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
医学检验血常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原理大观

医学检验血常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原理大观血常规是一项常见的医学检验项目,用于评估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而血常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则是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五分类分析,即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与测定、血红蛋白计量、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分布宽度测定的仪器。
本文将对该仪器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原理主要包括样本处理、细胞计数和测定以及数据分析。
首先,样本处理是指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使其适合进行血细胞分类和计数。
常见的样本处理方法包括溶血、稀释和染色。
溶血过程中,红细胞膜被破坏,使得白细胞和血小板从红细胞中脱落出来,从而方便进行计数。
稀释是将血液样本与适量的稀释液混合,以保证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染色则是利用特殊的染色剂,如双甲基蓝染色液,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进行区分和计数。
接下来是细胞计数和测定的过程。
血常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使用的主要方法是自动化细胞计数。
在细胞计数时,仪器会使用激光器或电阻式传感器,通过测量射入血液样本的激光或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其中细胞的浓度和测定值。
仪器会根据样本的特性(如形状、颜色等)来区分不同细胞类型,并按照不同血细胞的参数进行计数和测定。
这些参数包括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总数以及血细胞分布宽度。
最后是数据分析的过程。
在血常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中,仪器会自动对采集到的细胞计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相应的结果报告。
数据分析过程中,仪器会对细胞计数和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和修正,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还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和标准值,对异常数据进行筛选和判定,以便于提醒医生注意可能存在的问题。
总而言之,血常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医学设备,可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快速而准确的五分类分析。
其原理是通过样本处理、细胞计数和测定以及数据分析这一系列过程,对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和测定,并生成相应的结果报告。
使用这种仪器,医生可以更方便地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辅助诊断和治疗。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血液成分的仪器。
它可以通过血细胞图像和数值结果,对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进行评估。
这种分析仪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血液相关疾病的依据。
1.光散射技术:血细胞通过细胞流的方式,单独流经流式细胞仪的光学系统。
当细胞经过时,被激光器产生的细胞射线所照射,部分光线会被细胞吸收,同时细胞会发生散射。
根据细胞对光的吸收、散射情况,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2.染色:血细胞分析仪会在细胞流过时,对其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色剂有双峰染色剂,如吉姆萨染色剂。
染色剂可以使红细胞、血管壁和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成为红色,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成为蓝色。
通过这种染色,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细胞类型。
3.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仪中的传感器会对流过的细胞进行计数。
根据流速和激光器的射线强度,感应器可以检测每个细胞的通过时间和数量。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得到各种血细胞的数量。
4.数据分析:细胞计数和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数据会被仪器收集并保存。
然后,这些数据会被传送到计算机上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会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和阈值,对细胞进行分类,并生成血细胞分布和数量的图表和报告。
1.准备样本:从受测者的体内采集合适的血液样本,使用抗凝剂进行抗凝,以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2.装载样本:将采集的血液样本注入到血细胞分析仪的装载仓中。
确保样本装载正确,避免气泡和污染。
3.开始测试:启动血细胞分析仪,设定所需的分析参数和样本标识。
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4.分析结果:待测试完成后,血细胞分析仪会自动生成血细胞分布和数量的图表和报告。
