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制作基础(摄影摄像灯光) 知识点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面、背面。
(5)运动镜头。
分为:变焦距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
①变焦距的镜头: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
②摇镜头:摇镜头的获得过程称作摇摄。
摇摄是指摄像机镜头以固定支点为圆心
做旋转运动进行拍摄。
③移动镜头:所谓移动镜头,就是摄像机在运动中所拍
摄到的镜头。
它可以全方位地变换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和拍摄角度,形成推、拉、
移、降、跟等各种运动方式。
64.(6)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5.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原
则?①易于接收接受②可听性③准确性④完整性⑤通俗性。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
文字的关系?广播新闻中解说词通常起到叙述事实,说明音响,补充音响,概括提
示音响,连缀音响组成报道的作用。
在节目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写解说词的
时候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要合理安排,结构音响,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音
响报道要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用音响直接表
达报道的主题。
文字要对音响做必要的说明和补充。
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
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的,文字就不要再重复。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
响与文字的关系: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画面、同期声、
文字解说,相
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都是不完整的,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电视新
闻的画面,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
应根据
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代画面无法交待而又必须传达的
信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
灯光摄影知识点总结

灯光摄影知识点总结一、灯光类型1. 连续光源连续光源是指可以持续发出光线的灯光,例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这类灯光常用于摄影棚内的人物、静物拍摄,由于可以实时看到光影效果,因此比较容易控制。
2. 闪光灯闪光灯是一种能够在瞬间发出高亮度光线的灯光,用于补光或者在拍摄人物、动态场景时使用。
闪光灯使用闪光灯同步线或者无线触发器与相机进行触发,对于运动物体的抓拍尤为适用。
3. 手电筒手电筒是一种便携式的小型光源,常用于特写拍摄时的补光或者创造特殊的光影效果。
通过手持手电筒照射被摄物体,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光影效果。
二、用光原理1. 主光主光是指最主要的照明光源,通常用于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使得被摄物体更加醒目。
主光通常呈现在被摄物体的一个侧面,可以是正面、侧面或者上方的照射。
2. 填光填光是指用于填补主光造成的过大阴影部分的光线。
填光可以使用软光源来柔和主光的硬阴影,也可以使用反光板或者反光伞等辅助工具来反射主光产生适度的光线。
3. 背光背光是指从被摄物体的后部照射的光源,用于制造出清晰的轮廓效果,使得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更加立体、生动。
4. 散景散景是指使用灯光照亮背景产生模糊、虚化效果的技术。
通过散景的设计,可以使得被摄物体更加突出、背景更加柔和,为画面增添艺术感。
三、光影效果的设计1. 高光、中光、暗光适当的高光、中光、暗光分布可以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通过对灯光的位置、亮度和角度进行调整,可以创造出不同强度和分布的光影效果。
2. 硬光和软光硬光和软光是指光线经过的散射程度不同,硬光产生的阴影更为清晰,而软光产生的阴影更为柔和。
硬光适用于强调质感或者创造强烈对比的场景,软光适用于弥补过大阴影或者打造柔和的画面效果。
3. 色温色温是指光线的色彩属性,通常用开尔文(K)数来表示。
不同颜色的光会产生不同的氛围和效果,例如暖色调可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冷色调可以创造冷峻、神秘的效果。
