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说文解字-顺

合集下载

汉字的造字规律

汉字的造字规律

说文解字—汉字的造字规律目 录象形字:用图画来造字会意字:“拼积木”造字法指事字:给象形字加上标签形声字:超厉害的造字法CONTENTS0102030405因形求义:解密汉字的方法象形字:用图画来造字01象形:汉字是画出来象形,是用画画的方式造字。

象形字,和事物的“形”体一定要“像”。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先生是这样讲解“象形”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太阳圆圆的,非常明亮,仿佛有无尽的光明洒向大地。

因此,古人造日的时候,画一个圆圈,来描绘太阳的形体;中间加上一点 ,表示太阳的光芒。

《说文解字》说:“日,实也”,太阳的光芒是充实饱满的。

月有阴晴圆缺,和太阳相比,“缺”的状态是月亮独有的特点。

因此,古人造月的时候,画一个弯弯的月牙 ,来描绘月亮的形体。

参考日月的形象,造出 、 的过程,叫作“取象”。

取象有两个最重要的来源,“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低下头,看看自己,从我们的身体中选取图像来造字;抬起头,眺望世界,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选取图像来造字。

简单来说,就是画出自己,画出世界。

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脑袋的象形。

无论是头发、面孔,还是眼睛,都清晰可辨。

这个字是甲骨文中的“首”,也就是脑袋的意思。

在近取诸身以外,古人还远取诸物。

他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把自己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在象形字中,有天文地理,有花草树木,有日用器皿,有饮食服饰,还有各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象形字就是要把事物形体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可以说,象形字用图画的方法,记录了丰富而美丽的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甲骨文在描绘物象的时候,非常注重展现它们的特点,从而进行有效地区别,比如说,牛角向上,羊角向下,就是凸显了牛羊的特点。

图画与背景不是所有的事物画成字时都容易识别。

有些东西,即使你画出了它的样子,别人也不认识。

这个是什么?光描绘事物本身不行,有时还需要把它的背景画出来。

比如这个方块,它的背景其实是一个房子—— 。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说文解字序及详解

说文解字序及详解

《说文解字》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它的价值不仅限于解说汉字,研究汉字本身,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东汉末以前的百科全书。

正如许慎的儿子在《上说文解字表》里面所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说文解字》吸取前辈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部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系统的专著,不但对于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是唯一的经典著作,就是整理文化遗产也都是不可缺乏的阶段。

《说文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比这些字书都多,如汉初把《仓颉》、《爱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3300字。

西汉末,扬雄的《训纂篇》共5340字,东汉贾鲂的《谤喜篇》共7380字。

《说文解字》里面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共10506字,比《谤喜篇》还多了1973字。

不论《尔雅》对于汉字的训诂,《方言》对于汉语方言的研究,或《释名》的音训,《切韵》、《广韵》的声韵,无一不在《说文解字》的范围之内。

现在让我们就《说文解字》的创造性,结合他所保存的原始资料,来看它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

1、《说文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

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

《说文解字》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

2、《说文解字》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3、《说文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4、《说文解字》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

两千年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

“顺”字本义考

“顺”字本义考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字 的古文形 体及 其构 意 顺
许慎在 《 说文解字》 中将 “ 顺”字归人 “ 页”部。 《 说文解字 ・ 页部》 收录汉字共 19个 ,属 0 于形声 字 的有 14个 ,本义 与页 ( 头 )相 关 的有 16个 ( “ ” 字本 文正在讨 论 ,暂不 计人 ) 0 人 0 顺 。例 如 :“ ,眉 目之 间也 ” 颗 ,小 头也 ” 项 ,头后 也 ” 硕 ,头大也 ” “ ,还视 也 ” 颇 ,头 颜 ;“ ;“ ;“ ; 顾 ;“ 偏也” 颓 ,头明饰也” 顿 , ;“ ;“ 下首也” 颐 ,举 目 ;“ 视人也” ( 另:只有 “ 、“要 ” 预” 氧 2个字例外 , 前者本 义为 “ 也 ” 安 ,后者 本义 为 “ 具也 ” 选 ,均 与 “ ”义 无关 ) …博 ,那 么 ,“ ” 的本义 是 页 。 卜 顺
声” ,它 由两个 具体 的形 象来 会合 本 义 。段 玉 裁 对 此 把 握 得 比较 细 致 准 确 ,但 说 出来 却 还 是 比较 笼
统 ,有 必要进 行深 人 的解 析 。“ 自顶 以至 于堙 ,顺 之 至 也。川 之流 ,顺 之 至也 。 句 中的 “ 之至 ” 人 ” 顺 就是极端 的顺 ,也 就是顺 的典 型 。 “ 自顶 以 至 于 堙 ” 说 的 就 是 次 序 ,一 种 自然 的 次 序 、天 生 的 次 人
收稿 日期 :20 08—0 0 3— H 6
作者 简 介 :王 定 康 (95 17 一
) ,男 ,湖南 桃江 人 ,茂 名 学 院高 州 师范 分 院 中文 系讲 师 ,文 学硕 士 。研 究方 向 :方 言音 韵 、文 字训 诂 。