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上查看和保存这些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前需要了解仪器的操作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样本的质量会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确保样本采集和保存的正确性。
总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工具,它通过光散射技术和染色等原理,可以对血细胞进行分析和计数。
Counter 五分类血球计数仪的常见故障及检修

Counter 五分类血球计数仪的常见故障及检修Counter 五分类血球计数仪为县以上医院最为常用的血液分析仪,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目前广泛受到临床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欢迎,我院引进该仪器使用至今,运行状态良好,但也出现过故障,现将常见的故障现象和分析处理报告如下:一、故障1(一)故障現象:开机做start up时,HGB(血红蛋白)无法通过,测试血样时,HGB(血红蛋白)无数值。
(二)故障分析与处理:首先观察HGB计数池红灯是否亮、液面是否正常;血样测试过程中有2次(读空白和计数)液面流动过程,二次液面应超过灯泡的位置。
观察中发现:测试血样过程中,HGB计数池中流入的液体较少,没有盖过灯泡的位置,故判定应是HGB管路流通出了问题。
根据流通途径逐个排查,查到SOL18(电磁阀)处,发现电磁阀的线圈电压(12V)正常,但是阀不动作,导致液体没有进入HGB 计数池。
换上新的电池阀,做start up能通过,但是在测试血样时HGB仍然没有数值。
查看HGB(Blank空白值),发现HGB空白值过高,应怀疑是HGB管道不干净引起的。
应清洗HGB管路。
这是因为HGB计数池在白细胞计数池的下面,且通过一个3字阀相连,所以从白细胞注入孔中打入次氯酸钠溶液。
次氯酸钠溶液应盖过小孔。
手动打开白细胞计数池下面的弓字阀,使次氯酸钠溶液流入HGB(血红蛋白)计数池中,并浸泡15min,再排空溶液。
并清洗计数池和小孔,处理完毕后,再测试血样时。
HGB测试正常。
二、故障2(一)故障现象:做网织计数时无结果(二)故障分析与处理:测试血样时网织无结果,而其它项目正常,说明仅是网织部分有故障。
从网织的线路图中可以看出,网织计数时需要染液泵抽200ul的染液进入染色池中,染色池的旁边有一个四通的十字阀。
十字阀的四个通道各按一个开关阀来控制液体的流出,可以把网织的通道分为2部分,以四通十字阀为中间段,先观察十字阀是否有染液通过,若有染液通过需查十字阀后的细红管流动池这一段管道中的电磁阀或三通是否堵塞;若无染液通过则需检查染液到十字阀处这一管道中的电磁阀或三通是否堵塞。
五分类血球仪原理

五分类血球仪原理引言血球仪是一种用于自动化分析血液样本中各类细胞数量和形态的仪器。
其中,五分类血球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的设备。
本文将介绍五分类血球仪的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五分类血球仪的原理五分类血球仪通过光学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对血液样本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自动分析和计数。
其原理主要包括细胞计数、细胞分类和形态分析三个步骤。
1. 细胞计数五分类血球仪通过血液样本的吸取和稀释,将细胞分散在一个小容器中。
然后,光学传感器会通过流式细胞术或电阻法将细胞逐个通过一个计数装置,计算出细胞的数量。
2. 细胞分类在细胞计数的基础上,五分类血球仪会根据细胞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特征,将细胞分为五类,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这一过程中,血球仪使用了光学传感器和计算机算法,通过测量细胞的光散射和吸光度来判断细胞的类型。
3. 形态分析除了对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外,五分类血球仪还可以对细胞的形态进行分析。
它通过测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特征,来评估细胞的健康状况和异常情况。
例如,它可以检测出红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异常,白细胞的形态异常以及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异常等。
二、五分类血球仪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五分类血球仪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方面。
1. 临床诊断五分类血球仪可以提供血液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例如,白细胞计数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感染情况,红细胞计数可以用于评估贫血的程度,血小板计数可以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等。
2. 疾病监测五分类血球仪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例如,在白血病治疗中,可以通过血液细胞计数和分类来评估化疗的效果;在肾脏疾病监测中,可以通过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分析来评估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3. 科研领域五分类血球仪在科研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疾病机制的研究。
例如,在肿瘤研究中,可以通过血液细胞计数和分类来评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培训课件

(2)光散射和细胞化學染色联合应用
• Bayer企业的的DVIA120型和2120型血细胞 分析仪、Sysmex企业的SF-3000型、迈瑞 的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均采用了该原理進 行工作。