在灯光摄影中,通过控制灯光的色温,可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摄影灯光的关联知识点总结

摄影灯光的关联知识点总结摄影灯光的关联知识点总结一、摄影灯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摄影灯光的定义及作用摄影灯光是指用于照明摄影主体的光源装备,它能够改变光影的分布和强度,通过照明的方式展现出摄影主题的效果。
1.2 摄影灯光的分类根据光源的不同,摄影灯光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类。
其中,自然光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如阳光、月光等;人工光则是由人工制造的光源,如闪光灯、连续光源等。
二、摄影灯光的关键要素2.1 光源的方向和角度光源的方向和角度对于摄影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正面光会使照片明亮,给人以平实感;侧面光则会制造出明暗交错的效果,突出主体;背光则能产生轮廓感,营造出神秘感。
2.2 光线的亮度和强度光线的亮度和强度决定了照片的明暗对比和阴影效果。
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和强度,摄影师可以控制照片中的阴影和高光部分,达到理想的表现效果。
2.3 光线的软硬程度光线的软硬程度与光源和拍摄主体的距离有关。
硬光源产生的光线明亮而锐利,适合突出细节和纹理;而软光源则能产生均匀柔和的光线,在人像摄影中往往能营造出柔美的效果。
2.4 色温与色彩色温是指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色彩特性,其单位是开尔文(K)。
不同色温的光源会给照片带来不同的色彩效果,如暖色调的光源会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感觉,冷色调的光源则会带来高冷、神秘的氛围。
三、摄影灯光的常用技术与技巧3.1 三点照明法三点照明法是一种常见的摄影照明技术,它由主光、填光和背光组成。
主光是用于照明主题的主要光源,填光用于补充主光的阴影部分,而背光则用于营造出主题的轮廓感。
3.2 灯光反射板的使用灯光反射板是摄影师常用的辅助工具,通过调整反射板的角度和位置,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白色反射板能够反射软光,适合营造柔和的光线效果;银色反射板能够反射硬光,适合强调细节和纹理。
3.3 蒙皮和柔光箱的运用蒙皮是一种织物罩,通过罩在光源之前,能够使光线更加均匀柔和。
柔光箱则是一种可以容纳光源的封闭设备,通过射向反射板的方式,使光线经过反射板后再次射向主体,达到均匀柔和的效果。
广播电视编导之光线

影片《逆光飞翔》赏析。
三、按造型作用分类
1、主光(基调光、造型光) 塑造环境、刻画人物的主要光线; 画面中较明亮的光线,是画面造型、构图的重要
散射光的特点: 1。散射光发出 的光线比较均匀 柔和,光线的方 向性不强。散射 光在表现被摄物 的立体形状、轮 廓形式、表面结 构时,不如直射 光。
二、按投射方向分类
1、正面光(平光、顺光) 层次平淡,被摄物体具有暗轮廓形式; 不能表现出物体表面凹凸不平的结构,
缺乏立体感; 2、顺侧光(前侧光)
光源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可分为直射光(硬光)和散射光(软光)。 直射光:阳光直接照射到被摄体的光称为直射光。 散射光:是照明在被摄体上不产生明显阴影的光。
它经过反射,光源方向性不明显。
直射光的特点:1、直射光有明确的投射方向,光源 集中。 2、直射光能够在被摄体上形成明亮部分、 阴影部分,并且这些部分的明暗关系比较大,容 易形成比较大的反差。
光源、被摄体和摄像机在水平面上约成 45度角;
被摄体有一定的立体感,较好的表现质 感。 3、侧光
光源、被摄体和摄像机在水平面上约成 90度角;立体感较强。(造型效果:阴阳脸)
二、按投射方向分类
4、侧逆光(后侧光) 光源、被摄体和摄像机在水平面上约成135 度角; 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5、逆光 光源、被摄体和摄像机在水平面上约成180 度角; 缺乏立体感和质感表现,但轮廓形态鲜明; 能使被摄体与背景分离,得到突出; 6、顶光 光源高度超过60度;出现较大反差;容易 丑化人物。 7、脚光 光源低于视线;反常光线,丑化人物;
摄影灯光造型知识点总结

摄影灯光造型知识点总结摄影灯光造型是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用光影来塑造被摄物体的外观、轮廓、纹理和形态等,使其在画面中表现得更加丰富、更具有观赏性。
摄影灯光造型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灯光造型可以让照片更加出彩,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
1.灯光的种类及用途灯光在摄影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分为主光、补光、背景光和特效光等。
主光是摄影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灯光,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光线,用来照亮被摄物品,塑造被摄物品的表情和特征。
