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合集下载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2.《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3.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追求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4.《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 )A.“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B.“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C.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D.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5.《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 )A.议论与叙事B.议论与抒情C.抒情与描写D.叙事与抒情6.《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种树的原理和方法时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象征B.类比C.对比D.铺垫7.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B.室靡弃物,家无闲人C.手中纫缀不辍D.遇童奴有恩8.《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对人生道路进行思索的是( )A.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第 1 页C.姐姐的死讯D.田野里的一线光、一个亮9.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A.《秋夜》B.《我与地坛》C.《哭小弟》D.《都江堰》10.《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 )A.精于翻译B.工于鉴赏C.教子成功D.性格刚直11.《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A.喜剧色彩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12.《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 )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4.下列诗篇中,托物言志,表达忧国忧民心情的咏物之作是( )A.《蒹葭》B.《陌上桑》C.《秋兴八首》(其一)D.《早雁》15.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 )A.借代B.比喻C.比拟D.夸张16.《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7.《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 )A.章节整齐的建筑美B.和谐流畅的音乐美C.婉转优雅的语言美D.情景交融的意象美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第 2 页A.逐层演进B.相互对比C.抑扬交错D.对等并列19.《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 )A.袭人B.宝玉C.黛玉D.贾母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 )A.做了许老爷的姨太太B.生了儿子却被大太太夺去C.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D.始终未能将百裥裙的带子缝上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8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中大网校

2008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中大网校

2008年成人高考高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黑暗喑哑韵脚黯然失色B. 调动雕刻稠密民生凋敝C. 稍微讥诮末梢形销骨立D. 阻止狙击租赁神情沮丧(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畏葸参掸鸠占雀巢摩肩接踵B. 寒喧坎坷严惩不贷一愁莫展C. 伸张宏伟鞭辟人里轻歌曼舞D. 题纲参与功亏一溃牵强附会(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相关条例提示:银行向异地信用卡用户支付大额现金,需要得到发卡地所在银行②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尽快恢复生产,工厂决定~____部分刚剐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③对生恬在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烈士遗属,当地政府应该履行____的义务,以告慰烈士的英灵A. 受权启用扶养B. 授权起用扶养C. 受权起用抚养D. 授权启用抚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深知,保守的清政府如果再不改弦更张,变法图强,整个江山就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

B. 六月中旬以来,深沪股市一路下跌,那情形真是势如破竹,叫人不得不为中国股市的前途捏一把冷汗。

C. 谁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工厂破产、家庭破裂的重重打击之后,他还能够东山再起,再次在商场大显身手。

D. 在文章中使用繁笔,有它的好处:描摹事物状态,可以穷形尽相;刻画人物心理,能够细致入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有效地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从而做到“居者有其屋”,是评价政府作为的重要方面。

B. 刚刚上市的这种玉米,是经过改良而制成的、吃起来有水果味的,被称为“水果玉米”。

C. 鸟巢、水立方等一座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进行几年的艰苦奋战,矗立在首都人民的面前。

D. 如何避免生猪收购价格不再上涨,稳定猪肉市场供应,是需要相关部门着力考虑的问题(6)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含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含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答案全解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仲(zhòng)裁阿(ē)谀入场券(quàn) 捕(pǔ)风捉影B、袅娜(nuó) 勒(lēi)紧嚼(jué)舌头百孔千疮(chuāng)C、精辟(pì) 躯壳(qiào) 横剖(pōu)面一语中的(dì)D、柏(bǎi)树模(mó)具配给(jǐ)制否(pǐ)极泰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善用排除法和认定法。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如果按题目的要求直接可以认定的答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答案。

A应该是捕bǔ风捉影,本字容易和“铺”“浦”等同形字混淆。

B应该读嚼(jiáo)舌头,这个词在山东方言中常常误读。

“嚼”是一个多音字,[1]用牙齿咬碎,读jiáo如“细嚼慢咽”“味同嚼蜡”;[2]用于某些复合词,读jué,如“咀嚼”;[3] 组词“倒嚼”,反刍,牛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读jiào。

