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课件(情感) - 教师版

合集下载

山水田园诗课件ppt公开课可编辑全文

山水田园诗课件ppt公开课可编辑全文
•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 象,即意中之象。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 写的景物和人物。
• 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 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 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 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 境界。——情景交融的境界。
山水田园诗鉴赏
学习重点:归纳概括山水田园诗常见 的意象及情感。 学习难点:掌握并运用用意象分析山 水田园诗情感的方法。

地坐着。静静地、静静地,
山 ,
坐对一山青。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

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
则 意
界,真美。




羽泉 归园田居
再翻一座山渡过一条河 就是外公外婆的村落 喝一口泉水唱一支老歌 看那袅袅炊烟舞婆娑 采一朵野菊插在你酒窝 酿出牛郎织女的传说 吹一首牧笛暖在你心窝 看那斜阳笑山坡 为了什么才离开 又为什么而归来 故乡是永远能给我原谅的胸怀 要走几段路犯过几个错 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 要恨几个人伤过几次心 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 一座城市又一个城市 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 一次成功又一次坎坷 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的志向。
定,对名利
中间六句:葵藿、桑榆、禽鸟等, 荣华不屑
充满农家风情,恬静淡雅,描写田 --平和恬淡,
园生活之乐。
乐在其中
后四句:明志之语。悠闲自在,终 --再次明志,
老终南山
坚定不悔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厌
恶官场向往隐逸、自由的情感。
登 山
坐对一山青

郭枫(台湾)
情 满
我真愿永远这样静静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 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山水田园诗鉴赏》-课件--(共27张PPT)

《山水田园诗鉴赏》-课件--(共27张PPT)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 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 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 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 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暝(mí 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 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 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 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 居的人。留:居。▲
山 水 田 园 诗 的 思 想 感 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 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 友的真挚情谊。通过写田园生 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 活的向往。
情感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情感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情感三: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 活的喜爱、向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示例: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 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 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 怀。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 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 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 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 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 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山水田园诗》课件30张

《山水田园诗》课件30张

归年?
杜甫《绝句》
点面结合: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 情于景):
乐景乐情: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负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 活的喜爱、向往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三)修辞:
❖ 比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拟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对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借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1.把握意象:
描写手法:
1 动与静的角度:
①动静结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
2.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色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高中语文《隐逸诗(山水田园诗)》课件

高中语文《隐逸诗(山水田园诗)》课件
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
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
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2.下面诗句与“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中 心境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孟浩然《万山潭作》) C.渔翁持鱼扣舷卖,炯炯绿瞳双脸丹。(陆游《渔浦》) D.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
1.什么叫隐逸诗(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 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些文人对现实不满,又无力改变, 于是隐居山林,往往寄情山水,于是就形成了隐逸诗。
这类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2.隐逸诗的主要内容: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①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 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②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 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 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京还赠张维 孟浩然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1.下面对诗歌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BC ) A.“拂衣”就是拂袖而去,表明了诀别仕途的决心。 B.“七不堪”用典,点明自己不想做官而坚决归隐

山水田园诗课件 (技巧方法)3.3-教师版

山水田园诗课件 (技巧方法)3.3-教师版

塞鸿秋·浔阳即景(元)周德清
•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 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作 简要赏析。
• 从从写动景静顺的序角看度:看一、:二一句、写二长句江侧万重里,写远江山、重山重的, 写流雄的,伟是写,大 的是处 是静、 个态远 体的景、;近;三景三、;、四五四句、句写六、江、七上七轻 句句帆 则着, 是重山 从写泉 前江飞 四 句帆的的白迅天疾转、到山傍泉晚,的又飞由流地,面大转雁到列天空阵。成线,是 动态的。
问: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三、四句用了反衬(以乐景写哀情),(第一 步)以“庭树”还如旧时一样开出灿烂的花朵,衬托
梁园的萧条,(第二步)含蓄地抒写了物是人非,盛 衰无常的感慨。(第三步)
特别提醒:(1)即使没有第二问,也要答出“表 达效果”。(2)第三步要注意有定语。

1把握意象体味意境2把握技巧分析手法3知人论世理解情感4品味语言感受特色二把握技巧分析手法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写景来抒情所以要善于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水田园诗鉴赏
如何鉴赏山水田园诗?
1、把握意象,体味意境 2、把握技巧,分析手法 3、知人论世,理解情感 4、品味语言,感受特色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了晓光晨雾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染,色彩艳美的景象,同时点 明了时间,也交代了石湖位置之所在。 B.颔联第一句中的“半出”一词写行人在茂密深秀的水稻中露出半截身子, 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 C.颔联第二句写一只白鹭在长满菱叶的池塘里夜宿,显得有些孤单落寞, 暗合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 D.颈联第二句写自己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的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自己 从前的邻居,表明诗人已与石湖阔别多年。

