的主体? 法律对动物的特殊保护,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但动物应该与其他物一样,作为物权的客体,能被人实际支配并获取收益,并能排除他人非法侵害。当动物受到侵害,动物主人有权请求侵害人赔偿。此外,动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一般物不同,比如由于主人与宠物之间的感情,宠物受到伤害可能导致主人的精神损害。所以在此情形下,宠物主人除了可以要求侵害人支付宠物的医疗费用外,还可以请求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总的来说,作为物权客体的物必须是有经济价值的,能够被人控制的,存在于人体外部的,独立的特定有体物。因此,没有经济价值的物体并不被视为《物权法》中的物;人类不能控制的物,比如月球上的土地也不能被视为物,因为它不能被人支配;人体器官不能被视为物,但是如果该器官已经脱离人体独立存在,则可以被视为物,比如血液,头发等;依附于他物而不能独立存在

(完整word版)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数据:数据用于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数据的特征;○1数据有“型”和“值”之分;○2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3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之分;○4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3、(1)数据管理的功能:○1组织和保存数据功能,即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的被保存;○2数据维护功能,即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和删除失效数据的操作;○3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即快速的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4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控制功能,即能保护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数据管理的目标:收集完整的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按数据结构合理科学的组织并保存数据;为各种使用快速地提供需要的数据,并保护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4、(1)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和技术,他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的特点:○1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整体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要保持自身完整的数据结构;○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5、(1)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操作的功能。 (2)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据存储、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功能。其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是: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指未说明库中的数据情况而进行的建立数据库结构的操作;数据库建立功能,指大批数据录入到数据库的操作,它使得库中含有需要保护的数据记录;数据库维护功能,指对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纵,其操作做能满足库中信息变化或更新的需求;数据库查询和统计功能,指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为实际应用提供需要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控制功能为:数据安全性控制功能,即为了保证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可靠,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库泄露和破坏,也就是避免数据被人偷看、篡改或破坏;数据库完整性控制功能,指为了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防止不合语意的错误数据被输入或输出。 14、(1)数据库系统的软件由几部分组成?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中包括操作系统(O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语言系统、应用程序软件和用户数据库。 (2)作用:①操作系统或汉字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所有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在数据库系统中它起着支持DBMS及主语言系统工作的作用。如果管理的信息中有汉字,则需要中文操作系统的支持,以提供汉字的输入、输出方法和汉字信息的处理方法。②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主语言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定义、建立、维护、使用及控制数据库而提供的有关数据管理的系统软件。主语言系统是为应用程序提供的诸如程序控制、数据输入输出、功能函数、图形处理、计算方法等数据处理功能的系统软件。③应用开发工具软件:应用开发工具是DBMS系统为应用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提供的高效率、多功能的应用生成器、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等各种软件工具.如报表生成器、表单生成器、查询和视图设计器等,它们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帮助。④应用系统及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为特定的应用环境建立的数据库、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及编写的文档资料,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维护、查询、管理和处理操作。(3)关系:

对现行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之探讨(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对现行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之探讨(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对现行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之探讨(新 版)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煤矿生产建设必须遵循的“三大规程”之一,是指导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法宝。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工效和工程质量,避免违章作业,减少人身、设备和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当今国家煤矿重大生产事故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我们学习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人在一切生产活动中是最关键因素,作为直接从事现场工作的各操作人员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主体,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规范其操作行为、提高其操作技能是搞好安全生产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分析多年来的煤矿生产事故可以看出,多数事故并不是由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而是由于操作人员的

不安全行为造成。煤矿生产的特点决定着煤矿各岗位必须杜绝“三违”、实现正规化、规范化操作,这对有效防止伤亡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为实现煤矿生产的持续稳定,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认真学习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煤炭工业部编1996年版)、《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编2003年版)]。在学习中我们发现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存有诸多不严谨之处:在事故处理和个别条文规定上存在缺陷,个别条文规定甚至与国家某些规定相违背,不能很好地适应、指导日常的煤矿安全生产。本文联系当今我国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之现状,在此予以探讨。 一、在事故处理中的缺陷 2002年5月31日,某监狱煤矿通防监区罪犯李某私自动用木工多用机床在对木料进行刨光处理时,刨刀碰及木料节疤处,造成木料跳起,致使右手碰及木工多用机床锯片上,由于锯片未上防护罩,伤及右手食指末节1/3处,尚有皮肉相连。经医生诊断及与本人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