6 ・ 8
堙 ,顺 之 至也 。川之 流 ,顺 之 至也 。故 字 从 页 川 会 意 ,而 取 川 声 。小 徐 作 川 声 ,则 举 形 声 包 会 意 。 训 、驯字 皆 日川声也 。 ” “ ” 字从 “ ” 从 “ ” 顺 页 川 ,由于它是 一个 会 意兼 形声 字 ,其 形体 亦 可析 之 为 “ 页从 川 ,川亦 从

我国第一部系统字典

我国第一部系统字典

我国第一部系统字典《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为东汉的许慎。

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到目前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屡经窜改,今本与原书颇有出入。

本书首创的部首编排法,为后世字书所沿用,对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史学的研究作用极大。

在清代,研究《说文》成为专门的学问,给它作注的大家就有数十家。

简介许慎(约58-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

古文经学家、古文字学家。

他初举孝廉,后入京,官至太尉南阁祭酒。

曾从贾逵学习古文经学,博通经籍,当时洛阳儒生称其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对我国文字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许慎所处的时代,古文经与今文经的论争非常激烈。

今文经的儒生大多认为当时通行的用隶书书写的经典解说字义不严肃,谬语较多。

而古文经的儒生则认为从孔壁中发掘出来的用六国文字书写的经典是可靠的。

这场斗争对推动经学和文字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处于这个时代的许慎,“性淳笃”且“博学经籍”,并注意研究周秦时的西土文字籀书及“孔壁古文”(又称“东土文字”),尤其着力于小篆和六书,诸如《仓颉》《博学》《凡将》《急救》《训纂》等字书无不涉猎。

由此,为他后来撰写《说文解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他才学过人,成年后即任职汝南郡功曹。

在任上,他勤于政事、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毅多谋、颇有政绩,因此被举为孝廉,来到了京师洛阳,补为太尉南阁祭酒。

许慎到洛阳后,尽管他“少博经籍”,颇有造诣,但仍“从逵受古学”,拜当时的儒学大师贾逵为师。

所以,他对古文经和仓颉古文、史籀大篆的研究,又有了更高的造诣。

汉代儒生研究古代文献,有古文经和今文经两大学派。

今、古文经之争到汉章帝时代已进行了二百多年。

今、古文经之争也诱发了那些不肯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有志之士的创造欲,许慎就是其中一位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的学问家。

许慎针对古、今文经之争的根源在于使用文字的混乱,批评今文经学家牵强附会、随意解说文字,只凭笔画臆测文字起源与结构,是荒诞不经的“巧说邪辞”。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小汉字,大智慧——现代说文解字108则

小汉字,大智慧——现代说文解字108则

小汉字,大智慧——现代说文解字108则文/黄小平【研】只要深入地探求一件事,就能金石为开“研”,指深入地探求,而深入探求的结果,便是金“石“为“开”。

正如《庄子•渔父》中说的那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意思是说,只要人的诚心所到,就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做一件事情,只要深入地探求,专心诚意地去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徒】两人一起走,就有你的老师从字形上来看,“徒”是“双人”旁加一个“走”字;从字义上来看,“徒”是指从事学习的人,比如徒弟;从字形和字义综合来看,可以这样理解:两人一起走,就要有做徒弟的心态,就要有拜师学习的心态。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无须三人,只要有两人在一起行走,就有你的老师。