原理
细胞体积技术(测量细 胞大小)
電导性技术(测量细胞 内部构造)
光散射技术(测量细胞 形态、细胞核和细胞颗 粒)。
体积
電导
光散射
VCS可显示3种细胞散點图 DF1(体积值和散射光值) DF2(体积值和電导值) DF3(体积值和電导值)
• 仪器在單壹通道上同步用這三种措施對同 壹白细胞進行测量,防止了有些血液分析仪 要设计好几种通道或加染色试剂的麻烦。
• 在激光技术中目前有半导体 激光和气体激光。半导体激 光功率弱,但作為细胞分类自 已足够;气体激光功率强。两
者比较半导体激光具有寿命 長(7~)体积小,启動快,耗電小, 對稳压规定低,更為經济合用 等特點。
• (1) 電阻抗、高频電导及激光散射 联合检测法
• 即库尔特企业的VCS技术。
• V:代表体积容量。電阻法微孔技术应 用于计数血细胞和测定其体积的大小。
血液分析仪优势 检测项目多 速度快 精度高 易操作
•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醫院检查科、化验室的常规设备之壹,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普及 的检查仪器,目前血液细胞分析仪分為三分群和五分类两种。国际市場上五分类血液 细胞分析仪已經成為发达国家醫院血液临床检查的主流产品,但由于五分类血液细胞 分析仪需集光學、電子、气路、液路、计算机等技术于壹体,技术含量非常高,纵观 全球,也仅有美国、法国、曰本等国家的 6 個廠家可以生产真正意义上的五分类血液 细胞分析仪。
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白细胞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速度CBC/Diff ≥59 标本/小时。
2、测定参数包括细胞计数,细胞分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不少于26项, 其中研究用参数不得少于6项。
★3、血小板检测要求有脉冲编辑、重叠校正、两次计数等至少3项技术确保检测准确4、要有嗜碱细胞的检测通道★5、能用末梢全血检测白细胞五项分类,所需试剂种类为5种6、CBC+Diff分析全血进样量要求:≤53 L7、有废液报警功能★8、要求有原厂生产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要求校准品有溯源性,并提供溯源性证明文件。
★9、免费提供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活动(IQAP),达到实验室与国际接轨。
★10、CAP认可的免日常维护,操作简便。
★11、精密度要求达到WBC <2% (10X103细胞/µl)RBC <2% (5X106细胞µl)Hgb <1% (15g/dl)HCT <2% (45%)PLT <5% (300X103细胞/µl)★12、厂家在河南省有独立注册的服务机构(提供营业执照)★13、中标单位须在中标通知书下发三日内,携带中标通知书与厂家授权书(或代理商授权书)与用户签订合同。
肺功能检查仪检测(便携式)一、检测项目:用力肺活量(FVC)、肺年龄、静息肺活量(SVC)、最大通气量(MVV)、支气管扩张试验(BD)、支气管激发试验(PC20)二、测量指标:1、FVC(用力肺活量):FVC、PEF、FEV0.75、FEV1、FEV3、FEV6、FEV0.75/FVC、FEV1/FVC、FEV3/FVC、FEV6/FVC、FEV0.75/FEV6、FEV1/FEV6、EVE、LUNG AGE2、流速容积曲线:PIE、FIVC、FIV1、FIV1/FIVC3、呼吸峰流速:PEFT、MEF75、MEF50、MEF25、FEF75、FEF50、FEF25、MMEF、FET25、FET50、MIF75(FIF75)、MIF50(FIF50)、MIF25(FIF25)、FEF50/FIF50(R50)4、肺龄、肺器官年龄损害程度5、VC/SVC(静息肺活量):VC/SVC、ERV、IRV、TV、IC、IVC6、MVV(最大肺通气量):MVV、MVVF、MRF7、支气管扩张试验(BD):VC/SVC,FVC,MVV8、支气管激发试验:PC20三、技术性能/指标:★1、全中文操作界面及可选不同格式的打印报告,方便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操作使用★2、采用可调彩色6英寸触摸屏,薄膜按键方便选择、快捷操作3、最新的LILLY型压差式双向流速传感器,测试精确度高重复性好★4、传感器采用航天纳米UM薄膜过滤技术,耐用且防止交叉感染,方便更换、清洗、消毒。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检测
检测系统对稀释后的血液样本 进行检测,获取各项血细胞参 数。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 处理、分析和存储,生成检测
报告。
关键性能指标评价
精度
指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包括绝对精度 和相对精度。
分辨率
指仪器对相近或相邻的测量值进行区分的能 力。
稳定性
指仪器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保持测量结果 一致性的能力。
利用血细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性 质,测量细胞的离子浓度和水分含量 。
流体动力学原理
层流技术
通过精确控制样本液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使血细胞在特定位置形成单层排列,便于光学和电学测量 。
鞘流技术
在样本液体周围包裹一层高速流动的鞘液,使血细胞在中心位置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提高测量精度 。
细胞识别技术
标准操作流程介绍
开机自检
打开仪器电源,启动 后进行自检程序,确 保仪器正常运行。
样本处理
按照实验要求处理待 测样本,如稀释、混 合等。
试剂添加
将所需试剂按照规定 的顺序和量添加到相 应的位置。
开始测试
将处理好的样本放入 仪器中,按照操作界 面提示进行测试。
结果分析
测试完成后,对结果 进行解读和分析,并 打印或保存数据。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概述 • 原理与技术 • 仪器结构与功能 • 使用方法与操作规范 • 数据处理与结果解读 • 质量保证与监管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五分类血细胞分 析仪的原理和使用方 法
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 和准确性