D应该读模(m ú)具,“模”也是个多音字,读mó,[1]法式,规范,标准,[2]仿效;[3]特指“模范”;读mú [1]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2]模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含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含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答案全解山东省临朐第二中学于海生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仲(zhîng)裁阿(ē)谀入场券(quàn) 捕(pǔ)风捉影B、袅娜(nuï) 勒(lēi)紧嚼(jué)舌头百孔千疮(chuāng)C、精辟(pì) 躯壳(qiào) 横剖(pōu)面一语中的(dì)D、柏(bǎi)树模(mï)具配给(jǐ)制否(pǐ)极泰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善用排除法和认定法。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如果按题目的要求直接可以认定的答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答案。

A应该是捕bǔ风捉影,本字容易和‚铺‛‚浦‛等同形字混淆。

B应该读嚼(jiáo)舌头,这个词在山东方言中常常误读。

‚嚼‛是一个多音字,[1]用牙齿咬碎,读jiáo如‚细嚼慢咽‛‚味同嚼蜡‛;[2]用于某些复合词,读jué,如‚咀嚼‛;[3] 组词‚倒嚼‛,反刍,牛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读jiào。

D应该读模(mú)具,‚模‛也是个多音字,读mó,[1]法式,规范,标准,[2]仿效;[3]特指‚模范‛;读mú[1]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2]模样。

2008年专升本语文试卷答案

2008年专升本语文试卷答案

2008年大学语文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 ACBAC 6-10 CBCDB 11-15 BDBCC 16-20 CDBCD二、填空21、竟无语凝噎22、白头搔更短23、楚天千里清秋24、沙头空照征人骨2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三、词语解释26、存:看望、问候27、斟酒28、流逝的江水29、辽阔渺茫的样子30、做鞋靴穿四、翻译31、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要应适可而止,让百姓休养生息。

32、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消失或增长。

五、简答33、作者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批判了加强给他的“侵害、生事、征利、拒练、以至天下怨滂”的观点。

作者对论敌的反驳是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

34、“地底下”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当时,指的是领导中国人民抗日的中国共产党人。

35、《张》第二部分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有三个特点:1、注重细节描写,如南雾云的抽刀断指,引箭射塔;2、注意从人物的相互关系入手,张,许和南三个英雄相互映衬,反面人物贺兰进明对英雄人物起反衬作用;3、多处运用侧面烘托,为一座大惊,船上人指以相语.36、题目《关山月》全诗每4句为一层,前4句概括出议和后造成的悲惨景象。

然后,围绕“关山月”内外之景,三个不同的场景的描写都发生在“关山月”内外,紧扣题目,最后表达了诗人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之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六、阅读分析题37、1、在短短的诗行里,一再用“悄悄”这一叠词,表达诗人认识怕惊扰康桥的静谧,对她近乎崇拜的神圣情感。

2、重要运用比拟手法,拟人如“夏虫沉没”,拟物如“别离的笙萧”,把云彩写成了可带走的东西。

3、善于捕捉形象,把情感熔铸与形象之中,创造耐人寻味的意境,体现作者诗歌创作建筑的形式美,音乐的韵律美和色彩的绘画美,以及纤丽委婉,轻盈飘逸的诗风。

38、1、项王所唱的诗歌在形式上有一个特点,每一句加“兮”字。

这种特点在古代属于楚词。

2、既表达了自己英雄末路,悲歌慷慨的本色,也表达了对虞姬深深爱恋的儿女情怀。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2008年真题)(分数:2.00)A.茅盾√B.郁达夫C.巴金D.鲁迅解析:2.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是( )(2008年真题)(分数:2.00)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巴尔扎克解析:3.《醉花阴》中分析词中的“愁”和“瘦”。

提出词应“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的词人是( )(2010年真题) (分数:2.00)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解析:解析:因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