山水田园诗优质课件

山水田园诗优质课件
山水田园诗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概念解说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 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大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 动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
山水诗的常见意象
山、河、泉、溪、桥、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等
1. 宁静的晚村暮色图(1分)。在一个长满 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 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 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的孩子横坐在 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1分)。
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 、喜爱之情(1分)。
2:①用“满”字写出青草茂盛,池水盈盈; ②“衔”字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形象生 动地写出了日落的温暖、灵动;③“浸”字 生动地描绘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
写景方法与技巧
一、【三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写相结合;动静结合。 二、【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 问、双关、互文、用典、反复、通感。 三、【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衬托、反衬、对比、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 白描,细节、抑扬、照应、铺垫... 四、【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近高低俯仰平;时 间;空间 五、【感观的角度】: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 、味觉、触觉。 六、【色彩】:注重色彩的明暗、多样与谐调。
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 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 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 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 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 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山水田园诗鉴赏ppt课件

山水田园诗鉴赏ppt课件
山水田园诗描写山水景色田园生活山水诗夗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以自然风景为主表达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行旅乀思表现诗人质朴直率洒脱恬静的性格田园诗夗描写农村风光体现农村生活农夫处境和农耕文化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崇尚表现诗人清高耿介醇厚善良的性格
山水田园诗鉴赏
吴布克
最新版整理ppt
1
山水田园诗——描写山水景色、田园 生活
诗歌在描写巫山景色中结合巫山神女 的神话传说,用魂、梦、风、雨、猿 等意象,构成了幽冷的氛围,表现了 一种追忆、追念、伤逝相互交织的复 杂情感。
最新版整理ppt
9
(补)诗歌最后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以景作结,用斑斓的色彩描绘一幅生 动的画面:用“古祠”表现时间的长 久,用“近月”表现巫山之高,用 “蟾桂寒”写孤寂,用“椒花坠红” 表现年复一年落花无情,用“湿云间” 再次写巫山之高,照应开篇。
山水诗多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以自 然风景为主,表达诗人的审美情趣和 行旅之思,表现诗人质朴直率、洒脱 恬静的性格 。
田园诗多描写农村风光,体现农村生
活、农夫处境和农耕文化,表达对田
园生活的崇尚,表现诗人清高耿介、
醇厚善良的性格。
பைடு நூலகம்
最新版整理ppt
2
一.喜爱自然、向往田园之情
一般说来,在山水田园诗里,诗人们 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 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描 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达对大自然 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最新版整理ppt
40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景, “荒草”“白杨”等物象烘托出悲凉 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 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 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 最后两句以哲理感悟作结,统摄全诗。 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 渊明勘破了。