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Biblioteka 落实维护保养责任02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行业优选]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行业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d1af0bac43323968011c92f2.png)
• 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 型的细胞
• 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 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 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 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 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 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 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
它一秒钟能分析几千个细胞,并同时测定 细胞 的多个参数。阻抗法也在五分类血细 胞仪中被采用,即所谓的鞘流阻抗法。
二类精制
7
1、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
孔电流 外电极
-
标本杯
真空 内电极
+ 血细胞 悬液
二类精制
8
鞘流技术联合电阻抗的应用
二类精制
9
2、激光技术、射频技术、组织化 学技术的应用
五分类仪器与三分类仪器的主要区别在 于:白细胞不再粗略地以大小来进行分群, 而是采用激光技术、组织化学技术、射频技 术等等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根据仪器厂家 的不同,不同品牌的仪器采用了不同的分类 计数。
• V:代表体积容量。电阻法微孔技术应用于计数血细胞和测 定其体积的大小。
• C:代表传导性即电导(conductivity),指一束电磁波或称射 频,穿透细胞的传导性,它取决于细胞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经 校正后的传导性叫opacity即“不透明性”,这时不再反映 细胞大小,而是反映细胞内部的结构,像核的大小,核浆比例 和密度等。
二类精制
10
• 在激光技术中目前有半导体
激光和气体激光。半导体激
光功率弱,但作为细胞分类自
己足够;气体激光功率强。二
者比较半导体激光具有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
⏹CBC分析原理和技术
⏹库尔特原理
⏹HGB测量原理
⏹白细胞分类原理
⏹三分类原理:库尔特直方图分类
⏹五分类原理:VCS三维分析原理
1. CBC分析原理和技术
库尔特原理
当一个不良导体颗粒,例如血细胞,通过两个电极之间时,导致电路的电阻抗发生变化。
库尔特原理图
负压
HGB测量原理
I C S H H G B检测参考方法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 i C N-H b)测定方法试剂反应时间长达5分钟以
氰化H G B检验方法(细胞仪)
氰化血红蛋白(C N-H b)测定方法试剂成分:氰化钾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2.白细胞分类原理
三分类原理:库尔特直方图分类
向一个计数池的稀释血样加入溶血剂
细胞化学-体积法
溶血剂令不同亚群的白细胞不同程度地失水皱缩,显示体积差异;
电阻法技术得到白细胞分布直方图
根据直方图上的体积范围定义白细胞三项分类
L Y:35-90f L,M O:90-160f L,G R:160-450f L
五分类原理:VCS三维分析
分析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运用V C S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多参量分析大小、核形、颗粒特性
V CS三维分析原理
运用V、C、S三种探针,在流式通道的某一位点,对通过的单列白细胞,进行逐个的、同时的、三重的检测,以及三维分析,以确定其亚群性质。
V-低频波,分析细胞体积;
C-高频波,分析细胞核型;
S-激光,分析细胞的颗粒特性。
接近原态的W B C分析
S c a t t e r P a k双试剂系统的作用
去红细胞:红细胞溶解剂(低渗透压,低P H液)通过渗透压差溶解红细胞;
保持白细胞原态:溶解终止液(高渗透压,高P H液)令白细胞恢复到“接近原态”大小。
流体动力聚焦
流体动力聚焦的流式通道
单细胞流在鞘液的包裹下呈最适排列通过流式通道;将重叠限制到最低限度。
V C S检测
八千多个白细胞逐个、直接、同时地接受V C S三重检测,得到各自的三维座标值
普通的流式通道
流式通道内仅运用单个能量探针来分析细胞
细胞体积的大小测量方法
V是以参考的直流电阻方法检测整个细胞的体积。
普通流式方法根据激光的前向散射估计细胞的相对大小。
细胞的内部结构测量方法
R F运用类似于超声波的高频波测量细胞的内部结构。
普通流式方法根据激光的低角度散射估计细胞的复杂性
颗粒特性测量方法
S是运用一个宽角度的散射范围(10-70 )来测量细胞的颗粒特性。
普通流式方法运用单角度/側向激光散射测量细胞的颗粒特性。
细胞的三维定位
三维分析技术
将检测过的8,192个细胞分布到一个以V、C、S为三维坐标的空间内,显示出细胞群特征。
高智能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分析细胞群的位置、相对密度、轮廓、和大小。
三维坐标的数据分析位点多过16X106个。
三维空间的多侧面表示-彩色
D F1D F2D F3
D F图的说明
8000白细胞计数
划线界定细胞区
根据标本情况浮
动界定线
点的颜色代表细
胞浓度
十种异常细胞的报警提示
3.网织红细胞分析原理
新亚甲蓝-V C S检测法
N M B-V C S检测法
以经典的超活染料新亚甲蓝(N M B)着色网织红细胞。
去除红细胞内血红蛋白,
在流式通道,运用V C S三维技术,将网织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有核红细胞区分开来
网织红细胞染色
新亚甲蓝令幼稚红细胞内的残留R N A沉淀。
左图中标记A、B、C的细胞分别代表不同成熟度的网织红细胞的。
.
网织红细胞的V C S三维分析
运用V C S三维技术分析染色后的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