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瘦因愁而生,愁因丈夫流落在外而生,可见全词抒写的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鲁迅的杂文集是( )(2008年真题)(分数:2.00)A.《坟》√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解析:5.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1年真题)(分数:2.00)A.说明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具有丰富的内涵B.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参差不齐√C.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D.这正是戏剧通过冲突塑造典型性格的艺术特色的表现解析:6.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2011年真题)(分数:2.00)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蒲松龄√解析: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7,分数:14.00)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与答案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与答案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A. 柳宗元B. 韩愈C. 欧阳修D. 王安石【正确答案】D第2题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A. 英国哲学家B. 英国文学家C. 美国哲学家D. 法国哲学家【正确答案】A第3题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 夸张B. 拟人C. 比喻D. 叠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声声慢》中的9组叠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出色的语言技巧,而且还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国破家亡之痛。

第4题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 黛玉B. 王熙凤C. 宝钗D. 袭人【正确答案】C第5题"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A.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 《天净沙》(秋思)C.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 《声声慢》(寻寻觅觅)【正确答案】B第6题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A. 演绎论证B. 类比论证C. 归纳论证D. 对比论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比较论证分为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7题下列作品中同属叙事诗的一组是【】A. 曹操《短歌行》、《诗经·氓》B. 陶渊明《饮酒》、《汉乐府·陌上桑》C. 《汉乐府·陌上桑》、《诗经·氓》D. 白居易《杜陵叟》、《楚辞·国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短歌行》是乐府诗,《饮酒》是田园诗,《杜陵叟》也是乐府诗,《国殇》是一首挽歌。

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最终版)

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最终版)

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最终版)第一篇: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最终版)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1.《诗经》分为、、三部分。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4.茅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实主义巨著。

5.徐志摩是派的代表诗人。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其诗作中的句子。

6.李清照《醉花荫》“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的下句是。

7.《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8.班固用“感于衰乐,缘事而发”评价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9.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游园》选自他的剧作。

10.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称号。

二单选题11.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高适与岑参B.李白与杜甫C.王维与孟浩然D.韩愈与孟郊 1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谢灵运D.陶渊明 13.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A.茅盾B.郁达夫C.巴金D.鲁迅 14.鲁迅的杂文集是A.《坟》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 15.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是A.契可夫B.莫泊桑C.欧.亨利D.巴尔扎克三词语解释1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1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18.辟邪说,难壬人。

难:19.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斗:20.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过:四翻译下列句子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3.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五简答题24.阅读《疾氏将伐颛臾》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孔子的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错误观点?(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是什么?(2)运用什么修辞方法?25.下面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0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诗经》分为、、三部分。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4.茅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实主义巨著。

5.徐志摩是的代表人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其诗作中的句子。

6.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的下句是。

7.《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8.班固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评价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9.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游园》选自他的剧作。

10.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称号。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分)11.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高适与岑参B.李白与杜甫C.王维与孟浩然D.韩愈与孟郊1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13.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14.鲁迅的杂文集是()A.《坟》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15.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是()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巴尔扎克三、词语解释(每小题1分,共5分)16.来丕豹、公孙友于晋。

来:1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18.辟邪说,难壬人。

难:19.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20.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过:四、翻译(每小题3分,共9分)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3.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五、简答题(共10分)24.阅读《季氏将伐颛臾》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孔子的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错误观点?(1分)(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是什么?(2分)(3)运用什么修辞手法?(2分)24.下面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看见的灯光。

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心灵的灯,他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我的心灵的灯”的象征意蕴是什么?(2分)(2)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2分)(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贯穿全篇的线索是什么?(1分)六、简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6.简析《苏武传》中苏武的形象。

27.简析鲁迅《祝福》的思想内容。

七、作文(40分)题目:我的幸福观要求:A.可写成小说、议论文、散文,不可写成诗歌。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风、雅、颂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诗经》是一直以来的命题重点,这是由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决定的。

2006、2007年都已连续命题。

相关知识点请参考前两年真题的解析。

2.《史记》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司马迁和《史记》也是常识类试题的命题重点,纵观这几年的试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体例方面,如本题就是。

史书的体例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等几种,《史记》是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开创了一种新的记史形式。

这几年考查史书体例方面的题比较多,如2009年真题:“《战国策》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它是()A.记言体B.编年体C.国别体D.纪事本末体”;2011年真题:“我国第一部由私人撰写的编年体史书是。

”二、影响和评价方面,如2006年真题:“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的评价。

”此外,还应该注意另一种类型:具体作品、人物、成语故事出处的考察。

如《管晏列传》出自于哪部作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一成语出自哪?等一类的选择题。