补光是用来补充主光的光线,它通常用于照亮主光无法照到的部分,以便让整体画面更加明亮均匀。
背景光是用来照亮被摄物体后方的光线,通过改变光线的颜色和强度来营造出不同的背景效果。
特效光是用来创造出不同特效的光线,比如剪影效果、柔焦效果等。
2.灯光的色温及调节灯光的色温是指光线的冷暖程度,一般来说颜色温度较低的光线会被认为是比较暖和的,颜色温度较高的光线会被认为是比较冷的。
摄影中通常会使用各种不同色温的灯光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比如使用暖色光线可以营造出温馨、柔和的氛围,使用冷色光线可以营造出冷漠、冰冷的氛围。
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通常会根据拍摄对象的需要来合理的调节灯光的色温,这样可以更好的塑造出拍摄对象的特征。
3.灯光的角度和方向灯光的角度和方向也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灯光角度和方向可以让拍摄对象呈现出更加立体、更加有层次感的效果。
一般来说灯光的角度较小可以凸显被摄物品的纹理和质感,灯光的角度较大可以凸显被摄物品的轮廓和形态。
而灯光的方向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灯光方向会给被摄物体带来不同的阴影效果,比如使用侧面光可以较为明显的凸显出被摄物品的表面细节,使用顶面光可以营造出浮雕效果。
4.灯光的软硬及质感灯光的软硬和质感也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灯光的质感会直接影响被摄物品的呈现效果。
在摄影中一般会使用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反射屏、柔光罩、漏光罩、光斑板等来调节灯光的质感,比如使用软光可以让照片呈现出柔和、清晰的效果,硬光则可以让照片呈现出强烈的阴影和强烈的对比度。
摄影基本灯光知识点总结

摄影基本灯光知识点总结在摄影中,灯光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影响照片的色彩、对比度和氛围,甚至直接影响拍摄主题的情绪表达。
因此,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灯光知识是每个摄影师都必须具备的技能。
在本文中,将总结摄影基本灯光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摄影中的灯光应用。
一、自然光和人工光在摄影中,灯光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种。
自然光指的是来自太阳的光线,其强度和色温随时间和天气变化而变化。
而人工光则是由人工灯具发出的光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了解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特性对于摄影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照片的效果和拍摄手法。
二、灯光的种类和特性1. 硬光和软光硬光是指光线聚集在一点上的光线,产生清晰的明暗对比,适合强调形状和纹理。
而软光是指光线均匀地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线,产生柔和的过渡和低对比度,适合拍摄人像和静物。
2. 主光和补光主光是指照射在主题物体上的主要光线,控制主光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改变物体的表面光泽和立体感。
而补光是指辅助主光的光线,通常用于减轻主光的阴影或者强化主光的反射。
3. 冷光和暖光光的色温可以分为冷光和暖光两种类型,冷光偏蓝色,暖光偏黄色。
不同的色温会影响照片的色彩效果和氛围,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灯泡。
4. 前光和背光前光是指光线从摄影主体的前方照射,可以强化物体的表面细节和纹理。
而背光是指光线从摄影主体的背后照射,可以产生剪影效果和增加物体的立体感。
5. 定向光和散射光定向光是指光线从一定方向照射,产生明暗对比和阴影效果。
而散射光是指光线被散射到周围环境中,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
三、灯具的选择和摆放在使用人工光进行拍摄时,摄影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灯具和进行正确的灯具摆放,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1. 选择灯具常见的摄影灯具可以分为闪光灯、织光灯和LED灯等。
闪光灯是便携式的光源,适合户外拍摄和快速补光。
织光灯是固定式的光源,适合室内拍摄和专业摄影工作室。
LED灯则是近年来新兴的光源,具有便携性好、节能环保等优点,适合小型化拍摄器材。
摄影灯光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灯光知识点总结大全摄影灯光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影响照片的色彩、明暗及立体感,能够突出主题,增加摄影作品的艺术性。