【味】未到口的东西,更诱人胃口什么东西最好吃,没有吃到的东西最好吃,正如“味”字的字体所表达的那样:“未”到“口”的东西,才最有“味”。

没有吃到的东西,未到口的东西,才想吃,才诱人胃口。

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和希望,理想和希望就是人生未到“口”的东西,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正是这些未到“口”的理想和希望,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滋味、有了意义。

【懒】一心依赖别人,是为懒人是怎样成为懒人的呢?看看汉字“懒”吧:一“心“依“赖”别人,是为“懒”。

何谓懒人呢?就是那些一心依赖别人的人。

看看世间的懒人吧,大多是失意者、落魄者和不幸者。

人,最大的依靠,最可依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自己不去依靠依赖,而去依靠依赖别人,如何不会凡事落空呢?又如何不会失意、落魄和不幸呢?【厌】只要偏差一点,意思就会截然相反“厌”与“庆”字形相近,只是偏差了“一点”,而使得字义截然相反,本是可“庆”的事,反倒成了可“厌”的事了。

正如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误,事物之间的真与假、好与坏、得与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看我们如何把握其分寸、掌握其火候了。

【距】人生的巨大差距,来自足下人刚出生时,并没有多大差别,都是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

《说文解字》读书笔记

《说文解字》读书笔记

《说文解字》读书笔记《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

一、《说文解字》的基本信息1. 成书背景- 汉代尊崇儒学,经典的传承和解读非常重要。

由于时间推移,文字的形体和意义有了变化,解读经典时出现很多分歧。

许慎为了准确解释经典中的文字,编著了《说文解字》。

2. 编排方式- 按照部首编排。

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

部首的排列顺序“始一终亥”,“一”部是开头,“亥”部为结尾,体现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 每个部首下收录相关的字,对字的解说先释字义,再分析字形结构,有时还会引用经典文献中的例句加以佐证。

二、《说文解字》中的字形分析1. 六书理论- 象形- 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例如“日”,甲骨文像太阳的形状,中间一点表示太阳的光。

象形字是最古老、最直接的造字方法,是汉字造字的基础。

- 易错点:有些象形字经过演变后与原字形貌相差较大,容易被误解为其他造字法造的字。

- 指事- 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如“上”“下”,在一横的上面或下面加一短横来表示方位概念。

- 重难点:指事字数量较少,要准确区分指事字和象形字,关键看是否有抽象的指示符号。

- 会意- 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像“休”,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

- 补充点:会意字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有左右组合、上下组合、内外组合等,理解会意字要从组合部件的意义及其关系入手。

- 形声- 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范畴,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如“江”,“氵”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工”是声旁。

- 思维点:在分析形声字时,要注意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关系,有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等多种情况。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形声字的声旁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

- 转注- 比较复杂的概念,一般认为是同一部首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以互相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文隶书楷书
行书草书
顺:会意形声字
解:小篆「顺」从川从页。

页即面之意,川谓水流意。

形容人面之文理如同水流般,温顺自然而丝毫不违逆。

故其本义作「理」解。

按人面乃七情中最易表现之部位;而水流因其有脉络可循,故可井然循之而下。

而人心是否温厚顺从,即可从颜面表情而窥见一斑,此乃顺之义也。

刘熙氏以为「顺」循也。

循其理也。

徐灏氏以为「人之恭谨逊顺曰顺」。

其义有:
顺理之事曰顺。

例如:「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左传.隐公三年》。

此六者乃天经地义,顺理之事。

归从、顺从。

不敢违逆
遵循
依从、顺从
承、仰承
服、归服
循其自然
沿着、随着
常言道:相由心生,颜面的表情莫不系之于起心动念上。

故子曰:「色难」;人要保持色温而貌恭的确很难,尤其事奉父母最难的亦在于顺亲。

仔细想想我们是否父母说一句,而顶了好多句呢?深信,每个人也希望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因为自古以来孝子是最有福的人。

如果我们想一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则当先从事亲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