3.论点,论据,论证解析:识记类试题,属文体常识类文学常识考察。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一般将散文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散文等几种。

议论文就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每一篇议论文,都离不开论点、论据和论证。

因此,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4.《子夜》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子夜》围绕着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之间的尖锐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艺术地再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风云,反映了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风貌。

具体可参考2007年试题的相关解析。

5.新月派,《再别康桥》解析:识记类试题,属文学流派类文学常识考察。

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两个重要流派是新月派和现代派。

新月派也叫新格律派,其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他们提倡诗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徐志摩的代表诗作考生比较熟悉的有《再别康桥》等,闻一多的作品如《红烛》、《死水》等。

现代派以戴望舒等诗人为代表,这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中有介绍。

6.人比黄花瘦解析:识记类试题,属经典作品名句填空类试题。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历来为人称颂,也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

这是一首重九怀人词,是李清照寄给她丈夫赵明诚的,其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元伊世珍《琅 记》卷中引《外传》就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

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政(正)是易安作也。

”可见这三句的优美精佳。

2009年的真题中还有涉及该句的阅读理解题,考生可参看。

7.海明威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欧内斯特·海明威(Er nestHemingwayl899~1961)是美国小说家,1899年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参加志愿救护队,担任红十字会的汽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重伤。

战后长期担任《星报》驻欧记者。

发表于1926年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是他第一部成功的作品,该书被视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作者本人也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29年海明威发表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

这是一部出色的反战小说,标志着海明威在艺术上的成熟。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晚年的力作,也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1954年,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洗练含蓄的新散文风格,这种风格对欧、美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老人与海》写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描写老人治服大鱼后,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

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反映了不轻言失败并勇敢面对失败的主题。

这是一部极具寓言色彩的小说。

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含意却十分深刻。

小说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实质上是整个人类的化身,他与鲨鱼的搏斗,是人与命运搏斗的象征。

这个“硬汉”形象成为了海明威式的英雄的代表,象征着人类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

小说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

8.汉乐府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起于汉代。

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武帝时定郊祀礼,始立乐府,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乐府之名始于此。

同时,乐府又是一种诗体名称。

起初用来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

宋郭茂倩搜辑汉魏以迄唐、五代合乐或不合乐以及模拟之作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

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汉乐府是乐府诗中的瑰宝,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所以班固评价它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9.《牡丹亭》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

出身于“书香”家庭,早年即有文名。

思想上,他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反对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大力宣扬个性解放,因此在文学上他支持“独抒性灵”的主张,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也坚持“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的进步思想。

汤显祖是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

其传奇作品中的代表作是《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由于这四部作品都有做梦的情节,因此也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汤显祖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就是指《还魂记》,即《牡丹亭》。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与王实甫的《西厢记》齐名。

10.人民艺术家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济南的冬天》曾被选入中小学课本,话剧《茶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也被节选入中小学课本。

其他具体情况请参看2007年第16题。

二、单选题11.A解析:识记类试题,属文学流派类文学常识考察。

盛唐诗歌,具有集大成特色的诗人有李白和杜甫,后世称其为诗仙和诗圣;另外,还有经常为人所称道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王维和孟浩然,其中孟浩然偏重田园诗,多写乡村田园风光;王维偏重山水诗。

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和王昌龄。

他们的边塞诗考生熟悉的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2007年第13题和本题可参照复习。

12.D解析:识记类试题,属文学流派类文学常识考察。

该题可以和2007年第13题、2008年第11题、2010年第2题参照复习。

晋宋(此“宋”指南朝宋齐梁陈之“宋”)之际,山水诗大量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谢灵运,大约与此同时,陶渊明则大量创作田园诗。

这两个诗派在唐代得到更大的发展,具体请参照上一道题。

13.A解析:识记类试题,属文学社团类文学常识考察。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社团,其发起人是茅盾。

与文学研究会同时的还有创造社等,如郭沫若就是创造社的成员。

大体上说,文学研究会的创作倾向于现实主义,创造社的创作风格则倾向于浪漫主义。

14.A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