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需要充分了解摄影灯光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同灯光类型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灯光的调节来表现主题和情感。
本文将从摄影灯光的原理、基本类型、使用技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摄影灯光知识。
一、摄影灯光的原理1. 光的三要素光的三要素是光的颜色、亮度和方向。
了解光的三要素对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摄影作品的色彩、明暗及构图效果。
2. 光的角度光的角度决定了主体的明暗关系和立体感。
经常使用的光线角度包括45度角光、侧光、背光、逆光等。
3. 光的色温光的色温是指光的颜色,也是决定摄影作品色彩效果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色温包括暖色调(如日光)、冷色调(如白炽灯光)等。
4. 光的亮度光的亮度是决定照片明暗关系的因素,不同亮度的光能够产生不同的阴影效果,影响照片的质感和立体感。
5. 光的扩散光的扩散能够影响照片的柔和度和对比度,扩散光产生的阴影更加柔和,能够突出主体,使照片更加立体。
6. 光的补光光的补光是指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辅助灯光对主体进行照射,以补充光线不足的情况。
以上是摄影灯光的基本原理,摄影师需要了解光线的特性和影响,才能更好地控制光线,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二、摄影灯光的基本类型1. 连续光源连续光源是指能够持续发光的灯具,常见的有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连续光源便于摄影师实时观察光线效果,调整灯光的角度和强度,是拍摄视频和静态照片时常用的灯光类型。
2. 闪光灯闪光灯是指在摄影过程中瞬间发出高强度光线的灯具,常用于室内外拍摄、肖像摄影、人物拍摄等。
闪光灯能够提供强烈的光线,使得主体清晰明亮,同时也能够产生柔和的阴影效果。
3. 灯具组合灯具组合是将多个灯具进行组合,通过不同灯具的角度、强度和颜色来达到多种光效,常用于商业摄影、广告摄影、影视拍摄等场景。
影视摄影灯光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灯光基础知识影视摄影灯光基础知识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影视摄影灯光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分享。
一、用光用光可分为以下几种:正面光:即顺光。
指与摄影(象)机同一方向照明被摄体的光线。
侧面光:即侧光。
从被摄体左右成90度的侧面射来的光线。
光线从被摄体左右靠前45度角的侧面射来的光叫前侧光;靠后45度角的侧面射来的光叫侧逆光。
侧光反差强烈,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背光:也叫逆光、轮廓光。
从被摄体背后照射过来的光线,使物体轮廓分明。
顶光:从被射体上方照下来的光线,产生浓重投影。
底光:也叫下反光。
靠近被摄体向上照射的光线,它能造成人物的恐怖感。
二、光种按光源可分为自然光、人造光;按光线性质可分为散射光(软光)、直射光(硬光);按光位可以分为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底光、顶光等;按造型作用可分为主光、辅光(补助光)、背景光、眼神光、效果光等。
1、自然光:日光和天空的照明。
自然光由于时间、季节、气候、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受影响,在摄影实践中除掌握自然光的光照强度、角度、光线性质变化外,还应掌握色温变化的规律。
2、人工光:人工光在光照的强度与范围、显色性等方面不如自然光,但在使用上却有较多的优越性。
利用人工光可以从容、自由地对景物进行造型处理;可以根据创作设想用灯光造成各种艺术效果;用作对自然光的补充时,可用于阴影部分照明,构成丰富的影调层次。
3、直射光:又称“硬光”。
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其特点是:有明显的投射方向;能在被摄体上面构成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及其投影;能表达出被摄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易产生局部光斑;直射光造型性好、光感强,一般多用作主光。
4、散射光:又称“软光”。
在被摄体上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照明均匀,能用光调描绘对象的立体形态,层次细腻,效果柔和。
散光常用于辅助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摄影中的构图良好的构图是照片的骨架:九宫格、三角形、S形构图✧追求创新(视野、构图)体现对比(明暗、动静、新旧、大小…) 注意呼应(主体和陪体)●照片的构图要素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构要拍摄模式人像、风景、微距、运动●高级曝光模式(日常)相机自动设置光圈和快门,也可在不改变曝光量的同时手动改变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2.A 光圈 (半自动) (风景、人像、微距)手动光圈,自动快门3.S/T 快门优先(运动)4.M 全手动(特殊创意)●人像:最大光圈虚化背景肤色优化风景:较小光圈远景清晰蓝绿优化运动:较快快门跟踪对焦连拍数张微距:适中光圈主体清晰背景模糊●使用大光圈(F数值小)拍人像,以尽可能虚化背景;使用小光圈(F数值大)拍风景,使由近及远的景物都清晰成像;使用中等光圈(F值不大不小)拍微距,以获得适中的景深。