《山水田园诗》PPT优秀课件

《山水田园诗》PPT优秀课件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其他方面: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 衬反衬等
虚实结合: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衬托(正衬与反衬)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
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清幽淡雅的。
❖ 意象意境诗 ❖ 要品景物真氛围,化身作者诗中游。 ❖ 眼耳口鼻手齐用,声形色香加动静。 ❖ 远近高低正侧面,点面虚实析手法。 ❖ 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
小试身手: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常见手法 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②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或反衬)。 ③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④写景的表现手法: 白描与工笔; 观察角度高低远近的变化;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运用;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和想象之景);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 满甚至愤怒
山山水水 总关情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的定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 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 诗歌。
❖ 【知识精讲】
❖ 1.意象意境: ❖ ①常用意象
❖ 山水:山、河、泉、溪、桥、野径、古木、 空山、孤云、明月、清风
❖ 田园: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郊 外、草屋、柴门、荆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水田园诗鉴赏
如何鉴赏山水田园诗?
1、把握意象,体味意境 2、把握技巧,分析手法 3、知人论世,理解情感 4、品味语言,感受特色
山山水水总关 情
——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诗缘情。鉴赏诗歌,我们要 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
学会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感情。
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 见之物。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 情)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 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 ①恋春之情。诗人感慨于落红、众绿、竹 色、山光,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感情。
• ②闲适之情。“官闲”之余,寻壑经丘, 踏春访友,主客欢饮,体现了诗人闲适的 生活情趣。
• ③眷恋之情。客人反说离城很近、不急于 回程,表现了对浓浓友谊的眷恋之情。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 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 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 简要赏析。(6分)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 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 “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2.全诗感情丰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 ①首联和颔联描写雨、花、蝴蝶、鸳鸯等 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 ②颈联将长安新居和江南旧家对比,暗示 了抛离故园、奔走仕途的懊悔和感伤;
• ③“东迁西去俱无计”写自己四处碰壁、 求仕不得,表达对自己处境的失望和悲哀;
C.“年少”本是青春与欢乐的时节,词人却把它和“凄凉”连在一起,并且 认为这是“天付与”的,体现了词人的宿命思想。
D.“楼下水流何处去”一句化用杜牧的“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以 “水流”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
E.结尾句写在高楼上凭栏远望,寄托遥思,不觉暮烟四合。最后一句以景结 情,有着悠悠不尽的余味。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
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
凭栏目送苍烟暮。
C、D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尽日东风吹绿树”描绘了东风吹拂大地,树上绿意盎然的景象,点明了 时令。
B.“向晚轻寒”一句,写傍晚时分,空气中伴着轻微的寒意,点明了具体的 时间。
答题步骤
第一种:先总后分(推荐) 1、概括情感 2、结合诗句分析 第二种:先分后总 1、结合诗句分析 2、概括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 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 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春风
(宋)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两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身在北首之燕地,春天正与国中无异,但心中的熟悉感和温暖感 却不同以前。 B.颔联着一“浮”字,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动态的景象 以静态的美感。 C.颈联写柳色嫩黄,阳光染就,田间新绿雨水催成;生动裁就一幅田园图 画,清新明丽。 D.全诗描写北国风光和诗人的感触,写景细腻,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洋溢 着对祖国的热爱。 2.请结合全诗,对尾联进行赏析。
1、表达 对田园美 好的赞赏。 对山川胜 景的热爱。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王安石 (宋)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2、表达对
官场仕途的
厌倦,对现
归园田居
实的不满和 怀才不遇的
陶渊明
苦闷,表达 对自由的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3、表达对 闲适恬淡的 归隐生活的 喜爱、向往。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4、反映农村
归园田居
生活的艰苦。 歌颂劳动生活。
陶渊明
赞颂与农人的 深情厚谊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将至海州明山有作① 张耒
望望孤城沧海边,好云深处是人烟。 鸟飞山静晴秋日,水阔人闲熟稻天。 旂影远摇沽酒市,棹歌归去隔村船。 功名富贵非吾事,誓斸②明山数亩田。
【注】①绍圣初年,张耒因元祜党籍案被贬谪到润州当官, 途经海州。②斸(zhú),掘、挖。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后人评价赵鼎这首早年词“情致缠绵”,请结合相关词句分析本词抒发了 词人哪些缠绵的情致。
2.后人评价赵鼎这首早年词“情致缠绵”,请 结合相关词句分析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缠绵的 情致。
①春尽花落时孤寂落寞的心情。东风吹拂,虽然树已绿,但傍 晚还有些轻寒,微雨摧落枝头残花,诗人独自一人,心中不免 发出无限的孤寂落寞之情。 ②无尽的思远怀人之情。青春年少本是欢乐时节,但却为“春 思”和“离绪”所困,心中充满着难以忍受的思念与离愁别绪。 ③人去楼空的凄凉伤感之情。曾经相伴喝酒、倚弦听歌的高楼, 如今携酒再来却是孤独只身,相伴之处却也是离别之所。 ④思人不见的无奈与悲痛之情。望着楼下不知流向何处的流水, 诗人凭栏远眺,望尽天涯,却不见思念之人,有的只是眼前的 日暮苍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首联上句“老萧郎”照应诗题人物;下句用比喻手法,对人 物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 B. 颔联下句写萧处士痛饮美酒,不思恋故园,为下文写萧处士 即将前往黔南作铺垫。 C. 诗歌前四句着力刻画萧处士的形象,点明其能文好饮、年事 渐高、四处漂泊的形象。 D. 诗中写“巴峡”“猿”,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的感情基调相似。 (2)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把握山水田园诗思想感情的常用方法
• (1)知人论世(生平经历,社会背景等) • (2)因词求情(标题,关键词,注释) • (3)缘景明情(意象,意境)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 “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 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 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因而首 联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梅尧臣(1002-1060),此诗作于1055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A___
A.尾联写作者虽然不厌烦东溪之景,但归来后筋疲力尽,委婉含蓄的表现了心 中难以排遣的愁情。 B.第三句作者写景,抓住了物象----凫,读者由此物象的描写可品出作者的情 怀。 C.第四句写岸旁老树着花,此亦常见之景。“老”与“丑”往往相连,但作 者说它“无丑枝”,构思新颖。 D.二、三两联,意新语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蕴含着浓郁的情趣。 2、请概括并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情感。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 ①前三联描绘一幅海州美好的山光水色图, 表现了作者对海州风土人情的喜爱。
• ②尾联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功名富贵不是 自己所要追求的。
• ③作者说自己要去明山耕田种地,一个 “誓”字表明自己向往田园,有意归隐。
高考链接
【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2.请结合全诗,对尾联进行赏析。
• 尾联写作者回头不见不见辛夷开花,才始觉 看花是在去年,借此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懑 和希望收复国土的愿望。诗人以不见迎春花 作结,同开篇的疑身于“旧山川”相呼应,再 次将心中的情绪抒发,饶有新意。尾联自然 精巧,语言含蓄,平实的笔触中蕴含着深沉 蕴藉的情思。
实战演练
(2)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怎样 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①依恋与不舍。劝即将远行的友人一醉方 休,表现了饯别的款款深情,对友人的依 恋与不舍。
• ②关切与担忧。诗歌尾联以景结情,月光 朗照,磨围山色苍苍,辽阔无边,暗含对 友人前路漫漫、旅途劳顿的关切与担忧。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河中作 (赵 鼎)
闲望
吴融①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翅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②,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①吴融:浙江绍兴人,此诗作于诗人求仕长安时期。②别业:相对于本宅而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