✧有光图的景深决定背景的实与虚。
景深:人眼可视的清晰范围。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高速快门 1/500 s – 1/4000 s中速快门 1/60 s - 1/250 s慢速快门 1/30 s - 30 s (夜景,特殊技法)被摄主体越靠近镜头,所要使用的快门速越高。
●M全手动曝光模式1.焰火:光圈F8~16 快门1~2s2.闪电:光圈F8~16 快门30s 或B门3.车灯轨迹:光圈F11~22 快门30s或B门4.摄影棚:光圈F8~16 快门1/60s或1/125s⏹(尼康)白平衡模式:自动、白炽灯、荧光灯、直射阳光、闪光灯、阴天、阴影、选择色温、手动预设⏹色温:2000k偏青蓝色 3100k正常5500k偏橙红色 9000K严重偏橙红蜡烛2800k 钨丝灯3200K 阳光5500k 阴天6200k色温越低,光源越偏橙红;色温越高,光源越偏青蓝。
色温设定高于光源色温,偏橙红;色温设定低于光源色温,偏青蓝。
●判断曝光过度:细节是否丢失。
三档光圈以上曝光好;胶片看宽容度。
摄像(彩色电视摄像机)◆概述:光信号---电信号---标准全电视信号---磁带记录保存◆数字摄像机的优点:1.数字信号的信噪比和记录密度高 2.数技术纠错能力强3.数字信号便于数据存储、传输和压缩 4.数字信号使节目网络化、双向交换性◆分类方法:按使用级别分:广播级、业务级、家用级(技术指标、图像质量、价格、性能递减)按器件分:传统的电真空器件(光电管)摄像机新型电荷耦合器件(CCD芯片)为主的固体摄像机按使用场合分:室外用轻便携式演播室用大型座机◆调整步骤:1.根据所拍摄环境色温,转动滤色盘,选择相对应的滤色片。
2.光圈的设置。
光圈调整对拍摄画面亮度、对比度影响较大。
3.白平衡/黑平衡的调整4.后焦距调整:变焦时5.快门速度的调整◆白平衡调整:1.选择一白色物体作调整标准6.将选取好的物体置于所拍场景中7.摄相机镜头对准白色物体,调整焦距,使白色物体充满整个屏幕8.拨动自动白平衡开关,摄像机自动调整并存储黑平衡调整:将白平衡开关反向拨动,黑平衡自动调整。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式执机方式:徒手执机(机动灵活、反应灵敏、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拍摄)固定执机:三脚架、移动车、升降机(稳定、远距离、视野开阔、拍摄控制范围大、减少体力消耗)操作要求:画面要稳定)、准(画面起幅落幅、表达内容、镜头聚焦等要准)、匀(摄像机运动速度均匀)◆摄像机的保养:1.避免镜头长时间对准某一光源2.其他电视设备连接时,必须切断所有电源3.使用结束关闭电源4.使用和调整时避开磁场5.避免湿度较大、粉尘较多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6.镜头表面不能用手摸7.注意电池临界放电指示●景别:被摄物占有面积的范围大小大全景(远景)近景中景特写大特写全景:表现被摄景物、人物、场景全貌,完整表现人物形体动作,揭示人物内心和情感。
注意:外延轮廓完整、画面关系中景:表现手臂活动范围,物体内部最富表现力结构,叙事。
注意结构中心的把握。
近景:人物胸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作用:刻画性格、产生交流感、表现有意义局部。
注意:细部质量、人物面部细微变化,背面应尽量简洁特写:成年人肩部以上头像或某一被摄西部画面。
作用:事物最有特征的细节、人物多样心灵世界,准确表达质感、形体、颜色,特定场景转换镜头。
注意:画面物体饱满,严格控制曝光。
1.景别带来视点的变化2.使画面表现内容目的性、指向性很强3.是形成影片节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4.两级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移情作用◆决定景别变化的因素:距离、焦距、被摄体位置变化◆常见摄像机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甩影视光线艺术与照明光线是摄影照明的物质基础。
照明是电影制作的核心。
摄影中光线的三个基本作用●曝光●造型●表意光线对摄影的双重意义●揭示物质世界。
为我们提供了分清被摄体的表面结构,外部轮廓形态,空间位置和色彩的线索。
为我们对被摄体的判断提供了视觉基础。
●光线在影视摄影中的运用,使我们在感知物质世界时产生了某种心理暗示。
光线的两个层面●一.技术层面●二.艺术层面1.造型与摄影造型2.光线的情绪3.光线作为一种剧作元素造型与摄影造型●造型-艺术造型-摄影造型光线在摄影造型上的主要作用(1)揭示被摄体的个性特征。
(2)表示被摄体的环境特征,显示被摄对象所处的环境。
(3)在画面中,强调主要的视觉元素。
(4)形成画面特有的影调和色调。
(5)参加构图,成为画面构图的一个元素。
光线的情绪●光线情绪的心理学意义——光线被赋予情绪●光线在情绪表达上的作用(1)形成特定的气氛。
(2)昭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时间。
(3)运用不同的光线或光线形式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命运。
光线具有那些性质?●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亮度●照度直射光源与散射光源的区别光源可以是直射光源、散射光源或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光源。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光源所产生的阴影类型。
●直射光,顾名思义就是直接从光源照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这些光源一般来自相对于主体较小的光源,它可以是太阳光,也可以是聚光灯等点状光源发射出来的光。
有些人称之为硬光。
直射光在造型上的特点●直射光有明确的投射方向,光源集中,适合于用来造型;而且,在影视摄影的拍摄活动中,比较容易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
●直射光能够在被摄体上形成明亮部分、阴影部分以及投影,并且这几个部分的明暗关系比较大,容易形成比较大的反差。
●直射光能够突出被摄物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粗糙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直射光可产生更多的戏剧效果,同时,也更多地渗透出了人为加工的痕迹。
●散射光就是相对来自主体较大的发光物体发出的光。
它可以是太阳光的,也可以是人为加工过的各种面积比较大的发光体。
散射光在造型上的特点●散射光发出的光线比较均匀柔和,而且,光线的方向性不强,所以,在被摄物体上,不太容易形成明显的受光面和阴影,投影也没有明显的边缘轮廓;因此,散射光的造型效果比直射光要弱。
●散射光的光线比较均匀,柔和,反差比较小,所以,它能够反映被摄物体的细微变化,尤其是那些表面光滑的物体,更能够体现出物体本身的质感和层次。
但是,不宜表现那些表面粗糙的物体。
●散射光在作为各种影视摄影的光线,在表现被摄物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时,不如直射光;但是,在利用散射光进行影视拍摄时,如果能够控制其发出的光线的方向以及反差的话,同样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造型效果。
●散射光的发光面积相对比较大,所以,不太容易控制其方向;但是,由于其反差小,所以,能够控制在电影胶片和视频录象的宽容度范围之内。
直射光(硬光)与散射光(柔光)●距离——太阳与地球光线的亮度和照度(主动)●光线的照度是指被摄物体接受到的光通量,也就是被摄物体表面被照亮的程度。
(被动)●亮度相对性。
照明基本元素●主光●补光(辅光)●背光(背景光)●眼光(眼神光)●环境光●轮廓光(逆光)使人物与背景分离,控制景深,可以不与其他灯光颜色统一,色温可不与主光辅光相同。
-273ºC。
●固有色、非固有色和消色。
●固有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能够区别物体的颜色特征,就把这个物体固定反射出来的颜色称为该物体的固有色,它反映了物体吸收和反射的根本属性。
●非固有色与固有色相反,有些颜色它不代表物体的根本属性的,我们习惯上称之为非固有色。
●消色消色就是指黑白灰。
有些物体当一束白光投射到它表面后,不同波长的光线被这些物体均匀地吸收和均匀地反射,由于反射率的不同,这些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那就是黑白灰,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属性称之为消色。
什么影响了物体的色彩还原?●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是没有固定的颜色,它只有固定的吸收率和反射率。
因此,物体自身的特性是一定的,那么,影响它的只有外在的因素——光线。
一.光线影响物体色彩的真实再现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1.光源的颜色三种不同光源对同一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是不同的。
● 2.光线的亮度和光线的方向当光孔不变的情况下,光线的亮度愈亮,色彩的饱和度就愈低;反之,光线的亮度愈弱,色彩的饱和度就愈高。
总之,曝光正确是物体色彩真实还原的首要条件。
● 3.光线的入射角度当光线的入射角与人眼或摄影机的角度一致或有一定的角度,而和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的方向有一定的角度时,物体的色彩还原是比较正常的;当光线的入射角不变,人眼或摄影机的角度与被摄物体的反射光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的色彩还原则不正常的。
● 4.被摄物体的表面结构表面结构光滑的物体和表面结构粗糙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对物体的色彩还原程度也就不同。
影视摄影拍摄中的色彩平衡一.改变影视纪录材料●改变电影胶片的型号●改变光源的种类或改变光源的色温●加校色温滤色镜●调节白平衡二.滤色镜与光线的色彩平衡三.后期校正四.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